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不当炮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林喵喵
在原身世界,乌国经过了很长时间,因为大江天险,一时消灭不了后齐,才同意新帝的请求,给苏妃换了个去浣衣院洗衣的工作,然后新帝又将苏妃的年龄加大了十岁,这样一来,四十多岁的苏妃,没被人赏给谁做姬妾倒也说的过去。
但现在,鉴于安然和罗将军的崛起,乌国可能会加快这个进程,同意给苏妃换个工作,然后双方合作,先弄死福安公主和罗将军,这样无论是对苏妃和新帝,还是对乌国,都是好事。
不说苏妃那边的动静,却说安然这边,左都大王退兵,本就在安然的预料之内,所以她一点也不激动,继续投入资金,打造铠甲等装备,力争以后每个士兵都有铠甲穿,都有钢刀拿,然后每个人都有马骑,那样的话,在战场上就能无敌了,毕竟敌人是没那么多钱,给每一个士兵都穿上铠甲,拿上钢刀的,因为别人不像她有这么多钱。
随着地盘越来越大,商业活动带来的税收,让她的钱越来越多,越来越有信心,打造更多的装备武器,保卫自己的领土。
因为乌国再一次吃了败仗,物资跟不上了,暂时就没打了,于是安然的势力范围继续扩大,不但将北方乌国以前没占的地盘,除了其他势力占了的,基本上都占了,还向乌国近几年从齐国手中占领的领土扩充了势力。
那些领土上,之前那座山还有那条河附近因为荒芜,还有贫瘠,没乌国人,但一直往前,到了之前就有的城市时,是有乌国军队,还有少量乌国人在那儿的,毕竟乌国以前的地盘,生存环境很恶劣,现在占到了好的地盘,气候好多了,自然慢慢的就过了来,这还是现在,乌国还刚亡齐国不几年,所以过来的乌人还不多,等到以后,新帝杀了罗将军,北边无人伐乌后,北边的领土会全部落到乌人手里。
虽然有乌国军队,但因安然这时已将军队打造的很好了,通过钢铁洪流,直接碾压了过去,很容易就将势力一直扩充了下去。
不用担心安然的地盘越来越大,人不够,因为随着安然在北方收复了领土,而且听说安然做的很好,不用担心乌国人打过来,不少心念故地的人便回了来。
而这些回来的人,在感受到了安然的好政策后,又开始召唤在南方的亲朋好友,于是便从南方,回来了许多人。
所以安然不用担心人手不够。
当然了,领土扩大,势力稳固,有好处,也有坏处——她越来越强大后,就有一些男子想少奋斗三十年,到她面前邀宠。
估计是她在城墙上跟乌国将士说的那些话,让一些人误会了,觉得她是轻佻之人,于是之后便经常有长相俊美的男人,跑到她面前暧昧,很多还暗示,他们技术很好,绝对会把她侍候的舒舒服服的,让安然不由有点囧了。
而且随着势力越来越强大,这种事就发生的越来越多。
相反,那些跟着她忠心耿耿的下属,则担心她的后院之事,毕竟他们的前途都系在她身上,自然不想将来她嫁,哦不,娶个不靠谱的驸马,将来生个不靠谱的孩子,搞出事来,所以看邀宠的人越来越多,生怕她动心的下属,也跟着一个两个的暗示她,那些故意邀宠的,都不是什么好东西,玩玩行,想成亲,一定要找良家子,听的安然哭笑不得。
安然不想他们太过担心,当然了,也怕自己不说清楚,会让前来投靠的人,觉得她不靠谱,没人才过来投靠,于是当下便表示,自己会听他们的话,不会乱来的,而她眼下年纪还小,暂时不会考虑这些问题,先打江山要紧。
众人听她这样说,方放下心来。
就在安然安抚内忧的时候,乌国国主看安然一直不停地蚕食着“乌国”领土,不由担心起了安然这个外患。
快穿之不当炮灰 第1644章 真假公主19
却说随着安然的势力进一步扩张,并且扩张到了乌国这边,乌国国主对安然越来越忌惮,比对罗将军还要忌惮,毕竟姓罗的这些年一直守着古安线,并未继续扩张势力,相反,福安公主却从没停下扩张的脚步,再这样扩张下去,不但前次消灭大齐后占的领土要吐出去,连以前不停侵、略大齐占去的领土,都要丢掉了,乌国国主显然不想看到这样的情况,于是当下便召集人问这事该怎么办。
说起来,乌国国主到这会儿也开始后悔了,心中有些埋怨左都大王识人不清,跟福安公主亲密接触那么长时间,竟然也没发现她是个什么样的人,要早知道她那样厉害,就不应该放松警惕,让她跑了。
说起讨论对付福安公主的办法,乌国上下其实也没有特别有效的办法。
“以前只是攻不破福安公主的城堡,现在连她的骑兵都打不过,还怎么对付她,现在我们要担心的不是怎么对付她,而是要想想,怎么防止她侵略我们了,虽然现在她占的地方,还没到我们的传统地盘,但再这样发展下去,迟早有一天,会发展成这样的。”
“就是啊!打不过不好解决啊!”有人附和道,毕竟乌人崇尚武力解决问题,要是耍心计,他们可能还看不上,但要说棱堡是耍心计,那人家直接跟他们对打,他们都打不过,那就说明,人家比他们厉害,既然厉害,那还能怎么着?
