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工业革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科创板
“宋老太爷仁义,把一匹相当于两匹的顺天大幅布压价压到了二钱银子一匹,就算价格这么低,宋氏织布厂每个月能赚大概七八千两银子。”
说到这里,朱舜停顿了一下,心里有些困惑,再等一两个月现银不就有了。
为何一定要把铸币局一般的宋氏织布厂卖给曹家,还是用一万两的白捡价格,以宋氏织布厂的真正价值,卖个二十万两白银也有人抢着要。
宋老太爷只说了一句话,朱舜和曹文耀两人都明白了他的心思:“一个月七八千两白银,曹文诏能够养多少辽东边军。”
曹文耀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从朱舜为他打造的轮椅上挣扎着站起来,抚着旁边的雕花茶几,郑重作揖。
久久未能起身。
宋老太爷走过去,亲自把他扶起来,笑骂道:“你小子性子沉稳是沉稳,就是有时候过于局气,老夫这可不是为了你。”
“以后曹文诏那小子,每年最少要杀一百哦不五十个建奴,不然的话,小心老夫拿拐杖敲他的脑袋。”
曹文耀坐回轮椅上,不温不火的伸出了八根手指:“最少八百。”
他的这个不温不火,却让跟屁虫一样跟过来的兴安伯公子,看的心惊肉跳。
整个辽东军都不见得能杀八百,曹文诏一个总兵,还是被降职为小卒子的总兵,哪里来的那么大的信心,一年杀八百建奴。
那可是整整八百建奴。
不过想到他是曹文诏,大明青年们最为崇拜的大明第一悍将,兴安伯公子信了,还有些小期待,期待辽东边关传来曹文诏的捷报。
这时,一名强壮的家丁背着一支滑膛枪走了进来,恭敬的说道:“老爷,外面来了一群家丁,看样子是附近的乡绅。”
兴安伯公子嘿嘿一乐,说了一句交给本公子了,走到外面大手一挥,带着一群恶仆冲了出去。
朱舜注视兴安伯公子趾高气扬的背影,平静的脸容,少见的出现了严肃:“土豆和番薯能让大明子民人人吃饱饭这件事,其实早在我的谋划之内。”
“要不是徐尚书开口了,这件事还要再往后拖一拖,毕竟这件事牵扯到天下所有官僚乡绅的利益。”
“在咱们的实力还没有彻底壮大以前,胆敢推广土豆或者番薯,就是在找死。”
“所以说往后的日子可能比较艰难了,好在通过北平火器总局,捆绑了几名勋贵子弟。”
“后来曹二哥也加入了我们,带来了一批有着报国之志的将种子弟,这才让我放心不少。”
曹文耀突然笑了,放下了手里的《李卫公问对》:“关于朱先生的事情,我这段时间也了解了不少。”
“朱先生真正的底牌,恐怕不是勋贵子弟和将种子弟吧。”
“朱先生手里还剩一尊大佛,有这尊大佛的坐镇,土豆能在整个北直隶完成推广。”
朱舜也是笑了,颇有一时瑜亮的意味:“知我者,文耀兄长也。”
宋老太爷则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看着两人在那里酒逢知己千杯少的畅快谈笑。
正如朱舜所预料的那样,东林党笃定朱舜没有那个神仙本事,把辅粮变成主粮,还是狮子搏兔亦用全力的开始着手布局。
务必保证一棍子打死朱舜,免得这个灾星再跑出来兴风作浪。
第一手落子,刘汉儒这段时间拿着顾侍郎给他的鸡毛,一一拜访了顺天府大大小小所有的乡绅,禁止把磨坊给西法党人使用。
第二手落子,就是找些青手喇唬骚扰在纺纱厂、纺织厂做工的纺妇。
这也是刘汉儒的聪明之处,直接骚扰纺纱厂纺织厂,青手喇唬们肯定会被将种子弟暴打一顿,还不敢吭声。
骚扰这些纺妇就不一样了,住的地方不一样,你往这走,我往那走,总不能每一名纺妇配一群将种子弟。
只要这些纺妇不去上工,朱舜那边的工厂照样停止生产,彻底断了朱舜的根子。
京城,西瓦厂。
刘汉儒熟门熟路的来到了西瓦厂,去找西瓦厂的纲头,倒不是他认识这名专门销赃的窝家。
而是因为这里是京城私妓汇集的地方之一,刘汉儒和同僚们来过不少次了。
一条破烂小巷子,两旁都是青砖黑瓦破旧屋子。
时不时的能在门口碰见一株枣树,或是一株榆钱树,树底下坐着几名穿着补丁对襟的老头。
还有一些同样穿着补丁对襟的孩子,在满是污水的巷道里,跑来跑去。
西瓦厂私妓汇集的地方,倒是被幕后的打行,整理还算是干净利落,没想到隔了一条巷子,就变成了这副破烂样子。
刘汉儒捂着鼻子走过去,就在实在受不了的时候,终于是见到那位京城最有实力的纲头之一。
纲头还是站在平整的院子里,挥动着那口雪花纹倭刀,带起一片刀光。
纲头瞧见有人来了,收刀入鞘,拿着一个汗巾擦了擦脑门上的汗水:“刘郎中找在下有何事。”
刘汉儒在过来以前,还不相信这个纲头有那么神通广大,可以号令顺天府三成的青手喇唬,听到这一句刘郎中,却是相信了。
两人是第一次见面,在过来以前,刘汉儒包括那名介绍人都没有提起他的身份:“一件事,让永定河边上的纺纱纺织作坊,全部关门。”
纲头皱了皱眉头:“宋老太爷的织布作坊?”
