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汉天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六道

    重围,插翅难飞,识趣的,乖乖放下武器投降,或许还有一条活路,如若不




第四百二十四章 扬名河北
    刘秀侧身闪躲,并顺势挥出一剑,横斩彭宁的脖颈。彭宁急忙收剑格挡。当啷!剑与剑的碰撞,爆出一声脆响,两剑之间乍现出一团火星。刘秀力劈华山的又是一剑,这

    一剑的来势更加凶猛。

    彭宁深吸口气,横剑向上招架。当啷!又是一声脆响,彭宁身子摇晃,倒退出一步。

    他刚刚稳住身形,刘秀接踵而至,力劈华山的再次抡剑劈砍下来。彭宁怒吼出声,也再次的横剑向上招架。

    当啷!彭宁这次被震退了两步,身形还没站稳,刘秀又冲了上来,还是力劈华山的往他头顶劈砍。

    彭宁嘶吼着双手持剑,全力向上招架。当啷!咔嚓!随着两声脆响,彭宁手中的剑不堪重击,被刘秀的赤霄剑硬生生的劈断。

    啊!彭宁大惊失色,拿着只剩下半截的佩剑,连连后退,与此同时,他又惊又恐地看着刘秀手中闪烁着红芒的赤霄剑,头顶的汗珠子也流淌了下来。

    刘秀没有片刻的迟疑,提着赤霄剑,向彭宁追了过去,到了后者的近前,挥剑横扫,斩向彭宁的腰身。

    彭宁无法格挡,扔掉手中的半截佩剑,身子向后翻滚,险险躲避开赤霄剑的锋芒。不过他背后的鱼鳞甲还是被划开一条长长的口子。

    此时的彭宁,心中的暴怒已完全被恐惧所替代。

    他不敢恋战,调头就跑。刘秀哪肯放他离开,随即便追。他只追出五、六步,迎面冲来十数名王郎军兵卒,挡住去路。

    刘秀断喝一声,完全不避让,持剑迎了上去。叮叮当当!刘秀挥剑拨打开前方刺来的长矛,而后到了众兵卒的近前,赤霄剑横斩出去。

    就听沙的一声,三名兵卒胸前的皮甲被剑锋撕开,衣甲之内,血流如注,三人惨叫着仰面而倒。

    斜侧方刺来一矛,直取刘秀的软肋,后者滑步闪躲开的同时,抓住矛杆,向回一拉,矛头从他的身侧掠过,狠狠刺在从他背后杀上来的一名兵卒身上。

    与此同时,他一剑劈砍出去,将面前的兵卒砍杀在地。

    十几名阻挡刘秀的兵卒,在他的赤霄剑下,没一个能走上一个回合的。

    转瞬之间,人们已全部倒在血泊当中。此时的刘秀,业已杀得浑身是血,脸上红一道白一道的,血迹斑斑,双眼也爬满了血丝。

    刘秀的身手确实非常厉害,不然在话,当初在昆阳,他也不敢只带着三千敢死队就硬冲四十万莽军的大营。

    随着敌军一个个的倒在自己面前,刘秀感觉当初在昆阳决战时的那种豪情壮志又回来了。

    他手腕转动,赤霄剑在他手中挽出朵红色的剑花,他冲着继续向自己扑来的王郎军兵卒发生一声大吼。

    看着一身是血,手提血剑的刘秀,王郎军兵卒心头大骇,原本冲过来的人群也不由自主地纷纷停下脚步,在距离刘秀五步远的地方,端着长矛,驻足不前。

    他们不敢上,可刘秀没有丝毫的胆怯,一甩手中的赤霄剑,沙的一声,地面上多出一条血痕。他持剑向前方的兵卒人群冲杀过去。

    刘秀快,龙渊等人的速度也不满。他们几个人,杀入王郎军的人群当中,把对方的兵卒杀得大乱。

    身在人群当中的彭宁暗暗咧嘴,他是真的没想到,一个南阳农夫出身的刘秀,身手竟然如此了得,作战竟然如此勇猛,简直比拼命三郎还拼命三郎。

    也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刘秀取得昆阳之战的大胜,并非出于侥幸,上到战场的刘秀,当真是个狠人。

