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尼古拉斯.富凯曾经被马萨林主教派往大明出使,并且在大明呆了不少时间,期间也学了一点汉语,不过他听不懂陕西话......所以只能由这布鲁斯.范.迪门一本正经的胡说了。
不过他即便能听懂,也非常乐意让布鲁斯.范.迪门充当翻译的......这个翻译的水平还是非常高明的,而且也有利于他的使命。
尼古拉斯.富凯可不想在昆明耽搁太久,要不然柯尔贝尔的阴谋诡计就要得逞了——在马萨林主教死后,让-巴普蒂斯特.柯尔贝尔这个小人就开始“恶意中伤”他这个马萨林的接班人了。
如果不是富凯“非常熟悉”东方事务,在路易国王心目中是一个中国通,他恐怕已经被路易国王投入监狱了!
但是即便路易国王还有用得着富凯的地方,他的地位也岌岌可危,随时有可能完蛋。
所以他得尽快干出一点成绩,同时也快点回到法国,回到国王陛下身边......
“皇帝陛下!”富凯向李继成行了一个法兰西式的鞠躬礼,“路易国王希望大顺帝国能和法兰西、荷兰战在一起,共同制止大明帝国对天竺的入侵,并且将天竺置于我们三国的共同保卫之下。”
他的话还是由布鲁斯进行翻译,布鲁斯扭头对李继成道:“皇爷,现在欧洲那边法兰西最大,不过他们只是在陆地上强,到了海里还得靠额们荷兰国!但是那个路易王却头脑发热,自以为是什么天主教的领袖,是什么太阳王,要当欧洲的太阳,要领着欧洲各国抵御大明的西进,所以才想在天竺插一脚,其实也不是真的要和大明干,不过就是挣点面子。这天竺的好处,还是额们两家均分。”
布鲁斯这个奸商哪里知道路易十四是站在战略高度和大明争夺印度的!
这笔账其实很容易算,现在全世界差不多就是三大板块,天朝一块,天方教一块,基督教一块。其中天朝和基督教离得远,而且实力相当,谁也动不了对方的基本盘。能做的就是发展自己,遏制对手!
所以要遏制对方,发展自己,就只有在各自的基本盘外面抢地盘了。
而可以争抢的地盘有两大块,一个新大陆,一个就是天方教的地盘。
在新大陆上,基督教这边暂时占了上风,但是却扩张到了极限——这个极限是由欧洲的人口基数决定的,相对于辽阔的新大陆,欧洲的人口实在太少,每年可以输出的移民也就相当有限。所以他们很难将南北美洲完全占据,也无力阻止大明帝国向北美洲的西北部输出人口。
所以在新大陆,以法国为首的基督教世界,其实是处于战略守势的。
而在对天方教文明地盘的争夺方面,基督教现在相对大明也没什么优势。因为大明已经拿下了马六甲海峡,打通了西进的海路。而基督教文明那边,他们却面对着一个咄咄逼人的天方教强国奥斯曼帝国!
在南欧方向上,基督教文明现在还处于守势,所以不可能通过中东向东染指天方教盘子当中最富也最容易入侵的印度。只能兜个大圈子,从非洲绕过去。
可是这圈子一兜,欧洲人可以投入的力量就有限了。哪怕是法国和荷兰联手,也就能在印度投入个几千陆军。面对奥朗则布的二三十万大军,几千人能管啥用?
奥朗则布的帝国还是很难对付的!
此外,即便奥朗则布战败,他还有可能得到奥斯曼帝国的军援......奥斯曼是可以压着神圣罗马帝国打的天方教强国,靠几千绕到印度洋的欧洲远征军能打败他们?而且欧洲的基督徒还要考虑到印度的金钱和奥斯曼的武力相加的后果!
现在奥朗则布还拉上了大明帝国这个东亚的巨无霸!
印度帖木儿帝国和大明帝国联姻的消息传到欧洲后,荷兰、英国、葡萄牙都对他们在印度的利益感到了极大的担忧。
当然了,这三国之间的狗咬狗也不会因为大明和帖木儿帝国的联姻而结束。
因为他们和帖木儿帝国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复杂,野心也各有不同,很难说联合就联合。
要不然也不会有荷兰人利用大顺去夺了英国人的圣乔治堡殖民地的事儿了……
而英国人对荷兰人联合大顺抢自己地盘的事儿非常恼火,但是摄于法荷同盟也不敢公开报复,只好把气撒在葡萄牙人身上,以葡萄牙人参与了对圣乔治堡的进攻为由,夺了葡萄牙人在印度西部沿海的几个岛(孟买)。
被英国人欺负的葡萄牙人又找到法国人哭诉,想请这个欧洲盟主出来主持公道。
而路易十四也没蠢到为了葡萄牙这个弱鸡去和英国干上一架。那些清教徒疯子还是很能打的!
