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孤独麦客

    安处也不推辞,想了想后,随即将远处的绘图参谋喊了过来,命令他在地图上将此地命名为金山港。因为墨尔本地区据说历史上曾经发现过金矿,因此将此地命名为金山倒也说得过去。

    5月1日,在帮留守本地的92名八旗武士初步整修出了一个粗略的营寨后,李毅命令将船上最后的两头驼峰牛留给了留守人员。同时遗留给他们的还有大量斧子拉锯柴刀等工具,以及大量粮食和种子。在做完这些后。两艘船依次离开了金山湾,然后转向东再转向北,朝最终的目的地——大明沿海驶去。

    澳洲东海岸对于东岸共和国的探险船队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走的航程。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南赤道暖流在地球偏转力以及澳洲大陆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自北向南走向的东澳大利亚暖流。这条暖流顺着澳洲大陆东海岸南下,而这,很明显对东岸人的航行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不过所幸的是,如今的澳洲大陆正值夏秋季节,东海岸的中南部地区与马达加斯加一样,盛行东南信风,因此航行的时候多多少少还能借助一些风力,这大大抵消了逆流航行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5月10日,两艘船行驶到了鲍文盆地以东洋面,这里已经位于了澳大利亚北部海域。在这个时候,由于南半球已经进入了深秋时节,太阳直射点北移到了赤道附近。因此原本因北半球的气压带南移而形成的西北风也大大减弱,而此地原本的东南风开始渐渐占据主角。这样一来,东岸探险船队的风帆始终没有降下来,他们依靠着海面上刮来的东南风,在蒸汽动力的辅助下,逆着洋流坚决地向北行进着,并于5月16日进入了俾斯麦海。

    进入俾斯麦海之后,两艘船在后世的拉包尔港附近上岸,主要是为了一些新鲜的淡水,同时大家也准备趁机采摘一些新鲜的椰子——这是航行途中难得的补充,因为在这个时代,并不是每个海岸都有椰子树的,这种原产于马来地区的树木还没扩散得像后世那么厉害。水手和船舱里尚存的八旗武士们也被获准轮流上岸进行一番短暂的休整,李毅安处两人也小心翼翼地等上了陆地。

    这座后世被命名为新不列颠岛的热带岛屿在此刻仍然还是一片荒芜,岛上的环境极其恶劣,到处充斥着密密麻麻的热带雨林,让人看了头皮发麻。两人也没兴趣深入该岛内陆探索,当年日本人建设此地时可是死了不少人的。那都是1942年了,以当时的技术条件和工业发展水平尚且不能彻底征服此地,那么可想而知如今的东岸人对此就更束手无策了。

    两人登上陆地也仅仅是为了缅怀抒发一些心中某些特殊的感情而已。比如远远跟在他们身边的参谋们隐隐约约听到了一些什么联合舰队山本五十六之类的词语,但都面面相觑不解其意。他们只知道此地离最终的目的地——东方明国沿海已经不远了,如果本土发下来的洋流图与气候资料没有错的话,那么他们大胆估计从这里到最终目的地大概只有半个月左右的海上航程了。至于到了明国沿海后大家该如何进行下一步行动,那么就需要看两位长官如何安排了。

    他们的两位长官没在这里耽搁多久。5月17日,在拉包尔附近略作停留一天后,东岸探险船队再次出发,他们往西北方向斜穿过整个俾斯麦海后,又跨越了赤道。进入北半球后,不但洋流开始对航行变得有利,就连信风也开始帮起了东岸人的大忙。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逐渐北移,开始越过赤道在北半球形成了西南季风,这大大加速了东岸探险船队的航速。

    在此过程中,东岸人一直小心翼翼地控制着与荷兰人占据着的香料群岛,以及处于西班牙人统治下的菲律宾群岛之间的距离,以确保不被这些殖民者发现自己的到来。5月25日,斩波号与破浪号穿越重重波涛,在台湾岛东北部的宜兰河畔临时停靠,补充淡水。

    两艘船加起来至今已经消耗了约两百吨出头的煤炭。也就是说,目前我们的燃煤储备才仅仅消耗了三分之一而已。不过蒸汽机及其传动系统的零部件消耗量较大,很多易损件甚至已经消耗掉了接近一半的备件,这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了。安处海军少尉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了一个小型笔记本,一边计算一边说道:不过总算还好,谢天谢地,我们终于到达了明国沿海附近。说实话,出发前我甚至都无法相信我们真的能够顺利抵达这里。不过我们真的做到了,这是一项壮举啊!

