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明末边军一小兵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老白牛
周后叹息道:“这王斗文韬武略,本是娖儿良配。又可为皇族强援,可惜他有了妻室!”
下方情景,她在阁楼上看得清楚,那王斗身着蟒袍,戴着三山帽,举手投足,威武中极有气势。让她见了越发满意,他劝说皇帝的话,更是说到她的心中去。
她连声叹道:“可惜了……不过这王斗,不愿休妻再娶,显也重情重义,非攀龙附凤之人。唉,那谢秀娘何德何能,能有这样的夫君,真是她上辈子修来的福份。”
崇祯帝更怒:“此事以后休提,便若朕的皇家公主。没人要似的,朕脸面何在?皇家脸面何在?”
他问周皇后:“娖儿呢。让她来见朕,朕要吩咐她,从今往后,她的嘴里,不许再吐出王斗一字。”
周皇后叹道:“方才下阁楼时,她己偷偷走了,显是追那王斗去了。”
崇祯帝大吼道:“吃里爬外,气死朕了,立刻将公主寻回,禁足!”
……
王斗在王承恩领着出去,王承恩走在王斗身旁,一路上,一直阴着脸不说话。
小太监王德胜,跟在王承恩身后,一路上唉声叹气,为王斗极为可惜。
走在路上,王斗也在默默回想先前场景,经过自己的拒绝,自己与皇帝,本来略为舒缓的关系又转为紧张,只是自己,可能休了谢秀娘去娶公主吗?
他非常明白,答案是,不可能!
当年对纪君娇不可能,对公主朱媺娖,同样不可能。
再走一阵,转过一条小径,隐隐闻到一股寒香扑鼻,却是假石处,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这时王承恩忽然停下来,诧异道:“是坤兴公主?”
天色微暗,沉思中的王斗,这才看到,一株红梅边,正站着一个穿着貂裘的少女,正怯生生的看着自己,她的身旁,还有两个宫女紧张的东张西望,不是朱媺娖又是谁?
他上前施礼:“见过坤兴公主。”
朱媺娖有些娇羞地还了礼,随后看向王承恩,哀求道:“王公公,娖儿跟永宁侯说几句话,好吗?”
王承恩事实上将朱媺娖视若女儿,对她的疼爱,不会差过崇祯皇帝。
他叹了口气,低声道:“要快。”
随后带着小太监王德胜,快速隐到一旁,不知闪到哪里去了。
王承恩一走,朱媺娖不安地摸着衣角,低声道:“永宁侯……”
王斗看向她,看她妆容淡雅,举止婀娜娉婷,己然颇有风华之色,心下叹息,她不过是个花季少女,若放在后世,便若一个温婉可人的邻家小妹,只是她却长于深宫。
她对外面一切充满好奇与期盼,不过她的出身,却让她不能享受这种快乐,如果长于太平盛世,她可富足尊荣,然长于皇朝末世,却让她最终国破家亡,身世悲惨,郁郁而终。
“永宁侯,父皇与母后……那事,请您不要放在心上……”
“他们,只是心忧国事……每次,娖儿去看父皇,看他都皱着眉,娖儿心中就好疼,想为父皇做点事,又不知该如何做……”
“只想,国事慢慢变好……父皇可以不用担心,永宁侯每次胜仗传来,娖儿都很高兴……”
说着说着,坤兴公主的眼泪扑赖簌直洒下来,在慢慢暗下来的天色中,晶莹剔透。
王斗叹了一口气,柔声道:“放心吧,高皇帝护佑,圣上会没事的。”
坤兴公主抬起头,又惊又喜:“永宁侯之意,便是国事再坏,也会保护父皇?”
王斗说道:“会的。”
坤兴公主想了想,再道:“会保护母后吗?”
王斗道:“会的。”
最后,朱媺娖双颊飞红,声音细不可闻:“会保护我吗?”
