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但是插汉部是什么来历?北元嫡系,蒙古正统,是成吉思汗的子孙!大明朝在他们眼里就是反贼啊,虎兔敦汗能甘心向大明朝纳贡称臣?肯定不行!而且......虎兔敦汗也不可能放下劫掠大明边境的心思。
蒙古人从来就没有收了保护费就不去打草谷的规矩......收了钱,也还是要去抢的,不过是抢的少一点罢了。
另外,虎兔敦汗也需要通过痛揍大明朝立威啊!
他这几年打蒙古人打得挺凶,可是对上外人(后金),却跑得比兔子还快。就是个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大汗。这样是很难服众的......他又没办法和老祖宗一样,在蒙古草原上搞车轮斩,无论左翼、右翼,都是黄金家族的子民,虎兔敦汗怎么能对他们大开杀戒?真杀得狠了,人家全都去投后金国了!
所以虎兔敦汗必须拿出外战的成果,才能让右翼蒙古新附的各部信服。东边的后金是打不过的,因此虎兔敦汗就只能拿大明朝开刀立威了。
不过他也怕大明朝和自己打个没完,因为他现在实在没有打持久战的本钱,哪怕后金国来个坐山观虎斗,他的插汉部也打不起。
因为插汉是弃了辽河河套的老巢,几十万人一股脑的迁到土默特川来抢地盘的......而且还是在去年冬天匆忙西迁的!
冬天的时候草原上冰封雪飘的,可不是游牧民族迁徙的季节。为了这场西迁,插汉部也拿出了破釜沉舟的决心,杀光了所有的牛羊。而且在迁徙和后来的一系列交战中,又损失了大量的马匹。
虽然插汉部在西迁途中击破了兀良哈万户和土默特万户所属的许多部落,但是缴获并不是很多。因为插汉部担心土默特川的顺义王卜失兔在库库和屯做好长期坚守的准备,所以沿途只是一味求快,没有进行劝降,也没有拉拢同盟,只是快速击破敌人,而且也没有进行追击,所以就无法得到足够的牲畜。
而土默特川的顺义王卜失兔也是个“兔子”,望风而逃的本事不在虎兔敦之下,在所部大将五路黄黄台吉被插汉部击杀后,就带着部众逃到鄂尔多斯万户的地盘上去了。
所以插汉部的西征虽然取胜,但是所获的牛羊牲口并不多,所得到的最有价值的战利品,就是库库和屯城和周围的大片农业区。可是因为兵火蹂躏的蒙古人放抢的规矩,库库和屯城几乎成了空城,土默特川的农户也跑了大半。没有几年的休养生息,怕是恢复不过来。
在这种情况下,插汉部哪有余力和明朝来一场持久战?
如果朱由检不主动派出李承运和祖可法使团,让虎兔敦汗产生了能以打促谈的错觉,他也许就给满桂给唬住了......
库库和屯,琉璃金銮殿。
“大汗,我朝天子的意思就是咱大明和你们插汉部,那是和则两利,斗则两伤。建州女真才是两家的大敌,所谓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啊!这帮建奴有多厉害,想必大汗也是清楚的。要不然大汗也不会从辽河河套跑到土默特川来啊!所以我朝天子的意思就是两家订约联手......也不要和建奴硬碰硬,来个围魏救赵之盟就行了!”
“什么叫围魏救赵之盟?啊,这是春秋战国时候的典故......就不解释了,俺就说点具体的。就是建奴如果发兵打大同边墙外的土默特地盘,咱大明就在辽西、辽南打建奴,逼建奴回师。如果建奴发兵打蓟镇、宣府的边墙,那大汗您就向科尔沁或是辽河河套出兵,逼迫建奴回兵......”
“什么?市赏?大汗您放心,我家天子是不会白使唤人的......若是邀请插汉部出兵科尔沁和辽河河套,那是一定会给足银子的!而咱们大明吃点亏,轮到咱们出兵辽东时,不要你们给一文钱。”
正在滔滔不绝的把自家的底牌都亮明给虎兔敦汗的,就是朱由检看好的大外交家祖可法。虽然他只是个副使,李承运才是正使。
但是李承运不会说蒙古话,所以就由祖可法直接去和虎兔敦汗去谈。而这家伙也是嘴快,说起来就忘记还有个李公公在边上呢——这其实也正常,祖可法一打打杀杀的家丁,哪儿懂什么外交谈判啊?有什么就说什么呗!
