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实心熊
采佩斯稍稍松了口气,他一边下令立刻收集那些突围时跑散的骑兵,一边带着跟随他一起突出来的手下向主力靠拢会合。
当他重新回到主力的队伍里时,看着对面那些来回奔跑掀起道道烟尘的安纳托利亚轻骑兵,采佩斯的心情并没有因为暂时摆脱了敌人而好起来,相反他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知道奥斯曼人没有趁机进攻步兵不是担心打不赢,而是很很可能有其他打算,想想亚历山大之前提过的奥斯曼人很可能会用登布维察做诱饵吸引布加勒斯特不停的派人增援,然后一口口的陆续吃掉,采佩斯就觉得前面的路就好像正有一个无底的陷阱在等着他。
瓦拉几亚轻骑兵的损失不小,不过好在骑兵灵活的特性在这时发挥了作用,即便是同样面对的是骑兵,在灵活机动的速度因为奥斯曼人似乎志不在一举歼灭他们,还是有很多人逃了出来,其中就有刚刚加入采佩斯军队不久的摩尔科。
摩尔科还算幸运,或许是因为他的衣着看上去就不象个瓦拉几亚骑兵,所以在战斗中他没有如别人那样倒霉的同时遭到好几个对手的围攻,这不但救了他,而且还让他趁机帮着好几个被围攻的同伴逃了出来。,所以当他带着一小队骑兵辗转找到采佩斯的主力时,很多之前对他不是很亲近的瓦拉几亚骑兵都为他吹起了口哨。
采佩斯对摩尔科的勇敢并不奇怪,他能猜到摩尔科为什么要上战场,很显然这个年龄的年轻人总是会为了一些冲动的原因做些要么正确要么愚蠢的决定,现在看来这个摩尔科迄今为止干的还不错,只要他没死活着渡过这一关,相信这个年轻人还是有前途的。
不过现在采佩斯可没时间鼓励他,第一次与奥斯曼人的正面交锋就出师不利,这让采佩斯有点怀疑接下来能不能顺利的达到登布维察了。
至于解围,采佩斯认为这不是现在的自己能完成的任务,这也让他不禁开始怀疑之前的决定是否正确。
采佩斯派人向布克尔察尼送去消息,他希望布克尔察尼堡垒能协助他,至少堡垒里的那些火炮可以起些作用,在他设想中他的瓦拉几亚军队可以倚仗从堡垒方面提供的支援沿着河岸迅速向布克尔察尼靠近,然后依旧沿着布克尔察尼的边缘继续向北进军,这样如果奥斯曼人敢于向他们发动进攻,他们就可以仗着不用防御靠近堡垒的一边,集中兵力把奥斯曼人向堡垒方向挤压,然后由堡垒里的火炮教训那些可恶的异教徒。
采佩斯的构想很周到,而且他也相信布克尔察尼的守军会支持他这个计划,只是当他的人到了布克尔察尼堡垒附近时才发现奥斯曼人在距堡垒很远的地方就安排下了大量的游骑,很显然敌人已经想到他可能会向堡垒方向靠近,所以在经过刚刚的一场骑兵厮杀后,就立刻在他们进军的方向布置下了继续拦截的阵势。
形势的发展让采佩斯不得不重新考虑之前亚历山大的话,想到亚历山大说过奥斯曼人会在通往登布维察的路上设置下一道道的用以拦截和消耗救援部队的防线时,采佩斯不禁心里微微有点泛苦。
他知道事实正渐渐证明亚历山大的推测是正确的,奥斯曼人正设下重重罗网等着他,可采佩斯也知道即便清楚这些他也不能停下进军的脚步。
或许应该说这才是苏丹最厉害的地方,攻敌所必救。
采佩斯想了许久,他需要做出决定该怎么办,而他这个决定无疑将会同样决定着他的军队,甚至是整个瓦拉几亚的命运。
“我们需要一个机会,一个把奥斯曼人
第九十五章 大合围战(八)
最早出现的是一奥斯曼轻骑兵,然后是更多的骑兵,接下来的时候摩尔科甚至不记得自己究竟是在和多少敌人,又是在和谁作战了。
他身边的人越来越少,已经有人在怀疑之前大公说的主力会在后面跟随的话的真假,不过虽然这样这些士兵对采佩斯的信任却让他们依旧不相信自己是被抛弃掉的诱饵。