王斗道:“会的。”
朱媺娖脸色更如抹上一层胭脂,心如鹿撞,随后,她的泪水,又扑簌簌的滚下,她哽咽道:“永宁侯珍重,娖儿每日在宫中,都会乞求佛祖护佑,默默为永宁侯祷告。”
她凝视王斗一眼,掩面而去,芳影闪过红梅,消失不见。(未完待续)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539章 离去
王千被崇祯帝召去时,杨国柱等人……仍在翠花园之内,他们都私下猜测,皇上召永宁侯独处,是为了什么。
等了半天,见王斗与王承恩出来,皇帝却不见身影,各人暗暗诧异,又不好询问。
王承恩面无表情,宣诏圣上口喻,让各内阁大臣,各新晋伯侯退归,各受赏官至午门外,诰命礼物,将置于龙亭,用仪仗鼓乐,各送还本第。
众人出了宫来,此时华灯初上,街上人潮如涌,王斗等封侯消息,早己传遍京师上下,看到仪仗时,皆是一片的“永宁侯”“蓟北侯”等呼喊,似乎铺天盖地,从城内传到城外。
封侯拜将,这一刻,不知多少人梦想达到这一刻。
今日,京师不夜。
虽会同馆安排了居所,以后众伯侯也会在京中赏下府邸,不过王斗等仍住于兵营之内,各伯侯仪仗前往时,皆是礼部,兵部,鸿胪寺官员并行,宣示封爵赏赐之荣耀。
与王斗同行的,还有宫中代表,小太监王德胜,他与王斗乘于车桥之内,一路上,仍然唉声叹气不停。
到达靖边军军营时,此时众将士皆知大将军得封侯爵,营中一片欢腾。
仪仗进入,又一番礼仪后,各官告辞,临行前,王斗让钟调阳给他们每人封了个红包,每人从八十八两银子,到一百八十八两银子不等,众官大喜,皆道永宁侯豪爽。
王斗也让钟调阳给小太监王德胜封了一个大红包,金银相加,计值白银八百八十八两。
小太监脸上却没有多少欢喜之色,他一直捧着沉重的红木金丝托盘,看他瘦小的身体,却毫不费力的样子,众将都是注意上,当他放下托盘后高史银不由上前,口中啧啧道:“看这小公公,细胳膊细腿的,力气倒不小。”
想上前捏捏他的手臂。
还没捏上。
却见人影一闪,高史银己是翻倒在地,王德胜一手扣住他手腕,一手扣在他的咽喉之上,手呈鹰爪之势。
高史银挣扎几次,却感全身酸软脸都涨红了。
众将一时间目瞪口呆,谢一科更是用力揉了揉自己眼睛。
王德胜放开高史银,掏出王斗给他的帕绢,擦了擦手,说道:“真讨厌咱最讨厌动手动脚了。”
转过身来他对王斗露出一个腼腆的笑容,施礼道:“奴婢告退了永宁侯保重。”
王斗微笑道:“小公公慢走。”
王德胜轻松地提着沉重的银包走了在他出帐后,高史银才一咕噜翻挺起来,看众人看着自己,他不好意思地干笑:“嘿嘿,这小太监身手不错嘛。”
乙酉日的策封,如一声惊雷震荡京师内外,甚至快速地向京畿,通州,天津保定,真定等地飞传再越过中州,传向江南各处。
若连战死的五位大将算上,此次崇祯帝一口气封了十四位的伯侯,勋贵力量,可谓强强的往前一突。
甚至不比往日高爵荣养的各地勋贵们,这批新晋伯侯,个个都手握重兵,功勋卓著,地方影响大,虽然还不能与庞大的文官集团抗衡,不过朝中格局,可谓大变。
连京师各勋贵大员,也是集体精神一振。
此后数日,朝廷祭拜战死各员,犒赏将士,还有,商议各边镇驻守大将,事务纷繁复杂。
十一月十四日,经过激烈的争论,终于,各镇总兵职事拟定。
以永宁侯王斗,任宣府镇总兵,这个朝野上下都没有异议。
为表示对永宁侯的重视,宣府镇下数路,特别是东路,永宁侯有拟定或推荐人选的权力。
而余者边镇总兵,镇下各路,各人只有推荐权,人事与粮饷,掌握在督抚与朝廷的手中。
以蓟北侯杨国柱,担任蓟镇总兵。
那边正好缺一个总兵,放眼大明上下,除了杨国柱,又谁能担任此职?他强悍的正兵营骑兵,与新军战士,作为阻挡东奴北虏,入寇的京师屏障,最合格不过。
