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不当炮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林喵喵
罗将军威望很高,他的辟谣,人们很快就相信了。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罗将军说的没错,要安然是假的公主,左都大王不会派手下说那种侮辱性言论,要知道因为安然当初直接反驳了,所以这个事传的满天下人都知道——主要也是南方不少人听安然这样说,觉得这话对安然名声不利,所以当时就有人故意传播这个事,好让人鄙视安然,免得有越来越多的人觉得福安公主比他们这群逃到南方的达官贵人好。
托这些人的福,所以不少人都听说了这事。
既然当时一口咬定那是福安公主,还说人家妇德不修,现在又掉过头,说人家不是公主,这谁能相信啊。
不过建丰帝并不知道民间的想法——主要也是没人跟他说民间的想法——他就等着罗将军指认安然是真的公主呢,现在看罗将军还真辟谣了,便马上开始传第二个谣言,说罗将军是因为喜欢那个假货,才会指鹿为马,非要指认一个假货为真公主,又说正因为罗将军喜欢那个假货,才会不奉诏,并说自己的传位诏书是假的,说是这样的反贼,人人得而诛之,号令天下豪杰,攻打福安公主和罗将军,并说只要有谁能消灭福安公主,封一字并肩王;能消灭罗将军的,也能封一等公。
快穿之不当炮灰 第1651章 真假公主26
诏令是下了,但很可惜,没谁敢找安然的麻烦,毕竟连乌国都怕福安公主,被她打的没有还手之力,其他人除非不想要命了,才敢找安然的麻烦。
事实上,现在北方尚存的势力,不但根本不敢惹安然,还怕安然主动找他们的麻烦,将他们消灭了呢,所以谁敢听建丰帝的号令,主动跑去招惹安然。
至于说安然是假公主,安然的治下也不当回事,没谁反对她,毕竟他们一生中,何曾见过这样好的上位者,一人发三亩田地,还不收税,多好的人!反对她,到时将她推翻了,换建丰帝那样会收他们税,然后让他们服徭役还连个工钱都不给的人来当上位者么,他们又不傻!
所以,建丰帝和苏妃绞尽脑汁,想出来的点子,一点用也没有。
其实吧,在绝对实力跟前,一切阴谋都是浮云。
要是安然跟他斗的旗鼓相当,这些阴谋可能还有点作用,能拉拢点民心。
但很可惜,安然比他强大多了,这点阴谋有什么用呢?
于是建丰帝和苏妃便看到,他们费尽心机搞出来的阴谋,对安然一点伤害都没有,她还在北方好好过着,活蹦乱跳的。
因为无论是武力,还是阴谋,都没法消灭安然,将来只怕她是会消灭自己的,于是当下建丰帝便苟了起来,想着过一天算一天拉倒了,消停了,不再找安然的麻烦了。
安然也不怕有人找自己的麻烦,当下便继续扩张自己的势力。
她准备先解决乌国的事,再来解决南边的事,毕竟南边有很多老百姓跑到了北方来,跑多了后,南边的人口越来越少,到时收不到多少税,自己就能将自己作没了,所以她一点也不着急。
虽然安然扩张的速度不是很快,但,她基本上是稳步推进的,不像有些人,有可能打着打着,战争陷入了胶着状态,对安然来说,似乎没有胶着的状态,她能一直往前推进,这就很可怕了,导致乌国国主夜夜睡不着觉,再无多少年前意气风发,将齐国大量女子当成两脚羊,掳到乌国时的快感了。
那时候是多么春风得意啊,齐国那些贵族女子,平时多尊贵啊,但对他们乌人来说,也就是个两脚羊,上至贵族,下至小兵,都不把她们当一回事,平常用来泄、欲,没粮食了,就宰来当肉吃,多少贵族女子死在了路上,侥幸没死的,被赏赐给各个大臣当姬妾,日子也不好过,因为说是姬妾,其实就是没有名分暖床的奴婢,想侮辱你时就将你拉来侮辱一番,不需要时要当下人做事,除非像苏妃这样当舔狗,日子才能好过点,而像原身,不当舔狗,就一直做着下人做的事。
一想到南朝贵女以前多尊贵尊贵,现在就是个泄、欲工具兼下人,当时的乌国上下就有点飘了,觉得自己非常不可一世,齐人没什么能耐。
