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史可法的双眸就仅仅盯着那一圈“白线”,看着同样展开成弧形的一百多辆楯车缓缓的逼近。当楯车开始靠近“白线”的时候,史可法再次大吼:“张弩!”
张的是床子弩!
一百二十架床子弩早就被抬上了第一线,架在了两辆偏箱车相连的位子上。弩手们听到王大斗的唢呐声,就用足气力,转动绞轴,拉开弩弦。
后金军的楯车已经被推过了“白线”,史可法再次下令:“点火!上枪......”
装在床子弩上的,不是一般的枪,而是将铁质的枪头和一个圆形的炸雷打在了一起,之后再一起安装在了枪杆上。
先点火,后上枪,再发射......最后轰然炸响!
抢救大明朝 第1729章 本汗要避实就虚!
史可法用来对付楯车的床子弩和爆炸飞枪其实也不是什么新玩意,在明朝种类繁多的武器库中,早就有类似的东西。如果不是朱由检不放心把红夷大炮和将军炮交给史可法,他的团练军多半也不会用上这玩意。因为没有火炮,史可法的遵化团练就只能想土办法,结果就从故纸堆中找到这种炸弹加飞枪加床子弩的奇妙组合。
床子弩射出的“爆炸飞枪”划空而过,对准了前方几十步开外的楯车就飞过去了。
推着楯车的大多是包衣奴才——可不是被逼的,都是自愿来博取富贵的!
上回扑击大安口和龙井关的财富效应可明明白白的在哪儿,参加的包衣奴才现在都是旗丁老爷了。没参加或是没轮上的包衣,全都羡慕的要死。那个一年之差没和范文程一起上大安口的张小旗,就是个追悔莫及的包衣奴才。如果上回他跟范文程一起干,现在他的身份可就是旗丁了!
所以这回再有机会立功,他是怎么都不肯错过了,为了能加入推楯车的队伍,他还专门去求了范文程。
范文程当然是一口答应了,这事儿对他而言是举手之劳,因为他哥哥范文寀就被委派去指挥10台楯车和七八十个包衣,把张小旗塞进去真是太容易了。哪怕张小旗年幼力弱,范文寀还是找了辆轻便些的楯车,让他和另外七个包衣一块儿推。
楯车上不仅有木楯,还放着几包沙土和几张圆盾。
沙土是用来填坑的——就是那些坑了多隆多等人的陷马坑,现在都被掩盖起来,恢复原状,等着继续坑人坑马。
黄台吉当然不能允许再有八旗勇士被坑了,所以就让推楯车的包衣负责填坑......冒着箭雨和标枪雨填!
而那些圆盾,则是用来保护他们的。到时候就把圆盾顶在头上,替大金国填坑吧!
能够填了坑,再掩护后面的八旗兵推进到明军的却月阵前,最后还能活下来的,当然就能熬出头了,从包衣奴才抬成八旗一丁。以后就是八旗真鞑子了!
一想到成为鞑子后的风光,张小旗瘦弱的身体中忽然就有了使不完的力气,和另外几个包衣奴才合理推着楯车,轰隆隆的前行。
篷的一声巨响,楯车也跟着震动了一下,应该是一支弩枪扎在了楯车的大楯上。
张小旗有些担心的抬头看了楯车的大楯,大楯似乎扛住了弩枪的打击,安然无恙!
“小旗,莫害怕,”负责这台楯车的是个蒙古包衣,名叫巴图,也会说汉话,和张小旗早就认识,当下就大声安慰他,“咱们的楯车可坚固了,南人的虎蹲炮都打不动......”
“轰隆隆......”
巴图的话还没说完,他管的那辆楯车的大楯,不知怎么回事就猛地炸裂开来,成了几大块,还四散飞射。其中的一块还翻滚着直扑巴图的脑袋瓜子就来啦,不偏不倚,直接就砸上去喽!挺大一脑袋,看上去也挺结实的,可是被这块大木头一砸,噗哧一下就破了,当着张小旗的面就跟个西瓜一样被砸破了!里面的脑浆子和献血一块往外喷,溅了张小旗一脸。而这个巴图的脑袋一碎,身体就失去了控制,手舞足蹈的就往张小旗这边扑来......一个脑袋碎了一半的人,就这样扑过来了,张小旗顿时就给吓昏头了,转过身就要跑,没跑出几步,就被不知道谁一把揪住了。张小旗抬头一看,原来是范文寀。
范文寀也不客气,抡圆了就是一大嘴巴子抽上去了,“跑什么跑?给老子回去推车!”
