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打心眼里恐惧铁骑的喀喇沁蒙古的武装牧民,当然没胆子和七大群飞奔而来的铁骑对冲了——他们要有这胆子还用得着投靠后金?直接把虎兔敦汗暴打一顿不好吗?
不敢对冲,当然也得逃跑了!
兀良哈.色棱也和手下一样,看见明军铁骑涌来,条件反射一般就打马调头,还顺手抄起弓箭,准备边跑边射。可是他没跑多远,就发现不对了——就在他前方三四十步开外,代善的正红旗骑兵已经列出了横队,前排的骑兵,个个都马枪放平,一副要把人往死里戳的样子!
这是后金军督战的锐兵啊!
兀良哈.色棱这时才想起来,自己已经归附了大金国,要听从大金国天聪大汗的指挥了。
而大金国军纪森严,是不许随便逃跑的。大金军列阵而战的时候,向来是死兵在前,锐兵在后,以锐兵督死兵......死兵没了,锐兵再上!
所以兀良哈.色棱的部众以后再也不能随随便便的就从战场上逃跑了......
“不许跑,快回来,跟我冲......去和南朝蛮子拼了!”
兀良哈.色棱连忙大声呼喊,同时自己也再次打马调头,真是好一阵手忙脚乱。
可是他的呼喊作用不大,除了跟在他身边的少量亲卫,别人根本听不见,而且听见了也不会理睬。
因为喀喇沁蒙古本来就是一堆散沙,兀良哈.色棱不过是众多的塔布囊之一。现在归他指挥的3000喀喇沁骑兵大多不是他的本部,而是来自其他喀喇沁蒙古部落。这些人才不管你兀良哈.色棱的命令呢!
而且他们当中的不少人也不怕督战的后金骑兵,因为后金骑兵拦不住他们——代善的后金兵摆出的是一个冲阵的队形,比较紧密,所以正面就窄。而兀良哈.色棱的蒙古人本来就比代善的后金骑兵多1000,而且队形松散(这是个放箭的队形),所以正面就很大。如果从上往下看,就会发现蒙古人的骑兵摊了好大一片!
好大一片的骑兵,还都是善于跑路的“跑路兵”,跑路的时候讲究四散奔逃,一哄而散。只有少部分位于队列中央的骑兵(就是兀良哈.色棱的心腹)不方便往两边跑,只好硬着头皮调头去冲拼命逃跑的明军铁骑......
拼命逃跑啊!
这真是太惨了!
而朱纯臣这货不仅惨,而且还蠢!别人冲阵的时候要么举着长枪,要么持着刀剑。而他呢?什么兵器都没有拿,就是一手缰绳一手马鞭,拼命的打马向前,还不住扭头往后看。真不知道他是来赛马的还是来打仗的?
而护在他身边家丁亲兵见他纵马狂奔,义无反顾的冲向敌阵,心里头也都升起了几分佩服的念头。
到底是东平郡王成武烈(朱能)的子孙啊!发起狠劲来还是有点厉害的......
既然主子都豁出去了,他们也没什么好犹豫的,就和鞑子拼了吧!
这骑兵冲阵,其实也不一定需要用长枪刀剑去伤人,用疾驰的战马去撞人撞马,也能收到不错的效果。而阵形越密集,奔跑的速度越快,冲撞的效果就越好。
说时迟那时快,战场上两军骑兵马队的第一次对撞,转眼间就发生了。
一路上只想着离万岁爷远一点的朱纯臣一开始并没有注意到自己离鞑子骑兵越来越近,等他猛然发现的时候,他已经一马当先冲进敌阵了,而且他还发现自己手里连个兵器都没有!
没有兵器,当然不能肉搏,不能肉搏......就只有蒙着头继续冲了,只要把敌人的战阵冲个对穿,就能跑掉了。
满脑子只有一个冲字的朱纯臣,不经意之间,居然发现了骑兵冲击战术的精髓!
