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但是后来他不知怎么就被萨迦派的僧侣争取过去,成了红教的支持者——也许他想利用萨迦派和忽必烈的关系来抬高自己的地位,但是却适得其反,使得信奉黄教的蒙古诸部都渐渐疏远了虎兔敦汗,削弱了他的号召力。
不过眼下张家口外都是插汉部的天下,红教大喇嘛当然没人敢惹......这身份可比大汗的子孙还靠得住。
当然了,范文程的红教大喇嘛是假的,在张家口这里还能忽悠人,到了草原上可骗不了谁。真正保着敖汉部商队的是黄台吉派出的一队巴牙喇兵,虽然只有几十人,但却是草原上无人敢惹的存在。
如果不是他们负有特殊使命,靠这几十号人来一次突袭,都能抢下防备松懈的张家口堡!
“大师,”巴图尔接着恭敬的双手合十,行了个佛礼,然后才指着那青年对范文程道,“这位就是范家老号的东翁范永斗。”
原来这青年就是范永斗,后来的八大皇商之首,现在也是宣府首富,家里七代和口外的蒙古人贸易,不仅在口外有的是朋友,就算在宣府、大同、蓟镇,那也是朋友遍布......上上下下不知道多少人在使范家的银子。
如此的事业,现在居然由范永斗这个青年在打理,实在让范文程有点惊讶。
“大师,总管,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二位里边请。”范永斗笑着向范文程和巴图尔两人行了佛礼,然后就摆了个肃客的手势,将二人请进了范家老号总号之内。
入了范家老号后,范永斗也没停步,直接将二人领进了内堂,吩咐仆役上了茶点并准备酒席之后,就把闲杂人等都打发了,然后才笑吟吟的看着范文程。
很显然,这个范永斗已经看出范文程不是什么喇嘛,而是颇有来历之人......
“范兄,”范文程也不藏着掖在,拱了拱手,笑着道,“在下是大金国的人,奉了大汗的旨意前来关内打听一点消息。”
范永斗笑着:“不是先生如何称呼?”
“就叫我阿南达吧。”范文程当然不会把真名儿告诉范永斗,倒不是怕暴露身份,而是丢不起那人——他不说自己姓范,人家还以为他是八旗贵胄,说了人家就知道他是汉人了......
“阿南达大师,”范永斗也没追问,而是笑着问,“不知大师想打听什么消息?”
边上作陪的巴图尔笑着说:“大师,张家口范家可是消息通灵,南朝的虚实就没他家不知道的。”
范永斗笑道:“岂敢岂敢,只是这宣府、大同、蓟镇三边,还没有什么大事能瞒我家的。”
“北京城那边呢?”范文程问,“范家在北京城也是有门路的吧?”
“门路是有一点的。”范永斗笑着回答。
他的这话就有点吹嘘了,现在可不是大清朝,他家也不是八大皇商,甚至算不上第一等的晋商。
虽然后世一提起明朝的晋商,都会想起通番卖国的八大皇商。但实际上崇祯初年的“八大皇商”只是张家口一带和蒙古人贸易的奸商,在晋商当中不算大角色。真正的大晋商都是在盐业上发家的,和蒙古的买卖怎么能和贩盐相比?
所以范永斗在北京城没什么太了不得的关系,要有的话他早去当盐商了......卖国哪有卖盐赚得多?
当然了,往北京送钱的门路还是有的,刚刚被打倒的魏忠贤、客氏下面的几个走狗,都拿过范家的银子。
另外,还有几个还在台上的山西籍的文官和宣、大、蓟三边出身的武勋也拿过他家的银子。
如果大金国想要范永斗帮着牵线搭桥,找个讲和的门路,范永斗也是有办法的。
“那就说说南朝的新皇帝如何吧!”范文程问,“听说他斩了欺君罔上的魏忠贤,是个明君吧?”
范永斗闻言嗤的一笑:“什么明君?分明就是个武庙一般的昏君!”
“怎的?”范文程问,“南朝又出昏君了?”
范永斗笑道:“本就是代代昏君......只是昏法不一样。刚刚过去的天启皇帝喜欢玩木工,国家大事都交给魏忠贤。而如今这位,呵呵,和武庙差不多,喜欢玩打仗!眼看着就要和插汉部开战了!”
“什么?”范文程一愣,“南朝要和插汉部开战?为什么呀?”
“还能为什么?”范永斗一脸鄙夷,“为了几十万两的市赏呗......北京那边传来的消息,这位崇祯天子说了,大明朝不割地、不和亲、不纳款!以后一文钱都不会给插汉部了。”
范文程一脸惊喜,“这是真的?”
