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的工业革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科创板
    朱舜直接问道:“工人协会的宣传署还缺一位署政,为兄决定让你担任。”

    “真的?”朱金惊喜的直接从官帽椅上跳了起来。

    倒不是他贪恋三处六署所带来的权势,而是因为大哥终于像承认朱四海朱铁朱玉那般,承认他了。

    杏园名气再大,他朱金在京城百姓眼里,还是一个游手好闲的浪荡子弟。

    为了改变世人的看法,朱金的杏园不只是有戏班,茶道、香道、相扑一样不缺,就是为了多一丝世人常说的雅气。

    朱金怎么也没想到,他居然能与宋应星张焘黄宗羲这样的文坛名士,平起平坐,成为宣传署署政。

    虽然他不知道宣传署署政是个啥。

    朱舜瞧见三弟这么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心里有点发酸,自己这些年只顾着推动工业革命了,忽视了家人:“真的,等会儿你去廉政处签一份文书,就正式成为宣传署的署政了。”

    朱金‘噌’的一下跑了出去,跑到廉政处公舍,里面只有几名账房师爷,只能又跑了回来:“大哥,谁是廉政处管事的。”

    朱舜看着三弟火急火燎的样子,很好笑,却又笑不出来:“大兄,劳烦你去一趟。”

    宋应升站起来,走到旁边的廉政处公舍给朱金签发了文书。

    朱金拿着文书乐呵呵的跑了,就连最喜爱的画眉鸟也没带走,留在了会首公舍。

    黄昏时分。

    会首公舍来了一帮子家丁亲随,推着好几车金银器具,把宣传署公舍里的所有用具,全部换成了金银。

    就连八仙桌官帽椅也都换成了鎏金包银,整个宣传署公舍的内部比经济署还像经济署。

    各署的账房师爷全都露出了嗤笑,暗道了一句陡然暴富。

    倒是受到账房师爷们敬重的京城名士黄宗羲,饶有兴趣的走进宣传署转了一圈。

    出来以后,立即找到朱金,请他喝了一顿好酒,勾肩搭背的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第二天,那些家丁亲随又过来了,再次推来了一堆金银器具,把经济署从内到外翻新了一遍。

    账房师爷们哪里还顾得上嗤笑,看了一眼自家寒酸的公舍,眼巴巴的看向了各自的署政。

    宋应星苦笑一声,继续埋头处理各县新式学堂递上来的书信。

    张焘皱了皱眉头,没去理睬工业署的账房师爷。

    基建署的账房师爷们最惨,其他署好歹还有个主心骨,他们工业署的署政整天待在永定河岸边,亲自监督水泥厂房的建造。

    没过几天,宣传署还没开始宣传,却成了账房师爷们最热衷闲逛的地方。




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枪
    朱金担任宣传署署政的第二天,王恭局又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四弟子赵斗米又有了新发明。

    朱舜带着铁塔汉子,身后跟着四名轿夫,骑着辽东大马前往了王恭局。

    来到炮厂的靶场,靶场上弥漫着一股股白烟,空气里充满了硝烟的味道。

    赵斗米坐在棚子里喝茶,不远处的京师大学堂学子们,兴奋的端着一支火枪在试枪。

    “8环!甄某打出了8环!”

    “8环?看在下的。”

    “哈哈,脱靶了褚贤弟。”

    火枪声夹杂着京师大学堂学子们的嬉闹声,靶场显的格外热闹。

    朱舜顺着靶场的水泥路,来到棚子附近,慢悠悠喝茶的赵斗米,起身相迎:“见过恩师。”

    回身又交代了一句:“让学子们停下来。”

    一名赵家的亲随赶紧跑了过去,呼喊着说朱大使来了,在亲随的大声呼喊下,才听清楚声音。

    京师大学堂的学子们听说山长来了,全部放下了手里火枪,整理一下盘领衣,走过去给朱舜行礼。

    朱舜点了点头,算是回应了学子们:“斗米,你急着叫为师过来,发明了什么好东西。”

    赵斗米从旁边的桌子上,拿过来一支火枪,交给了朱舜:“恩师,第三代后装线膛枪正式定型了,并且实现了标准化。”

