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到了洪兴二十年的十一月,除了重庆府城、泸州城、合州城、南充城(顺庆府城)之外,整个东川地区,就再没有大顺朝重兵屯守的城池了。即便在城头上还插着闯字大旗,城内也没几个府兵驻守,而且都已经早早备好了行装,随时一走了之......
而大顺朝在四川的根本之地重庆府城,现在要暴露在了明军的刀锋之前!
......
朱慈烺站在长江岸边的丰都城头,背着手看着泊满了木船的江面和不计其数的民伕来来往往,将各种各样的物资从满载的木船上肩扛手抬着运下来,嘴角得意的向上翘起,露出了笑容。
川东的民心已经如其所愿被骗到手了,虽然封建王朝的性质决定了大明朱皇帝终究是站在广大人民群众对立面的,但是大顺朝同样是个不得民心的封建王朝,而且还祸害了川人近20年......现在已经到了人心尽失的时候了。
相比之下,经过朱皇帝努力改造的新明朝,暂时还是可以夹住狐狸尾巴的。
所以这场四川之战的胜负,已经没有悬念了......
“想死守重庆府城啊?好,朕就来个乡村包围城市......”
朱皇帝背着手,咕哝了一句。身边跟着的朱和幸和丁玉英以为这位父皇又在教导他们什么,都竖起了耳朵倾听,目光也转了过去。
丁玉英还小声问了一句:“父皇,您说什么?”
这些日子,太子和太子妃互相扶持着当起了丰都县的家,太子主外,带着兵马在丰都县下的各个乡镇转悠,剿灭了不少落草为寇的大顺府兵,算是好好练了下手。
丁玉英这个太子妃主内,留在丰都县城处理各种杂七杂八的公文,还要召集县丞、主簿、六县尉开会——朱和幸和丁玉英的身份在丰都是公开的!下面的官员都知道这个挺着大肚子的女人是大明太子妃,谁也不敢不小心办事儿,但还是有两个人事儿没办好被丁玉英给撸了......朱皇帝对她板起面孔开人的做法是非常满意的,居上位者就得让下面的人感到一点害怕,宁愿严厉,也不能宽仁!
至于朱和幸的表现......怎么说呢,一县军务料理的不错,不管是办乡勇还是缴贼寇,都像模像样的。但是对政务很不上心啊!
朱皇帝回头看了眼儿子和儿媳妇,笑着道:“朕考考你们俩,下一步该怎么打?”
抢救大明朝 第1340章 太子进步了(求订阅)
下一步怎么打?朱和幸心想:您老冷不丁的又考我了?我得好好琢磨一下再回答!要不然又得挨训......
朱太子接着琢磨:流寇到了重庆府就变了坐寇,20年来就没停过增筑城堡,现在已经形成了依山傍水的多层次防御堡垒,而且堡垒的核心朝天宫城还建在长江和嘉陵江的夹角处,是个两面临水的三角形。石头垒成的城墙就依着江岸,上面还架着许多火炮,根本不可能从长江和嘉陵江上发起进攻夺取朝天宫城,唯一的进攻路线就是从重庆府城防御体系的西面下手。
但是重庆府城——朝天宫城都是依山而建,府城西面是连绵的山丘,大顺朝廷在那里修建了十几座山城,层层叠叠的把重庆府城保护了起来,而朝天宫城又在重庆府城以东。
也就是说,要从重庆府城的西面下手,就得先打破十几座山城中的几座,打开通道,然后再打下重庆府城,最后才能打朝天宫城。
如果想照着顺序按部就班的打,说不定打上两三年,都还没到朝天宫城呢!
朱皇帝能在丰都鬼城一住两三年?他是大明皇帝呢还是阎罗王啊?而且攻城两三年得死多少人啊!
所以强攻重庆府城和朝天宫城是不可能的......
强攻不行,那就是围困了!朱和幸又换了个思路,围城饿饭......好像也不太可行,因为重庆府城——朝天宫城的防御体系占地很大,要完全围死得投入不少军队。
与此同时,重庆府城和朝天宫城内的守军并不多,百姓的数量更少,府兵的家属也大多转移走了。人一少,粮食的消耗也就少了,围城得围到猴年马月去啊?
强攻不行,围城也不行......劝降好像也不可能,流寇还有云南缅甸的地盘可以跑,李来亨怎么可能投降?跑去缅甸他也是一国之君啊!
这道题不容易解答啊!
