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孤独麦客

    新华夏地区的雨季已经进入到了尾声阶段,此时的天气开始逐渐转向晴朗。海岬口的炮台与陆防要塞的各类设施和上次到来时相比又完善了不少,看得出来即便是处于雨季大家也仍然在加班加点地搞着建设。尤其是海防炮台这种堪称锁钥级别的防卫设施,更是没人敢马虎。在和二号炮台上的东岸军人们打了一通旗语后,两艘船丝毫没受阻碍地穿过了海岬口的狭窄水道,顺利进入了新华夏湾内。

    新华夏湾内碧绿的海水轻轻拍击着海岸,几只海鸥在远处天际翱翔着,微微起伏的海面上七八艘渔船正在捕着鱼。听口音似乎是来自大明南直隶地区的一些渔民们在船头哼唱着不知名的小调,偶尔拉上来一网沉甸甸的鱼,大伙儿欢快的笑声就能在海面上传出去老远。

    按照规定,这些渔民们打上来的鱼在上缴给海产品加工厂后,厂里将会把其中的20以现金折算后返还给这些渔民,算是他们打渔所得到的提成。这种返还制度有效地提高了渔民们的积极性,使得每条渔船的捕鱼量在最近一段时间内一直都处于稳步上升期。

    如今新华夏地区的明国移民数量已经达到了3800余人,其中大部分人都还在等待着本土或南非过来的船只来运载他们。本地最高长官史钦杰自然不会看着这些人整日里无所事事,他几乎给每个人都安排了活计。眼前这些渔民就是例子,这些渔民们驾驶着的本地修船所生产的百吨级小渔船帆缆齐全,几乎就是缩小版的风帆运输船。史钦杰给每条船都超配了一倍的人手,并让他们轮流操纵船只,以熟悉船只性能和各种操帆技术,这在客观上起到了培养后备水手的目的。

    而除了渔民外,事实上史钦杰在和王铁锤商量后,还挑选了大量明人到华葡联合舰队本方船只上去当实习水手。而后来为了培养更多的水手,在和葡萄牙人沟通后,史钦杰甚至还派遣了一百多人到葡萄牙人的船只上去接受培训,充当实习水手。这样一来,整个联合舰队几乎成了东岸人培养水手的实习场所,这倒是一开始大家所未预料到的事情。

    如今七算八算下来,最后这六千余明朝移民估计要被新华夏地区扣下来超过1200人,这其中除了部分人因为身体原因只能就地落户以外,大部分都是被本地扣下来充当各类工人渔民地方部队以及水手了。(未完待续索,!




第七十七章 伟大的航行(二)
    五百名在狭窄的船舱内与煤炭待了半个月的八旗武士们此时终于能够下船了,李毅瞅了瞅他们,感觉在煤仓里待久了以后这些人显得更黑了。

    好吧,也许这是自己的错觉。李毅摇了摇头,然后大步朝码头城区内走去。新华夏地区的一干官员们看起来都忙得很,目前竟然没有一个人来迎接他们。走到正在热火朝天修建着的城区后,李毅在街道上逮住了正视察住宅建设工地的史钦杰。

    史钦杰头上戴着一顶用树藤编制的安全帽,背着双方站在太阳底下。由于天气炎热(30度),他的棉布衬衫后背都已经被汗水打湿了。他显然对李毅等人的到来比较意外,不过在听闻李毅等人的任务以及接下来的行程安排后,他脸上的表情要多精彩就有多精彩。

    可惜王铁锤巡海去了,不然你们还可以和他讨论一下。史钦杰叹了口气说道,就连老韩的‘超勇’号都护航在外没回来,目前我们港里除了一条在试造的笛型运输船外,连一艘船都没有,更别提什么海军军官了。算了,我也帮不了太多忙,只能尽量给你们做好后勤补给工作了。说吧,需要我们做那些工作?

    煤!李毅言简意赅地说道,我们需要大量的煤炭。对了,上次你们说的塔城煤矿的事情弄得怎么样了?出煤了没有?品质如何?