一边的李承运也听不懂话,见祖可法跟倒豆子似的说个没完,就知道要坏事儿,所以一个劲儿的朝祖可法打眼色,但是祖可法压根没瞧见,自顾自的在那里说。
说完之后,还傻愣愣的等着虎兔敦汗的答复。
虎兔敦汗和他手下的一群重臣那么些年来可没少和明朝的使臣打交道,还第一次碰上这么实在的人。
听完他的话,心里都有点怀疑......这位真的是明朝的使臣?不是后金的细作假扮的?
虎兔敦汗和几个重臣互相递了下眼色,贵英恰就狮子大开口了:“你们明朝请咱们大元出兵,当然应该给银子!但这和市赏没关系......市赏是你们明朝给我们大元的岁币,一年五十万两银,一文钱都不能少!”
“什么?五十万......”祖可法一听这话,也没了主意,扭头对已经气得不行了的李承运说,“公公,蒙古人要50万两岁币,一文钱都不能少,您看这怎么办?”
“怎么办?”李承运翻了翻眼皮,“当然是一文钱都不能给了......大明朝不纳款、不和亲、不割地!能给岁币?”
那是啊,大明朝给的叫市赏......赏给蒙古人的,不是岁币!给岁币听上去好像是大明给北元跪了,这怎么可能?
其实蒙古人也没想在银子的名义上纠缠......只要银子是真的,叫岁币、叫市赏、叫压岁钱,又有什么不同?
贵英恰提岁币,只是说明这几十万两银子的性质!不是说真要岁币的名义。可是祖可法没说清楚,李承运也没想清楚(他也是头一回出使),于是就误会了。
祖可法也是个实在翻译,就对虎兔敦汗道:“你们不干活就想拿钱?门都没有!咱们这些年陆陆续续都给你们有100万了......你们干了什么?就是一个劲儿的跑,都没和东虏好好打过!”
这是外交呢?是骂阵呢?虎兔敦汗的脸色一下就铁青了。你用汉话说也就算了,你用蒙古话说......大殿里面可不少蒙古人呢!大家嘴上不说,心里都对虎兔敦汗的“望风逃”有点意见。
所有人都看着他们的大汗,似乎也有责怪的意思。
虎兔敦汗哼了一声,恶狠狠的看着祖可法,这个虎兔敦汗长得不怎么凶,就是有点阴沉——给人一种阴险狡诈的感觉,现在脸色一沉,还是有一点吓人的。
祖可法可没有大明文官的风骨,看到虎兔敦汗好像动了怒,居然服软了,笑呵呵地说:“大汗,您可别动怒,我刚才就是随口一说......”
他这一服软,虎兔敦汗的气势就更甚了,面孔板了起来,又是一哼:“看起来在库库和屯谈不出什么结果了......我林丹巴图尔将率领四十万察哈尔勇士去大同府和大明皇帝谈判!”





抢救大明朝 第1683章 ????朱由检,可敢来战?
蒙古插汉部的大军,在过去的大半年中,一直处于不间断的征战当中,哪怕拿下了土默特川这片宝地,也没有丝毫松懈。毕竟右翼蒙古各万户和各部族,大多只是被击溃,并没有几家真正臣服在虎兔敦汗脚下。
所以插汉部的军队,现在人不卸甲,马不解鞍。在虎兔敦汗的一声令下之后,立即就被动员起来,组成一股浩荡的洪流,穿过了阴山山脉东麓的峰谷之间,向明朝的大同边墙汹涌而去。
这可是一支相当壮观的大军啊!如果站在队伍的中段,向前望不着头,向后看不见尾,兵马不下八万,可以说几乎是倾巢而出了!
北元虎兔敦汗本人,当然身在大军之中。此刻他正骑着一匹蒙古草原上少见的骏马,头戴饰着金花的尖顶立檐帽,套了一身白色蒙古长袍,长袍外面还套了件绣了不少精美花纹的黄色坎肩,一条宽大的金带系在腰间,显得格外高贵。
虎兔敦汗的名字叫林丹巴图尔,今年三十六岁,十三岁那年即位当了北元大汗,在位已经二十三年了。在他即位的时候,北元汗廷的市面已经相当低迷了,只能支配察哈尔本部的八大营。即便这些基本盘,也不不大服从他这个幼主。直到他即位10年后,才勉强掌握住了局面,然后就开始频繁出兵攻打大明的广宁至锦州一线刷威望了。
所以他和大明朝算是老对手了——他是北元大汗,是明王朝命中注定的敌人!
