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工业革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科创板
没想到过了没有一年时间,居然成为了现实。
大年初二,朱舜陪着娘子归宁,给老丈人宋老太爷送去了一堆礼品,回来以后,又去了一趟什刹海茶馆,还是错过了黄宗羲。
过了正月十五,朱舜把怀有身孕的芸娘留在了双亲身边,反正自从娘子怀了身孕以后,隔三差五的就会骑马回来一趟。
朱舜憋了大半个月,又把一名美艳无双的十五六岁美人破了瓜,每次都要测试柔软度。
心情总算是好了一些。
春分时节。
白府辽阔草地上的积雪,终于有了一点融化的迹象,朱舜又准备去什刹海找黄宗羲。
这时,两位舅哥抬着一名衣衫不整的醉鬼,走进了公舍。
国字脸上开始长出胡子的曹鼎蛟,双手离开父亲的轮椅,恭敬道:“姑丈。”
两位舅哥费尽周章的抬来一个醉鬼,还送到了公舍,朱舜心里有了猜测。
果然,曹文耀的话验明了朱舜的猜测:“这小子就是黄宗羲,他父亲可是东林党人,妹婿你放心用他?”
当然放心,就凭他一生拒绝入仕清朝,就放心使用。
朱舜深得大国治理当镇之以静的三昧,如果连这点胸襟都没有,还谈什么工业革命,改变一个时代。
朱舜摆了摆手:“鼎蛟,把他送到后面耳房。”
节气已经到了春分时节,现在这个鬼天气还是冷的很,朱舜便让丫鬟烫了一壶酒,准备与两位舅哥边喝边等。
这壶上好的黄酒,刚刚咕嘟嘟的冒出一股白气,许是闻到了酒水的味道,黄宗羲从后面的耳房走了出来。
朱舜看清了这位明末三大思想家的相貌。
大明从万历年间开始,就流行一股服妖的风气,黄宗羲也是那般打扮。
红丝束发,嘴唇涂着红色脂膏,脸上抹着白粉。
还用腮脂点缀,身穿红紫一类颜色的服饰,外披内衣,一身盛装,如同艳丽的妇人。
这类打扮被称作服妖,意思是妖艳如妇人。
黄宗羲这身服妖打扮。
本事脂粉气,却给人一种难以言明的洒脱。
就在刚才,朱舜听到了两位舅哥对于黄宗羲的介绍。
京城第一奇才。
坐毡、盏筷、香炉、薪米,无一不精。
解字、玩印、打牌、养猫,无一不会。
美食、美酒、美人。美髯,无一不爱。
敢于嬉笑怒骂任何人,敢说任何世间不平事。
崇祯元年,一位东林党核心成员,高居三品,欺辱了一名良家女子。
大小官吏迫于老东西的权势,都是敢怒不敢言,只是白身老爹也已经去世的黄宗羲,却在老东西的大门口,大骂了六天,逼的老东西给良家女子送去了千两白银。
崇祯四年,一位京城名士盗用了学生的文章,一些自封正直的文坛名士,迫于那位名士桃李满天下,还是敢怒不敢言。
黄宗羲又是堵在名士家门口,大骂了三天。
名士脸皮薄,只是撑了三天就逃离了京城,估计这辈子也不敢踏进让他丢尽颜面的京城了。
灯笔
第二百五十八章 丧失的铸币权
黄宗羲走过去,瞪了曹文耀和宋应升一眼,夺过两人手里的汝窑酒杯,一起放在嘴边干掉。
转过身来,上上下下打量朱舜。
啧啧的看了很长时间。
看的朱舜心里有些发毛。
黄宗羲把红色束发丝带拨到脑后,扯开红紫衣襟,饶有兴趣的说道:“你就是朱舜?”