    那个煤矿已经折腾了好一阵子了,我派了好几百个八旗奴隶在那边。史钦杰肯定地说道,不过这边的天气你也知道。雨季不适合大规模建设。尤其是塔城地区那种缺乏基础设施的蛮荒之地。很多奴隶都得了疟疾,甚至就连监工和挺身队的官兵们都有几人得疟疾死去。再加上连降暴雨,煤矿积水严重,这些奴隶一边要建设房屋,一边要采挖煤矿,产量一直很低

    说了半天没说到重点。我是问你们现在有没有煤炭了,品质怎么样?李毅着急地问道,他的额头上也急出了一层细汗。

    喂。小李啊,我可曾经做过你的上级,你就这么跟我说话的?史钦杰白了李毅一眼,嘴里却说到:当然存了一部分煤了。那边的煤炭埋藏很浅,基本就和露天开采差不多,几百个奴隶断断续续也采了个把月了,目前应该有不低于一千五百吨的存煤。品质么,我也看了,就烧火来说比我们原本用的平安煤矿出产的煤强了太多了,燃烧热值绝对高出去了一大截。这质量是没的说的。

    一千五百吨!这么多!李毅有些惊喜,那样事情就好办多了。这样吧。给我们唔六百吨好了,嗯,就六百吨。我把我们船上那些烂平安煤都送给你,你给我每条船各装上三百吨塔城煤。奶奶的,船只吨位紧张,还要装一些士兵,实在塞不下更多的煤了。下次回去,一定要让现代特种船舶厂的家伙们搞一些真正的大船出来,至少是1000吨以上的。现在的这种满载850吨的船还是太过局促了一些,放起东西来总是觉得不够。

    行,你们任务在身,我也不废话了。史钦杰爽快地说道,这样吧,罗德里戈,你一会派人给船上送一些熏肉腌肉什么的;新鲜椰子也采摘一些,地里的蔬菜尽量挑新鲜的送上船去。嗯,还需要什么吗?

    再弄几头活牲畜给我们。李毅掰着手指头说道,新鲜淡水不急,等出发那天再装不迟。武器火药粮食我们都不缺,钱我们也带了一部分,现在煤炭也解决了,船上各种零部件我们更是准备了很多套。嗯,也没什么需要补充的了。这样吧,给我一些备用船板;另外,再抓紧时间给我们两艘船进行一下维护保养,船底刮一刮,然后再抹抹焦油。对了,最好再给我几只会抓老鼠的猫,船上的那帮闲着没事干的兔崽子们整天在斗老鼠赌钱,老子的一套礼服都被老鼠咬了个洞。奶奶个熊,给我几只猫,我要把这窝老鼠一窝端了!

    行,行,都满足你。史钦杰笑着说道,我让罗德里戈来负责这事,什么事情你只管找他就是了。对了,现在新华堡这边可没有煤炭,所有煤都堆在塔城那边没运回来呢。你们恐怕还是得自己开船去那边装运,也不知道顺不顺路。

    顺路,当然顺路了。李毅摆了摆手,无所谓地说道:反正我们也是要南下的,到时候直接停塔城那边装煤。对了,那边的港口条件如何,没什么暗礁或淤塞之处吧?我怕船只搁浅了,那样就闹笑话了。

    放心吧,‘共同市场’号战列舰都能停泊,还停不下你的船?史钦杰说道,都测过了,平均水深在十米以上,能停大船。港口位于海角内凹处,正好还能避风,一个天然海港,目前已经修建起了一条木质栈桥,你们的船完全可以停靠过去。只是,你们这次的航线是怎么走的?我原来听王铁锤说过这航线最好还是能贴着澳大利亚海岸线走,然后绕过新几内亚岛再北上。如果这样的话你们应该从这里往东走啊,怎么会往南?难道你们确定的航线不是这样的?

