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实心熊
    国王始终对亚历山大的出现心有猜忌,虽然迄今为止看亚历山大似乎对索菲娅的兴趣要比其他的事情更大,但是国王却不认为事情会那么简单,甚至在他看来亚历山大接近索菲娅也是有目的的。

    或许和奥斯曼人谈判是个不错的主意,国王向被他随手扔掉的那封劝降信消失的方向瞥了一眼,然后目光又再次望向城外远处。

    奥斯曼近卫军的出现意味着苏丹的御营即将到来,这让布加勒斯特既紧张又兴奋。

    布加勒斯特人是骄傲的,因为他们有着曾经击败过那个可怕的“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的光荣过去。

    现在看到奥斯曼军队,布加勒斯特人再次想起了他们为之自豪的过去,甚至一些当初曾经参加过第一次布加勒斯特保卫战的人,还指着远处的奥斯曼近卫军告诉身边的年轻人,自己和他们的先辈是如何并肩作战抵御异教徒的入侵。

    这种激动的情绪影响了很多人,让原本因为恐惧紧张而动摇的人渐渐稳定下来。

    拉迪斯拉斯二世微微眯起眼睛看着远处正在缓缓靠近的奥斯曼军队,看到那些源源不断似乎看不到头的辎重队伍的影子,国王向身边的人摆了摆手。

    “注意奥斯曼人的军营,”国王低声吩咐“他们可能会随时接近城墙。”

    “是,陛下。”

    “还有,派人找到蒙蒂纳伯爵,告诉他我希望他能注意南方的奥斯曼军队。”国王的目光再次扫过远处的敌人,这时候奥斯曼大军已经渐渐进入了距城市不远的一片开阔地,就着还没有完全坠下的夕阳余光,城墙上的人们看到奥斯曼人正在缓慢却有序的展开队伍。

    从模糊的影子看,虽然并不清晰,但是可以察觉奥斯曼军队携带的辎重数量多的出人意料,而这恰恰是拉迪斯拉斯二世最担心的。

    苏丹似乎已




第九十七章 大合围战(十)
    天才壹秒記住『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奥斯曼人在等着他们。

    采佩斯相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或者说就是亚历山大的判断。

    从战场的局势看,采佩斯很快就发现了某些颇为奇怪的现象,这让他对敌人的意图就更有了这么猜测的把握。

    当摩尔科的佯攻终于牵扯动了奥斯曼人的注意,令他们的军队向着虽然距布克尔察尼,但是一旦离开也就有了足够宽大的空隙的方向移动时,采佩斯带着他的军队迅速向布克尔察尼方向出发前进。

    布克尔察尼是靠近登布维察的最后一座沿河堡垒,因为位于河边一处向河道里突出的礁石上,所以这座堡垒建造的并不规则,而是沿着那处礁石的地形形成了个隐约的三角形。

    堡垒有两面是分别对着河面的,而另一边则对着岸上,两座看上去很牢固的炮台分别建在两处面对河上堡墙上,而对着岸上的一边则摆放着几尊安装在粗糙木架而不是如河上一侧那样的架设在专用炮架上的青铜火炮。

    这些火炮的口径都不大,有些甚至比鹰炮大不了多少,不过因为地形的缘故,布克尔察尼堡垒面对河岸的一面能够直接威胁到堡垒,只有经过一片浓密的树林,然后再穿过条并不宽大的道路才行。

    这就为布克尔察尼堡垒的人能集中火力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因为布克尔察尼还有着要为登布维察几千人提供粮食粮仓,所以在堡垒向着河面的一方,还有座的凹入堡垒内部,直通河上的小码头。

    不过现在这个小码头与河上想通的水道上闸门已经关闭,而对着岸上一边的堡墙上更是站了很多人。

    人们忧心忡忡的看着树林远处不时掀起的滚滚烟尘,他们知道这烟尘下正有两支军队在残酷厮杀,不过他们却绑不上忙,而且布克尔察尼的人也知道实际上他们自己也是奥斯曼人的眼中钉,至少他们粮库就能给奥斯曼人带来不少麻烦。

