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门小福妻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风十里
小鱼丫头可是说了,明蚜草是药材,药材的东西事关人命,得认真对待,做得精细,是容不得马虎的。
因此,何村长很是为难的道:“你们先回去,这事儿我得去求求顾家,过段时间再给你们答复。”
又交代道:“顾家人的脾气你们是知道的,想要靠着顾家赚钱你们就得敬着点,可别私底下去找顾家,要是惹恼了顾家,断了村里的生计,我就把你们逐出村子!”
经过何翠儿家被出族、赶出村子的事儿,何家人已经明白何村长不是吓唬他们,他是真的敢这么干,忙道:“您老放心,我们不是何大钱、何老四那样的破落户,我们不会给顾家找麻烦的。”
何村长把他们打发走后,便把这事儿放下,想着等上个把月,磨一磨何家人的脾气后,再说这事儿。
明蚜草的事儿,动静闹得实在是不小,连许县令都知道了,感叹道:“这顾家当真是福运厚泽,种个草就能卖钱,神了。”
田师爷也点头道:“确实,这能从逃荒路上活下来的,都是有几分福运的。听说那明蚜草不占田地,就种在门前屋后的空地上,一年三收,何村长家种了二十斤草种,收的这一季是卖了二两银子。”
许县令惊道:“那一年岂不是六两银子,当真是个好物啊。”
就是可惜了,不能收粮税。这长在田地里的东西才能收粮税,长在门前空地上的是不用上税的。
不过……
“郑大人是赚到了,这可是个好政绩啊。”
郑大人是田福县的新县令,乃是金陵郑家的旁支,寒窗苦读十来年,总算是高中了。郑家很看好他,给他跑官,谋了田福县县令一职,让他能捡些功劳,再过两天就要来了。
不过许县令要等到年后才能走。
邹县丞的案子闹得太大,很多事情都没有完全查清楚,朝廷就让许县令继续留着,带带郑县令,等京城大理寺彻底结案,砍了邹县丞、高仝、龚知府、谭知府跟汝阳侯府的人后,再让许县令上京。
两天后,郑县令带着随行的三名师爷、几个幕僚以及一群护院来了。
至于家眷,是留在了金陵,暂住在嫡支郑家的别院里,等许县令带着家眷离开后,再接过来。
“许大人辛苦了,郑某佩服,请受郑某一拜。”郑县令一下骡车,就对着许县令行了一礼。
许县令的事儿,郑县令是听郑家人说了的,有胆子请求梁知府做合围水匪的事儿,且还做成了,当真是勇气超群,智谋无双。
然,他不知道,许县令就是个被坑的。
许县令吓得赶忙去扶郑县令:“郑大人这是做什么,咱们可是同级,不好行这样的礼。”
郑县令是郑家旁支,出身比他好多了,许县令有点怵。
郑县令却笑得意味深长,摇头道:“大人已经高升,下官在这里先恭贺大人。”
许县令眼睛都瞪大了,来了吗来了吗?等了快十年的升迁总算是来了吗?
郑县令背靠郑家,既然能说出这话,那朝廷的任命文书就差不多快到了。
果不其然,第二天,府城衙门就来了一批人,宣读了许县令的新任命。
高升,还是连升两级,且是调任京城,直接做了京官,当真是不升则以,一升惊人啊,可许县令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任命文书上说啥?
说他智勇无双,有断案之谋,乃是难得的奇才,酌升任大理寺丞,来年三月之前进京赴任。
许县令想哭,智勇无双,有断案之谋,还是个奇才……这说的是他吗?为啥他不知道自己还有这些本事?
……他就是个被坑的,以为会被坑死,结果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把案子给破了,合围水匪的事儿,真跟他没多大关系。
他现在上折子把事情说清楚还来得及吗?
来宣读任命文书的大人还笑呵呵的道:“许大人,恭喜您了,连升两级,直接做了京官,这可是几十年都没有过事儿。您啊,算是入了京城大人们的眼了。”
许县令:“……”
求京城的大人们把他从眼里踢出来!断案的活计他是真的做不了啊,会赔上老命的。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585章 又坑
来宣读任命的林大人看着许县令那快哭出来的样子,皱眉问道:“许大人这是怎么了?可是对任命不满意。”
许县令赶忙笑道:“没有没有,能去京城做官乃是许某毕生所愿,我这是激动的。”
激动得想哭!