但他又要摆欧洲盟主的架子,又想利用这个机会插手印度事物,于是就想出了这个联合各方,一起插手印度,迫使帖木儿帝国“开放市场”,并且阻止大明干涉印度事务的计划。
而在路易十四的计划中,还有大顺帝国这个大明死敌的角色!
:。:
抢救大明朝 第1355章 ???睁开眼睛抢世界
一只巨大的地球仪被抬到了五华宫的金銮殿上,摆在了大顺天子李继成和满朝文武的跟前。
这群人在和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大明朝的长期斗争中,都得到了锻炼,自身的素质和修养都有了飞跃,早就是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流寇了!
地球仪这种东西,他们人人家里都有一个,不过大臣们家里面的地球仪都没这个大,而且上面所显示的地形和各国势力范围(领土),也和现在摆在五华宫金銮殿上的这一个有所不同。
在这只大号地球仪上,四川省的大部分地区已经从原来象征大顺朝的蓝色,变成了象征大明朝的红色。而原本为红色的乌斯藏一带,又变成了蓝色——原来在李继成登基后,就立即向乌斯藏的昌都派出了使者,给李定国、艾能奇和刘文秀送去了册封的诏书以及孙可望的亲笔信。
在送往乌斯藏的诏书中,李继成封李定国为朵甘节度使,封艾能奇为乌斯藏节度使,封刘文秀为俄力思节度使(古格、拉达克一带),还要求三位节度使派出使团到昆明朝贡,并接回他们各自留在昆明的家眷——通过这一番朝贡换人质的操作,李继成就能厚着脸皮把乌斯藏、朵甘、俄力思等三块地皮划入大顺辖区,也算是地图开疆了。
当然了,李继成也不会蠢到把李定国、艾能奇、刘文秀三人和他们麾下骨干将领的家眷一次都送去乌斯藏。得慢慢送,分期分批的送只要乌斯藏、朵甘、俄力思三个节司岁岁来朝,他们就能每年接一点人回去。
而孙可望的亲笔信,则是劝说李定国、艾能奇、刘文秀三人同时向大顺、大明称臣的——反正他们仨现在是山高皇帝远,大顺、大明两边都顾不过来,只要多磕头少惹事儿,日子总能过得下去。
如果实在过不下去,就去喜马拉雅山对面瞅瞅,应该能找到可以养活十几二十万军士和家眷的地盘不管他们上哪儿去抢,和大顺朝廷应该都没什么关系了。
忙完了地图开疆的事儿,接下去当然得认真考虑一下开疆辟土的事儿。
法兰西国和荷兰国的来使现在还在昆明,就等着李继成和下面的大顺诸公们商量出个子丑寅卯来了。
所以摆在五华宫金銮殿上的这只巨大的地球仪上的天竺诸邦的地形,也就画得特别仔细了。
而其中画得最仔细的,就是紧挨着缅甸西部边境的曼尼普尔王国和勐顿顺罕王国(阿豪姆王国)了!
这两个小国大致上在乌斯藏、缅甸、吉大港和孟加拉之间。在大顺入缅之前,曼尼普尔王国的缅甸的藩臣,而勐顿顺罕王国则被迫向帖木儿帝国称臣。
在大顺入缅和李继成的天竺入侵之后,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曼尼普尔王国和勐顿顺罕王国都恢复了独立,成为了大顺和帖木儿之间的缓冲。
而现在,准备进一步侵略,哦,不对,是去帮助天竺劳动人民的大顺皇爷李继成就把关爱的目光投向了曼尼普尔王国和勐顿顺罕王国!
除了位于天竺东北角的这两个小国,位于印度东南角上的科罗曼德尔海岸(顺风堡的所在地)和马拉巴海岸,也是让李继成垂涎三尺的好地方——这段海岸线的长度约一千七八百里,虽然没有太多的天然良港,但却是马六甲以西重要的商船中转地。而且这一带还盛产香料、乌木、棉布、宝石等商品。
自古以来,这一带就是富得流油的东西方商贸重镇,和马六甲有的一拼啊!