    登布维察城并不大,全城男女老少加起来大约不到3000人,不过因为作为巴尔干地区的圣地太久了,所以倒是经常有巴尔干人会从很远地方来这里的圣西里尔兄弟墓前朝圣,而且或许是因为如今时局动荡,人们就更加渴望得到来自信仰的安慰,所以一直以来朝圣的人很多。

    或许是受到了圣西里尔兄弟圣迹的感召,有些朝圣者就选择留下来,他们在登布维察组成了不同大大小小的教团,有些几十人有些只有几个,不过上百人的大教团在登布维察也是有的,而且还是2个。

    其中一个,就是在巴尔干地区鼎鼎大名“龙骑士团”,这个骑士团之所有名声那么大,是因为在他们当中有个很出名的成员,他的名字叫弗拉德三世,传说中吸血鬼的始祖。

    弗拉德三世在死后被安置在了登布维察教堂的墓园里,守护他的除了十字架和天使像之外,还有他生前的那些战友和朋友。

    龙骑士团是登布维察2个最大的教团之一,同时也是一支半武装化的教团,这个教团里的成员相信上帝选择和考验他们,要他们阻止奥斯曼人的异教入侵,同时他们也坚信对上帝的坚定信仰可以让他们获得旁人无法想象的力量。

    这些教团虽然人数不同,但是却都有着十分坚定的信念,另外因为常年留驻在登布维察,他们对这座小城有着不逊于城里居民的感情,当听说奥斯曼大军到来后,那些教团成员立刻向市政官们请求允许他们为了保卫圣地武装起来,当官员们还在犹豫着是不是需要这么做时,其中一些最激进的教团已经开始到处寻找铁匠和工人,为他们打造守城需要的武器了。

    而龙骑士团和另外一个叫一信会的教团,仗着他们常年来从教团成员那里聚敛到的财富,不但迅速给自己武装起来,还开始大张旗鼓的给一些因为担心城市陷落忧心忡忡的居民和其他规模小的教团发放武器,一时间登布维察到处都是拿着各种武器的士兵,那样子让登布维察看上去不像个宗教圣地,更像一座乱糟糟的兵营。

    不过这倒是让登布维察的守军多少有了些信心,他们相信只要布加勒斯特能及时派来援军,他们就能够守住这座城市。

    只是这些教团的加入虽然的确加强了登布维察的防御,可是另一个问题却横在了他们的面前,那就是登布维察自己能够提供的粮食养活不了那么多人。

    这些教团平时并不都是从登布维察购买粮食,因为这些教团多少都和布加勒斯特牧首区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他们大多还是从布加勒斯特那里购买粮食。

    可是现在,登布维察面临着被包围的危险,而从河上获得由布克尔察尼的粮库运来的粮食,成了登布维察人的希望。

    至于布克尔察尼能维持多久,就不是现在该考虑的了。

    奥斯曼人显然也知道这点,所以他们的左翼在进军的时候分出了一支队伍向布克尔察尼进发,同时大批攻城器具也向着布克尔察尼运来。

    不论是登布维察还是布加勒斯特,都立刻意识到奥斯曼人这是要首先占领或是摧毁布克尔察尼这座粮食补给基地。

    布克尔察尼的人同样紧张,他们的守军数量不多,至少面对数量庞大的奥斯曼人显得人单势孤,虽然布克尔察尼的地形还算有利,而且城堡里粮库储存着足够能支持如登布维察这样几千人的城镇达数月之久的补给,但他们还是知道如果没有援军及时赶来,等待他们的最终会是城陷人亡的命运。

    除非他们愿意放弃堡垒,从河上撤离布克尔察尼,但如果那样的粮库必将落在奥斯曼人手里。

    “是那个采佩斯的人,”一个军官小声在布克尔察尼的守将身边说,看到守将的胡须微微颤抖,军官向堡墙下微微指了指“那些人都是从他的队伍里被奥斯曼人打散的,他们说的很清楚自己是瓦拉几亚大公的手下。”

    “他自称是瓦拉几亚大公吗”守将鼻子里发出声浓浓的哼声“弗拉德采佩斯的儿子,他的爷爷是私生子,而他父亲是残暴的家伙,可现在他居然以瓦拉几亚大公自居吗”

    “他是来援助我们的,”军官有些为难的说“我们需要援军,否则我们自己肯定是没有办法抵御奥斯曼人的。”

