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汉天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六道

    耿弇和吴汉率领着两郡的兵马,是从上谷郡、渔阳郡,一路打到中山郡这里,沿途凡遭遇到王郎军,皆被两军合力击杀。

    等到两郡郡军抵达中山郡的卢奴,刘秀亲自出城相迎。

    众将当中,唯一见过刘秀的就是耿弇。看到骑着马,兴冲冲出城而来的刘秀,耿弇面露喜色,向身边的众人兴奋道:“是主公!主公亲自来迎接我们了!”

    刘秀刚到众人近前,还没来得及从马上下来,耿弇已迫不及待地屈膝跪地,向前叩首,大声说道:“末将耿弇,拜见主公!”

    在场的吴汉、寇恂、景丹、王梁、严宣等人,也都齐刷刷下跪叩首,异口同声道:“末将拜见大司马!”

    目前还只有耿弇正式拜在刘秀的麾下,至于其他人,刘秀肯不肯收还不一定呢,他们也不好意思直接叫主公,只能叫大司马。

    刘秀下马,快步上前,先是把耿弇从地上拉起,然后又满脸笑容地看着其余众人,摆手说道:“诸位快快请起!”

    说着,他又对耿弇道:“伯昭,快向我引荐一下!”

    等众人相继起身后,耿弇把众人一一介绍给刘秀。他先是介绍一番上谷郡这边的人,而后介绍渔阳郡那边的人。介绍到吴汉的时候,刘秀感觉眼前一亮。吴汉年纪不大,才二十多岁,生得非常漂亮,面如冠玉,浓眉大眼,鼻梁高挺,唇红齿白,身材修长,笔直挺拔,往那里一站,当真是英姿飒爽,玉树临风,器宇轩昂,

    神采奕奕。

    这样的吴汉,站在自己面前,让刘秀打心眼里觉得喜欢。

    用现代的话讲,刘秀绝对是外貌协会的人,对于那些长得漂亮的人,他会自然而然地生出好感。

    虽说同性相斥,但对于比自己英俊

    的男子,刘秀丝毫不会生出妒忌和排斥感。

    吴汉向刘秀毕恭毕敬地深施一礼,说道:“属下吴汉,字子颜,对明公之威名,仰慕已久,今日得见明公,实乃三生有幸,汉愿拜在明公麾下,肝脑涂地,在所不辞!”说话之间,吴汉屈膝跪地,向前叩首。刘秀一脸的惊喜之色,连忙伸手把吴汉搀扶起来,说道:“子颜在渔阳的大名,我也是久有耳闻,能得子颜相助,我汉室何愁不兴

    ”刘秀此话一出,吴汉乐得嘴角都快咧到耳朵根下面了。被刘秀拉起来时,他还特意用眼角扫了扫左右的众人,好像在说,怎么样,我吴汉虽远在幽州渔阳,但我的名字,

    连主公都曾有所耳闻。

    如果人们知道吴汉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估计都会忍不住翻




第四百二十八章 以德服人
    别说下面的兵卒们坚持不住,就连刘秀自己也快坚持不住了。他从战马上下来,对王霸大声说道:“元伯,去把次况过过来!”

    “是!”王霸答应一声,转身跑开。过了好一会,铫期和王霸一并来到刘秀近前。刘秀问道:“次况,附近可有躲避风雪的地方”

    铫期伸手向前方一指,大声回喊道:“主公,再前行七、八里,前方有座山坳,可避风雪!”

    刘秀侧着耳朵,听清楚了铫期的话,点点头,对王霸喊道:“元伯,让兄弟们再坚持一下!”

    王霸点点头,向刘秀拱手施了一礼,向后方跑去。刘秀沉吟片刻,费力地骑上马,拨转马头,也向后走去。

    虽说中山郡军都是北方本地人,早已习惯了北方的严寒天气,但顶着这么大的风雪,又是在气温骤降的夜晚,人们也受不了,一个个顶着风雪,冻得瑟瑟发抖。

    刘秀骑在马上,走了一会,看到王霸正在把一名倒地的兵卒搀扶起来。这名兵卒还不到二十的年纪,脸色煞白,嘴唇发紫,人已经被冻得神志不清了。

    王霸大声呼唤了他几声,见他毫无反应,直接把自己的大氅解了下来,紧紧包裹在兵卒身上。见状,周围的兵卒们无不动容。

    要说刘秀麾下的众将,对兵卒最好的就属王霸了。平日在军营里,王霸通常都和底层的兵卒一同吃住,得到了封赏,也会分发给下面的兄弟们。

    每次战斗结束,清理战场,王霸也会亲自参与。

    看到有衣衫不整的己方将士尸体,他都会将其衣甲规规矩矩的整理好,用王霸的话讲,人是干干净净的来的,要走,也应该穿得板板整整。

    所以在底层兵卒的心目当中,王霸的威望一直都很高,人们也打心眼里喜欢和敬佩这个看起来粗犷,实则心细如丝的汉子。

    见王霸把自己的大氅包裹在这名被冻晕的兵卒身上,刘秀翻身下马,将马儿牵过来,示意王霸,将这名兵卒放在马上。

    王霸惊道:“这……这不妥吧,主公……”

    刘秀摇了摇头,示意周围的兵卒过来帮忙。而后,他把自己身上的貂皮大氅解下来,披在王霸的肩头。

    “主公——”王霸眼眶一热,眼巴巴地看着刘秀。

    刘秀拍了拍王霸的胳膊,甩头说道:“走吧,我们继续赶路!”