只是没有想到,时代已经变了!没等林丹巴图尔和他的祖先一样,成为大明朝头疼的敌人,建州女真就奇迹一般的崛起,把北元、大明这两个斗了二百多年的老对手全都打了个满地找牙。
但是林丹巴图尔比大明的帝王机灵,知道建州女真不可敌,就采取了逃跑避战的路子。所以除了留守在辽河河套地区的部队被黄台吉打了个措手不及,损失一万多人之外,他的基本盘还算完整。
即便是投靠后金的奈曼和敖汉两大营下的大部分部众,也都跟着林丹巴图尔走了——蒙古人都是游牧的,可没那么容易被后金管住!而且林丹巴图尔这个大汗在察哈尔本部的威信还是很高的。
而在稍后的西迁之战中,常年在辽东和明军、后金军切磋(和后金没有大战,但是小规模冲突还是有的)的察哈尔部也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轻易就击败了安逸日子过久了的右翼蒙古诸部。
所以夺取顺利土默特川的察哈尔部虽然损失了不少物资和牛羊马匹,但是人员损失并不大,现在依然能动员出八万骑兵!
而且由于有了库库和屯城和土默特川,察哈尔部的老弱妇孺就不必随军行动,使得这一次突袭大同的行动更加迅猛。
八万人的大军,都是清一色的骑兵马队,一人配置双马,携带了20天的口粮,就如迅雷一般,向大同府的边墙猛扑过去。
当然了,林丹巴图尔也没指望自己的军队可以攻破大同府城......莫说守大同的是名将满桂,即便是个无能之辈,基本上没什么攻坚能力的察哈尔军队也不可能打破大同这样的坚城。
所以林丹巴图尔的目标,仅仅是抢一把大同城的周边地区,同时为自己在谈判桌上多争取一些筹码和利益......即便拿不到五十万市赏,至少要争取拿到个三四十万。
至于名将满桂......当然是个有点扎手的敌人。
不过林丹巴图尔也是用老了兵的大汗,还是有办法可以对付满桂的。
因为他知道满桂手头的兵力不会太多,大同镇太平了那么多年,守军的缺额一定不会少,而且这些年又抽掉了不少部队去支援辽东。所以留在大同的兵力一定不会很多,要不然满桂也不会带着15000辽军上任了。根据林丹巴图尔的估计,算上满桂从辽西带回来的人马,大同镇能有四万真正在役的军队就顶天了。
而大同镇的面积很大,所属城堡多达72个,还有守卫数百里的边墙。所以兵力一定非常分散,大同府城内最多就是20000人。其中的5000人是怎么都不能出城的......要不然大同城丢了怎么办?
所以满桂能带出大同城的军队,最多就是15000人,其中的骑兵能用5000就顶天了。
而林丹巴图尔的大军多达8万......只要离大同府城远点,应该就不会遇上满桂的大军。如果他真的只带5000人出击,那也是送死!
在山道上转过一道弯,出现在前方依然是重重山峦。习惯在草原大漠上行军打仗的林丹巴图尔难免有些心浮气躁,“兀良哈,贵英恰到哪儿了?”
“兄长,贵英恰的先锋军已经靠近得胜堡边墙了,也许今晚就能破墙而入!”
说话的竟然是个女人!穿着男装,不到三十的年纪,长得很有几分姿色,和林丹巴图尔有那么一点像,不过却没有后者那么英森。
这女人是林丹巴图尔的妹妹,兀良哈大公主,也是贵英恰的妻子,同时也是林丹巴图尔部下的女将军——可不是摆摆样子的女将军,而是真的会带兵打仗的女将军!在原本的历史上,贵英恰在赴新平堡胁赏(勒索)的时候,被明军打了埋伏,当场毙命。兀良哈大公主就率众为夫寻仇,当了林丹巴图尔的先锋,打破了得胜口附近的边墙,一直冲到了大同城下。
而这回,因为李承运和祖可法到了库库和屯,所以就没发生“新平堡伏击”,贵英恰还在,而且还当了先锋,领着万余骑去扑击得胜口了。
得胜口距离大同府城不足百里,是大同边墙上的一处关口,并没有多坚固——自俺答封贡后,大同边墙内外就一直太平无事,自然也就没人去维护无用之墙了。而且就算有人去维护也无用,因为大同镇的边墙需要十几万人才守得过来,现在满桂手头最多就四万人,扣掉守备大同府城和下属六十几个堡垒(原本是72堡,但是有一部分堡垒已经被废弃)的兵力,还能有几个人守边墙?能守一下墩台,点一下预警的烽火,就已经很不错了。
所以得胜口边墙根本守不住!
