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孤独麦客

    随着他的命令,水手们立刻各就各位,他们在捕鲸小艇上的里卡多水手长的协助下。用大型拖网通过蒸汽绞盘将这条巨大的抹香鲸一点一点吊上了甲板。随着这条巨大的海兽轰然落在甲板前部中心的处理池内,在场的水手们再次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

    别磨蹭了,赶紧干活。张云也换下了自己的船长服,穿着白色棉布衬衣,拿着一把剥皮尖刀走了过来,笑着说道:卢西亚诺。现在由你负责驾驶,把船开回须鲸港。张云这个前大明童生来到东岸这些年来,转变是巨大的。至少他以前是绝不会干屠夫这种在他眼里非常低贱的活儿的,但现在他却一点没有芥蒂,甚至还甘之如饴,让人不得不感叹环境对人的改变是巨大的。

    鲸几乎浑身都是宝。在21世纪几乎其身上每一块东西都能够被有效利用起来,加工出来的产品种类涵盖工业食品及医药等多个行业。而对于无论是现在的东岸人还是后世的现代人来说,每条鲸身上最重要的东西莫过于它那厚厚的脂肪层了。由于鲸经常生活在冷水区域,且体型巨大,接触海水的部位较多,因此其身上的脂肪层非常厚,以达到充分隔绝体内热量散失的目的。平均来说。一条成年鲸的脂肪大概占体重的30多,因此其出油率非常高。而更重要的是,这种油的品质非常好,不但是化工行业的重要原料,同时也是一种非常优良的润滑油。

    猎杀者1号下层甲板内安装了一个小型的炼油装置,即使用高温热蒸汽溶化脂肪层。这种方式比传统的用火煎熬制油的方法效率要高出去不少,传统的方法平均出油率不超过50,剩余渣滓中残留了不少油分;而采用高温蒸汽溶化方法后,平均出油率能提高到接近65的样子,油的质地色泽也能提高一个档次。炼油时间也能缩短大半,用的人还少,可谓优点多多。目前马岛须鲸港的海豹油加工中心就是使用的这种方法,经验证非常可靠,因此。猎杀者1号上的炼油装置便也是使用的这种原理。

    张云招呼着大约20名水手兼剥皮工过来剥皮,他们从鱼叉击中的鲸腰身部位开始剥皮,一边剥一边将剥开的鲸皮用钩子向外拉。而在剥的过程中,不时有大团大团的血水混着鱼油冒出,整个甲板上到处弥漫着一股腥臭味,让人闻之欲呕。鲸皮是一种相当良好的制革材料,其表面有一层短短的绒毛,甚至还有天然的花纹,外观非常漂亮。如果再拿回本土用高级染料进行染色的话,那在国内甚至欧洲绝对能卖出高价。

    20人中有13人在剥皮,2人拿着铁钩在拉皮,4人帮忙扶梯子(鱼太高),1人在旁边使劲磨刀,忙得不亦乐乎。由于船上缺乏鞣制新鲜鲸皮的设备与材料,因此张云等人决定把后面要剥下来的鲸皮表面用精盐涂抹起来,做成盐藏皮。这种盐藏皮能保存很长时间,足够大家回到本土或须鲸港后再进行鞣制。

    就这样,众人一共剥了三天多时间,这才将这条成年抹香鲸的皮大致剥了下来。据张云等人估算,这条鲸的鲸皮重量大约有34吨重,鞣制成皮革后其重量可能还不到现在的十分之一,厚度也只有五分之一左右(约23毫米)。

    而他们在剥皮的时候,还动员了更多的水手过来切割鲸体表的脂肪。他们将这些脂肪切割成标准大小的块状,然后将其送进下层甲板的加工车间内,由加工工人将这些脂肪块分别投进一个个钢制蒸锅内。蒸锅内有从蒸汽机锅炉房通过来的热蒸汽管道,热蒸汽温度不是很高(不超过200度),但也足够用了。鲸脂投入蒸锅内后,将锅盖密封,然后通入热蒸汽,待鲸脂全部溶化后通过蒸锅上面的另一个管道流入下方的木桶内储放起来,这便是成品了。