    我倒是想4月份的时候直接北上,然后走北印度洋,顺风又顺水,开起蒸汽机来航速能飚到十多节。李毅擦了把汗,然后叹气着说道:但这次上头给我们的任务是探索南印度洋航线,以尽量避开敏感的东印度群岛地带

    事实上按照王铁锤原本的想法,船只离开新华港后,将一路向东航行,然后试图捕捉到那股西南风以顺风航行。这个时代的荷兰人传说就是这么走的,他们的船只在进入印度洋后便会利用这股西南风直抵巽他海峡。不过同时问题也来了,别看穿越众的一干海军军官们平日里都牛逼哄哄的,可问遍了众人,包括穿越前担任过船长的萧百浪,他们对于如何利用这股西南风航行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股风什么时候刮,在哪里能够捕捉到都需要仔细去探索。而且,最为关键的是,顺着这股风能够抵达的目的地是巽他海峡,这不是找死是什么?因此,在海军部的一再规划下,最后还是决定将航线选定在南纬35度至40度之间的海域内,即顺着这个纬度一直向东航行,然后再设法寻找到澳洲大陆。毕竟,寻找一个大陆总是显得比较容易。

    寻找到澳洲大陆后,李毅等人将先上岸补给休整一下,然后继续沿着澳洲南海岸向东航行。当越过澳洲大陆与塔斯马尼亚岛之间的海峡后,船队将转向沿着澳洲大陆东海岸朝北,顺着珊瑚海进入所罗门海,然后穿过新几内亚岛附近海域,向北直插中国沿海地区。

    这条航线比顺着澳洲大陆北海岸走远不了太多,但安全性和隐蔽性却强太多了。要知道,荷兰人在班达海可是有种一支规模庞大的舰队的,护卫着他们的丁香生意。而无论是班达海还是帝汶海,其实都在荷兰人的巡航范围之内,贸然过去的话很容易就会与他们遭遇,然后引发一系列不可控的事件。既然如此,那么大家还不如走澳洲南海岸呢,那里完全是一条荒凉的航线,从这里走完全不必担心遇到敌船,建立补给基地的话也比较安全。

    而且这条航线还有一个特别的好处,那就是澳大利亚丰富的煤炭资源。一路上所经的西澳南澳维多利亚塔斯马尼亚新南威尔士昆士兰等地区均有储量丰富的煤炭资源。其中,便于开采(埋藏于不超过34米的地下)方便运输(靠近海港)的地区共有四处,即墨尔本附近地区(阿格莱希angle色a阿尔托纳区巴克斯玛什等)塔斯马尼亚岛的罗瑟韦尔(ro色vale,有泰马河直通大海)纽卡斯尔附近的猎人谷以及昆士兰州的鲍文盆地。

    这几个地区中间,前两者出产的煤以褐煤为主,黑煤所占比例不高,不过胜在运输极为方便,有的煤田甚至就在海边;而后两者基本上都是可以露天开采的优质黑煤,但离海岸还有一定距离,比如著名的猎人谷煤矿区,煤田普遍在离海岸数十公里的内陆地区。这些煤在开采出来后可以给东岸人的蒸汽机作为燃煤补充,以提高船只的续航力,这对于长途航行的东岸船队极为重要。当然,最后开采哪个主要还是看哪个煤矿先被找到,反正在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李毅是倾向于在墨尔本附近的阿尔托纳区开采煤矿的。虽然其出产的多是燃烧热值较低的褐煤,但胜在开采简易(煤炭埋藏浅)运输方便(就在海岸边)不是,比起猎人谷地区需要在陆地上运输几十公里到海边方便多了。(未完待续索,!



第七十八章 伟大的航行(三)
    原来是这么走。史钦杰若有所思地说道,看来本土还没有勇气做出与荷兰人撕破脸的准备啊。不过这条航线安全么?我是指气候风浪等条件,毕竟南印度洋的西风带可比须鲸港那里强多了。这里不像那边还有南美大陆阻隔,风浪会小一些,这里可全是光秃秃的大海啊,风浪肯定会非常大的,你们的船吃得消么?