“说起来还是怪左都,要不是你没发现福安公主这么厉害,放虎归山,也不会惹出这样大的麻烦来。”
左都大王听别人这样埋怨他不由苦笑,最可怕的是,不光别人埋怨他,他能感觉得到,连国主都在埋怨他,这让他心里不由有些不安,怕自己的前途别栽在了福安公主手上,要真栽在了福安公主的手上,他会非常非常后悔,当时没杀了福安公主,而是放松警惕,让她跑了的,虽然,他现在已经很后悔了。
——他这时考虑的还是自己的前途,等以后被打的仓皇逃窜的时候,就没时间想这个了。
讨论来讨论去,没谁有打败福安公主的办法,乌国国主不由皱眉,当下便道:“看来……是时候答应南方新帝提的条件了,左都你回去将新帝之母苏氏另换个工作,时间合适了,放她回去。”
现在自然不可能放她回去,毕竟还要拿着她,要挟新帝呢。
新帝可能不会管太上皇,毕竟请回去对他有威胁,但对他的老娘,他似乎还愿意管,那苏妃自然就是筹码了。
左都大王听了,点了点头,道:“好的。”
他们之前早就有过谋断,跟新帝那边说好过了,让他们收拾福安公主和罗将军,而他们,会在合适的时候将苏妃放回去,并且粉饰苏妃的身份,不会让新帝丢脸。
而因收拾福安公主和罗将军,也符合苏妃和新帝的利益,所以这个条件,他们是会同意的。
他们既然打不过福安公主,也只能另辟蹊径,借刀杀人了。
不说乌国决定跟南方新帝合作,夹击安然和罗将军,却说安然势力扩大后,北方其他势力有些因为治下人员跑的差不多了倒台了不少,但也有一些,学了她的棱堡技术后,建起了棱堡,然后开始不遵守之前她说的,禁止发布逃人令,允许百姓自由过来的话,开始禁止百姓逃离。
这些北方势力,安然一直没碰,就想用王道来自动收拾,但并不代表,她能容忍有人违反她的提议,毕竟如果没百姓逃过来,那她还怎么用王道一统北方。
所以像这样以为有了棱堡就敢唱反调的,就得马上打下去,好让其他人不敢跟风。
于是这天安然便发兵,攻打逃人令管的最严的刘姓势力,好来个杀鸡儆猴。
听说安然来打他,姓刘的一点也不担心,毕竟不是听说,棱堡根本破不了吗?那他担心什么?他倒要看看,福安公主能发明这个东西,能不能破了这个东西!
反正如果是他,他就是会破,也不会傻到将破的办法用出来的,免得其他人,好比乌国学了,将来对她不利。
但看福安公主似乎不怕,还是发兵来打,便不由想看看,福安公主准备怎么打。
不光那个势力的头目想看看安然怎么破他的棱堡,北边的乌国也在关注着这一场战争,毕竟安然如果有方法攻破棱堡,那他们将来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攻破安然——虽然他们打不过安然的军队,但不管怎样,攻破棱堡的办法,学着总是好的。
结果……安然的确攻破了,但那个方法,他们曾用过,根本不管用。
安然用的,就是围困的办法。
其实破棱堡,自然还有其他办法,但围困是其中一种最不怎么消耗兵力的办法。
但这办法,对付安然这样的庞然大物是没用的,因为敌人围困其中一个棱堡,安然可以从其他地方调兵来打围困的人解困,但对对付姓刘的这样一个没其他强兵解围的小势力,却是有用的。
尤其是,刘姓势力的物资并不多,不过三个多月,城里就没吃的了,姓刘的就撑不下去了,知道再围困下去,自己就算将全城的人杀了吃了,最终也是个“死”字,于是便准备偷偷溜走,但安然围困的人太多了,还是被发现了,最终擒住了姓刘的,收拾了这个跳出来,敢跟安然唱反调的。
收拾了这个拥有棱堡的姓刘的,其他势力果然老实多了,再不敢唱反调了,他们算是明白了,就算他们有棱堡,也保护不了他们,福安公主照样收拾得了他们,如此一来,他们能不老实点,免得被福安公主收拾了吗?