咨询过王斗意见后,杨国柱的正兵营,还有近万的新军人马,将全部带到蓟镇去。本来按大明惯例,杨国柱除了家丁外,这些正兵营与新军人马,尽数要留在宣府镇的。
王斗如此好说话,让各方大出意外,京师之中,永宁侯一片丹心,为国为民的呐喊声,又高涨起来。
以平西伯吴三桂,任辽东总兵,他可谓官位与职位上,都大大高升了。
东平伯,原辽东总兵刘肇基,改任山海关总兵。
刘肇基一直活在吴三桂阴影下,调到山海关去,也算另外开辟一处新的天地。
而且他为人稳重,防守山海要地,让君臣都非常放心。如比辽东地带,前有吴三桂,后有刘肇基,又有杨国柱在侧,蓟辽防线,可谓固若金汤。
定兴伯王朴,仍任大司镇总兵不变。
山西镇总兵李辅明殉国战死后续的接任人选,朝议纷纷。
后廷推时,经崇祯帝提名,以神机五营左营副将署都督金事加一级周遇吉正推,神机六营右营副将署都督金事唐玉,蓟镇建冷中协营副总兵都督金事罗俊杰等陪推恭候。
最后周遇吉胜出,比历史上,提早了几年担任山西镇总兵官。
或许这其中,还有制衡之意,宣大三镇,王斗力量越来越强,有周遇吉这个对朝廷忠心耿耿的京营将官在,也略可抗衡一二。
至于符应崇,因为辽东大战的功劳,崇祯帝对他抱以极大厚望,迅速提拔为前营总兵,缴获的汉八旗四轮磨盘大炮,很多将安置在他的营中,一时成为神机营,还有京中的风云人物。
靖南伯曹变蛟,宁南伯王廷臣,终于确定下来,很快将南下征剿闯贼,曹贼等他们还是作为前期人马,后续的,定西伯唐通,也将视战情南下。
本来宣府镇有王斗在,大司镇总兵王朴也大可抽调南下,更增剿胜算,只是王朴与王斗走得太近,被一些文人蔑称为王氏门下一狗腿,悲剧地与王斗一样被冷藏了。
相对之下曹变蛟与王廷臣,虽然也与王斗走得近,却有自己的主见,唐通更是首尾两端。
南安伯洪承畴,暂时留在京中荣养辽东之事暂由巡抚邱民仰代管。
或许在朝野及君臣心中,洪承畴是剿灭流贼的最佳督师人选只是他的身体目前不许可。
当然其实还有一个更佳的人选,便是永宁侯王斗,不过不约而司的,众人都将王斗忘了。
他早就功高难封,再灭流寇,让朝廷如何封赏?这还是其一那王斗如此跋扈,功劳再立下去,不敢想象以后怎么样,还是让他老人家歇歇吧…”
熙熙攘攘的朝阳门大街上韩铠徽与甲中几个兄弟行走着,京中议事这段时间经朝廷同意,王斗也给靖边军各营轮流放假,让他们进京参观。
天子脚下,首善妇电,自然众人兴致勃勃,事前各营军官都有严明军纪,各营将士,不得在京中闹事,当然,有谁敢无礼挑衅的,打了再说,有大将军为他们撑腰。
进入京师,按要求,他们只能佩带腰刀,长枪与鸟铳等重兵器,是不许带入的,而且还要受十二卫舍人,与五城兵马司巡逻弓兵的限制,毕竟身为边军,天子首肯他们入京散心,已经很不错,不可再过份要求。
走在大街上,果然繁华不用说,不过触目间,又到处是极端的贫穷与富贵对立,衣衫褴楼的乞丐,卖儿卖女的破产百姓,到处都是,街道还非常肮脏,与一些昂然而过,衣饰华贵的红男绿女,形成鲜明对比。
不过京师百姓,有个特点,便是非常的热情,喜好围观,韩铠徽等所到之处,都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围满,比大熊猫还受欢迎,不时听到啧啧的声音响起。
靖边军的仪容装扮不用说,个个衣甲鲜明,腰杆笔挺,气宇轩昂。
看这些英武非常的战士经过,很多见多识广的京师百姓,都是啧啧称奇,言边军他们见多了,个个不是丘八就是兵痞,或者萎萎缩缩,让人见之生厌,如这种有上古君子之风的武士,真是少见。
让他们吃惊的,还有这些靖边军的富庶,个个腰包鼓鼓,买货买物,豪爽非常,看得他们暗自打听,东路真的如此之富,在那参军,真的如此优越?