    朱舜自己造出过一些米涅式后装线膛枪,但是自从收下了四弟子赵斗米,就一直瞒着他,希望四弟子赵斗米凭借自身的才学,发明第三代火枪。

    朱舜预计最快也要到崇祯九年左右,才能发明出来,没想到崇祯七年就发明了第三代后装线膛枪,还实现了标准化。

    朱舜接过来第三代后装线膛枪,仔细观看:“叫什么名字。”

    赵斗米脸上还是没有半点得意,不卑不亢的说道:“斗米式步枪。”

    斗米式步枪整体由棕色枪身和黑色枪管组成,泛着黑亮金属光泽的枪管,约莫有**十厘米才长。

    后面衔接着很像中正式步枪的枪托,枪托的颜色也是棕色。

    朱舜接过来报表,查看斗米式步枪的各项数据。

    斗米式步枪。

    口径:16.4毫米。

    重量:4.1千克。

    整体长度:1420毫米。

    枪管长度:920毫米。

    最远射程:738米。

    有效射程:510米。

    朱舜看完斗米步枪的各项数据,赞扬道:“好枪,好名字。”

    既然已经实现了标准化,朱舜最为关心的就是斗米步枪的实用性:“身管寿命。”

    辽东边军和大明官兵抗拒使用鸟铳的最大原因,就是鸟铳的炸膛问题,轻则炸断手指,重则炸瞎眼睛,还有可能丢掉小命。

    明朝的鸟铳就连标准化都没有实现,更不要说对于身管寿命进行参数化了。

    赵斗米早就知道恩师会关心这个问题,从八仙桌上又拿出了一张报表:“恩师,请看。”

    身管寿命,分为三种。

    一是设计寿命,研发以前由使用方提出的寿命要求,要求新式火枪的使用寿命达到300次400次等等。

    使用方暂无,不过赵斗米给自己的研究社堂提出了要求,最少150次。

    二是射击寿命,斗米步枪各项指标达到要求,口径大小、重量、整体长度等等都达到了设计时的指标,彻底定型以后,所能达到的最高寿命和最低寿命。

    赵斗米悬赏五百两白银,给一名家丁穿戴了一层锁子甲,外面又套了一副西洋的骑士板甲,经过几十次的抽样测试,最终得出了结果。

    最高寿命280次,最低寿命253次。

    远远超过了设计寿命,赵斗米为此奖赏了每人五两银子。

    三是使用寿命,斗米步枪经过上轮的测试,得出了最高寿命和最低寿命,开火次数正常达到了253次,就会出现炸膛情况。

    赵斗米经过各项参数的比对,敲定了使用寿命。

    其中连发寿命为8~10次,达到这项参数,斗米步枪就要进行冷却,不然会降低使用寿命。

    使用寿命200~230次,一支斗米步枪正常开火了200次,就要淘汰了,最高不能超过230次。

    朱舜对于斗米步枪的寿命参数,明显是比较满意。

    赵斗米却是叹了一口气:“枪管使用的是灌钢法炼制的普通低碳钢,倘若是有特种钢材,弟子有信心把使用寿命提高到五百次,甚至是一千次。”

    特种钢材问题,也是困扰朱舜的最大难题,尤其是量产问题,阻碍着工业革命的进程:“价钱几何。”

    赵斗米拿出了第三张报表,亲自禀报给朱舜道:“恩师,咱们现在还没有铁矿的开采权,只能从福王世子手里采买铁矿石。”

    “这也就导致了价钱偏高,好在铳床和铳托使用的木料,实现了蒸汽化生产,价钱偏低。”

    “一支斗米步枪的最后价钱,三两一钱四分银子,恩师这个卖价?”

    成本价在三两一钱四分银子,卖价就不能太黑了,朱舜想了想说道:“十两银子。”

    涨足足三倍还多!

    但是对于当前市面上的鸟铳来说,就太便宜了,第一代的火绳枪都卖到了二十两银子一支。

    卖价是定了,但是朱舜暂时不会出售,还会把第三代火枪研制成功的消息,严密的掩盖起来。

    不久以后有大用。

    至于京师大学堂的学子会不会说,他们只懂得研究和把玩,哪里晓得这种标准化的斗米式步枪对于这个时代的意义。

    朱舜正准备离开,赵斗米又拿出了一个东西,卡在了斗米式步枪上。

    竟是给斗米式步枪安装了一柄刺刀!