    王霸想把肩头上的大氅拿下来,还给刘秀,后者拉住他的手腕,喃喃说道:“从颍川随我者,众!而现在,就只剩下你和次况、公孙了!”

    当初刘秀在颍川取得昆阳大捷,名声大噪,如日中天,前来投奔者犹如过江之鲫。

    可是现在,跟在他身边的颍川人就只剩下铫期、冯异和王霸几人,而且铫期和冯异还是早先投靠他的。

    两千中山郡军又艰难前行了七、八里的路,终于到了铫期说的那座小山坳。这座小山坳呈葫芦形,中间凹进去的地方的确可以避风挡雪。

    进入小山坳后,由上到下的将士们,都如同虚脱了似的,瘫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在大风雪天赶路,不仅天寒地冻,而且极为消耗体力。

    现在的众人,无不是又冷又累,又饿又乏。人们在山坳里和附近的山上劈了些柴火,于山坳中生起一圈圈的篝火。

    刘秀坐在篝火旁,抽出肋下的佩剑,插起一块干粮,放到火上烤。并非刘秀不爱惜自己的剑,而是干粮已冻得如冰块一般,想串在树枝上也串不进去。

    其他人也都效仿刘秀,拿起各自的武器,插起随身携带的干粮,放在火堆上烤软了,和着雪水吞进肚子里。

    条件很艰苦,但是这么多的将士,无一人喊苦,因为连刘秀都和他们一样,啃着硬邦邦的干粮,吞咽着冰冷如刀的雪水。

    人们在山坳里休息了一个多时辰,等外面的风雪稍微小了一些,刘秀下令,全军将士,继续赶路。这次与严奉部作战的部队,可不是他们这一支,而是四箭齐发,进攻的时间都已约定好了,无论哪一路出了问题,没有在约定的时间完成任务,都有可能影响整个战局,

    甚至会导致整场作战计划的付之东流。

    哪怕在行军途中再苦再累,刘秀也得咬着牙挺过去,不敢多耽搁时间。

    北方的冬日,白天短,晚上长,走在黑漆漆的夜幕中,前方的皑皑白雪仿佛永远都没有尽头似的。

    刘秀部过了下曲阳,又足足走了三天,才终于抵达贳县附近。

    这天下午,刘秀正躺在林子里的一座临时营帐中休息,外面传来铫期的话音:“主公!”

    刘秀睁开眼睛,立刻从地上坐了起来,说道:“进来!”

    铫期弯着腰身,走入营帐中,向刘秀插手施礼,说道:“主公,前往贳县打探的斥候回来了!”

    刘秀忙问道:“贳县的情况如何城内有多少守军”

    铫期皱着眉头说道:“据探报,贳城守军有四千左右。”

    刘秀扬起眉毛,说

    道:“这怎么可能该不会是探子探错了消息吧”

    贳城不处于前线,而是在后方,区区一座县城,又怎么可能囤积了四千县兵要知道作为郡城的卢奴,原本也只有两千郡军而已。

    铫期正色说道:“主公,严奉把粮草囤放在了贳城!贳城的四千守军,大多都是严奉部留下的人。”

    刘秀听后,忍不住抚了抚额头,在战前,己方算计到了一切,唯独没能算计到严奉竟然把贳城选为了粮草囤积地,这也太巧了吧!

    目前贳城有四千王郎军驻守,己方的将士满打满算才两千人,两千人打四千人,而且还是攻城战,这太难了。

    铫期小心翼翼地问道:“主公,情况有变,此战我们……”

    “这一战,我们必



第四百二十九章 上门挑衅
    刘秀把两名中年村民扶了起来,说道:“两位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一名中年村民小心翼翼地问道:“武信侯这么晚来杨村,可是有事”

    刘秀说道:“我等是路过杨村,现天寒地冻,将士们多有冻伤,我等想在杨村买些衣服。”

    两名村民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刘秀问道:“杨村可有里长”

    “有、有、有!”两名村民连连点头。

    刘秀笑道:“不知能不能麻烦两位,带我去趟里长家。”

    “这有何难小人愿带武信侯去找里长!”