    咆哮西风带的大名我们早就从很多欧洲水手的嘴里听到过了,他们谈之色变,认为那是一条不折不扣的死亡航线。当然,我们也是这样认为的。说到这里,李毅顿了顿,然后才继续说道:我们会试图靠近西风带,以借助一点风力与洋流,但不会太过深入。别忘了,我们可以有蒸汽动力的,因此,我们只需要借助西风带一点点的威力就行了。嗯,我们基本上不会向南越过南纬40度,一般来说我们会在35度到40度之间航行。这里的西风不够大,洋流不够快,但对有蒸汽动力的我们来说足够了。

    但愿如此吧。史钦杰还是有些担心,这条航路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其实对世界上绝大部分水手来说都是陌生的。我们不知道那里的海况气候,我担心会有巨浪会有气旋会有冰山。总之,你们一切小心吧,你们为国家做的贡献大家都记在心里。兄弟我也不会说什么煽情的话,就一句,我在这里等着你们凯旋。

    呵呵。李毅擂了史钦杰的肩膀一拳。然后又来了个熊抱。笑着说道:我会回来的。我会开辟这条航线,我会让所有人都记得我的名字。哈哈,以后我会不会也成为一个著名的航海家呢,想想就令人激动啊。

    破浪号与斩波号在新华堡休整了两天,在补给完各类物资后,李毅等人与新华堡方面依依惜别,然后开始扬帆南下,并在3月19日中午抵达了塔城港。如今的塔城看起来乱糟糟的。除了少许七八间砖瓦房以外,大部分人(奴隶)都住在一片片草草搭就起来的茅草屋内。港口内只修了一座木质栈桥,两艘蒸汽船一左一右停靠在栈桥两侧。

    史钦杰的秘书罗德里戈上岸交涉了一番,很快,挺身队的队长安达十五快步走了过来向李毅问好。李毅和安达十五也算是老相识了,在说了自己的要求后,安达十五二话不说,立刻回去组织人手装运那些乱七八糟堆地堆放在草地上的煤炭。这边的煤炭都经过筛选,去掉了很多粗大的煤矸石,勉强可以算是精煤了。

    燃煤的装运工作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天下午才结束。至此。两条船的船舱内各装运了三百吨燃煤大量蒸汽机零部件备用船板帆布武器弹药蔬菜食物以及各种酒类一些牲畜少许银元以及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除了这些以外,自然还有五百名八旗武士了。他们是探险船队的御用打手。

    在补充满了大量新鲜淡水后,3月20日傍晚,探险船队没有再逗留。在塔城港近千名开拓者沉默的目光注视下,两艘船直接扬帆,南下朝未知的海域行去。

    强森,我们现在在哪了?这该死的风,怎么这么小?这不够的!李毅身上穿着一件长款风衣,头上戴着海军制式筒形军帽,走到了他的大副强森上士身边问道。今天已经3月26号了,这些天两艘船一直在沿着南偏东的航线在行驶。一直航行到了今天,他们才稍微捕捉到了一点微弱的西南风。

    强森是航海学校第一届的毕业生,虽然他的年龄并不大,今年才23岁,不过在海军里也算是老资格了。这么多年来他一直跟着李毅,从红鳟鱼号护卫舰开始就一直是他的副手,两人的配合相当默契。

    长官,我刚用六分仪测算过,我们目前应该是在南纬32度左右,航向南偏东30度。航速么,应该在6节7节左右,当然如果您需要更精确的数据,一会我会安排人去测量的。

    不用测量了!李毅摆了摆手,严肃地说道:继续向南!向南方航行,我们需要更大的洋流和风力!不然就以现在这样跟蜗牛一样的速度,我们得需要半个月以上才有可能抵达澳洲大陆的西海岸附近。

    长官,我得说强森犹豫了一下,还是劝阻道:再往南的话洋流和风速确实都会加强,但是风浪也会加大。虽然按照资料上来说这个纬度上不太可能会出现漂浮着的冰山或气旋,但波浪会大上很多。尤其是我们的飞剪式船体,船只左右摇晃的幅度可能会继续加大。最关键的一点是,这样我们很可能会错失澳洲大陆——如果那片大陆真的存在的话。因为如果我们航行到南纬35度左右的话,按照海图上标注的数字,那里已经是澳洲大陆以南了。您知道的,我们目前没法测算经度。

    不用废话了,强森,执行我的命令。李毅不容置疑地说道,继续向南,航行到35度海域,然后转向向东,测量航速。如果我们船只的航速仍然没有达到12节以上那么就继续向南,直到船只速度达到12节,或者船身左右倾斜度超过20度为止。明白了吗?