    弄完鲸皮鲸脂后,船差不多也开到了须鲸港内。而须鲸港的居民们听说猎杀者1号捕了一头鲸回来,顿时全城轰动。这座小城市虽然名字里带须鲸二字,但几乎所有居民都没见过鲸长啥样。此时闻知这条船竟然捕了一条真正的大家伙回来,顿时一个个都涌到了码头上围观。猎杀者1号的水手们抬头挺胸,仿佛打了胜仗一般接受全城市民们敬佩与惊叹的目光。

    别发情了,赶紧把剩下的部分弄到岸上来处理了。张云已经再次换上了干净整洁的船长服,笑呵呵地向水手们下令。随着他的命令,水手们开始将已经切成块的鲸肉一一吊下船,然后用马车拉到城中心内进行加工。现在的南半球正处于早春时节,再加上须鲸港附近处于高纬度地带,气温极低,因此这些肉虽然过了好几天了,但却一直没有**变质。根据资料,鲸肉重量一般约占鲸体重的55左右,营养价值很高,味道虽然比不得牛羊肉鲜美,但还算凑合。而且更关键的是量大啊,这条抹香鲸体长近20米,体重虽然没法准确测量,但估计超过了60吨,这肉可就有三十多吨了,扔了实在太浪费了。

    成吨的鲸肉被一块块吊装到停靠在码头栈桥上的货运马车车厢内,然后又被快速拉到了城内。须鲸港的镇长马蒂亚斯面对这些肉山也直挠头,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最后还是猎杀者1号的船长张云帮他解决了麻烦,他让水手从船舱内搬出了很多香料,然后又派了两个人给他。这两人是农业部外派的随船技术人员,这两人别的本事没有,在本土时却学了一手顶呱呱的厨师手艺。

    他们在马蒂亚斯镇长派出的大量帮手帮助下,一边将这些鲸肉反复洗净放血,然后依照处理牛肉的方法,放入各种香料调料后做成五香鲸肉干。做成肉干后重量大概又要缩水三分之二以上,不过这也是十吨出头了,仍然很吓人。当然了,由于这次出来匆忙,他们没来得及带一些玻璃罐头出来,不然这时候倒是可以做一些鲸肉罐头了,也好带回本土给大伙儿尝尝鲜,不过这事倒也不急在这一时,下次带也可以。

    不过这么多鲸肉自然是不可能全部做成五香肉干的。别的不说,须鲸港内男女老少八百多人正眼巴巴地看着呢。他们虽然吃过各种家禽家畜海豹海狮什么的肉,但这鲸肉还都没尝过呢。因此,面对着这些堆积成山的鲸肉,他们一个个好奇之余也免不住想尝尝鲜。

    看到这种情况,张云便做主一人分了几斤肉,800人也才不过几吨而已,毛毛雨啦。毕竟,现在还指望着人家帮忙干活呢,总得先给点好处吧。不过回去以后倒是要给上头写报告了,让上头干脆就地在须鲸港内设立一个鲸产品加工厂。工人就从本地招募,以就近综合利用鲸身上的各类资源。马岛须鲸港正处于鲸渔场内,资源丰富区位优势非常突出,正是天然的捕鲸后勤基地及加工中心,应该充分利用起来。




第一百六十六章 捕鲸(三)
    欢天喜地地从猎杀者1号捕鲸船的船员们手里领到鲸肉后,须鲸港的居民们回去一烹煮,顿时大为失望。味道也就那样嘛,甚至还不一定比他们常吃的羊肉口感好呢,也就图个新鲜而已,因此他们很快便对这些白花花的鲸肉失去了兴趣。

    而在这些居民们烹饪鲸肉的时候,正停泊在码头内的猎杀者1号捕鲸船下甲板的加工车间内,一群水手们仍在充斥着古怪异味的狭小空间内蒸煮着东西。这次不是鲸脂,而是鲸骨。根据农业部下发下来的数据,一头鲸的骨骼重量大约占体重的10以上。张云认为这个数字不太靠谱,据他们粗粗称量,此次捕获的这头抹香鲸的鲸骨重量约在10吨左右,约占体重的16左右。

    鲸骨也是不能随意舍弃的好东西!水手们用拉锯将鲸骨锯成一小段一小段,然后将其投入蒸锅内,同样通入热蒸汽进行高温蒸煮,这也是能榨出不少鲸油的呢!水手们一边通入蒸汽,一边无聊地消磨着时间。