就是一个字——冲!
他不要命的冲,那些吃他的,喝他的,靠着他养家糊口过好日子的家丁亲兵,当然也都得硬着头皮冲了。不过他们并没有忘记拿武器,所以一边冲锋,还能一边用大枪扎人,用刀剑砍人。
而和他们敌对的蒙古人,阵形要松得多,而且也怂得多,刚才他们还试图逃跑,更加放慢了速度。
结果对冲之下,立即就吃了大亏,被冲了个人仰马翻,队形也被完全冲散。那些没被打翻的喀喇沁骑兵,则再也抑制不住恐慌的情绪,都再一次调转马头,向四面八方跑去,来了个一哄而散。
发起决死冲锋的可不仅是朱纯臣身边的骑士,还有另外六群“逃命”的骑兵,在他们不要命的冲击之下,一两千蒙古喀喇沁部的骑兵,竟然被一冲而垮!
看来这群勋贵现在是怕万岁爷胜过怕鞑子了!
抢救大明朝 第1747章 真正的万岁冲锋!
在阵后督战的大金国大贝勒代善也被这群“逃命勋贵”展现出来的勇猛给惊了一下。
这些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帐前铁骑吧?
代善心想:还真有两下子啊!怪不得虎兔敦汗的亲妹子都给小皇帝抢了去了......不过遇上大金国的八旗天兵还是死路一条。
大贝勒代善的自信当然是有道理的——一群被小皇帝逼得狗急跳墙的勋贵能有多厉害?这帮人平时也不好好训练,而且也没怎么上过战场,充其量就是虐菜的水平。如果要拼真本事,甚至还不如刚刚被他们打散的喀喇沁蒙古的骑兵呢!
只不过喀喇沁蒙古骑兵被代善硬逼着打阵战,无法发挥他们的骑射本领,这才被一击而破!
但是击破喀喇沁蒙古的骑兵之后,这帮“逃命勋贵”就原形毕露了——他们也跟刚刚被冲散的蒙古人一样,也乱成一团了!其中的一些人,比如赤手空拳的朱纯臣没有恋战,而是照着朱由检的命令,冲破了蒙古人的队形之后,就调转马头,向右侧转进。
不过大部分在冲阵开始前都记得拿上了兵器(上阵打仗怎么能不拿兵器?),所以现在可以很高兴的打落水狗——追着被打散的蒙古人又是刀劈又是枪戳的,玩的可高兴了,完全忘记蒙古人后面还有一群凶残的满洲马甲兵呢!
还有一些勋贵们的家丁护卫,大概是在边军里面干过的,看见一地躺着的蒙古人,都按耐不住割人头报功劳的冲动,干脆下战马,扑上去割脑袋了......万岁爷可是在亲自督阵,割下的脑袋献上去,说不定就会龙颜大悦,一官半职可就到手了!
这下跑路的跑路,肉搏的肉搏,割脑袋的割脑袋,本来分成七大群还能形成合力的“逃命勋贵”,一下全散了开来。
而代善等的就是现在,立即就下了冲锋的命令!
随着一阵低沉的号角声,原本只是便步前行的后金铁骑,就一起开始加速奔跑。将近2000八旗马甲,列成前后两排,由如两道移动的红墙,向着前方已经展开混战的喀喇沁蒙古骑兵和明军铁骑冲去。
蹄声如雷,杀声震耳!
也就是转眼之间,正红旗的马甲兵就冲进了战团。这帮八旗天兵可不管前面谁是蒙古,谁是明军。凡是挡道的,都用马枪挑了!在八旗兵的一冲之下,喀喇沁蒙古和大明的“逃命勋贵”全都死伤惨重!
而冲进战团之后,这群正红旗的马甲兵也立即投入了肉搏!
这八旗兵其实就是典型的东方封建兵,讲究骑射、冲阵、肉搏、马上马下全能。而且他们打仗虽然也讲究有章有法,阵战配合,但还是偏重个人勇武。所以冲阵之后,里所应当就是肉搏......或者是屠杀!