摩尔科觉得自己尽力了,他的手臂快要抬不起来了,看着对面似乎永远杀不完的敌人,摩尔科忽然在想,或许不只是布加勒斯特和波斯尼亚还有克罗地亚的贵族,就是整个欧洲的国家大概也没有这么多的军队。
摩尔科认为自己可能看到了这个世界上最多的一支军队,不过他实际上遭遇的只是奥斯曼人远征军左翼的一小部分,而且几乎还是微不足道的那部分。
奥斯曼在数量上占据的巨大优势在这个时候体现了出来,一拨拨的骑兵不停的向摩尔科冲来,这让他感觉就好像陷入了人的海洋里似的。
摩尔科什边的人更少了,已经有人开始随着被击溃的方向盲目的向四周奔跑起来,但是这样逃跑的人很快就因为落单成为了奥斯曼骑兵的猎物。
安纳托利亚轻骑兵的勇猛和迅速的特长在这一刻发挥的痛快淋漓,他们就如同猎狗一样一旦盯住猎物就绝不松口,同时他们会迅速用各种呼哨和短号招呼附近的同伴,然后听到召唤的奥斯曼人就如同狼群般从四面八方涌来,很快就把不幸的猎物撕扯得稀烂。
摩尔科带着还没有被冲散骑兵向前不停奔跑,到了这时候已经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纯粹为了活命,因为他知道只要稍微停顿下来,就可能会被蜂拥而至的敌人砍成碎片。
前面出现一道斜坡,摩尔科迅速策马向斜坡侧面奔去,这种时候绝对不能有一点点的延误,所以他完全不顾一切的催马试图躲过斜坡,但是当他沿着斜坡快要冲到一半时,上面的坡顶突然晃起了一片黑影。
杂乱的喊叫声从坡顶传来,其中夹杂着难懂的奥斯曼语,也有能隐约听懂的斯拉夫语,摩尔科不由抬起头迎着刺眼的阳光向上面看去。
一片身影背光站在上面,看上去只有黑晃晃一片。
恐怖的枪声从很近的地方传来,摩尔科看到了大股的硝烟遮蔽了照得他睁不开眼的刺眼阳光。
摩尔科的身子突然一阵,他觉得自己好像被人在胸口用力推了一把,他的身子向后栽去。
当他摔倒在地时,摩尔科感觉到了从没经受过的剧烈疼痛。
他发出了一声呻吟,可接着巨大的痛苦就淹没了他的全身。
摩尔科看到了跟随他的骑兵凌乱的马蹄在地上溅起的泥土,然后那腥咸的泥土落在他的脸上。
四周的声音越来越远,摩尔科的头触到了地上。
在陷入黑暗前,他隐约听到了一阵奇特的号角声。
那是奥斯曼人调动队伍的信号,急促的号角似乎在不停催促,不过接下来摩尔科就什么都听不到了。
这时,采佩斯的军队正向着布克尔察尼迅速前进。
为了加快速度他甚至让人放弃了一些并不重要的辎重,加上之前为了欺骗奥斯曼人由摩尔科带走的一批东西,采佩斯相信只要他的速度够快,就可以赶在奥斯曼人发现他们真正的动向前越过被封锁的防线。
在布克尔察尼的前面是否还有拦截的敌人他并不知道,或者说至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采佩斯觉得就只能寄希望于运气了。
只是采佩斯并不知道,对于巴耶塞特二世来说,眼前的局面其实并不是很理想。
奥斯曼左翼主要的任务是攻陷登布维察,同时趁机歼灭可能会来救援的援军,按照苏丹的意图,在攻陷登布维察后奥斯曼左翼会渡过登布维察河向东进军,与此同时右翼则击败拦截的敌人后同样渡河,然后两翼部队在布加勒斯特背后纵深地带的多瑙河入海口方向会合,完成对布加勒斯特和其背后那些贵族领地的合围。
整个战斗大概要进行几个月或者更久,这多少要取决于布加勒斯特的抵抗程度,在苏丹看来最完美的结果当然是拉迪斯拉斯二世主动求和,或者是随着波斯尼亚人对匈牙利的入侵,迫使国王要么通过何谈交出这座城市,要么为了解救匈牙利干脆放弃布加勒斯特赶回匈牙利去。
至于说把拉迪斯拉斯二世本人消灭在布加勒斯特,苏丹却没有这么大的野心,这倒不是苏丹对自己没有信心,而是以他对拉迪斯拉斯二世的了解,这位国王显然是没有与布加勒斯特共存亡的勇气和决心的。
