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孤独麦客

    进攻胶州城的行动很是乏善可陈。这座莱州府的普通州城在四个月前刚刚被十多万人围攻了很久。后虽解围,但城墙一直残破不堪。而清廷任命的胶州镇总兵柯永盛在招抚了莱州部分地区后,就立刻率军开始剿灭胶州本地的韩继本高密县单之赏即墨县黄宗贤周六等人的土匪武装,而当时在平度州一带逗留的翟五和尚也被打击得够呛,一路跑到登州境内才堪堪躲开了追杀。柯永盛的胶州镇军急着剿灭土匪。自然也没有对胶州城多加修缮。因此,此刻面对外层包砖都已经脱落了许多的城墙,东岸人的炮兵就轻松多了。

    当8门长管加农炮被拉出来一一摆放整齐后,城头本就稀稀拉拉的少数胶州镇军就差点跪了。天可怜见,他们在一两个月前还是明军呢,这才吃了几天饱饭过了几天舒爽日子,咋就有贼人打上门来了呢?而且这贼人也太嚣张了,居然有大炮!还一摆就是八门,这他娘滴还是贼人么?官军也没这么阔啊!

    胶州城残破的城墙禁不住12磅长管加农炮的猛轰,更何况东岸人的火炮是拉到城墙下的抵近射击,已经露出内部夯土的城墙在被八门大炮蹂躏了一下午后,露出了一个长达十来米的崩塌区域。其实这还不算夸张,围攻太原的清军集中红衣大炮轰击太原西北城门,愣是轰塌了整整三十余丈的城墙。与之相比,威力比清军红衣大炮还略强一些的12磅加农重炮这才轰塌了几丈的城墙,简直就是小儿科。

    几名治安队的斥候疾驰着回来向情报参谋报告了一些情报,情报参谋询问清楚后又立刻向莫茗请示。莫茗听取汇报后开始向作战参谋下达命令,很快,早就整装待发的500余名骑兵在杨明阳的率领下开始缓缓加速,朝胶州西门方向而去。在骑兵出发后,早就列阵在炮兵阵地前方的7个中队1750名挺身队士兵在军官的命令下开始向城墙崩塌处前进;八旗新军两个营1500余人早已披上了重甲,拄着长矛列阵在炮兵阵地两侧,而陆军两个连的士兵则围护在辎重车队两侧,他们与八旗新军是预备队,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出击的。今天这场战斗,本来也就是有检验这些挺身队战力的意思在内。

    不过很显然今天这场对于挺身队的摸底考试太过简单了。胶州城内不多的清军在城墙崩塌的那一刻就打开了西门,然后夺门而出。一开始他们的撤退还算有些秩序,至少还多多少少维持着一个松松垮垮的阵型,不过在看到数百名黄衣骑兵举着明晃晃的军刀逼近过来后,他们立刻慌了。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清军率先逃跑,他们的逃跑立刻带动了其他人,更多的人开始扔下武器剥下盔甲向四野里逃去。汉军旗出身的清军军官们大声吼叫怒声叱喝,但刚接手部队一个多月的他们威信还不够重,这个时候这些前明军士卒们根本不愿搭理他们,开玩笑,他们总共还不到一千步卒,那边起码有五六百骑兵,这仗还怎么打?

    战斗就这样还没开始就结束了。拥挤在西门外的近千名清军步卒阵型散乱,既无阻挡骑兵的长矛,也无大量远射程的步弓,五百名骑兵在靠近清军人群密集处后陆陆续续打响了手中的手枪,然后一个回旋再次兜了回去。他们都是在马上玩了多年的老手了,这种简单的战术在出征前只稍稍训练了几天就差不多都掌握了。数百杆手枪在密集的清军人群中造成了巨大的杀伤,至少一百多人在这轮打击中倒了下去,而他们软弱无力的弓箭反击只掀翻了寥寥数名骑手。