结果没几年,他们就不可一世不起来了,好日子到头了,眼看着不但不能霸占南朝花花绿绿的世界,过好日子,连自己的大本营都要丢了,乌国国主就再也爽不起来了,甚至隐隐有些后悔,想着当初没将那些人掳去大都,直接杀了就好了,要不然这会儿,也不会整出这么多麻烦来,果然是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啊。
看安然进逼大本营都城,乌国国主打又打不过,没别的办法,便将太上皇拉了出来,威胁安然说:安然要不撤兵,退回去,将他们的领土还给他们,他就命人杀了太上皇。
乌国国主觉得自己这一步棋走的挺好的。
南人都好面子,还讲究什么孝悌,福安公主要不顾太上皇安危,肯定会被他们那边的人指摘。
而福安公主一旦顾忌太上皇的安危,那他不但能收复失地,搞不好连之前被他们占领的齐国土地,都能收回来。
就在乌国国主越想越美的时候,安然这边回信了。
安然让乌人要么将太上皇还给她,要么好好待他,要不然,要是太上皇死了,她就不是将他们撵跑,而会将他们灭族,让他们好好想想。
乌国还真怕被她灭了族,于是便好好待太上皇,但当然不会将太上皇还给安然,因为他们还要拿太上皇在手,当成一个保障呢;还给了福安公主,他们就什么保障都没有了,更危险了。
看拿太上皇威胁安然没用,安然依然在稳步推进,乌国国主心里美不起来了,没办法,便发文书向安然乞降,表示只要不再打了,提什么要求都可以,并说之前造谣,说她是假公主的事,是苏妃和南方的建丰帝搞出来的,她要是不高兴,他可以替她报仇,将苏妃还有那个假公主杀了,替她出气。
安然没搭理他提苏妃还有假公主的事,毕竟只要乌国败了,这两人的下场就会很惨,都不用她怎么处理她们。
对乌国乞降一事,安然心里想着,你们当年是多么的不可一世啊,牛x轰轰地跑来侵、略,害的多少人家破人亡,也有今天啊,现在再不可一世啊!于是自然给予了拒绝,表示他们杀齐人太多,对待齐人妇女行径太残暴恶劣,几乎每个人手上都沾了齐人的血,她是不会接受他们投降的,因为她见过了太多残忍的事,没法接受跟他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
不过,她也不是嗜杀之人,所以要是觉得打不过,那也行,带着族人,穿过极北沙漠,去沙漠的尽头,寻找活路去吧,听说沙漠尽头,是有好地方的,应该死不了。
乌国国主自然不想穿过极北沙漠,去荒漠地区,但,看安然这样子,显然是自己不去,她就会继续打过来,于是也只能跟大臣们商量,是不是准备逃亡。
想到这儿,乌国国主就越发后悔当年,不该那样对齐人,最起码不该那样对齐人妇女,让福安公主亲眼看到了那些妇女的惨况,记恨在了心里,现在不愿意饶过他们,要不是亲眼所见,看到的惨状太多,只怕这会儿也不会这样强硬。
快穿之不当炮灰 第1652章 真假公主27
手下大臣们也知道形势不容人,既然福安公主不打算捶死他们,愿意放他们走,既然守不住,那就走呗!
于是当下众人便同意了逃亡的提议。
既然同意了,那就趁着福安公主还没完全过来,有时间收拾东西,赶快走吧,等福安公主的人过来了,打起来,可是又要造成伤亡了,他们现在要逃亡,可经不起伤亡了。
于是在安然成功占领乌国大都的时候,乌国人已是启程,踏上了前往极北荒漠的漫漫逃亡之路。
几百年后,史载:乌人被齐人打出东方大陆后,一路仓皇逃窜,在付出了差不多损失一半族人的代价,终于来到了西方大陆,并在那儿打败了当地的强国,统治了那个地方,并一直在那儿繁衍生息,成为西方大陆中唯一的东方面孔,他们的文明,也受东方文明的影响,很多习俗,跟东方大陆保持一致;甚至语言用的都是东方大陆的语言。
——而这,就是安然将人放跑的原因,虽然是异族,但,同为东方人,何必斩尽杀绝,星球上的土地还多着呢,放他们去占领更多的土地,让东方人遍地开花,岂不是美事?