不等朱舜回答,黄宗羲继续说道:“明白的告诉你,你那所谓的变革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才会一直躲着你。”
“知道你不愿意相信,但事实就是这样,看在老曹和老宋的面子上,就指点你两句。”
“历朝历代推行过很多次的改革,虽然改革的举措是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改善朝廷的税政,但是也就刚开始有点效果,每次改革过后,又增长到更高的水平。”
“另外,你可知道你所进行的这种改革,敌人是谁?可是东林党和晋商,也就是有皇上的照拂,要不然你早在崇祯二年就被人沉到永定河里了”
朱舜听着黄宗羲在那里滔滔不绝针砭时弊,只说了两句话,就让他闭嘴了。
“你可知道什么叫做存量,什么叫做离岸货币结算中心。”
呃
自以为学究天人的黄宗羲,愣住了。
不敢说学富五车,敢说学富百车的他,有着一种过目不忘的本领,已经把整部《永乐大典》给背了下来。
绞尽脑汁想了很久,还真的不知道什么叫做存量和离岸货币结算中心。
朱舜也不解释,笑着喝了一杯黄酒,暖了暖身子。
黄宗羲对于求知的**,比那帮子探求真理的西方学者还强烈,忍不住想要询问这两句明显与金银有关的真正含意。
却又无从开口,毕竟大家素不相识,没有理由一定要告诉黄宗羲这个外人,属于朱舜自身的学识。
黄宗羲只能一把抢走了酒壶,郁闷的一个人在那里灌酒。
“哈哈。”
朱舜曹文耀宋应升三人忍不住大笑了一声。
大舅哥宋应升温和笑着,劝了一句:“先生,无需卖关子了。”
朱舜夺过来酒壶,亲自给黄宗羲倒了一杯,笑道:“先说说这个存量问题,存量往大了说就是一个国家最大的财货潜力,往小了说就是一张饼的大小。”
“历朝历代的改革,确实会陷入一种怪圈,但那是因为无论怎么改革,存量,也就是那张饼还是那么大。”
“如果能把存量不断扩大,就像顺天府的老百姓把种植的粮食,从每亩一石多的麦子,换成了二十石的土豆,老百姓自然能够吃饱饭。”
黄宗羲听到朱舜关于存量的解释,越听越是深以为然,听到最后眼睛都快放光了,喃喃自语道:“大明丧失了铸币权,不就是因为铜的稀缺。”
“倘若是把坤舆万国图上所有国家的铜,全部聚拢在手里,货币权这个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也就是扩大了存量。”
黄宗羲转过脸来,盯着朱舜问道:“这个离岸货币结算中心,难不成与聚拢铜有关。”
这次轮到朱舜心惊了,黄宗羲对于离岸货币结算中心的解释,表面意思不对,但内在的含意没有多大区别了。
朱舜还准备用这些新奇的学识,把这位经世济民的大才骗到手里,哪里肯轻易解释,笑了笑说道:“黄山人,能否聊一聊大明是怎么失去铸币权的。”
黄宗羲嘀咕了一句真是小气,接过汝窑酒杯,一口干掉:“自古以来,中原主要的钱币是铜钱,但是中原又非常的缺铜,铜本身的价值就变的很高。”
“中原朝廷又以铜钱为货币,也就陷入了一种怪圈,当朝廷铸造含铜高的铜钱,铜钱本身的铜的价值超过了铜钱规定的价值。”
“例如朝廷铸造了一文钱,这枚铜币规定的价值,就是一文,但是铸造一文钱所用的铜,价值超过了一文钱。”
“这样就会有大批官僚乡绅把铜钱搜集起来,熔炼成铜,赚取利益。”
“所以从宋朝开始,中原朝廷一直在寻找一种替代铜的钱币。”
“银,显然不是,相比较铜,中原更加缺银。”
“从宋朝的交子,到元蒙的钞,一直到大明的宝钞,其实都是朝廷尝试用纸钱替代铜钱,但可惜的是朝廷没有针对纸钱设立专门的货易制度,这也就造成了纸币成为了废纸。”
“加上铜币也停止了铸造,民间就自发以银子作为钱币。”
朱舜忍不住点了点头,没想到黄宗羲已经看穿了历朝历代的货币本位问题。
银子成为流通货币,任何人只要发现了银矿,开采了银子,流通到市场上就是货币。
这和朝廷用铜铸造货币,有着本质的区别,就算是私人拥有铜矿,开采了铜,并不能直接流通,需要铸造成圆形方孔的铜钱,才能在市场上流通。
但铸币权在朝廷手里,胆敢私自铸币就是诛九族的大罪,私人铜矿只能用来铸造铜制品。