所以苏丹的目的也只是迫使国王舍弃这座城市。
采佩斯的救援早在巴耶塞特二世的预料之中,虽然他未必想到了会是采佩斯,但是登布维察对巴尔干人的重要他却很清楚,所以和由席素谷指挥的右翼不同,左翼的奥斯曼军队更多的是做好了与敌人进行一场艰难的攻防战的准备。
奥斯曼人把征收来的车辆都集中安排给了左翼的军队,一辆辆装满各种攻城器械和挖掘建造堡垒的工具把马车塞得满满的,道路上到处都是吆喝咒骂或是争吵不休的人,所有人似乎都赶着向登布维察方向赶路。
和总是精力充沛的席素谷不同,负责围攻登布维察的是个年纪已经不小的老人,苏丹的父亲穆罕默德二世当年颇为十分信任的一个年轻的心腹,因为在皇位争夺中坚定的站在了巴耶塞特二世的一边而得到了足够的信任,说起来这个人是苏丹父亲留下的老人中不多的同样能够得到儿子信任的人,以往那些老臣大多已经因为各种原因纷纷离开了权力中心,虽然当时的年轻人如今已经进入垂暮之年,而多年的经验换取来的是沉稳可靠的指挥风格,就这一点来说,巴耶塞特二世更愿意把围城这种显然很消耗耐心的任务交给如同哈德米克这样的老将。
哈德米克已经快70岁了,在如今这个年代这足以能被视为是高寿,而他还偏偏是个在战场上到处驰骋的将军,这就让很多奥斯曼人把哈德米克视为好运气的化身。
他们相信哈德米克的虔诚帮助了他,而且这位老将也的确够走远,在他漫长的军事生涯中,虽然同样遭遇过很多危险和意外,但是却总是能幸运的从死神手里逃脱出来,随着穆罕默德二世本人和他身边那些老人的相继离世,这么多年下来哈德米克几乎可以说已经成为了奥斯曼帝国活着的战争百科全书。
这样一个经验丰富而又有着沉稳风格的将领显然是指挥长期围攻战最合适的人选,苏丹几乎是在制定这个计划的同时就已经决定由哈德米克担任登布维察围攻战的指挥官,而这位老将也的确没有让巴耶塞特二世失望,从一开始他就显现出了其稳健有序的做事风格,如今看着正源源不断向登布维察进发的车队,巴耶塞特二世更是相信自己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
“布加勒斯特已经派出援军了吗,这可真是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他们快的有些让人意外了,”当听到关于敌人的报告后,苏丹对身边的几个近臣说“我原本以为他们会再拖延或是相互扯皮一阵,然后才会用抓阄或是不知道的什么办法决定该让谁去为登布维察解围,现在看来那位匈牙利国王真的很焦急了。”
“伟大的苏丹,这一切不是正好都在您的预料之中吗,他们是在按照您的意志和命令行事啊,”一个近臣一边为苏丹献上清凉的水果一边恭敬的说“现在您只要继续下达新的命令,然后那些欧洲人就会争先恐后的按照您的意志去做,直到他们落进火狱。”
近臣恭维的话让巴耶塞特二世不禁露出笑容,他接过水果轻轻咬了一口,然后下令:“去告诉哈德米克,我要他做好攻下登布维察的准备,虽然我的确需要用登布维察作为诱饵,不过现在看来那位匈牙利国王比我还要心急,既然这样我们的计划或许要比原来想的顺利很多。”
身边的人立刻记下苏丹的话领命而去,看着随着车队远去的使者,巴耶塞特二世又轻轻皱了下眉:“艾吕普这些日子在干什么,我已经给了他足够的时间了,可他能给我的却少得多,我要知道他是不是已经找到那个赫尔瓦了,要知道总有这么一个‘大流士’躲在背后搞破坏可不是件好事。”
“苏丹,
第九十六章 大合围战(九)
布加勒斯特城外终于出现了奥斯曼军队的身影。
和分别从南北两翼合围而来的奥斯曼军队不同,布加勒斯特当面的,是大名鼎鼎的苏丹近卫军。
当一片镶嵌着长长羽毛的白色平顶帽出现在视线当中时,在布加勒斯特城外不远的瞭望哨立刻如惊弓之鸟般的向城里狂奔报告。
