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孤独麦客

    呵呵,你还真是贪心不足啊。韦华转头朝李毅笑了笑,说道:暂时是没有了。30多千瓦输出功率的蒸汽机说实话在机帆混用的时代也能凑合着用一下了,你也不看看我们船才多大。等以后有了更大体型的船只再说吧,到时候即便你们不说,上头交通部的那帮官老爷们也会催着李红星上马更大马力的船用蒸汽机项目的。实在不行,现在的这种483马力的蒸汽机也可以改进一下嘛。嗯,平时我们不是老是说气缸内有蒸汽泄露吗?那么我们就采用复涨式蒸汽机,即把两个蒸汽机串在一起,上一级气缸里的蒸汽漏到下一级气缸内继续推动活塞做功,这样就减少了很大一部分蒸汽泄露造成的热能损失,应该能提高不少输出功率的。不过这种复涨式蒸汽机一般用在大型船舶上,你们这些船还是太小了,单缸就够用了。

    什么是复涨式蒸汽机?我怎么没听说过?给我科普下呗。李毅豪不知廉耻地问道。

    韦华用鄙视的目光看了一眼李毅,没好气地说道:三涨式蒸汽机听说过没?那就是三个气缸串在一起!两个气缸串在一起的当然就叫复涨式蒸汽机了。小李啊,平时没事的时候别老和那些来这里的欧洲破落贵族小姐们纠缠不清的,和常开胜那厮一个德行。你可是有老婆的人,还在外面养私生子,这像什么话啊!我看你还是把时间多用在学习上比较好!这对你有好处,真的,听我的没错。

    嘿嘿。李毅讪讪一笑,没有再说话,而是站在船艉甲板上看着船上忙忙碌碌的水手们。如今水手数量不足也是制约华夏东岸共和国航海事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位于大鱼湖南岸的航海学校虽然几经扩招,但就目前来说每年也就只能够提供大概一百多名毕业生的样子。这些人对海军部来说都是自己人,属于可以放心使用的部下,穿越众海军军官们一般都喜欢提拔他们来做船上的士官,以更好地贯彻自己的意志。

    除了这些外,就只有靠统战部利用东岸海军内一些海盗出身的官兵去加勒比海忽悠一些海盗来投了,但这数量也有限。而且随着东岸年年去加勒比海招募落魄的海盗,这些年来这招也越来越不管用了,因为想从良的海盗大部分都被东岸人招来了。每年招来的海盗基本都去了海军,而交通部花大力气甄别培训的那几百个马来奴隶水手则只能分配到内河运输公司以及南海运输公司的运输船上去了。

    李毅的斩波号额定船员为105人(含炮手),与破浪号的人数一样。当初为了凑满这一百来个水手可真是伤透了脑筋,因为今年海军对水手的需求缺口实在是太大了。按照海军部的计划和造船厂的进度,差不多两个月后就会有两艘新的战舰入役——高速巡洋舰精武号和护卫炮舰石首鱼号。更别提王启年夸口的四四舰队计划中尚缺的一艘八月十日级战列舰了,虽然这艘战列舰建造与否还在争论之中,但毫无疑问,这两年来海军对水手的需求是越来越大,正常的水手培养途径完全无法满足海军飞速增长的胃口。

    因此,可想而知为了凑齐斩波号的水手数量李毅是费了多大的一番劲了。他不知道求爷爷告奶奶托了多少人情,这才勉强凑齐了船上的大部分人数。但饶是如此,炮手中间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是岸防炮兵出身,很多人根本就没出过海,要想让他们适应海上的节奏,看来仍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磨合。而且斩波号是机帆船,船上装有蒸汽机,这对水手们来说也是新事物,他们也需要时间来熟悉设备,学习如何使用维护以及保养设备,这些都需要时间。

