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再说了,他们就算回到大明,又能见到几个家人?
他们的家,早就在明顺战争中分崩离析了。他们的故乡,也再回不去了......
杜木兰、杜木棉、杜木心姐弟三人,这个时候也哭成了三个泪人,站在新洲号太平洋大帆船的甲板上,冲着远处送别的人群努力挥着胳膊。他们现在都是没有家的人了......四川省重庆府石柱县的户口没了,变成了绿色的合众国户口本。杜木兰、杜木棉两姐妹都属于朱和壕的侍卫营,所以是华府的户口。年纪最小的杜木心则要去大盆地定居,那可是真正的蛮荒之地啊!
根据去过新洲大陆的朱和壕的家臣们介绍,大盘地那里的肉夹馍是没有馍的,只有大块的牛肉......牛肉吃腻了就只能自己射鸽子吃了,哪里的鸽子太多了,如果箭术够高明,一准能吃吐了!如果吃腻了牛肉和鸽子,就只能去美州江里面钓鱼吃了。那条河里的鱼多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不用鱼饵也能把鱼钓上来。其中一种被称为美洲鲈(就是后世菜市场卖的鲈鱼)的鱼还挺好吃的。不过吃多了也腥......
总之,大盆地的生活是很苦的,得做好吃苦的准备!
在长长的延伸到长江江面上的码头上面,一对父子正缓缓走向新洲号。守在码头上的是大明侍卫军的官兵,看见这对父子走来,全都立正行礼。这对父子当然就是大明天子朱慈烺和合众国王朱和壕了。
今天是朱和壕离开大明,踏上万里东去之路的日子!
也许还是朱慈烺和自己长子的永别之日......
对于这个儿子,朱慈烺的感情实在有点复杂。这个儿子从小就显示出了非凡的才智,长大一些后,又表现出了很高的财商和情商,在讲武堂中的成绩也非常优异。更加难得的是他还有一个非常能干的娘亲,早早的就为他准备好了一笔巨款。
如果太子之位可以凭才能得到,在朱慈烺的儿子当中,能够胜出的无疑就是这位土豪儿了。
但是......朱慈烺是二十五孝子啊!
他怎么能不防着自己的儿子当中也出个一模一样的孝子?
而且朱和壕是绝对有可能成为二十五孝子的,他从小到大都是那种身边围着一群小兄弟的带头大哥式的人物——他是土豪嘛!而且又聪明,又会拉关系,长得还特别像大哥......这种人在讲武堂里有多少迷弟,用脚后跟都能想明白了。
朱慈烺如果把太子的位子给了他,那得有多少讲武堂毕业的青年军官成了他死心塌地的追随者?
而朱和幸就差远了,他就是那种走了狗屎运到大路货,不能说他有多差,但是摆在精英云集的讲武堂,觉得没有人会觉得他有多耀眼。倒是人人都觉得朱慈烺给他起的绰号“好运儿”很对......他就是运气特别好而已!
不过朱和壕直到丁玉英出现之前,都是有机会成为太子的。只要朱和幸真的到了让朱慈烺失望的时候,太子就得换人了。
可惜丁玉英这个太子妃太让朱皇帝满意,而且也让朱皇帝可以放心培养——一个寒门出身的太子妃是不可能去煽动讲武堂的精英们发动政变推翻朱慈烺的。
她的出身比那位叶卡捷琳娜可低多了,而且朱慈烺也不是彼得三世,朱和幸当然也不是彼得三世......
有了可以辅佐朱和幸的太子妃,朱和壕当然就应该离开大明,最好永远也别回来了!
父子俩都是人精,都明白这个道理,都不会点明说破......
“父皇,儿臣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了,”朱和壕这时停住了脚步,新洲号就在眼前了,他扭头看着父亲,眼睛里含着泪花,“母妃就拜托父皇了......”
“知道了,”朱慈烺努力挤出一点笑容,“你娘亲一直是为父的宠妃,这几年因为政务繁忙,所以才稍有冷落......现在流寇已经基本平定,天下太平,朕也可以挤出时间多陪陪你娘了。”
朱和壕又道:“儿臣希望老二和老五可以转封到新洲......兄弟同心,一起开拓地盘。”
朱慈烺的五子是澳王朱和墺,他是皇后吴三妹的儿子。朱和壕不要自己的同母弟朱和圳,而要这位朱和墺,当然是为了抓一个“人质”在手里,好牵制一下吴三妹,免得吴三妹和吴阿珂联手对付自己的母亲。
朱慈烺笑着摇头:“不必如此......朕会把握好的,你放心吧!而且和墺还有好去处,不会去新洲的。稍后朕会把老二、老四都送去帮你。以后新洲大陆,就靠你们兄弟三人了!”