林大人听了笑道:“原来如此。这确实是件难得的喜事,许大人激动实属人之常情。”
许县令:“……”
不说话,容我难过一会儿。
可现实是残酷的,许县令根本没时间难过,还得咧着嘴巴,笑呵呵的摆宴招待林大人一行人。
席间,许县令是闷头喝酒,只有在林大人担忧的看向他的时候,才会强笑着说些场面话,一度让林大人以为:许崇峰连升两级,已经高兴疯了,颠倒了苦乐。还有,你能别笑了吗?你这笑比哭还难看,本官是来宣读升迁文书的,不是来下入狱诏书的!
好在还有姜县尉、郑大人、田师爷、于师爷这些人在,不然林大人这顿饭是被搅得吃不下去的。
许县令备受煎熬,好不容易吃完宴席,把林大人送去客院歇息,再把郑大人送走后,他是再也忍不住哭了。
是真的哭了。
田师爷无奈问道:“大人,您这是做啥子?您是升官,应该高兴才对。”
跟死了爹娘似的,合适吗?
许县令怒了:“我做啥子?我有几斤几两你不知道吗?是那破案的料?且大理寺的都是些什么案子?那可都是大案,每个案子都牵扯人命不说,还会牵涉到高官勋贵,乃至皇族秘辛……眼见着这一上任就得死在任上了,我能不哭吗?”
他虽然想要立功升官,却不想丢命啊。
“原本以为是个包着大肉馅的馅饼,谁曾想,馅饼是砸下来了,可里面包的却是刀子,要完!”
田师爷原本挺高兴许县令终于升官了,可听到许县令的话,也发起愁来。
是啊,许兄有几斤几两他们还不知道吗?就是个想要和稀泥,混到告老还乡的主,可如今当真是,唉……
许县令哭了一会儿,又抓着田师爷的手问:“不如,我现在就辞官返乡?”
田师爷:“不成。给您升官的任命刚刚下来,您就上折子辞官,这是在打京城大人跟皇上的脸,您觉得自己还能回到老家不?”
路上就得被喀嚓了,让你给脸不要脸。
许县令听罢,又哭了。
许县令的儿子许德贤捧着一碗醒酒汤,想端去给自家老爹喝,可看见老爹哭唧唧的样子,有些害怕。
姜县尉正在喝着醒酒汤,见许德贤害怕的模样,对他笑了笑,小声的吐出一个江字。
许德贤一惊,眼睛亮了,赶忙对许县令道:“爹,咱们可以找江老爷爷帮忙啊。”
这个江老爷爷就是邹江。
许县令一顿,拿起一册书卷打向自家儿子:“你小子跟着那老头子学了几天就向着他了?找他帮忙,他能帮什么?一天天的就只会赖在衙门里混吃混喝,衙门里的银子都被他吃了不下十两了,还得管他笔墨纸砚。你说他一个糟老头子,一大把年纪了还拿着白纸去写些没人看的酸诗,也不害臊。”
许县令一说起邹江就来气。
那老头当真是个不要脸的,他都跟他暗示好几回了,说他大仇已报,可以回禄昌县老家了,不要老是住在县衙里,他一个外人,在县衙里住了几个月,白吃白喝的,说得过去吗?
姜县尉听得摇头,见暗示不行,只能挑明了道:“大人,您是文官出身,不擅长断案,但邹江可以啊。他的谋略胆识都是少有的,且心思缜密,邹友廉案、水匪案皆是靠着他爆出来的,大理寺的案子一定难不倒他。要是您能请他做幕僚,带着他赴任,断案定是不用愁的。”
许县令一愣,觉得姜县尉说得甚是有理。
姜县尉见许县令面色松动,又接着道:“大人,下官知道您因着邹江以前帮着邹县丞做过事儿,心里对他不太信任……”
其实是心里害怕邹江,觉得跟老狐狸走太近会被害死。
“可如今能帮到您的,只有邹江了。”
而这也是一个坑,一个明少卿跟邹江合挖,等着许县令掉进来的坑。
邹江当真是个有情有义的人,深知许县令因为水匪案,定会高升入京,可以许县令的智商,他入京做官就是死路一条,得找个谋士护着,邹江就是最适合的人选,因此明少卿邀进京的时候,他给拒绝了,却是说了,想要跟在许县令身边做事的话。
明少卿是秒懂,便改了策略,直接求了上官阁老,让许县令可以直接进京做京官,把邹江带入京城。
邹江因此一直没有回乡,而是住在县衙,等着许县令来请他,可许县令明显不开窍,还嫌弃邹江赖在县衙里。
田师爷听得大喜,急忙道:“对啊大人,如今只有邹江能帮到咱们,赶紧去请他吧,这可是能保住大人命的人物。”
许县令也是很心动的,但他不想在邹江面前跌份,抹了一把眼泪,坐在椅子上,一边烤火一边道:“不急,反正那老头住在县衙里,明天忙完公务再把他叫来说这事儿就行。料想他一个无牵无挂的老头子,定是愿意随着本官进京赴任的。”
姜县尉看着许县令,很好心的提醒一句:“大人,这事儿迟早都要做的,不如现在就去请邹江。”
等明天,你可能得下跪才能请得动。
果不其然,第二天,许县令刚跟许夫人吃完早膳,抱着暖手炉去前衙办公,就看见田师爷急匆匆的跑来,喊道:“大人,邹江回老家了!”