紧接着,全城到处都响起了“奥斯曼人来了”的呼声。
守城的军队骤然紧张起来,更多的人也涌上了城头,人们睁大眼睛竭尽全力盯着远方,哪怕只有一点动静都会引来一阵骚动。
不过奥斯曼人显然不会来的那么快,当人们因为等待的焦急紧张显得有些急躁时,奥斯曼人的身影终于出现了。
先是几队小股骑兵出现在远处,然后更多的军队渐渐出现在道路的尽头。
奥斯曼人的推进速度并不快,但是那种充满压迫的感觉却令人觉得窒息。
很多人看着渐渐出现的敌军开始发出声声低呼,不过更多的人则是用紧张却又兴奋的目光打量着远处的奥斯曼人。
布加勒斯特曾经幸运的躲过了穆罕默德二世的入侵,这座城市也因此被欧洲视为抵御异教入侵的坚固盾牌,现在他们将要迎来第二次可怕的围攻。
拉迪斯拉斯二世也已经登上城墙,他知道这个时候需要稳固士气,所以当他穿着盔甲的身影出现在城头上时,不停的有士兵一声声的向远处传递着国王亲临前线的消息。
拉迪斯拉斯二世看着远处黑漆漆不住蠕动的身影,神色肃穆阴沉,之前他刚刚得到采佩斯派人送来的消息,听说了他们在布克尔察尼附近遭遇到了奥斯曼人的拦截。
这个消息无疑证明了亚历山大之前的推测是正确的,登布维察就是个张网以待的巨大陷阱,不过虽然明知道奥斯曼人很很可能在那里等着他们,可不论是国王还是采佩斯,或者是整个布加勒斯特人,却都有不得不救援登布维察的理由原因。
现在奥斯曼主力终于出现在了城外,这让拉迪斯拉斯二世隐约觉得奥斯曼人似乎已经完成了他们的布置。
“入侵匈牙利就要开始了吗”
这个时候国王其实担心的是他的匈牙利,而不是眼下的布加勒斯特。
奥斯曼人进军的速度并不快,天要擦黑的时候,做为前卫的轻骑兵才在距离城市大约1法里多点的地方树立起一面旗帜,然后一个奥斯曼骑兵按照他们以往攻城掠地的惯例带着一张长弓来到城下,向城里射出了支封绑着封信的箭。
那封箭信很快就送到了拉迪斯拉斯二世的手里,对这份以苏丹名义送来的劝降信,国王并没有打开看上一眼,而是当着很多人的面脸色阴沉的把信撕得粉碎。
“这样的信哪怕看上一眼也是对我们虔诚信仰的侮辱,在这个时候任何软弱行为都是不能被容忍的。”
拉迪斯拉斯二世用厌恶的语气说着,他向城外望去,看着缓缓涌来的奥斯曼大军,国王的内心其实并不如他外表看上去那么镇定。
国王很担心发动围城可能是巴耶塞特二世已经下令入侵匈牙利的开始,或者至少是鲁瓦?那边已经做好了准备,虽然对没有奥斯曼主力,而只有波斯尼亚人的入侵是否可能会对匈牙利造成威胁感到怀疑,但是拉迪斯拉斯二世真正担心的还是奥斯曼的入侵可能会给一些人制造机会。
他又不禁想起了关于马克西米安皇帝对匈牙利的觊觎,从当初马克西米安曾经与他争夺匈牙利王位失败开始,拉迪斯拉斯二世就和帝国皇帝成了一对老冤家,直到现在每当听到关于皇帝的消息时,国王都会不由自主的表示关注。
如今又有了皇帝意图染指匈牙利铜矿的消息,这让拉迪斯拉斯二世很担心那个马克西米安会趁着异教入侵这件事,再次向匈牙利伸手。
毕竟就在不久前波兰王国刚刚在摩尔多瓦吃了败仗,波兰国王不得不与斯特凡大公签署合约放弃了对摩尔多瓦的宗主权,这对波兰的雅盖隆王朝来说是个很糟糕的事情,而做为出身雅盖隆王室的波西米亚与匈牙利国王,拉迪斯拉斯二世不可能不受到影响。
而国王也不相信皇帝会不利用这样的机会趁机扩大他在匈牙利的势力,譬如染指匈牙利铜矿这看上去只是纯粹为了生意,但是拉迪斯拉斯却知道以富格尔家族所拥有的财富和影响,如果这个家族真的准备在匈牙利帮助皇帝扩张势力,那就显然是不能忽视的问题了。
或者那个贡布雷来布加勒斯特还抱着其他的目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