再一次得到朱慈烺的保证,朱和壕终于放心了,笑了一下,对父亲道:“父皇,儿臣一定不会叫您失望!”
朱慈烺点了点头,笑道:“就送到这里了......祝你一路顺风!”
朱和壕扑通一下就给朱慈烺跪了,然后就磕了几个头,道:“父皇保重身体,儿臣就此拜别!”
说完他就站起身,大步走向了新洲号。
......
朱慈烺目送长子上了新洲号,然后才转身向长江岸堤走去——因为东江码头是海船码头,而海船需要更深的吃水,所以码头伸向江心,通过木质的长桥连着岸堤。
岸堤上还有朱和幸、丁玉英、吴阿环、阿海、朱和坤、朱和圳、郑茶姑等人。他们都是来送朱和壕出远门的,现在个个都在掉眼泪。当然了,有人真哭,有人假哭。其中丁玉英就在假哭......而朱和幸则咧着大嘴嚎得挺伤心的,看着不像是装的。
“好运儿,玉英,陪朕回宫!”
看着新洲号和另外十余艘大帆船扬帆而去,朱慈烺就叫上朱和幸、丁玉英和自己共乘一车,同时又让吴阿环、阿海陪着郑茶姑共乘一车,一大家子人一块儿离开了码头。
“好运儿,玉英,你们准备好赴任天河了吗?”
在车上,朱慈烺问起了朱和幸、丁玉英去天河府的事儿。
“已经准备好了。”丁玉英回答。
“好了,准备好了!”朱和幸也说。
“你们准备了什么?”朱慈烺问。
朱和幸说:“儿臣从四川的石柱、丰都抽调了一批官员随行,还请调了一批近卫军的老兵。”
“你呢?”朱慈烺问丁玉英。
“儿媳妇从贾布斯行调了一批人,都是能办事的。”丁玉英道,“还和退隐的沈阁老见了面。”
调官、调兵、调商行职员,还和沈廷扬见面,当然都是朱皇帝允许的——这即是一次锻炼,也是一场考核。到现在为止,他们的表现还算中规中矩。
朱慈烺点点头,“好吧,朕知道了......你们也尽快启程吧!朕给你们一年时间,把那些流寇府兵户安排好就回来。记着,这是给你们两个的活,你们要同心协力的去办。”





抢救大明朝 第1367章 搞垄断不好啊!(求订阅)
上海外滩,一栋栋中式的,中西合璧式的,西洋式的高楼,鳞次栉比的排列开来。一栋比一栋更加气派,一栋比一栋更加华丽,似乎想让每一个来到这座堪称是东亚工商业和航运业中心的大都会的人,都知道这些高楼大厦的主人拥有的财力和背景是多么的雄厚!
从吴淞江边新落成的客运码头下了船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马特索尔科,抬头看着对面一桩刚刚建成的属于曼奇尼茶行五层大楼,很有一些感慨。这座城市在二十多年前还不存在,现在却已经成为了东亚乃至全世界发展最快,也许也是最能吸引人才和资本的城市!
欧洲最繁华的资本和贸易中心阿姆斯特丹和上海相比虽然丝毫也不逊色。但是每个足够精明的荷兰商人都知道阿姆斯特丹已经处在了它的巅峰时代,而且高处不胜寒,随时可能跌落下来。
因为阿姆斯特丹的背后只有三四百万荷兰人,而在它的周围还有伦敦、布鲁塞尔这些随时都会取代阿姆斯特丹地位的大城市。
而上海的背后有两亿人口,而且它的地位无可替代……应天府、苏州府、扬州府都不是海港城市。泉州府、广州府又太过“偏僻”,远离大明的经济中心江南,也不挨着长江这条黄金水道,同时远离应天府这个帝国的首都,如果发展过猛,也许就不好控制了。
所以上海的腾飞完全是可以预测的,是确定的!
马特索尔科这个层次的商人,当然知道要把主要的投资放在可以预测和确定的未来之上。所以他早早的就在这座城市购买了许多房产,还打算在卸任了东印度公司总督后在上海养老并且照看自己的资产……但是这种确定,现在却因为荷兰被路易十四绑上了法国的战车,变得有点不确定了!