刘汉儒笑了,与聪明人合作,到底是会让人心情愉快:“不错,正是”
还没说完,纲头摆了摆手:“送客。”
刘汉儒脸上的笑容瞬间没了,淡淡的看着纲头:“你可要想好,拒绝了这件事你会得罪谁。”
纲头把汗巾搭在肩膀上,脱掉对襟,提起青石老井旁边的木桶,浇了一桶水在身上。
二十几名壮汉立刻围了过去,虎视眈眈的看着刘汉儒,握紧了拳头。
刘汉儒淡淡的扫了一眼纲头,没有继续说话,离开了这里,去找一名打行的东家。
一名账房打扮的中年人,从屋子里走了出来:“这是为何。”
纲头拧干汗巾上面的水珠,擦了一般脸说道:“咱们是恶人不错,但是也要有底线。”
“前年的饥荒,去年的大旱,宋家救活了多少人,你心里有数。”
“别的不说,就说各县的青手喇唬,哪个没喝过宋家粥棚的热粥,他们人品再坏,也不会恩将仇报的去对付宋老太爷。”
“不说别人了,就说你吧,当时闹饥荒的时候你不在顺天府吧,要不是宋家,你还能见到你老娘?”
账房看着刘汉儒洒然离开的背影,就像是看见了跳梁小丑:“说的没错,我再坏,坏到经常被人诅咒头顶流脓脚底长疮,也不会伤害宋老太爷。”
“说实话,你刚才要是真的敢答应,我就先捅死你,还了宋老太爷的大恩。”
“然后再自尽,还了咱俩的兄弟之义。”
纲手抽出雪花纹倭刀,继续练习刀法,没有说话。
差不多的场景,在刘汉儒面前接二连三的出现了三次,不管是销赃的纲头,还是打行的东家,就连那名最没有人性的喇唬头领。
听说要对付宋老太爷,只有一句话,送客。
不过有一点不同的是,纲头和打行东家知道一些礼数,没对刘汉儒怎么样。
那名性子很野的喇唬头领可就没有那么好脾气了,刘汉儒还没走出巷子口,就被人用麻袋蒙住脑袋,狠狠的打了一顿。
这还是因为刘汉儒身后站着东林党,要不然就算他是正五品郎中,不是打他一顿那么简单了,而是直接扔进永定河里面。
几天以后,永定河附近出现了一种怪诞的现象,平时横行乡里的青手喇唬,自发的走到宋家朱家的作坊附近。
也不闹事,就蹲在不远处等着纺妇们放工,刚开始纺妇们吓的不轻,叫来了织布厂里面的家丁。
这些青手喇唬们只是远远的跟着,跟着那些没有家丁保护的纺妇们,等到她们安全回家了,主动离开了。
时间长了,纺妇们也明白了青手喇唬们没有恶意,接连保护了半个月,实在觉的难为情了。
竟然主动邀请青手喇唬们去家里吃饭,没有什么好饭好菜,起码能吃饱。
很多青手喇唬吃着吃着,眼泪掉下来了。
这是他们第一次体会到,被人尊重是什么感觉。
很暖。
第一百八十八章 带你见识火箭的威力
在宋老太爷的金钱攻势下,宋氏面粉厂在顺天府遍地开花,剩下的二十六家面粉厂经过半个月的地址挑选,同时开工营造。
这可把这些县城州城的青手喇唬们激动坏了,这段时间因为被纺妇主动邀请去家里吃饭那件事,其余县的青手喇唬们可是羡慕的不轻。
再是羡慕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因为除了京西别的地方可没有织布厂纺纱厂,建造了面粉厂就不一样了。
听说光是搬运部门的苦力,都要招募几十人,青手喇唬们不仅想要护着宋家的面粉厂,还想着进去当个工人。
在朱家纺纱厂的领导下,谁不知道这些织布厂纺纱厂的月钱是最高的,还没有个上限,只要肯吃苦,干的越多拿的银子就越多。
青手喇唬们一片欢呼,只是这样倒是苦了宋士慧,整天骑着辽东大马在顺天府的各县,来回奔波,巡视各个宋氏面粉厂的建设情况。
曹文耀也在这个半个月内,完成了对于宋氏织布厂,现在改名为曹氏织布厂的掌控。
凡事有了钱,第一件事想到的肯定就是翻新老宅子,朱舜家里的老宅,按照三进的规模已经开始建造了。
