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门小福妻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风十里
还是不行啊。
他很清楚自己对戚康乐的想法,她就是自己想要的那种媳妇……能干活,会持家,不娇气,还很为人着想,娶了这样的媳妇,这辈子的日子一定会过得很好。
且他,也喜欢她。
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乐姐儿就不再帮他搬砖,见了他还躲着,他找了许久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常兄弟,你进去歇着,这些瓦片我来搬。”戚康平过来劝道,已经撸起袖子,搬起一叠十几片的瓦片,往延福楼内走去。
顾锦里这条八卦鱼见戚康平走了,溜过来道:“常二哥,你先进屋去上药吧。”
说完,冲他眨眨眼。
常二瑞不傻,知道这是有话要对他说,立刻进了屋里。
顾锦里问他:“你对我表姐?”
小吉跟罗慧娘也跟了进来,听到这话,眼里闪着激动的八卦之光。
常二瑞看着三个小姑娘,有点进退两难。说吧,这么多人不好意思;不说吧,不能拉顾锦里这个乐姐儿的表妹入伙帮忙。
小吉以前在镖局的时候见惯了硬汉子镖师们娶媳妇时的羞涩样,很懂这些,见状承诺道:“常家二哥,您放心吧,我们不会把你的心思说出去的。”
常二瑞:“……”
听你这话总觉得不太可靠的样子。
顾锦里道:“常二哥,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你放心好了,表姐是我家的,我们不会出去乱说坏了表姐的名声。”
她虽然支持戚康乐不嫁人的想法,但如果遇到好男人也没必要一直推拒。且她看得出来,表姐应该对常二瑞有些心思,只是苦于自己曾经被卖进楼子里,生怕这事儿被人知道了,常二瑞跟整个袁家要被人嘲笑。
常二瑞听罢,沉思一会儿,盯着小吉跟罗慧娘道:“你们发誓不许说出去,不然就不能听。”
小吉:“……”
听个八卦还要诅咒发誓?
可她不能把小东家一个人留在这里,陶嬷嬷说了,小东家渐渐大了,不能让她一个人单独跟外男待在一起,会惹人话柄的。
小吉立马发誓:“我,绝对不会把常家二哥喜欢戚家表姐的事情说出去,否则我跟大哥不得好死。”
瞧,我连我哥都拿来发誓了,够真诚了吧。
罗慧娘也发誓了,她是不会害小鱼的表姐的。
常二瑞见了,这才说起自己跟戚康乐的事儿。
顾锦里:“……”
这还是个搬砖的爱情故事。
不过……
“我帮不了你。”
常二瑞懵了,你听完八卦就撒手不管,这样是不是太无耻了?
顾锦里的理由无懈可击:“我是乐表姐的表妹,只会站在她这一边,她要是不真心接受你,我是不会逼她的,不过我可以赠给你两句话。一,不要轻言放弃。二,你想要娶我表姐,就得明白她在担心什么,消除她的担心,接受她的一切,才能得偿所愿。”
说完,走人。
常二瑞看着三个小姑娘离开的背影,差点暴走,你们就是为了听八卦才发誓的吧?可他能做什么?只能无奈摇头。
少顷,他细想着顾锦里的话,觉得她说的不无道理。乐姐儿这么避开他一定是有原因的。他虽然不知道这个原因是什么,但他不会放弃,好不容易找到个合心意的媳妇,要是放弃了,这辈子估摸着要打光棍。
常二瑞给自己的大脚趾上了药,包扎好后,穿上鞋子,继续去搬瓦片,搬完都没有再见到戚康乐。他有些难过,但想着明天还能再来,而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秦顾罗田几家人,包括戚家都要建房子,他可以继续给几家送青砖,不怕见不到戚康乐。
戚康乐一直躲在厨房里做菜,得知常二瑞走了,这才松了口气。想问顾锦里她们跟常二瑞说了什么,可想了想,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小鱼护犊子得很,是不会害自家人的。
顾锦里带着罗慧娘跟小吉来厨房帮忙,见戚康乐一直没问她话,忙活半个时辰后就走了,去帮着崔氏、洪姑姑她们收拾自家的宅子。
