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布鲁斯笑道:“因为大顺和大明不一样......大明是一个工商业强国,所以他们会要求自由贸易。但大顺没有发达的工商业,也没有什么钱。他们既不能输出什么东西,也买不起什么东西。大顺只是一个贫穷的军事强国,他们只是想抢劫!”
富凯自嘲的一笑:“这么说起来,大顺和我们法兰西倒是挺像的......”
法兰西插手印度的目的一是为了遏制大明——但是这并不是主要目的,而是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法国需要用这个理由去安抚英国,拉拢荷兰,团结葡萄牙和西班牙(因为西班牙在新大陆的领地受到大明的威胁)。这样路易十四才能勉强维持欧洲大哥的地位。
第二个目的则是为了抢钱,这才是最重要的!
路易十四在欧洲的霸业非常烧钱!
为了拉拢荷兰,他不能肆无忌惮的敲诈荷兰奸商,而且还要向奸商开放市场。而对西属尼德兰、法兰斯——孔泰、洛林等地的进攻和占领,也是个需要不断砸钱的项目。他既要维持一支庞大的陆军,又没有办法马上从刚刚被战火蹂躏的地区获得大量收入。
与此同时,这些年比较安静的“清教徒英国”又利用法国的反明情绪,把神欧银行为首的一批在法的明商都勾引去了英国。由此也让英国在明欧贸易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份额,虽然没有挤掉荷兰的地位,但却把本来就没有什么竞争力的法兰西商人的市场份额吃光了。
所以表面风光的法兰西,却遇上了严重的财政困难!
要缓解巨大的财政压力,靠法兰西的工商业那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让伟大的太阳王省着点花钱看来也是不可能的,太阳王怎么可能不花钱?
剩下的办法,当然就是去抢了,不,不能说抢,而是帮助它国收税......而放眼全球,可供法国帮助的对象,也就只有印度了!
富凯思索了一会儿,又问:“布鲁斯,你觉得大顺国愿意去招惹帖木儿帝国这个大麻烦吗?”
法国人和荷兰人拉大顺帝国入局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利用大顺去对付帖木儿帝国了。
因为法荷两国撑死了就能在印度投入几千陆军,对付马拉巴、科罗曼德、戈尔孔达、比贾普尔这些小国倒是足够了。但是想打败拥有二三十万军队的帖木儿帝国那是做梦!
所以荷兰人为路易十四制定的财政解困方案,就是利用大顺打击帖木儿,将帖木儿帝国的注意力吸引到孟加拉。
然后他们自己就能对马拉巴、科罗曼德、戈尔孔达、比贾普尔等地的海岸用兵了。通过有限的战争,迫使这几个印度邦国交出一些港口和对外贸易的管理权。
这样法兰西就能帮助印度人收税了......而荷兰则可以垄断印度南部沿海地区的贸易,从而获取暴利。
“我想他们会愿意的!”荷兰人布鲁斯笑着说,“因为这对他们来说,其实是一笔不错的买卖。”
“那他们有可能占领孟加拉吗?”富凯问。
“这比较困难,”布鲁斯摇摇头,“但是他们可以抢到不少东西,孟加拉可是富得流油的好地方啊!
在未来的几年中,100万,也许150万大顺朝的武士和家眷要进入缅甸!靠缅甸的那点农地,根本不可能喂饱那么多人。出兵孟加拉,将是唯一的选择!”
缅甸如果开发起来,当然是可以养活那么多人的。但问题是开发缅甸需要时间啊!而一百几十万人一年至少四五百万石大米!
缅甸能供应多少?一半都未必能有!两三百万石的缺口上哪儿去弄?只有人口密集、土地开发充分的孟加拉啊!
所以大顺别无选择,只能投入法荷两国的怀抱。
而帖木儿帝国为了保卫孟加拉这块膏腴之地,也只能放弃对印度南部的控制......这样法国和荷兰就能乘虚而入了!
......
“皇爷,只有孟加拉的粮食才能养活南下缅甸的府兵户啊!”
“开发缅甸不容易,所以至少得养上10年,之后才有可能自给自足!”
“可是帖木儿帝国也不容易打啊!那个奥郎则布手下有不少西域勇士,非常能打!”
“皇爷,额们现在和当初累次入寇中原的鞑子有点像了,不抢不行啊!”
“皇爷,额听说鞑子当年曾经和残明谈判过......”