乌国本来是想从安然这儿取取经的,看安然用的是老办法,不由失望,上次左都大王用的是这个办法,但根本没用,也就是说,这个办法,他们白学了,如此一来,可不是很失望?
乌国失望于使用武力解决不了安然,便终于下定决心,执行他们之前跟后齐新帝商量过的除掉安然和罗将军的办法。
快穿之不当炮灰 第1645章 真假公主20
新帝一听说乌国同意了他的提议,不由大喜过望,自然马上就同意了。
在原身世界,跟乌国没那么快跟新帝合作一样,新帝跟乌国合作,也没这么快,因为当时,他还在观望,想看看自己能不能北伐中原,收复失地,那样的话,他就能名垂青史了。
当然了,这些要等他父皇死后再做,免得太早收复失地,他父皇回来了,对他不利。
但后来,太上皇一直不死,相反,罗将军还越打越起劲,他害怕了,怕有一天罗将军真的收复失地,将太上皇迎了回来,于是便同意了乌国的提议,将他妈迎了回来,将罗将军除掉了。
但现在,在安然的世界,安然发展的太快了,他虽在南方封锁消息,但还是有不少小道消息在流传,比如说他一个皇子,还比不上公主,公主还能收复失地,他呢,只知道怂的往南跑,之前被乌国撵的满地跑的时候,不知道反击,只知道一个劲地乞求乌国放他一条生路,太丢人现眼了;又比如,有很多人在流传北方如何如何好,每人分三亩田地,还不用交税,导致很多人跑走了,不但本来北方来的人走了,连南方不少活不下去的人,都跑去了北方,导致他治下人口急速减少,让他都想颁布逃人令,只是碍于面子,没颁布而已。
——其实那些流传的小道消息,要光靠老百姓自己流传,面对新帝的封锁和打压,还真没人敢传,但,安然早让情报部门在南方渗透,所以新帝想封锁都封不住,而且为什么南方的百姓容易渡江,自然也是安然派人安排的结果。
到时南方人口越来越少,是支撑不住那些世家贵族的剥削的,毕竟这次衣冠南渡,去了多少达官贵人啊,需要多少人侍候他们,供他们剥削啊,现在人要越来越少,这日子自然就要过不下去了,到时会发生什么,安然很期待。
因为南方的情况很不好,对他不利的流言和对安然有利的流言满天飞,新帝早就想收拾安然了,所以这会儿新帝一看乌国同意了他的提议,自然马上同意了。
双方既然达成了一致意见,苏妃便换了个浣衣院洗衣的工作,说是洗衣,但因乌国既然跟后齐新帝达成了一致意见,便不会如何为难苏妃,只是挂着个洗衣的名义,将来等苏妃回去了,也可以说她在乌国过的很惨,给人洗衣,赚同情分,但事实是,她现在并不需要洗衣,清闲的很。
不但不用洗衣,乌国那边为了让苏妃怂恿新帝赶快将福安公主等人干掉了,还派了人侍候苏妃,跟她说,只要她将事情办好,肯定会好吃好喝侍候着她,将来等她回到了南方,他们也不会说什么;当然了,要是事情没办好的话……
不用乌国人威胁,苏妃也知道事情办不好,她的下场,毕竟,没人会对一个没有作用的人好。
其实不用乌国人威胁,光是为了她自己的名声,她也要把事情办好。
当下苏妃便将北边的意思传给了新帝。
现在乌齐达成一致意见了,传消息就更方便了,于是新帝很快就收到了北边的指示。
新帝其实早就想收拾福安公主,免得老百姓老是说她好,衬的他一点能力也没有,所以这时看北方也想收拾她,便准备配合北方,一起发力。
当下新帝便给福安公主发号令,说是恭喜福安公主收复北方失地,但作为一个已到了花信年龄的女孩子,他身为哥哥,不忍心看她继续在北方为国牺牲,让她回来,他会封她为护国长公主,帮她挑选一门上好的亲事,让她风光大嫁。
至于北方收复的失地怎么办,让她不用担心,齐国人才济济,他会派能干的人过去接任的。
新帝这个号令说的冠冕堂皇,见识少的底层老百姓可能觉得皇帝不错,觉得他对妹妹好,但稍微有点见识的人,就知道新帝这做法无耻极了,本来么,之前北方大乱,你逃走了,现在你妹妹收复了失地,你就想摘桃子了,这不是无耻是什么?