    鲸油拉回去后用处可大了。水手长里卡多坐在加工车间的角落里,嘴里嚼着一些烟丝,开始和大家吹牛。其实他也不是很懂这些,很多东西只是道听途说而来的,不过这些水手们更没见识,因此和他们吹牛真是一点压力都没有。

    可以做润滑油可以点灯可以食用可以做肥皂,甚至还可以拿来做奶油。怎么样,用处大不大?里卡多笑着说道。这次这条抹香鲸这么大。怎么着都算我们赚大了。你看看。鲸油鲸肉鲸骨鲸皮鲸尾鳍鲸肝等内脏,唔可惜没有鲸须,这么多东西都能利用。想想以前那些在斯瓦尔巴群岛附近海域捕鲸的荷兰人英国人法国人挪威人以及德意志佬,他们杀一头鲸一般只在海上割取掉鲸脂,然后剩下的几乎都遗弃在了海里。这可真是浪费啊!

    头儿,我们这次捕了这么大头鲸,回去上面会给我们发多少奖金?有水手问出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不下于三千五百元!里卡多水手长毫不犹豫地报出了个数字,然后想了想又说道:甚至可能更多。因为这条抹香鲸的个头实在是太大了。不过这钱得我们船上60个人来一起分,那些炮手们可能会拿得少一些。剩下我们36人来分可能有三千元以上的奖金,欢呼吧,先生们!这是一笔巨额财富!

    在场的十来个水手吹起了响亮的口哨声,大家的脸上都喜气洋洋的,任谁听到了自己将分到一大堆银闪闪的钱币时都会开心不已的。

    下次要捕一条长须鲸!里卡多此时有些兴奋了,只见他口沫横飞地说道:我听农业部一名官员喝醉酒的时候和我说,很多贵族夫人们对鲸须制作的胸罩裙子或紧身衣很感兴趣,她们愿意为此付出高价——啊,一切为了美丽的女士们。就像黄澄澄的金币那样可爱。

    哈哈哈。在场的水手们发出了更热烈的笑声,看起来在谈论女士的时候。男人们总是格外地兴奋。

    众人又谈笑休息了好一会儿,然后里卡多上士算了算时间,觉得差不多了。然后开始招呼水手们打开蒸锅下方的小管道,令蒸锅内熬出的鲸油流到下方的木桶内。鲸骨内榨出的鲸油不是很多,但积攒下来也绝对不是小数了,由此可见那帮欧洲捕鲸者的败家程度了。

    榨取完鲸油的骨头渣也要取出来,冷却后捣成粉末做成鲸骨粉,那便是上好的磷肥。而且,鲸骨在高温蒸煮的过程中还会固定一部分氮,因此真的是一种非常优良的肥料,而且量相当大,大约能占到鲸鱼体重的67的样子。这条抹香鲸体重估计接近60吨,那便能得到大约四吨左右的肥料。如今国内各项农业大发展,对各类肥料的需求非常高,这由鲸骨粉制作的磷氮复合肥可溶于水,易吸收,非常适合国内农作物尤其是各类果树的生长。

    除了鲸骨外,鲸肝以及一些内脏也必须尽快处理。其中鲸肝是要准备制成鱼肝油的,有些内脏也可以制鱼肝油,但其他的一些就只能烹饪成食物了。鲸的内脏中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d,制成的鱼肝油制剂可以当做营养保健品甚至药品来使用,给年幼需要补充这些维生素的小孩们服用,价值非常巨大。而鲸内脏中的一些特殊部分,如胸腺脑垂体甲状腺等,按理是可以用来制药的,因为这些里面都可以提取20多种激素。不过如今看来这对此时的东岸人来说着实太高端了一些,只能无奈放弃。

    而在蒸锅旁边的厨房内,几名厨师也正在处理鲸尾鳍。鲸尾鳍在后世是一种名贵的菜肴,肉质鲜美,本土的一些穿越众自然是好这一口的,出发前也有过此方面的一些嘱咐。此时这几位厨师正在分工处理这段硕大的鲸尾鳍,他们将尾鳍切成条块,然后用精盐码起来,准备带回本土再说。

