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看着前方高大巍峨的朝阳门在阳光之下,透出一股子不可冒犯的威严之气。
今年已经52岁,因为常年在海岛生活,原本白净的面皮已经晒得黝黑,加上一部络腮大胡子,看着都有点猛张飞样子的毛文龙,心中还是有点忐忑。
他在天津等候袁可立的时候,可听说了不少今上如何杀伐果决的事儿!
也听说了今上抄家卖赎罪券圈钱的手段!
更听说了今上办了个帐前亲军,还派人去西北军中招募善于骑射的敢战之士——无论之前是什么身份,只要被选中当了帐前骑士,立马就能分到500亩近畿田土作为职分田!
这待遇别说普通营兵了,就连边镇大帅最心腹的家丁也比不了啊!
如果这待遇是真的,那的确是给够了,只要下面办事的人够得力,那皇帝老子很快就能有10000家丁了!
在军中摸爬滚打多年的毛文龙当然知道10000名骑马家丁的厉害。
想当年李成梁称霸辽东的时候,手头也只有不到5000家丁......别以为李成梁的5000家丁多厉害,也是两只手两条腿的人。只要圣上真能给足了待遇,给足了装备,再有得力的人严格督促,要不了三年,他的10000家丁就能历练出来了。
到了那时,自己这等割据一方的军头还能有好日子过?
策马走在毛文龙身边的袁可立已经是个60多岁的老爷子了。当了几十年官,当出了一肚子的窝囊气,再加上他家爆有钱,干脆就告老还乡,回去享清福了......所以接到了朱由检召还圣旨时,袁可立并没有屁颠屁颠的动身北上,而是上表请辞。
可是朱由检哪儿能那么轻易放过他?
朱由检还想让他去当袁都督呢!
袁崇焕是当不上总督了,不过袁可立却必须给朱由检出来干活!
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眼下只有袁可立能和毛文龙这根大刺儿头配合......所以朱由检就想让袁可立当个总督、朝鲜辽东各处军务兼管登莱。由他去罩着毛文龙,把辽南那边摆摆平。
所以朱由检在袁可立第一次请辞后,又连着下了几道旨意,言辞恳切,请他一定要出山为国效力。
被皇帝老子逼得没招,袁可立也只能北上顺天,再来为大明朝廷效劳。
现在看见毛文龙脸上的忧郁表情,袁可立心中也有点痛快......这个毛文龙过去可没少让他受气儿!
“振南,”袁可立摸着白胡子,笑着道,“圣上在给老夫的旨意中说了,要老夫当辽东的总督,还要管登莱的一摊子事儿。
圣上不是看中老夫这把老骨头,分明是看中振南你啊,所以你放心好了。”
毛文龙苦苦一笑,“末将在皮岛的那点家当实在不值什么,如果不是为了一群孩儿,我早就请辞了......”
正说话间,毛文龙突然听见一阵马蹄奔腾的声音,可把他吓了一跳——他这是条件反射,在辽东军前和鞑子打仗的时候,听见这如雷的蹄声响起,一准没有好事儿!
他顺着声音扭头望去,就看见官道南边不远处,正有不知道多少骑兵,以几十骑为一群,在一片被冰雪覆盖的平地上往来奔驰。
这应该是在训练吧?‘
那么冷的天气,都快过年了,还在训练......这些人不可能是京营兵吧?难道是传说中的天子家丁?
抢救大明朝 第1662章 ?这届天子不好忽悠啊!
可爱!毛文龙的好奇心起来了,唤了个很可爱的名儿。
孙儿在!一个长了张娃娃脸的小伙子闻言就凑了上来,冲着毛文龙行了一礼。这小伙子也穿着罩甲,带着飞碟盔,和毛文龙的亲兵是一个打扮。不过他可不是普通的亲兵,而是毛文龙的干孙子,名叫毛可爱——这名儿起的也没谁了。
当然了,可爱这个名儿不是毛文龙给起的,而是毛可爱的亲爹尚学礼给起的。尚学礼是毛文龙起家的老部下,后来在和后金军的战斗中牺牲,当了大明忠烈。还留下五个没了依靠的儿子,分别叫尚可进尚可爱尚可和尚可喜尚可位。其中的尚可爱因为可爱,尚可喜因为讨喜,都跟了毛文龙当了干孙子。
尚可爱就改名叫了毛可爱,尚可喜则改名毛永喜。毛永喜现在跟着亲哥哥尚可进带兵,毛可爱则跟着毛文龙鞍前马后的伺候着。
毛文龙吩咐道:去打听一下,那支骑兵是哪家的?都快过年了这么还练得那么来劲?
