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快穿之不当炮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林喵喵
就算想杀,也会等他关几年,让他受几年苦再杀,好让原身解气。
虽然要被幽禁,但,只要不死,建丰帝就满意了,所以当下不由松了口气,没有不满了,并表示他马上就会将退位诏书写给她,绝不需要三天时间。
他以前被乌国打的满地爬的时候,就曾对乌国俯首称臣,显然不是什么胆大之人,所以会这样怂也很正常。
建丰帝很快就写了退位诏书。
既然写了退位诏书,安然就暂时没杀他了,而是将他们一家关了起来。
不过安然也不是将所有人都关了起来,建丰帝的子女是肯定要关的,要不然就建丰帝一人关了起来,他子女没事,原身也许会觉得,那样建丰帝一家还是好好的,没事,心里会不爽;另外也怕有心人士以后会借着建丰帝的子女搞事,她虽然不怕那些人搞事,但能将麻烦消灭在萌芽状态,省得她费心解决,自然是最好的。
但那些妃嫔的话,除了生了子女的,没生子女的,只要在原身世界,没找过原身的麻烦,安然倒没想过全收拾了,于是便问她们是什么打算,要是不愿意陪建丰帝一起关起来,她可以放她们回家,像其他人一样可以分到田地。
那些女人,有一部分愿意回去,至于田地倒无所谓,毕竟只有少数是宫女出身,家庭条件差,大多数妃嫔,都来自条件不错的家庭,这样的话,田地不算什么,所以只是为了自由才回去的。
但更多的,竟然一副情比金坚的样子,愿意陪建丰帝坐牢。
安然知道她们不是真的情比金坚,而是有考虑的:一些大家族的姑娘,她们是不能回去的,免得外人说她们品性不高洁,丈夫出事了就不愿意同患难,以后会影响同族姐妹出嫁,所以哪怕她们想回去,家族是不会同意她们回去的,如此一来,她们也就不敢回去了;一些呢,则是出于野心考虑,她们还在想着建丰帝将来还能不能翻盘,毕竟他还没死呢,指不定将来能翻盘,那样她们现在没离开他,将来他感激,只怕会给她们很高的位份,那样她们就能风光无限了。
前一种的也就罢了,有后一种想法的妃嫔,安然只想说,野心是有,可惜眼光不行,都这时候了,还觉得建丰帝能行?
不过她们既然不想走,安然自然也不会强迫她们走,便遂她们的意,将她们跟建丰帝一起关了起来。
前一种也就罢了,就是想走也走不了,属于可怜可悲的人,后一种有野心的,估计等过个十年八年,发现建丰帝没能东山再起,非得后悔不可,不过那就不关她的事了。
安然将这些剩下的人关了起来,就暂时没管他们了,因为她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等那些事处理好了,再来“关心”“关心”他们不迟。
却说拿了建丰帝的退位诏书之后,安然并未马上登基,因为虽然有这些人和平起义,让安然兵不血刃就接掌了南方,但,接下来还有很多事要处理。
毕竟她要将土地全部国有化的话,除了那些投降邀功的人,还有很多人没投降,她自然也不会许诺,土地还全给他们,要不然让他们跟和平起义的人一个待遇,岂不是赏罚不明?