“真的!”范永斗笑道,“这崇祯天子最近还从辽西那边调集了三万大军驰援宣、大、蓟三镇,而且还撤换了三镇的总兵官,满桂到了大同,赵率教到了蓟镇,侯世禄到了宣府。现在三镇总兵已经到任,辽兵也陆续开来,三镇的主兵也都开始整顿,看来是要大干一场了!”
范文程眼珠子一瞪,吸了口气儿,道:“辽西才多少人?抽出三万大军,岂不是空虚无备了?”
范永斗点了点头,“是啊,要是天聪汗和虎兔敦汗两下一联手......那明朝小皇帝怕是得狠狠出一回血了!”
抢救大明朝 第1676章 ??三国,又见三国
“联手?”范文程眉头稍皱,虎兔敦汗和天聪汗能联手?可能吗?
虎兔敦汗可是以大元汗自居的,人家是黄金家族嫡系正宗,该是蒙古共主。而天命老汗和天聪汗这些年可没少挖人家的墙角,先是挖走了科尔沁部,然后是内喀尔喀五大营,现在又是插汉部八大营中的敖汉、奈曼两大营,还迫得虎兔敦汗举部西迁!
再挖下去,插汉部都没有了!
虎兔敦汗一准恨死天命汗、天聪汗两父子了,还能和天聪汗联手?
看见范文程一脸的怀疑,范永斗嘻嘻一笑:“谁都知道虎兔敦汗恨天聪汗,在下家里和插汉部世世代代的交情,能不知道吗?”
范永斗家里七代和鞑子做买卖,老主顾当然是土默特部和插汉部。建州女真才崛起多少年?范家和他们的关系能有多深?
而这次范永斗唆使后金和插汉部联手,目的也是为了拉一把插汉部......如果大明朝在未来的斗争中把插汉部斗败了,就不会有一年三四十万两银子的市赏了。
没有市赏,插汉部就没购买力了,范家的买卖还怎么做?
所以范永斗是盼着大明朝打败仗的!
范永斗又接着道:“插汉部虽然恨大金国,但是他们打不过大金国......而且虎兔敦汗也离不开大明朝的市赏!他虽然挂着个蒙古共主的名义,但是插汉部之外没人会给他上贡。即便是插汉部的八大营,又有几大营真的给足供奉的?所以虎兔敦汗可以掌握的财源,还就是这点市赏再加上和大明的互市。
如果大明停了市赏,断了互市。那他就必须和大明朝开战!哪怕天聪汗和他有杀父夺妻之仇,他也得先打了大明,再去找大金国寻仇。
而大金国愿意和插汉部联手,那是插汉部求之不得的事儿......哪怕虎兔敦汗嘴上不说,实际上还是会实行联手攻明之策的。因为有大金国插一杠子,他才有必胜的把握,才能接着大金国痛打大明朝的机会,狠狠的勒索上一票!”
“说的对,说的好!”范文程听到这里,已经叫上好了。
范永斗说的两家联手之策,的确是可行的......而且也是黄台吉求之不得的好事儿。
现在辽西、辽南的情况都让大金国有点难受。黄台吉登基后先打朝鲜,先胜后退,对外说是军中发生大疫,其实是被毛文龙不断袭扰后路。为避免战争长期化,只得见好就收。稍后黄台吉又发兵攻打宁锦,这回是扎扎实实的败了!
特别是天启七年五月二十八日这天,同时发生在宁远城下和锦州城外的两场战斗,都已后金军的失败而告终——在这两场战斗中,架设在宁远、锦州城头上的红夷大炮都发挥了威力,给后金军造成了一定的伤亡。再加上明军凭城而战,限制了后金骑兵的机动性。
两战之后,黄台吉不得不结束了持续24日的宁锦大战“辱名而还”,如果不是随后遇上了虎兔敦汗这个孬种,不战而弃了辽河河套,让黄台吉白捡了个大胜。这位后金大汗还有没有脸子坐在汗位上都不好说了!
不过黄台吉在宁锦之战中吃的亏,还是他心头的一根刺儿,不找回场子,这大汗的位子总归是摇摇晃晃啊!
而要找回场子,仿佛也不大容易......因为锦州、宁远、山海关,都是难攻不克的坚固堡垒。特别是现在有了红夷大炮,后金军都不知道怎么攻城了!
