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孤独麦客

    高摩点了点头,向哈桑表示谢意。

    7月20日,在休息了几天后,高摩带着郑勇等十余人在哈桑的陪同下,骑马领略了一番保加利亚的乡村风情。说实话,现在的保加利亚虽然是较为富裕的地区,但在高摩看来这里仍然贫穷荒凉得可以。

    不过这在哈桑看来却没有什么。前几年有个英国作家来我国旅行,他写道奥斯曼帝国是‘太阳底下最庞大最固若金汤的帝国。它位于世界的中心,像一位英勇的斗士向他所有的边境居民挑衅,并掌握着欧洲亚洲和非洲最富饶的国家。’我国的两个大都会伊斯坦布尔和开罗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伦敦巴黎阿姆斯特丹和罗马与她们比起来简直如同小巫见大巫。它们的壮丽让邻近的基督国家黯然失色,越来越多的基督徒抛弃落后愚昧的旧世界,加入我们,成为虔信的穆斯林。哈桑用略显夸张与自豪的语气说道。

    高摩奇怪地看了他一眼,没有说什么。这个哈桑见识颇多,甚至还会说一些粗浅的法语和西班牙语,显然不是那种没什么见识的乡下狂信徒,他这么说只能让人觉得他在不顾事实地夸夸其谈。不过考虑到这里是奥斯曼帝国的核心区域,作为主人的哈桑对自己国家说一些溢美之辞显然也不是什么不可理解的事情。

    高摩轻轻转过头去,决定亲眼看看奥斯曼帝国乡间的风情和社会生活现状,以后回国时也能写一份详实的报告出来。




第一百七十章 奥斯曼之行(二)
    奥斯曼帝国境内的道路状况相当糟糕。虽然苏丹自诩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并且也继承了罗马人在帝国境内大力铺设道路网的传统,但到了17世纪的今天,很多早年修建的道路早就损毁得很严重了。

    高摩一行人骑马走在泥泞不堪的道路上,路边不时路过一辆慢悠悠的牛车或骡车。偶尔他们还能看到一些驼队,奥斯曼人似乎很喜欢使用骆驼,他们在历次与欧洲人的战争都大量使用这种性情不稳的动物。它们负重能力极强,毫不在乎烂泥地,比马匹更不觉得累或渴,只需要极少的照料。15世纪的奥斯曼军队就大量使用骆驼驮运军用物资,而不使用传统的马车,这使得他们的推进速度极快。而到了后来,就连希腊等地的农民都发现了骆驼的好处,他们也饲养了一些骆驼来驭使。

    高摩等人骑乘的马匹是产于保加利亚多瑙河南岸拉斯切克地区的马。这种马耐粗饲,且特别适应奥斯曼帝国境内广泛分布的坚硬崎岖的山地岩石地形,因而在巴尔干山地区被广泛使用,甚至就连奥斯曼帝国的骑兵部队都大量使用这种马。

    在很多年前,苏莱曼曾经规定,国内的道路网建设必须使得政府的信使能在几个小时之内从一个地方赶到另一个地方,并且能够找到替换的马匹或住宿的地方。不过这套系统到了现在已经逐渐运转不灵了。看到高摩等人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艰难前行的样子,哈桑略有些尴尬地解释道:很多地方贵族尤其是鲁米利地区的贵族并不是很热衷修理那些年久失修的公路,这些野蛮的基督徒领主们认为道路状况不良能够加强他们对领地的防御。而那些无知愚昧的农夫们对此也持同样的看法,他们认为这样就能够阻止征税官员们靠近他们的村庄。所有这一切都导致了道路状况的急剧恶化,这对我国国内的军事调动造成了很大的不便。苏丹陛下目前已经重视到了这个问题,他已经下令开始重新整修国内的交通道路网络了,而这也是我们和贵国合作协议的一部分,不是吗?