其实新帝这个号令,有两个用途,一是,如果福安公主听了号令,那自然是最好的,他派人过去接收地盘,什么都不用做,就收复了失地,以后名声都是他的,名垂青史,岂不是美滋滋?二是,如果福安公主不听令,那他就能以福安公主想搞分裂为由,朝她出兵平叛了,她要是敢抵抗,那他就能将福安公主定义为反贼,号召天下人都去打她,这个天下人,自然包括罗将军。
到时罗将军要是听令也就罢了,让他们两强互相残杀去,到时来个两败俱伤就最好不过了;要是不听令,那就能同时宣布两人都是反贼,到时就能光明正大地收拾两人了,可谓一举几得,何乐而不为?
但他相信,福安公主肯定不会听令的,毕竟谁愿意自己打下一片江山,别人去摘果子呢?
到时她不愿意回来,他就能直接宣布,她为叛逆了。
所以,不管福安公主受不受令,对他都是有利的——最好是不受令,到时他就能光明正大地让罗将军攻打福安公主,要是罗将军不攻打,他又有借口收拾罗将军了,要不然福安公主答应了的话,他还找不到理由收拾罗将军,那以后还要想办法收拾罗将军,费他两回脑子。
这个号令送到安然这儿,安然都看笑了。
还人才济济,人才济济还会将国家丢了,整整几千万人啊,还打不过人家不到一百万人,丢不丢脸啊!丢了就算了,除了罗将军在北方苦苦支撑,其他人全跑到了南方去?
她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整个齐国,除了罗将军算得上人才,其他人全是无能软蛋。
当下安然便将这个搞笑的圣旨拿给大家讨论,问问大家怎么看。
众人一看这个圣旨,能被安然提拔到一起讨论事情的地位,一般都是聪明人,能干的人,所以自然明白新帝发这个圣旨,是什么意思,当下不由紧张起来,怕安然动了心,一个两个的开始劝安然不要搭理。
快穿之不当炮灰 第1646章 真假公主21
有人从安全角度劝她放心:“公主,您可不要搭理他啊!就算我们不搭理,他说您是叛逆,也不用管他,反正我们的棱堡,连乌国都攻不下来,他也拿我们没办法,顶多口头上骂骂我们,口头上骂骂,那算什么啊,公主可一定别怕。”
又有人从天下苍生的角度劝她不要奉诏:“是啊公主!现在咱们这边欣欣向荣,老百姓安居乐业,要是您走了,换他接手,您推行的这些政策,肯定会被他全部推翻的,那样老百姓又要过苦日子了,老百姓会受不了的,就算您不为其他的事考虑考虑,也要替天下苍生考虑考虑啊。”
还有的人从终身大事方面劝她:“公主现在有这么大的势力,什么样的驸马招不到,大可不必将手中的权力交出去,以后依靠建丰帝(新帝的年号)的赏赐过日子,他嘴上说的好听,等你将权力交出去了,他还不知道会不会兑现承诺呢,与其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人品上,公主还不如相信手中的权力。”
其实众人也没那么大公无私,说是让安然为天下苍生考虑,这是有的,但还有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他们不想安然走了,他们这些跟着安然混的很不错的人,等建丰帝派人来了,将他们撸了,那可不是他们想看到的,所以他们自然不会同意安然奉诏离开。
这些人一边劝安然不要奉诏,一边心里将建丰帝恨死了,暗道你自己无能,没法收复失地,还敢盯着我们,想摘我们的桃子,美的你,我们没惹你就算了,你还敢惹我们,是不是嫌命太长了!