    这些尾鳍带回本土后,再将其按照肉质纹理切成细丝状,再用烫水浸烫个几遍,待其冷却后加入一些调料佐拌,做成凉菜。味道不但鲜美无比,营养也相当不错,不出意外的话在本土应当会成为一道名菜。

    这么一算下来,东岸人对鲸的利用真是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比起欧洲人只提取鲸脂的做法不知道高明了多少倍。可以说除了那些鲸皮外,东岸人能处理的差不多都能在船上或须鲸港内自己处理掉了。而鲸皮由于牵涉到需要一些化学产品如纯碱硫酸等物质,暂时还没法进行加工,这让猎杀者1号的船长张云略微有些郁闷,虽然鲸皮已经作成盐藏皮了,但若是拖的时间太长,这对品质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影响的。

    不过须鲸港的镇长马蒂亚斯再次成了张云的救星。在听取了他的抱怨后,马蒂亚斯表示由于岛上经常鞣制一些牛羊皮海豹皮什么的,因此各种材料都有不少,鞣制兽皮的好手也有很多,因此他们可以尝试着鞣制一下鲸皮。

    大喜过望的张云立刻决定让他们试一试,须鲸港内纯碱没多少,但可以用石灰水将就着用一下。此外,岛上仓库内还储存有一定量的硫酸明矾之类的必备品,因此鞣制鲸皮的条件差不多也都齐备了。

    其实鞣制鲸皮说穿了也没什么神秘的。其无非是几个步骤,一是浸水,即将盐藏皮浸水使其恢复到鲜皮的状态。水一般以15度为宜,浸润的时间依盐干的时间来定,一般在12小时左右,总之是使其变软。由于东岸人捕获的这条抹香鲸的鲸皮才只盐干了短短几天,而且大部分皮还没有来得及进行盐藏,还保持着鲜皮状态,因此这道工序就很简单了。

    第二步就是将鲸皮投入碱性水中(水中加纯碱)进行皂化脱脂反应,即油脂与碱反应生成肥皂,同时顺便用刀刮掉皮内层表面残留的脂肪残肉等物质。这是个技术活,东岸人也是摸索了很长时间才规定好了脱脂所需的各种化学品成分的配比。此时纯碱的数量不多,那么用石灰水代替也不是不可以,大不了多脱脂几次就可以了。

    脱脂完毕的皮再反复水洗压油刮皮,然后再投入硫酸与食盐的溶液中浸泡。浸泡24小时后再取出放入铬液(从染料厂拿出的重铬酸钾)中48小时,然后取出削匀压油,然后用水清洗。当然,这里面没有重铬酸钾的话也可以拿明矾等物品代替。

    总之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不是什么技术含量特别高的活计。17世纪的欧洲人或中国人都知道该怎么鞣制兽皮,东岸人只不过是提供了一些化学药品而使这个过程中得到的成品质量更高时间缩得更短而已。鞣制完成的鲸皮厚度大约在两三毫米左右,可以拿去做衣服鞋子乃至皮甲。鲸皮制作的雨鞋防水性能极佳,且在冬季酷寒下不会变形断裂,是一种高品质的皮革。一条鲸鱼的皮完全可以制作一两千双雨鞋,甚至抹香鲸这种大家伙的皮能做两三千双鞋也不成问题。

    真的浑身是宝啊!张云也有些感叹了,这条体重不足60吨的成年抹香鲸预计最终能给东岸人提供两千多双高级雨鞋约13吨鲸油4吨复合肥(鲸骨粉)超过11吨五香鲸肉干200多公斤鱼肝油大量防水雨衣水囊(鲸鱼肠制作)等用具鲜美的尾鳍肉以及鲸鱼牙齿制作的工艺品龙涎香等贵重香料。这些产品的价值张云甚至都有些算不过来了,但是他觉得几万元乃至十几万元都有可能,这实在太惊人了!他现在真的极端鄙视他的那些欧洲捕鲸同行们,他们没有东岸人如此出色的加工手段及利用知识,他们只提取鲸脂,其他全遗弃在海里。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往海里扔掉的是什么东西,真是暴殄天物啊!(未完待续索,!



