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工业革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科创板
孙承宗拿起竹箸搅了几下,问了一句:“来点?”
孙传庭摇了摇头。
孙承宗端起粗瓷小盆便开始大口吸溜,二斤面条,半斤烈酒,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吃完了。
等到孙承宗喝完粗瓷小盆里的最后一口汤,放下碗筷说道:“你可以走了。”
孙传庭点了点头,离开了云间会馆。
孙承宗则是饶有兴趣的打量了几眼,孙传庭离开的背影,念叨了一句有意思。
几天后。
早朝。
只是一名小小把总的孙传庭,生平第一次踏上了那条人人向往的御道。
他那件犀牛补子官服,在一堆云雁白鹇补子里,显得格外扎眼。
正如他那一身格格不入的气质。
一股子周遭官员所没有的朝气。
孙传庭已经人到中年,却有朝气。
那是因为他对大明充满了希冀。
迈入大殿,踏上击磬如玉的临清贡砖,孙传庭下意识想去文官朝班,想到自己身上的犀牛补子,站在了武官末尾。
没过多久,崇祯端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道:“辽东可曾来使了。”
孙传庭从朝班里走了出来,从大殿门口,一直走到日冕嘉量前方:“末将孙传庭叩见皇上。”
崇祯面无表情的说道:“爱卿在辽东可能吃饱饭,每日土豆面粉几斗。”
一句简短的嘘寒问暖。
却让孙传庭险些猛然抬头,观望大殿之上的一身明黄。
也只是这么简短的一句话,一直把‘家祭无忘告乃翁’当做警醒的孙传庭。
记了整整一辈子。
孙传庭站起来,如实回答道:“启禀皇上,自从有了土豆面粉,辽东将士们都能吃饱了。”
“加上皇上派遣方公公送去的顺天大幅布,也能穿的很暖。”
崇祯听到这两句很平常,甚至有点琐碎的言辞。
却是笑了。
坐在大殿之上,端坐在龙椅上。
欣慰的笑了。
偷偷观察崇祯表情的东林党成员,脸色却是有些阴沉。
这两样东西,全是出自朱舜之手。
孙传庭不敢直视皇上,继续说道:“督师让末将带来了一条军情,女真八旗兵大部分前往了西波尔,已经打到了沙俄的叶尼塞河,三个月以内是回不来了。”
“恳请皇上批准辽东边军,重新建造大凌河堡。”
大凌河堡对于整个辽东的意义,东林党成员很清楚,为了琢磨怎么对付袁崇焕,甚至比袁崇焕还能引经据典。
大凌河自古就是沟通辽东和中原的要冲。
先秦时期的齐国北伐山戎,曹操征讨乌桓,前燕入主中原,隋唐平定高丽,全都是仰仗大凌河的水脉要冲。
对于当今的大明,更为重大。
此一城,关乎整个宁锦防线的安危。
所以袁崇焕才会屡次修筑大凌河,皇太极也是屡次全力阻挡大凌河堡的修筑。
至于东林党,当然不愿意袁崇焕修筑大凌河堡了。
大凌河堡一旦修筑成功,功高震主的袁崇焕势必不能在辽东待了,肯定会入朝为官,成为京官。
袁崇焕不过四十几岁,又有这么大的功绩,一旦入朝为官了,东林党谁能震的住他。
到那时,东林党的‘一统天下’就要变成群雄争霸了。
东林党耗费了几代人的心血,驱逐了齐党、楚党、阉党,终于迎来了满朝君子的众正在朝。
因为朱舜那个小东西,压制西法党人都有些棘手了。
绝对不允许朝堂再次出现一个袁党。
第二百六十四章 朱舜出场
户部一共有十三清吏司,分别掌管各省的夏税、秋粮、鱼盐、茶钞税课等等,所有的收折料粮。
浙江、湖广两省过去一直是大明最重要的两处钱粮袋子,自从罢免了商税,浙江商贸繁荣,化稻为桑的事情大为兴起。
湖广就成为了大明勉强维持财政的赋税来源,孙传庭上奏完关于修筑大凌河堡的决策,主管湖广税课的清吏司郎中,自然成为了东林党扔出来的绊脚石。
但是朝班里迟迟没有动静,没人出来反驳袁崇焕的这项启奏,户部左侍郎轻轻跺脚,提点了身后的湖广郎中。
湖广郎中走出朝班,开口说的一句话,却把绊脚石踢给了户部左侍郎:“皇上,大凌河堡的修筑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大量的银款粮秣。”
“这件事还需询问太仓银库的何大使,看一看国库里还剩下多少库银。”
户部左侍郎姓何,主管赋税折银的何大使也姓何,两人关系匪浅。
主管太仓银库的大使,在洪武成祖年间不是个好差遣,在如今这个世道,却是肥的流油。
各地的赈灾粮款在出京城以前,户部拦腰砍一半,这个杀猪的屠户就是太仓库大使,随便留点下水,就是一笔让人眼花的银山。
今年正好轮到户部左侍郎安插太仓银库的大使,便安排了一名侄儿,没想到还没坐稳两天,就被湖广郎中这个老不死推了出来。
太仓库大使也不怯场,刚刚步入官场没多久的他,正愁没有机会展现胸中韬略。
大步走出了朝班:“启禀皇上,太仓银库还剩下一百万两白银,只能支撑辽东边军两个月,这个大凌河堡恐怕修不成了。”
孙传庭转过脸来,看了一眼年纪轻轻的太仓库大使,难道东林党转性?