连一支败军,都能打败当时的强国,让后世之人不由揣测,当时能打败这支败军的齐国,究竟强大了何等程度。
不说后世之事,却说当下,就算打算走,乌国国主还是摆了安然一道——他将太上皇还了回去。
显然,他想看看,两人之间会不会出现争权夺利的事。
反正他都要走了,留着太上皇也没用了,不还回去做什么?带着还要多出一份口粮呢。
同时,没放走苏妃和那个假公主。
他是想着,现在福安公主既然知道造谣她是假公主的事是苏妃和假公主做的,那肯定非常希望他能将苏妃和假公主放回去,好让她杀了以解心头之恨,越想要她们,他就越不给,气死她;相反,她不想要太上皇,他非要将太上皇给她。
乌国国主却没想过,安然根本无所谓他会不会将苏妃和假公主带走,毕竟,极北荒漠是什么生存条件,她手下的情报人员打听过,所以她还不明白么,那边生活起来,一点舒适度都没有,既然如此,乌国国主不将苏妃和假公主给她,她巴不得,随他带着好了,到时他们自己生活条件都不行,她就不相信,会好好养着那两人,到时两人的日子只怕比南边那些当下人的还不如,这样一来,比她杀了两人还解气呢,所以两人被乌国国主带走就带走呗,她有什么好不高兴的。
至于太上皇……
安然将人接回来后,问他,是愿意呆在这边,还是愿意去南方。
要是愿意呆在这边,她能好吃好喝供着,但其他的就不要想了,干涉政事是完全不行的,毕竟他当年不是没当过皇帝,可是将国家弄丢了的,再让他干涉,她怕他会将她好不容易搞好的局面搞的一团糟。
要是不愿意呆在这儿,或者干涉政事,那她就送他去南方。
太上皇在乌国过了那么长时间担惊受怕的日子,现在好不容易回来了,自然只想呆在强大的地方,免得哪天又被人攻击了,又过流离生活。
所以这会儿听女儿问他想呆在哪儿,想着女儿连乌国都打跑了,儿子却一直窝在南方是个怂蛋,而且之前还通过乌国让他写退位诏书,明显跟乌国有一腿,想到自己在北方过着凄惨的日子,他不救回自己就算了,还跟自己的仇人乌国搅在一起,太上皇就不高兴了。
既觉得儿子实力不行,又因退位的事不高兴,所以当下太上皇听了安然的询问后便表示:“我呆在这边吧,不去南方。放心,我不会多管闲事的。”
要是安然没说,他要多管闲事,就把他送到南方去,他害怕呆在弱小的地方,以后再被人灭亡一次,要不然他可能还真会指手画脚,但既然安然这样说了,那他自然就不会惹是生非,被女儿送到南方去,再一次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毕竟,女儿这明显是能说到做到的,所以当下便做了这样的承诺。
不但做了这样的承诺,为了讨好安然,好在这边过好一点的日子,还跟安然道:“要不要我重新写个退位诏书给你?我就跟别人说,以前是被乌国国主逼迫的,才写了退位诏书给他,不作数。这是真的,我是真被他们逼迫的,可不是假的。这样一来,你有了我的退位诏书,就是正统,统一南方,名正言顺。”
按常理,自然是儿子继承皇位,但现在很明显,他女儿更优秀,他自然不敢捋虎须,让女儿让位给儿子,这些年他过的很凄惨,现在老了,不想再过惨日子了,就想过好一点的日子,所以自然不会做这种傻事,惹女儿不高兴,将他赶走。
他现在才懒得管谁当皇帝,只要他能过好日子就行。
再说了,只要女儿生的继承人还照样姓皇姓,那女儿跟儿子也没什么区别,从这个意义上说的话,女儿比儿子更有继承权,因为女儿是嫡女。
再想想张皇后不想受辱,从容赴死,而建丰帝的母妃苏妃,为了苟活,对个胡人也能跪舔,双方品格孰高孰低,一眼就能看的出来。
太上皇感动张皇后的行为,所以对安然自然也看的顺眼些。
相反,苏妃和建丰帝呢,一个对害的自己成了亡国之君的仇人跪舔,一个跟仇人暗通曲款,逼自己写退位诏书,想想都让他厌恶,所以无论是从形势上,还是心理上,太上皇都宁愿安然继位。
安然摇头道:“不用,你这样说,别人同样会说,是不是我逼迫了你。所以不用你写,等以后我统一了南方,让皇兄给我写个退位诏书就行了,这样也同样名正言顺。”
太上皇看安然这样说,点点头也就算了,反正他表明了善意,别人不要他也不会非要别人接受,当下便住进了安然给他安排的地方。
快穿之不当炮灰 第1653章 真假公主28
太上皇倒还挺守信用,没掺和外面的事。
虽然有一些南方安插的奸细,想摸到他身边挑拨离间,但每次都在事情没成前,就被安然发现了,处理了,让南方在安然这边的人手损失惨重,让安然看了不由想笑,想着,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围点打援了,太上皇在这儿,吸引了无数的奸细往前撞,让她消灭了不少,也挺好的。