倒不是上海发展不起来,而是马特索尔科这个荷兰人的财产会不会被当成敌产给没收了。
“总督先生!您是去茂名街还是去东印度公司大楼?”
马特索尔科的秘书安东尼已经为他雇好了马车,还指挥几个码头上替人扛行礼的苦力,把总督先生的行礼都扛上了车。最后才走到真正发愣的总督身边,用荷兰语发问。
马特索尔科在茂名街上有一栋非常漂亮的住宅。
而上海的东印度公司大楼就在外滩大街上,是七八年前建成的,非常气派华丽。
“还是去曼奇尼茶行大楼,”马特索尔科看着对面的大楼说,“我需要立即见到隆巴蒂先生!”
隆巴蒂是个意大利商人,也是曼奇尼茶行的大班。他原本在东印度公司担任过要职,和马特索尔科的关系不错。在他跳槽到曼奇尼茶行后,就成了马特索尔科和玛丽.曼奇尼之间的联络人。
虽然他知道玛丽.曼奇尼的枕边风在眼下这个时刻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但他还是得走一下这个门路。
至少可以通过玛丽.曼奇尼让大明天子知道,至少目前大明还不能把荷兰东印度公司排挤出局。因为那会造成英国东印度公司成为东西方贸易的垄断者!
垄断贸易对于消费者和供应者而言都不是什么好事!
……
“总督先生,我需要提醒您注意,目前的东西方贸易航线上可不止荷兰东印度公司和英国东印度公司两家。由澳门葡萄牙人经营管理的澳新公司也占有一定的份额!所以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贸易的可能是不存在的。”
长着一张日耳曼面孔,还有一头金发的隆巴蒂缓缓说着优雅的法语,眉头紧紧皱着,显得心事重重。
马特索尔科的心也直往下沉,“澳新公司只是一家小公司,根本不可能和英国人竞争。”
“但是英国人会让它存在!”隆巴蒂说,“只要它存在,英国东印度公司就不是垄断者。”
马特索尔科明白隆巴蒂说的没错,沉默了一下,然后小声问:“难道曼奇尼夫人也无计可施了吗?”
“这个……”隆巴蒂的眉头皱得更紧了,“我想您不会不知道曼奇尼夫人的来历吧?她是明法友谊的象征啊!在目前这样的局势下,她必须格外小心。”
“天哪!”马特索尔科低声说,“那我该怎么办?”
隆巴蒂的眉头稍稍一展,道:“当然了,办法也不是没有!”
“还有什么办法?”马特索尔科望着隆巴蒂,“我的朋友,如果您和曼奇尼夫人可以帮东印度公司度过难关,公司一定会让你们满意的,非常满意!”
隆巴蒂似乎听到了满意的答复,笑了起来:“总督先生,首先我代表曼奇尼夫人感谢您的慷慨。
其次,我想提醒您一下,荷兰东印度公司想在目前这样困难和复杂的情况下生存下去,光靠曼奇尼夫人的枕边风是不行的!公司必须拥有很难被他人替代的核心竞争力,而且这种核心竞争力还必须难以替代,并且能为大明帝国带去巨大利益的!”
“您说的核心竞争力是指......”马特索尔科眉头紧紧皱着,东印度公司有许多项核心竞争力,但他实在想不起来那一项能为大明帝国带去巨大的利益,而且还难以替代。
“总督先生,”隆巴蒂道,“据我所知,现在就有一个大买卖摆在你们荷兰东印度公司面前......就看你们愿不愿意做了?”
“您说的大买卖是……”马特索尔科似乎想到了什么,老脸都皱了起来。
“一片大陆……也许是一个巨大的岛屿!”隆巴蒂说,“它肯定存在,但是并不容易抵达,也很难进行全面的探索。而你们荷兰东印度公司早就去过那里,也许不止一次。我说的对吗?”
“大明朝廷准备探索南方大陆了?”马特索尔科看着隆巴蒂问。
“不是准备,而是已经开始了!”隆巴蒂说,“要不然您以为澳新公司为什么要在帝汶岛设立商站,还向那里派遣马六甲型桨帆船?”