按照常理来说,最多报出五十万两白银,怎么突然多出了十成的银款。
湖广郎中只是拿他当绊脚石,顺便告诫户部左侍郎,他也不是好相与的,少在他身上动心思。
谁能想到,太仓库大使是个愣头青,五十万两白银硬是说成了一百万两。
这些年,皇上的内帑依靠北平火器总局可是聚敛了不少的银子,北平火器总局的分局,都开到南直隶了。
从内帑拿出来一百万两白银,或许拿不出来,五十万两倒是可以。
湖广郎中的脸色难看,户部左侍郎的脸色更加难看,捅娄子的那个人可是他亲侄儿。
太仓库大使反倒是洋洋得意的瞧着孙传庭,很快又收敛了那副洋洋得意,双方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人物,和一个小小把总较什么劲。
多年以后,自己应该是主管一司的权贵了,而他,能给何府当个门子,估摸着都要偷着乐了。
还没等太仓库大使得意多久,户部左侍郎只能破例,亲自走出朝班给侄儿擦屁股了:“皇上,江西大旱,这一百万两白银急需拿去赈灾。”
“陕西山西两省大饥,需要赈济,淮扬两地的州府也是大饥,需要赈济。”
“微臣恳请皇上赈济大明各省的老百姓,而不是用来修筑一座没什么用处的棱堡。”
户部左侍郎只是叙述了人人知道的灾情,却用阳谋把崇祯逼到了绝路上,不可谓不高明。
这是明摆着让崇祯做出抉择,是要当个勤政爱民的仁君,还是当个不顾百姓死活的暴君。
面对这个情况,但凡脑子正常一点的皇帝,都会做出一个正确的抉择。
崇祯立即陷入了两难。
大凌河堡的修筑,袁崇焕已经在奏章里写的很清楚了,这座大凌河堡虽然不大,修筑的目的也是出于巩固宁锦防线,并且在女真腹地插上一把刀。
却能让崇祯解决很多政堂里的问题,尤其是可以分化东林党和军头,让大明最难缠的两块顽疾,彻底对立,甚至是相互辄压。
不管是出于军事上的目的,还是政治上的意图。
大凌河堡的修建,势在必行了。
崇祯已经准备好要和这满朝的‘君子’来上一场恶斗了,没想到户部左侍郎张嘴就堵住了所有的退路,让崇祯在明君和暴君之间选择。
东林党成员立刻轻松了很多,暗道何侍郎不愧在宦海沉浮了这么多年,落下的这一子神仙手,堪称力挽狂澜了。
西法党人因为太仓库大使的愚蠢带来的轻松,当即变成了凝重,他们基本上都和工人协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很明白这一次大凌河堡的修筑,对于工人协会的重大意义。
关乎到朱舜能不能封爵。
朱舜正要借助这一次的大凌河堡大战,换来一个工业伯的爵位,建造工业之城。
正式开始把勋贵们同化成实业家,形成一股真正可以对抗东林党和晋商的阶层。
还有一点,朱舜没有给任何人说。
只要有了工业伯的爵位,朱舜就能建立军火公司了,大规模批量化的生产斗米式步枪和火箭这些火器,而不是偷偷摸摸的制造。
一切,都要有一个工业伯的爵位。
但是依照现在的情况来看,大凌河堡的修筑,怕是要胎死腹中了。
朱舜却不以为然。
今天穿上绿色官服的朱舜,也在朝堂上,走出了朝班。
一步步的走向孙传庭身边。
“啪!”