孙儿去去就来。毛可爱应了一声,然后从地上爬起来,身边一名毛文龙的亲兵牵了匹马给他,他翻身上马后一溜烟的就往远处骑兵训练的地方跑去了。到了地方,他才发现那些骑兵是在一处围栏当中训练集群冲锋。
围栏外面还有不少老百姓在围观——现在已经快到年关了,当然是农闲季节,所以天子脚下的农民也都歇了。正好附件有热闹可以看,吃不饱也没事儿干的农人,也就凑过来看跑马了。
毛可爱长得可爱,也会说话,很快搭上了一个看热闹的大爷,打听了起来。
老人家,您可知道正跑马的这些都是什么人呢?
知道啊!他们都是住在东苑的天子家丁,乃是帐前亲军的马兵。
住在东苑?东苑不是......
东苑过去是天家的园子,但今上不喜欢园子,今上喜欢的家丁......所以东南北三苑,还有北京城周遭的逆党田产,还有许多的皇庄皇田,都陆续分给这些家丁了,一户可以拿500亩啊!
说到拿500亩,这老爷子都咬上牙了!
500亩啊!而且是北京周围的500亩,那可真是值了老鼻子钱了!而且这500亩是职分田,不用上税的,也不会被地方官吏勒索摊派......
拿那么多啊!毛可爱也咽了下唾沫。
那老爷子看了毛可爱一眼,嘿嘿一笑:小伙子,你也别眼馋......天子家丁现在还招人呢!你也是当军将的吧?也去试试,虽然苦一点,但是真的能得到田宅银钱,要是没讨上娘子的,天子还给做媒!
您老说苦?有多苦?毛可爱接着打听。
多苦?你也瞧见了......分完田就开始练了!老爷子说,天天练,就没停过,快过年了还在练!上午练骑马,下午练射箭......有时候大晚上的还被从被窝里揪出来练!不仅练,还得考,听说要一个月考一回,由万岁爷会亲自抽查考核,考不过的就惨了!
朱由检看来是把逆子的997和淘汰制给学了......他的500亩土地还有丰厚的饷银犒赏,可是没那么好拿!
真的得豁出去练啊!
现在还只是练人,接下去还得练马——马也得养好了练好了!
惨了?怎么个惨法?毛可爱问。
打板子罚银子......还有直接开革,那就不是天子家丁了,500亩职田也得交还,你说惨不惨?
真会开革?毛可爱还不大相信。
当然是真的!老大爷道,我可听人说了......叫什么末尾裁汰,每个月至少裁汰一户!
朱由检这是玩真的啊!
他那么抠的一万岁爷,豁出500万亩土地(其中多数是皇庄啊)办了10000户家丁,还能让他们混日子?没半夜跑去学鸡叫催着帮家丁起床训练,就已经是皇恩浩荡了。
毛可爱打听好了,赶忙回去向毛文龙和袁可立汇报。
毛文龙和袁可立听完汇报,都是暗自吃惊。
大明朝竟然出了一个不大好糊弄的万岁爷了!
只是这个万岁爷亲自下场抓家丁的训练,管得是不是太细了?
毛文龙看着袁可立,眉头已经紧拧起来了:军门,看来今上实是英明之主,我等为人臣的可不敢欺瞒这样的明主啊......
袁可立瞅了眼毛文龙,心说:怎么可能不欺瞒呢?一年几百万的辽饷,还有那么多的军粮,都是这么花出去的?辽登莱天津东江这些地方的兵马报上去多少?实数才得多少......不知道有没有10万?其中真正能打的,不知道有没有3万?
真要查干净了,天子的一万家丁恐怕就不够用了......
......
袁可立和毛文龙是在进京的次日,也就是天启七年十二月初十这天下午,在文华殿中,第一次见到朱由检的。和他们一块儿觐见的,还有兵部尚书王在晋帐前军总参议杨镐。
平身,平身,都赐座!朱由检还是一如既往的和气,招呼着给袁可立毛文龙王在晋和杨镐都赐了座。
王在晋和杨镐都已经习惯这位万岁爷的笑里藏刀了,全都大大方方的坐了。
袁可立是四朝老臣,到哪儿都是受优待,所以也宽坐下去。只有毛文龙最拘束,只坐了半个屁股,还用双手扶着习惯,好一副正襟危坐的样子。
朱由检看着毛文龙,表情复杂,忽然叹了口气:可惜了......