“可是,可是大楯......”稍微清醒了一点的张小旗还想解释,结果又挨了一嘴巴。
“什么可是?大金国军法如山,想活命就回去!”
被范文寀一吼,张小旗这才想起来大金国还有军法呢!
大金国可是赏罚分明的,临阵脱逃是必死无疑啊!
想到这里,他也顾不得害怕了,赶紧回去推车吧,管它有没有大楯,反正你在推,八旗兵就不会拿箭射你!
范文寀的确是救了张小旗一命,因为他们身后督阵的八旗兵已经开射射杀临阵脱逃的包衣了。
后金可以崛起如此,当然是有可取之处的。其中分赃比较公平和赏罚相对分明,就是后金的两大“制度优势”。
临阵脱逃的死罪,可不是专为包衣而设,他们身后的八旗死兵一样不能无令而退,要不然会被八旗锐兵斩杀!
八旗兵在阵战的时候,也是一级压着一级执行军法的——死兵压着包衣,锐兵压着死兵,全都只能进,不能退,除非上面下令让撤退。
而大金国最上面那位,这个时候已经被会爆炸的弩枪给惊呆了——原来还可以这样啊!自家的楯车这就给破了?怎么简单的办法,辽镇那伙人怎么就没想到呢?
“轰隆隆......”
又是一阵爆裂,明军却月阵这个时候又射出了第二波爆裂弩枪——上一波的爆裂弩枪只是摧毁了一部分楯车,还有七八十台,仍然在继续前行。所以史可法又让人射出了第二波爆裂弩枪......然后又是第三波,第四波!
四波齐射,一共打出了400多支爆裂弩枪,把遵化县城内的库存打掉了三分之二。不过也摧毁了大部分的楯车,被炸碎的木楯四下飞射,又捎带着打死打伤一二百数的包衣奴才,后金军阵前,哭喊之声响成了一片!余下还有二三十台没给打中的楯车,也都趴了窝。推车的包衣奴才当然不敢临阵脱逃,但是没力气,推不动车了......
不过史可法那边也没爆裂弩枪可以继续射击,开始发射普通的弩枪,目标也从楯车变成了八旗死兵。
这可是床子弩射出来的弩枪啊!
这些八旗死兵和床子弩的距离,也就是一箭之地。对于射程比普通弓箭远得多的弩枪而言,在这个距离上,随便你穿几层甲,都得给你扎穿了。
不过八旗兵到底还是悍勇的,面对不断射来的弩枪,他们愣是半步也不后退,而是取出弓箭进行反击。
八旗兵都是“身备数仗”的战士,也就是一人掌握多种战技,既可以射箭,也可以骑马,还可以近战肉搏。也就一兵当成几兵用!而且他们射箭的本事都不差,射速快,射得也比较准,很快就给遵化团练兵带来了不少伤亡。
而对面的遵化团练就差了,他们是分成刀牌兵、长枪兵、弓箭兵、弩兵、铳兵等五大兵种的。其中刀牌兵只能投标枪,长枪兵则没有投射能力,弓兵、弩兵基本不能肉搏,铳兵倒是可以肉搏,他们都配了盾牌,打完三眼铳就能把三眼铳当锤子用。不过史可法并没有让铳兵出城,所以今天依托却月阵战斗的,就是刀牌、长枪、弓箭、床子弩等兵种。其中可以用来和八旗兵对射的,就只有弓箭手和弩兵。而真正能对八旗兵造成致命打击的,也就是一百二十架床子弩......每一次床子弩齐射,也都能放倒十几二十个八旗兵!
被床子弩放倒,那可是九死一生,生的那个也很可能是残废啊!
这打法是在换命啊!
“鸣金退兵!”黄台吉看见史可法的却月阵好像有打不完的弩枪,也不得不下答了撤退的命令,当退兵的金声响起时,黄台吉有些遗憾的吐了口气,对左右言道:“本汗就是要避实就虚,遵化是实,本汗就去玉田,玉田如果也不好打,本汗再去蓟州,蓟州不成就去平谷......”
抢救大明朝 第1729章 这些城池看上去很穷啊!
后金天聪二年八月十五,中秋佳节。
“这是......”
登上一处高地,眺望七八里外的玉田县城的黄台吉倒吸一口凉气。因为出现在千里镜中的,是一座和遵化县城有几分相似的城堡。玉田县距离蓟镇长城比较远,没有被戚继光重修过,老旧的城池当然比不过几十年前才重筑过的遵化县城。但是城堡外的护城河壕,也和遵化县城的护城河一样,宽大的都有点不象话了。而且在护城河外,也能看到一层一层的地涩、诌蹄和鹿角木,不用说,陷马坑也一定挖了不少!
