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而此时黄帐之内,黄台吉正端坐在一张胡床上,身边摆了两个马扎,坐着两个穿着白色战衣的青年。其中一个年长一些,看着有点瘦弱,脸色蜡黄,一副病怏怏的模样。这人就是黄台吉的十四弟多尔衮!
另外一人看着只有十五六岁,长得却是膀大腰圆,国字大脸,和黄台吉有点像,小小年纪,脸上就已经有了横肉,一看就是个不讲道理的凶蛮之人......他就是多铎,黄台吉的十五弟。
这一次黄台吉出征到达大凌河上游的战役,史称“黄台吉一征察哈尔”。是后金天聪二年二月初八出的兵,出兵的原因则是收到了喀喇沁蒙古三十六部的邀请——喀喇沁蒙古本是大明的藩臣,定居在蓟镇、宣化、辽西边墙之外。距离插汉部原本的老巢辽河河套地区很近,一直以来都是大明和插汉部互相争夺的对像。
不过在插汉部主力西迁之后,喀喇沁三十六部的首领们却在二月初一向沈阳派去使者,请黄台吉出兵,帮他们攻打插汉部留在辽河河套地带镇守的多罗特营。
而黄台吉在得到喀喇沁诸部首领的邀请后,在二月初八就出了兵!因为出兵比较仓促,所以没有来得及调集大军,只带了万余精锐,疾速行军,抢在多罗特营反应过来之前,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从辽河一路追到了大凌河,也就是蒙古人所说的敖木伦,在大凌河边会同喀喇沁部的联军大败多罗特营,俘获了一万一千余人,缴获牛羊无数。
此战之后,插汉部在左翼蒙古的威望大大受挫,包括喀喇沁三十六部和内喀尔喀五部在内的蒙古部族,在几个月内,就会成为大金国的附庸。
而黄台吉绕道入关的通道,也被彻底打开......哪怕缺心眼的袁崇焕卖粮接济正遭遇灾荒的喀喇沁和内喀尔喀各部,也挽回不了什么了。
毕竟黄台吉刚刚向他们展示了自家的杀人手艺......真是杀蒙古人如砍瓜切菜啊!
之前压着喀喇沁和内喀尔喀各部的插汉部精兵在面对后金八旗兵的时候......简直是不堪一击!
得到消息的喀喇沁部落首领当然纷纷来归,不过今天黄台吉却没功夫见他们。
因为黄台吉正在自己的营帐中热情的接见两个汉奸——范文程和范永斗。
这两个汉奸是在三月初八得知敖木伦大捷的消息的,立即就离开了张家口,在几十名白甲兵的护送下,日夜兼程,三天四夜就跑了七八百里,终于抢在黄台吉回军沈阳之前,抵达了木兰山。
他们二人为黄台吉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黄台吉皱眉问:“你们确定南朝小皇帝从辽西抽调大军去了大同和蓟镇?”
“非常确定!”跪在地上的范文程回答,“多亏了和奴才一起来的范永斗,奴才才摸清楚了南朝小皇帝的心思......他是个好大喜功的皇帝,想要通过打林丹汗立威。”
“这个林丹汗还真遭人嫌啊!”多铎插话道,“人人都想揍他一顿!”
黄台吉扭头看着自己的十四弟多尔衮,多尔衮皱着眉头,似乎在苦苦思考。
“老十四,你怎么看?”黄台吉问。
多尔衮欠身回答:“南朝撤辽西之兵加强大同、蓟镇是对的!咱们拿下了喀喇沁三十六部后,锦州、大凌河堡、小凌河堡都不必守了......宁远其实也可以放弃,应该撤往山海关。”
多尔衮说的其实是最优方案。
因为没有五万人是守不住宁远和山海关的,而退守山海关,有个两万人就足够了,甚至还能进一步减少......如果情况紧急的话!
范文程道:“南朝似乎为是否撤防宁锦举行了廷议,但是没有通过......奴才估计,最后会放弃锦州,继续守卫宁远。”
“大汗,”多铎又嚷嚷道,“既然南朝也要打林丹汗,咱们不如再加把劲,把林丹汗一举消灭算了。”
听到多铎说的话,范文程连忙进言:“大汗,还是等到南朝和林丹汗之间分出高下,再决定出兵打谁吧。”
多铎有点恼怒的瞪了范文程一眼,“你个奴才懂什么?现在就应该乘胜追击!”