“啪!”
“啪!”
硬底官靴踩在临清贡砖上,发出了清脆的响声,吸引了所有东林党成员的注意。
只是一件九品官服,却让所有东林党成员如临大敌的屏住了呼吸,心里默默祈祷各路神仙佛祖,朱舜千万别搞出什么幺蛾子了。
看到朱舜出场了,陷入两难的崇祯,还有西法党人,全部松了一口气。
这一连串的情绪变化,站在最前面的孙传庭尽收眼底,很是好奇这位九品官员到底是谁,能让整个朝堂发生了这么巨大的变化。
难不成是某一位遭到贬官的内阁宰辅,看着也不像,这位九品小官的只是个年轻人。
年轻?
难不成是神交很久,却一直未曾谋面的朱舜?
或是帝师孙承宗的后手。
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
孙传庭打量朱舜的同时,朱舜也在打量他,上次本想亲手送给他一卷《毛概》,结识大明王朝的最后一根柱石。
当时刚好赶上了建立蒸汽面粉厂,只能把《毛概》交给别人,代为转交了。
没想到再次相逢,已经是崇祯七年了。
朱舜走到孙传庭旁边,转过身子,背对着青铜日冕嘉量,注视不远处的户部左侍郎说道:“何侍郎,如果本官能在一个月以内修筑成功,又当如何。”
一个月以内修筑成功?
绝无可能!
户部左侍郎闭口不语,没有回答朱舜,而是细细揣度朱舜这句话里有没有阴谋。
一个月以内确实是不可能修筑成功,但是朱舜这五年来完成了太多的不可能。
东林党和晋商每次都在不可能里,吃了大亏,不得不谨慎对待。
户部左侍郎在揣度这句话,东林党所有成员都在揣度这句话,这里面一定有什么阴谋。
只是他们暂时没有发现而已。
东林党其他成员没说话,打小就是个二世祖的太仓库大使,却是毫无顾忌的呵斥道:“哪里来的跳梁小丑,竟敢在朝堂上撒野!”
“难道,就不怕皇上治你个以下犯上的大罪。”
太仓库大使呵斥完朱舜,邀功请赏般的给崇祯露出了一个笑脸,瞧见皇上还是那副君威深重,心中大喜。
看来他已经入了皇上的天眼了。
太仓库大使似是没有看见堂叔的铁青脸色,继续洋洋得意的表现道:“一个月?要是一个巴掌大的泥屋,别说一个月,半柱香时间本官都能做出来。”
对啊。
朱舜给东林党留下的陷阱,就是这个大凌河堡的周回问题,倘若是周不过一百步,高不过三尺的棱堡,一个月以内当然可以完工了。
既然抓住了朱舜的痛脚,东林党内部的一些中层官员,迫不及待的开始弹劾朱舜。
“朱舜小儿,这里是朝堂,不是乡下的草台班子,胆敢在这里戏弄天家威严,微臣建议治他一个大不敬之罪。”
“何大使当真是才智过人,一眼就看出来了朱舜的阴谋,要不然朝廷又要白白浪费百万两白银。”
“高郎中此言大善,何大使立下了大功,挽回了大明的一百万两白银,微臣建议给何大使官升三级。”
朱舜都有些佩服东林党颠倒黑白的能力了,太仓库大使什么都没干,又是才智过人,又是挽回了一百万两的损失。
甚至都有官员提议给他官升三级了,不仅颠倒黑白的能力不错,见风使舵的本事也是炉火纯青。
只是多说两句话而已,不成,也没有什么损失,倘若是成了,就与户部左侍郎结下一桩天大的香火情。
弹劾朱舜和抬举太仓库大使的官腔,渐渐充斥了整个朝堂,说的太仓库大使的双脚都轻了三分,脑袋有些晕乎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