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而早就被荷兰人和英国人打翻在地的葡萄牙人,这几年也开始咸鱼翻身了!
原来的葡萄牙澳门总督府在失去了管理澳门葡人的权力后,接受了曼奇尼茶行的投资,也开始转型成为一家和荷兰东印度公司类似的股份制的特许贸易公司,称为澳新商会,主营业务也是东西方贸易和跨太平洋贸易。
有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和澳新公司后,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天朝帝国的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似乎就不再是不可替代的了......
带着一肚子的心思,这个上了年纪的荷兰商人离开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总部,坐上一辆豪华马车,直奔淡马锡港口附近的知事府而去。
淡马锡市的知事府并不是传统的中式衙门模样的建筑,而是一栋三层楼的砖木结构的中西合璧式建筑,位于淡马锡河畔,从知事韦青木专用的会客厅内,透过玻璃窗,就能看见繁忙的淡马锡港口。
马特索尔科抵达的时候,韦青木正在和两个西洋人聊天,说的还是英语!
看见秘书领着马特索尔科走进来,韦青木还笑着给他做介绍。
韦青木继续说着英语:“马特索尔科先生,这位是英国东方舰队的司令官布莱克海军少将,这位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大班贝克特先生......这位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总督马特索尔科先生。”
马特索尔科先生冲着两个英国人点了点头,露出了优雅的笑容,在一张圈椅上落座,然后笑道:“欢迎你们来到淡马锡岛......我想你们只要在这里呆上几天,就会喜欢这座迷人的热带城市的。”
布莱克海军少将笑道:“总督先生,非常抱歉,我和贝克特先生明天就要离开淡马锡北上了.....因为我们已经受到邀请,将要去应天府朝见天朝皇帝。”
“是吗?”马特索尔科依旧带着微笑,“我可以给东印度公司在上海府的大班写封信,让他好好招待你们二位。”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上海的办事处非常豪华,就坐落在外滩大街上,是一栋四层楼高的欧式大楼。
韦青木笑着:“马特索尔科先生,我想您可以和布莱克海军少将还有贝克特大班一起去应天府,因为皇帝陛下召唤您前去觐见!”
说着话,韦青木就从自己的一个师爷手中取过了朱慈烺的手谕,然后双手递给了马特索尔科。
马特索尔科连忙站起身,向着谕旨鞠了一躬,然后恭恭敬敬的双手接了过来,站立着就展开了天子手诏。
说是天子手诏,但实际上并不是朱慈烺亲笔的,只是在落款处用了一枚“天下无敌”印——这是朱慈烺签发手诏时专用的印信。
手诏使用的是法语,看笔迹就知道是玛丽.曼奇尼替朱慈烺写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请他立即北上应天府!
韦青木笑道:“现在正好是初夏,北上是顺风。马特索尔科先生,您还是马上启程,千万别让皇帝陛下久等了!”
马特索尔科马上答应道:“好,我马上出发......明天就走!”
现在是非常时期,荷兰东印度公司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踢出太平洋了......他可不敢耽搁片刻。
他都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去应天府,好去寻找救命的门路!
门路当然是有的......大明皇帝的皇家情妇玛丽.曼奇尼这些年就没少拿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好处!关键时刻,总该派上点用处吧?
不过从武汉府传来的消息,还是让马特索尔科非常担心,因为妮莎公主似乎成了天朝皇帝的新宠,而玛丽.曼奇尼已经渐渐失去了皇帝陛下的欢心了。
而那位妮莎公主,又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根本无法收买的人物!
因为她的父亲奥朗则布向来都很讨厌荷兰人......印度帖木儿王朝向来都是亲英的!
......
当英国人布莱克和贝克特,还有荷兰人马特索尔科各怀心思,登上北上的帆船的时候,大明天子朱慈烺正乘坐着江船,顺江而下,东返应天。
他的这一次御驾亲征,终于大获全胜了!除了大雪山以南的四川行都司属地,还有半个马湖府、半个乌蒙府、半个镇雄府,以及一整个东川府和乌撒府这些边边角角,整个四川已经被大明天兵收复了。
不过四川省的建制并没有恢复,而是出现了西川、东川、北川三个节度使司。分别统治四川省的东、北、西(南)三部。不过这三个节司的自治程度并不高,不能和安西、北庭这样的边军军镇相比,而且也不会长久续存。最多也就是存在个四五年,等到四川地面上完全平静,就该撤藩建省了。
到了那时,流寇在云南的统治也差不多到头了......大明帝国的中兴就算彻底完成了!