    守将伸手捻了捻浓密的胡子,很显然眼前的局势让他没有选择的余地,采佩斯的出现无疑让面临困境的布克尔察尼看到了一丝希望,可是这并没有让他的心情好起来。

    采佩斯,弗拉德的儿子,那个丢了脑袋的前瓦拉几亚大公……

    守将脑门在不住鼓胀,他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紧张和忐忑不安,一想到那个弗拉德三世,他内心深处就因为紧张而暗暗震颤。

    “他不可能知道当初是谁,对吗”守将忽然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低声问身边的军官,虽然他这话说的没头没尾,但他知道对方一定能听懂。

    “不会,其实连我们也不知道那究竟是谁干的,不是吗,那个时候……”军官略微沉吟下想了想才用了个自认合适的词“很乱,到处都在打仗,每个人都只顾着杀死自己面前的人或是保住自己的命,谁又能管得了别人。”

    守将似是同意又像是回应的微微哼了声,然后他



第九十八章 大合围战(十一)
    战斗是怎么开始的,没有人知道。

    在整整一天的时间里,尼古拉乔马切尼都一直在不停的带着人走路,走路,还是走路。

    这让他他觉得自己来到巴尔干的时间也不算短了,可大概这是走路走得最多的一天。

    除了不停的走路就是不停的来来回回,不止一次他们的大队在刚刚按照下达不久的命令走了一大段之后就又接到新的命令折返回去,或者是虽然他们明明是在不停的向前,可随着命令的变化却渐渐发现最终又回到了原来出发的地方。

    这种不停的折腾让马切尼几乎快要崩溃了,这让他不得不羡慕那些阿格里和当地的巴尔干人,或许是因为同为山地人的缘故,阿格里和巴尔干人都很能吃哭,至少在走路这件事上不论是比萨团,蒙蒂纳团还是那些热那亚的剑盾兵们不但远远不如他们,更重要的是在马切尼看来,如果说巴尔干人是吃苦耐劳,那么阿格里人看上去就有些乐在其中了。

    马切尼当然不知道这样的行军对阿格里人来说其实并不算是吃苦,毕竟和当初从蒙蒂纳用2天的时间赶到罗马相比,这种几乎只是在原地转着圈子的行军是轻松很多了。

    不过这种轻松只维持了一天的时间,当第二天凌晨天刚蒙蒙亮,疲惫不堪的士兵们还睡得昏昏沉沉时,一阵急促的号角声就陆续惊醒了聚集在一起的一个又一个连队士兵的美梦。

    在一路来到巴尔干的旅行中,亚历山大也在慢慢计划改编着他的部队。

    虽然只是在阿格里和新组建的巴尔干人团中执行这种实验,但是亚历山大已经决定当时机成熟时,会把这种改编完全推向自己未来的常备军。

    和比萨,蒙蒂纳以及热那亚团不同,阿格里人是亚历山大最信任的军队,而巴尔干团则是完全不受任何势力影响的全新的团队,正因为这样他改编才可以完全按照他的意愿而又不受任何人的影响。

    在这两个团中,亚历山大取消了自罗马时代开始延续下来的战斗大队这种已经逐渐不适应当下战斗方式的建制,而是把建立了一个个的连队,每个连队以连队长的名字命名,而连队长却并非是固定的。

    以召集来的新旧阿格里人为住的阿格里步兵团被分成了三个枪矛连队和一个辎重连,阿格里骑兵则被分离出来与波西米亚人组成了蒙蒂纳军队独立的骑兵部队,至于从阿格里人中挑选出来的猎卫兵则成为了阿格里团的最重要的支柱。

    而巴尔干团就显得简单了许多,虽然人数相近却被简单分成三个连队的巴尔干团,无疑每个连队不论在人数和战斗力上都显得强于其他团的连或是战斗大队,而对巴尔干来说辎重补给只需要从伯爵老爷那领取就行了,而且巴尔干人中也没有人愿意当个辎重兵,那以为着必须远离前线而势必会失去获得更多战利品的机会。