    明白了,长官,我会照做的。强森上士敬了个礼,然后下去安排了。很快,斩波号的桅杆上挂起了跟随旗,两条探险船继续一前一后朝南方驶去。

    3月28日,海上风浪渐渐大了起来,强森上士站在甲板上,有些担心地看着海面。这里已经明显越过南纬35度了,大概在38度的位置,从理论上来说,这里甚至还没有进入咆哮西风带以内,充其量顶多算是外围地带而已。不过就是这个外围地带,其威势就已经很不一般了。

    今天刮的是西南风,大概有56级的样子,海风卷着海水,形成了一个个巨大的涌浪。不时有一个涌浪狠狠拍击在海面上,发出一阵巨大的轰响,同时在海面上形成大片白色的水沫区。满载排水量不过850吨的两艘船就如同两片无助的落叶般在海面上起起伏伏,海面上不时打来的浪花甚至将强森上士的海军服都给打湿了。

    船上的排水孔已经全部打开,开始往外排放着打进甲板的海水。海面上的海风继续呼啸着,桅杆上的旗帜也被吹得呼啦啦做响,瞭望舱内的瞭望手已经下到了甲板上,因为再待在上面的话他很可能就会被甩进海里,那样就神仙也救不了他了。

    李毅也坐在船长室内的椅子上看着远方的海面。船舱玻璃窗上全是一片细碎的水花,那是某个打过来的大浪造成的影响。今天的风浪着实不小啊,看这天空也不是很晴朗,也许一会还要下一会儿雨,嗯,也许能给我们接济一点新鲜淡水。

    又一个巨浪打来,只听哐当一声,船长室墙壁上挂着的一幅油画摔在了地上,外面的玻璃镜框摔了个粉碎。勤务兵从门外艰难地挪了过来,李毅挥挥手让他退下去了。

    船身的摇晃幅度已经达到十七八度了,而且涌浪往往有4米多高,看起来十分吓人。再往南风浪应该还会更加剧烈,不知道自己单薄的船体能不能够吃得消这种恶劣的海况。其实李毅这个时候都有些庆幸自己是顺着洋流和风向在航行了,真不知道后世那些直向南穿越西风带的南极科考船捕鲸船什么的是如何与西风带搏斗的,想必一定很惊险。

    想了想后,李毅很快站起了身,然后披上自己的雨披走上了甲板,找到正在忙碌指挥着水手们操帆的强森上士,问道:航速如何?

    长官,航速已经达到了11节以上,快逼近12节了。强森的衣衫已经完全被海水打湿,只见他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水珠,继续说道:我建议不要再往南了,那样很危险。如果我们越过南纬40度的话,说不定会遇上一些漂浮的冰山,也许还会有一些气旋风暴,那样我们就惨了。

    我同意你的意见了,强森上士。李毅点了点头,面色严肃地说道:现在天气不好,完全看不到阳光。因此你要注意点,保持住这个纬度,别走岔了。再航行唔,再航行一个星期就差不多了。到时候我们就转向朝北方航行,澳洲大陆应该就在我们一天航程内的地方。

    遵命,长官。强森用力点了点头。外面天气很恶劣,完全看不到一点阳光,那样就无法随时准确地测量船只所在的纬度了,确实得加倍小心。万一迷航了不知不觉走入咆哮西风带的话,那样乐子可就大了,强森上士可不确定自己这条船会不会被那些巨大的海浪给拍散架了。(未完待续索,!
1...153154155156157...1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