不过大明的中兴并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抢救大明朝 第1361章 新的开始(求月票、求订阅)
“陛下,船已经泊在太平府的当涂码头了。太子殿下和申王殿下率领的军户大队正在十里外安营扎寨,太子妃和申王妃已经到了码头上,正等候召见。”
说话的正是曹大姐,走长江返回应天的途中,朱慈烺一路都和妮莎公主同乘一船,所以曹大姐就取代了黄大宝,成了朱皇帝的身边的大总管。除了朱皇帝搂着美人睡觉的时候,她都寸步不离的跟着,都快赶上狗皮膏药了。
而朱慈烺对妮莎公主的宠爱,也到了让后宫的女人们快要醋性大发的地步了。哪怕妮莎公主挺着个大肚子,他都没让别的女人来侍寝。
半个多月前,妮莎公主更是为朱皇帝生了个混血儿子,取名为和垶,还给了一个颇为亲切的小名叫阿三!
这大号和小名一出来,可把太子朱和幸吓了一跳......这“垶”不就是把“幸”字的土字头搬了个地儿吗?
至于“阿三”这个小名,听着也让朱和幸心惊肉跳的!他是老三啊!朱和垶排行十五,凭什么叫朱阿三啊?
朱皇帝给小儿子起这样的名字和小名,是不是对太子的表现不满......要换人啊?
朱太子心里七上八下的,也不敢和别人说,只好和老婆丁玉英讲。不过丁玉英却一点不当回事儿。虽然她也知道朱慈烺对太子不大满意,但同时他对自己这个太子妃是特别的满意啊!
朱阿三还是个小毛头,怎么也不可能和丁玉英来个转房婚吧?
如果要重新为朱阿三找个能教他的太子妃,那得等多少年啊?所以朱太子的地位稳着呢......只要丁玉英在,那就没什么问题!
“宣她们上船!”朱慈烺笑着,“准备晚膳,朕要请玉英、阿环一块儿吃饭。”
曹大姐应了一声就转身下了船,没一会儿就领着丁玉英和吴阿环上了船。
两个女人行了福礼,朱慈烺就给她们赐了座。
朱皇帝笑着对两人道:“玉英、阿环,这一路可辛苦你们俩了......再有一天,咱们就能到应天府了,明晚就能到老山宫了,到时候你们俩就能好好歇息几天了。”
“父皇,”丁玉英笑着,“儿媳妇不幸苦,太子爷和申王才幸苦,十几二十万人跟着他们,一路上要吃要喝要安顿,可真是累坏了。”
朱慈烺笑着摇摇头,“你啊,就知道护着太子......那小子朕还不知道?那么多人真要他来带,非乱套不可。这一路上,你和老大都没少帮衬他吧?”
丁玉英笑道:“大哥倒是挺照顾太子的,儿媳妇是女流,能干什么呀?”
旁边的吴阿环这时插话道:“玉英姐姐真是太子殿下的贤内助,这一路上可没少帮衬,现在也不居功,真是妾身的楷模。”
“阿环姐,瞧你说的,我哪是什么楷模,我不过照着父皇的吩咐做点事情。”
朱慈烺看着丁玉英一副谦虚谨慎的模样,更是打心眼里面喜欢了——他在太子身边是有耳目的,当然知道这傻小子有点心神不宁,幸好有丁玉英在旁帮衬,要不然就该给土豪王抢光了风头了......
这时候曹大姐又捧着一叠奏章到了朱皇帝所在的舱房内,“陛下,内阁府和大元帅府送来了奏章。”
“拿去给玉英看。”朱慈烺吩咐道。
自古以来,有让太后垂帘的,有让皇后干政的,但是让太子妃看奏章的,丁玉英算是头一号了。
不过曹大姐早就见怪不怪了,立马就把一叠奏章捧到了丁玉英身边,搁在一张茶几上了。
丁玉英也不推辞,立即就拿起最上面一本开始看了,看完之后,她就对朱皇帝道:“父皇,这是礼部转来的西洋军节度使司的奏章......法国和荷兰派出了一个高规格的使团到访了流寇控制的下缅甸省,在海都府登岸后就往昆明去了!”