如果能整个儿抢到手里,那可就再不愁没钱花用了。
不过这一带油水虽大,但是眼馋的贼人,不,是好人也都!都想着要去帮助那里的天竺人,大顺那点实力还真不大敢吃独食儿。
“和诸位说个事儿,”李继成的目光在大殿上扫了一圈,发现大家伙的士气还是有点低落,于是就决定先说一点儿鼓舞人心的好消息,“额昨日和法兰西国的使臣富凯,荷兰国的使臣布鲁斯见了面,说了结伙去天竺国劫富济贫的事儿诸位知道啥是劫富济贫吗?”
“知道,知道,额跟着老万岁打朱家前就是干这行的!”
“额家三代都干这个,再熟悉不过了!“
“额当年跟着老万岁纵横天下,可干了不少劫富济贫的好事儿!”
“皇爷,额们这些日子呆得都有点不耐烦了,啥时候能动身去天竺国劫富济贫啊?”
“对啊!额早就手痒心痒了”
大顺的臣子都是好人啊!一听见劫富济贫,马上就来了劲头儿,个个摩拳擦掌,都等不及要去帮助天竺国的穷人了。
看见手底下人士气起来了,李继成的心情也好了不少,笑着说“大家也莫着急,去天竺劫富济贫也不是额们一家的事儿这天地下强国多了去啦!可不止额们大顺和北边的残明两个,西方的法兰西国、荷兰国、英吉利国、西班牙国、葡萄牙国都他n的不大好惹!
就连天竺国内还有个帖木儿国,也有点斤两若是额们一家对上帖木儿国,谁胜谁负还没一定呢!所以额们得合纵连横,多拉扯上几家,一块儿去天竺国劫富济贫。”
天竺帖木儿帝国的军事实力和如今的大顺国差不多,虽然奥朗则布统治的国土、人口和每年搜刮到手的金银财宝都是大顺国不能比的。但是国土、人口、财富也不一定能转化为军事实力,要不然大明也不会有甲申之难,帖木儿帝国也不会在奥朗则布死后走向衰败
在这个时代,军事实力有时候要看“国人”的数量和素质,有时侯则看核心的军事贵族的素质以及国家的财政实力。其中以“国人”定强弱的往往是封建色彩比较浓郁的国家,大顺和帖木儿都是这一类。
这两国的军力强弱基本不看平民,就看“国人”,其中大顺这边是府兵户!
在丧失了四川大部,又失去了李定国、艾能奇、刘文秀等部之后,现在仍然在大顺朝廷控制下的府兵户仍然多达三四十万户!
而帖木儿帝国的“国人”,则是以早年跟随巴布尔、阿巴克等大帝攻入天竺的天方教徒为核心,加上以拉杰普特人为代表的投靠帖木儿帝国的婆罗门教战士,再加上奥朗则布从中亚领回来的几十万外来户,人数比大顺府兵户多一点,但也不是压倒性的。而且其中的“老天方教徒”多数已经腐朽不堪,都沦为了包税人,不能再替帝国征战了。
所以大顺、帖木儿两国的军事实力,其实是半斤对八两。不过由于帖木儿国的地盘太富庶,容易招贼,也就处于战略被动了。而大顺的地盘多数都是穷山沟,连大顺的死敌朱皇帝都没太大的兴趣,因此在战略上就占了主动。
“皇爷,”汉王刘宗敏说,“西洋的法兰西国、荷兰国、葡萄牙国、英吉利国的本土都和额们相距遥远,一来一去就是年余,额们什么时候才能和他们谈好盟约?另外,额们都没什么和西洋人打交道的经验,连西洋话都不会说,要怎么谈啊?”
qiangjiudagzhao0
。
抢救大明朝 第1356章 ??大顺洋务
刘宗敏提出的问题还是很关键的!
大顺国虽然早就已经睁开眼睛抢印度了,但是并没有和大明一样,将外交当成重大国家事务进行管理,并且成立专门的外交部。
在李继成登基当皇爷前,大顺和西洋人的交流以及去天竺劫富济贫的事业都是由太子李继成总管的,更像是李继成的私活儿。现在李继成当了皇爷,不能再和过去一样把外交当私交了,必须得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负责和西洋人打交道了。
李继成笑着点点头:“汉王所言极是,额也觉该有个衙门专管西洋事务,诸位觉得这个衙门叫什么名字好呢?”