锦州、宁远、山海关都是高大坚固的砖城,光靠搭梯子、挖墙根可打不进去,得有攻城器械掩护死兵。可那些东西全都笨重迟缓,很容易被红夷大炮击中。红夷大炮的弹重是12磅啊!一下就能把那些木质的器械打碎,然后就是各种碎片到处乱飞,扎着碰着都好不了。
所以战于城下就对后金兵非常不利了,他们的盾车或是别的什么攻城器械只要挨上一发12磅炮弹,周围就得趴下一群人......非死即伤啊!
锦州、宁远、山海关这样的城堡也不可能一鼓而下,反反复复打几十个回合能打进去就算很成功了。要是每个回合都让红夷大炮打碎十台盾车或别的什么器械,放倒上百人......几十个回合下来,光是被红夷大炮放倒的就好几千了。加上爬城头的损失,上万人都没了。
这种伤亡,黄台吉怎么受得了?要是这么个死法,等黄台吉打到北京城下,不成单枪匹马了?
所以辽西的场子黄台吉压根不知道怎么找?
而辽南的旅顺口,虽然没那么坚固(南关运河还没挖好),但是指标意义并不太大。而且后金国没有守备旅顺的余力——金州半岛的地形对拥有制海权的明军太有利了。
后金兵如果进去,兵少则不足守,还很容易被从背后登陆的明军包围。兵多则没得吃......从辽阳运吃的过去路太远了!后金没有那样的实力。
而且旅顺口对后金来说,根本不可能变成一个进攻的据点,只能成为一个防御的累赘。在旅顺口布署兵力,无论多少,都不利于对明朝的战争。
因此后金之前两度占领旅顺,都不曾布署重兵,在被毛文龙两次夺取后,也没有发兵反攻。
而大明和插汉部如果打起来,那可就是黄台吉找场子的好机会了。
不过黄台吉还得把握好出手的时机......出兵早了,大明和插汉部就该联手了!
出兵迟了,大明和插汉部都干完架了!
范文程眯着眼睛,思索着道:“现在的大明、大金、插汉部,就是一出三国演义啊!最后天下归谁,就看谁家的手段高明了!”
......
“云龙,你知道朕为什么要免了你的宣府总兵官吗?”
紫禁城,文华殿。
同一时间,朱由检正在召见一个身穿蟒袍,头戴乌纱,好似铁塔一般的四十多岁的壮汉。
这汉子有一张黑面孔,一部乱蓬蓬的大胡子,眼睛不大,但是却露着凶光。
这汉子姓黑,名云龙。是前任宣府镇总兵官,再之前还当过山海关的总兵官,宁锦大捷也有他一份功劳。因为努力巴结过魏忠贤,在天启七年七月,被提拔为宣府镇的总兵官。
也因为和魏忠贤关系太密,所以就被当成了阉党骨干和逆党嫌疑批斗,背了一身的弹章。
听见朱由检的提问,黑云龙扑通一下就跪地上了,还嗡声嗡气地说:“陛下,臣虽然巴结过魏逆,但臣忠的是大明是陛下,臣......”
“朕知道你是忠臣!”朱由检挥挥手,打断了黑云龙,笑着道,“要不然朕也不会调你来京......朕和你明说了,朕调你来京,是因为你是大同人,又久在宣、大、蓟等地任官,熟悉地形,也没少和口外的蒙古人打交道。所以朕才召你入京,就想让你担任帐前亲军都指挥使......你可愿意?”
原来朱由检已经在为御驾亲征做准备了!
要御驾亲征,就得有大将在左右帮着指挥,但是朱由检身边的武将,包括吴襄、曹文诏、孙应元、周遇吉、黄得功,都没到边镇总兵的级别。虽然也能破格提拔,但朱由检还是希望能有个够资格的老将带一下他们。
而上辈子他和黑云龙挺熟,也知道这家伙是久经考验的忠臣,所以就把他弄到身边了。
什么?帐前亲军都指挥使?黑云龙当然知道帐前亲军是天子家丁了,可他不知道自己是久经考验的封建主义忠臣啊!
天子家丁的都指挥使应该是天子的心腹才可以当啊!黑云龙心说:我这就是天子心腹了?天子真是明察秋毫,知道我老黑对大明赤胆忠心,有这等明君在朝,何愁大明不能中兴?
抢救大明朝 第1678章 ??明辨忠奸,能掐会算
“臣愿意!臣是忠臣.......对万岁爷,对大明朝忠心耿耿,日月可鉴,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啊!”
黑云龙说着自己都不大相信的表忠心的肉麻话。不过朱由检却知道——他说的都是真话!