可惜了?什么意思?
毛文龙听着这话头皮都有点发麻,少年天子是什么意思?他想干什么?没有埋伏什么刀斧手吧?
正紧张的时候,朱由检又开口了:朕日前翻看了东江镇的兵账,兵额报了20万,饷额报了60余万......假的有点过了吧?60万饷养20万兵,平均一兵年入才3两?怎么可能?
真的要查账啊!
毛文龙的心怦怦直跳,又觉得委屈和冤枉,眼泪都快下来了。他虽然报了花账,而且还在大明和朝鲜之间的大海上开展了拦路收费业务。但是他比辽西那几位可仗义多了,辽西那些人一年坑几百万啊!他毛文龙一年才拿几十万。而且他还不白拿钱,好歹还能牵制一下东虏......虽然是败多胜少,但是他不怕失败,还能主动出击啊!辽西那边一年坑几百万,几时见他们主动出击了?不就守着那些坚固的堡垒吗?
其实懂点军事的人都知道,辽西那边根本用不着那么多堡垒......把山海关好好修一下就足够了。除非山海关的守将投敌献关,否则东虏根本不会来打的!现在有红夷大炮,寻常的攻城器械都到不了关城下面就得轰烂了。
靠人命去填山海关的话,东虏死绝了都填不下来!
而且从沈阳到山海关有700里慢慢长途,大军要打辽西走廊而过的话,后勤线太长不说,而且都暴露在东江军的兵锋之下......后勤线给你掐了,东虏大军就得饿饭。
就在毛文龙委屈的要哭出来的时候,朱由检的话锋又是一转,笑道:毛总兵,你给朕报个实数......有多少兵就报多少数,朕还给你60万两一年,直接从内帑出,一文钱部费都没有,实实在在让你拿60万。至于朕为什么要问实数,是因为要给你们东江军发器械和盔甲。20万套铁甲......这可发不了。
:。:
抢救大明朝 第1663章 ?毛文龙要发了!
朱由检的话一出口,不仅毛文龙呆住了,连王在晋、袁可立、杨镐三人,也都惊呆了。
六十万两一年,从内帑直接发给毛文龙,一文钱的部费都没有......这可太没规矩了!东江镇又不是锦衣卫和御马监,也不是帐前亲军,那是兵部管辖的边军。军饷照例该走户部发到辽东经略司,再由经略司往下发。层层扒皮是必须的,发六十万两,实际能到三四十万两就已经很不错了。哪儿能由内库直接发给六十万?这还让不让内阁、户部、兵部、辽东经略司上下其手了?
这事儿可不行!
王在晋、袁可立两个人赶紧给毛文龙打眼色——不能答应!答应了就是和满朝官员为敌!会没命的......
杨镐却是眯着眼睛,什么反应都没有。他现在正被朝中的文官和武勋歧视,认为他为了活命当了万岁爷的“家臣”,放弃了朝臣的尊严。
可这些混蛋哪里知道锦衣卫诏狱里面日子有多难熬?杨镐又不是那群东林党的大佬,关进去了还能收获人望,外头还有许多党羽照应声援。锦衣卫的那些鹰犬如果不是得了魏忠贤那等人物的言语,是不敢来薅大佬的羊毛的......他杨镐是真正的罪人,家产耗尽之后,在诏狱里面真是度日如年啊!
他现在就是给万岁爷当狗,也不能再回诏狱了!
毛文龙也瞧见王在晋和袁可立的眼色了,他也明白是怎么回事。可问题是东江镇太穷了,即便有海上的拦路收费业务,东江的日子也紧巴巴的。因为东江和辽西那边不一样,东江军得和鞑子真打!
东江不仅总挨打,而且还会主动出击去打!
这是因为东江军和鞑子根本没办法共存......东江军吃的是大明-朝鲜贸易的油水,而大明-朝鲜贸易的主营产品又和东虏的出产冲突,是竞争对手!东江多吃一口油水,东虏就得少吃一口油水。
另外,有东江镇在,东虏就吃不下朝鲜。朝鲜虽然不富裕,但大小也是块肉啊,东江也想咬一口啊!
去年黄台吉发兵攻打朝鲜,明明已经取胜了,就因为东江一直在后面骚扰,结果只能含恨退兵,没吃着太大的油水。
当然了,黄台吉也可以硬吃朝鲜——干脆就在朝鲜大量驻军,防备东江军从海上骚扰。
但是守备朝鲜需要多少军队?一万?两万?黄台吉真这么干了,东江的价值就登天了......