黄宗羲对于经济本质的眼光,远远不止这些,叹了一口气说道:“以白银作为钱币,朝廷丧失了铸币权,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反而会让大明更加的强盛。”
“过去的铜钱,只是大明和属国的几十国钱币,换成了银钱,就变成了万国钱币,相当于把坤舆万国图上的所有国家朝廷凝聚在了一起。”
“自从汉武帝开创丝绸之路以来,中原朝廷的瓷器、丝绸、茶叶一直是万国最紧俏的货物,反倒是万国的货物,很难做到瓷器、丝绸、茶叶的紧俏程度和大批量。”
“这样也就是造成了,万国的白银不停的流入大明,大明的白银流出却低于流入,万国的财富就逐渐成了大明的财富。”
朱舜忍不住说了一句:“贸易顺差。”
黄宗羲差点没拿起铜制酒壶,给朱舜的脑袋来上一下,你这人嘴里怎么那么多的新鲜词。
还这么的诱人呐。
离岸货币结算中心还没解释,又来了一个贸易顺差。
得,这下想走也走不成了。
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传署署政
黄宗羲在没搞明白什么是离岸货币结算中心以前,真的赖在了这里,为了有酒喝,勉强当个经济署署政换酒钱。
朱舜对于招揽黄宗羲已经不抱希望了,没想到他居然主动留了下来,还主动担任了经济署署政。
三处的自卫处有曹鼎蛟胡瞎子杨秃子三人,廉政处安排了闲下来的宋应升,战略处再增添一位擅长经济的战略家,达到了三驾马车。
教育署署政宋应星,工业署署政张焘,经济署署政黄宗羲,基建署署政李州桥,交通署暂时不设署政,只剩下最后的宣传署了。
对于宣传署署政的人选,朱舜心里早就有了腹案,明代白话文的先驱,金圣叹。
结果,再次出乎了朱舜的预料。
黄宗羲忙着搭建工人票号的班子,整天忙的晕头转向,没有时间过去商谈宣传署署政的人选。
会首公舍内。
朱舜坐在紫檀书案后方,曹文耀和宋应升两人坐在左右两侧,商议最后的宣传署署政人选。
朱舜提出了自己心里的人选金圣叹。
战略处两人却没有说话。
过了一盏茶功夫。
宋应升笑而不语。
曹文耀不温不火的说道:“宣传署以后将会是工人协会争取民心民意的重要房署,金圣叹虽然有才,但他终究是个外人。”
“与我等也没有任何的姻亲利益,交给他不是上上之选。”
“妹婿,舍近求远了。”
舍近求远?
按照曹文耀的意思,身边就有合适的人选,还是曹文耀宋应升共同认可的人选。
不温不火的曹文耀,闭口不言了。
笑而不语的宋应升,倒是开口说话了:“先生这些年一直在忙着推动蒸汽时代,对于同宗兄弟的关注少了些,不清楚实属正常。”
“先生的三弟朱金,在顺天府办理文契建立了一家杏园戏班,如今在京城的名气可不小。”
“尤其是令昆玉还擅长作昆剧,凭借一曲《龙凤钱》,一鸣惊人,赚走了不知多少官宦小姐的眼泪。”
“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令昆玉慧眼识珠的能力,落魄秀才李渔,账房先生叶时章,在遇到令昆玉以前都是籍籍无名。”
“谁能想到两人现在是京城内外大名鼎鼎的昆剧名家,李渔的《奈何天》,叶时章的《英雄概》,在京城的卖座程度,排在十甲。”
“戏曲大家冯梦龙更是为令昆玉亲自取了一个表字,素臣。”
三弟朱金这五年来的变化,确实让朱舜感到有些惊讶,没想到三弟在短短五年的时间,置办了这么大的家业。
朱舜招来了一名美貌丫鬟:“去把三老爷请来。”
美貌丫鬟施了一个万福,走出了白府。
小半天过后,朱金手里提着一个鸟笼子,哼着小曲,走进了白府后院。
走到会首公舍门口,仰头看了一眼比高很多的铁塔汉子,想到他这些年没让大哥受到半点伤害,取下了大拇指上的玉扳指。
朱金把价值不菲的玉扳指,随手扔给了铁塔汉子:“赏你的。”
见了东厂督公王承恩都面无表情的铁塔汉子,咧嘴笑了笑:“谢,三老爷。”
朱金满意的点了点头,哼着小曲走进了会首公舍:“大哥,你找我。”
“呦呵,两位舅哥都在啊,你俩可是有日子没去杏园听戏了,有空多去捧场。”
曹文耀没有理睬他。
宋应升温和笑道:“有兴安伯公子那些勋贵子弟捧场,宋某和曹贤弟不去也罢。”
朱金还想再说两句,瞧见大哥招手了,把鸟笼子交给美貌丫鬟,好奇道:“大哥,找我啥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