“老十五!”多尔衮却制止自己的小兄弟道,“范文程说的对,现在没必要那么着急......如果林丹汗在南朝小皇帝手下吃了亏,咱们再加紧攻打,他就有可能投靠南朝。
林丹汗如果和南朝联手,就有可能消化了右翼蒙古,到时候天下又该是三分了!”
多铎哼哼一声:“林丹汗不过是个没种的孬货,就算和南朝勾结,要不是咱们的对手!”
“还是看一看南朝小皇帝的手段吧!”多尔衮道,“林丹汗也没那么弱......如果小皇帝打不过林丹汗,倒是不必担心了。要不然......咱们还是得尽快打进长城!”
“打进长城?”多铎一听要进长城,顿时就眉飞色舞起来,“好啊!什么时候出兵?我当先锋!”
黄台吉看了眼这个兄弟,一脸的犹豫......这兄弟长得像好汗,所以特别得宠,拿到了老汗自己的正黄旗(现在是正白旗),实力雄厚啊!而且还没大没小!
“得等一阵子,”黄台吉也没教训弟弟,而是思索着道,“咱们先回沈阳,然后约喀喇沁三十部会盟,六七月间就可以出兵了。如果林丹汗打败了明军,我就打他!如果他被明军败了......那就再说。”
他又对范文程说:“范文程,你带这位范永斗去领一份厚赏,然后立即返回张家口,看着明朝小皇帝怎么打林丹汗。”
:。:
抢救大明朝 第1680章 ??史可法、祖可法
/
“臣新科进士史可法、臣四卫营千总祖可法,恭请圣安,万岁,万岁,万万岁!”
紫禁城的文华殿中,朱由检正在召见一文一武,两个“可法”。“文可法”是崇祯元年的新科进士史可法——朱由检改元的第一年正好遇上科举大比,而“大军事家”史可法,就是在这次科举大比中高中进士的。本来朱由检想给他个状元当一当,但是根据惯例,状元的初授之官是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挺好一官,但是却会埋没史可法的军事天赋......所以朱由检就没帮着史可法开后门,还是让他中了三甲同进士,今儿正是给他这个三甲进士授官的日子。
而祖可法这个不要脸的“四臣”,则是跟着祖大寿的几个儿子一块儿来北京的,被朱由检塞进了御马监管的四卫营当了个挂名千总——因为抽调了大批战士去帐前军,所以御马监的忠勇、勇士、四卫三营现在只剩下2000余人,有四个千总就能管过来了。但是原本三营当中有十几个千总,只有半数去了帐前军,余下的都在御马监三营当中挤着,祖可法这个外来户,当然就只能挂名了。不过朱由检并没打算让祖可法挂太久,因为他知道祖可法是个难得的外交人才。
“一文一武,两个可法,不错啊,平身吧。”朱由检笑着招呼两人起身,等他们从地上趴起来后,又仔细打量了史可法一番。
史可法还是那么大义凛然,大额头,长面孔,尖下巴,丹凤眼,倒挂眉......一看就是用兵如神的忠臣啊!
“可法,”朱由检唤着史可法的名字,“你是军籍,一定精通兵法吧?”
史可法也是军户出身,隶籍锦衣卫,如果不是会读书善考试,说不定就挎上绣春刀了。
“万岁爷,臣没读过什么兵法,臣只知道身先士卒,万岁爷让臣往哪里冲,臣就往哪里冲......”
这话当然不是史可法说的,而是祖可法说的。他也是可法,他也是军籍啊。
朱由检扭头看了眼祖可法......还是那副奸诈的模样,浓眉大眼加上一部络腮胡子,立在那里跟个铁塔似的,看着就是个奸人,怪不得会当四臣。
不过四臣也有四臣的用处。
朱由检点点头,对祖可法道:“祖可法,你会讲蒙古话和女真话?”
“会啊!”祖可法点点头,“臣还认得蒙古文字咧。”
到底是干外交的,精通三门语言啊!
“那就好,”朱由检道,“朕有个钦差要给你......你和司礼监的李承运一块儿走一趟口外的归化城,去和虎兔敦汗商量一下联合讨伐东虏的事儿。这回朕不要他协防什么地方,只想和他定一个围魏救赵之盟。”
祖可法愣了愣,他没想到朱由检会交给这么一个“外交使命”,自己是冲锋陷阵的大将啊!搞外交你找史可法啊!
不过他也不敢推辞,只好耐着性子询问:“万岁爷,什么是围魏救赵之盟?”