大顺国现在有了四川省(只有原四川省的一部分地盘)、云南省、上缅甸省、木邦省、下缅甸省、阿拉干省、吉大省等七个省,是一个“七省之邦”了。
丁玉英看了眼朱皇帝,见他面无表情,就思索着往下说:“陛下......前几日驻法兰西、荷兰两国的大使上奏说法兰西王路易同荷兰领议政维特在布鲁塞尔发表共同声明,宣称要在天竺洋方向上遏制我朝。现在法兰西和荷兰的使团又到访流寇的地盘,看来是要联合流寇遏制咱大明啊!”
朱慈烺笑了笑,“宣妮莎公主。”
一旁伺候的寡妇宫女应了一声,便离了这间舱房,去请妮莎公主了。
妮莎公主基本上是个波斯美人,没有坐月子的习惯,生完孩子后只歇了两天,就开始做瑜伽跳肚皮舞减肥了。被朱皇帝宣召之前,正在一间练功房里面练得大汗淋漓,也来不及洗澡,擦干了汗水,穿着一身露脐的纱丽装就来了。
朱皇帝瞧了她一眼,又闻见一点汗臭味儿,心里明白她又在锻炼了,再看看她的腰腹部,果然收紧了不少......
“妮莎,不必行礼,坐吧!”朱皇帝看见妮莎要给自己鞠躬,挥挥手就让她落座了。
“陛下,您为何宣妾身前来?”妮莎公主已经瞧见捧着奏章的丁玉英了,很有一点奇怪。
朱慈烺笑道:“刚刚收到西洋军的奏章,说是法兰西人和荷兰人的使团经过下缅甸去了昆明,要拉拢流在天竺洋方向上遏制咱大明。妮莎,你怎么看?”
“什么?”妮莎公主有些惊讶,“在天竺洋方向上遏制大明?可是大明并没有大举进入天竺洋啊!而且......天竺洋又不是大西洋,法兰西人、荷兰人自己都是外来户,凭什么遏制大明?我的母国帖木儿帝国才是天竺的主人,帖木儿帝国都没有遏制大明的意思,法国人和荷兰人怎么就跳出来了?”
是啊!印度人都没说什么,法国人、荷兰人瞎起什么哄啊?
朱慈烺看了看丁玉英:“玉英,你怎么看?”
丁玉英想了想,问:“父皇,难道法国人和荷兰人想拉着流寇再次入侵天竺?也不对啊......他们在布鲁塞尔瞎咋呼什么?”
妮莎公主一听法国人、荷兰人想联合大顺入侵天竺,就有点不高兴了,眼巴巴的望着朱皇帝道:“陛下,您一定不会允许流寇勾结西洋人去天竺当强盗的,是吗?”
朱慈烺没有回答妮莎,而是看着丁玉英。
丁玉英斟酌着道:“法国人和荷兰人是在倒打一耙?他们是怕父皇出兵为天竺帖木儿帝国主持公道?”
朱慈烺笑着道:“玉英,外交上的事情没那么容易理解......你还得多学习啊!”
“儿媳妇一定好好学。”丁玉英问,“父皇,您能告诉儿媳妇,法国人和荷兰人的葫芦里到底卖得什么药?”
朱慈烺笑道:“法国人和荷兰人不是想遏制我大明,而是害怕被我大明遏制住了......天朝富甲环球,根本不需要掳掠天竺国的财富,只要能自由贸易就心满意足了。所以朕不希望天竺国被法国、荷兰这些西洋列强所掠。而法荷两国,特别是法国,兵强而国穷,本土狭窄,工商不兴,只有陆军称雄欧陆。可是法王路易好大喜功,挥金如土,陆军又不能给他赚钱,当然要想办法去抢了。之前他以强兵迫使荷兰与之结海陆之盟,目的就是想借荷兰的船出海去抢!遏制大明云云,不过是想恐吓住朕,让朕少管天竺的事情。”




抢救大明朝 第1362章 原来是大明遏制西方!
原来是大明在遏制法兰西!不,是遏制西方!