另外,黄台吉还在玉田县城的北关城外,护城河的北侧,看见一个背靠护城河修建的“却月寨”......不是“阵”,而是“寨”,修了土墙寨栅箭楼望台,寨子的土墙外面插满了虎落(就是一种防马的木桩),虎落之外,还有一圈壕沟。
至于床子弩、虎蹲炮还有悍勇善战会扔标枪的精兵,肯定也少不到哪里去的。
黄台吉看着前方固若金汤的城堡,心都要凉了。本来以为破了蓟镇边墙就能大口吃肉了,可谁想到这边墙之内随便一个县城都和锦州、宁远差不多啊!
这大明天子的居停左近,果然是虎穴龙潭啊,早知道就不来了......
“大汗,”三贝勒阿敏这个时候就陪在黄台吉身边,他已经看完了玉田城防,有点跃跃欲试了,“臣带镶蓝旗和内喀尔喀的蒙古勇士上去试试吧!”
黄台吉望了阿敏一眼,心说:你是因为没有参加之前的遵化之战,所以还不知道厉害!
当时他带着镶蓝旗和内喀尔喀五部的蒙古人在义院口冒充后金主力,和王之臣、袁崇焕、赵率教指挥的蓟辽明军主力打了几场野战。虽然没占到什么便宜,但还是顺利完成了破口诱敌的任务。
在八月初八黄台吉的主力打破三安口、龙井关、喜峰口入寇的时候,阿敏也在义院口和五万几千蓟辽军主力大战。虽然阿敏手头的兵力不足两万,主力还是战斗力不强的蒙古人,但他依旧没落下风,依托义院口内的山势节节抵抗,和明军大战了三日。到八月初十晚上,才因为接到了黄台吉的命令率部退出义院口。然后阿敏所部沿着边墙西行至喜峰口再次入口,于八月十二在三屯营和黄台吉会师。
在会师之后,黄台吉手头聚集的军队就达到了五万八千之多!其中八旗兵约有两万,蒙古兵约三万,包衣奴才约有八千。
不过拥兵五万八千的后金天聪大汗却没有选择东进,去和屯兵迁安、卢龙、滦州的蓟辽军决战,也没有再打遵化,而是绕开遵化西进。因为要在西进途中打草谷,所以行军速度也不算快,到八月十四日才抵达玉田县城之外,休息了一晚上后,黄台吉才带着众贝勒登高观敌。
“三贝勒,那你就带5000人去打一下那个却月寨......一定要小心一些。”黄台吉当然不能打击阿敏的积极性了,“南军可能有专炸楯车的火药弩枪,楯车阵恐怕不管用。另外,那个却月寨周围多半也陷马坑,不把坑填了,马队是不能上去的。”
阿敏当然已经听说过什么火药弩枪和陷马坑的事儿了,但是听说和亲眼所见还是不一样的,要不然他就不请这个战了......那么黄台吉的后金军也就不会在玉田城下受挫了!
发生在八月十五的玉田之战几乎就是之前遵化之战的翻版!
守玉田的吕大器也和史可法一样,是个死硬死硬的读书人,而且一样知兵能战,在原本的历史上就是南明四川方面的帅臣,直到病死军前,都在和清军对抗!
在他的主持下,3000玉田团练的战斗力分毫不亚于遵化团练!而且他还从遵化那里“抄”来了床子弩,又从《资治通鉴》上抄来了却月阵,还进行了升级,修起了却月寨。
坚寨、床弩、壕沟、陷坑,再加上3000为保家乡亲人而战的朴实团丁,愣是打退了后金三贝勒阿敏前后三次猛攻,还打死打伤了四五百满洲、蒙古兵丁和包衣奴才,也让黄台吉的大兵再次转进。
避实击虚嘛!
玉田摆明了难打,就算能硬啃下来,怎么都得填进去四五千人......为了一个县城,不值当啊!