扑通一声,许县令脚下一滑,很是应景的摔了一跤,身边的两个小厮急忙把他给扶起来,官帽还没戴好,许县令就急问:“你说啥?邹江那老头回老家?”
田师爷点头:“嗯,听伺候他的杂役说,是看着天气冷了,他一个孤寡老人住着倍感凄凉,因此伤怀,想着回老家安度晚年。”
许县令真是服了:“他是不是疯了?以前不回,偏偏现在回去,真真是个能折腾的!”
不把他折腾死不罢休啊。
田师爷道:“如今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大人您赶紧去追吧,等邹江回到老家,被老家的事务被绊住脚,估摸着就不会跟着我们上京了。龙潭虎穴京门路,白骨红棺良臣冢,大人,不想死就得去请这老狐狸啊。”
田师爷也很怕死啊,很是清楚他们三位师爷,以及那几个幕僚都是些小角色,到了京城是斗不过别人的,没个狠角色带着,他们都要完。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586章 开酒楼
许县令听罢,哪里还敢耽搁,是立马喊道:“备马,备马,本官得赶紧追过去。”
“是。”小厮们应着,赶紧去备马。
不多时,两匹马就被牵到衙门口,许县令跟田师爷急忙上马。
而许德贤跟着邹江学了一段时日的功课,受益颇多,得知邹江竟然不辞而别,也立刻骑马追了上去。
大楚的文人讲究君子六艺,骑射乃是必学的功课之一,因此许县令三人都是会骑马的,快马加鞭的追了三个时辰,总算是追到了邹江所坐的骡车。
“叔,留步啊!”许县令远远的就扯着嗓子喊道。
骡车里,邹江冷笑,以前都是骂他贼老头、老狐狸的,如今知道他的用处了,喊叔了。
他对着赶车的车夫道:“再快一点。”
“是,老爷。”车夫是邹江新买的下人,被邹江训得很是听话,闻言立刻狠狠甩了骡子几鞭子,骡子嗷叫几声,撒开蹄子狂奔。
许县令要吐血了,怎么越叫越跑?
但马比骡车快,许县令他们又跑了一刻钟左右,总算是跑到骡车前面,拦住骡车的去路。
许县令翻身下马,冲到骡车前,道:“江叔留步,且莫回乡,请救许某一命!”
邹江用略感意外的声音道:“许大人,您怎么来了?听说许大人要高升了,以后官运亨通,名垂青史不在话下,有何需要江某救的?”
许县令快哭了,四周瞅瞅,见官道上没啥人后,干脆把自己面临的处境都说,最后道:“江老奇谋巧思,手段过人,只有江老能帮许某,救许某于危难。”
然而,邹江听了却道:“许大人确实不易,但……我为何要帮许大人?江某如今只想回乡安度晚年,欠县衙的银子,江某会还的。”
许县令听罢,是差点噎死,急忙道歉:“江老,以往是我过分了,不该对江老有所误解,我向您老赔礼道歉,还望您老不计前嫌,能帮晚辈一把。”
邹江听到许县令自称晚辈,还是挺满意的,但不还不够。
许县令见邹江不说话,看到骑马赶来的儿子后,又道:“您老教了贤哥儿快两个月,相处得宜,把他当做孙辈来看,您也不愿意看到他被我连累,命不久矣吧。”
“爹。”许德贤下马,喊了一声许县令,又冲着骡车里的邹江道:“江老爷爷,您别走了,跟我们去京城吧。您老就一个人,回了老家多孤单。”
许县令忙道:“对对对,您老回了乡下也是孤家寡人,还不如跟着我们一家去京城。”
许县令看一眼自家儿子,咬咬牙道:“贤哥儿很是敬佩您老,不如这样,您老要是不嫌弃,跟贤哥儿认个干亲,做他的爷爷如何?”