五华山上,李继成的几个心腹,宋耀文、罗可、高一刀、牛佺、顾从龙正在替他出谋划策。
“从龙,”李继成看着一个三十来岁的矮胖子,皱眉问,“你的意思是让帖木儿帝国给额岁币?”
那矮胖子就是顾君的儿子顾从龙,之前是主管沙廉贸易的官,对孟加拉的情况比较了解。
他点点头道:“皇爷,一年至少得让奥朗则布给额们200万石大米!如果他能答应,额们在缅甸的日子就好过了!”





抢救大明朝 第1358章 我们是热爱和平的英国人
“一年200万石?”李继成看着顾从龙问,“奥朗则布肯给额们那么多?”
顾从龙笑道:“皇爷,他要是不给,额们就去抢!孟加拉和奥里萨的海岸线那么长,而且吉大港还和孟加拉接壤,还可以借道曼尼普尔和勐顿顺罕入寇,奥朗则布能在孟加拉和奥萨里摆多少兵?根本不可能守得住!”
李继成又扭头看了看宋耀文和罗可。
宋耀文道:“皇爷,帖木儿帝国亲近英格兰人,和法兰西人、荷兰人不好,不许他们在自己的地盘上开商馆......额估摸着,法兰西人和荷兰人是想利用额们去撬开帖木儿帝国的大门。”
罗可说:“皇爷,顺风堡周围的海岸都很富,出产香料、宝石、棉布,还是商船往来的必经之地。而且那些地方并不是帖木儿帝国的,没有强兵,很容易被法兰西人、荷兰人打服。额估计,那些西洋人就想让额们和帖木儿帝国打,自己去南边吃香喝辣的!”
“英国人和葡萄牙人呢?”李继成问,“他们到底是哪头的?”
印度洋的海权其实是荷兰和英国分享的,法国人的海上力量薄弱,不值一提。而葡萄牙人早就趴着起不来了......所以葡萄牙人支持谁,李继成是不在乎的。但是英国人支持谁,就是个大问题了!
负责接待法荷两国使团的牛佺说:“据法兰西人、荷兰人说,英国和葡萄牙也他们是一伙的。”
“那为什么没有英国和葡萄牙的使臣来啊?”李继成拧着眉头,“额和朱慈烺都是汉人,照样是冤家对头!他们西洋人国家那么多,不可能都是铁板一块吧?那个顺风堡原先还是英国人的地盘,是荷兰人拉着额们去打下来的!额就不信英国人真的能咽下这口气。”
英国人的态度非常暧昧,他们似乎承认了法国在欧洲大陆上的霸权,也咽下了圣乔治堡被夺的恶气。
但是李继成总觉得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牛佺说:“英国人这几年生意做得很大,在天竺和残明都捞了不少,也许不想打仗了。”
法国和荷兰勾结在一起后,英国看似被排挤在欧洲大陆之外,而且还因为新英格兰王国的出现,失去了北美洲东海岸的殖民地,好像走了下坡路。但实际上英国人的海外贸易却蒸蒸日上,在印度得到了帖木儿帝国的支持,在天朝帝国的地盘上也混得风生水起,俨然有替代海上马车夫荷兰的苗头——因为东西方两边都出现了世界帝国,所以居中贸易的国家最好走中立路线。
而信奉清教的英格兰共和国,因为在欧洲那边也没什么朋友,就当起了闷声发大财的中立国。
在海外贸易蒸蒸日上的同时,英国内部的统一步伐也因为小克伦威尔当局的清教徒政策而稳步推进。而且英国本土的工商业,也得益于外贸和内部统一,发展得非常不错。
李继成并不清楚英国的底细,但他还是不相信英国人会因为生意做大了就把自己好不容易到手的利益拱手让出。
“得派人去探一下英国人的底!”李继成说,“若是英国人因为圣乔治堡的事情怨恨额们,最后投到残明那边,那可就有麻烦了!”
“皇爷,”高一刀说,“额这就动身去海都,那边有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馆。”
“好!”李继成点点头,“快去快回!”
......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海都府的商馆负责人名叫威廉.贝克特,他是一个白白胖胖,脸上总是挂着温和笑容的英国商人,四十许岁的年纪。他年轻的时候在海上奔波了许多年,一直干到东印度公司的船长,但是现在已经不怎么出海,开始在陆地上过安稳日子了。
在海都(之前是沙廉)开埠之前,他曾经在苏拉特(帖木儿帝国最大的贸易港)的东印度公司商馆干过几年,亲眼目睹了妮莎公主出嫁的盛况。也因此得出了大明帝国即将进入印度洋的结论......