“就是东虏攻我辽西或蓟镇边墙时,他就该出兵辽河河套或攻科尔沁。”朱由检解释道,“若东虏出兵宣、大边墙之外草原,攻打插汉部。那朕就由辽南、东江、宁远出兵,打东虏的后方。
另外,朕还可以援助插汉部一批大将军炮、虎蹲炮和三眼铳,以助其防守归化城。”
根据满桂最新的报告,虎兔敦汗的军队已经攻占了土默特川和归化城,拿到了土默特部的巢穴。
而归化城是蒙古俺答汗晚年召集能工巧匠,模仿元大都,在大青山之阴,黄河之滨建造的一座大城。蒙古名字叫库库和屯或呼和浩特,明朝在俺答封贡后赐名为归化城。
在原本的历史上,虎兔敦汗在归化城驻扎了五年,在黄台吉三征林丹汗时再次不战而走,从而踏上了不归路。而如今的朱由检虽然想教训一下虎兔敦汗,顺便为自己刷点威望。但是他并不希望把虎兔敦汗给打残了......因为他知道,能够对黄台吉的后院构成威胁的,只有这个插汉部的“跑路汗”。
因为插汉部再怎么不景气,也是“蒙古中央”,而虎兔敦汗再怎么不中用,也是蒙古共主。
只要插汉部的大军出现在辽河河套或是科尔沁草原上,黄台吉就得从攻打明朝的战场上回兵——要不然他的蒙满联盟就得土崩瓦解,如果让虎兔敦汗收拾了科尔沁部,那左翼蒙古就会重新回到虎兔敦汗帐下!
所以朱由检希望能和虎兔敦汗别再从归化城跑路了......真要跑去了青海,可就派不上什么用处了。
而为了让虎兔敦汗可以安心留在土默特川,朱由检不仅愿意和他立盟订约,提供市赏,还可以给他一些大将军炮(其实是一种轻型火炮)、虎蹲炮和三眼铳。而且还愿意在插汉部遭遇黄台吉猛攻的情况下,出兵攻打辽东。
听了朱由检开出的条件,祖可法信心十足的保证道:“万岁爷放心,臣和李公公一准能说服虎兔敦汗,解了大同之危。”
朱由检笑着挥挥手,“你先退下,回去准备一番,后天就和李承运出发。”
看着祖可法退出了文华殿,朱由检又笑着问史可法:“史卿,你觉得祖可法和李承运能说服插汉部的虎兔敦汗吗?”
史可法一河南开封的书生,哪儿知道插汉部的虎兔敦汗是什么心思?不过他也看过《资治通鉴》,知道标准答案的。
“陛下,臣以为虎兔敦汗毕竟是夷狄之君,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史可法道,“只有先示之以危,才能稍施恩德,如此才能驱之以用。”
朱由检连连点头,心想:果然不错......这眼光比袁崇焕这个缺心眼的主儿不知道高了多少!
“史可法,”朱由检又问,“你怕夷狄吗?”
“臣不怕!”史可法正色道,“臣虽书生,但也学过兵法武艺,何惧夷狄禽兽!”
“好!”朱由检重重点头,“朕就给你个和夷狄一战的机会!”
什么?
和夷狄一战?
史可法给惊出一身冷汗,他就是学过兵法武艺,并没有精通,怎么打得过夷狄?
心里面慌张,但是史可法那张充满正气的面孔上,却没有流露出多少惶恐。
朱由检又道:“顺天府的遵化县就在蓟镇边墙之内......现在蓟镇边墙外的喀喇沁蒙古诸部正被建奴征服,蓟镇边墙已经变成了前线,而边墙一旦出现破口,遵化县城就会被建奴第一个攻打!
朕现在就委你为遵化县令,并委以团练之全权,再给你发内帑五万两,再派给你六个小将为千总,再给你100名御马监壮士为骨干,再给你足够3000人用的兵甲......你能管好遵化、守住遵化吗?”
史可法也不知道这个小皇帝从哪里看出自己会打仗?但也只好咬着牙接下了这个差遣,大声回答:“臣一定能为陛下守住遵化!”
原来朱由检还是担心黄台吉会从喜峰口破关而入......哪怕有赵率教统15000辽兵入关加强蓟镇守备,他还是很不放心。
所以就只能加强蓟镇边墙之内各州县的防御了。任命史可法为遵化县令只是其中的一环,和史可法同年的进士吕大器稍后会被任命为玉田县令。同样是崇祯元年的进士何腾蛟(原本没有考中,这次开了后门)则被任命为平谷县令。因为忤逆魏忠贤而被罢了县令的路振飞也被启用,摆在了北京东北的顺义县。
上辈子被朱由检看好的杨嗣昌,现在也得到了得到了重用,被任命为蓟州兵备道,驻守蓟州州城。曾经在天启年间负责整顿过御马监三营的高宏图,则被朱由检任命为顺天巡抚(明朝的巡抚不一定管一个省),驻守通州。
总之,在上一辈子已巳之变时,黄台吉进兵路上的守臣,无论文臣还是武将,就没一盏省油的灯了!