对这些人,安然暂时并未管他们,而是在南方推行跟北方一样的政策——首先针对南方剩下一些土地没达到人均三亩的,再多分他们田地,让他们达到人均三亩。
之前南方走了那么多人,空出了一些田地来,毕竟当时走的人,有一些虽然是无产的佃户,但也有一些是家里只有几亩薄田的,后来这些田地就成了无主的了,虽然曾被留下来的人占了,但归安然统治后,安然是不承认的,她只承认原来那个主人,而它们原来的主人也不可能同意将自己的田地白白给别人的,所以那些占了的人想不还回来是不行的。
虽然现在南方归她统治,按理,那些田地原来的主人是可以回来认领的,但,占下南方后,那些主人走了的田地就自动收归国有了,要是想去认领也可以,但北方发的田地,加上南方本来的田地,超过一人三亩的,要么收回,要么自己花钱买。
这样一来,有些眷念老家的,回去了,但不打算要北方的田地了,让上面的给他们在南方凑齐一人三亩,没人会傻到北方南方各领一部分田地的;有些人在北方已经落地生根了,就不想回南方再领那个田地了,于是这些田地安然就重新收归国有了,然后发给那些要分田地的人。
因为当时去北方的人不少,现在回来的则较少,而留下的人中,达不到一人三亩的也较少(要是没达到一人三亩,甚至离的有点远的,除了特别胆小,或者不想离开家乡,以及老弱病残的,一般人,早去北方领更多田地,发财去了,还怎么会留下,所以留下的,多是接近一人三亩,甚至超过三亩的),所以这些空出来的田地,还是够剩下的人,还有回来的人分的。
安然分田地,是不分平民和奴仆的,北方现在不承认人口买卖,只可以雇佣,南方自然也是这样,毕竟她不可能在治下搞两套规矩。





快穿之不当炮灰 第1659章 真假公主34
不过安然没有规定,那些奴籍的人可以不赎买自己就能走,免得触动太多人利益,他们会闹起来,导致新收的领土不稳,出现老百姓伤亡事件,她好不容易和平接收,自然不想看到前功尽弃。
所以只规定了当年多少钱买的他们,现在赎回费,不能超过双倍,要不然就是高利贷,就是重利盘剥,要拉去坐牢;也不能禁止奴仆赎身,要不然就是限制人身自由,按北方的法律,同样要受法律严惩。
这样一来,好歹没让那些家有下人好几百的豪绅们利益受损,他们也能接受一点。
而奴仆一旦分到了田地,他们家就能在将来凭着一人三亩田地,赚到足够的赎身银,所以有些人分到田地后,就朝亲朋好友,或者政府借了钱(就是安然办的银行,拿田地经营权抵押就能借到钱,利息很低,只要种上一年田,一般都能将钱还清,毕竟这年头,奴仆并不值钱,双倍赎回也要不了多少钱,一家只要有几十亩田地,可不是一年就能还清借的钱),将自己赎了出来,毕竟恢复自由身份后,才能享受朝廷发的各种福利,他们可不想错过呢,导致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家里,家里没人侍候了,庄子里的田地也没家生佃户帮忙种了。
要不是安然规定,不许限制奴仆赎身,要不然这些人看奴仆要跑光了,影响自己的利益了,还真能干的出来,不许奴仆赎身的事来。
但因安然规定了不许限制奴仆赎身,他们倒也不敢以身试法——没办法,试过的都进大牢了,剩下的哪还敢乱来?而只要不到财产被人抢了的地步,他们就兴不起拼个鱼死网破的念头。
人跑光了,虽然可以拿钱雇佣人做事,但,雇佣的人,跟以前属于自己所有的奴仆,可是两回事。
属于自己的奴仆,他们掌握着对方的生死大权,所以想怎么对他们,就能怎么对他们,一个不高兴,就算不能杀死人,但找个理由杖打一顿,甚至卖到可怕的地方,都是可以的,而这样的权力,让奴仆们恐惧,自然不敢不小心翼翼侍候他们。
而雇佣的……人家一个做的不高兴,就能随时走人,去别的人家做。
他们习惯了对别人有生杀予夺的大权,现在没了,要尊重别人,自然不习惯。
更重要的是,你就是想雇佣,你也不见得雇佣得到人,因为,现在家家都有一人三亩田地,而大多数人家,除掉不能下田的老人和小孩,能种田的青壮,光是种自己的田就种不过来了,谁还去豪绅家,帮他们种田啊。
找不到人帮忙的豪绅们,田地不少都荒芜了,这下这帮人着急了,毕竟要是不把田交出去,就要荒芜到毫无收入的话,那他们以后还怎么过活啊,更何况,听说福安公主最是狡猾,在北方很早之前就出台过抛荒法,不允许抛荒,抛荒时间超过两年就会将经营权收回,想种得再申请,到时,他们没人种田,就要视为抛荒,将田收回去了——虽然他们的田归他们所有,但他们毫不意外,到时安然会以抛荒为由,没收他们的田的。
不过想到那些和平起义的人,不少都是保住了田地的,还有北方那些势力,有些也买了不少田地,他们没人手,田地是怎么处理的?