    连队的改编在部队组织方式上无疑都比那些简单而又不便的战斗大队要显得更加灵活和利于各自单独作战,而这个变化在阿尔杰河战斗中已经显现出来。

    阿格里人在关键时刻能及时堵住险些崩溃的缺口,而巴尔干人能在几乎被奥斯曼人诱离阵地后奇迹般的摆脱被包围歼灭的命运,都明显的证明着新的团异乎寻常的战场适应力。

    这些都被尼古拉乔马切尼看在眼里,同时也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

    马切尼试图分析和解释这种明明不论是装备还是人数原本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只是进行了重新编组就发生了变化的原因,甚至为了这个他没事还会用自己的薪水买些珍贵的纸张在上面不停的写写画画的想要解开这些谜团。

    不过最后马切尼在罗列了种种排列的顺序后,得出的答案只是蒙蒂纳伯爵对这两个团队的改变,恰好最大程度的的把每个人安排进了同样能发挥最大作用的那个数字的队伍当中。

    也就是说,如果每个连队的人数太多或是太少都不会让连队不论是长矛的横排还是火枪的纵列发挥出更大的威力,而就是那个规模数量的队伍,让每支部队不论是武器威力还是灵活机动都能恰如其分的起最大的作用。

    马切尼把这看成是一个很奇特甚至微妙的排列,他认为这种只是通过在数量上重组就让军队能发挥比平常大得多的威力的方法实在是妙不可言,这让他甚至冒失的把他计算得出得这些东西拿给亚历山大过目,换来的则是亚历山大望向他的奇怪眼神。

    不过尽管这样,被视为近代统计学开创者的一代大师尼古拉乔马切尼如今却只是蒙蒂纳军队比萨团第二大队的队官。

    所以当天色依旧暗淡无光的时候,听到号角声的马切尼不得不和他的手下一起挣扎着从被焐热了的毯子下爬起来,揉着还困倦发涨的眼睛拿起武器准备继续昨天的工作——不停的走路。

    只是接下来的事情让马切尼整个人忽然精神一振,脑子也瞬间变得清醒了不少。

    虽然和其他人一样都累得不轻,可马切尼对头天那一连串的行军心里是有着自己的分析的,他感觉的出来,自己的军队似乎是在围绕着一个地区不停的迂回,不过好像因为被什么东西阻挡住而后又每次准备重新迂回过去,所以这个地区就无形中变得越来越大,自己的部队距离以沼泽地为中心的蒙蒂纳主力的阵线也越拉越远。

    可是今天,马切尼很快就发现他们行军的方向笔直而坚决,完全是以一条斜切线直直的贯穿了之前一直不停回旋那片地区。

    “看来终于都失去耐心了,”马切尼这么猜想,他隐约猜测到接下来可能要有一场真正的战斗了,所以他立刻下令让自己的大队士兵做好准备“很快就要有一场战斗了,但愿上帝保佑我们。”

    当马切尼停下来在胸口划给十字,然后习惯的弯腰抚摸一下面前地上的一块石头寻求好运的时候,亚历山大刚刚把阿格里团在沼泽地西侧的一片开阔地前展开。

    开阔地的对面是一段山梁,几个起伏的缺口把山梁截成了断断续续的几段,然后山梁向着拐了个弯向南消失在远处通往多瑙河的丘陵之中。

    席素谷的军队就在山梁后面。

    当经过整整一天试图先通过相互迂回占据先机的尝试后,两个人终于都意识到这种手段并没有用处,或者说当双方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在这片沼泽地两边停下来时,就已经察觉到了对方的意图而且做好了防范,这就意味着试图轻易迂回敌人侧翼,然后一举把对手挤下登布维察河的打算是徒劳无益的,相反这样不停的拉长侧翼战线,唯一的结果只能是因为兵力被不停拉伸变的稀薄,那样一来即便最终迂回成功,可是能用来发动进攻的力量也没有多少了。

    当意识到这个结果后,两军统帅做出了个奇妙的默契选择,那就是停止这种已经失去了意义的捉迷藏,在让军队修养了一夜后,在第二天的早晨展开战斗。

    4月中旬的清晨,还略微带着些许凉意,百灵鸟空灵的鸣叫在树林里回荡,轻柔的晨风拂过人们的鬓角感觉很舒爽,不过当风灌进盔甲的缝隙时,就会发出一阵阵高低不一的“呜呜”声。

    一旦有很多人的盔甲同时发出这




第九十九章 大合围战(十二)
1...314315316317318...7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