看见朱和幸陷入了沉思,朱皇帝点点头,心想:这小子总算成熟一点了,知道动脑子了!
“玉英,你先回答吧!”朱慈烺决定先让儿子好好想想,于是就让丁玉英先回答——丁玉英的表情看着好像胸有成竹,也许已经有办法了。
“父皇,儿媳妇不大精通兵事,”丁玉英思索着道,“不过儿媳妇却觉得流寇不可能在重庆府久留......”
“哦?”朱慈烺笑着问,“这是为什么?”
丁玉英道:“因为川东二十几个县的流寇府兵户大多在官军抵达前撤离了,还有消息说四川其他地方的流寇府兵户也在往云南撤......流寇在地方上是以府兵户为基础的,府兵户一撤,也就没办法号令地方了。现在川东一带,只剩下流寇围皇帝驻守的重庆,以及合州、泸州、南充似有大兵,而且根据侦查刺探所知,流寇大兵都在城内,城外乡村的府兵户也都已经撤了。
这说明流寇已经不大算要四川了,也许他们觉得自己守不住四川,要转进去缅甸苟延残喘了。所以咱们一准能取下重庆......只是早晚的事儿!”
朱慈烺点点头:“说得不错.......但是朕发兵数十万入川,每日开销的军费也极为浩大,等着流寇自走总不是个办法吧?”
“这.......儿媳妇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丁玉英说,“儿媳妇只知道咱们现在这样一个县一个州的收复,把根基扎得牢牢的,收复一县就控制一县,收复一州就拿稳一州,早晚能把四川的流寇挤得只剩下三四个城。”
朱慈烺笑着点点头,心说:丁玉英答得不错,这就是乡村包围城市啊!乡村包围城市的真谛是牢牢掌握城市!
他又看着朱和幸。
朱和幸听丁玉英这么一分析,也有招了。
“父皇,儿臣觉得玉英的收复一县、控制一县的办法可取。”朱和幸说,“不过咱们也不能真的就把流寇挤得只剩下三四个城后慢慢等......这得等到什么时候去?儿臣琢磨着可以发兵攻打云南,给李来亨一种咱们要抄他老巢的假象。
另外,还可以放一点流言出去,说咱们要招安流寇的伪晋王李定国,要封他当云南王......这样李来亨说不定就会放弃重庆府向云南撤退了。”
真的长进了!
朱慈烺点点头,笑道:“好!好运儿果然长进了......不过你的县令还得当!也不能都在城外剿匪,得和玉英一起处理政务。”
终于被表扬了!
朱和幸笑着一拱手,“儿臣遵旨,儿臣一定好好当县令,把丰都县治理得井井有条!”
......
“李卿,国勇,你说说咱有办法劝降一个流寇的伪议政王吗?比如李定国,封他个云南王行吗?”
丰都行宫里面,朱慈烺和李岩、吴国勇二人说起了诱降的事儿——其实不用朱和幸提醒,朱皇帝就已经想到了。
四川之战打到现在,胜负已经没有悬念了,因为流寇方面采取的就是拖延战术......目的不是取胜,而是延缓失败的到来,以便他们可以安排人员转移。
虽然朱慈烺也不在乎有个几十万上百万甚至更多的流寇溜去缅甸,但是他也不能让四川的战事拖延太久!
要不然军费开支太大,而且也不利于战后重建。
所以他得“催一下”李来亨,要走就赶紧走,别磨磨蹭蹭的赖在重庆府!
“陛下,封云南王恐怕是不成的。”吴国勇道,“流寇这十几年来,明着是南北二都,实际上却是以昆明为首善之都的。而且流寇的那些王侯在四川还比较收敛,不曾大肆圈地,但是在云南却圈占了不少田庄,控制了许多部曲,不是某一个议政王有力量压制各家势力的。”
大顺的府兵制就是一种以土地为本的封建兵役制,长期来看也必然会出现土地兼并和大封建主......虽然李过、李来亨想尽办法抑制兼并,但是大顺的王侯将相们对土地的需求那么大,他们俩父子也不能置之不理,所以就只能让他们在云南圈地。
而云南的地形特点就是多山和多山谷、盆地,非常有利于封建割据,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土司了。
在原本的土司被大顺军消灭后,他们的土地或多或少就落入了大顺王侯将相手中......所以大顺国内就出现了四川土地尽归府兵,云南土地大半归于王侯的局面。
而王侯林立的云南也就不是任何一个大顺的议政王可以摆平的地盘了。
“那应该封哪里?”朱慈烺问。
李岩道:“可以封乌斯藏啊!”