顾锦安知道他们在镇上,接了程哥儿后,也过来帮忙,忙活到下午申时,才坐着骡车回家。
到村尾的时候,正看见陈氏站在自家建了小半的新房子前各种美滋滋,看见顾锦里她们回来后,兴奋得眉角上扬,正愁找不到人得瑟呢,人就来了。
她立刻喊住顾锦里:“哟,小鱼回来了,快来瞧瞧婶子家的新房,多气派,可是跟你家镇上的宅子一样,建了十几个房间的。”
又说了一句:“婶子家可是咱们几家里第一个建新房的。”
顾锦里看着她脸上的得瑟,笑道:“可惜过年前应该不能搬家。”
陈氏脸上的笑容消失了,骂道:“你这丫头咋这么不会说话。”
不过,大贵倒是乐得年前不能搬家,他想跟着大哥家过年。
顾锦里笑眯眯:“还有,婶子家的房子是借钱建的,得还钱。”
陈氏想死的心都有了,早知道她就不这么嘴欠了,得瑟没成,反而差点被气死。
而陈氏家会第一个建房子,是因着分家了。再来就是,顾锦里跟她家,以及几家人都换了地。
如今这片地,以前是顾锦里家买的没人住的泥土老屋院子、以及作坊院子跟王勇夫他们早前住的院子。现在这些地都换给了顾大富家、顾大贵家、田婶家、老严氏家、戚家。
把这些地置换过后,她家就能有足够的地来建大房子,且不用跟秦家离太远。
嗯,跟秦家住得近,还是不错的,有秦小哥可以帮忙干活。
顾锦里气完陈氏,就回家去了。
接下来的日子,天气越来越冷,每天起床,院子里都覆盖着一层白茫茫的白头霜,水缸里的水也结了薄薄的一层冰,村里人得风寒的也多了起来。
顾锦里是立刻加紧做治疗风寒咳嗽发热的方便药。
吴老大夫知道她开始做方便药了,是亲自来看过她的药方,叹道:“这药方不错,是治疗风寒最有效的方子。”
戴叔也笑道:“特别是那味小芥子跟藤杷,两者不但是治疗风寒咳嗽的良药,相合之后还有降热的功效。小东家这药方配得好。”
不过做方便药除了药方好之外,还得把原本是药汤的药弄成形,再想出好的储存方法,才算成功。
小东家这段时间就是在做这个,他如今正在心急火燎的等着她的成品,看她是怎么把汤药弄成形,再储存的。
可戴大夫还没有等到成品出来,就到了冬至,延福楼开张的日子。
顾锦里更是提前三天就停止做方便药,帮着准备延福楼开张的事儿,可把戴大夫给郁闷的,可他是小东家的下人,只能听小东家的,再急也没用,只能继续等。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592章 顾德兴转变
现代的冬至每年都不一样,但大楚的冬至从古至今都是十一月初九,九是极数,大楚特别喜欢,对它爱得深沉。
初八那天,三爷爷跟三奶奶,以及戚家所有人都住在酒楼里,准备着第二天开张。
初九,天色还黑着,几家人就起来了。
崔氏跟顾锦绣是昨晚就把今天要穿的新衣服拿出来了,都是做得好看又厚实的棉袄,穿着很暖和,再冷也不会冻着。
顾大山今天没有去作坊,昨天已经托了木通,木通会帮着豆腐作坊跟香料作坊出货。
他起来后,就去看了后院草棚的骡子,给骡子喂了新鲜草料,去了厨房,帮着崔氏做早饭。看着水缸里的水冻得慌,对崔氏道:“冬天洗碗洗菜的用温水吧,咱家如今不缺那买柴火的钱,存了好几屋干柴了,烧不完的。”
又道:“小鱼不是做了那什么护手的东西吗,你擦擦,别冻坏了手。”
在老家的时候,崔氏每年冬春都能洗大堆衣服,负责挑水做饭洗碗的,每当这两个季节,她的手就被冻得红肿裂开,冒着血珠子,看着可疼了,他不想让崔氏再过那样的日子。
崔氏笑道:“烧着温水呢,不用温水,小鱼又得骂我。”
顾大山听得笑了:“那是你二闺女疼你,那丫头就是这么个脾气,对人好还非得说些重话。”
他把加热的豆浆倒了一碗给崔氏,接过她舀水的葫芦瓢:“我来吧,你先吃点东西,昨晚睡觉的时候你肚子就在叫,让你起来吃点东西也不吃。”
他舀了一桶水,倒进锅里后,又揭起另一口锅的锅盖,用大木勺子舀乐几个鸡蛋出来,放在冷水里,剥了给崔氏吃。
今天要赶着去酒楼帮忙待客,家里的早饭做得简单,就是煮鸡蛋跟昨晚剩下的豆渣饼,外加豆浆。
崔氏正吃着,穿得圆滚滚的程哥儿就跑来了,抱怨道:“娘,衣服好重,不要穿这么多。”
可大哥不许他脱掉,说冷,脱了会着凉。
崔氏摸了摸他的背,没有摸到汗后,说道:“刚刚好,不能脱,会生病的。”