“皇爷,不如就叫外交府吧!”顾君恩长期主管情报工作,对大明的情况非常了解,所以就提议成立一个外交部了,“残明有个现成的外交部,我朝的外交府正好以残明外交部为师,取其精华为己用。”
“不好,不好,”大军师宋献策连连摇头,“皇爷说的可是西洋事务,不是外交事务,不一样的。”
“怎么不一样?”顾君恩问,“不都是和西洋人打交道么?”
宋献策的儿子宋耀文是李继成的近臣,还参与过“洋务”,所以宋大军师对大顺的洋务也不陌生,当下就道:“残明的外交主要就管和外国的朝廷往来,还兼管一点外人进出国门的事情。但是不直接管理和外国人做买卖的事儿,他们那边不抑商,除了一部分规定不开放的地盘,其余地盘外国商人可以自由出入,想干什么买卖都成,基本没什么人管。
而引入西洋学问和技艺的事情,残明的外交部也不过问,而是由礼部、太学、京学这些衙门或官学主管......其实也管得不严,非常松懈。
另外还有个洋教事务,西洋人都喜欢传他们的基督教,残明在这方面管得挺严,是由衍圣公府管着的。对这方面咱们也不能放松,免得人心被人家蛊惑了。”
现在大明的对外开放程度很高,特别是核心的东南八省除了少数禁区和宗教事务外,几乎完全开放。外国人和藩国人可以在海关领取护照后,自由的在东南八省的地盘上工作、求学和经商。
至于进出口的管理,更是松懈到了只管收税,不管其他的地步......大明东南八省的手工业本就非常强大,在被朱慈烺的重视工商政策推动了20多年后,已经跨入了资本主义的门槛。虽然还没到工业化的程度,但是已经发展到了工场手工业的顶峰,根本不需要贸易保护。同样的自由贸易政策,对于只剩下缅甸、云南这两块不发达地盘的大顺,当然是不适用的。
而且大顺也不是一个重视工商业的国家......在失去了人口密集的四川之后,大顺帝国就算想发展工商业也不可能了。
李继成点点头:“还是大军师想得周到,额们不能学残明那样把西洋事务拆得七七八八,搞一堆衙门来管。这些事情有一个衙门总管就好了,这样出了过错也容易追问!”
“皇爷英明,”在李继成跟前得了一分的宋献策大受鼓舞,继续献策道,“皇爷,臣建议这个总管西洋事务的衙门就叫洋务府,主官也是尚书,和六政府尚书平级,以后就是七政府了。”
“不是七政府,而是八政府!”李继成道,“额还打算成立一个海兵府......总管造船和海军军务!额们要去天竺劫富济贫,是少不了走海路的,没有海军可不成啊!”
这一下就是两个部级衙门了,而且还是油水和权力都很大的衙门!大殿里面还没有差遣的王侯将相们,都是心头火热啊!
大顺丢了那么多的地盘,损失了那么多的军户,当然有许多节度使一级的高官丢了差遣。这些人现在都到了昆明,每天除了上朝下朝,就无所事事,收入也一落千丈,如果不是大顺的高官多半在云南拥有庄园,他们这些高官恐怕连日子都要过不下去了。但是云南的这些庄园又能维持多久呢?一旦明军入滇,大家伙再跑路去缅甸,那可真的是两手空空了......
李继成扫了眼这一张张渴望任用的面孔,然后笑着说:“洋务府的尚书和侍郎必须得通晓西洋事务吧?要通晓西洋事务,总要去西洋走一遭吧?海兵府的官也是一样,办海军就得学西洋......现在世界上的海军就数荷兰国、英吉利国、残明三家比较强,额们也不可能派人去残明学习吧?”
那当然不能去了!去了就给捉去剁脑壳了......
“诸位,”李继成笑着,“凡是当过节度使、府尹(两京的官长称府尹)、六政府尚书和侍郎的,都可以自荐出洋,等出洋归来,额再从中选出能吏担任洋务府和海兵府的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和主事。
另外,海军还要成立西洋舰队、造船厂、镇守府、海兵讲武堂等衙门,洋务府下面还要设立口岸商市、海关、洋务工场等衙门,这些衙门的主、次官员,也都要有出国考察的资历。
诸位,现在可有人愿意飘洋过海走上一遭!”
李继成也真是挺能折腾人的!