“封乌斯藏?”朱皇帝皱起眉头,“乌斯藏可还没被流寇拿下呢!”
“但是乌斯藏也不在咱们手里,”李岩道,“乌斯藏的和硕特部和大喇嘛走得太近,而且又和西域的准格尔王国、和硕特王国关系密切......让他们长久统治乌斯藏总是个祸患,不如让流寇进去。
再说现在流寇的西征之兵已经拿下了昌都,已经没有人能阻挡他们占据乌斯藏了!”
“占据昌都的是谁的兵马?”朱慈烺问。
“应该是艾能奇的兵,”吴国勇说,“现在川北的李定国所部也正在向西移动,预计很快会进入龙安府和松潘卫......咱们可以试着招安李定国、艾能奇为乌斯藏节度使和乌斯藏节度副使。同时再放出消息,说他们二人已经受抚。”
“这消息怎么放出去?”朱慈烺问。
吴国勇道:“锦衣卫手头有个人,正好可以一用!”
抢救大明朝 第1341章 又有蒋干!(求订阅)
吴国勇说的那个在锦衣卫手头可以一用的人,就是那个闯了引狼入室之祸的牛介,就是牛金星的儿子!
这家伙在牛栏关之战中自杀未遂——当他被十几个西川军包围的时候,颤抖着从怀里摸出御赐鹤顶红,拔掉塞子,刚想喝的时候忽然起了诗性,觉得应该念几句流芳千古的诗......结果诗还没念完,人家就来抓活的了。他看到不对,赶紧要喝鹤顶红,结果鹤顶红还没喝下去,就让一根长枪拍了一下,鹤顶红也洒了,人也给拍翻了,然后就当了俘虏。
当了俘虏之后的牛介也是一条汉子,不求饶,不求活,就等着慷慨就义。而且他为了求速死,不说自己是牛金星的儿子牛介,而自称是李定国的义子,他不是“李公子”吗?说是李定国的义子大概也有人信......而且李定国是大明的仇敌嘛!大明抓到了他,一定是一刀两断!
可明军知道他是“李定国的义子”后,反而不杀他了,而是把他和他的同伙遣送去了天子行在,交给锦衣卫审问。
牛介当然不能老实交代了,不管挨了多少揍,也不肯吐露大顺的机密——其实他也不知道什么机密,除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他也没什么秘密了。
后来锦衣卫的人也没了兴趣,也不揍他了,而是把他和几个一起被抓的大顺贸易司的特务,包括那个刘胖子(就是那个装成顺风行掌柜的刘胖子),都关在一起......然后又一起押送到了永安和丰都。
牛介倒是挺看得开,该吃吃,该喝喝,就等着挨刀。
可那个刘胖子不行,吃也吃不下了,睡也睡不香了。体重更是蹭蹭的往下掉,等到了11月份的时候,已经从刘胖子变成刘瘦子了......
......
吱呀一声,丰都城内,由原本的一个折冲府库房临时改建的锦衣卫的牢房的门被轻轻打开。
牢房里面蜷曲着的两个人一下被惊呆,阳光从门口射进来,两人都眯着眼睛,一手遮光,同时努力的朝门口看,想看看进来的是什么人?
这两位当然就是化名李公子的牛介和真名叫刘一石的刘胖子——这刘胖子今年三十多岁,这个年纪当然不是二代了,而是苦出身,原本是孩儿营的战士,是罗虎的手下。不过他没有罗虎的官运,当不了王侯将相,但是因为比较机灵得了贸易司的差事,勤勤恳恳干了十几年,才到了顺风行掌柜的位子,没想到却一栽到底了......
和初生牛犊的牛介不一样,他已经在大明国内呆了很多年了,而且还是在财源广进的顺风行干事儿,生活是非常滋润的。
他甚至还在荆州府城买了一所院子,还养了个小老婆......最近还得了个大胖小子,而且还利用职务之便,捞了不少钱,在盐商银行的户头里面存了上万两银子。
那么好的日子,当然就比较惜命了。在被锦衣卫押到丰都后,刘一石还和牛介盘算过死里逃生的可能。他们俩在大明肯定是反贼了,而且还是大贼头,判死罪是肯定的。但是大明这里比较松,判死罪也不等于一定会死......还可以流放南洋,去南洋当流放犯是六死四生,生存的概率虽然小一点,但也不是没有。
而且刘一旦还专门研究过政策,他发现流放去南洋的生存概率和钱有关,如果两手空空的去,死在那里的概率不是六成,而是七八成!如果带上一两千两银子的银票(存单)去南洋,到了那里花一千两行贿(其实也不算行贿,是给南洋公国的爵爷),然后就能在南洋的城市里生活,染病的概率就低多了——当然了想回中原是不可能的,那些收了钱的爵爷不会让流放犯自由行动的,流放犯只能在指定的城市能生活......刘一旦早就做好了准备,藏了一笔钱,不仅可以买自己的命,还可以买了牛介的命!