    是的,糟糕的道路设施不光影响了国防安全。甚至也影响到了经济发展。巴尔干山区群山林立,并不适合开凿运河,因此这里只能依靠陆上交通。如果道路都是这种状况的话,贵国淤积在广阔的内陆地区的木材粮食牲畜羊毛兽皮等物资将无法有效利用。这些本应都是可以大量出口换取钱财的,但现在都烂在了闭塞的乡间,真是太遗憾了。高摩故作遗憾地叹了口气。说道。

    哈桑所说的合作其实目前还只是一个意向而已,远远谈不上协议。奥斯曼人要求向东岸共和国进口大量沥青水泥等建筑物资,并同时聘请一些道路交通建设方面的技术人员,首先协助奥斯曼人修建起一条从伊斯坦布尔直达西部重镇埃迪尔内(亚得里亚堡)的高品质公路,如果将来道路使用状况良好的话,双方可能会继续将这条路延伸到普罗夫迪夫。

    高摩对于奥斯曼人提出的这个请求当然欣喜若狂。不过奥斯曼人将其与巴耶济德号战列舰的建造捆绑在一起,这令高摩有些挠头。虽然他是全权外交特使,但这么重大的事件他也不敢擅自答应,必须先请示国内。不过这个谈判嘛,倒是可以先期进行一下,尤其是在奥斯曼人将诸多商业利益与建造战列舰捆绑在一起的时候,总不能因为这个事将其他商业交往都搅黄了吧?

    奥斯曼宫廷一位苏丹的近臣透过哈桑向高摩透露。如果东岸人允许为奥斯曼帝国建造巴耶济德号战列舰,那么他们将允许东岸人在帝国境内的萨洛尼卡士麦那布尔加斯以及苏伊士四个地方修建商馆,销售各类商品,同时可以开展女奴贸易。除此之外,他们甚至还允许东岸人投资修建一条位于卡法(即刻赤)铁矿的货运轨道铁路,如果这条铁路运行起来后被证明效率很高的话,那么苏丹陛下就会将其买下,然后在全国各大矿山内推广东岸人的这种铁路。当然了,以上各种诱人的商业利益都需要一个前提——即巴耶济德号战列舰的开建,如果东岸人迫于压力不愿意向奥斯曼帝国出口这种强大的战列舰的话。那么一切就将作罢。以后东岸人只允许在士麦那和苏伊士的港"kou jiao"卸数量有限的布匹皮具武器等商品,其他的深入商业交流都将被禁止。

    这是一颗裹着蜜糖的毒药。高摩有些哀叹,奥斯曼人对战列舰的执着令人感到诧异。也许这和他们面临的局势有关,前阵子他们的苏丹刚刚率军去攻打克里特岛,目前战事应当还在继续当中。可能他们害怕教皇再次应威尼斯人的请求号召组建基督联军。在爱琴海地区再来一次勒班陀海战,将奥斯曼帝国海军彻底击溃。因此,他们急需这种几乎可以称做海上堡垒的巨舰。

    话说到这个份上其实大家都已经很清楚了。如今高摩在等待国内的回应,而奥斯曼人则在等待高摩的回应。而在此之前,双方还在就一些其他的商业合作进行着商谈,比如女奴贸易等等。

    保加利亚的乡间非常荒凉,在道路两侧,到处是长得老高的青草以及在青草丛中四处出没的动物。很多杂草的高度几乎到人的手肘,令人惊叹这片土地是如此肥沃的同时也对这里的开发程度之低大感震惊。

    不远处隐隐出现了一个村落。高摩等人策马过去,只见这个村落的农舍异常简陋。当地的保加利亚农民往往就是在编好的树枝墙壁上面覆盖上树叶,活脱脱的一个茅屋,比东岸人最初在南非见到的那些科萨人的居舍强不了多少。而听说瓦拉几亚地区的农夫还要更加贫穷与落后,他们往往就是在地上挖个洞,然后再在洞上方做个屋顶,一个房屋便成了。他们的农具很多还是木制的,如犁和车轮,一千年来几乎毫无进步。在西欧地区日益发展的今天,他们已经大大落后于时代了,而这其实也是如今整个奥斯曼帝国的缩影。虽然它表面上仍然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一般辉煌无比,但就骨子里来说已经开始慢慢落后与崩塌了。

    这样的老大帝国市场正是适合东岸人发展的市场!高摩很快做出了判断,这个帝国迟缓保守而庞大,对于工商业的认识也相当肤浅。这从他们的经济最初被犹太人亚美尼亚人把持,到后来又被英法等外来资本把持就可以看得出来,英法两国躺在奥斯曼帝国庞大的身躯上面吸了上百年的血,极大地滋养了国内的工业,那么东岸人同样也可以做到!而这将从东岸的商品在奥斯曼国内倾销以及逐步渗透进奥斯曼的港口道路以及矿山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开始,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答应奥斯曼人海军方面的合作要求。