而接收了乌国原本地盘后,安然也暂时停下了往前扩张的势头。
虽然前方荒漠里也有一些小国,但人家也没找她的麻烦,她可是王师,自然也不能做兴兵侵略对方的事,除非将来哪天他们找她的麻烦,她才会继续扩张势力。
现在嘛,地盘已经够大的了,除了南边,还有北边一些小势力没扫平,其他地方,但凡是以前齐国和乌国曾统治过的地方,都已经被她纳入了旗下,地盘少说也有上千万平方公里,这暂时也够了,接下来就是要想办法将帝国的触角控制住所有占到了的土地,而不是像以前的王朝那样,说是有多大地盘,但其实很多边疆都没实占,起码边境没大军驻守,只是在有外敌侵扰的地方才有驻军,一般的地方就是任命个当地人为官就完事了,真说起来,根本不算实质性统治,而安然要做的,就是实质性统治了。
这个,她都是有办法的,毕竟无论是现代,还是其他世界,都是有作业让她抄的,她只要将一些好办法拿过来用就行了。
不说安然这边的事,却说乌国启程后,苏妃和假公主本以为他们只是被安然大军逼的朝后面撤退,而不是准备踏上逃亡路,所以一开始还不以为意。
直到乌国跨过漠北边界,一直往极地荒漠逃,虽然如今不是冬天,气温还行,但这样的长途跋涉,也让人受不了,当下便不由急了,打听了起来。
这一打听可不得了,苏妃和假公主这才知道,原来乌国觉得打不过福安公主,准备让出地盘,往更远的地方逃。
一听说这个消息,可是让苏妃和假公主吓坏了,也急坏了。
本来乌国国都,她们就住着不习惯了,觉得生活条件太差了,跟以前的齐国帝京根本没法比。
现在连乌国国都都住不上了,准备逃到沙漠里呆着,这让她们能不急坏了吗?她们可不想离开家乡千万里,去什么荒凉的地方生活啊,于是当下两人,以及其他得到了消息的原齐国人,便齐齐跑来求乌国国主,求他将他们放回去。
乌国国主能理他们?这路上总要有下人侍候吧,自己人做下人固然行,但用齐人做下人那就更好了;况且,乌族人少,这些年跟福安公主打仗,更是损失了不少人口,急需人口,将来到了新地方,才好立足,所以乌国国主怎么可能放他们走。
当然,主要也是福安公主没说要回那些人的缘故,要是说了的话,只要给他一点代价,他未必不愿意给。
但这不是福安公主没说么,那他自然就不会放人走。
而安然之所以没提收那些人回来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据她获得的情报所知,当初苏妃跟建丰帝联系,造自己谣的时候,就是这些人从中帮忙奔走的,当时他们都以为建丰帝能一统天下,毕竟他们根本不相信,女人能取天下,那样他们就能捞到个从龙之功,所以便做那样的事了,这样的人,安然没让乌国国主杀了他们算不错了,怎么可能求乌国国主将他们放回来,继续过好日子。
倒是安然曾派人问过那些没对她做过什么手脚的齐国贵女,愿不愿意回来,结果除了个别人,其他人全都不愿意回来,不是在那边生了孩子不想离开孩子,就是觉得名节已毁,回去会被人指指点点,嫁不了什么好人,所以干脆就在乌国那边当姬妾拉倒。
既然如此,安然就算了。
但她们那些想法,都是建立在她们在大都这边,生活还能过得下去的情况。
现在要逃亡到更艰苦的地方,一路走来辛苦极了,她们就忍受不了了,想回去了。
可惜现在已经晚了,因为她们拒绝了安然的提议,然后大军也已开拔,她们就算想回去,就算乌国国主仁心大发,愿意放她们回去,没人护送她们,她们自己回去,一路上危机重重,也是个死字,况且,乌国国主还不会仁心大发,毕竟,齐国贵族男子放回去他倒愿意,能生孩子的齐国贵女,他干嘛将人放回去,还要留着她们给乌族人生孩子呢,所以自是不会答应她们的请求。
看哀求没用,有些人就准备偷跑。
还甭说,因为乌国这会儿走的还不太远,还真有一部分人,顺利逃到了乌国原国土,现在属安然的地方,愿意留的就留了下来,不愿意的安然就送到了南方。
当然了,更多的人就死在了逃亡路上。
还有一些人胆小,不敢行动,则留了下来,继续给乌国人做下人。
苏妃和假公主就属于胆小的人,看那些逃亡的人,有些被抓了回来,杀了,就不敢走了,生怕没走成不说,还会被生气的乌国人杀了,那就不好了。
不过乌国越往北走,生活条件的确越来越差,苏妃和假公主哪吃过这样的苦——就算以前齐国灭亡,被掳到北地,也没这样苦过——自然一日比一日受不了,觉得太遭罪了。
但再怎么觉得受不了,也没自杀或者逃跑的勇气,于是也只能任由乌国大军,将她们裹挟去了更远的地方,以后是生是死,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只心里抱怨着,这些乌人真够没用的,既然福安公主能建棱堡防住他们,他们就不能不放牛羊,也建棱堡对付福安公主?