所以黄台吉就决定换个州城碰碰运气,于是他就率领大军转进蓟州了。
而在蓟州等待黄台吉的,则是蓟州兵备道杨嗣昌。杨嗣昌是带着爸爸一起上任的,他爸爸是素有清望,而且通晓军务的四朝老臣杨鹤(他在萨尔浒之战后放了许多马后炮,看着都很有道理,似乎是个军事家),因为反对魏忠贤被罢免。
在魏忠贤被诛杀后,不知道有多少人向朱由检推荐杨鹤,想让他出来当阁老当督师。可是朱由检就是不为所动!他儿子杨嗣昌都得了个兵备道,他还在守选。而杨鹤为了表现一下自己军事才能,就跟着儿子一起上任,帮着儿子在蓟州督办团练。
因为杨鹤是当阁老的大热门,所以蓟州这边的高门大户多少要给点面子,出丁出粮,帮着杨家父子把蓟州城也照着遵化城的标准修了一遍。
与此同时,杨鹤还凭着自己的脸面和清望,帮儿子请来了在永平吃老米的前任副将孟乔芳,在孟乔芳的帮着下招募和训练了多达6000人的团丁。
八月二十日,登上蓟州城北的闯子岭俯瞰蓟州城池的黄台吉等人,连凉气都不吸了,只剩下叹气了。
长城之内果然是处处坚城啊!
遵化、玉田两个县城都修得和锦州、宁远差不多,蓟州这个州城就更不用说了......一看就难打,城高壕宽,壕沟外面的零碎多的要死,没个三五天根本清理不干净啊!
可是现在楯车不能指望,难道让包衣奴才们顶着明军的床子弩干活?这不可能啊!包衣奴才又不是铁打的。如果没有八旗勇士去监督,这些包衣奴才哪里肯冒死填坑?可是要让八旗勇士上去,勇士也不是铁打的!
黄台吉和一群八旗大小贝勒一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这场面真是尴尬的不行啊!最后还是“发丘贝勒”多尔衮机灵,开口道:“唉,这个蓟州城池又破又烂,城内的房子都是茅草的,看着也太穷了!”
蓟州又破又烂又穷?
几个笨头笨脑的贝勒还想和多尔衮争辩,黄台吉却已经反应过来了,“老十四说的对......蓟州一看就没什么油水,咱们还是换个富裕一点的地方吧!范文程,你来过北直隶几回,就说说哪里比较富?”
范文程多机灵啊,马上就明白黄台吉的意思了,连忙对黄台吉道:“要不去平谷看看?如果不行,就直赴顺义,顺义向来是北出京门的商道,是非常富庶的。”
“好好,”黄台吉连连点头,“换地方......咱们去平谷,不行就去顺义!”
一群大小贝勒总算吐了口气,然后就是一片应“嗻”。不过范文程还是没搞清楚状况,原来平谷和顺义都穷!穷得跟遵化、玉田、蓟州差不多......一看就没有抢劫的价值啊!
而在后金军兵临顺义之后,摆在黄台吉跟前的,就是三个选择,南下通州、北京,北上密云,西进昌平......
抢救大明朝 第1731章 形势大好,后金要完!
大明崇祯元年九月初九。
北京。
午门外的吏部衙门内,十几个蟒袍乌纱的大臣,正拿着遵化、玉田、蓟州、平谷等处送来的奏章,全都是一脸的喜色。
形势大好啊!
这些奏章有的是报捷的,有的是报平安的。总之,破口而入的后金军这些日子就在京畿地方的乡村转悠,连个县城都没打破过。而且还在遵化、玉田吃了大亏。如果史可法和吕大器报上来的斩首数目没有水分,那遵化、玉田两战都能够得上大捷了。
不过看后金兵在玉田战后就不敢攻城,也不敢和明军在城下开战的情况,大概也能知道他们在遵化、玉田是真的吃了大亏。
首辅大学士黄立极笑得嘴都要合不拢了,捧着史可法的奏章看了又看,都能把上面的内容背下来了。
底下十几个大臣议论的声音渐渐响了起来。
“......建奴这回真有点自投罗网的意思了,入口以来,连个县城都没打破,还敢一个劲儿往北京城这边闯......现在都有四面楚歌的态势了!”
“可不是嘛!现在京城这边有十万京营精锐,昌平那边有英国公的十万护陵精兵,袁元素则率领五万蓟辽精兵尾随建奴西进,现在已经开到了平谷,万岁所率领的宣大精兵和帐前精兵则自龙门所出了边墙,一部还进驻密云......奴贼四面都是咱们的大兵,加一块都有三十万了!”
“看来奴贼是跑不了啦!三十万大兵四面围攻,奴贼才多少人?顶天就五六万吧!”
“是啊,是啊......贼奴人少,要是一战死个四万五万的,可就元气大伤了!”
“看来辽东平定,指日可待了!”
听到议论的声音,黄立极也没完全昏头,而是抬头看了眼一直没说话的兵部尚书王在晋,“本兵,你怎么看?你打赢吗?”