    每条船的船舱内都加满了400吨精煤,都放在底舱,就当压舱石吧。韦华突然又说道,这些煤理论上够‘斩波’号不间断航行3200小时了,当然很多设备的寿命可能没这么高,不足以支持你们航行这么久。唔,‘破浪’号经过这次的整改后,煤耗也下来了,大概每小时耗煤135140千克的样子吧,400吨精煤也够她航行3000小时左右了。再加上还有风帆,总之你们的续航力看起来是无限的。再加上船上还有捕鱼拖网小型海水淡化装置,你们在海上的生存能力绝对完爆这个地球上现存的所有船只。

    装了400吨精煤差不多就是极限了,可惜啊。等到了新华夏那边再看吧,前阵子他们写报告回来说发现了一个优质煤矿,希望这会儿他们已经出煤了。煤的燃烧热值越高,我的续航力就越高啊。李毅叹着气说道。

    破浪号与斩波号的纸面数据差不多,因为加挂了很多钢板以及大量使用高密度的硬木制造的缘故,其空载排水量就有300多吨。而标准排水量为730吨,其实这个数据也不准确。因为设计的目的是用做海上探险船,因此船里面杂七杂八的设备比较多,火炮弹药淡水啤酒烈酒粮食燃料备品备件等物件都往多了配备,因此造成其标准排水量高达730吨。而满载排水量只有850吨,因此一艘船装个360吨400吨燃料就是极限了。

    1642年2月1日,破浪号与斩波号探险船满载驶出了河口堡码头,然后穿越鸭子湖进入了南大西洋,低调地朝南非河中港驶去。(未完待续索,!




第七十五章 经济圈
    探险船队出发后,本土依旧在有条不紊地继续着自己的步伐。

    从1641年年中时分开始的针对欧洲移民的禁令开闸后,从波尔多佛罗伦萨以及里加(在汉萨同盟的协助于41年年初设立)这几个商站内一下子涌来了大批欧洲移民。11月下旬,两千名法兰西移民(含七百名儿童)在东方港登陆;12月上旬,一千五百名意大利人分乘几批船抵达了南方的罗洽港;1月初,两千名立窝尼亚人在镇海港上岸。这总计五千多名欧洲移民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国内的人口数量,如果再算上新华夏地区前后两批将要运来的六千余明国移民,以及这些年来国内人口自然增长邻近地区越境偷渡的人数,华夏东岸共和国的人口预计将在下个月达到历史性的五万六千人左右。

    人口一下子激增了30有余,这对于立国才几年的华夏东岸共和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首先是管理这些新增人口的干部数量严重不足,这是一件很要命的事情,大鱼河青年干部培训学校这些年来每年大约只能毕业几十名行政干部,这些人经验不足,完全没法管理这些初来乍到的移民。最后没办法了,只能从东方县平安县这些核心统治区抽调老干部去安置这些新移民的地区上任,而将那些经过多年统治秩序良好的核心统治区留给那帮刚毕业的愣头青们练手。尽管这样,以东岸工业化社会严密的组织结构,干部数量的缺口仍然很大。后来只能将相当数量的部队老兵士官退伍。然后让他们到地方上上任。这才勉强将局面撑了过去。

    经过此次事件,执委会深刻认识到了培养干部是一件比爬科技树还要重要的事情,必须当做大事来抓。不过现在转变政策,要出成果也是几年后了,眼下只能靠大量抽调老兵军官去当地方官,这其中的影响和副作用一时半会儿还真难说得清。不过这次一下子涌进来这么多人口也是特殊情况,执委会也是怕和荷兰突然爆发战争,到时候移民渠道差不多就要断了。既然如此,还不如自己先主动招募大批移民过来,然后再好好花一段时间消化消化。

    按照执委会的计划,新来的这些移民将全部拆开,分散安置到全国二十个乡镇(不含海外地区,计划新建两个乡镇)之中。安置的原则还是新老搭配,即以对华夏东岸共和国认同度较高的老居民来以老带新,以尽快让他们能够适应东岸这个和他们之前生活的地区完全不一样的工业化社会。目前,全国五万多居民中,能够熟练听说汉语会书写几百个常用汉字主动维护国家利益的这部分真东岸人才不过三万有余。以三万多人来同化几乎和他们数量差不多的人口。这非得需要花费相当的时间不可。