他是经过东虏和流寇双重考验,为大明效了死命的忠臣啊!
现在的朱由检可真是长本事了,一双慧眼辨忠奸!
下面的人是忠是奸,忠到什么程度,奸到何等地步,他一看就看出来了!
比如这个黑云龙就是满门忠烈!大大的忠良!
现在守着蓟镇的赵率教,守着宣府的侯世禄,守着大同的满桂,也都是忠肝义胆的好臣子。所以朱由检对他们百分之百的信任,连镇守太监都没派——大明朝没人比他们更忠了,还用得着太监去看着?太监也没他们忠啊!
而辽西袁崇焕那边就不一样了,朱由检得多留个心眼,因为他知道袁崇焕有点缺心眼,再过不久就会想要卖粮食去讨好内喀尔喀的废物们了。
所以朱由检特意指定,由何可纲当山海关总兵,专门镇守天下第一雄关。还任命大同麻家将出身的麻登云出任辽东总兵官,率领老麻家的家丁进驻宁远,辅佐袁崇焕守城。又任命相当不可靠的祖大寿当了宁远总兵,同时还把祖大寿的四个儿子全都调到北京城编入了帐前军。
之后,朱由检还派出自己的心腹曹化淳、纪用去当山海关镇守太监和宁远镇守太监。
让他们俩牢牢看住山海关和宁远的粮仓——粒米不得与虏......不管胡虏说什么好话,就是不给。
有本事来抢吧!
至于辽南-东江两镇,现在也被合并成了平辽镇,也是全权委托给毛文龙。朱由检既没有派出镇守太监,也没派出辽南巡抚。
有袁可立在登莱看着,毛文龙是不会有异志的。再说了,就算毛文龙的那几个养孙将来有什么心思,朱由检也不怕的。因为袁可立手头还有一支能打的军队,就是水师名将沈有容整顿过的登莱水师。这支水师算不上多强,肯定打不过郑芝龙,对上沈挺扬的海沙帮也够呛。但是欺负没有水师的东虏,看见大明就得喊爸爸的朝鲜,以及只有少量水军的毛家军是太足够了。
而且登州城又是个坚城,有袁可立这样的角色镇守,是出不了纰漏的。
就算出点纰漏,朱由检也不怕......他现在已经有了一万天家丁!清一色的骑兵,毛家军虽然有将近三万大军,但大多数都是两条腿的步兵,骑兵不过千余。只能在辽东、辽南和朝鲜西北的山地活动。真要越海而来,是经不住天子家丁一阵猛冲的。
除了能明辨忠奸,朱由检现在还有个本事——能掐会算!
太远的将来他不一定能算准,但是崇祯元年、崇祯二年会发生的事儿,他还是能算准的。
比如即将开始的大明和插汉部的战争,就在朱由检的神机妙算之中。
“黑卿,站起来说话!”朱由检吩咐黑云龙起身,然后目光灼灼的望着黑大将军,“现在帐前亲军已经有一万骑兵了,分成八个团,由孙应元、周遇吉、黄得功、吴襄、曹文诏、孙传庭、卢象升各将一团。还有一个团原本是由刘应坤统领,现在交给你亲领......朕给你两个月,五月十五日之前,帐前亲军要做好随时开赴战场的准备!”
帐前亲军并不是从零开始的,其中的骨干越4000人,是从御马监调来的,其余6000人则是从西北招募来的勇士,几乎人人都是边军驿卒。
再加上孙应元、周遇吉、黄得功、吴襄、曹文诏、孙传庭、卢象升、刘应坤等充任团总,再加上辅佐朱由检统管全局的杨镐、洪承畴、陈奇瑜、孙祖寿等人,说是大明最强阵容也不为过。
现在朱由检给黑云龙两个月,让他做好出阵的准备,这要求可一点都不高啊!
可是黑云龙却有点惊讶,“陛下,您的意思是.......帐前军要开赴前线?”
朱由检点点头,冷笑道:“朕拿出那么多田产金银养帐前万骑,不就是要领着他们上前线的吗?”
“什么?”黑云龙又是一惊,“陛下,您要领着帐前军上前线?”
“正是!”朱由检的回答非常肯定。
“万万不可啊!”黑云龙已经有点懵了,这个少年天子疯了吗?上前线......多危险啊!打得不好,就跟英庙老爷一样,让鞑子抓去了。打好了,顶天也是武庙老爷,照样让文臣们抹黑批臭。到时候自己也难免跟着一起倒霉!