    嘿嘿。李毅笑了笑,说道:以后华夏东岸共和国的历史上会记载我们今天的这项开辟新航线的壮举的。好了,这里不能多作停留,毕竟这附近各种海上势力纠缠不休,情况错综复杂,我们要尽量避开麻烦。补充完淡水,大伙再稍微休息休息,然后就上船撤吧。下一步,我们去济州岛,去骚扰下那里的棒子!那边几乎没有像样的海上势力,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在那里折腾。对了,出发的时候不要开启蒸汽机,从这里北上顺风又顺水,只需要差不多两三天的时间就能抵达济州岛附近。

    济州岛上此时应该有朝鲜人的军队的吧?可能还有一些他们的海军船只。安处此时表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只见他继续说道:我们手头才有不到三百个八旗武士,以及两百人左右的水手,想占领那么大一座岛怕是有难度吧?或者,我觉得这根本就不可能,就算被我们攻下了也守不住。

    先去看看再说。李毅拍了一把安处的后脑勺,满不在乎地说道:再说了,济州岛只是我们之前确定的第一优先岛屿,实在不行就去占别的岛了呗。大明沿海那么多岛,随便占个有深水港湾的不就行了。当然了,你有些东西说得也没错,我们人手是不足,这次我们主要是去看看,打探打探,为下一步出动大船队摸清情况。济州岛这种大岛,必须要1个连的正规陆军至少一千名战斗经验在三年以上的八旗武士,以及四艘以上的海军大船才能够勉强说占下来。好了,别磨蹭了,上船!咱们北上!(未完待续索,!




第八十二章 伟大的航行(七)
    1642年5月27日正午,由李毅上尉率领的华夏东岸共和国探险船队两艘船只缓缓驶近了济州岛北侧的济州港口外洋面。不幸的是,岸上的朝鲜人似乎在第一时间就发现了他们,李毅站在船上用望远镜望去,只见很多似乎穿着号衣的朝鲜戍卒在岸上乱成一团。一些人骑着马往城里赶去报信,一些人则提着长矛弓箭等冷兵器走上了码头边窥视着海上。

    这些棒子似乎对我们的敌意很大啊。李毅放下了望远镜,喃喃自语道:也许他们把我们当成倭寇了?

    长官,倭寇是什么?强森上士有些不解。

    唔,那就是日本海盗。海盗你懂的,他们都很凶残,所以这些朝鲜人很害怕。李毅轻松地说道,这些朝鲜人的战斗力不值一提。你别看他们现在看起来还有模有样的,只要我命令莫大勇带人上岸打一个突击,这些人就得崩溃。

    强森上士有些难以置信。东岸军队里也有极少数朝鲜人在服役,而以他的认知来说,这些人的表现其实和大部分东岸人并没有太过明显的区别。他们一样训练一样行军一样战斗,看起来就是东岸诸多民族中一个很普通的群体而已。不过长官把这些朝鲜人说得如此差劲,一定也是有原因的。嗯,是了,一定是他们的文化和制度实在太差劲了!东岸的制度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制度,东岸的文化也是最优秀的文化,东岸的军人是有荣誉感的职业军人。我们可和那些愚昧的农奴士兵不一样!

    我们需要一些物资方面的补给。尤其是新鲜蔬菜和肉食。强森。你立刻挑选50个水手,带上步枪上岸。同时莫大勇也将率他麾下三百名八旗武士上岸,一同接受你的指挥。我命令你们去岸上劫掠那些朝鲜人散布在城外的村落,征收一些粮食和牲畜回来。现在去执行命令吧!