牛介虽然比刘一石强硬,但还是有点贪生怕死的,所以就动了心,还和刘一石透了底,告诉对方自己是牛金星的儿子,而且还有个姐姐嫁给了大顺抚军太子!
而且他还知道怎么从南洋的大明公国跑缅甸......只要到了缅甸,投靠了大顺太子,他们俩就不愁了。
就在两人盘算好了要留着有用之身去为李继成效力的时候,关押他们的锦衣卫牢房突然来了个穿着飞鱼服,挎着绣春刀的锦衣卫官员。
来人是张秀才,秀才当了官,还是锦衣卫的官,而且一步登天就是个百户!现在是容光焕发,看着就年轻了七八岁,也不戒酒浇愁了,每天忙忙碌碌,日子过得非常充实。
看见来人是张秀才,牛介顿时就怒了,两眼冒火,看着张秀才,如果不是木栅栏挡着,他没准就扑上去了。
扑不上去,就只好喝了一声:“姓张的,要杀就杀,老子做鬼也不放过你!”
张秀才却笑道:“李公子,你那么大火气干什么?”说着话,他冲着牛介和刘一石一拱手,笑道,“两位,恭喜了!你们的牢饭吃到头了!”
什么意思?
牛介知道一些牢里的规矩......和死囚说“恭喜”和“牢犯到头”的意思,好像是要杀啊!
他马上扭头看着刘一石,刘一石脸色苍白,嘴唇颤抖,“完了完了......明朝的皇爷亲征到了丰都,一定是要打重庆了,要杀咱们祭旗啊!”
牛介叹了口气:“刘大哥,这是咱俩的命啊!”
张秀才噗哧笑出了声,对牛介道:“李公子,你别害怕,不是要杀头!”
不是杀头?牛介吸了口凉气儿:“难道是凌迟?”
张秀才笑着摆摆手:“唉呦,你怎么尽往这方面想啊!没有那么严重......不是要杀你,是要放你了!”
“放?”牛介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怎么可能?
张秀才笑道:“朝廷招安了你干爹李定国和你干伯伯艾能奇,他们俩现在是乌斯藏节度使和节度副使了!你现在是节度使司的衙内了,陛下还能杀你?”
什么?李定国和艾能奇被明朝招安了?
“这不可能,这不可能......”
张秀才招了下手,马上就有几个锦衣卫的缇骑过来开了监房的栅栏门,还有人带来了干净的衣服和酒食,都一样样摆好了。
张秀才笑道:“快吃,快吃,吃饱了沐浴更衣,然后去给陛下磕头谢恩......然后就你们就可以走了,会有人送你们去龙安府的李节帅军中。”
“这这这......”牛介完全蒙人,这事儿看着不假啊!难道李定国真的投降明朝了?这可怎么办啊!他是大顺的擎天一柱,他要投降了明朝,大顺可怎么办?
另外,自己不是真的李公子啊!到了李定国军中一准穿帮,到时候怎么办?
牛介正发愣的时候,刘一石忽然开口了:“张,张百户,我是不是要放了?”
张秀才点点头,笑道:“一个是放,两个也是放......朱卫帅怕李公子在路上孤单寂寞,就让你跟着一起走。呵呵,好自为之吧!到了李节帅军中,就老老实实当大明的臣子,别再想着造反了。”
“好好好,我一定当忠臣!我刘一石对天发誓!”刘一石拍着胸脯,“我这辈子再一定对大明忠心不二!”
抢救大明朝 第1342章 李定国是叛徒!(求订阅)
重庆府,朝天宫城。
这座从空中俯瞰呈三角形状的堡垒,本来就非常清冷,内部的常住居民很少,现在更是安静的可怕,以至于李来亨总是想到“死气沉沉”这四个字......