许德贤瞪大眼睛,他就这么被亲爹被卖了?他爹果然很怕死。
邹江终于说话了:“认干亲倒是不必,贤哥儿是个忠厚仁义的,即使没有干亲的关系,江老老头子死了,他也会来送老头子一程。”
比起邹县丞一家,邹江明显更喜欢许县令一家,许县令是个难得的清白官,许德贤也是重情重义,不像邹玉振兄弟,个顶个的是白眼狼。而他一个孤寡老头子,跟着许县令一家,还能过过有家人陪伴的日子。
邹江终于松口,对许县令道:“大人所求,老夫应下了。”
许县令听罢,高兴得不行,差点喜极而泣,小命总算是保住了。
邹江又道:“天气寒冷,大人先回去吧,老夫还要赶路。”
许县令懵了:“江老可是还不肯原谅我?”
怎么还要走,老头太能折腾了。
邹江道:“老夫多年未回老家,是时候回去看看了,不然等随着大人上京,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去。”
所以,他今天不告而别,一是吓唬许县令,二是真的回乡。
许县令听罢,松了口气,又怕邹江一去不返,想了想,把自家儿子拽过来道:“贤哥儿跟着您老学了一段时日,功课跟为人处世都长进不少,不如让他随您老回乡,也能跟着您老继续念书。”
邹江倒是没有拒绝,却是问过许德贤:“贤哥儿可愿意跟我回乡去住个把月?年前就回,不会让你留在禄昌县过年。”
许德贤听罢,没了担心,点头道:“贤哥儿自然是乐意的。”
邹江笑了:“那走吧。”
骡车再次动起,许德贤骑马跟上,往禄昌县奔去。
许县令成功请到邹江,总算是放心了,笑着对田师爷道:“咱们的命算是保住了。”
可笑着笑着,又沉下脸来,问田师爷:“你可记得姜县尉昨晚说的话,让我不如昨晚就去请江老,免得生变故?”
田师爷:“不记得了,大人记错了吧,姜县尉应该没说过这话。”
“没有吗?难道是喝多了?”许县令泛起低估,可越想越觉得,他好像又被邹江被坑了,而姜县尉似乎还知道一般。
田师爷一脸正经的道:“大人,莫要胡思乱想了,咱们赶紧回吧,还得骑三个时辰的马呢,回到县城天也黑了。”
许县令听罢,赶忙上马,奔回县城,等回到县城的时候,许县令也回过神来了,娘的,他果然又被坑了。
可他能如何,邹江却是智勇双全且有手段,是能帮到他的人物。
回县城后,许县令就开始带着郑大人熟悉县里的各项公务。
……
大丰村,顾锦里忙完收割明蚜草的事儿,便开始想新菜式,准备着开酒楼。
邹家的富贵楼里一应设施俱全,根本不用修葺,厨房的人手用的是顾大丫买的下人,只要准备好新菜式,再请上几个跑堂的伙计,酒楼就能敢在冬至前开起来。
夏夫人听说镇上的酒楼也有她一份,为了示好,特意让程哥儿给她送了本菜谱。
古代的菜谱都是能传家的,属于秘方,一般没人会给外人,但程哥儿说:“先生的夫人说了,这菜谱合该给咱们家。”
顾锦里秒懂,把菜谱收下了,翻看上面的菜式,发现……这些菜式要做起来是又贵又废食材,做个羊肉,害得杀只鸡来先熬出一锅浓汤,再把羊肉放进鸡汤里慢火煨熟。
啧啧啧,镇上的酒楼,又不是权贵家的宴席,正这样费钱的菜式,是想开张就倒闭吧?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587章 酱成
“二姐为啥啧啧,是这些菜不好吃吗?可是程哥儿吃过师娘做的菜,很好吃的,就比二姐做的难吃那么一点点。”
果然是个好弟弟,最后还不忘拍自家二姐马屁。
顾锦里笑道:“不是好吃难吃的问题,是这些菜式不适合在镇上的酒楼卖。”
程哥儿:“为啥?”
