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孤独麦客

    在东岸人的这个时空,因为种种原因,北意大利的一些邦国联合了起来,凑了一些钱和人员,对萨伏伊公国进行援助。钱用来向西班牙采购军马向东岸订购军械,人员则组成了义勇军,进入到了萨伏伊境内,打算与法队进行作战。

    不过我们也应看到,这些义勇军的素质着实有些良莠不齐。其中既有当过多年雇佣军的老兵,也有啥经验都没的新丁,而且其整合起来也有些毛病,统兵的将官也来自多个家族,总之是一团乱麻,指望他们能够爆种打败法国人,实在有些不切实际。唯一的现实的,大概就是希望他们能够感受一下真实战场的气氛,见见血,积累一些经验,然后最重要的,是维持下来固定下来,不要解散,最终成为一支由北意大利诸邦国共同拥有的军队。而这,其实也是东岸使者所极力要求的,他们希望看到北意大利的那亚托斯卡纳卢卡威尼斯等国家成立一个军事同盟,并组建一体化军队,作为同盟的基石。

    他们当然知道这并不容易。意大利分裂多年,诸侯多如牛毛,各个国家之间因为经济政治因素矛盾很多,且执掌各个国家的家族之间也有各种狗屁倒灶的恩怨情仇,指望他们联合起来,一时可能不会有问题,但时间长了的话,就问题很大了。不过,这事再难也得推行下去,因为这是符合华夏东岸共和国地中海利益的大好事,东岸人也已经潜心推动多年,一直希望这些意大利人能够捐弃前嫌,联合起来。目前看来,在法兰西王国这个巨大威胁面前,他们可以做到暂时联合,就是不知道未来停战之后,他们还能不能继续保持下去了。总之先试试吧,人总得做一些疯狂的事情,总得有点理想,不然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东岸的这波使者过来,其实是为了给新任全权特使蔡振国打前站的。蔡特使对于推进北意大利一体化的设想十分热心,甚至比当初制定这个计划的高文刚还要热心得多。虽然不知道他哪来的信心,但事情既然走到了今天这一步,回头已不可能,只能尽全力努力了。

    北意大利诸邦国当中,实力最强的无疑是那亚与威尼斯这两个老牌强国的。前者资金实力雄厚,也有一定规模的海军,后者人口众多,有还算过得去的陆军,联合起来的可谓是强强联合。因此,只要抓住了这两个国家,消弭掉他们之间的分歧,协调好他们的利益,那么问题基本上就不会很大了,其他的诸如托斯卡纳卢卡帕尔马摩德纳等基本就是打酱油的,壮壮声势而已。

    但如果你细细研究了意大利的历史,那么就会知道让那亚与威尼斯捐弃前嫌,联合起来朝一个目标前进,却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要知道,历史上他们可是开启过长达百年的争霸战争的,关系并不和睦,甚至可以说是北意大利地区的竞争对手。虽然在东岸人多年的努力说和下,他们现在的矛盾已经大为减少,但问题仍然很多。比如最现实的,未来组建了军事政治同盟的话,那亚和威尼斯,到底谁来主导呢,他们可是谁也不服谁的,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难题。

    再者,加入联盟的国家一多,未来你打算如何分配权利?如果是平均分配,那么恭喜你,啥也干不成了!国家越多,越会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掰扯不清,你想要鸡蛋,他想要牛奶,怎么弄?毕竟一个小小的城邦国家那也是国家,也是有尊严的,也是有利益诉求的,有些事情看似对全局有利,但没准就会牺牲谁的利益,你要想说服他摆平他,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且其难度很多时候会让人绝望。

    我们当然也不能忘了地区大国对这个可能建立的联盟的态度。先不说别的,西班牙王国就真的乐意看到北意大利邦联这种组织的成立吗?要知道,北意大利的米兰帕尔马等地名义上也是归其统治,每年贡献不少税金,是西班牙王国孱弱的财政的一大补充来源。要是北意大利邦联成立了,这些国家打算借助邦联的影响力脱离西班牙统治,你怎么办?西班牙人会坐视不理吗?