    他心生惧意,不愿也不敢再硬抵刘秀的锋芒,一步步的后退,打算伺机逃走。

    恰在这时,又有一支郡军在王郎军前军的侧翼出现,猛攻过来,为首的一名将领,中等身材,却手持一把大铁锤,这位正是王霸。

    王霸一马当先,带着一百名郡军,如同一把利剑似的,由王郎军的侧翼狠狠插了进去。王霸不找别人,最先盯上的就是彭宁。

    他挥舞着大铁锤,挡于他前方的王郎军兵卒,粘上就死,碰上就亡,王霸于乱军当中,硬是杀开一条血路,冲到彭宁的近前。

    “竖子休走,吃我一锤!”王霸运足了力气,双手抡锤,对准彭宁的头顶猛砸下去。

    彭宁吓出一身的冷汗,也顾不上什么丢不丢颜面了,身子在地上翻滚,向旁闪躲。

    嘭!

    王霸这一锤,没有砸中彭宁,狠狠锤在地上。

    翻滚中的彭宁都感觉地面为止一震。他还没来得及从地上爬起,王霸紧接着的一锤又砸了过来。彭宁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在地上翻滚。

    他轱辘到一名手持铁戟的部下近前,从地上一跃而起,夺过部下手中的铁戟,顺势把这名部下向王霸甩了过去。

    可怜这名王郎军将领,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他已踉踉跄跄地跌坐在王霸近前。

    他看到了王霸,同时也看到了王霸砸落下来的锤子。啪!这一锤,正中这名将领的头顶,连头盔带里面的脑袋,一并被砸扁。尸体如同一滩烂泥,瘫倒在地上。

    彭宁双手端着铁戟,嚎叫着向王霸跑了过去,一戟刺向他的小腹。王霸将手中的大铁锤向外一拨,当啷,彭宁被震得双手发麻,铁戟都险些脱手飞出去。

    这人的力气怎么这么大!彭宁倒退两步,一脸的惊恐之色。

    王霸可不管他心里是怎么想的,抡起铁锤,对准彭宁的头顶猛击。彭宁使出吃奶的力气,横起铁戟,向上招架。

    当啷!那一瞬间,彭宁的双臂就如同过了



第四百二十五章 两郡支持
    上谷郡会站在刘秀这一边,算是顺理成章之事,并没什么好稀奇的。上谷太守耿况,本来就打算向刘玄俯首称臣,还派出自己的儿子耿弇去往长安朝见。