    强森上士敬了个礼,随即下去筹备去了。很快,两艘船上依次放下了大量小艇,小艇上满载着八旗武士和水手,朝岸上划去。

    第一批二十多名八旗武士上岸后。他们立刻在登陆点附近围成了一个弧形防御圈,用步弓斜指着外面,狠狠盯着远处那些蠢蠢欲动的朝鲜人。但是那些朝鲜人只是远远看着,他们并没有足够的勇气冲上前来进行战斗,也许他们惧怕这些长得黑漆漆却穿戴着精良铠甲的海寇的战斗力,但更多的原因可能还是海面停泊着的两艘巨大的战舰给他们带来了强烈压迫感,使得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随着登岸的士兵越来越多,这些朝鲜人就更不敢有些动作了。他们普遍装备着冷兵器,但多数都是长矛,最基本的皮甲和弓箭都很少能够看得到。从这一点看来。也许他们不主动进攻是正确的。于是很自然而然地,当三百名八旗武士和五十名火枪手全部上岸并且整完了队形后。这些朝鲜人依旧一动不动。他们既不逃跑,也不进攻,就那么傻乎乎地看着已经陷落在海寇手里的码头。

    强森上士将指挥刀一举,莫大勇立刻带着排成三行的近三百名八旗武士朝前方有朝鲜士兵的方向扑去。他们快步小跑着,却仍然维持着大体的队形,看得出来经过东岸人多年的悉心调教和战争洗礼,这些八旗武士的战斗力已经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乏善可陈的战斗很快就结束了。挡在前方的约两百多朝鲜士兵大部溃散,少部分则在和八旗武士们的交战中被杀死或者俘虏。整个战斗进行得异常轻松,耗时甚至还不到半个小时。三百名八旗武士仅仅开始了几轮步弓射击,这些朝鲜人就开始了溃逃,而在八旗武士的两百多名长矛手开始了小跑冲锋后,这些朝鲜人就彻底崩溃了。他们只造成了八旗武士两人死亡六人受伤的轻微伤亡,而那些东岸火枪手们甚至还没来得及进入战场整个战斗就结束了。

    报告长官,我们击溃了超过两百名朝鲜士兵,并且杀死杀伤了其中72人,俘虏49人。据金泰强中士审讯他们后报告,这些死伤者和俘虏中甚至没有任何一名军官,据信他们都成功逃跑了。强森上士站在已经登岸的李毅上尉面前进行着战斗汇报,而在他们旁边,则是一大群被绳索捆绑着的垂头丧气的朝鲜俘虏。

    我再拨给你五十个水手,立刻去给我收集粮食牲畜和淡水。李毅抬起手腕看了看表,说道:现在是下午一点,七点钟之前所有人都必须返回。记住,收集粮食的队伍由你指挥,收集过程中切忌分兵,如果遇到朝鲜人大队立刻全军折返码头,依托我们的舰炮进行防御。

    遵命,长官。披挂整齐的强森上士立刻下去指挥部队去了。

    三百个人,怎么着也不够占领这座岛吧?安处少尉很快也来到了李毅身侧,说道:这岛上总共有多少棒子?军队又有多少?

    不知道,但估摸着有几万朝鲜人,军队么,感觉一两千人还是有的。当然了,这些都是我的猜测,资料室里也没关于这方面的资料。李毅很干脆地说道,我们这么点人肯定占不了全岛,就算在海边占个据点也很难做到。毕竟莫大勇的手下还不到三百人,够干什么?而且我们还没有坚固的工事,别忘了朝鲜目前可是有几百万人口,还有着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他们的动员和战斗能力再差,也能够轻易击溃我们留守在这里的小部队。事实上要想长期占据这里,我们得有一个坚固的城池,还得有至少一千名训练有素的战士和众多的大炮,而这些短时间内我们都没法解决。

    那怎么办?安处有些忧心,本土可是让我们在此地占下一个可作为将来移民基地的岛屿呢。我看着济州岛就挺不错的,是中国北方外海最适合做基地的岛屿了。要不是我们力量太小,占下来绝对可以,而且岛上还有朝鲜人的马场,牲畜众多。这里如果不行的话,那我们去哪里?南方海域肯定是不行了,那里是郑家的地盘,我们本钱小,暂时不想和他们扯上关系,那难道去渤海湾内?