这个时代的八旗封建兵是真能打啊!马上马下的功夫,个个都称得上高手。虽然比不了朱由检的“黑枪”,但那群“逃命勋贵”哪是对手?刚才还压着蒙古人打的“逃命勋贵”和他们的护卫家丁,顿时就变成了八旗兵随便砍杀的猎物,哪怕披着坚甲,还是被人砍得哭爹喊娘,死伤枕藉。
“哈哈哈......”在阵后带着几十个白甲兵督战的代善看见前方一边倒的战局,得意的朗声大笑起来,对左右道:“什么帐前铁骑?不过尔尔......”
他的话音还没落下,一阵刺耳的唢呐声,就从明军战线那边穿来了!
原来明军也有第二阵!
代善连忙在马镫上站了起来,伸长了脖子向前望去,一望之下,立马就露出了惊讶的颜色。
原来他看见数百步外,就在前方混成一团的八旗兵、明军骑兵、喀喇沁蒙古骑兵的南面,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展开成为一线的铁甲骑兵!
“这些骑兵......”代善吸了口凉气儿,一张大饼脸上居然有了一点儿惶恐。
因为他瞧见的是上千数的枪骑兵列出了相当密集的,几乎是肩膀并着肩膀的横阵!
他们阵形密集成这样,却照样越跑越快,发起了冲击!
向正在混战的八旗兵、明军骑兵、喀喇沁蒙古骑兵发起了无差别的墙式冲锋!
而带领这群铁甲骑兵冲锋的那一位,当然就是天下武功第一、兵法第一、学问第一的大明万岁爷朱由检了。
这是一次真正的万岁冲锋!
这是如假包换的大明万岁爷带着大家冲锋啊!千余帐前骑士,全都跟疯了一样,拼命打马向前,都要抢在一马当先的万岁爷之前冲进敌阵......
这不是重生后的朱由检第一次纵马冲阵了,但却是他第一次率领自己一手打造的帐前骑兵猛冲后金的八旗兵。
虽然他对自己的帐前亲兵和他们的列队冲阵战术很有信心,但是帐前亲兵的冲阵战法,毕竟没有接受过真正的考验——冲一下八旗劲旅!
当然了,面对面冲朱由检也是不敢的。所以他就非常仁慈的给了那群都该杀头抄家的勋贵们一个为国尽忠的机会。只要这帮候补忠烈能和八旗兵战成一团......也不指望他们砍死几个八旗兵,只要他们的那身盔甲足够牢靠,可以禁得住几次打击,那么朱由检亲率的枪骑兵就打个舒舒服服的骑兵突击了!
而现在,就是骑兵突击的机会!
“大明皇帝在此,谁敢与朕交战......”眼看着自己就狂飙着冲进前方的战团,朱由检已经兴奋到了极点,大声呼喊了起来。
霎那之间,冲撞就发生了!
朱由检一马当先,冲入了战团!就看他一手虚握长枪,将枪尖对准一个正高举起马枪,抢尖向下,似乎要把什么人扎成人肉串的后金骑兵。
那骑兵许是被武功天下第一的朱由检给吓懵了,手里的长枪都忘记往下扎了,只是一脸惊恐的看着向自己猛扑过来的朱由检,看着朱由检手中的长枪的枪尖刺入了自己的胸膛......然后才是整个人都被枪尖上的巨大冲力带着从马背上飞了出去,最后重重摔在地上。
这个八旗兵还是个红甲兵,虽然没选上白甲,但也是一身的武艺啊,现在一个回合都没撑到,就被朱由检挑落马下!