    当然,优厚的生活条件良好的成人教育和不断的战争胜利都能够加速这个过程。这就需要政府的统筹规划一揽子安排了。毕竟,一下子涌进来这么多人,原有的各种资源——如成人夜校教育资源粮食以及消费品资源土地资源住房资源交通资源等等在短时间内都会呈现出紧张之势。在这件事上,政府如何加大投入积极协调,以及合理疏导新移民与老国民之间的矛盾,对于如今底子还有些薄,立国年头也有些短的华夏东岸共和国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如果我们用形象点的语言来描述的话,如今的华夏东岸共和国就像是一条吃涨了肚子的蟒蛇,需要时间来消化这些被它一口吞下去的食物。尽管我们可以给这条蟒蛇喂一些有助于消化的药物,但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大量的时间来消化食物,然后将其转化成自身的力量。

    这五千五百名欧洲人口中,最受东岸人重视或者说警惕的当属那两千名法兰西人了。鉴于国内数量庞大的法兰西裔移民群体,作为掌握着国家资源的穿越众及他们的少量铁杆追随者其实一直是不太愿意大量引进法裔移民的。原因就是他们不愿意让国内某个族群的势力过于庞大,这不利于同化,也不利于他们统治。毕竟,这么大的人口基数,万一里面出个野心家什么的利用民族或宗教矛盾挑起社会动荡,那么穿越众的事业可就有土崩瓦解的危险了。虽然目前国势蒸蒸日上,国民生活水平较高,大家对穿越众及其追随者的统治相当认可,大规模社会动荡的可能性不是太大,但也得以防万一不是。好在目前军队尤其是陆军的构成主要还是以立窝尼亚人明人以及哥萨克鞑坦人种为主,不然如果就连军队中都大量充斥着法兰西人的话,那么乐子可就大了。

    如今国家实行高压统治和民族沙文主义政策,强制同化外来移民;同时也将一些宗教神棍牢牢掌握在手里,严厉打击地下讲经会等被定性为邪教组织的宗教机构,以确保能够利用宗教更好地维护政府的统治地位。这几年来,由于信徒告密而被抓捕的耶稣会神父已经不下十人,他们以及国内那些追随他们的狂信徒们全部被拉到了山里秘密处决,东岸人对这类地下活跃分子的打击是从不手软的。为此,宗教事务处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守夜人组织,这个组织的成员有海盗有刑事犯有流亡者有变节的神父,总之都是一群人渣,他们对于打击受境外势力资助的地下邪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642年1月中旬的时候,七百多名法裔小孩被送进了兵团堡学习。与此同时,剩下的一千三百名成年法裔移民被分散安置到了东方港罗洽港河南乡牧场乡棉农乡镇远乡梅林港等多个乡镇,一千多人像撒胡椒面一样一下子就撒了下去,每个地方也就分到了区区一百多人,几乎将他们集群居住的可能降到了最低。

    除了首都及其周边地区以外,此次重点分配人口的地区当属前次规划中的鸭子湖流域的农业区了。更具体点的话,就是西湖堡河口堡以及香山堡三处,而在这三处里面,以种植业和木材采伐加工为经济基础的西湖堡又是重中之重。

    早在1640年10月份,随着八百名垦荒的居民(400明人100查鲁亚人300法兰西人)的到来,宣告了西湖堡农业基地的设立。经过一年多的辛苦建设,本地居民在交建三局建筑队职工的帮助下,已经开垦出了上万亩农田以及足够灌溉数万亩农田的水利灌溉设施。虽然去年该地因为误了农时而没有大规模种植粮食(只收获了部分土豆),但是农业潜力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在新一批移民到来后,政务院大笔一挥就将立窝尼亚人意大利人各一千人分派到了这个地区,开始垦荒种地。当然,这么多人不可能全都挤在西湖堡周围,其中大约有一千人被带到了西湖堡东北方约三十公里处的卡马匡河入湖口附近,开始在那里修建一个新定居点——大丰堡,寓意为粮食大丰收。