    此外还有奥地利,这个正在强势崛起的国家更不能忽视。众所周知,维也纳的哈布斯堡家族一直对富庶的北意大利地区垂涎三尺,多年来一直试图增加在此地的影响力。尤其是在威尼斯与奥斯曼打了二十年的战争,国家实力急剧下滑的状况下,他们对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但政治和军事上却是个矮子的北意大利更加觊觎,历史上他们就吞并了北意大利许多土地,一直在19世纪意大利统一时才被迫吐了出来,这个年代正是他们胃口正好的时候,肯定不愿意看到北意大利出现军事政治联盟的,不从中使绊子就有鬼了。

    所以,北意大利邦联的设想若想成功,需要内外两个方面着手。内部是加强整合,消弭分歧,增加大家的共同利益,做大蛋糕,最终自然而然地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看观念。毫无疑问,这是非常难的,也需要花费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时间,但正如一句老话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还是一步步来吧,再难也要做起来。

    外部就是东岸共和国来想办法施加影响力了,比如为其提供一定程度的政治军事庇护。现在东岸共和国的国际事务参与度越来越高,在欧洲的影响力也日渐增长,现在在葡萄牙的维亚纳堡还有了军事基地,未来休达也可能派遣部分驻军,在黑海一带的哈吉县租借也有准军事化部队,军事投射能力是有所增强的。相信未来随着东岸实力的增长,其干涉能力会越来越强,并最终能为北意大利地区提供一定限度的庇护。

    再比如,东岸人还可以通过经济手段来整合北意大利诸邦国。目前在东岸控制区稳定盈利的森林开发公司那亚非洲公司三角洲公司就做得很不错,一方面开发了东岸境内的荒地,发展了地方经济,同时也给来自北意大利的投资者们带来了不菲的利润,这便是影响力了。有了钱,足够的钱,很多分歧不是不可以弥合,很多仇恨不是不可以放下,很多偏见也都是可以改变的,这就是东岸政府需要着手的方向。

    当然在这个促成北意大利邦联成立的过程中,东岸人也能趁机上下其手,先一步布子,为自己在未来攫取最大一份利益打好基础。现在北意大利已经是东岸商品的重要销售市场了,未来如果促成一个统一市场,取消原本多如牛毛的税卡和地方保护主义壁垒,东岸商品的销售量还能更上一个新台阶。

    目前外交部已经在制定一份为北意大利培养人才的计划,包括军官的培训和学习经济人才的培养语言翻译人才的培养等等,这些都是东岸未来能够深入控制北意大利的保证。北意大利现在有不少亲法派亲奥派亲西派,当然也有很多亲东派,但还不够,外交部需要亲东派的人士数量继续增加,最终达到绝对优势的比例,为未来深入控制北意大利邦联减少阻力,打好基础。

    秦特使,我们其实是不介意与威尼斯人合作的,但首先需要保障我们的利益。保罗多利亚朝坐在他面前的东岸特使说道:利古里亚海岸狭窄逼仄,不能为我们提供足够的生活物资,所以我们需要控制西西里岛的粮食产地。未来如果组成了邦联,我希望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可以保障西西里岛的安全,当然北非的贸易路线也可以顺带考虑进去。哦,对了,托斯卡纳必须保证我国商人在里窝那和比萨的特殊地位,这一点也很重要。

    成立统一市场后,比萨和里窝那自然对贵国同行无阻,这有什么问题吗?特使不解,因此问道。

    哦,秦特使,你不知道。托斯卡纳那帮狗娘养的,一直想驱逐那边的我国商人,但这是违反古老的神圣协议的,我们绝不答应。另外,卢卡的商人也经常排挤我们在瑞士和法国的商业利益,必须给这帮混蛋一点警告,不然我们是不会同意加入邦联的。保罗多利亚突然有些咬牙切齿地说道,看起来这两件事给那亚的商人们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损失相当不轻。

    但是据我所知,托斯卡纳人对于贵国商人在里窝那等地的垄断行为也非常愤怒,他们或许只是想保证自己的利益。秦特使说道。

    他们休想!保罗多利亚提高了声音说道:这是由古老的协议作证的,我国商人必须享有特殊地位!