朱由检只是一哼,上前线这种事情没得选!他上辈子也不想,结果怎么样?在天津还是上了两回,还差一点驾崩了。
既然逃不过去,那还不如主动上前线,多上几回兴许就历练出来了......逆子的讲武堂编了那么多的兵法,他都是熟读了的。还怕打不过个虎兔敦?
看见朱由检脸色阴了下来,黑云龙又害怕了。锦衣卫复工的事情他是知道的!而且他还有逆党嫌疑,现在天子委他大任,那是给他证明自己的机会,他要不抓紧这个机会,呵呵......缇骑就该奉旨拿人了!
“陛下,”黑云龙的声音都有点颤抖了,“您不会是想亲征辽东吧?”
亲征辽东?朱由检笑着摇摇头,“黑将军以为朕糊涂了?东虏兵马之强,军将之猛,远非如今的帐前军可以应付......朕要拿来立威的,是插汉部的虎兔敦汗!”
“插汉部也不容易对付啊!”黑云龙皱着眉头,“虽然蒙古鞑子不如东虏骁勇,但是他们善跑,行踪飘忽,难以捕拿。而且插汉部比起寻常的鞑子还要更厉害,部众多达数十万,一次可出动数万骑兵,不可轻忽啊!”
朱由检笑道:“正因为不可轻忽,朕才要御驾亲征......不打疼了虎兔敦汗,就算给他三十万市赏,他还是会年年入寇的。”
长城外面的蒙古部族可不会因为拿了市赏就不来抢!只有把他们打怕了,西北边境才能有真正的安定,才能真正缔结有用的同盟。
“可是插汉部在口外游牧,而口外草原又非常辽阔,很难逮住插汉部的人马......”黑云龙还是皱着眉头,“而且大军出塞是非常危险的,并不是兵强马壮就一定能打胜。要不然英庙当年也不至于有土木堡之难......”
“不必出塞!”朱由检笑道,“朕以料定,五月份插夷一定会大举入寇大同府......届时朕将亲率帐前军西去大同,与虎兔敦汗一战!”
什么?五月份插汉部就要入寇了?黑云龙愣了又愣,“陛下,您......您怎么知道?”
是啊,现在才三月啊!您怎么就知道五月份的事儿?
朱由检一脸神秘,笑着道:“黑卿,朕能掐会算,所以算出了插汉部虎兔敦要入寇大同府......你啊,赶紧回去准备。到时候大军如果开拔不了,朕可不会饶你!
另外,今日召对时所说的话,对外朝是保密的......朕准备御驾亲征的事儿,更是密中之密,绝对不能让外朝知道!就连帐前军中,你也不要去说。朕自有耳目在监视,若知道你嘴巴不严,呵呵......朕这里有不少弹劾你的奏章,都说你是魏忠贤的干儿子!”
抢救大明朝 第1679章 ???大凌河边的黄台吉
能掐会算的朱由检还是算漏了一件事儿,就是在崇祯元年的三月,就在他为了在五月份和虎兔敦汗的插汉部开战的时候。大明朝真正的死敌黄台吉,就在距离蓟镇边墙的喜峰口外三四百里的大凌河边!
黄台吉所部的营寨,就在大凌河上游的木兰山下。这处营寨是典型的骑营,乍看有点散漫,留出的空地很多,壕沟既窄且浅,寨栅也是草草敷衍,只有望楼修得认真,又高又大。这样的营寨,是专供骑兵使用,营中人马活动范围极大,大队骑兵,都可以进退自如。不过要找个高处俯瞰的话,就能发现这处营寨有点小了。考虑到其中容纳的都是比较占地的骑兵,因此屯驻其中的兵马不多,最多就是万余人。
而在这处后金兵大营边上,还有另外一处新立的营寨,却是沟深墙高,设立得紧密坚固。但是营寨当中的帐落却是各色各样,非常杂乱,甚至还有木料茅草搭起来的棚子。另外,这处营寨之中并没有箭塔望阁,而是在寨墙之外修建了高格,布设了箭手。还不时有后金军的马甲,在寨墙之外驱马巡逻......很显然,这是一处用来关押生俘的营寨。被关在其中的,都是插汉部多落特营的部众,有一万一千余人,全都被解除了武装,扔在营寨当中,等着给八旗大爷们当包衣奴才了。
黄台吉本人居住的是一顶明黄色的大帐,就在那处骑营的中间,四周宿卫这几十个白甲精兵,还不时有策马而来的八旗军军官和蒙古贵族打扮的男子,在黄帐外面被那些白甲兵拦住——大汗正有要事!想见大汗就得耐心等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