他们能侍弄得过来,他们也行嘛。
……结果一打听才知道,那福安公主,规定了士兵当兵满了三年,没升级就可以退役,退役的人不但奖励田地,只要你愿意,还可以进入国家建的什么工程队,给开薪水,农闲的时候,到处帮朝廷修建水利和道路,农忙的时候,他们跟那些农场主签订合同,帮他们种田,一亩负责给他们多少粮食,其他的全部不用他们操心。
因为去工程队赚的钱,比在家种田挣的钱多的多,毕竟种田只有那么长时间有钱,但去工程队,可是一年四季都有钱,所以赚的自然要多,而且据说还有什么养老保险,交满十五年,老了就有退休金,让你不用担心老了儿孙不孝,过不下去。
于是那些退役的士兵,除非家里种田的人手不够,要不然大多愿意去的。
而一般来说,那些士兵一般家里种田的人手都是够的,因为福安公主以前招兵,多是让那些家里有三个以上男丁的人家报名,家里男丁足够多,就能让这些退役的士兵去工程队上班,不会影响家里种田,况且就算影响,一般人家只要没特殊情况,也愿意让儿子去,毕竟一年拿那么多钱,老了还发钱,谁不愿意去呢。
所以福安公主的皇家工程队,人数众多,北方势力那些田,就有人种。
而这一点……南方这些没将田上交的人就享受不到了,因为皇家工程队,只给那些所有权归国家的人种田。
这皇家工程队是人朝廷的,他想帮谁种就帮谁,南方这些人也不敢说什么。
只是这样一来,他们的田地没人种,将来要是按抛荒法收归国有,那也太憋屈了。
但他们又不敢闹,毕竟南方越来越稳,而安然的军队也在这边立稳了脚跟,他们现在想闹,也来不及了。
就在他们想着这事该怎么收场的时候,安然那边给他们递了信,问他们,手中的田地他们可以只上交三成,然后留七成,当然了,留的也是三十年经营权,他们可以将手上的良田留下,不好的上交,问他们愿不愿意;只要愿意,皇家工程队马上就能为他们服务。
那些正愁的慌,觉得把田地上交太吃亏了,不上交又怕两年照样没收的南方豪绅们,看安然这样安排,虽然他们还是吃了些亏,但还是同意了,毕竟只上交三成,还说让上交劣田,然后马上让皇家工程队帮忙种田,今年的收入还能保证了,那吃的亏也不算大,而因吃的亏不算特别大,起码田地没被全部没收,导致他们也兴不起闹事的想法,免得闹事了啥都没有了,现在没闹事好歹还保住了大部分家业,于是自然就选择同意了。




快穿之不当炮灰 第1660章 真假公主35
不过这个方案,是给那些家里没犯过事的,要是家里有人犯过事,尤其是手上有血案的,那就不一样了,罪大恶极的,肯定会处理,用田换命都不行;一般的罪,只要不是死刑,会让对方家里拿田抵罪,按现行的法律,判刑多少年,然后一年拿多少田抵罪。
这样搞了后,那些没有从龙之功的人,满意了;而那些有从龙之功的人,也没什么不满意的,毕竟他们的田地一点也没损失,然后这两年皇家工程队为他们服务,他们的收入也没损失,已是比这些没从龙的人多赚了许多了,看比没从龙的人利益得到的多,他们自然就满意了。
事实上,他们本以为让皇家工程队种田,收不到多少粮,但后来才发现,皇家工程队签的合同很合理,比租给佃户种,后来收获的粮食还多。
原来,皇家工程队有先进的经验,优良的粮种,更先进的工具,又能统一管理水利等,所以生产的粮食很多。
不像佃户,由于耕种分散,不能统一管理,再加上他们有小心思,总想给自己多留点粮食,总是报损报灾,于是一亩田地能收上来的粮食有限。
不像皇家工程队,他们统一耕种,统一锄草,统一收割,都是在时间点过来,平常也不在这儿,而是去做其他的事。
而他们按亩给粮,签订好合同,绝对会给那么多粮食,就算遭了灾之类,也由他们自己负责,不会像佃户那样报灾报损拖欠,要他们催收,也就是说,他们能旱涝保收,而且不用像以前那样,因为催收,要养很多打手,然后还因经常暴、力催收,搞出一个为富不仁的名头,有时甚至会搞出人命,手上沾上血债,现在他们轻松多了,只要等着收粮就行了。