    在看到这些绕回去的骑兵似乎又停在远处给手铳装弹后,他们立刻崩溃了,这个时候就连那些汉军旗的军官们也失去了继续抵抗下去的信心,毕竟不是谁都能忍受干挨打不能还手的痛苦的。他们扔下了武器,脱下了衣甲,大部分人四散朝城外跑去,少部分人则退回了城内。往城外逃跑的清军在骑兵的追击下一个个被砍倒在地,尤其是那些汉军旗的官兵们,他们仿佛又重温了一下当年在关外对阵清军失败溃散后被清军骑兵追杀的噩梦。而退入城内的大约不到三百人则遇到了已经冲进城内的挺身队官兵,惊慌失措的他们只草草抵抗了几个回合便败下阵来,然后纷纷投降。于是,一场称不上战斗的战斗就这样结束了,从陆军开始出动到结束,历时不过半个多小时。

    东岸大部队一直到天微微擦黑才全部进到了城内。作战参谋自动开始分配部队控制全城,情报参谋则开始提审俘虏,后勤参谋开始清点府库分派人手做饭,联络参谋则开始带着传令兵四处到各个部队传递命令,总之一切井井有条,专业的参谋们大大减轻了主官的劳动强度,使得他们有更多时间来考虑其他方面的事情。

    后勤参谋很快就把莫茗最为关心的问题报告了上来。经过他们紧张的清点,府库内大约还有三千多石存粮(两百多吨),数量不是不多,但也不少了。如今你要想在山东地面上找三四千石粮食出来,你非得去济南府东昌府等富裕的府县找不可,在莱州可不容易。不过这里毕竟算是柯永盛的本部,有一些存粮和后勤辎重也算是正常。

    城内还有一些武器盔甲,但质量较差,与挺身队现有装备大致相当。我已让他们将手头不合的兵器予以汰换,剩下的如何处理还请长官示下。府库内还有两万五千多两明国库平银三百多匹各类丝绢大车七十五辆有用的马骡三百八十余匹猪羊两百余口。后勤参谋继续汇报。

    粮食财物连夜开始打包,通通装上大车。牢里的罪犯全部释放,另外在城内开始抓人算了,我们自己的粮食也不宽裕,先这么着吧。莫茗说道。




第一百七十五章 浑水(三)
    1644年11月4日,农历十月初六。王鳌永死后第七天,远在青州的赵应元已经成功邀约了大批反清武装聚集,声势一时为之大震,为了提高自己的号召力,他开始琢磨着准备拥立青州城内的衡王,并打算十月初八那天让衡王朱由棷正式登基。不过他不知道的是,早在上个月的时候,由于招降登州不应,王鳌永就已经上奏要求北京派遣援兵过来。清廷同意了他的所请,然后命梅勒章京和讬李率泰两人率军进入山东,而在今天,这股清军已经悄然抵达了济南。

    济南到青州轻装行军的话也不过就两天的路程。而青州城内最近发生的一切早就传到了位于济南的山东巡抚方大猷那里,原本手头只有六百兵惊慌失措的他在看到来了一万多援军后心里顿时大定,更何况这一万多人里面还有两千余真满洲官兵,这让他一下子有了重新夺回青州的底气。

    而在此时的胶州城内,东岸人也在进行着出发前的最后准备。昨晚东岸人又在城内征集了一些大车骡马,本地缙绅开办的粮铺更是重点照顾对象,他们将这些粮铺主人召集起来,然后宣布按照存粮不同征收十石到一百石不等的粮食。这些人虽然不愿意,但目前形势比人强,善财难舍的人恐怕立时就会被这些东岸黄衣贼吊起来,因此后勤参谋很顺利地征集到了大约四百多石粮食。

    征集完粮食后,后勤参谋又奉命将仓库内仅剩的一些陈年粮豆分发给城内无余粮的百姓,然后又给予牢里面大约三百多名囚犯以自由。这些囚犯有江洋大盗有被构陷的普通百姓有被抓获的顺军残余武装,这些人中大部分都表示愿意跟东岸人走。最后,东岸人还照例在城内招募垦荒的流民。不过只有寥寥百余人愿意跟这些贼寇去未知的地方屯垦。如今限于粮食不足,东岸人已经不再使用强制手段迁移明人百姓了,因此此番在胶州城里他们总共只弄到了这三百多人。不过这也够了,这些人基本都是青壮,是干活的好手。人要是多了还不一定养得起呢。