法兰西和荷兰的布鲁塞尔声明,不过是在先发制人,假装代表欧洲列强吓唬东方的天朝上国。
如果朱慈烺被法、荷两国唬住了,派人去欧洲向法兰西、荷兰解释自己无意入侵印度的立场,法、荷两国就能进一步提出印度洋为西方势力范围的要求了。
如果朱皇帝被法、荷两国的无礼举动激怒,发兵印度洋,法荷两国也不怕。因为法荷两国在印度洋的海上拥有一定优势,而大顺帝国在印度洋的沿岸的陆地上拥有优势。
而万里迢迢通过马六甲海峡出兵的大明帝国,必然会处于海陆双劣势当中,怎么打都很难取胜。
天朝帝国如果在印度洋上被法荷击败,那么法荷两国就能赢得巨大的威望——当然了,荷兰人对这种虚名没什么兴趣,但是太阳王路易十四不这么想,他可是以欧洲基督教文明带头大哥自居的。
当然了,只要是打仗,就没有稳赢的。不过法国人也没什么好怕的,他们在印度洋上本就没有什么,输了也不怕......只要可以在印度人的地盘上狠狠抢上一票,也不亏本了。
而大明一旦在印度洋上取胜,就得去剥削印度回本——看朱慈烺这20多年来的所作所为就知道,他是不可能免费帮助印度人的,而且妮莎公主和她的嫁妆显然不值得朱皇帝兴师动众。
所以朱皇帝打完印度洋后,一定会想办法捞钱,到时候大明就会和天竺帖木儿、波斯、奥斯曼这三个天方教列强发生冲突......法国和荷兰一样可以从中取利!
“父皇,”丁玉英想了想,问,“咱们应该怎么应付法兰西和荷兰这两个西洋国家?”
朱慈烺笑道:“玉英,不是应付,而是遏制!咱们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然后才能拿出相应的对策。如今世界上最强的国是天朝大明,不是欧洲的法兰西和荷兰,所以我们要守住这个天下第一的位置。而我们的天下第一又是怎么来的?你知道吗?”
“儿媳妇知道一些,”丁玉英道,“我们大明地广人多......土地、人口比整个欧洲都有大,都要多。法兰西国和荷兰同咱们一比,不过是个小国。”
朱慈烺点点头,“法兰西和荷兰的确是小国,但是他们并不弱......和咱们的确可以一战。不过他们要在世界上压倒咱们,也不需要万里迢迢的跑到马六甲海峡以东来打仗。只需要吃下足够多的土地、人口,在体量上达到和咱们相当的程度就可以了。
土地在新大陆就有!新大陆的土地比咱们大明的本土还要大得多,富庶辽阔,乃是天赐之土。
而夺取足够多的人口......却要去印度了!有人口,才能有生产,才能有税收啊!妮莎公主,你说说天竺帖木儿帝国的税收有多少?”
“有一亿五千万到两亿卢比,”妮莎公主说,“大约是六七千万两白银,比整个欧洲的税收加一块都多!”
朱慈烺补充道:“这一亿五千到两亿卢比可不是从地下挖出来的银子,而是真正的生产带来的税收,和咱们大明是一样的!”
地下挖出来的银子没有生产支持,不是真正的财富,不过是石头。而有了生产之后,银子才会有相应的购买力。而这个时代的生产,又和人口数量挂钩......工业化还没有到来,而手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力在东方、西方都差不多。所以体量的优势就很大了!
大明可以那么容易登顶世界第一,就是因为经济体量足够大。而印度的价值,也是因为体量够大。
如果大明要遏制法兰西和其他西方国家,就不能让他们夺取印度。只要他们得不到印度,在工业革命到来之前,西方就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挑战天朝帝国。
而工业革命......大明和西方基本上在一个起跑线上,大明的市场和资源都比欧洲大,没有理由会输。而且历史上英国在工业革命中得以领先一步,很大的原因也是拥有印度这个聚宝盆!
所以朱慈烺现在的政策就是遏制西方!是遏制,不是征服,也不是把西方当成殖民地!而是不让他们很好的发展起来。
“陛下,晚膳准备好了。”曹大姐这个时候又出现在了船舱当中,打断了正在进行的国务活动。
朱慈烺一挥手,笑道:“开饭吧!玉英、阿环、妮莎,咱们一块儿吃点......明天晚上,咱们就能回到老山宫了。”
......
朱皇帝在船上用晚膳的时候,他的两个儿子,朱和幸和朱和壕,则背着手在军户营地当中转圈。这些跟着他们俩,一路从四川步行而来的军户(原大顺府兵户),现在都以百户为单位,围坐着野战锅灶在那里吃饭。
吃得是米饭、肉汤、腌菜,不算太好,但也让这些从天府之国而来的府兵户们见识到了大明帝国的雄厚财力!赶了一天路的人们也都饿了,一个个都狼吞虎咽,吃得香极了。
朱家两兄弟的本职都是职业军官,干别的事情未必能像模像样,但是带兵都还拿手,和这批军户也能打成一片,也能和他们同甘共苦。这一路走来,的确把威信都建立起来了。
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军户,他们并不知道当年的大明是什么德行,现在看见一个太子、一个亲王,都能和他们这些军户一块赶路,一块吃饭,还吃一样的伙食,还那么平易近人,全都觉得自己被骗了——朱家的皇爷、太子、王爷哪里昏庸无能了?分明都有古之名将的风范!怪不得大顺打不过人家......输得不冤枉啊!