林丹巴图尔点点头,道:“兀良哈,你带上五个苏木的铁骑兵去和贵英恰会师。在打破边墙后,你和贵英恰就一起向白登山进军,务必要占据白登山。”
“兄长,”无良哈大公主知道白登山的位置,当下就面露喜色,“咱们要打大同府城了?”
“不打!”林丹巴图尔摇摇头,“大同是天下闻名的坚城,又有满桂守城,即便是建州女真,也打不破的。所以你和贵英恰只需占据白登山立营即可......我要在那里等待明朝的皇帝前来会战!”
“兄长在开玩笑吧?”兀良哈大公主咯咯笑了起来,“明朝的皇帝怎么敢来?他要是来了,那就是第二个明英宗了!”
林丹巴图尔笑道:“我知道他不赶来......他不赶来,在气势上就输了!接下去咱们就你继续狮子大开口,多要一点市赏!有了市赏,我们才能安抚住右翼各部,稳住局面,站稳脚跟啊!”




抢救大明朝 第1684章 ?汝要战,那便战!
大同镇的得胜口边墙是崇祯元年六月初二被插汉部的大军凿破的,短短一日之后,告急的塘马军报,就把插汉部入寇的消息送到了大明帝国的首善之都。消息送达的时候,正是六月初三中午,当时内阁大臣、六部的尚书侍郎,还有科道言官和京营的总戎提督们,正凑在吏部中堂之内,一边喝茶说话,一边等着去文华殿上小朝。
结果还没等到上朝的时间,大同方面的600里加急就到了。
饶是已经见惯了大风大浪,养成了宰相城府的首辅大学士黄立极,拿着这份满桂领衔奏事的塘报,也是眉头大皱,捧着滚烫的茶碗,半晌说不出话儿来。
朝廷不是已经向插汉部派出使臣了?怎么就打过来了?难道已经谈崩了?
等黄大相爷反应过来,顿时就暴跳起来,一叠声的招呼和他一块儿喝茶的大臣们赶紧往文华殿而去。
可没等他们出了吏部大堂,文华殿的总管太监曹文学就急急忙忙而来了,还宣布了一个让大家伙儿感到无语的消息。
万岁爷偶感风寒,今日的小朝取消了!
现在这位万岁爷,说实在的,在大明朝的天子之中还算比较勤政的。虽然初一、十五的大朝基本不上——这两天等于休假!但是文华殿的小朝基本不请假,而且处理政务的思路非常清晰,很不容易忽悠,遇上难题也能马上拿出决断。如果不是太喜欢抓内帑、抓亲军,还喜欢用逆党的帽子吓唬大家伙儿,这位少年天子基本上还算是个明君。
可这位明军怎么就在插汉入寇大同的当口病倒了呢?
“曹公公,现在事情紧急,插汉部大兵入寇,已经凿破了大同边墙,您看能不能请万岁爷......”黄立极当然不能这么放过朱由检了,现在不比平时,有外敌入寇,你这个万岁爷得带病坚持工作啊!
他这一说话,吏部大堂上的忠臣奸臣们也都变成了不讲道理的监工,纷纷附和了起来。
“是啊,现在事情紧急,万岁爷要是还行,就见一见咱们吧!”
“对啊,插酋的十万大兵都破了大同边墙了......”
“曹公公,万岁爷昨儿还挺好的吧?他还在南海子大营校阅三军来着,怎么就......”
“是啊,怎么就病了?昨天还在南海子骑马射箭来着!”
“不行,我们得去乾清宫面圣!”
“曹公公,您快带咱们进乾清宫......现在大同府告急,咱们必须得见驾!”
一听大同府告了急,曹文学也急了。只好对大臣们言道:“既然大同告急,那咱家就带各位去乾清宫......不过那么多人都去可不行,万岁爷有病,不能见那么多人啊!要不就几位阁老和英国公跟着咱家去乾清宫如何?”
大臣们听了这话,一个个都忧虑起来了。原本他们以为朱由检只是昨天玩太累,今儿真起不来床。
可听曹文学的话......难道是真的病得不轻?