曹文耀也不能免俗,在京城买宅子买不起,就去黄村买了一块地皮,还是在朱舜家旁边,建造了一处三进的宅子。
在这以前,还用自家生产的布匹,给家里人还有将种子弟家里,一人置办了三四套新衣物,颇有点暴发户的感觉。
朱舜倒是能理解,真是穷怕了。
兴安伯公子和曹文耀今天闲着没事,一人推着轮椅,一人坐在上面,两人过来找正在研究蒸汽机的朱舜。
朱舜放下设计了不知道多少遍的图纸,正准备吃中午饭,瞧见两人过来了,就让李州桥再去拿了两份。
三人就这么坐在同一个屋檐下,吃着简单的饭菜,却觉得比吃什么都香。
不在于饭菜,在于吃饭的人。
志同道合。
朱舜把吃完的托盘放在旁边,李州桥很懂事的端着四个托盘,离开了这里:“文耀兄来的正好,有样东西还请你代为转交给曹总兵。”
坐在轮椅上的曹文耀,接过来一本带着墨香的书卷,上面写着民兵训练手册。
名称倒是很怪异,翻开看了一眼:“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
翻了没有几页,曹文耀的视线像是钉在了书卷上,不温不火的脸容越来越凝重。
以曹文耀坚韧的心智,过了整整一炷香时间,才把视线从书卷上挪开,郑重道:“没想到朱先生竟是这等的旷世奇才。”
“这份把政治和军事糅杂在一起,还糅杂的如此天衣无缝的天纵奇才,几乎可以媲美孙子了。”
朱舜笑了笑,坦然接受了曹文耀的夸赞:“一支军队最重要的不是披甲率,也不是操练的是否有素,在于两个字。”
“信仰。”
“只有绝对的信仰,才能让一支军队具有超高的韧性。”
曹文耀听到一个韧性,而不是将领常说的战力,心里对于朱舜治军能力的评价,立即上升到了国士的地步。
朱舜见他有开始长篇大论的意思,果断中止了谈话:“这本书里没写任何的战术战略,从头到尾只为了两个字,信仰。”
“因为什么要战,为谁而战,我就不多说了,自己抄一份仔细体会。”
为谁而战?
不是为了皇帝,不是为了军头。
是为了大明子民,为了国家而战。
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把军队洗成一支拥有信仰的军队。
朱舜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放下手里的设计图纸说道:“抄录一份等会儿再说,带你们去看一样好东西。”
朱舜嘴里说的好东西不在京师大学堂,在三十里外的王恭局,三人坐上兴安伯公子的仿古战车,一起赶往了王恭局。
兴安伯公子因为好奇,想要看看究竟是什么书,能让说话都难得多说几句的曹文耀,这么的夸赞他朱哥。
虽然他朱哥本来就是天纵奇才。
只看了两眼,兴安伯公子就昏昏欲睡的看不下去了,把书随手扔给曹文耀,躺在这辆仿制的秦汉战车,打起了盹。
来到王恭局,三人去了空旷的炮厂,还没等朱舜说话,曹文耀率先开口道:“朱先生,线膛枪有多少?”
朱舜对于他知道线膛枪这件事一点也不感到奇怪,一来北平火器总局在京城那么的招摇,将种子弟不会不知道。
二来以兴安伯公子的大嘴巴性格,线膛枪这么有面子的东西,当然会在第一时间给曹文耀炫耀。
朱舜带着两人一直走到炮厂的靶场,让两人在这里等着,走到一处隐蔽的库房搬来了架具和一只火箭。
架具摆放在靶场边缘,火箭摆在上面,对着靶场的另一头。
曹文耀和兴安伯公子走过来,看着空荡荡的靶场上摆的奇怪玩意,上上下下打量了好几眼。
兴安伯公子还好奇的走过去,摸了好几下:“朱哥,这是什么东西?”
朱舜点燃了火箭,拉着两人走远一些,笑道:“好东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