确实,对于银子,王斗现在是不缺的,而每次战斗完毕,就算每个小兵,都可分到大批封赏,要粮票还是要银子,随各人随意,只是现在军中,更流行接受功勋,让财政司的银子粮票,分发军功时,使用更少。
由于要入京参观,王斗已经许可,每兵都可以预支他们的赏赐,回到东路后扣除。
作为凡人来说,功成名遂,还不是为了在人前炫耀一番,又京中不能用粮票,所以每个士兵,都支一笔银子,入京卖弄。
如此他们给外人的印象,便是英武与富庶,让京师人等感叹,这样的军队,哪能不百战百胜?打仗利害,花钱爽快,彬彬有礼,外形英挺,真让人羡慕。
也印证陈新甲说的一句话:“贵极则骄,富极必勇。”
韩铠徽人长得帅气,造众人围观同时,更有源源不断的少女与少妇们媚眼抛来,连身旁刘烈、武定国几人,也顺带收到若干个。
一场大战,让韩铠徽成熟许多,此情此景,让他想起当初到达京郊的情景,只是取笑自己的陈庞等人己然不在,这一刻,他心中不知是悲是喜。
恍如梦境中,韩铠徽与战友转过一个街角,忽然他脚步一顿,呆呆立在当中。
迎面过来三个少女,看得出两个是丫鬟,为首一女,妩媚俏丽,不正是那日看到那少女?
而这时,对面那少女也看到韩铠徽,她眼眸一亮,眼中泛起惊喜之色,随后又双颊绯红,扇面一遮,掩住半面,如水的双眸看着韩铠徽,从他身旁婀娜多姿的经过,走了不远,又顿住脚步,回眸一笑。
韩铠徽心中浮起销魂的感觉,看她们走远,随后那少女说些什么,她身旁一个丫鬟应了一声,又蹦蹦跳跳过来。
她红着脸,将一方绸巾塞到韩铠徽手中,大胆说道:“檀郎,这是我家小姐给你的川你要尽快来求亲,”。若小姐,川。奴家与妹妹二人,也是陪嫁的。”
她再脸一红,如活泼的小兔般而去。
韩铠徽展开绸巾,上面绣着一首词的一句,字体娟秀,颇有几分灵气,却是李之仪的《卜算子》。
“日日思君不见君……。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绸上还有一个什么标记,似乎是什么府上的。
韩铠徽的家族出身其实不错,中等人等,生活富足自由,父母健在,家有三个姐姐,从小宠他,所以小从饱读兵书,习练武艺,学文识字,这词上的意思他当然明白。
少年方知情滋味,一时间,不由痴了。
身旁的刘烈嘟噜道:“一来就是三个没天理啊。”
武定国虽然整天阴着脸,却比较细心,看出韩铠徽心思,又看身旁仍围着不少闲汉闲妇,津津有味地观看,窃窃私语,他问道:“有谁知道,方才那小娘子,是哪家府上的?”
一个闲汉道:“小人知道,那小娘子是新任京营总兵,符应崇符将军家的侄女。”
武定国抛过去一锭银子,足有一两,说道:“赏你的。”
那闲汉大喜,高叫道:“谢军爷赏。”
十一月十五日,京师事了,王斗等人,皆要率军离开京师。
因要回宣府镇与王斗交接公事,还要让新军战士回家收拾告别,所以杨国柱也将与王斗同行。(未完待续)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540章 拭目以待
崇祯十四年十一月十五日,辰时,朝阳门外。
北风中,天空飘下一层又一层细密的雪花,雪花越下越大,似乎要笼罩了这片京师的大地。
风雪中,猎猎日月浪涛旗飞舞,还有若隐若现,重重叠叠甲兵战士。
王斗抬眼天,这个鬼天气,这些年的气温,是越来越反常了。
他提了提缰绳,抑止胯下骏马的骚动,又回头向身旁各人,大军开拔回归,京师众多人等都来送行,有内阁六部各官,有京师勋贵,还有黑压压无尽的京师百姓。
对王斗私下再是如何,明面上,大明的官将,礼制都是让人无可挑剔的,各员说过吉利的话,襄城伯李国桢哈哈大笑道:“送君千里,终需一别,永宁侯一路珍重。”
王斗谢过各人,又对新近京师风云人物符应崇笑道:“符兄弟,我麾下将士韩铠徽,与贵侄女之事,就要劳烦多多费心了。”
符应崇一身厚实的皮帽皮袍,全身裹得象粽子,他呵着寒气,两颗巨大的虎牙分外醒目。
他连连道:“永宁侯放心,这事只管包在小弟身上,韩甲长小弟也过,与我家侄女正是郎才女貌,天造地设一双,小弟定当成人之美,嘿嘿嘿嘿嘿嘿嘿。”