    但是托斯卡纳甚至摩德纳的人向我控诉,贵国在当地炒卖粮食布匹盐和香料等基本商品,给他们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开支,这是他们想要控制里窝那和比萨的初衷,贵国就没有注意这方面的东西么?

    我们是最尊贵的那亚共和国!保罗多利亚强调着说道:未来如果能成功组建邦联的话,我们国家肯定会提供最大份额的开支。就像七省联盟里的荷兰省一样,一家供应了整个联合省国防经济开支的65,如果不给予我们足够的利益,这怎么可以?那亚是邦联的明珠,特殊地位必须得到保证。

    秦特使一听沉默了。保罗多利亚的态度,和之前另外一位特使去拜访过得威尼斯差不多,都是要得很多,狮子大开口,也就是要在邦联里占据优势地位,但问题是这样肯定会引起其他人得不满,给组建邦联的事情平添波折。

    不过这也是他来之前就能预料到的。意大利分裂多年,各个诸侯之前矛盾甚多,肯定需要一个长期痛苦的磨合期的。当年为了反对西班牙统治而建立的七省联盟,七个省之间一开始也不是一团和气的,即便是外有西班牙强大的压力,七个省之间依然刀光剑影,勾心斗角,若不是西班牙人给予的压力实在太大,同时又有宗教及强力人物(奥兰治亲王)弥合分歧稳固人心的话,那个联盟怕不是也早就散伙了。

    所以,组建被意大利邦联的事情,还任重道远啊!不过东岸人不急,法国和奥地利的威胁是实实在在的,东岸的影响力增长也是实实在在的,慢慢来吧,总会有成功的一天的!




第三百五十三章 欧陆风云(三)
    8月的北海洋面相对风平浪静,分驻在联合省多个港口的东岸舰队增加了出港频次,拦截并搜索海面上的可疑船只。其实他们已经不必要这么做了,在过去的这段时间内,共和派政府已经慢慢稳定了国内局势,清洗了相当一部分立场可疑的官员,并在东岸顾问的建议下,不断加强对陆海两军的控制与整顿,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

    但在海牙方面的请求下,他们仍然没有撤离归国,因为目前反法战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荷兰国内依然有相当数量的心向奥兰治家族的人。甚至即便是在共和派政府内部,也有许多人对能否成功抵御住法国的攻击感到担心,十余年前法荷战争的惨败直接导致了共和派政府的倒台,人民对于这个搞经济是一把好手的政府能否在国防上有所建树信心不是很足。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双方友好协商之后,东岸特遣舰队决定继续留驻荷兰一段时间,帮助他们稳定局势,抵御可能的来自外界的威胁。

    不过他们也明言,其主要任务还是监视英国方面,防止奥兰治亲王突然间又率部返回联合省夺取政权。至于其他方面的,比如出海与法国人作战,对不起,这种拿宝贵的战舰和人命去消耗的事情,荷兰人目前支付的代价还不足够,况且东岸人暂时也没有足够的理由去与法国人开战损失了法国市场,战死了花大代价培养的海军官兵,你荷兰人拿什么来赔?

    当然荷兰人也没有硬性要求东岸海军帮助他们出战。事实上他们还是很有信心的,多年以来海上战争的辉煌记录给了他们足够的心理优势,即便这些年法国也在励精图治,大力发展海军,但还是不被荷兰人看在眼里。他们认可的唯一对手,大概就是海洋传统同样十分深厚的英格兰王国了,那才是他们需要警惕的对象,而不是一直以来记录不佳的路易十四的舰队。

    因为法国三路入侵而导致的战争打到现在,可以说各国已经被深深地卷入了进去。奥地利西班牙萨伏伊这些首当其冲的国家自不必说,几乎都已经动用了各种手段来与法兰西人进行对抗,不仅仅限于军事上,外交经济手段也层出不穷,反正是尽一切努力来削弱法国人的实力,争抢己方的胜算。