大明帝国这个庞然大物进入印度洋当然会让包括英国在内,所有在印度洋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海上强国都感到不快。
但是贝克特却建议伦敦方面不要轻易加入法国人领导的“反大明同盟”,而是继续采取低调和中立的立场......他的理由是,英国越是低调,就越容易获得巨额的利润。
本来就不大爱惹事的小克伦威尔显然很愿意听从这个闷声发大财的建议,所以一边给路易十四鼓掌,一边继续保持中立。
不过这位英国护国主也不能对印度洋上可能发生的剧变置之不理,所以他就派出了自己的好朋友,已故的英国海军上将罗伯特.布莱克的儿子乔治.布莱克海军少将,率领一支小小的英国远征舰队抵达了印度洋。
这支舰队在南平元年三月时以替英国东印度公司送信(东印度公司割让圣乔治堡的条约)的名义抵达了海都府的港口,现在乔治.布莱克就坐在东印度公司的商馆里面,手里捧着一杯曼奇尼奶茶,听威廉.贝克特分析着印度洋的局势和可能的发展方向。
“......现在的主要风险是天朝帝国可能寻求在帖木儿帝国的领土上建立海军基地!只有这样,天朝帝国才有可能真正和帖木儿帝国联合起来,将西方人的海上力量彻底扫出印度洋。
所以我们不应该阻止法国人和荷兰人加强他们在印度东南部沿海地区的军事存在,这对我们而言并没有坏处。因为他们的军事存在可以阻挡天朝帝国的西进,同时也会使帖木儿帝国对法国、荷兰的敌意不断上升。这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提高在帖木儿帝国的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份额。”
“那么我们有可能利用这个机会提升在太平洋的份额吗?”乔治.布莱克海军少将插了句话。
设法提升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西太平洋的份额,甚至将荷兰东印度公司完全排挤出局,也是乔治.布莱克少将来东方的使命。
小克伦威尔虽然没有其父的雄才大略,但是却不失为一个精明的统治者。在他看来,大明帝国和法荷同盟早晚会因为印度的利益撕破脸皮——无论是法兰西还是荷兰,都不会放弃印度这块大肥肉!
而天朝帝国和印度帖木儿帝国联姻的目的,显然也是为了染指印度,所以双方的矛盾不可避免!
法荷两国和大明一旦翻脸,荷兰东印度公司是不是就该从东西方贸易的大市场中出局了?这可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每年都能为荷兰带去数以百万的利润。如果这个利润能归英国所有,那小克伦威尔在英伦三岛的权力就能更加稳固,英国内部的统一也将加速!英国也能有足够的财力建立一支足以称霸大西洋的海军......
威廉.贝克特思索了一下,皱着眉头道:“少将,我想这并不容易.....虽然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西方贸易上的份额被咱们英国东东印度公司抢走了不少。但是他们在跨太平洋贸易和香料种植、矿产开发和殖民城市运营等方面,依旧拥有巨大的优势。实际上,荷兰东印度公司在马六甲之战后的经营情况,比马六甲之战前更好!
除非我们能得到天朝皇帝的扶持,否则我们很难在太平洋市场上同荷兰人竞争!”




抢救大明朝 第1359章 奸商心中无上帝!
“荷兰东印度公司真的有那么强?”乔治.布莱克海军少将大吃了一惊,“难道1664年的马六甲之战并没有对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经营造成负面影响吗?据我所知,在阿姆斯特丹和伦敦上市交易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股票可跌了不少!”
威廉.贝克特苦笑道:“少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股票下跌是由于剥离了公司在印度洋的业务后出现的利润下降和分红减少......但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太平洋地区的经营情况却非常喜人,所以的业务都在大幅增长!
特别是他们在天朝皇帝拥有的淡马锡自由市的投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过去的三四年中,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淡马锡岛投入了数十万英镑的资金,用于建设城市、港口、船厂......还在那里开办了银行、商站、种植园。虽然这些投资目前还没有产生利润,但是随着天朝帝国在马六甲海峡附近设立的十三个藩属国的快速发展和东西方贸易量的不断增长,淡马锡自由市在未来一定会成为南洋地区的中心城市,会变得和阿姆斯特丹、伦敦一样繁华!”