所以东江镇的存在,让东虏非常的难受!
但是东江镇自己,也因为和东虏的频繁冲突,过得非常艰难......打仗要死人,更要花钱!
而毛文龙一直以来,也只能勉强维持。
好在东江镇可以不断吸收被东虏欺负的活不下去的辽东汉人,所以能够得到低成本的战士,也就硬着头皮打下去了。
“万岁爷,臣......”毛文龙已经站了起来,然后扑通一下就给朱由检跪了,“臣替东江军上下3万敢战之士叩谢天恩!”
王在晋和袁可立一听这话,心都快凉了......不是他们自己要贪,是官场规矩如此!
朱由检是皇帝,臣子们暂时拿他没辙。可毛文龙不过是个边军的将主,犯了众怒还不让弹章给淹死?
“起来,起来......”朱由检已经笑得合不拢嘴了......60万两银子雇3万兵啊!一个兵才20两,太便宜了!
而且毛文龙的兵真的和鞑子在打!
看见毛文龙已经站了起来,朱由检笑道:“朕手头有3万套从南海子净军手里收来的盔甲和器械,还包括2000支鸟铳,都是魏逆花大价钱打造的好铳,都给你带走!”
魏忠贤给自己的净军搞来的甲胄兵器当然是好的,下面的走狗要坑钱也不敢在这上面打主意啊!
但是朱由检见过更好的!而且他还知道把这些东西给毛文龙,一定可以派上最大的用处。
“臣叩谢天恩......”毛文龙扑通一下又给,泪流满面啊,这是遇上明主了!东江军的战士这下可以人人披甲了,哪怕是布面甲,也能防一下东虏的弓箭。
至于2000支鸟铳......如果不是那种炸膛铳,用处也是极大的!
虽然东虏会打造盾车防铳,但是东江军和东虏的交战规模都不大,很少有堂堂之阵,大量的都是千人以下的小规模冲突,而且常常是遭遇战、突袭战、伏击战。
如果能一次投入两三百支有用的鸟铳,说不定就狠狠的能打几场胜仗了!
“不必谢,不必谢......”朱由检摆摆手,“东江军是大明的经制之军,朕当然应该给钱给粮给器械了!只要你们好好打,朕还有好处!”
还有好处?
毛文龙抬起头,巴巴的望着朱由检。
朱由检笑道:“毛总兵,你是平辽总兵吧?”
“臣是平辽总兵。”毛文龙回答道。
“那么你的辖区就不应该是东江一地,而是应该是全辽......”朱由检道,“你能平到哪里,哪里就是你的辖区!”
这是要让平辽总兵代替辽东总兵啊!
王在晋、袁可立都大皱眉头。少年天子这是把毛文龙架在火上烤了!
朱由检又道:“另外,朕希望你能够在旅顺开府......皮岛再好,东江在好,也不能和旅顺相比。两年前登莱巡抚武之望不是上奏说要在金州和旅顺之间的南关开凿运河,朕觉得此事可行,可以再试一下。朕再发内帑10万两为工费,再给你一个沙袋筑垒之法。就是用麻袋装土,然后一包包堆积起来,垒成城垣。挖掘运河挖出的土可以填入麻袋,用来筑垒。这样南关不仅有河,还可以筑墙,即便在冬天海水结冰之际,也不是无险可守了。若旅顺可以巩固,辽东、辽西的数千里海疆,就俱在平辽军的兵锋之下了!”
这个在旅顺南关开凿运河的计划一旦成功,毛文龙就可以拥有一大片可以安心屯田的地盘——旅顺南关以南,至少有200平方公里的平地可以开垦,垦出30万亩不在话下。
另外,旅顺周围海域的渔业资源丰富,可以用渔获补充粮食的不足。一旦开发起来,旅顺的经济价值,将不亚于辽西。
虽然运河封冻之后,东虏还是有可能从冰面上通过,攻破南关长墙。但是运河封冻的时候,秋收已经结束,屯田的百姓都已经缩进城堡,粮食也已经进库。突破南关城墙的东虏是抢不到什么东西的,他们自己的后勤补给也会变得非常困难。
而有了旅顺的30万亩屯田,东江军的粮食供应将会大大宽松,也就可以供养更多的丁壮了。
毛文龙也知道旅顺的价值大于皮岛,当下就大声道:“臣一定努力为之!”