    而不是那么首当其冲的国家,也因为害怕担忧等因素,或多或少地参与到了这场战争中,其中表现最积极的,无疑是英格兰与联合省这两个国家了。前者害怕前国王詹姆斯二世被法国人送回来复辟,那么国会里的一些议员的下场怕是不会太妙,当年圆颅党人的遭遇可殷鉴不远,国会的老爷们可没谁想上断头台,威廉三世夫妇也不想从国王的宝座上被赶下来,因此英格兰加入了对抗法兰西的同盟之中。

    联合省参战的理由则是感受到国家存亡的威胁。吞并低地十七省是路易十四多年以来矢志不渝推进的目标,南尼德兰十省完蛋后,自然就轮到他们七省联盟了,这是傻子也能看出来的事情。因此,每一次法国攻击南尼德兰,联合省不用谁动员,就会主动跳出来组建反法同盟,并砸下大笔金钱雇佣人马采买物资,坚决跟法国人杠到底。

    这次也不例外。在路易十四的军队甫一进入南尼德兰,并与当地的西班牙守军发生交火时,联合省就行动了起来。他们慷慨地补发了当地西班牙军人三个月的欠饷,然后运了一大批粮食火药过来,鼓励他们不要放弃,坚持战斗,马德里一定会派援军过来的。

    除此之外,面对侧翼威胁到自己的法军(从南尼德兰攻入德意志的军团),荷兰人自己也部署了重兵防御,并且与其小小地交锋了几次,牵制了一部分法军力量,使得其不能从容与奥地利人厮杀。

    总而言之,联合省英格兰有太多的理由参加针对法国人的战争,并且他们也确实这么做了。历史上威廉三世是此次反法作战的总盟主,东岸人的这个时空他身上只有英格兰国王的光环,而无联合省执政的头衔,因此反法同盟盟主的位置由奥地利的利奥波德来担任,但这就不妨碍威廉三世派遣英格兰海军加入这场战争。

    联合省三级议会议长范博伊宁根同样派遣了声明赫赫的荷兰舰队,与英格兰人一起,对付后起之秀法兰西海军。他们的目的很明显,扼杀在他们眼里还不够强大的法国海军,然后封锁其海岸线,削弱其国力,以达到遏制法国人攻势的目的。

    而荷兰海军出海后,仍然驻留在阿姆斯特丹弗利辛恩霍伦恩克赫伊曾等多个荷兰港口内的数十艘东岸海军战舰,自然也要相应地部分承担起联合省的本土防卫工作。毕竟,万一敌人的战舰从海上袭来,停泊在港口内的东岸海军难道就坐在一旁看戏,无动于衷地看着自己准盟友的港口被摧毁么?想想也不可能啊!所以说,荷兰人其实还是挺鸡贼的,他们花钱支付东岸特遣舰队的费用,可并不仅仅是为了防备威廉三世率舰队回来夺权呢!

    莫烈鳗上校作为特遣舰队的指挥官,对荷兰人的小伎俩洞若观火。不过他却并不怎么排斥,与新任驻欧全权特使蔡振国交流过的他明白,联合省本土不能出现意外,不然反法同盟的资金来源可能会枯竭。毕竟,远道而来与法国人开战的北德意志诸侯国(以普鲁士为首)瑞典军队以及部分瑞士雇佣军,其开销可都是由荷兰人承担的呢,甚至他们还给西班牙海军提供了一笔不菲的赞助,让他们得以迅速整修船只发放欠饷采买弹药,准备与法国东方舰队进行决战。

    因此,荷兰绝对不能出现意外!必要的话,东岸海军可以全部撤到阿姆斯特丹等地,陆军也可以从马斯特里赫特一带撤回来,全力保证荷兰泽兰二省的安全。至于其他五省,实在顶不住的话就暂时放弃好了,问题不大。

    当然一般而言,情况根本不会糟糕到那种地步。虽然法国人调了颇负盛名的卢森堡公爵到南尼德兰接任法军总指挥,来自奥地利的瓦尔德克亲王貌似有点顶不住,但联合省的数万援军随时可以顶上去,局势不至于有多危险,荷兰人还是有相当的信心御敌于国门之外的。