    该死的!现在一切问题的症结都在这里了。高摩有些头疼,其实他内心是有些倾向于与奥斯曼人合作的,法兰西人并不是一个良好的合作对象。他们是一个崛起中的大国,有自己的雄心壮志,对很多事物的见解也相当超前,因此东岸人在那里的生意注定不会长久。

    但奥斯曼帝国就不同了,他们最近开始的地方分权体制使得他们做出任何一项全国性的改变都显得相当困难,而且这个国家宫廷内有皇太后干政,宫廷外有弄权的大维齐(相当于后世总理),此外还有林立的地方军阀,桀骜不驯且屡次叛乱废立苏丹的加里沙尼近卫军团,使得这个庞大的帝国给人一种乱糟糟的感觉。这种种的一切使得高摩敏锐地感觉到只要慢慢摆平了奥斯曼国内的种种势力,并让渡部分利益大家一起发财的话,也许真的比在法国做生意容易多了。至少这个问题重重的多民族国家从目前来看衰落已不可避免,内忧外患之下也许他们会更加珍惜与东岸人的合作关系。

    把奥斯曼帝国变成东岸人的第一大市场!就如后世的印度之于英国一样,让奥斯曼帝国也成为东岸共和国统治世界的皇冠上的明珠吧,高摩隐隐有一种这样的冲动。

    这个村子里的居民大多是保加利亚人,也有少部分是土耳其人。可以看得出来,这两个民族之间相处得还算融洽,这从两族妇女之间经常串门来往就看得出来。而且这个村子里面的很多保加利亚人都是基督徒,而土耳其人却是穆斯林,这都能玩到一起,不得不佩服土耳其人的世俗化做的是相当好的。但如今的情况显然是在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世俗化在消退,宗教思想在抬头,奥斯曼帝国何去何从让人困惑不已。

    你们的‘货物’在村子后面的营地内,那里都是一些常年欠税的异教徒,现在我们从他们的家族中开始征收女人作为税收。哈桑转头朝高摩说道。



第一百七十一章 奥斯曼之行(三)
    他们同意你们这种征税方式了?高摩立刻兴趣盎然地问道。这种带有侮辱性的征税方式甚至比血税还要恶劣,不知道那些基督徒们会如何反应。

    他们当然必须同意了。哈桑傲然说道,说完后后便再没什么言语,一行人很快到了村后的货场上。

    货场在一片小树林边上,很多牲畜(主要是马和骆驼)被栓在树上,一些年轻的女人在照料它们。小树林外面搭了很多简陋的茅屋,茅屋里面不时有人进进出出,高摩远远望去,发现几乎全是那种扎着大粗辫子头戴小花帽的保加利亚或摩尔达维亚女孩。她们从面相上看起来还算年轻,也许十多岁,也许二十多岁,甚至更老,高摩分辨不出。

    她们中的一些人在清理羊毛,一些人则在捡拾树枝准备做饭。只有很少一些士兵在看守着他们,这些可怜的女人都是有名有姓有出处的,她们一旦逃跑的话,老家那里的亲人就要遭殃了。因此,奥斯曼人只派了少数加里沙尼军团的士兵在看守,而从实际效果来说其实更多的是在保护她们。

    这里有两千多人,全是15岁到30岁之间的具有生育能力的妇女。按照协议,80元一个,如果你们同意‘巴耶济德’号战列舰的建造事宜的话,这个价格也不是不可以再降低一些,而且我们保证每年提供的人数也能够翻上一倍。哈桑斜着眼睛看了一眼高摩,慢悠悠地说道。

    高摩苦笑着摇了摇头,这帮土耳其鳖孙倒是下足了本钱。只是这事情真的太大。自己也做不了主啊。不过倒是可以好好和本土说道说道了。嗯,回去后再写封信,详细陈述一下这边的情况。