韩铠徽的事情,很快被武定国、刘烈两张大嘴巴,宣扬得众人皆知。他行在军营之内,不时可见众兄弟声情并茂的表演。先是女声独白:“啊,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异口同声:“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一个个五大三粗的大汉,作出扭扭捏捏的小女儿家姿态,不由让人毛骨悚然。
这事很快传到千总田启明耳内,他是个豪爽热心的人。又八卦地向营将钟显才告知。
钟显才对部下之事更为热心,自然愿意麾下将士都有个美满的婚姻,听闻女方家世显赫,虽对靖边军有信心,不过为免好事波折,又见韩铠徽长得帅气机灵,顺势将其认为义弟。又来求王斗。
王斗闻听也颇感兴趣,立时派人与符应崇联络,符应崇同样很有兴趣。
其实韩铠徽遇到那少女,却是符应崇表兄之女,以现在符应崇风光荣耀,圣眷正浓。又正当族中势头正劲的时候,只需与表兄说一声,好事定然成功。
而且私下里,符应崇在各方面,也想加强与王斗间的联系。与他麾下联姻,再好不过。
事关侄女幸福。他自然也有调查过,那韩铠徽现是靖边军一伍长,依军功,很快会成为甲长,靖边军内的甲长不比明军别部,区区一甲长,至少相当于外军百总,把总的尊荣。
这还是他的军职,符应崇对靖边军有所了解,知道依韩铠徽的功勋,很快将分到上百亩良田山地草场,田园宅亩在手,侄女嫁过去,定然可以享受优越生活,不会苦了她。
而且现在的东路,素有桃源之称,太平富足安乐,许多官将,己经偷偷移民过去,便是许多文官,面上对王斗恨之入骨,骂骂咧咧的,其实私下里,同样偷偷派遣下人,前往购买田宅,希望有处居所。
乱世将要来临的狂澜,己经让很多嗅觉敏锐之人忧虑,他们所处之地,便是自家再富有,家丁护院再多,又谈何安全感?前往东路安居,己经是许多富户时尚的选择。
更别说韩铠徽现在还年轻,他又是永宁侯心腹大将钟显才之义弟,发展前景广阔,所以符应崇,非常乐见好事促成。
他盘算,本月二十九日,就是永宁侯三十岁生日,到时趁祝贺时机,可以更加详尽的,商议此事。
与符应崇谈过,曹变蛟、王廷臣、唐通三人,也向王斗告别,他们的驻地,往京师的东北或是北面方向过去,却是不同路,虽然他们接到尽快南下的旨意,不过还需回驻地准备一二。
“珍重!”
“珍重!”
互相道别后,着两员大将,王斗想了想,说道:“流贼今非昔比,此次南下,二位哥哥却要小心。”
他说道:“二位哥哥若是南下,经过涿州地界,可在那方接收东路鸟铳五千杆,威劲子药三十万发,介时我会与部将言明。”
他还对唐通说道:“唐兄弟一样,介时可有鸟铳二千杆,威劲子药十万发。”
曹变蛟、王廷臣、唐通三人都是大喜,曹变蛟郑重道:“多谢永宁侯了。”
王廷臣眉飞色舞,大笑道:“王兄弟如此豪爽,做哥哥的,也就不客气了。”
唐通胸脯拍得震天响:“永宁侯如此厚爱,小弟感激的话就不说了。”
他说道:“我密云那地方,别的没有,就是大理石多,永宁侯如有需要,要多少,小弟让人运多少。”
“后会有期!”
四人一齐拱手。
“后会有期!”
王斗再与吴三桂等人告别。
“后会有期!”
军中,陈晟与鞠易武,也与神机营战士田大阳告别。
到达京师后,二人皆成田大阳家五个子女的干爹,由于军功赏赐,加上陈晟二人送了一些银两,破落户田大阳,眼下生活改善不少,与陈晟等关系也更为亲近。
“别了,终于回家了。”
谢一科心中也是百般滋味。
此次出战,有喜有优,伤感的是,很多熟悉的人不见了,包括自己结交的一些朋友。当日他出哨时,与大兴堡守将言谈甚欢。只是二黄旗鞑子攻掠杏山时,大兴堡城陷,他们皆尽殉国了。
王斗去,眼前雪花飞舞,天地间,一片碎琼乱玉,此时雪正下得紧。
再向杨国柱与王朴二人,皆是点了点头。
再回头眺望风雪中雄伟的京师。王斗心想:“什么时候,自己可再见到这座城池?”
他喝道:“传令,班师。”
京师百姓欢呼中,雄赳赳气昂昂的军歌响起。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1...296297298299300...46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