    等到新华夏地区的明人都过来后,政务院还将迁移一千名明人以及数百名瓜拉尼人过来,最终西湖堡和大丰堡这两处的人口总数估计将达到四千人以上,成为国内又一个人口稠密之地。这些人将在两地开垦出十万亩以上的农田,以种植水稻和玉米为主,同时放养一些山羊和肉牛,农闲时还可以下湖去捕鱼,以尽可能增加他们的收入。可以想见,在这个农业基地开发完毕后,华夏东岸共和国从此将不再有粮食短缺之虞。相反,他们还可以大量出口一些粮食到国外,以赚取利润来反哺工业。

    剩下的一千名立窝尼亚人和五百名意大利人,五百人被打散分配到了煤河乡的平安煤矿,那边最近在计划扩产,正是大量需要人手的时候;五百人被分配到了平安镇及其附近的桔树乡,那边的码头工厂和农田也正需要大量人手呢;此外,最后五百人则被集体拉到了香山堡海对面的三炮台乡。

    三炮台乡在镇海港以南的一处半岛上,后世时有大桥与里奥格兰德相连,因镇海港周围的三号海防炮台修建于此而得名三炮台乡。这五百名移民在少量法兰西移民的指导下在此设立葡萄园,种植葡萄。新来的南法兰西移民带来了先进的葡萄种植技术,如果不好好利用的话就太傻了。其实不光是三炮台乡,附近的香山堡也是一个良好的葡萄种植区,且已经付诸实施,只是规模还不够大而已。这些居民们将以种植葡萄为主,同时放牧山羊,再种植一些蔬菜,以供应镇海港内规模庞大的产业工人及海军官兵们消费。

    这些新移民分配下去后,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国内已经逐渐形成了以平安镇为核心的重工业集聚带以镇海港为核心的造船产业区以东方港为核心的首都商业经济区三大经济圈。在接下来持续不断的资金人口投入下,这三大经济圈一定能带动整个华夏东岸共和国的经济腾飞。(未完待续索,!



第七十六章 伟大的航行(一)
    1642年2月26日,两艘探险船在劈波斩浪之后,终于抵达了南非河中港码头。在这次历时26天的航行之中,由李毅指挥的双船编队没有再走先南下须鲸港,然后再东进北上河中港的老路;而是自出发后就一直沿着南纬30度左右的航线向东航行,期间无论是风向还是洋流都不是很顺,船只只在有限的几天中能够利用一下侧风作为助力,整个航程主要依靠的还是蒸汽动力,最终抵达目的地的时候他们一共花了26天左右,算下来平均航速65节出头的样子。

    与南方航线5600多海里的航程不一样的是,北线的航程只有4000余海里,距离上近了不少。但缺点是无法利用南大西洋的洋流和风向,这导致他们的平均航速只能维持在6节多一点的样子,与上次航行时南线平均航速6节左右差不多。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个6节的航速是指东岸的普通运输及护航炮舰的速度,并不是飞剪船的航速。事实上上一次破浪号机帆全开走南线的时候平均航速就达到了1314节左右,最高时甚至达到了接近16节的超高航速。

    因此,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两条船走南线充分利用洋流与风力的话,尽管距离上远了40,但航速却能提高一倍。最终他们所花费的时间即使算上中途在须鲸港停靠补给也不会超过20天,比起北线来快了6天多,而且中途还能停靠补给个一两天。这一两天可以补给食物加煤加水维护机器。其可靠性比起北线来强了不知多少倍。

    通过这次实地验证后。李毅等人也终于明白了各条航线的实际情况。在他们心目中。北线至此已经基本被判了死刑,因为其与南线相比,无论哪方面的劣势都比较大。同样的,他们也证明了飞剪船在顺风顺水的环境下其优势将会被无限放大,超高的航速配上几乎无限的续航力,以及相较蒸汽船低了很多的维护及运行成本,使得这类船只在固定航线上仍然有着极强的竞争力。比如李毅就建议以后本土大力建造大型飞剪式货船,在本土与南非之间的固定航线上跑运输。其竞争力比起破浪号这类机帆船肯定要强很多,毕竟它们的运行成本极低。