    另外,昨天下午的那场战斗他们一共抓了四百多名俘虏,另外将近五百名清军战死,其中包括大约六七十名汉军旗官兵。而东岸人的伤亡则异乎寻常地轻微,除了6名骑手战死9人受轻伤外,就只有挺身队战死了15人伤31人。总计伤亡61人,与清军比几乎不算什么。不过战后看了挺身队参战各中队长们口述的作战经过后,作训参谋和作战参谋一致认为挺身队还需要加强针对性训练,以提高战力,否则将来遇到硬茬比如满洲人的时候可能会吃亏。

    而关于这些俘虏的处理,莫茗很快拿定了主意。全部带走发配黑水煤矿劳动改造。如果在改造期间表现良好的话,那么他们还有机会成为正常人,否则就是在煤矿里干活干到死的节奏。这些已经剃了发的清军官兵被军夫队的军夫们用绳子一个个串着捆在一起,然后往大车旁边一扔,准备让他们与那些装着粮食的大车一起行动。东岸人在胶州城内缴获了柯永盛的七十多辆大车,加上民间征集的一些,大概有了一百辆;再加上此次出行所带的四百余匹朝鲜驮马。一次也能运个几十吨的货物了。

    海军的船到了大沽河口没有?莫茗摊开地图,开始询问情报参谋。按照计划,海军的两艘武装运输舰两艘运输船和两艘炮舰将沿着山东海岸行驶,且与陆上的大军保持密切联系。依照出发前制定的计划,这几艘船将在胶州湾内的大沽河入海口附近驻泊,等待陆军派人与其联系。

    已经到了。情报参谋很肯定地点头说道,昨天下午我就派治安队的斥候前往大沽河口侦查,他们发现了海军的舰只,六艘船都在那里,早上的时候我还派了一个小型车队去给他们送过给养。

    那就好。莫茗点了点头。这些缴获的粮食物资和牲畜都得尽快运上船只。招募来的三百多人口以及捕获的四百多清军俘虏也得尽快装船运走。现在已经十一月了,今年这样子看起来又是一个冷冬,烟台港没准在最寒冷的那会儿又会冻起来,那样船只就没法靠港了,所以现在能运的东西还是赶紧运吧。而且黑水港大泊港的一些拓荒移民也要从速运到利尻岛过冬营地上去。不然港口封冻后就没法子了。

    于是,在莫茗的命令下,东岸人的军夫队迅速行动了起来,他们将物资装运上大车和驮马背上,然后在两个中队的挺身队官兵护送下,朝不过十公里出头以外的海边而去。在留下一个挺身队中队在胶州城内看守仓库后,莫茗带着刚刚吃完早饭的大军再次踏上了征程。

    此次他们的目标是位于胶州西北的高密。高密县目前掌握在地主武装手里,领头的便是前明青州守备李士元——当然他现在是大清的青州守备。这座县城在五月中旬的时候还掌握在大顺手里呢,只不过后来该县的乡绅发动叛乱,逼走了大顺县令孙握玉及其随从(此人在正史中被杀)。不过此番孙握玉作为挺身队第7中队的中队长又大摇大摆地杀回来了,令人不由地感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茗等人当年戏言的以后要组织大顺还乡团,没想到第一个实现的竟然是他孙某人。

    李士元此人手头这时候大概拥兵两千余,战斗素质较差,基本都是刚当兵吃粮没多久的泥腿子乡勇,对付他们基本上不用费太多力气。高密县城离胶州不过二十多公里,东岸人的行军速度极快,骑兵晌午时分就抵达了高密城外,而大队步兵则到了太阳落山时分才抵达此地。

    虽然高密县城低矮破旧,但眼看天已擦黑,东岸人却也没有急着进攻。军夫队的军夫们开始安营扎寨,打水做饭,东岸人准备休息一晚明天再攻。双层铁丝网的营地再配上数量众多的哨兵军犬,李士元此人夜间终究是没敢派人过来袭营。不过更大的可能是他手下那帮士兵患有夜盲症,根本没有夜间作战能力。