不但轻松多了,粮食收获多了,不用雇佣催收打手,人力成本也降了许多,于是一进一出,他们比以前让佃户租种,赚的多多了。
因为收入增多,所以对福安公主将他们的田地收归国有这事最后一点埋怨也没有了。
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人家种的粮食很多,按合同给他们后,皇家工程队能落下不少,人都是贪心的,看皇家工程队能得到那么多,自然垂涎,但很可惜,签订了合同,就没他们的事了。
不过这个也没办法了,他们现在收到的粮食,已经比以前多多了,他们也不敢抗议,毕竟他们要嫌少,人家不给他们种,他们到哪儿找人帮自己种去啊,毕竟民间工程队还刚刚起步,且有些很没信用,不像皇家的,是有绝对信用的,他们也不敢用啊。
至此,南方的事算是搞定了。
将南方的事搞定后,安然便准备登基。
至于罗将军,她准备等登基后再处理。
这一次,因为有建丰帝的退位诏书,安然登基没出什么漏子。
再加上之前基本上已将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上正轨了,所以登基,跟没登基没什么不同,并未增加她更多的负担。
登基后,自是大封功臣,这没什么说的,都是走流程。
这期间发生过一桩搞笑的事。
之前跟着她一起逃回南方的徐谦等人,跑来套交情,让她看在他们曾共过患难的份上,是不是能给他们安排个事情。
徐谦等人都是当时北方的达官贵人家族出身,从北方逃回南方后,在家族的运作下,他们都当了不大不小的官儿,尤其是徐谦,到底是能力出色的人,在安然收取南方的时候,他已经做到兵部侍郎,位列三品了。
虽然不算内阁重臣,但也不是普通官员了。
不过这一切,在安然收取南方后,全都化为了泡影——安然接收南方后,没取用南方任何一个官员,所有官员想在新朝廷里任职,都必须按照北方的制度,重新考试才行。
而因北方考试,取中的人先是为吏,做的好,再从吏升官,跟传统的官吏分开完全不一样,而那些达官贵人,自然没谁愿意考这种试,跑去当个小吏,那岂不是要被人笑死?也因此,虽然达官贵人心中抱怨安然接收南方后没用他们任何一个人,但目前没一个愿意去考试重新从政的,所以目前没一个在新朝廷中任职。
而这,自是让那些有野心的人受不了了,这其中,就包括徐谦等人,想到他们跟安然曾一起逃亡过,安然也许会看在这个的份上,给他们安排个事情做做,于是徐谦等人,便找上了安然,提了这个要求。
安然差点忘了这些人,虽然徐谦等人在原身世界,没找过原身的麻烦,但在这个世界,这些人对她可不友好,更重要的是,徐谦本人可是在原身世界,害死忠臣罗将军的罪魁祸首,安然会给他们安排什么官职才怪了。
再说了,现在北方她采用的是现代的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官吏也都是这样来的,他们这些人,没参加过考试,她能为他们走后门,给他们官做?那样如何服众?制度也执行不下去了。
于是当下安然便道:“我们这边有制度,大家都是按规矩办事,你们要愿意,可以考试,要不然,我给你们走后门,那制度岂不是形同虚设?”
“就不能通融一二吗?咱们是这样的关系,您帮我们安排点事,相信别人也不会说什么的……”徐谦道。
看他们还要说什么,当下安然便冷冷地道:“其实也就是我大度,让你们可以考试做官,要不然依你们的行为,我根本不会用你们。”
徐谦等人听了有些心虚,暗道,难道他们在南方说她的坏话,她知道了?不过徐谦决定装作不知道,反正福安公主没挑明,他就当不明白,于是当下还是强笑着道:“我等行为,有什么不对的吗?”
安然道:“当初我被建丰帝造谣,说我不是真的福安公主,你们明明是跟我一起回来的,也没见你们看在我们曾共过患难的份上,帮我辟谣,现在倒知道打着以前一起共患难的旗号,让我帮你们安排个官职了?脸皮怎么这么厚呢?”