    2月28日,在河中港休整补给了一天半以后,两艘船再次扬起风帆,烧起了锅炉,朝新华夏地区驶去。从本土到河中港,两艘船一共消耗掉了160多吨煤炭,虽然河中港已经修建起了一个储有一定量煤炭的仓库,不过李毅等人却并没有打算在此地加煤。船舱里的煤炭才用了20多一点,剩下的足够他们航行到新华堡一个来回了。而且据说那里可能有燃烧热值很高的优质煤炭。那么谁还会用现在船舱里的那些平安矿务局出产的只会占吨位的劣质煤炭呢?

    他们没有加煤,相反却按照计划往两条船上塞了足足五百名精挑细选出来的八旗武士。这五百人几乎将两条船挤爆。不过此刻也只能让他们忍忍了,反正也就十来天的航程,这些八旗武士的身体素质也算强悍,撑到新华港应该问题不大。

    这五百名八旗武士由出身正红旗的莫大勇率领,五百人被编为两个中队,与塔城地区的挺身队编制差不多。这五百人可是从全八旗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强者,战力颇为不俗。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自从和卡玛部落的血河之战结束后,莫茗领导下的东岸共和国南非开拓队已经顺利将高达堡修建完毕,彻底将南湖地区这片水草丰美之地收入囊中。不光如此,这些日子来莫茗亲自率领陆军第2连第104连南非骑兵连等部队轮番出击,几乎将山东面所有能找到的土著部落都杀了个遍。

    大半年的战斗下来,他们虏获了大量人口牲畜和财物,八旗部落的总人口在这时候也节节攀升,截止本月初,其人口总数已经达到了创纪录的两万人左右。要知道,这还是在本土向他们索要了大量新增劳务工的情况下达到的人口数字,如果算上目前活跃在本土的过万名南非劳务工的话,八旗部落的实力恐怕还要再上一个新台阶。

    这五百名最为精锐的八旗武士将跟着东岸人一起出发抵达新华夏地区,然后视情况看是否要带上他们继续向东探险,开辟直抵大明的新航线。因为要是向东航行的话,很多海域对于穿越众来说都是极为陌生的海域,当地气候水文地理等信息众人几乎都只有一个模糊的大概印象,这对于探险是很不利的。有些地区可能还会有一些土著,而这些土著对待外来者的态度也是一个未知数,很多时候恐怕还需要进行战斗,因此带上这几百名八旗武士就很有必要了。

    按照计划,这五百人都将被配备精良的武器装备,铠甲军刀长矛弓箭等一应俱全,甚至这五百人中还有一百人曾经被培训过如何使用枪械,有些人被培训过如何使用火炮。真到了关键时刻,比如遇到欧洲海盗或者荷兰人什么的,将武器往他们手里一塞就能发挥作用。

    3月1日,在艰难穿越厄加勒斯角的风暴海域后,双船编队又在东南风的吹拂下逆着莫桑比克暖流涉水而上,最终在3月15日这一天清晨抵达了风平浪静的新华夏湾,整个航程历时15天多,平均航速在75节左右。经过这一个多月的长途航行后,两艘船一共消耗了将近270吨燃煤,占全部燃煤携带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同时还消耗了一些备用的蒸汽机及其传动系统的零部件,幸好出海的时候李毅等人携带了相当数量的备件,特别是那些易损件,更是准备了十几二十套左右以备随时更换。

    新华港对于破浪号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拜访了。早在去年10月份的时候,破浪号就已经在张啸的指挥下运了一次银元过来。不过在时隔五个月再次抵达这里的时候,破浪号的船长已经换成了海军中尉安处。至于她原来的船长张啸,由于原本就是客串的性质,因此现在他已经回到了河口堡的现代特种船舶厂内专心担任高级工程师一职,正为研发更先进的螺旋桨推进器船舶而努力着。
1...152153154155156...1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