坐在简陋的跟个山大王的聚义厅有的一比的朝天宫金銮殿上,李来亨看着下面二三十个垂头丧气的大臣,就忍不住想起了昆明城和五华宫......还是昆明好啊,四季如春,而且还繁华热闹。昆明城内外还有许多皇庄别院,如果在五华宫内呆腻了,还可以出门去逛一逛,哪像在重庆朝天宫这里?整个跟个囚犯差不多,哪儿都去不成。
李来亨叹了口气,正想宣布散朝,然后回后宫去找他儿子送给他的胡姬玩耍的时候,就看见重庆府尹顾君恩气喘吁吁的进来了。
这个顾君恩也算是大顺的三朝元老了,从李自成时代开始就是二军师,后来跟着李过入川,还有拥戴之功——就是给李过找了个小两岁的阿达!李过并不怎么感激他,但是李来亨却把他看成心腹,一直都让他牢牢掌握户政府。这次李来亨北上重庆,也把他给带来了,让他当了重庆府尹。在田见秀出屯泸州后,重庆府城(不包含朝天宫城)的防御,也由他负责组织。
看见顾君恩急匆匆跑来,李来亨就有点紧张了,难道是残明的大军打过来了?现在跑还来得及吗?
“皇,皇爷不好了!”
朝天宫内不许骑马,所以顾君恩是一路小跑步过来的,看见李定国就一边喘一边报告起来了。
我这个皇爷怎么不好了?李来亨吊着个心脏,半张着嘴,就等着顾君恩往下说。可顾君恩年纪大了,急急忙忙跑过来后,扑通一下就跪在地上,然开始喘大气了。
李来亨有点等不及了,干脆问了一句:“顾卿,你喘好了没有?”
一旁的牛金星看着也着急,跟着催了一句:“齐侯,你到底要说什么?”
顾君恩已经喘得差不多了,听牛金星这么一问,就回了一句:“左辅,你儿子来重庆了!”
“我儿子?佺儿?”牛金星一愣,“难道是昆明......”
大殿里面的空气更紧张了,李来亨的脸色都白了,眉头拧成了一团,看着顾君恩,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不是,是牛介!”顾君恩终于喘顺了气儿。
牛金星张着大嘴,一副无比惊讶的模样,“他,他不是在牛栏关殉国了吗?”
大殿里面的官员们都用一种奇怪的目光看着牛金星。是啊,已经殉国了!也风光大葬过了,大家也随了份子,怎么又活了?
“没有殉国......消息有误,他被残明的兵给活捉了!”顾君恩说,“而且是当成李定国的义子活捉的!”
他这话一出,牛金星的脸色又是一变。
李定国的名讳不能随便叫......那是议政晋王!顾君恩也不是那种口没遮拦的人,不可能在称呼上犯错。
“齐侯,到底怎么回事?”牛金星追问了一句。
顾君恩说:“令郎牛介被当成了李定国的义子捉了后,残明并没有要他的命,而是押在了行在的锦衣卫牢房内。一直到五天前才把他提出来,说是李定国和艾能奇已经投靠了残明,封了乌斯藏节度使和节度副使,所以要放他去龙安府的李定国军中。令郎就来了个将计就计,带着残明皇帝给李定国的手书上了路,走到广安州的时候趁机逃脱,甩了护卫队残明军将,和一个名叫刘一石的贸易司的管事一起逃到了重庆府,在昨天晚上被巡逻的兵将遇见......现在他和刘一石已经入了朝天宫,就等着召见!”
李来亨听了顾君恩的话,已经有一种如坠冰窟的感觉了。
李定国可是大顺朝第一能打的王爷啊!他要是反了水,那么重庆府也没什么好守了,赶紧逃命去云南吧!而且云南也别想久留,只怕得尽快再往缅甸逃亡......
“这,这是真的?”牛金星还是难以置信。
顾君恩苦笑道:“是不是真的,把令郎叫来一问不就知道了。”
牛金星还没说话,李来亨已经张嘴了,“快宣牛介、刘一石!”
牛介和刘一石很快就被带进了朝天宫的大殿,顾君恩则将朱慈烺写给李定国的亲笔信交给了李来亨。
信上的内容主要就三个,一是关于免死金牌的......朱慈烺向李定国介绍说,现在的大明朝没有免死金牌,只有免罪的诏书,诏书已经颁布,李定国、艾能奇以及他们的部下以往所犯的造反罪就算免了。但是今后他们要犯新的罪,该追究还是要追究的,没有免死免罪一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