顾锦里:“来镇上酒楼吃饭的,都不是什么家财万贯的人家,吃一顿饭不会超过五两,夏夫人给的这本菜谱,一道菜的成本就得五两,做了也没人会花钱吃。咱们乡下地方就得做一些好吃但成本低的菜,做这种金贵菜,别人会说咱们酒楼有病。”
程哥儿想了想,道:“就是乡下地方要卖便宜菜,府城卖夏夫人家的菜。”
又道:“程哥儿懂了。那二姐啥时候去做菜吃?今晚吃啥新菜?”
想吃了。
二姐最近一直在教姑姑、乐表姐、还有姑姑家的两个厨娘做菜,连着半个月,他们家每天都会有两道新菜。
顾锦里看看天色,道:“今天做松鼠鱼、桂花糯米藕、桂花水晶糕。”
程哥儿听得眼睛亮亮的:“三个,今天做三个诶,能吃好多。”
顾锦安换了一身干活用的粗麻衣外袍,从屋里走出来,看着程哥儿道:“每样只能吃两块,不许多吃。”
程哥儿急了,求道:“大哥,二姐说我在长身体,要吃多多的。”
顾锦安:“吃到撑,然后睡不着喊肚子难受吗?”
这小家伙爱吃新鲜东西,最近半个月他是跟过年似的,天天都能吃到很多好吃的,而他们两兄弟住一起,他吃得难受了,他就得伺候他,还得担心他会不会吃太多病倒。
崔氏跟三奶奶正在做棉袄,听到这话,崔氏忙道:“程哥儿,听你大哥的,可不能吃撑了,吃撑了可是要坏肚子的。”
心里却很心疼,这孩子会喜欢吃,估摸着是从小就被饿伤了,如今总是想着吃。
程哥儿嘀咕一句:“二姐说可以吃的~”
顾锦里笑眯眯:“当然可以吃。吃撑了,难受了,你就记住教训了。”
程哥儿瞪大眼睛:“二姐你骗我,你是坏人。”
顾锦里笑盈盈道:“我又没说我是好人,也没说过我不坑弟弟。”
顾锦安听得摇头,对程哥儿道:“现在知道谁对你最好了吧。”
他跟小鱼是不同,他会管着程哥儿,避免他犯错,可小鱼却是会惯着程哥儿,让他犯错,说犯错了,吃了教训,他自己就会改正了,相当的残忍。
程哥儿生气了,不理他们,跑去找崔氏:“娘,大哥跟二姐欺负我。”
崔氏把拿针的手抬高,不让针扎到他,低头看着他道:“找娘没用的,你得听你大哥的。”
古代长子在家里的地位很高,而顾锦安又是个有主意且会做事的,比顾大山跟崔氏强,因此教导程哥儿的事儿,历来是他在做,顾大山跟崔氏是不怎么管的。
程哥儿哼唧一声,见崔氏不帮他,也就作罢了。
“小鱼,我们来了。”戚康乐带着两个厨娘来了顾家,问道:“今天做啥?”
顾锦里把要做的菜说了。
“松鼠鱼?水晶糕?小鱼你会做的东西真多。”这半个月来,戚康乐算是服了顾锦里,她怎么能做出那么多新鲜又好吃的东西?
顾锦里表示,只要想吃,就什么都会做。
她拿来一双袖套,带上后,冲着顾锦程道:“程哥儿,把荸荠粉拿来,做水晶糕了。”
“来了。”程哥儿立马打开堂屋的柜子,拿出一个陶罐出来,里面装着荸荠粉。
荸荠就是马蹄,这东西是做水晶糕的必备食材,且因为不是主食,种它不费地,价贱,丰收的时候,一文钱能买到两斤。
顾锦里买了上千斤,吃了几顿新鲜的后,其他全部磨了,做成粉,如今可以用来做糕点。
桂花糯米藕比较费时间,顾锦里先教她们做这个,把藕菜切去一头,再把泡好的糯米填进去,用竹签子把藕菜头封上,放进锅里,加水加糖,再加上泡好的干桂花,一起熬煮就成。
戚康乐道:“这又是糯米又是糖的,成本很高吧。”
顾锦里道:“不算高,但比松鼠鱼跟水晶糕的成本高上一些。”
糯米跟糖贵,但藕菜却很便宜,而这道菜,用料最多的还是藕菜,所以综合起来,也就没那么贵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