她们哪知道乌国哪里是不想建棱堡,但,他们人手太少了,再加上也不善于建造,想建棱堡可真难。
要是以前能从齐人那边掳掠人口,让齐人帮他们建造,那还差不多,齐人不但善建造,里面还有聪明人,应该能复制得了福安公主的棱堡建造图,但现在,他们哪里掳掠得到齐人,没齐人帮他们建造,他们只知道放牧牛羊,实在不善于建造,又没图纸,根本不知道棱堡是怎么建的,哪里建造得了城堡,还是那么复杂的城堡,光是想想头都麻了,于是便只能直接逃亡了。
快穿之不当炮灰 第1654章 真假公主29
就在苏妃和假公主受罪的当儿,南方建丰帝听说乌国已经被安然打败了,逃走了,心中就开始沉重了起来,知道安然解决了北方的事后,接下来只怕就要解决他了,一想到好不容易当了几年皇帝,享受了权势的滋味,现在要失去了,他心情能不沉重吗?
——他倒也没自恋到乌国都打不过安然,他觉得他能打得过安然,所以自是这样愁上了。
不过,他很惊讶地发现,福安公主一时没来打南方。
虽然没打南方,但建丰帝照样心里不安,时间久了,甚至有些心生怨怼,想着,要打便打,做什么这样拖拖拉拉,让他像钝刀子割肉一样难受。
安然一时的确不想打,因为刚驱逐乌人,地盘又这么大,每天要操心的事不少,所以她便打算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将一切弄上正轨之后,再继续后头的事。
这个过程不说久,一两年也是要的吧。
所以这便是安然暂时没攻打南方,让建丰帝被吊着,心里难受的原因了。
不过这只是暂时的,等一两年后,安然自然还是要一统南方的,毕竟人家可是骂她搞分裂,那她自然不能做这样的事。
虽然暂时没攻打谁,但安然也给北方几家势力去了信,问他们是愿意自动投降,还是要她攻打。
要是愿意自动投降,又没什么大的劣迹,她可以按他们占领的领土大小,给他们一笔补偿,随他们要金银,还是田地。
此话一出,想硬扛的没多少,都准备投降,毕竟乌国都打不过,逃了,他们哪是对手,之前还怕福安公主会捶死他们,所以想硬扛,现在不捶,相反,还给他们补偿,他们自然就不会硬扛了,毕竟能有活路,干嘛要选择死路呢。
就是……因为安然说了,会按面积给他们补偿,导致不少人对其他势力的领土蠢蠢欲动,想抢了别人的,好让自己的领土变大,然后得到的补偿能变多。
但想到安然说的,没什么大的劣迹才给补偿,他们的心又淡了,想着还是算了,真打起来,死了不少人,到时别说自己劣迹斑斑,不但不给补偿,还要砍了他们,那就不好了,他们在乱世经营了这样一份家业,是为了享受荣华富贵,可不想死了。
当下便有人问安然,按照领土给补偿,怎么个补偿法。
安然便说了,丈量,看看有多少顷,一顷补十两银子,或一亩田地。
安然算过了,这些人,面积最大的也不到十万平方公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