在军营里面巡视了一圈,兄弟俩就到了自己吃饭的地方,就是朱和壕的侍卫女兵中间。吃的还是米饭、肉汤、腌菜,兄弟俩和一群小姑娘吃一样的东西,没有任何不同,都是一个锅里煮出来的。
而且他们都是自己打饭自己吃饭,吃完以后还自己洗刷转用的餐具......这都是在讲武堂中养成的习惯,一时还没改掉。
洗完了餐具后,两兄弟就在帐篷里面聊了起来。
“大哥,你说咱爹到底什么意思?为什么管老十五叫阿三,还给他起名和垶?”朱和幸一脸的纠结。
土豪王也不明白,他哪儿知道“阿三”的意思啊?也不知道和垶的垶来源于“辛格”的辛。
“老三,”朱和壕安慰兄弟说,“咱爹没别的意思......他不会换了你的,要不然他费那么大劲儿培养玉英干什么?谁不知道他对玉英这个太子妃非常满意?”
“说的也是......玉英是挺好的。”朱和幸点点头,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实际上他自己对丁玉英也非常满意。
朱和壕又道:“老三,你也不必担心阿三那小娃娃,他又不是嫡子,而且还有一半胡人血统,将来撑死就是个公国君主。当年小亨不也被咱爹宠上天了,现在又怎么样?他娘亲不大得宠了,他不也凉了?”
朱和幸叹了口气:“是啊!咱们俩的娘亲斗了20多年,结果还是一块儿坐了冷板凳。咱爹啊,别的都还好,就是太好色了......一定是随咱爷爷。”
说着话,朱和幸瞅了眼朱和壕,忽然笑道:“你也随他们俩!”
朱和壕笑了起来:“老三,要不哥哥也给你介绍个小的?”
朱和幸一脸不屑:“我才不要呢!我就喜欢玉英一个!”
朱和壕点点头,笑道:“就知道你专情......行了,哥哥托你个事儿,回头哥哥就了国,你嫂子阿环、阿海和我那胖儿(朱怡钚已经出生了,生母是吴阿环)就托你照看了。”
朱和幸听了这话,仿佛吃了一惊,“大哥,你真的要去新洲大陆了?不等阿海生完孩子了?”




抢救大明朝 第1363章 土豪儿,你要努力啊!
土豪王点了点头,苦笑道:“必须得走了,咱们驻法兰西和荷兰的大使发回的奏章上说,路易十四要领着欧洲信基督教的国一块对付咱大明!所以我得快些去新洲就国……等不及阿海生产了。
而且阿海生完以后,还会有别的女人要生孩子,我这个合众国王可不能一直留在大明啊!”
朱和幸一愣,“还有人要生?谁啊?杜木兰?”
“不是木兰,”土豪王笑了笑,“那丫头还没上手……等上了船以后再用,长途慢慢啊!”
“那是谁啊?”朱和幸追问一句。
“是日本国徐光国的女儿,名叫静子,”朱和壕说,“现在是金陵女大的学生,去年就和我好上了。”
太子爷心说:你这个土豪王勾搭女孩子的本事是见长啊!算上杜木兰,这就有四个妞了,照这个进度,怕是和皇爷爷有的一比了。
“好像有这么个人,”朱和幸已经想起这个徐静子了,“是个很娇小的姑娘,白白净净的。看着是个好姑娘,你怎么把人家给……糟蹋了?”
“什么话?那是咱爹的意思!”土豪王白了兄弟一眼,低声说,“咱爹知道我讨女孩子欢喜,所以就让我多结些姻缘,这样到了新洲合众国后就能多一点助力。”
“真的?”朱和幸还不相信,“可咱爹怎么让我五年不许纳妾呢?”
“呵呵,那是因为你年纪小,他怕你沉迷女色,坏了学业。”朱和壕一本正经的说。
他当然知道朱慈烺是为了巩固丁玉英的太子妃地位才这么安排的。
光看这一点,就知道朱和幸的太子宝座谁也动不了。
1...451452453454455...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