这位万岁爷才18岁啊!而且他还没儿子,如果崩了,那谁来当皇帝?
......
紫禁城,乾清宫。
午后的时候,外廷的的几个阁老和京营总戎英国公张维贤,终于聚集在乾清宫外,吵吵着要见崇祯皇帝了。
“陛下,插酋大兵都打进大同边墙了,您快哪个主意啊!”
“陛下,大同告急了......”
“陛下,您快拿个主意吧!”
“陛下,您的龙体还安好吗?能见咱们吗?”
“陛下,您还好吗?”
吱呀呀的开门声响起,就看见一个穿着华丽的年轻女子,在司礼监秉笔太监徐应元和御马监掌印太监商辅明的搀扶下,从乾清宫大殿里面出来了。
这女人正是周皇后!
臣子们赶紧给周皇后叩头请安,然后就跪在地上偷眼打量这个年轻貌美的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已经怀上孩子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男孩?
可是现在离生产还有些日子,而国不可一日无君啊!
另外,皇后看上去不像要死老公的样子啊......
大臣们正满腹狐疑的时候,周皇后已经摸出一个转写圣旨的本子,当着众臣的面展了开来,然后用低沉的声音道:“万岁爷已经知道插汉部大兵袭破大同边墙的事儿了,现在有谕旨给你们!”
有旨?
那赶紧听吧!
周后道:“万岁爷有旨:汝要战,那便战!”
......
今儿是六月初二,昨儿当然就是六月初一了,朱由检的“休息日”。当然了,不是真休息——朱由检上辈子都休息了五十多年了,现在好不容易又当皇帝了,还舍得休息?只不过他现在没把全部精力都投在朝堂上面。
因为在他看来,现在的朝廷还算可以......虽然奸臣多了一点,也不怎么负责,肯真正干活的大臣也不多。但至少不怎么拖后腿啊!魏忠贤留下的那帮奸臣纵有万般不是,但终究是比较听话,还有小辫子在朱由检手里捏着。所以朱由检暂时也不对外朝搞什么大动作了,他现在是主要精力就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廷;二是亲军。
这两方面都让他有点头疼,特别是内廷!朱由检前世看逆子经营皇家商会挺容易的,金山银山仿佛都能凭空变出来。可轮到他自己出马,这才知道生意不好做啊!
现在的内廷明明有不少资产——从魏忠贤、客氏两大家族就抄了许多!还有内廷一群大珰和押在西苑的七十肥羊奸臣买了赎罪券,所以朱由检手里是跟有一点资产的。
光是京畿、山东、河南、山西等地的土地(一开始只要北直隶的地,但是后来许多奸臣拿不出北直的地,所以就适当放宽了),在扣除了亲军职分田后,居然还有三四百万亩。此外还有大量的商铺、宅邸、珍玩、债据......总价值怎么都有几千万两!
可是那么多的财产,就是没办法创造多少利润!
而内廷的花销又大,哪怕裁掉了许多太监、宫女,还有一大堆的亲军要开销。而且朱由检现在又准备从陕西、山西、河南等处购买贫儿来充童军......又是一大笔的花费!
所以他总觉得钱不够花啊!
明明有那么多优质资产,就是变不出利润......朱由检这些日子都有点想念逆子了,逆子捞钱都是讲亿的!可问题是逆子现在还在周皇后肚子里怀着——周皇后已经诊出喜脉了,应该是逆子吧?可就算是,要派上用场也是十几年后了?
眼下怎么办?
被逼得没办法的朱由检,前两天都打法御马监提督太监庞天寿去南京和福建找沈廷扬、郑一官了——沈总舵主现在应该还在南京太学里混文凭,郑一官正在和熊文灿商量招安的事儿。
当然了,找钱的事儿眼下还不急,内承运库账上还有不少银子,眼下的花销是能应付的。
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帐前军。
因为知道和插汉部的战争即将爆发,所以朱由检已经以校阅的名义,将所有的帐前亲军都集中到了南海子大营。而且还从御马监管辖的马场中调集了一匹战马、走马,还命令帐前军准备了10日的行军粮。
而且从六月初一开始,他就住在南海子大营内了——南海子本就是明朝皇帝的猎宫,虽然荒废了些年,但是朱由检要住进去,还是符合体制的,外臣也不能说什么。
不过朱由检还是瞒着外廷,以免他们知道自己想要御驾亲征......




抢救大明朝 第1685章 ??和鞑子拼了
1...560561562563564...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