程哥儿没办法,只能穿着厚重的棉袄回了堂屋。
顾锦里还笑话他:“小圆球。”
程哥儿生气了,哼唧一声,又跑去厨房找自家爹娘。
顾锦绣见了道:“你又欺负程哥儿,他近来大了,知道美丑了,不乐意听你笑话他。”
顾锦里却浑不在意:“趁着他还小得使劲逗弄,等他再长大几岁就不好玩了。”
顾锦绣听得无奈了,只能去刷牙洗漱。
家里人的动作都很快,刷牙洗脸后就吃早饭,吃完早饭天才开始亮起来。
顾大山跟崔氏招呼顾锦安他们:“赶紧上车,酒楼小鱼也是有份的,咱们得早点去。”
一家子人,外加璃姐儿、朱茶花、小吉、以及罗慧娘,全都上了车。
顾大山驾车,顾锦安跟着他坐在前车板子上,车厢里坐着崔氏等一干女眷,驾车离开。
刚出院门的矮坡就看见顾德兴挑着一担子水往家里走去,顾大山停下骡车,对他道:“兴哥儿,回去告诉你爹跟二叔,我先把你大山婶子他们送去镇上,一个多时辰后再回来接你们。”
顾德兴听了笑道:“不用这么麻烦,您去接严奶奶一家跟秦老就成,我们家没老人的可以走着去。”
又对顾锦安道:“安哥儿,接你的三本书我看完了,改天拿来还你,有些没看懂的,到时候你跟我说说。”
自打顾玉梅死后,顾大富病了两回,身体大不如前,老态了许多,顾德兴因此懂事了不少,会帮着家里干活了,对人也不再甩脸子,知道给个笑脸了。
顾锦安道:“成,到时候我跟你好好说说,要是我也不知道的,咱们就一起去请教尚叔,或者夏先生。”
顾德兴听罢,很是高兴,以前他暗示过几回,想让安哥儿带他去见尚秀才,可安哥儿都没松口,如今确实主动说了。
“成,你们先去吧,我们家忙完早上的活计就去。”顾德兴让到一边,让顾大山驾着骡车过去。
骡车奔驰大半个时辰,终于来到镇上的延福楼,崔氏带着几个孩子下车,把顾锦绣送去跟戚康乐作伴后,自己则是带着顾锦里去找顾大丫帮忙。还叮嘱着顾锦里:“今天人多,你不要乱跑,想去做啥先跟娘说一声。”
“嗯嗯。”顾锦里知道崔氏担心她,点头应着。
顾大丫正在厨房忙活着,看见她们来了,高兴的道:“嫂子,小鱼,你们咋这么早就来了,可吃了早饭了?”
崔氏道:“吃过了,有啥要帮忙的,你跟我们说吧。”
“巧了,厨房做了几盆子的炸食,让小鱼来尝尝味道,再去看看切好的配菜,可有什么相冲的?”顾大丫以前是做厨娘的,知道有些食物会相冲,但顾锦里知道的更多,是写了几张食物相冲相克的单子给她。
顾大丫很重视,专门让切配菜的两个个小伙计来背着,但她还是不太放心,得顾锦里看过了她心才能安稳。
顾锦里去了大厨房旁边的配菜小屋看了,里面的两个伙计,外加两个做杂活的妇人正在忙活着。
这五个人,包括跑堂的四个小二都是大丰村的人,但姓氏不同,后厨切配菜的伙计跟做杂活的一个妇人是陆家人,正是陆水娃的爹娘。
陆水娃兄妹被万礼方绑了之后,陆水娃的爹就不敢再去外地打零工,后来顾大丫看他为人还算正,就把他们夫妻请来干活,月钱是八百文跟五百文,加起来一两多一个月,不错了。
而跑堂的四个小二里,有两个也是陆家的,一个是陆根生的孙子,一个是陆贺福的儿子,其他的都是何家人。
陆根生对此很是感激,特意带着能来酒楼干活的三户陆家人上了戚家跟顾大山的门,感谢他们。
何家人对此很有意见,说陆家人活该穷一辈子,顾家跟戚家不该帮他们。
然而,这是顾锦里故意做的,只有这样,才能让何家人、陆家人都有危机感,永远不敢得罪他们几家。要是何家或者陆家一方做大,对于他们这几家外来户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
她这一手一出,何村长果然很有危机感,近来天气虽冷,可他竟然增加了来村尾串门的次数,再冷都来去作坊找三爷爷说话,就是为了刷个脸熟。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593章 邹江道谢
“诶哟哟,这就是大丫家开的酒楼啊,可当真是气派得很啊。”何村长一家是除了顾锦里一家以外,最早来恭贺的人家之一。
他是天没亮就把全家叫起来,匆匆吃过早饭后,又让何铜生去村子里盯着,看见顾大山一家出村后,他就带着一家子来了。
何铜生因此很是郁闷,抱怨道:“爷爷就只会指派我,今天冬至,冷死个人了,我要是冻病了,您老不心疼?”