在朱由检将长枪刺向那红甲兵的霎那,他的右手就放开了长枪,要不然巨大的冲力也会伤着他的手腕。扔了长枪之后,朱由检立即抽出了铁鞭,也是虚握,然后高高举起,身体还稍稍前倾,马不停蹄,继续冲锋。
又一个八旗兵挡在了朱由检的跟前,这个家伙的长枪刚刚扎进一个“勋贵护卫”的体内,一下子抽不回来,也手忙脚乱的要去抽刀,可没等刀子抽出来,朱由检的铁鞭已经借着冲力砸了下来,没有砸着脑袋,却砸断了那条想要抽刀的臂膀!
只是转眼之间,朱由检已经杀一奴贼,重伤一奴贼......果然是勇冠三军!
当朱由检用铁鞭击伤那名八旗兵后,他已经一马当先冲破了混战的战团——帐前骑兵的规矩是冲阵不恋战也不斩首,冲完就走,下次再冲。
所以完成冲阵之后,朱由检立即就扯动缰绳,改变前进的方向,准备兜上个圈子就回。而就在此时,他却发现三四十步开外的平地上还立着几十骑,似乎是在督战。于是就收起铁鞭,抽出开元弓,然后搭箭便射,对着当先一骑就射,也不射人,而是射马,连着就是七八支箭镞射出......
抢救大明朝 第1748章 又见高国藩
七八支羽箭连着射出去,这手功夫叫连珠射。能在骑马奔驰的过程中,连着对三四十步外的目标射出八支羽箭,这身本事别说在皇帝界,就算在家丁界也算是数得上号的高手了。更难得的是,朱由检射出的这八支羽箭中有两支还射中了目标......射的是马,中的却是人!
这就是真正的高手啊!
被朱由检射中的正是大金国大贝勒代善,这家伙本来还要靠后些,因为看见自家的正红旗勇士被明军的铁骑冲了阵,而且还给冲得人仰马翻,心里着急,就策马往前了几十步,大概想要带着身边的白甲兵打一场反击吧?结果还没开始下令冲锋,就被朱由检瞄上射了七八箭......
这代善其实已经看见朱由检抄着弓箭上来射自己了,但他手里也没有盾牌可以遮挡,就只好侧过身体往马脖子后面躲。可还是没躲开(其实不躲还不一定中招),眨眼的功夫就觉得胸前被什么东西敲了两下,左胸下方的地方还传来一阵剧烈的刺痛,便知道不好了。
代善连忙低头一看,就发现左侧胸口下方已经赫然插了两支羽箭!
其实这两支羽箭没有给代善造成致命伤,其中一支没有穿透代善的棉甲;另一支则从棉甲内部的两块铁片中间穿过,然后扎在了内层连环甲(锁子甲)上,箭镞的来势太猛,居然突破了连环甲的铁环扣,才稍稍刺破了一点皮肉,然后就就给牢牢卡住了。
这箭镞虽然没有狠狠刺入代善体内,但还是把这位大贝勒吓得够呛......虽然他跟着天命老汗打生打死一辈子,但并没有受过什么伤,更没有让箭镞扎进胸口的经验!
这位置看着吓人,还那么疼......难道是要一命呜呼了?一想到死,代善的感觉一下子就不好了,呼吸急促,眼冒金星,身子在马背上摇晃了两下就往下栽,幸好被正红旗的一个白甲兵扶助了。
这个白甲兵一看大贝勒这模样,马上就嚷嚷起来了:“不好了......旗主贝勒要死了!旗主贝勒要死了......”
一群白甲兵看见正红旗的旗主大贝勒胸口中箭,都是一惊,现在又听说大贝勒要死了,还有什么心思去援救被明军冲散的正红旗骑兵?他们这白甲兵有护卫旗主的重责,结果旗主当着他们的面给人一箭射死,他们的罪过可大了。还是赶紧把旗主转移到安全的地方,看看还能不能抢救?
就在正红旗的白甲兵护着代善后撤的时候,祖大寿的家丁又发起的第三波冲阵,这可是打落水狗啊!几乎是白捡奴贼的人头来割,此时不拼一把,还当什么家丁啊!