    法国人的海军,这些年实力增长迅猛啊,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去见识一番。恩克赫伊曾港内,站在执委会号战列舰顶层甲板上的莫烈鳗上校感叹道:有些时候我觉得法兰西这个国家也挺可爱的。因为没有他们的话,我不认为荷兰人能这么好说话,英格兰人和意大利人也对我们很恭顺,不存在的事情。这个国家,牢牢地吸引着所有人的仇恨,让我们得以在其间上下其手,捞取好处,还真得谢谢他们了。

    司令,但也不能放任法国人无限制地吞并扩张啊,还是要对其有所制衡。一名参谋笑着说道:我听说法国人正在谋划着将詹姆斯二世送回英国,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举动。詹姆斯二世一旦成功复辟,英法结成同盟的话,对于我国在欧陆的利益,会产生极为消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阻止这种可能。

    这是英格兰海军需要担心的事情,我们还没必要为他们操心。英格兰现在没几个人同情他们的那个具有天主教信仰的前国王。詹姆斯二世撑死了也就在爱尔兰一带有点影响力吧,苏格兰都不用想了,那里反对他的势力不比英格兰少,虽然是他们斯图亚特家起家的地方,但基本没戏。所以,如果路易十四想把詹姆斯送回去搞事,那么最合适的登陆地点有且只有爱尔兰一地了,但这其实是个死地。莫烈鳗说道:首先,英格兰历史上一直压迫奴役爱尔兰人,造的孽可不少,尤其是国王派过去的总督,一个个都不是什么好鸟,爱尔兰人恨之入骨,国王在那里的名声可并不好。其次,爱尔兰人口太少,经济实力太差,也没什么像样的军队,综合实力比起英格兰来不值一提。詹姆斯二世去了爱尔兰,下场怕是不会很妙,大概很快就会以失败告终,除非路易十四不计代价,砸锅卖铁支持他复辟,但这可能性又有多大呢?

    莫烈鳗这话其实很是实在。路易十四现在手里能打的牌就那几张,尤其对英格兰而言,最有效的牌就是送詹姆斯二世回去搞事了,这样可以极大牵制英格兰的精力,让他们无力给法国人找麻烦。

    路易十四也知道,有威廉三世那个家伙在英国,英格兰是绝无可能与法国结盟的,也不可能退出战争,那么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扶持詹姆斯二世复辟,在英国内部搞事,使得英格兰人无法到欧陆来给他添堵。但以上的这一切,其实都有个前提,那就是打败英格兰的海军,然后将詹姆斯二世及其追随者们送上岸。当然了,考虑到詹姆斯前期的窘境,一定数量的法兰西士兵也是必需的,这就涉及到一个庞大的登陆行为了,非得打败英国海军不可,靠偷渡是很难成功的。

    莫烈鳗曾经询问过是否干涉这件事情。在英国工作多年的蔡振国思考之后否决了,因为即便东岸人冒着巨大风险和代价做了,无论是支持法国还是英格兰一方,他们都不会领情,相反可能还会有不少疑虑和警惕。更何况,东岸海军现在需要防着联合省本土,同时未来还有抽出一部分舰队前往西地中海,帮衬着点意大利人,实在不可分身,故此议只能作罢。

    蔡振国认为,这场规模浩大的反法同盟战争,东岸人最好还是充作看客。当然比起十多年前,这会的看客能做的事情就很多了。比如,蔡振国现在正在忙着重新构建欧陆各处的商业网络,几乎每个星期都会派出几位使者前往各处,找代理商谈话,拜见各地的统治者,签署一系列的合作协议。这些努力,无疑都是在为华夏东岸共和国蓬勃发展的工商业提供助力,为东岸商品寻找更多更稳固的市场,为工业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进步打好基础。说白了,这些固本培元的举措,未来都会体现在东岸的实力上,同时再一次拉大与欧洲人的技术差距欧洲人的蒸汽机技术应用日益广泛,水平也越来越高,他们可能一度以为追近了与东岸的差距,但等打完这场战争后,也许形势又大不一样了,他们的认识会更刻骨铭心。
1...10551056105710581059...1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