    只不过王郎在邯郸的突然称帝,让事情发生了变数。

    对于己方到底该支持刘玄,还是该支持王郎,耿况和手下的心腹官员也做了一番商议。

    上谷长史景丹,态度十分明确,他一针见血的指出,王郎的称帝缺乏根基,难以长久。

    在郡府里,长史可不是小官,除了太守、都尉,最大的官就是郡丞和长史,两者平级。

    景丹说王郎缺乏根基,不单单是指他底子薄,无法与刘玄为首的更始朝廷相比,另外他的称帝还缺乏合法性。

    他说自己是成帝之子,就真是成帝之子了吗

    他的那一套说词,什么被成帝瞅一眼,天降金光,宫女怀孕,偷逃出宫,生下王郎,本名叫刘子舆等等这些,根本经不起推敲。

    和根正苗红的刘氏宗亲、汉室后裔刘玄相比,王郎这个自称刘子舆的成帝之后,完全站不住脚,也不会被天下百姓所承认。

    王郎之所以在河北这里,得到各郡各县的俯首称臣,皆因有河北三王在给他撑腰。可是这河北三王也不是铁板一块。

    目前来看,真正支持王郎的,只有赵王刘林和广阳王刘接,而最具实力的真定王刘杨,非但他自己没去邯郸向王郎俯首称臣,而且也没给邯郸派去一兵一卒。

    他仅仅是在口头上表示,自己愿意尊崇王郎为天子。

    刘杨这空口无凭的一句话,说白了,到了关键时刻,屁用都没有。王郎要是露出颓势,估计第一个叛逃王郎的,肯定就是他刘杨。

    景丹向耿况做了一番详细的分析,把刘玄和王郎之间的优劣,分析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听完景丹这番分析,耿况的心里已经有了决定,而后他又去询问功曹史寇恂的意见。

    在郡府里,功曹史也不是小官,仅次于郡丞和长史。

    寇恂的意见和景丹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样,他的态度是,己方既不要支持刘玄,也不要支持王郎,而应该去支持刘秀。

    表面上看,寇恂的意见似乎和景丹没有区别。

    刘秀是刘玄册封的行大司马事,支持刘秀了,也就等于支持刘玄了,可是此时,在寇恂的心里,他已经不再把刘秀和刘玄归放在一起。

    用寇恂的话讲,刘玄嫉贤妒能,任人唯亲,支持刘玄,对己方没有任何的好处,弄不好,耿况的太守之位都坐不安稳。

    而刘秀完全不同,礼贤下士,所过之处,士皆归之。另外,刘秀的德行要比刘玄高得多,知恩图报,性情温和,现在刘秀正处于逆境之中,己方若是在这个时候帮了刘秀,以刘秀的性情,必会对耿况感恩戴德,日后刘秀功

    成名就,耿况也会前途无量。

    耿况的两位心腹,景丹和寇恂,都是希望他站在刘秀这一边,支持刘秀与王郎对抗。恰在这时,耿弇也回了上谷郡城沮阳。

    耿弇把他此行的经过向父亲讲述了一遍,最后说明,他已拜刘秀为主公,并被封为偏将军,劝父亲随他一同投靠刘秀。

    耿况本就有心支持刘秀,现在听闻儿子已经投靠刘秀,并且被刘秀收留,还封为偏将军,耿况大喜,也更加坚定了投靠刘秀的决心。

    不过仅凭上谷一郡之力,支持刘秀对抗王郎,还是显得势单力薄。

    在耿弇和景丹的建议下,耿况派寇恂去往渔阳,约见渔阳太守彭宠,商议两郡联手,共同支持刘秀。

    说来也巧,寇恂在去往渔阳郡的时候,正好遇到了王郎派往渔阳的使者。对于幽州诸郡,王郎也十分重视,毕竟幽州突骑,名扬天下,能得到幽州诸郡的支持,也就等于掌控了幽州突骑,这会让他在以后争霸天下的道路中,得到一个大大的助

    力。

    双方碰上之后,相互询问了一番。

    寇恂先报上自己的姓名和官职。一听他是上谷郡长史,王郎使者顿时面露傲色,向寇恂表明,自己乃天子使者,现出使渔阳,接下来便要出使上谷。

    听完对方的身份,原来是王郎派出的使者,正准备去往渔阳和上谷进行招抚。

    寇恂点了点头,心里嘀咕,你也别去了,就在这吧!在场众人,无论是寇恂的手下,还是王郎使者的手下,谁都没想到,寇恂突然拔剑,一剑直接把使者给劈了。

    将使者劈倒在地后,寇恂紧接着又是一剑,斩下使者的首级,而后高高举起,冲着使者的手下人振声喊喝:“如有抵抗者,杀无赦!”