快穿之不当炮灰 第1661章 真假公主36
徐谦等人听安然提起这事,不由尴尬,他们当时怨恨她当年为了照顾罗将军的士兵,故意让他们多吃了几天苦,所以去了南方,提起福安公主,都是说坏话,泼脏水的,只是当时安然在北方发展,南方小朝廷对安然十分不满,所以徐谦等人说安然的坏话,迎合了众人的胃口,不但没人反驳,还让他们在仕途上更加顺畅。
之后建丰帝造谣的时候,他们自然更不会给安然辟谣。
这会儿安然这样说,让他们在尴尬之余,又怕安然继续调查,别查出来他们这些年,说过她很多坏话,毕竟眼下她还不知道这事总归要好一些,万一知道了,可就要更不好了,于是当下便道:“当年没辟谣,也是没办法,毕竟我们人微言轻,然后又在废帝(建丰帝现在被称为废帝)的统治下,哪敢跟他对着干,这件事的确是我们不对,只是……我们也真的情有可原,还求公主原谅一二。”
虽然安然现在成皇帝了,不过很多人还是叫她公主,徐谦等人也这样叫,想显的亲近一些。
“就算你们情有可原,那我现在没法为你们破例,也同样是情有可原。”安然还是不为所动。
几人看安然就是不通融,也是要脸的人,当下便不再纠缠,而是告了辞。
不过,这些人看安然没帮他们,都是一肚子火,出得宫来,几人便不由议论了起来。
“真不该来,不来,也不会被她找到机会奚落我们;来了,事情没办成就算了,还被她阴阳怪气地嘲笑了一顿,亏大发了。”
“其实我就说不能来,这还是运气好,她不知道我们在南方说过她什么,要不然知道了的话,她现在可是皇帝,龙颜大怒,将咱们拉下去斩了,可怎么办?”
“这不是富贵险中求么,就是想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捞到个官当当嘛,既然不行,就算了吧,看来以后只能做平头百姓了!”
一想到以后只能做个平头百姓,不像以前当官,能高高在上,这些以前在南方都是当官的人就一肚子火,暗暗埋怨那几个和平起义的,暗道人家还没打过来呢,你们倒好,先投降了,害的他们丢了官,太过分了,就算怕福安公主,觉得打不过,那也好歹等福安公主打过来再说啊,到时打不过再投降也不迟啊,指不定她一时不想打南方呢?那样岂不是能让他们多当一会儿官?而不是这么快就成了普通老百姓啊。
徐谦听了众人的抱怨,便道:“你们怕什么,我看这福安公主将来怎么样,还未可知呢,她都快三十五岁了,还没有丈夫孩子,以后啊,指不定晚景凄凉。”
众人听了,觉得挺对的,当下不由觉得爽了,幸灾乐祸地附和,道:“对对对。”
“说起来这福安公主也是怪了,这么大年纪,还不结婚生孩子,她不怕没有继承人吗?”
“谁知道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反正不可能是她不想把皇位留给自己的孩子,而准备留给别人。”
“要是想自己生孩子的话,你们想想看,她嫁谁好?估计是嫁谁都不放心,生怕将来自己死了,儿子归了夫家姓,江山要落到外姓人手中了吧。”徐谦道。
“可不是嘛,所以看来,我们的确不用担心,等着看好戏就行了。”
“…………”
众人边走边议论,却不知道,他们的议论,都传到了安然耳里,因为安然在徐谦身上放了个傀儡,就是想找徐谦的错处,将来将他收拾了,好给原身世界被冤死的罗将军报仇,然后他们现在说的,自是落进了正在观察他们的安然耳里。
听这些人这样说,安然不由冷笑,暗道这些人也只能靠着这个,来幸灾乐祸,精神胜利了。
对于继承人的事,她自然有自己的安排。
在以前的世界,在不好跟哪个结婚,但又需要继承人的时候,她曾找过机器人帮忙,现在她依然可以找机器人帮忙,而不用像他们说的那样,嫁哪个人,将来要担心江山落到外姓人手中。
至于年龄大了,生产有危险,那完全不是问题,她习武多年,身体健康的很,三十多岁的身体素质,跟二十多岁差不多。
所以这些人幸灾乐祸的期盼,是注定要失望了。
不过结婚生孩子,那都是以后的事了,眼下最重要的是将古安城一带收回来。
说是古安城,其实面积可不小,因为当时安然围着罗将军发展的时候,当然不是只围着古安城发展,而是城外属古安府的地方,安然都是绕着走的,要不然你围着古安城发展,人家出门就是你的地盘,还不要让人家感到压抑和害怕啊,所以是整个古安府,安然都没碰的。
北方地广人稀,所以古安府面积并不小,大概有一两万平方公里的样子。
虽然面积不小,但,上面的人很少。
一开始是不少的,但,自从周围安然的地盘发展的越来越好,然后安然的政策也传的人人皆知,反正比隔着江的南方知道的快多了,于是古安府那些没田地的贫民,很快就去了安然的地盘。
1...476477478479480...8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