    渤海湾内更不行。李毅直接摇头,那里靠近满清的核心统治区域,别忘了如今拜孔有德等人之赐,他们已经有部分水军和船只了。如果我们将基地选在辽东半岛附近的某个岛上,等我们两艘船走后,万一满清哪天发疯调集船只进攻那座岛,就凭莫大勇的那三百人能顶得住几天?所以说以我们如今孱弱的力量,还是在别的地方想办法吧。任何在大明满清朝鲜和日本海上力量辐射范围之内的岛屿都不行。

    这些地方确实不行。安处此时也摇了摇头,说道:你别忘了这个基地最好还要有足够的船材,因为我们的船只需要修理;最好还出产煤炭,能够给返程的蒸汽船提供燃料。嗯,食物饮水也要够丰富。我擦,这个地方到哪里去找啊?

    只能向北去找了。李毅将腋下夹着的一卷地图展开,然后用手指沿济州岛对马岛方向划了一条大弧线,一直延伸到了北海道附近,然后手指又往北海道上方一戳,说道:就这里了!这个地方人烟稀少,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势力对此地宣示过主权,但一直都不太重视,也没有直接派员管理,正是此地难得的势力真空地带。更绝妙的是,这个地方不但各种木材资源极其丰富,而且还盛产煤炭,渔业资源也很不错,正适合当我们前期的过渡基地。

    啥?!库页岛?安处少尉凑过来刚瞄了一眼,就立刻失声喊道:怎么选了这么个鬼地方?大哥,这里气候太寒冷了,而且港口冬天可是要封冻的啊!我们的船只怎么进出港?

    那里有暖流经过,港口封冻期不长的,大概三个月左右。只有近岸地区才会封冻,而且冰层很薄。李毅一边在地图上寻找着什么,一边说道。

    现在可是小冰河时期啊,平均气温比较低。安处继续无力地说道。

    那也顶多封冻期长一些,冰层厚一些而已。李毅抬起头来看着他,说道:那你给我说说,现阶段一个有木材有煤炭有大量动物性蛋白来源,且周围没强大海上势力的岛屿,在哪里?台湾岛么?对不起,那周围是郑家的天下,而且是未经开发的热带,死亡率很恐怖,更别提周围还有荷兰人出没了。

    安处说不出话来。

    我已经找好地方了。李毅将地图一卷,说道:亚历山德罗夫斯克,位于库页岛西侧,鞑靼海峡之内。那里是一个河口,且河道曲折,入海口附近还有天然防风堤,非常适合躲避风浪。而且日本暖流支流经过附近,使得库页岛中南半部西侧的封冻期没北部那么恐怖,我估计我选的这地方封冻期不会超过四个月,大概每年12月到次年34月的样子。(未完待续索,!



第八十三章 伟大的航行(八)
    封冻期四个月?安处有些犹豫,我算算啊,我们最好利用南半球冬季的季风航行,也就是说,我们得在4月份以后抵达澳大利亚,然后花一个月时间跑到大明沿海来,这样最经济,速度也最快。而这个时候库页岛西侧鞑靼海峡内中南部地区的一些港口应该已经解冻了,我们的蒸汽船队可以到这里来补充燃煤修理船只,然后南下到大明沿海地区搜罗人口。搜罗到的人口再运回库页岛修养,大体流程是这样的吧?