“赢当然能赢......”王在晋皱着眉头,“奴贼入口月余,没占着什么便宜,还在义院口、遵化、玉田连吃三场败仗,而且除了三屯营城,就没打破过一座城池。在玉田战后,连和咱们战于城下的勇气都没了。仗打到这个份上,如何不能取胜?
不过胜到什么程度,还是得好好思量一下的。咱们真有力量一战打死奴贼四万五万?我看有点悬啊!”
“怎么会悬?咱们有三十万大军啊!”说话的是礼部右侍郎温体仁——他这辈子是没机会当阁老了,礼部右侍郎估计就封顶了,不过他并不知道这一点,还在努力表现自己呢!
“哪有三十万?”兵部右侍郎张凤翼插话道,“算上刚从大同回来的成国公所领之兵,京营能拉出五万人就了不得了!其中至少三万是临时雇来的,根本不会打仗。昌镇原本能有万人就不错了,宣府账面虽然有八九万,但实数最多就三万,能给英国公派两万人就了不起了。京、昌方面加一块儿就八万,还要留点人看家,能出兵五万就算多了。蓟辽方面的五万人应该是有的,万岁爷手头未见得能凑出五万,能拉到密云的最多就一两万。四路合兵,最多十二万。而奴贼至少有五六万,兵多一倍而已。”
“张伯起,你的意思是京营、昌镇、宣府有十几万人的空额?”温体仁虽然不会办事,但是政治嗅觉还是很灵敏的,当然知道朱由检对北京勋贵相当不满,而且也极不信任,所以马上就抓住空额问题挑事儿了。
张凤翼被温体仁拿话一堵,一下就语塞了。
京营、昌镇、宣府空额很多的事儿并不是机密,谁都知道,但是拿到朝堂上公开议论还是非常不妥。
这事儿就和宁锦大捷后督师高第拿辽镇空额说事一样,奏章一上,立即就成了众矢之的,被孙承宗一道奏疏把火引到军饷上去,结果立马滚蛋——高第在出关督师前,也按照十一万几千人的标准领了饷,而且也发下去了。如果辽军只有六万多人,他怎么能放十一万几千人的饷?
而温体仁现在拿空额说话,当然不会引火烧身,因为他是礼部侍郎,不管发饷的事儿,也不负责数数。但是却会干扰军事行动......
“温长卿,”王在晋皱着眉头道,“现在大敌当前,就不要提空额的事儿了......集中精神,把奴贼逼走才是要紧事情。”
王在晋的目标是把后金军逼走,而不是把他们消灭,甚至不是重创。
温体仁哼了一声:“要把奴贼逼走,就得先把成国公、抚宁侯、忻城伯逼出城!咱们要不拿空额说事儿,他们肯出北京城?他们不出城,奴贼怎么肯走?奴贼要是不走......打破一二城池只是早晚的事儿!本兵不会因为北直隶所有的城池都和遵化、玉田、蓟州、平谷、顺义一样吧?”
被温体仁一提醒,王在晋也觉出不对了。这次黄台吉进兵途中遇到的五座城池,全都是少年天子在年初时特别加强过的!不仅派去了特别得力的官员,而且还授予重权,又拨下大笔的内帑,还从御马监和蓟、辽、宣等镇抽调军官去协办团练......可以说,天子为了这几个州县的防备是真下了血本!
光是内帑就发下去几十万两啊!
更难得的是,少年天子还慧眼识人才,找到几个肯把这些银子都花到实处,认认真真办团练、修城堡的官。
这才让入口的奴贼啃了一路硬骨头。
但是这种特别加强的州县,在北京城外拢共只有六个.......除了遵化、玉田、蓟州、平谷、顺义,就只剩下一个通州了。
如果奴贼接下去不啃通州,而是绕过通州南下,那麻烦可就大了!
黄立极也发现了问题,看着王在晋,“本兵,北京以南的州县......”
王在晋摇摇头:“县城一个都守不住,州府还好些。”
“不能让他们去打啊!”户部尚书冯铨摇摇头,“户部今年眼看可以有些富裕,若是近畿之地被奴贼蹂躏,那亏空可就没底了!”
温体仁拍拍手道:“那不就是了?他们一年几百万的饷,事到临头不该出去亮亮相?”
王在晋也被温体仁说动了,他点点头道:“是得让京营出城......现在北京城内也没天子要他们保护,而且如今天气尚暖,护城河也没冻结,他们根本攻不了城。”
北京的护城河宽得不像话,不冻上不填上,是很难攻城的,除非有人卖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