这是真的?乔治.布莱克少将心想:如果这一次不能把荷兰奸商排挤出太平洋,等我回了伦敦,一定要多买一些该死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股票!
心里怎么想着,布莱克少将的嘴上却没有什么好话,他哼了一声:“该死的荷兰奸商,一边跟着法国人遏制天朝帝国,一边又帮着天朝皇帝开发淡马锡岛......他们心中到底有没有天主?”
威廉.贝克特摇摇头道:“少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奸商心中当然没有天主了!他们为了得到金钱,还有什么不能出卖的?”
“那我们还怎么争取天朝皇帝的支持呢?”乔治.布莱克想了想,又问,“如果我们将荷兰人和大顺帝国勾结的情况透露给天朝皇帝,有没有可能让他站在我们一边打压荷兰人呢?”
“也许吧......”威廉.贝克特耸耸肩,“少将,我不是太了解大明本土的情况,所以也不能确定天朝皇帝是不是知道荷兰人和大顺帝国勾结的事情。”
乔治.布莱克很肯定地说:“他一定不会知道的......否则他怎么能容忍荷兰人一边在赚大明的钱,一边在支持大明的敌人?”
威廉.贝克特皱了皱眉,没有发表什么评论,而是转换了一下方向,“少将,据传天朝皇帝非常宠爱奥朗则布的女儿妮莎公主。如果能让妮莎公主为我们说话,也许能让荷兰东印度公司失去天朝皇帝的信任。”
“妮莎公主?她会帮我们说话吗?”
“应该会的,”威廉.贝克特说,“因为荷兰人和法国人正在鼓动大顺帝国入侵印度帖木儿帝国!”
乔治.布莱克眉头拧了起来:“消息可靠吗?”
“只是传闻,但是可能性很大......”威廉.贝克特思索着说,“但是法国特使富凯和荷兰特色布鲁斯.范.迪门在两个月前就从海都府北上去大顺帝国的首都昆明了!
最近大顺帝国失去了一个非常富饶的省份,据说有上百万人逃亡到了昆明所在的云南省,衣食困难,走投无路,很有可能会铤而走险,出兵入侵印度。”
乔治.布莱克眉头深皱,似乎有些担心。
印度帖木儿帝国遭到大顺帝国的入侵对英国来说未必是坏事——因为英国东印度和帖木儿帝国关系不错,早就是帖木儿帝国的军火供应商了。
如果帖木儿帝国和大顺展开大战,英国东印度公司一定会获利丰厚。但是他也有一点担心,万一大顺帝国真的成功入主印度,那么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贸易特权恐怕就会丧尽了。
威廉.贝克特看着眉头紧皱的乔治.布莱克,小声试探道:“少将,大顺帝国并没有可用的海军,如果我们要阻止入侵,也不是办不到的......问题只是荷兰人和法国人会不会进行干涉?”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洋上就有不少武装商船,而乔治.布莱克还带来了一支舰队。虽然英国在印度洋上的海上力量仍然弱于荷兰,但仍然可以对大顺弱小的海军构成致命威胁。
“不!”乔治.布莱克摇摇头,“护国主陛下认为我们应该避免和法国、荷兰开战......英国应该在尽可能这场冲突中保持中立,以谋求最大的经济利益,也许他的决策是正确的。”
两个人正在交谈的时候,办公室的门忽然被敲响了,然后就听见一个商馆的职员大声报告道:“贝克特先生,大顺帝国海都府派人过来,请您立即去海都府衙一趟,说是海都的高知府回来了,点名要见您。”
威廉.贝克特和乔治.布莱克对视了一眼,苦笑了起来:“少将,看来大顺帝国也知道我们的海上力量是可以给他们的入侵行动造成极大威胁的。”
乔治.布莱克叹了口气道:“威廉,我和你一起去吧......总要让大顺帝国的人放心。另外,我还给大顺帝国带来了割让圣乔治堡的条约文本。我想,这份条约应该能让他们充分了解英国的立场!”
乔治.布莱克带来的条约文本是由英国东印度公司董事会批准的割让科罗曼德海岸的圣乔治堡的条约。
圣乔治堡现在已经变成了顺风堡,成了一座大顺帝国所有,由荷兰印度贸易公司和大顺帝国的官府共同管理的自由城市。
失去这座堡垒表面上看起来对英国东印度公司是不利的,但同时也让英国人和大明帝国、帖木儿帝国拥有了共同的敌人......而敌人的敌人,应该是朋友吧?