    不错。李毅点了点头,说道:库页岛渔业资源极其丰富,大马哈鱼你总知道吧?动植物资源也很丰富,当然此地粮食的收成可能不会太好,不过没关系,一年有个几个月的时间种两茬土豆也够了。而且此地也不会养太多人,人多了以后就开始往澳洲金山港外运。

    还是觉得不靠谱啊。安处嘴里嘟囔着,这么冷的地方,冬天零下二十多度呢,还得弄一些土炕,很麻烦的。

    一个前期过渡据点你怎么这么挑剔啊?李毅不满地将手中的地图卷敲在安处的后脑勺上,说道:这里我是老大,我说了算。前期就这里,等以后我们在东亚地区的人手充足了以后,再想办法把济州岛这种暖水港口拿下,作为我们在大明外海的移民中转基地。要是现在猴急占着东海上的岛屿的话,我估计等我们明年的今天过来,差不多就可以为莫大勇他们收尸了。就他们那三百人手。丢到库页岛上我还担心被当地的赫哲人阿伊努人什么的给灭了呢——虽然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

    两人又扯了一会闲篇。一直到下午六点多钟。出去收集粮食和牲畜的强森上士回来了。他的手下们似乎在外面进行过一番战斗,为此还抓了上百个朝鲜俘虏。除了这些俘虏外,他们一共征集了大约三万多斤粮食,这些粮食均由朝鲜俘虏们用马车拉了回来。说真的,李毅对这帮人能够收集到这么多粮食还真是感到有些意外呢,说不定他们还是打破了某个官仓才得到的粮食。不过他对这些粮食也不是很在意,船舱里还有相当多的红薯土豆玉米什么的,够大家吃很久了。他如今下令收集粮食纯粹是顺手为之罢了。

    相对粮食而言,他如今更关心的显然是收集的活禽。出门在外的水手,哪能不吃肉呢?但那种变质的腌肉或熏肉总是让人倒尽胃口,因此活禽才是水手们的大爱。唔,收集到了两头牛六头猪十来只羊五十来只鸡,不错不错,能够让弟兄们好好大吃一顿了。不过话说这朝鲜李朝军队的战斗力还真是渣啊,自己一百个火枪手三百黑人士兵就能在这济州岛上大摇大摆征集粮食,而那些李朝军队大多只能守在城里不敢轻举妄动——好吧,也许是他们还没来得及调集大军。不过他们的战斗力弱确实也是不争的事实。人数差不多的对阵,往往一轮步弓火枪齐射。然后再由黑人士兵们来个冲锋就打垮他们了。难怪当年数量稀少的倭寇就能将这里搅得鸡犬不宁!

    狠狠鄙视了一番李朝军队孱弱的战斗力后,眼看天色将黑,李毅干脆下令将抓到的约150名朝鲜俘虏带上船。然后东岸人又放弃了白天刚刚占领的码头,全部回到了船上,拉起锚链扬起风帆,走了!

    1642年5月30日清晨,一路沿着日本近海航行的东岸共和国探险船队终于抵达了传说中的鞑靼海峡。海面上的风很冷,海水的温度也很低,不过很明显已经解冻了。李毅站在船头,一面看着绘图参谋们绘制的海岸线图,一面和自己带来的地图做对比。

    这里是霍尔姆斯克。这里是苏维埃港。这里是乌格列戈尔斯克。李毅的嘴里一直在小声嘟囔着这些地名,终于,在第二天下午时分的时候,两艘探险船一前一后降下了大部分风帆,停靠在了一处河口外海。在派出小艇测量了河流航道的水深后,两艘大船干脆开了进去停靠在了河流入海口处,并落下了首尾双锚。

    岸边到处是密密麻麻的白杨与白桦树林,那高大挺拔的身姿,让人看了心生震撼。森林边是大量的草地以及令人讨厌的沼泽区,不过这些在擅长建设的勤劳的东岸人眼里都不是什么问题。

    第一件事,搭帐篷伐木造屋,不用我吩咐了吧?就是把你们在孤山港和金山港所做的事情再做一遍。李毅裹了一件呢子大衣,穿着长筒马靴,走在库页岛松软的草地上。这座七万多平方公里的岛屿是后世沙俄趁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从满清手里夺走的,后来成了俄罗斯境内的第一大岛。该岛资源丰富,木材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渔业资源都相当丰富,曾经被人称做远东的科威特。而且地理位置也相当重要,处在鄂霍次克海与日本海中间,从这里出发可以利用黑潮直抵北美大陆,真的是一个战略地位相当重要的岛屿。
1...155156157158159...1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