何村长呵呵:“不心疼,你读书那么差,这辈子是不可能光耀门楣的,得看你大哥了,他可是不能病,来年二月可是要下场考县试的。”
何铜生快哭了,他爷的心也太偏了。
好在何金生是个疼弟弟的,宽慰着何铜生:“大哥是个没用的,这辈子就只会死读书,家里是靠着铜生帮忙才过得这般顺当。”
何铜生立马高兴了,觉得自己特别有用。
何村长却没空听他们两兄弟互夸,交代何大仓的媳妇:“在家里照顾好你娘,记得按照小鱼丫头说的,把你娘扶起来走上半个时辰,可不能看着天气冷就懒了,这可是关系着你娘的命。”
何村长是有媳妇的,但他老妻身体不好,一年里有十个月是在床上躺着,这么病着已经快六年了。
顾锦里原本是不想管何村长家的事儿,可后来看何村长识相了,站在他们这一边的,这才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把村长奶奶多扶起来走动走动,又没全瘫,就会心肺弱加肌无力,多走动走动才不会长褥疮。
何村长交代完何大仓媳妇,跟老妻说了几句话,又吼起何大仓:“大仓好了没有?磨磨唧唧的是个男人不?赶紧走了,可不能让陆根生那混球抢在咱家前面。”
“来了。”何大仓家租了骡车做生意,今天是坐着骡车去镇上的,因此顾锦里一家没到多久,他们就跟着来了。
三爷爷听到何村长的声音,带着戚盘子跟戚康平去迎何村长:“村长来了,快楼上请,在楼上留了三个厢房,专门给您、尚里长、尚秀才他们坐的。”
何村长听罢,笑得老牙都快掉了:“那敢情好,咱们这就上去坐坐。”
又让何金生把贺礼递上:“三爷爷、戚伯伯、戚大哥,这是贺礼,祝您家酒楼生意兴隆,财福两进。”
何村长听得很美,瞧瞧他家孙子,多会说话,用的好词是一个接一个的,给他长脸了。
戚康平接过贺礼,发现何村长家大方了,这回送的贺礼不但有布匹跟活鸡,还有一个一两银子的红封。
给银子,当真是没有过的事儿。
何村长这回是大出血了,就是要把陆家人给比下去,让顾家丫头看看,村里姓何的才是跟他们几家最亲的。
三爷爷把何村长带上包厢,跑堂的伙计立刻给上了一桌子早膳,可惜来的是陆家的小子,何村长哼了一声,端起架子来驯话:“你们可是签了契约的,可得好好干活,不能把延福楼的事儿往外说,要是说了,可是要蹲大牢的。”
最后又故意说了一句:“可别跟陆猪蛋家学!”