    护送使者的那些王郎军兵卒,无不心头大骇,吓得脸色顿变,看着高举着使者首级的寇恂,无一人敢反抗,全部放下武器,缴械投降。

    寇恂就是带着使者的脑袋,去了渔阳郡的郡城,渔阳城。

    现在的渔阳城,正处于争论当中,争论的焦点,正是归属于谁的问题。更始皇帝刘玄,是根正苗红,高祖之后,汉室后裔,实力也大,可问题是,他远在长安呢。

    王郎的实力是不如刘玄,但他可在邯郸,与己方近在咫尺。现在王郎有河北三王的支持,又有那么多的郡县归附,己方想独自对抗王郎的招抚,无疑于以卵击石。

    渔阳郡府的官员,大多都劝说太守彭宠归顺王郎。只有一人除外,吴汉吴子颜。

    吴汉可算是彭宠的铁杆心腹。

    和彭宠一样,吴汉也是南阳人,当初他是跟着彭宠一同来的渔阳,两人一同创业,一同经营,关系自然是非比寻常。

    后来彭宠成了



第四百二十六章 实力飞涨
    彭宠本就有意支持刘秀,现在寇恂又带来上谷郡太守耿况也支持刘秀的消息,这更加坚定了彭宠的决定。

    他指着王郎使者的断头威胁郡府官员,众人吓得正襟危坐,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也再无人敢提出反对的意见。

    寇恂正在渔阳做客期间,中山郡又传来消息,刘秀率领两千中山郡军,击杀了王郎麾下大将彭宁,同时还全歼了彭宁一部七千余众。

    这个消息的传来,让渔阳郡府的大小官员们无不惊讶得目瞪口呆。

    他们是真的没想到,刘秀打仗竟然如此厉害,只带着两千人,竟然打败了七千人,而且还是将对方全部歼灭,甚至还击杀了王郎军的主将彭宁,这太不可思议了。

    刘秀在中山郡大获全胜的消息,不仅越发坚定了彭宠的决心,另外还让他支持刘秀的底气足了许多,面对的阻力也小了许多。

    通过商议,彭宠最终做出承诺,渔阳郡出兵三千,其中骑兵、步兵各一千五,增援刘秀部。

    寇恂代表耿况,也做出了承诺,上谷郡同样是出兵三千,骑兵步兵各一千五百人。

    事情很快便被敲定下来,渔阳、上谷二郡,各出兵三千,一同支援刘秀。

    渔阳郡这边领兵出征的主将是吴汉,都尉严宣、狐奴令王梁为辅。狐奴是地名,狐奴令也就是狐奴县的县令。

    不过吴汉目前也只是个县令,彭宠担心他难以服众,在吴汉临率军出征之前,还特意把他的官职提升为渔阳郡长史。

    上谷郡那边,领兵的主将是耿弇,寇恂、景丹等人辅佐。

    幽州的上谷、渔阳二郡,合力出兵六千,援助刘秀。

    看起来只六千人的兵力,似乎也不算多,与动辄出兵好几万、甚至十几万的王郎,依旧无法相比,但率领这支军队的将领们,有一个算一个,没有一个是白给的。

    上谷郡这边,耿弇年少有为,才学过人,且武力高强,善用奇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景丹在王莽时期就已经做到一个郡的二把手了,要知道景丹可是平民出身,一介平民,在王莽时期能做到一个郡的二把手,其能力之强,可想而知。

    寇恂更是古今罕见的将相之才,且性情忠义刚烈,杀伐决断,足智多谋。渔阳郡这边,吴汉勇冠三军,骁勇善战,虽说性情是好战又善斗,但绝非头脑简单之莽夫,敏而好学,积学善谋,武能威众,文能安疆,堪称顶尖级的文武双全型人才。

    只不过吴汉身上的匪气太重,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折损了他的名声。

    就连狐奴令王梁,也是难得一见的人才,善于统兵,也善于用兵,为人忠厚又踏实。

    这些人的到来,投靠到刘秀的麾下,让刘秀的实力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

    另外,对于旁人来说,多出六千兵马或许不算什么,但对于现在的刘秀而言,能多出六千兵马,这太重要了,何况这六千兵马当中还有三千的幽州突骑。

    这三千骑兵拉上战场,只要运用得当,万人难挡。
1...159160161162163...5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