第一百六十七章 制碱
    平安县的秋天一直是很宜人的,这在之前的数千年里一直如此,直到某一天神秘的东岸人来到此地以后

    平安县城内外,不大的空间内,烟囱林立粉尘扑鼻,就连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一股煤气的味道,让初来乍到的人为之印象深刻。面对如此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了避免身体遭受其伤害,平安县县长钱浩甚至将办公场所都向北迁到了平安港码头以北约十公里平安河入湖口的平安堡内。不过考虑到平安堡内坐落着华夏东岸共和国如今的经济命脉——纺织工业总局和平安机器织造厂,周围大片地带都属于管制区域,平安县政府那么一大摊子人在这里进进出出的很不好管理,因此他在今年上半年4月份的时候又将治所向东挪到了后世阿尔沃拉达以东约十多公里处。

    那里风景优美,河湖纵横树木成荫,土地也很肥沃,非常适合发展农牧业与果园经济。因此,在征得执委会同意后,平安县政府决定在此地设立一座新的城镇,以作为平安县的新治所。目前这座城周达到了近两千米仅次于东方港的大型城堡已经处于紧张的修建之中,城镇名字被命名为黎明镇(阿尔沃拉达,葡语黎明之意)。县长钱浩在上个月已经带着行政班子进驻到了还处于修建中的黎明堡,同时开始向上头申请移民,在本地发展农牧业和果园种植;而黎明镇升格为平安县的治所后,原本的平安镇被改名为平安乡,目前仍是国内唯一的重工业中心。

    而此刻污染最严重的平安港码头工业区内,一家新建立的工厂正屹立于诸如平安钢铁厂焦化厂染料厂第一机械厂北方兵工厂之类的国有大型企业中间,工厂大门口挂着的木牌上书北方制碱厂五个大字。制碱厂。顾名思义,该厂的产品就是各类碱性化学品,更准确地说来就是纯碱——学名碳酸钠。

    此次法兰西棉布市场的风波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从波尔多传到了国内,执委会诸君对于此事异常重视。抛开他们的各种应对措施不谈,这次事情也给执委会的各位委员们提了一个醒:单一的棉布产业注定了东岸人抗风险能力先天就差。而恰好之前国家就一直在有意识地发展皮革加工行业。以充分利用本地非常丰富的兽皮来源,只不过受限于人力等各种因素发展步伐一直不够快而已。这次事件一出,东岸人立刻感受到了危机。因此,在执委会的授意下,政务院便以此次风波为契机,开始重点规划整合皮革加工业的发展。

    而要发展皮革加工业。那么在前道工序即鞣制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类化学品,如纯碱硫酸明矾(铬液主要成分重铬酸钾的代替品)等就必不可少了。在这其中,东岸人已经做到了硫酸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位于平安乡的第一化工厂使用塔式法年产纯度为76以上的硫酸超过三百吨;而纯碱和明矾目前仍处于大量进口的状态,无法做到自制。明矾先不去说它,单说这纯碱。绝对是东岸人此刻最最急需的化学中间品。

    纯碱这种物质,在如今东岸国内发展越来越快的工业体系中需求极大,钢铁造纸印染制革纺织以及即将发展的肥皂产业中都要大量使用。以前东岸人部分使用欧洲进口的自然纯碱,部分使用诸如石灰水草木灰之类的替代品糊弄糊弄。不过如今显然不行了,就比如印染和纺织,要和欧洲人竞争,除了价格外。还应更加注重产品品质的提升。而要提升品质,目前加工过程中的一些不是很规范的工序就要改正了,比如棉花脱脂过程中就最好全部使用纯碱,鞣制兽皮的时候也是同理。否则产品品质上面不能和欧洲拉开很大差距的话,光靠拼价格,总不是一件很靠谱的事情。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这座主打纯碱制造的北方制碱厂便应运而生了。由于缺少制取氨气的方法,该厂生产纯碱的工艺仍旧采用的是古老的吕布兰法,全部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均由现担任第一化工厂厂长自然科学研究院化学所所长的前中学教师宋强设计。吕布兰法在18世纪由法国人吕布兰发明,生产所需的设备和条件非常低。甚至可以说基本不需要什么专用设备,土法上马即可。
1...192193194195196...1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