    百户为一里,十里为一亭。有些大的村子,设有里长,有些小的村子,只有什长或者伍长。(十户为一什,五户为一伍。)

    村民跟着刘秀从茅草屋里出来,到了外面,他举目一瞧,吓了一跳,原来刘秀不是只带了几个随从,而是带着好多的军兵。

    放眼望去,黑压压的一片,看清楚究竟有多少人。

    看罢,村民禁不住吞了口唾沫,小声问道:“武信侯这是”

    “你只管带我去见里长就好。”“是!小人遵命!”村民不敢再多问,迈步向村里走去。刘秀等人跟在他的后面,时间不长,村民在村子中央的一户人家门前停下来,他毕恭毕敬地说道:“武信侯,这便是

    里长家了。”

    刘秀道了一声谢,走到门前,轻轻拍打。此时他完全可以命令兵卒,把房门撞开,硬闯进去,不过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很有耐心的一直拍打着房门。

    村民在旁看着,暗暗点头,都传刘秀是道德高尚的谦谦君子,今日得见,果然不假。刘秀叫门足足有一炷香的时间,院门里才终于传出动静。

    “谁啊”院内传出不满的质问声。

    “在下刘秀,麻烦杨里长开下门。”路上,刘秀已经从村民口中得知里长姓杨,确切的说,杨村里的大部分村民都姓杨。

    “刘秀”随之吱的一声,房门打开,从里面走出一位四十左右岁的中年人。

    看到外面站着这许多人,而且大多都是顶盔贯甲,罩袍束带,中年人吓得身子一哆嗦,忍不住倒退了两步。

    刘秀拱手说道:“阁下就是杨里长吧,在下刘秀!”

    这名中年人正是杨村的里长,杨介。

    刚才听门外的来人自称刘秀,他还以为是村里的人在和自己开玩笑,没想到,来人竟然真的是刘秀。他愣在原地,一时半会没反应过来。

    领路的村民和杨介的关系还不错,快步上前,拉了拉他的衣袖,小声提醒道:“里长,这位是武信侯,快见礼啊!”

    杨介转头,狠狠瞪了他一眼。

    刘秀是什么人现在他可是被天子重金悬赏的要犯,刘秀的脑袋,价值十万户呢!不过看到刘秀身后站着那么多的军兵,杨介瞬时间又泄气了。

    哪怕刘秀的脑袋值百万户,那也不是自己能肖想的。他回过神来,连忙向刘秀拱手施礼,说道:“小人杨村里长杨介,拜见武信侯!”

    刘秀淡然一笑,摆手说道:“杨里长不必多礼。我们……可否进屋说话”

    “当……当然!武信侯里面请,里面请!”杨介擦了擦额头的虚汗,侧着身子,把刘秀等人让入自己的家中。

    房间里烧着火坑,很暖和。落座之后,刘秀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意图,要衣服。村子里成年男子的衣服,有多少他要多少,而且只要旧的,不要新的。

    杨介听后,一脸的莫名其妙,狐疑地问道:“不知武信侯要这些旧衣裳又有何用”

    刘秀含笑说道:“此次我等只是路过杨村,我们的目标是贳城。”

    杨介眨眨眼睛,身子猛的一震,颤声问道:“武信侯可是要和部下们装扮成村民的模样,混入贳城”刘秀慢悠悠地说道:“杨先生是杨村的里长,只需管好这方圆几里就好,这方圆几里之外的事,杨先生就不要管了,管得太多,容易引火烧身,哪怕知道的太多,也容易惹

    祸上身,杨先生,你说呢”

    杨介缩了缩脖子,抬起胳膊,用袖口擦了擦脑门的汗珠子,连忙说道:“小人……小人知道了,多谢武信侯教诲。”

    “向村民收旧衣服之事,还需烦劳杨先生多多帮忙,当然,我们也不会白拿杨村百姓的衣服。”

    说着话,刘秀转头看向跪坐在自己身后的朱祐。后者拿出个包裹,打开,然后推到杨介的面前。

    后者低头一看,包裹里装的都是钱币,其中还有好几枚龟币,估计得有两三千钱之多。

    他吞了口唾沫,看着面前的钱币,半晌没说出话来。刘秀笑问道:“杨里长觉得这些钱还不够”

    杨介连忙摆手,满脸赔笑地说道:“够了够了,而且……而且也太多了。”

    “多出的钱,杨里长就自己留下吧,杨里长肯帮我们做事,我自然也不会亏待了杨里长。我等打下贳城,论功行赏之时,自然不会少了杨里长的那一份。”刘秀含笑说道。

    杨介的眼睛顿亮,随之向前叩首,兴奋地说道:“小人能为武信侯做事,是小人的荣幸,小人责无旁贷,必全力以赴。”

    刘秀笑了笑,柔声说道:“那就拜托杨里长了。”

    有里长出面向村民收衣服,可以为己方省去不少的麻烦。

    别看刘秀表面上对杨介客客气气,可实际上,他可没有



第四百三十章 机警过人
    张吉把城外的那些村民当成了自己可以升官发财的工具。

    他兴冲冲地离开县衙,回到军营,点了两千多的兵马,带着一干麾下的军兵,从西城门出城,直奔外面的那些村民而去。

    看到有这许多军兵杀出城来,外面那些高喊着反郎口号的村民们立刻作鸟兽散,一个个仓皇逃窜,如同一盘散沙似的,直奔城西的树林跑去。
1...160161162163164...5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