所谓的马六甲型桨帆船是在马六甲大海战后开始设计的一型专用于无风或微风地区的火炮战舰。
这一型战舰的载重吨只有约660吨,拥有一层火炮甲板和一层长桨甲板,同时拥有三根可以悬挂软帆的主桅。
因为拥有长桨甲板,所以这型战舰的适航性不佳,而且续航能力也比较差,不能用于远洋作战和高海况地区的作战,但是用于探索南方大陆北部地区还是非常合适的。
隆巴蒂接着说:“据我所知,澳新公司在两年前就得到了探索南方大陆的合同,并且成功组织了一次探险,从帝汶岛出发,在海上航行了10天后就抵达了南方大陆。”
“但是他们并没有在南方大陆的北部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马特索尔科微微一笑,“我说的没错吧?”
隆巴蒂点点头,笑道:“这不就是你们东印度公司的机会吗?在航海、探险和开发未知领域等方面,你们比澳新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一官党商行和沙船帮商行更有竞争力!”
“还有英国东印度公司?”马特索尔科愣了愣,“他们也会参加对南方大陆的探索?”
隆巴蒂笑道:“我想您知道的,垄断对消费者是不利的!”




抢救大明朝 第1368章 ?总觉得哪里不对?(求订阅)
英国东印度公司上海办事处,夜色低垂。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上海的办事处也在外滩大街,不过并没有自己的大楼,而是在皇家商会拥有的一栋四层大楼里租下了两层楼。
访问大明的英国东方舰队进入吴淞江后,舰队的司令官布莱克少将和随同前来的东印度公司大班贝克特,就在东印度公司驻上海办事处的大班查理.沃特斯的安排下,住进了办事处内的客房。
布莱克和贝克特都是第一次进入大明帝国的本土,虽然他们之前就听说过许多关于这个东方天朝的传说,也见过许多富得流油的明朝商人。但是当他们踏上大明帝国最火热的商业中心上海的土地时,还是被这座城市的繁华和开放所震惊了。
上海的繁华早就在他们的预料当中,毕竟大明帝国是全世界最富有,同时也是人口最多的帝国,理所当然可以拥有最繁华的都会。但是这座城市的开放程度,却让两个西方来客感到非常惊讶。
因为这两个来自数万里之外的英国人走出外滩客运码头,站在高楼林立的大街上的时候,他们居然一点都感觉不到自己的“特殊”。
现在可是十七世纪啊!
虽然欧洲人已经乘坐着他们的帆船走遍了世界上的大部分海岸线。但是在欧洲和新大陆之外,欧洲白人的面孔还是比较稀罕的。
可是在外滩大街上,他们却看到了满大街的西洋人,他们和东方人混杂在一起,在一栋栋东方式样和西方式样的大楼下穿梭往来。
他们中的一些人穿着西式的服装,还有一些人则入乡随俗,穿上了东方式的衣服,另外还有些人则穿着波斯和奥斯曼风格的服装——也不知道是不是来自波斯和奥斯曼的商人?
对了,这里不仅有西洋人,还有皮肤黝黑,穿着印度教风格的服饰的印度人。甚至还有一些漆黑的和不是特别黑的黑人,也不知道是不是被人贩卖过来的奴隶?
而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大班查理.沃斯特则穿着一身宽松的中国式长袍,身边还有一位娇小美貌的“东方妻子”,穿着一种背后挂着个枕头的女式丝绸袍服……看着跟个布娃娃似的。
在亲手为客人端上了混合着茶香和奶香的曼奇尼奶茶后,这位布娃娃美人而就消失在一扇拉门背后了。
“少将,贝克特先生,”沃斯特抿了一口他的日本妻子冲泡的奶茶,笑着说,“第一次来到这里的西方人都会对这座城市的开放和自由感到惊讶的……而且他们通常会很快喜欢上这里。有许多人会选择长期在此地居住,因为这座城市比欧洲的大部分所谓自由市更加自由,同时还保持着良好的治安,而且还很容易赚到钱。”
“的确让人惊讶,”布莱克少将点了点头,“这里让我想起了阿姆斯特丹……真不敢相信,在一个古老的东方帝国,居然会有一座和自由散漫的阿姆斯特丹差不多的城市,真是不敢想像啊!”
布莱克是一个虔诚的清教徒,当然看不上阿姆斯特丹的自由散漫。
贝克特则皱着眉头道:“但愿大明帝国的统治者不会像阿姆斯特丹的奸商那样,眼睛里只有万恶的金钱!”