而正红旗那群旗丁这时已经给打懵了,他们前一刻还追着一群盔甲牢靠,但武艺稀松的明军猛砍,砍翻了一大片,眼看就要赢了。结果冷不丁被上千数排列的跟一堵墙似的铁骑兵猛冲一阵......这帮明军也和大金天兵一般的凶残啊!
也不管前面挡道的是八旗兵、蒙古兵还是他们的自己人,都拿马蹄子一路踩踏过去!
已经乱了队伍,也没了速度,开始和明军甲士肉搏的正红旗骑兵哪里挡得住这样凶残的冲击?一冲之下,顿时就是人仰马翻,一下子就死伤了三四百人!
这边还没缓过来,祖大寿的家丁又嗷嗷叫着冲了上来,饶是后金八旗兵也扛不住了,一声发喊,然后就乱纷纷的就往唐指山方向逃去......而祖大寿手底下的那帮家丁哪儿肯放过他们,一路追一路砍一路还拿弓箭射,一直追杀到唐指山脚下才因为黄台吉派莽古尔泰带着2000多正蓝旗的马队前来支援,不得不收兵而退。
而祖家军的这一波痛打落水狗,又砍了杀了一二百个平时“精贵”的跟什么似的奴贼。
光是这两阵冲杀打死的“真奴贼”数目,搁在过去,就是一场了不得的大捷啊!
不过唐指山之战,此时才刚刚开始呢!
就在朱由检和代善两军在唐指山以西的平原上展开大战的同时。黄台吉率领的后金军主力,终于结束了乱纷纷的行军,开始以唐指山为中心,展开布防了。
黄台吉的军队还是比朱由检的军队早到战场,所以抢占了唐指山高地,还封锁了通往磨刀峪边墙的通道——磨刀峪边墙在燕山大山里面,而唐指山则是由几个靠近燕山山脉的低矮山头组成的丘陵,正好挡着通往磨刀峪边墙的大路。
刚才代善指挥的整红旗马队和喀喇沁蒙古骑兵对明军骑兵的战斗,黄台吉可是登高全程观看的。
看见正红旗的马队居然被千余极为严整的明军铁骑一冲而垮,黄台吉就已经知道大金国遇上前所未有的强敌了!
既然遇上前所未有的强敌,那么黄台吉就不能一走了之。
因为这个强敌的马队冲击连正红旗的八旗兵都扛不住,蓟镇边墙外头的蒙古人就更别提了。
如果大金国的兵马回了沈阳,那蓟镇边墙外还有谁能抵挡大明小皇帝的攻打?
一旦喀喇沁蒙古全部沦陷,那么大明朝在燕山方向上就能向外推出去四五百里——和燕山山地相比,辽西走廊真心不算什么啊!
而这四五百里的燕山山地一旦尽归大明,那后金就再不可能威胁蓟镇、宣镇的边墙了!
再要想进攻大明,就只能走辽西走廊打山海雄关。而山海关这个口子拢共才20里,城关坚固,号称天下第一,而且还有红夷大炮和佛朗机炮可用。有个三两万雄兵,就能挡着大金国了。
所以黄台吉现在的战略目标,已经不是从长城内的明朝土地上捞取多少油水,而是要为今后的燕山之战布局了。
而他在唐指山这边拖延越久,对未来燕山之战中后金的开局就会越有利。因为喀喇沁蒙古三十六部虽然在不久之前(今年七月)正式臣服了大金国,但是大金国在燕山山脉当中并没有建立可靠的据点,而且也没有将喀喇沁蒙古三十六部完全掌握。一旦大金国仓促退兵......以大明小皇帝的骁勇善战,用不了一年,喀喇沁三十六部都得变成明朝的“朵颜卫”!