抢救大明朝 第1681章 ??虎兔敦,是虎还是兔?
崇祯元年四月,库库和屯。
这座由土默特万户的首领,自立为汗的俺答汗所建立的塞上名都,现在已经落入了北元正统虎兔敦汗的手中了。
夺取库库和屯这座右翼蒙古的“都城”,可是虎兔敦汗林丹巴图尔多年的梦想......从他立下一统蒙古的宏愿时起,他就一直在惦记着库库和屯和周围肥沃富饶,亦耕亦牧的土默特川平原了。
可别以为蒙古人就会逐水草而居,不会种地也不会定居......实际上蒙古人会种地,也会筑城——蒙古人是种地的,只是种得不多。因为他们占据的草原、大漠之地上,没有什么时候定居的肥沃之地,这才不得不在草原上到处游牧。
而位于黄河和大青山之间的土默特川则是如今蒙古人所控制的地盘上少有的适合耕种的土地。这里土地肥沃、地形平坦、灌溉便利。
当年叱诧草原、大漠的土默特万户首领俺答汗,就选中了土默特川平原作为他的“大汗基业”之本,不仅筑起了库库和屯城,还从汉地招来了许多信奉白莲教的农民,在库库和屯城周围开垦耕种。逐渐将库库和屯城和土默特川平原发展成了一片繁华富饶的塞上乐土,同时也将这里变成了一个足可以对抗蒙古汗廷的右翼蒙古之都。
将蒙古本部分为左右两翼和六个万户的,是虎兔敦汗的祖先,北元中兴之主达延汗。达延汗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巩固黄金家族在蒙古本部的势力——在达延汗的时代,左右两翼的六个万户中的五个,都在他的儿子们掌控之下,而他亲领的察哈尔万户(察哈尔是波斯语宫廷的意思)又是六个万户中实力最强的。
在达延汗的设想中,以后蒙古正统就出自中央察哈尔万户,而汗廷通过察哈尔万户的实力牢牢控制住左翼的另外两个万户,喀尔喀万户和兀良哈万户。而右翼蒙古的三个万户也在达延汗的子孙领导下,负责抵挡西面的瓦剌人,保卫蒙古汗廷......看起来一切都很完美啊。
可是俺答汗(他也是达延汗的子孙)和他所领导的土默特万户的崛起,彻底打破了达延汗所设计的权力格局。
他不仅让土默特万户成为右翼三万户的主宰,而且还发兵征服了属于左翼的兀良哈万户。做到了三分蒙古(指蒙古本部)有其二,而且还更进一步谋求汗位,先是从察哈尔的博迪汗那里得到了阿勒坦为索多汗(小汗)的封号,后来干脆甩开汗廷和西藏的大喇嘛互相吹捧,让大喇嘛给自己上了一个“咱克喇瓦尔第彻辰汗”称号,这就等于公开自立为大汗,和察哈尔汗廷叫板,要分裂大蒙古了。
不过俺答汗给蒙古本部的统一造成最大伤害的事情,还不是自立为汗,而是和他年轻的妻子三娘子持续不断的营建库库和屯和开发土默特川。在他们二人的努力下,从土默特川到张家口,一路上到处都可以见到汉族移民或汉化了的蒙古农民的村庄,以及他们所开垦的麦田。
而土默特川农业的发展,不仅让库库和屯变得更加繁华,成为了漠南草原上最大和最富庶的城市,而且还让土默特万户拥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同富裕的土默特万户相比,拱卫蒙古中央汗廷的察哈尔万户就是个寒酸的穷光蛋万户。而达延汗和卜失兔汗相比,就是个又土又穷的要饭汗......不击败卜失兔汗夺取库库和屯和土默特川,虎兔敦汗统一蒙古的梦想,也只能是一枕黄粱。
但是已经拿下了土默特川和库库和屯的虎兔敦汗林丹巴图尔,现在坐在俺答汗留下来的琉璃金銮殿中,却一点也感觉不到胜利的喜悦。
因为他知道自己并不是真正的胜利者......他虽然夺取了土默特川和库库和屯,拥有了一块富饶的根据地。但是就在他夺取土默特万户的基业的同时,凶残无比的建州女真,正在扫荡察哈尔万户的根据地辽河河套草原,正在将喀喇沁三十六部和内喀尔喀五部彻底收服!