一群从小到老都没坐过几回船的老流寇,现在要他们自己报名出洋考察......一出去就是几万里风高浪险的,还能活着回来吗?
不去?那就继续挨家呆着吃老米吧!
其实李继成也没想再重用这批李自成时代留下的老人了,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啊,这都四朝天子了,臣还不换?
“皇爷!臣愿意出海走一遭!”
还真有个老臣不想被换掉的,带头挺身而出了。李继成一看,原来是宋献策。老头子都六十多了,还不舍得告老,真也不容易了。
“军师啊,你都那么大年纪了,”李继成问,“飘洋过海几万里的,能行吗?”
宋献策笑道:“老臣年纪虽大,但是身子骨还不错......而且老臣精通术数,此去西方,正好考察西洋列国的王陵风水,再给西洋的什么路易王、大议长、护国主、苏丹王,还有那个罗马教宗的相个面。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嘛!”
李继成一听这话,觉得也点道理,于是就问:“这个西洋人的面相之术和风水之法,和额们都是一样的吗?”
宋献策道:“只要是人,就能看面相。至于风水......天下间的山川地势都是一个理儿,应该是可以看的。臣看过风水,就知道那些国家将来国运,咱们与之相交的时候,也好有个参考。
只是西洋人的生辰八字和咱们不一样,不大好批。”
李继成点点头:“西洋人用得历法和额们不一样,他们是用基督诞辰纪年的,得先换算成甲子历才能批吧?”
“皇爷圣明,”宋献策笑道,“历法换算比较麻烦,差个一两天的,就算不准了。”
李继成说:“的确如此......不过大军师还是得尽可能的给算算!特别是那个西洋法兰西的路易王和奥斯曼国的苏丹王的八字,一定得好好批一下。”
“老臣一定努力为之!”
李继成点点头,笑道:“军师可以去西洋走一遭了!还有谁愿意和军师一块儿去啊?”
抢救大明朝 第1357章 如意算盘都会打(求订阅)
“大军师?他是一位军事家吗?明帝国好像也有这个职位,似乎是皇帝的首席军事大臣。”
“不,不,大顺帝国的军师不是军事家,他负责的是......星相、占卜、诅咒之类的,据说五华山上闹鬼的时候也让他去解决。”
“哦,那他不是首席军事大臣,而是大法师了!”
“对,对,应该翻译成大法师!”
昆明城内的礼政府宾馆内,法兰西国的大使富凯正在和荷兰大使布鲁斯.范.迪门准备即将开始的外交谈判——他们先得在昆明谈,然后才是大顺的使团去欧洲和路易十四、约翰.德.维特他们谈判,最后才能敲定条约。
在正式的谈判开始前,富凯和布鲁斯当然得先弄清楚大顺方面派出的正使大军师宋献策的身份了。
军师这个职位在大明那边也是有的,吴三辅、李岩、阎应元这些人都干过。这个职位相当于后世的总参谋长,而军师供职的大元帅府就相当于大总参谋部。但是大顺的军师并不是干总参谋长的,大顺也没有一个大元帅府或军师府的衙门在干总参谋部的事儿。大顺的军国重事是由议政王会议做决定,由兵政府下达命令的。
宋献策这个军师虽然也能参加议政王会议,但是他的本职还是个“法师”,占卜算命看风水,有时候还会念咒画符捉鬼,应该是真有点法术的!
富凯对于法师参政的事儿也没觉得多奇怪,他的老上司还是个红衣主教,和法师也差不太多。而且富凯自己也是个有神仙论者,对于占卜星相这些也是挺热衷的。
“那这个顾副使是干什么的?”富凯接着又问。
“他是管贸易的,”布鲁斯回答道,“他当过财政大臣,现在主管贸易。”
顾君恩从重庆府返回后,官职变成了户政府侍郎,还管着贸易司的摊子。这次李继成让他和宋献策搭班,和西洋人谈判。
不过这两位老爷子并不是真正使臣团中真正管事儿的,真正管事儿是宋献策的儿子宋耀文和罗虎的儿子罗可。
这两位才是李继成内定的洋务府尚书和海军府尚书,其他报名要去西洋溜达的大顺老臣,回来以后最多得一个不管事儿的侍郎或郎中......
富凯想了想,问:“布鲁斯,你觉得大顺国会在贸易问题上提出什么要求吗?”
布鲁斯摇摇头,笑道:“这不重要......不管他们提出什么样的要求,我们都可以答应。”
富凯一愣,“为什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