英国人割让圣乔治堡和英国海军访问东方的舰队,几乎前后脚抵达了马六甲海峡东南入口处那座热火朝天的自由城市淡马锡。
就如威廉.贝克特告诉乔治.布莱克的那样,这座城市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帮着下,发展的欣欣向荣,在短短的三四年间,就超过了巴达维亚和马六甲,成了马六甲海峡周围最大和最繁华的城市。
这座城市和上海市一样,都是中西合璧式的,虽然比后者小了许多,但是却更加干净和整洁。道路笔直而宽阔,两边还挖掘了用石板遮盖起来的下水道,还修建了同样封闭的引水的水道——对于一座地处热带瘴痢之地的城市,城市的引水和污水处理设施可是非常重要的!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总督府现在已经从巴达维亚迁到了淡马锡市,就在城市中最繁华的街道上。当然了,这个“总督”其实只是公司的总经理,并不是城市的总管。
淡马锡市的总管称知事,是由一个城市投资人组成的议政会推举后,再由天朝皇帝任命的——这种“自由市模式”在传统的东方文明看来也许不可思议,但的确是管理遥远地方的殖民城市的最佳方式。
建立城市需要大量的投资,而且还需要引入工商业以提供持久的财源......所以谁投资、谁管理的模式就是最实用的。
而荷兰东印度公司,则是淡马锡市最大的投资人!在37人的议政会中拥有7个席位。公司的总督马特索尔科也因此成为了定居在淡马锡市的所有西洋人的领袖!
不过这位洋人领袖最近却因为法国、荷兰两国和大明帝国的对立,而变得心事重重起来。
他的公司,还有他那份报酬丰厚的总督职位,也许都要保不住啦!




抢救大明朝 第1360章 荷兰东印度公司还能要吗?
“总督先生,韦知事请您去一趟知事衙门。”
正在干着急的马特索尔科耳边忽然响起了秘书的声音,他这才发现自己的秘书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进了办公室,还拿来一张淡马锡市知事韦青木的帖子。
韦青木是一年前从欧洲返回后,被淡马锡市的37人议政会推举为市知事的,六个月前正式得到了大明皇帝的任命,走马上任成为淡马锡市的第二任知事。因为韦家本是巴达维亚的华侨,同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关系相当不错,所以马特索尔科当时还觉得自己可以非常愉快的在淡马锡剩余的总督任期。
没想到韦青木上任后不久,就从西方传来了让马特索尔科非常担心的消息!
法兰西和荷兰要组团到印度洋来遏制大明帝国了......这还不算数,而且还勾结上了刚刚在四川败北的大顺帝国。
如果光是在印度洋遏制大明也就罢了,毕竟大明帝国的扩张看着都到了极限,也未必会大踏步的向西扩张。而且走南洋向西并不容易,这三四年来,定居在“仁义十二公国”的北方武士至少病死了三分之一!如果加上他们在平定十二公国时的损失(主要也是病死的),半数的北人已经埋骨马六甲了。
如此惊人的损失,再加上这些北方武士的土地要求几乎都得到了满足,所以这群人已经失去了昔日的锐气,大家都只想着安安稳稳的过完下半辈子......所以天朝皇帝即使想向西扩张,恐怕一时也找不到多少人替他冲锋陷阵了。
所以法荷两国对大明的遏制,在天朝皇帝看来也许就是个笑话。
但是法国和荷兰勾结上大顺帝国就拉仇恨了......大顺帝国是大明帝国的死敌啊!天朝皇帝刚刚御驾亲征打下被大顺占领了20年的四川,法兰西和荷兰就去联合跑路到缅甸的大顺,这不是摆明了和天朝帝国过不去?
天朝帝国未必会大举出征印度洋,但是却有可能把荷兰东印度公司给掐死!
而该死的清教徒疯子(指英国人)和天主教徒(指葡萄牙人)在这个时候还憋着一股劲儿,要拿刀子戳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后背......英国东印度公司这几年不断加大在太平洋市场上的投入,还和郑芝龙的一官党商行合作,开办了淡马锡贸易公司,以淡马锡岛为中转站,进行东西方贸易,现在已经抢占了不少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贸易份额。
1...450451452453454...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