而他留在辽河河套草原上镇守的多罗特营的战士,面对数量比他们还少的建州精兵,连反抗的力量都没有......
此战之后,蒙古草原上的诸部恐怕都会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草原上的最强者根本不是察哈尔万户,而是建州女真!
虽然他们根本不是蒙古人,但他们拥有征服蒙古的武力......蒙古,素来是崇拜强者的!
而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南方那个因为被建州女真打怕了而一心一意砸钱收买自己的明朝,现在也变脸了。
居然拒绝将顺义王府所享有的市赏转交给自己的要求,而且还拒绝支付原本该给察哈尔部的市赏......
两笔市赏加一块差不多是30万两啊!
对于刚刚丢掉老家的虎兔敦汗来说,这笔银子可是能用来续命的!
另外,明朝拒绝发给市赏,对于虎兔敦汗的威望也构成了重大的打击......这说明明朝都不认同他打不过建州就拿自己人开刀撒气的行为。
这种行为看着不像是英雄好汉啊!这是欺软怕硬......看见比自己弱的卜失兔汗就凶得跟个老虎,遇上建州女真跑的却比兔子还快!
这个虎兔敦汗倒是很知道什么时候当老虎,什么时候当兔子啊!
而在面对大明朝廷拒绝转移和发放市赏的时候,这个欺软怕硬的虎兔敦汗又有点不知道该当老虎,还是该当兔子了。
因为他已经从自己妹夫,同时也是重臣大将,号称铁槊科诺特十苏木之首的贵英恰那里得到了确切的消息——现在主持大同防务的是从辽东调来的明朝悍将满桂!
原来就在不久之前,贵英恰被他派去大同索要市赏......结果在大同城内见到了刚刚赴任的满桂,还见到了满桂从辽东带回来的铁骑家丁!
那是在锦州城外和后金兵血战,而且还把后金兵逼退的满桂啊!
虎兔敦汗敢和后金兵这样打吗?哪会不是望风而逃?
所以得知了满桂当了大同总兵后,本打算率兵叩关的虎兔敦汗就有点害怕了......输后金就罢了,要是再给明朝打败,他这个汗还怎么当下去?
可问题是,他手下的那些重臣大将,都不知道他的苦,现在一个个都在琉璃金銮殿中请战!
“大汗,请给我一万精兵,我就去凿开大同边墙,一直杀到大同府城下!”
“大汗,给我五千兵我就能打破大同边墙!”
“大汗,还是让我去吧,我一定让南朝人知道我大元兵的厉害......”
“大汗,发兵吧!”
“大汗......”
虎兔敦汗知道,自己手下的这帮将领,在土默特川还能抢过瘾,都想着杀进大同边墙狠狠的抢一把!
可问题是......满桂不容易对付啊!而且现在后金还在磨刀霍霍,没准什么时候就杀到土默特川来了!
如果再和明朝开战,大元国(其实就一个插汉部)能扛得住吗?
想到这里,虎兔敦汗嗯咳了一声,众人顿时安静了下来,他则将目光投向了自己最信任的大将贵英恰。
贵英恰是个三十多岁的蒙古汉子,健壮敦实,满脸横肉,他是所谓的铁槊科诺特十苏木之首,铁槊科诺特十苏木就是一支铁甲骑兵,分成十个苏木,分别由虎兔敦汗最信任的十个大将率领,是虎兔敦汗最核心的武力。
贵英恰眉头皱着,思索着道:“大汗......打破大同边墙没什么,总归能抢一些。可问题是明朝小皇帝肯不肯和咱们讲和?如果他不肯恢复市赏,还要和咱们一直打下去,这就麻烦了。”
是啊,打下去就麻烦了!!
虎兔敦汗正犹豫不决的时候,他的一个亲信快步从外面进来,双手递上了一个信封。虎兔敦汗接过信封一看,是自己的弟弟,驻守在大同边墙附近的粆图台吉让人送来的。
他连忙撕开封口,拿出里面的信纸一看,忽然大笑了起来:“南朝小皇帝派来了使臣,已经出了大同边墙了!看来,他还是不敢和咱们翻脸!”
抢救大明朝 第1682章 ???咱们到大同府再谈!
/
朱由检向库库和屯派出讲和的使团,其实是一种示弱!
虽然大明朝和插汉部都有点弱,而且都受到军事实力强大的后金国的威胁,日子都不好过,的确是有合作抗敌的需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