不少人心里,已是想着要想办法说服安然,攻打南边,一统江山,免得建丰帝无能就算了,还给他们使绊子,插刀。
既然手下人都这么说,当下安然自然表示:“我还没决定同意,只是问问大家意见,既然大家都反对,那行,咱们就不搭理。”
所以当下建丰帝发这个圣旨给她,安然就当没看到,不奉诏。
安然的手下看安然不奉诏,这才放下心来。
而安然不奉诏,显然也是建丰帝愿意看到的,他看安然果然如自己所料地发展,都乐坏了。
当下建丰帝又下了几道圣旨,都是劝安然接受诏令的话,在看安然拒绝了五道圣旨后,便走个形式,跟众臣商量了下,然后便下诏,说福安公主不遵圣旨,有意分裂国土,命就在她附近的罗将军讨伐叛逆,并诏令天下英雄,一起讨伐她,诛杀了这个分裂国土的叛逆。
这个诏令,大臣们都是同意的——他们自然不会反对建丰帝的提议,因为这群逃跑的达官贵人,也不想被安然在北方打脸,自然赞同建丰帝将安然宣布为叛逆,然后号令天下人讨伐她。
安然看了这个诏令,不由笑了,当下便发布告示,表示她绝不会分裂国土,不过……北方的领土,不是你建丰帝丢下不要的么,还有一些是她从乌国手中拿来的,根本就不是你建丰帝的,所以她分裂了后齐哪块领土?
不过……既然建丰帝扣她这个帽子,虽然她从未想过同室操戈,但为了不让建丰帝说她分裂国土,她会找个时间渡江,将尚未掌控到治下的南方,也纳入自己的治下,这样一来,全域都在她的治下,总不叫分裂国土了吧?
毫无疑问,安然这个回复,她手下那些人都高兴极了,毕竟早在建丰帝第一道圣旨过来的时候,他们就觉得建丰帝是个想摘现成桃子的阴险小人,不喜欢他,想收拾他,现在安然的回复,满足了他们的愿望,他们自然高兴,都摩拳擦掌,想将南边收拾了,免得建丰帝像个阴沟里的毒蛇一样,老是在一边暗搓搓的想使绊子。
而建丰帝看自己号令天下人都去讨伐福安公主,福安公主不但不怕,还嚣张地表示,要过来打他,不由气笑了,他就不相信,乌国、罗将军,还有其他势力一拥而上,会打不过她一个!
哦,对了,他让姓罗的打福安公主,怎么还不给他个答复呢?这是想造反吗?
想到这儿,建丰帝便再一次给罗将军发圣旨,催促他去攻打福安公主。
罗将军再一次接到了这个诏令,不由皱眉。
一边的郑总兵——当年的郑千总,现在当总兵了——自然也看到了建丰帝的诏令,看罗将军犹豫,生怕他同意了,便不由道:“提督(罗将军现在被建丰帝任命为提督),咱们不能攻打福安公主,不说打不过了,就是打得过,打她,也不合适。”
罗将军叹了口气,道:“我哪能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我要再不遵旨的话,估计皇上也要宣布本官为叛逆了。”
要叫郑总兵说,叛逆就叛逆,有什么了不起的,那个建丰帝,就是个怂蛋,比个女人还不如,他瞧不起他,一想起当初被乌人打的满地找牙的时候,不停地给乌国送求和信,对乌国称臣,每年送钱送物给乌国,不知道做了多少丢人现眼的事,他就瞧不起他,说实话,要是让他在两人之中两选一的话,他宁愿福安公主一个女人当皇帝,在福安公主手下当臣子,做事,也不愿意给建丰帝当臣子,实在是,建丰帝不能让他服他。
看郑总兵欲言又止的模样,罗将军哪能不明白他的想法,无非就是,根本不怕当叛逆就是了,也是了,现在他们也学着福安公主的样子,建了棱堡,本就安全的古安城,现在更加安全,所以就算做叛逆,朝廷也不能怎么着自己。
但,他可是忠臣啊,他从没想过有一天要叛出朝廷,做叛逆啊。
一旦觉得朝廷不能拿自己怎么样,就不听朝廷的话,那还像话吗?
要真这样做,以后除非自立为王,要不然给别人做手下,别人看自己有过一旦势大就不听命令的前科,只怕也不会要自己的,就是要,也会防着自己的,所以这样的事不能做。
只是,让他打福安公主的话,跟郑总兵一样,他也打不下去。
快穿之不当炮灰 第1647章 真假公主22
最后,罗将军给建丰帝去了封谏信,说,福安公主从没说自己不是齐人,并未自立为王,是不是派人跟她好好沟通下,而不是现在就打?
建丰帝看了罗将军这封谏信,不由大怒,虽然他早就因罗将军一直说北伐乌国,想救回太上皇,而对罗将军非常不满,但因人家说的是救回太上皇,是好事,他心里再怎么恼怒,明面上还要夸他是忠臣,忠心可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