为了四五百里的燕山和喀喇沁蒙古三十六部,黄台吉也不能说走就走了,他得在唐指山到磨刀峪一线节节抵抗,以便为燕山之战多争取一点胜算。
就在黄台吉展开布防的同时,朱由检这边的后续部队也陆续开来了。
首先赶到唐指山的并不是黑云龙和赵率教指挥的骑兵,而是顺天巡抚高宏图和顺义县令路振飞指挥的大队“车兵”,就是推着偏箱车的团练兵,人数在七八千人之间,推着几百辆偏箱车,浩浩荡荡的沿着官道开到了唐指山西面的平原上。
他们抵达的时候,朱由检指挥的骑兵已经击退了代善的骑兵,正在扫尾,朱由检本人也杀得兴起,带着骑兵在战场上到处转悠,寻找落单的后金兵和蒙古兵下手。
高宏图的团练兵并没有加入战团,去夺取唾手可得的功劳,而是老老实实的开始围起了一个环形车阵,几百辆偏箱车头尾相连,形成了一体,而且辅以鹿角、拒马、铁蒺藜,很快就扎出了一个怎么看都够硬的硬阵!
抢救大明朝 第1749章 大明有忠烈,大金有孝子
高宏图显然是个喜欢车的男人,上辈子在山东办团练的时候就用车阵斗过多铎,这辈子被崇祯派了顺天巡抚兼管通州团练,又走上了车阵路线。
不过他现在掌握的资源可不能和上辈子当山东巡抚时拥有的相比,虽然他的顺天巡抚官不小,管的地盘也不少,但是真正拥有的“团练权限”也就是在通州一地。
另外,因为他是巡抚,可以拥有自己的巡标。所以高宏图手头的武装,要比其他几家团练头子可多不少,但和当年拥有山东一省全权时还是比不了的。
所以他今儿拉到唐指山的团练仅仅只有7500人,其中的2000人还是顺义县令路振飞的团练。
除了人少,车也比较差。四轮车是没有的,就是个两轮板车,车头装一木板,车身右侧再装一木板......这就是所谓的“偏箱”。也没有马去拉车,全都是人力推动的。车上还可以放东西,比如口粮、甲胄、兵器、拒马枪、鹿角什么的,好大一堆。行军的时候团丁们就呼哧呼哧的推车步行,到了战场后别的事情先不干,先来摆车阵。
也不摆什么太复杂的阵——不会啊!通州团练才开张多久啊?所以只会摆个圆圈阵,就是把几百辆偏箱大板车围成一圈,用绳索首尾相连,形成一体。当然了,进出的通道还是得留好的。随后团丁们再把偏箱车上装着的拒马枪和鹿角取下,摆在车阵外面,形成一圈遮护。
这么一个车阵其实也谈不上多坚固,但是在崇祯元年十月的唐指山战场上,通州、顺义团练军摆出的车阵,对明军这边还是非常有利的。
车阵让人数处于绝对劣势的明军骑兵,有了一个可靠的前沿据点。马匹、辎重、辅兵、伤员,都可以收纳其中,而且打累了的骑兵还可以退进车阵休息。
所以车阵刚刚摆好,大明顺天巡抚的官旗刚刚挂起,就有三个大明忠烈被抬手底下人给抬进来了......那个捏着拳头去打骑兵冲击的朱纯臣也来了,是扶着一个被摆在马背上的忠烈哭着进来的。
“抚宁侯啊,你死得好惨啊......你家里出那么多名将,连着几代人都那么能打,你怎么就不行了呢?呜呜......”
高宏图在北京当过很多年的官,当然认识朱纯臣,和朱纯臣哭哭啼啼念叨的那个抚宁后朱国弼挺熟的。他听手底下人报告说朱纯臣逃过来了,立马就去车阵入口处迎接,看见一个又黑又瘦,而且还哭哭啼啼的朱纯臣,又听他说抚宁侯死了,顿时就是大惊。
“成国公,你说抚宁侯他......”
朱纯臣哭着一指自己牵制的战马被上驮着的尸首,“这就是抚宁侯,你自己看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