    以后布尔加斯港专门出口女人和羊毛;士麦那出口铜石墨水银和硫磺;萨洛尼卡出口橄榄葡萄李子和女奴;苏伊士出口丝绸牲畜和羊毛。你看看,多么完美的商业网络。要知道,至今无论是英国人荷兰人还是和帝国上层关系良好的法兰西人,他们国家商人的活动范围都很有限,而且很多贸易行为都受到了严格限制。我们允许贵国在以上四个口岸开设商馆,这已经是极大的诚意了。这是对待兄弟之国才有的情谊,希望你们能够好好理解这一点。哈桑仍在一刻不停地进行着劝说。而且,看起来他的劝说行为也不是一点效果都没有,至少高摩等人似乎已经被他说动了。

    高摩笑着不置可否,随后他和随从下了马。远处的奥斯曼新军士兵看到有情况,准备过来询问,不过在看到护卫他们的一队装备精良的骑兵后,这些平日里骄横无比的加里沙尼军团士兵又老实地缩了回去。开玩笑,这可是西帕希骑兵,虽然他们的人数不是很多。远远比不上如今已经成了气候的加里沙尼近卫军团,但到底是一支训练有素的精良部队。这些普通的近卫军团大头兵们自问得罪不起。

    这些年来奥斯曼帝国在前任苏丹穆拉德四世及大维齐科曼克斯卡拉穆斯塔法帕夏的大力整顿下,已经从之前的政局持续动荡财政濒临崩溃的窘境中逐渐恢复了一丝元气。不得不说,穆斯塔法是一位颇有手段的能人,首先是他成功镇压了不听使唤的加里沙尼新军,在全国禁止咖啡和烟草(因为咖啡馆是叛乱新军的聚集地),并趁机裁减了大量或不听话或因军纪废弛而战力大幅下滑的新军士兵,同时也减少了一些苏丹宫廷和政府的奢侈浪费行为,有力减轻了帝国的财政负担。同时,为了减轻通货膨胀,他下令增加铸造的货币中金银的含量;他还派人撤销贪污的官吏,在时隔多年后重新清查纳税的土地,颁发新的土地证,并依据现有土地的产量重新确立征税额度。总之,在他的一番努力下,奥斯曼帝国的财政终于勉强做到了平衡,而士兵和官吏的薪水再次得到了按时发放。

    不过这家伙也比较倒霉——似乎任何一个国家的改革者都没有好下场,因为他强力推行的改革政策惹恼了很多奥斯曼宫廷的贵人,在他们的串联下,因为不能控制国务而不满的苏丹被削弱了权力的皇太后被侵犯利益的土耳其贵族被裁减的新军官兵们联合起来反对他,而和东岸人关系密切的前阿勒颇帕夏纳苏赫扎德侯赛因帕夏则作为这些人在明面上的代理人开始在阿勒颇发动叛乱,然后举兵直趋伊斯坦布尔。然后便没有然后了,纳苏赫帕夏的地方军队在加里沙尼近卫军团面前华丽地战败了,反对派遭到全面镇压。

    不过穆斯塔法的好日子并没有过多久,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加里沙尼新军如同它在历次土耳其宫廷叛乱中所扮演的角色一样,他们再次背叛了大维齐穆斯塔法,然后协助苏丹处死了他。统治国家多年的铁血宰相死后,如今奥斯曼的大权落到了苏丹易卜拉欣的老师辛西豪卡皇太后科塞姆苏丹等人手里,而东岸人的老朋友纳苏赫帕夏再次咸鱼翻身,一跃成了奥斯曼宫廷的红人。

    穆斯塔法死后,易卜拉欣苏丹的主要精力转向了他的后宫嫔妃身上。现在宫廷内是辛西豪卡和皇太后做主,纳苏赫帕夏目前是他们双方的红人。有这么一层关系在,我想我们之间的合作基础将更加牢固。哈桑说到这里的时候,脸色略微有些不自然,似乎隐隐还夹杂着一丝愤怒之色。

    哈桑,听说你的家族内有人在西帕希部队中担任职务,你怎么看待在苏丹宫廷中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加里沙尼近卫军团的?如果——我是说如果我们双方达成协议,那么如何平衡与新军的关系?我听说你们西帕希骑兵军团可是与他们关系不睦的,如果他们出面反对的话,我想我们之间达成的任何协议都很可能进行不下去。你也知道的,这次易卜拉欣苏丹依靠加里沙尼军团的力量才处死了穆斯塔法,但这同时也让加里沙尼军团的势力更加膨胀,听说伊斯坦布尔城内有几十个重要职位被授予给了加里沙尼军团的军官或士兵们。高摩说出了自己的隐忧。