    11月5日,随着清脆的小号声响起,东岸人的大军在高密县城外缓缓列阵。先是挺身队4个中队一千人,再是八旗新军两个营一千五百余人,然后是炮兵火枪手。至于那五百名骑兵,更是早早地就分散到了部队两翼进行警戒。

    敌人不敢出城野战,那么事情就好办多了。

    战斗依旧是老三样。在用榴弹炮粗粗清扫了一遍城头后,炮兵连的副连长贝尔尼尼中士便将八门长管加农炮通通拉到了城墙不远处。这个地方城头的敌人没法攻击到,而他们的炮弹却可以很轻松地打到城墙上。而在看到东岸人拉出来的大炮后,城头的清军显然也很是骚动了一番,不过他们很快就在军官的呵斥下勉强了安静了下来。

    东岸人也不理他们,只是一味集中八门轻重火炮朝某段看起来修补过的城墙开始猛轰。战斗的过程对东岸人来说多少显得有些无聊,但对城内的李士元部清军来说却绝对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

    在临时搭建的活动板房内悠闲地吃了一顿专用厨师烹制的牛排鱼子酱午餐后,莫茗甚至还饶有兴致地打开了一瓶香山干红。这个时候,联络参谋匆匆走了进来,向他报告城墙被轰塌了大约六七米的缺口,目前掷弹兵已经在炮兵的掩护下抱着火药桶准备上前爆破了。

    在将红酒交给自己的勤务兵后,莫茗抓起了指挥刀,然后不紧不慢地走上了前线。此时炮兵已经将几门榴弹炮也拉到了前面,这些8磅榴弹炮向缺口处发射了不少爆炸弹葡萄弹,将拥在那里堵缺口的清军一扫而空。尤其是那一打一串的葡萄弹,将那些在军官逼迫下上前抢修缺口的清军都变成了残缺不全的尸体。这些本就士气不高的清军哪里经受得住这种场面,顿时一哄而散,任军官打骂也无济于事。

    英勇的掷弹兵们在炮兵和几个排的火枪手的掩护下靠近了城墙缺口,然后迅速挖掘坑道埋火药桶布设引线,整个过程井井有条。五百余骑兵和大约百来名治安队的斥候徘徊在城头清军的射程外,随时准备突击出城逃跑的清军。

    终于,在一切准备就绪后,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原本就被加农炮轰得摇摇欲坠的城墙大面积地坍塌了下来。在炮兵阵地旁边列队的东岸步兵大阵发出了一声震天的欢呼声,很快,作战参谋下达了突击的命令,挺身队打头阵,炮兵则在两个连东岸火枪手的保护下也朝前方行进了过去,然后是指挥系统和八旗新军。

    最终的战斗同样在太阳落山前落下了帷幕。战力不济的乡勇武装野战打不过东岸人,而他们后来发现,似乎就连巷战也打不过他们。这些黄衣贼军从不和他们硬拼,他们结成严密的阵型,长矛手在外,火枪手夹杂其中,任何妄图靠近的乡勇都被打成了马蜂窝。而遇到乡勇据守的房屋,他们更是直接拉来大炮,将房屋整个轰塌。面对这种大巧若拙的战法,这些乡勇们很快就崩溃了,守备李士元带着百余名心腹率先打开城门逃跑。李士元跑后,城内残余的一千多名乡勇顿时失了主心骨,他们大部分也随之溃散,少部分则干脆弃械投降,高密县城在一天之内就宣告易主。



第一百七十六章 浑水(四)
    高密县城比胶州穷多了。因为这个县城在几个月前同样被匪军蹂躏过,甚至就在一个月前,韩继本的山贼大军还攻打过这座县城。整个县城城墙破破烂烂,城内建筑也破破烂烂,完全是一副劫后余生的模样。此番又被东岸人大炮猛轰火药爆破,城墙更是大面积坍塌,已经失去了基本的城防功能。

    东岸人的部队忙活了好久才进驻了城内军营,然后参谋们便蜂拥而出,按部就班地执行起步兵操典上要求的各项内容。

    城内没什么余粮,大概还不到五百石,武器弹药也没有多少,银两甚至只有几百两。据提审的清**官承认,他们的守备李士元原本今天是要带他们出发去青州就食的,不过很显然他的计划被我们打断了。