他也是一个热爱天主的清教徒——在他眼里,凡是装在别人口袋里的金钱,都是罪恶的......只有把它们装进自己的口袋,才能让它们变得纯洁。
沃斯特耸了耸肩,笑道:“大明皇帝当然不会像阿姆斯特丹的奸商那样只喜欢万恶的金钱,他喜欢的东西可多了......其中就包括土地,特别是辽阔的大陆!因为他拥有多达两亿的子民,要喂饱那么多人,就需要很多的土地!”
“那他真的是贪得无厌!”布莱克嘟囔了一句。
“他的确很贪婪,比明王朝之前所有的帝王都要贪婪!”沃斯特点了点头,“但是他又很讲规矩,很守信用。比任何一位西方的君主都更讲规矩,更守信用。所以和他做生意是有利可图的......在大明的西方商人对此是有共识的。
而且这位皇帝不会吃独食,会给合作者留下足够的利润空间!”
“如果他的合作者变成了敌人呢?”布莱克少将问,“他应该知道法兰西和荷兰正在从他的朋友变成敌人吧?如果他知道我们英国愿意保持中立,会不会愿意让英国东印度公司替代荷兰东印度公司,成为他的主要合作者?”
贝克特大班这时还取出一个腊封的卷轴,摆在了旁边的一张茶几上,“这是奥朗则布的亲笔信,是写给妮莎公主的......查理,你有办法将这封信送到妮莎公主手中吗?”
“当然有了!”沃斯特道,“我的日本妻子可以自由出入老山宫廷......另外,公主的拉杰普特侍女也会定期前来上海。”
这个时代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和印度帖木儿帝国关系不错,一定程度上还保持着“御用商人”的地位。
所以妮莎公主和英国东印度公司之间也存在联系——奥朗则布给她的年金就得通过英国东印度公司才能汇到南京,而且妮莎公主需要的印度出产的手工业品,也需要英国人帮着采购和运输。
“不过,”沃斯特又道,“我认为妮莎公主的影响力是有限的......甚至还不如那位皇家情妇玛丽.曼奇尼。而且,现在的这位大明皇帝非常务实,并不会因为路易王的上窜下跳就让我们英国人拿到垄断贸易的机会。这可意味着数以百万计的利润啊!”
布莱克和贝克特都知道这事儿不大可能,但他们还是会努力利用法荷和大明交恶的机会抢占一些市场。
贝克特道:“但是大明皇帝应该会帮助我们提升市场份额吧?至少应该让我们成为最大的贸易商。”
沃斯特想了想,道:“眼下倒有一个让英国东印度公司进一步开拓东方市场的机会!”
“什么机会?”贝克特问。
沃斯特说:“我们驻南京的大班何伯先生刚刚写信告知了一项很可能会改变世界版图的交易。”
“改变世界版图?什么生意那么大?”布莱克问。
“一整个大陆,也许是一个巨大的岛屿!”沃斯特道,“大明皇帝正准备用招标的方式发包南方大陆的探索和初步开发。所有可以组成一个四船编队的个人及商行,都可以参与投标。
在探索南方大陆的行动取得成功,并且建立至少一个定居点后,参与探索的个人和商行都能得到一笔高额奖金,而且还能得到殖民地总督的任命......”
布莱克大吃了一惊,“什么?他,他把南方大陆的探索当成了一门生意?”
“实际上这不是他第一次这么干了!”沃斯特耸耸肩,“对新洲合众国的开发就相当商业化......只是那一次只允许大明的贵族和商人参与其中。而这一次,所有人都有机会参与,不论他的国籍和背景!
少将,我想这是我们东印度公司在太平洋地区获得领地的机会!而且通过这块位于在南方大陆的领地,我们也可以和大明朝廷建立更加牢固的关系。因为这些领地的主权还是属于大明的......将来会有大明的亲王殿下前去南方大陆,成为那里的君主。”
布莱克听了沃斯特的建议,总觉得哪里不对,一时却说不出来,最后还是贝克特皱着眉头说道:“查理,你的意思是我们去探索南方大陆,去建设殖民据点,一船船的往那里运人......而大明皇帝的儿子什么都不干,就等着当国王?”
沃斯特苦苦一笑:“他们那些当国王的人不都是这样的吗?”他看着布莱克,“少将,您说吧,这个生意我们东印度公司是该做呢,还是不该做呢?”




抢救大明朝 第1369章 共和思想来了!(求订阅)
1...453454455456457...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