    纳苏赫帕夏是个神奇的人,他和近卫军的阿加(指挥官)们关系也不差,有他在,就出不了大问题。而且,难道你不知道加里沙尼近卫军团的阿加们一直对你们印象良好么?哈桑用一种古怪的眼神看向高摩,然后说道:你们前后出售了那么多陆军武器给我国,这些武器中起码有一半被装备给了近卫军团,他们使用后反应非常良好。也就是说,他们对你们没有偏见,前提是你们给他们足够的好处同时也没有惹到他们。

    高摩无语了。这奥斯曼的事情说复杂复杂,其实说简单也很简单,闹来闹去无非是几股势力在作怪而已,即宫廷势力军队势力和地方实力派,只要和他们做到和平共处利益均沾,那么在奥斯曼帝国做生意就没有任何问题了。不过这里面要注意的地方也很多,比如宫廷势力又分苏丹派和皇太后派;军队势力又分加里沙尼近卫军团西帕希骑兵军团,同时还有海军势力掺杂其中;而地方势力则主要包括巴尔干地区的一些基督徒领主北非的阿尔及尔帕夏突尼斯帕夏埃及马穆鲁克封建主等地方势力。这里面关系复杂,没有内行人指点的话绝对搞不清,很可能在无意中就得罪了很多人而不知。

    加里沙尼近卫军团是国家的蛀虫,高,这话我今天只在这里说一遍,以后我是不会再说的,也不会承认我说过这些话。哈桑面容有些严肃地说道,这些异教徒出身的家伙虽然皈依了真主,但他们仍然是贪婪无度的强盗。他们习惯性叛乱,以攫取自己的好处,而每一次叛乱后他们的势力和影响力都会加深一层,国家迟早会毁在他们手上。

    说了这么一段后,哈桑沉默了一会,然后又说道:这个国家有太多愚昧而又保守的人,很不幸的是这些人中很多是掌握着国家权力的贵族,他们醉心于帝国以往的辉煌,却看不到如今帝国与西方国家之前越来越大的差距。高,我让你们帮我们建造战舰修公路修码头修轨道马车卖先进的陆军武器,这都是为了让国内那帮蠢货看看如今西方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成果,正视一下我们和外界的差距。不管怎么样,我们得尝试一下。放心吧,不会让你们吃亏的。你们的公路我看过,非常棒,从伊斯坦布尔到埃迪尔内的公路修建完毕后肯定会让那帮保守愚昧的老家伙们大吃一惊。然后从埃迪尔内到普罗夫迪夫,从普罗夫迪夫到索菲亚,从索菲亚到贝尔格莱德,这些公路全是你们的!修建由我们的人来,设计用料监造由你们来,这是一笔利润丰厚的生意,相信我吧,高,我不会让你们吃亏的。



第一百七十二章 移民起运
    随着大顺军在山西河南展开的大规模反击,清军开始将能打的不能打的部队都陆续调往那边,同时派人联络青海甘肃一带与大顺军激战的回民,相约共灭李闯,牵制了大量顺军主力。农历七月,原本在济南一带徘徊的巴哈纳石廷柱部清军三万余人西调进入怀庆府,与固山额真叶臣部的清军汇合。这部清军避开了大顺重兵集结的山西北部,丝毫不理在河北山东西北部佯攻的大顺军偏师,从河南攻打泽州潞安,意图由南向北直逼太原。

    而到了农历八月下旬的时候,山西北部形势发生重大变化。驻守在保德岢岚等地的顺军唐通部突然降清,攻击顺军在府谷的后营,顺军措手不及,损失惨重。唐通还与大同宁武一带的清军互通声息,声势极震。

    九月,之前曾经在大同城下铩羽而归的李过率军兵分两路再攻清军驻守的大同宁武保德一带,清代州三关总兵高勋连连告急,请求增兵添饷,并乞内庭之兵(八旗兵)尽速来援。这个月月底,南路的清军叶臣部在得到大量八旗军增援后,攻克了泽州潞安,然后直抵太原城下。为了减轻太原大顺军的压力,山西南部河南河北等地的大顺军开始集结重兵袭击清军侧翼。与此同时,山西地方缙绅纷纷举兵叛乱,响应清军,顺军局面大坏。
1...194195196197198...1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