    据提审情报得知,清国派了主力部队抵达了济南,他们命令李士元率军到青州城外与他们汇合,似乎要准备动手对付占据青州的赵应元部了。

    白天有七家乡绅富商派他们的家丁上城头助战,我们已经将他们全部抓捕了起来,请长官示下该如何处理。

    白天战斗中挺身队战死42人伤61人,炮兵死1人伤1人,陆军步兵八旗新军无伤亡。据初步统计,击毙清国陆军七百余人俘五百余人,其余皆逃散。缴获马骡66匹,大车17辆,箭矢刀枪若干。

    骑兵大队杨长官率追击敌军的骑兵回来了,据随队的实习参谋统计,他们一共击毙了三百余清军,剩下的来不及俘虏大都逃散。清军指挥官带着几十名骑兵抢先逃走了,据信他们前往了青州或济南。杨长官说战马损耗颇大。马料数量也不是很足,他请求拨用官仓里的黑豆喂马。

    专业参谋实习参谋们流水价地将各种情况汇总过来,莫茗坐在还算周整的县衙大堂内,游刃有余地办理着这些事务。茅德胜李仁军等人正在军营内和士兵们一起开战后总结,挺身队的带队军官儒尼奥尔少尉也正在抚慰伤员统计战损。炮兵连副贝尔尼尼正在组织人手抢修白天损坏的两辆炮车,骑兵大队长杨明阳正和手下们在料理战马,而忠心的治安队长库尔汉则在城外安排斥候暗哨,总之大家都很忙,而高度专业化的军队也本就应该如此。

    莫茗一直处理到了晚上十点多的时候才将这些事务基本料理完毕,然后又带着参谋副官们去巡视担任城防部队的八旗新军部队。等到这一切都忙完后。他还没法休息,这个时候县衙大堂内还有一场会议在等着他呢。

    我建议不要再往前冒进了,清军主力昨天就已经到了济南。目前看起来他们的兵力可能还不是很足,因此正在聚集兵力,但我认为不会拖太久的。顶多两三天时间,他们就会汇集完大军。筹集完毕粮草,然后东进青州。茅德胜在会议刚一开始就侃侃而谈,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让一旁的李仁军立刻皱起了眉头。

    我不同意茅连长的意见。年轻的李仁军说道,我们这次出兵的目的是什么?是声援赵应元,是吸引清廷注意力,是吸引更多的清军来山东。为山西正在进行会战的顺军减轻压力。因此我们的动静是越大越好,现在才三天时间就攻克了两座县城,击溃了近三千清军,我看这样就很好嘛。现在我们应当继续西进,不论是西北方的安丘还是西南方的诸城,我们至少要打下一座来,然后再看情况决定下一步行止。

    不行,那样太冒险了。莫茗直接否决了李仁军的激进提议,然后说道:现在清军来了多少人我们完全不清楚,其兵力构成武器装备等等更是两眼一抹黑。这个时候再冒险西进。我觉得风险过大。而且,我们在胶州高密两地缴获的物资粮草俘虏都还得输送到大沽河口的海军舰船上,这得花费好几天的时间。我决定了,这两天大家就先在高密县休整休整,顶多派人去附近乡里征收一下粮食。高密附近河湖纵横。良田不少,虽然经过盗匪蹂躏过一次,但征收少许粮草回来却问题不大,那些地主我看他们不敢不给。治安队的斥候全部撒出去,严密侦查附近的情况,各条能通行车辆大军的道路也要派专人监视,万不能让敌人都摸到眼皮子底下了还不知晓。另外,派人和翟五和尚赵应元等人取得联系,争取多打听一些情报出来。青州离高密骑马也不过两三天的路程,传递消息很快的。

    莫茗一锤定音后,其他人便闭上了嘴巴,不再多说什么。于是,从11月6日开始,东岸人总计3800名官兵便开始在莱州府高密县境内驻扎了起来,他们一边派兵在附近进行武装征税招募屯垦流民,一边往后方胶州湾一带转运物资。
1...196197198199200...1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