    最克制火器的兵种谁哪一种?

    毫无疑问是骑兵,在机关枪没有发明以前,凭借风驰电掣的速度,可以轻易突破火器的死亡封锁线。

    最克制骑兵的兵种是哪一种?

    毫无疑问是长枪军士。

    斗米步枪的整体长度是1420毫米,配上613毫米的刺刀,就是一根长枪了。

    小小一个刺刀的发明,虽然很简单,但是意义却是重大的。

    刺刀的发明,就是冷兵器时代迈入火器时代的转折点。

    宣告着火枪作为步兵装备,大规模列装时代的到来!

    灯笔



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装问题
    斗米式步枪的诞生,预示着火枪的列装。

    也预示着,朱舜对于最迟夏至时节的那件战略大计,有了十成把握。

    上一次发明东风燃烧弹,朱舜传话给专利评估处给赵斗米一万两白银,这一次却有了新决定。

    斗米式步枪的发明,甚至可以影响到银根,朱舜决定送给四弟子一府的蒸汽磨坊。

    至于怎么送,就要请岳丈宋老太爷的帮忙了。

    朱舜没有提前明说,毕竟这件事没有十足的把握,交代了一句全力制造斗米式步枪,便离开了这里。

    小半月过后。

    三处六署的署政任命完毕,朱舜给了黄宗羲和朱金一段时间,搭建各自的账房师爷班子。

    经过小半月的搭建,经济署和宣传署已经可以正常运作了。

    朱舜便喊来了三处六署所有署政,为即将到来的一场大战,做最后的准备。

    自卫处从政曹文耀,廉政处从政宋应升。

    教育署署政宋应星,工业署署政张焘,经济署署政黄宗羲,基建署署政李州桥,宣传署署政朱素臣。

    人才济济,汇聚一堂。

    崇祯二年到崇祯七年,过去了整整五年了。

    朱舜用了五年时间,终于站稳了脚跟,有了一个起点。

    这一次的署政大会,朱舜就要利用这个起点,在北直隶彻底打开局面。

    朱舜首先看向了曹文耀,自卫处在接下来的战略大计里,地位很重:“斗米式步枪的发明,想必你们已经知晓了。”

    听到斗米式步枪,曹文耀不温不火的脸容,表情有些不自然。

    作为一名征战辽东多年的宿将,曹文耀比这里的任何人都清楚斗米式步枪的意义。

    建奴经常把八旗兵说成千百年来的东方骑兵巅峰,还是最巅峰,无人能敌。

    东林党这些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官僚乡绅,每次提到这件事,总会嗤笑,鄙夷建奴蛮子的妄自尊大。

    曹文耀不清楚虎豹骑、铁浮屠、静塞军有多强大,但是八旗兵的东方骑兵巅峰的称谓,却是所有辽东将官所公认的。

    这只是对于战术的肯定,不掺杂任何的恩怨情绪。

    辽东边军除了关宁铁骑以外,以十比一的兵力对抗八旗兵,已经算是精锐了。

    就连曹文诏也只能做到七比一。

    有了这种斗米式步枪,却能做到三比一!

    女真八旗兵能够骁勇到骑兵巅峰的地步,那是因为满足了很多因素。

    身材比中原人魁梧健壮,在白山黑水之间的恶劣环境求活,代代相传的骑战经验等等。

    从肃慎到靺鞨,再到辽金女真,一直到现在的满人女真。

    一代又一代的传承,积累了无数辈。

    这才把悍勇刻进骨子里,培养出了难以想象的骁勇之风。

    造就了今天的东方骑兵巅峰。

    结果。

    朱舜只用了五年就赶上?

    曹文耀在见识了斗米式步枪的威力,尤其是可以大规模列装,多年来形成的世俗观念,有些崩塌了。

    几千年各种环境因素造就的东方骑兵巅峰,就这么被赶上了。

    还是天方夜谭的五年。

    曹文耀很长时间都没缓过劲来,终于切身体会到了朱舜无意中说的一句话。

    时代变了。

    直到现在,曹文耀听到斗米式步枪这几个字,胸口还是感到一阵阵的压抑感:“会首请吩咐。”
1...117118119120121...19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