朱由检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又对袁可立道:“这些年咱们只顾着在辽西和东虏对抗,效果如何是有目共睹的。所谓收复400里土地,不过是得了一个长条,实际的占地,也许还比不了旅顺、金州。而且补给实在困难,看来是很难有所进展了。所以朕就想换个方向,以旅顺、皮岛为根本,以登莱为后援,走海路来去,将辽东沿海之地全部变成战场!因此辽督一职也将从辽西转到登莱。袁卿久抚登莱,又和毛总兵一起收复过辽南,是出任辽督的最佳人选。”
:。:
抢救大明朝 第1664章 ??锦衣卫复工了
年关之前的几天,眼看着各部衙门都要封了大印放长假的时候,黄立极的吏部衙门中堂内,却是各路大员齐集一堂。阁老尚书,科道言官,还有进京述职的蓟辽督师兼辽东巡抚王之臣,还有刚刚被任命为辽东经略兼登莱巡抚的袁可立,全都凑到了黄立极这边。大家的脸色都不大好看,你看看我,我瞧瞧你。
首辅大学士黄立极坐在上首的椅子上,头也不抬的喝着一碗热茶,动也不动一下。
底下几个大官议论的声音渐渐响了起来。
“......六十万的饷银,足够三万人用的甲胄器械,2000支上好的鸟铳,绕开户部、兵部和督师文臣,就直接发给毛文龙?这还要户部、兵部、督师干什么?还要咱们这些阁臣干什么?”
“可不是嘛!朝廷设置督师、经略,让巡抚掌兵,为的就是以文御武。可是现在边将势力日大,愈发跋扈,帅臣可以制约边将的手段,不就是粮饷军资?这要是绕开阁部帅臣,直接给了边将,那帅臣还怎么督师?”
“搞个一两万人的帐前亲军也就罢了,反正是拿皇庄和园子出来分。可毛文龙的东江镇向来是咱们管着的,怎么能归到内廷?”
“是啊,这不乱了套?以后辽东前线还怎么指挥调度?谁指挥得动毛文龙?”
“这可不行,咱们今儿得把这事儿给挡回去,要不然以后这官就没法当了!”
“没错,规矩不能这么坏啊!没有规矩,何成方圆?”
听到议论的声音,黄立极忽然冷冷一哼,又把手中的茶碗重重一顿,慢慢抬起头来:“都说什么混话呢?咱们挡得了魏忠贤么?魏忠贤当九千九百岁的那会儿,咱们谁敢挡他?谁又能挡得了他?下面那么多官还给他建生祠......那么厉害的九千九百岁,挡得了今上吗?冯伯衡,你那对头崔呈秀现在可还在西苑押着呢!”
户部尚书冯铨刚才议论得最大声,不知道的还以为他的骨头多硬呢!
可黄立极太知道他的底细了,他当年因为老爹河南布政使冯盛明擅离任所,被人弹劾治罪,他上书为父叫屈,也被夺了翰林院检讨的官职,一块儿回家吃老米了。
天启四年的时候,魏忠贤去冯铨的家乡涿州进香,冯铨不顾士大夫的尊严,跪于道旁向魏忠贤哭求。这才得到给魏忠贤当狗的机会!
当了魏忠贤的走狗后,他在斗争东林正臣的时候出力甚多,帮着魏忠贤斗死了东林大佬杨涟,因而颇得器重,年方三十就在魏忠贤的提拔下当了阁臣和户部尚书,被人称为“黑头相公”。
后来他还在魏忠贤的授意下,和顾秉谦、黄立极一起担任了《三朝要典》的总裁官——这本《三朝要典》可不简单,这是一本以历、泰昌、天启三朝有关三大案的档案资料,加上案语而成的官修史集。将东林党的许多大佬打成了挺击、红丸、移宫三大案的罪魁。
可以说,只要《三朝要典》不推翻,东林党头上就始终悬着一把利刃!
因此在朱由检诛杀魏忠贤后,毁弃《三朝要典》的呼声就一轮高过一轮。但是朱由检却自有主张——任凭下面的人怎么嚷嚷,他就是不动《三朝要典》。也不给杨涟、左光斗、惠世扬、周朝瑞、高攀龙等人平反。
而冯铨这个阉党小人也因为是《三朝要典》的总裁官,还在魏忠贤倒台后复了户部尚书的官——他们阉党内部也有斗争!因为冯铨和崔呈秀互相争宠而引发内斗,所以冯铨的户部尚书和大学士官职,在魏忠贤倒台前已经给撸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