陆根生的大孙子早就得了自家爷爷的交代,说以何村长那脾气,定会为难他们,说几句酸话,让他忍着,别被气得丢了活计,这一个月可是有八百文钱,以后还能涨工钱。
因此陆根生的孙子是笑呵呵的道:“是,小子记住了,村长慢用。”
何村长碰了个软钉子,只好作罢。
太阳升起,大地回温的时候,几家人全都来了,帮着忙活大半个时辰后,来恭贺的人家开始多了起来。
尚里长、尚秀才、夏先生、司吏坊的书吏跟衙役们,悬壶坊的人都来了。
秦三郎跟罗武敢在吉时之前,跟着姜角来了,同来的还有邹江跟许德贤,以及田师爷和郑师爷。
郑师爷是代表郑县令来送贺礼的。
郑县令是郑家人,合围水匪的事儿是靠着顾家他们才知道的消息,因着这事儿,郑家可算是在京城露了大脸,地位提升不少。
许县令又对顾家不错,郑县令得知许县令派人给延福楼送贺礼后,想着不如卖个好,也让师爷来送了贺礼。
戚盘子没想到县衙的两位大人会派人来送贺礼,是高兴得不行,赶忙带着两个儿子出来迎接。
顾大山跟顾锦安也出来了,郑师爷看见顾锦安,见他不像是农家子,倒有几分贵公子的气派,心里着实惊了一把。看来顾家的家风不错,不然也不可能教养出这样的儿子。
“许兄、江老爷子、田师爷,你们来了,快请进。”顾锦里又冲着郑师爷道:“安哥儿拜见郑师爷。”
郑师爷见顾锦安礼仪不错,更是高兴,让随行的下人递上贺礼后,就跟着去了楼上雅间。
席间跟着顾锦安说话,发现这后生却是不错,且还会干活,不像有的农家书生,读了几本书就开始装老爷,不再干活,而顾锦安跟那个顾德兴却是做了各种活计。
不错不错。
而邹江会来,则是特意来向顾锦里道谢的。
他避着人,在秦三郎的带领下,见到了顾锦里:“小丫头,老头子谢谢你。要不是你跟三郎,我可能会被邹友廉戏耍一辈子,也不可能为家里人报仇,这个恩情,我记住后,以后但凡有用得着的地方,只要你们开口,老夫定会报答。”
说着,对着顾锦里作了一揖。
顾锦里道:“江老爷子不必这样,邹家倒了,对我们几家也有好处,不然以邹家父子的秉性,定会想方设法毁掉我们几家。所以这事儿,是双赢,大家谁也不用谢谁。”
邹江听罢,笑出声来:“三郎说得果然没错,你是个很有趣的小姑娘,但在老夫看来,你不仅有趣,还很看得清,活得很现实。”
要是他能活得像顾锦里一样,也不会颓废几十年,更不会因为一个恩情被邹友廉戏耍一辈子。
现实的人,为自己活,能跳出很多不必要的凡尘事。
邹江谢过顾锦里后,便回了楼上雅间,跟着郑师爷他们吃席,期间遇见夏先生,被夏先生的文彩所折服,直言此来不亏。
后院,放着荸荠粉的厢房里,顾锦里问秦三郎:“听说江老爷子以后要跟着许县令上任?”
秦三郎点头:“嗯,这是明少卿的意思。而邹江觉得许县令家不错,跟着他家,以后晚年无忧。”
顾锦里想起许德贤:“许县令的儿子是个忠厚的,定会好好待江老爷子,老爷子以后不用愁了。”
秦三郎笑,其实也要愁的,许县令是个浑水摸鱼的,以后去了京城得靠着邹江,邹江跟着许县令,要做的事儿一点也不比在邹家做的容易。
不过,邹江心里会很舒坦,毕竟许家仁义且温馨,而邹家就是个狗血坑,做的都不是人事。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594章 杜家人
顾锦里看着秦三郎的笑容,上前几步,靠近秦三郎,把秦三郎吓得后退两步,拉开距离。
顾锦里眯起眼睛,问:“我是母夜叉吗?长得很抱歉,吓到你了?”
秦三郎摇头:“不是,小鱼是个好看的小姑娘。”
顾锦里:“那你躲什么?给我过来。”
言罢,伸手拽住他的衣襟,把他给拉近自己,秦三郎不敢明着反抗,只能双手往后,偷偷拽住门把,再小声提醒她:“小鱼,过了年你就又长一岁……”
有些规矩要守了。
“那又怎样?”顾锦里给了他一个白眼,瞅着他的衣襟看。
秦三郎想死的心都有了……为什么小鱼越来越彪悍?
“你怎么只穿了三件衣服,还这么单薄,你想把自己给冷死吗?”顾锦里发四,她没有任何不好的心思,就是看见秦小哥穿得太少了,想要让他多穿几件,免得着凉。
秦三郎听罢,松了口气,原来不是要扒他衣服,而是见他穿少了。
他笑道:“如今不是很冷,穿三件足够了,等下雪的时候,我再穿棉衣。”
西北比这里冷多了,到了十一月份就会下大雪,而他爹是个悍的,为了让他们有抗冻的本事,是每年冬天都拉着他们兄弟去雪地里住着,他都习惯了,早就不怕冷了。
“我爹说,冬天不能穿得太多,不然等到冬天上战场的时候,会因为怕冷而握不住兵器被敌人给杀了。”
顾锦里听罢,道:“你爹是对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