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五华山上,留守昆明的两个议政王孙可望和刘宗敏,还有刚刚从云南龙谷归来的宋献策,还有大顺宗室的老长辈太皇太后高氏和李自成的弟弟长乐王李自敬,还有李来亨的皇后孙氏,全都傻眼了。这个时候都挤在金銮殿上,一个个急得满脸是汗。特别是孙可望和他的闺女孙皇后更是急得都哭了!
他们俩当然知道昆明的长征府兵中都在传马嵬坡之变的事儿......对号入座的话,唐明皇就是现在不知死哪儿去的东兴皇爷李来亨了,大唐第一孝子李亨就是现在的大顺抚军太子李继成了,还缺一个杨贵妃和一个杨国忠能是谁啊?还不是孙皇后和孙可望?
这可要了命啦!
孙可望的嫡系亲兵都不能打,大西一脉能打的是李定国和艾能奇,善于谋划的是刘文秀......孙可望就是个“大总管”,最多能搞点宫廷斗争。本来以为借着在外带兵的李定国、艾能奇和皇后孙氏还有李来亨的几个幼子和李继成分庭抗礼,没准还能把太子给换了。
可谁又能想到,李继成也是个李世民、李亨、朱慈烺氏的孝子!
爸爸生死未卜,他就忙着逼宫夺位了,而且还要上演马嵬坡的大戏......这可怎么办?李继成在昆明有一万几千长征府兵啊!
“太皇太后,汉王,长乐王,你们可要救救额和皇后啊!额孙可望对大顺朝忠心耿耿,绝对不是杨国忠啊!额闺女也不是杨贵妃......你们看看她都不像,没那么漂亮,也不胖!”
高太后一个劲儿的叹气......她又不是李继成的亲曾祖母,而且李自成死后,她这个太后就是个享清福的人,现在能说什么?李继成要真动了杀心,她还得多远点,别跟着一起遭殃!
刘宗敏眯着眼睛一言不发,他和孙可望不熟,也不是一派的......而且也早就觉得孙可望不是个东西了,把闺女塞给皇爷,还想要废了太子爷立自己的外孙当新太子,现在知道厉害了吧?
李自成的弟弟李自敬啥也不懂,心肠也最软,看着孙可望父女可怜,就叹了口气,道:“要不额走一趟东宫,请太子爷出来安抚一下局面?”
“请太子来当皇爷吗?”高老太后这个时候问了一句。
李自敬一下傻了,不敢做主,回头看了看刘宗敏,刘宗敏道:“太子是孝子,当然要替皇爷担当大任了......”
说着话,他又看了眼孙可望父女,两父女已经哭得不行了,孙可望点点头道:“太子爷仁孝无双,早就该当皇爷了,额但求一富家翁足矣!”
刘宗敏冲李自敬点点头。
高老太后也点点头:“老身也是这个意思!”
李自敬吐了口气,站起身就出了大殿,往李继成的东宫而去。这个时候李继成的军队已经入了五华宫,宫中各处紧要都被他们占据。
有长征兵的官兵上去阻拦李自敬,李自敬连忙喊道:“额是皇叔祖长乐王,奉太皇太后懿旨,请太子爷去即皇帝位!”
听见他的话,马上就有人大呼起来:“奉太皇太后懿旨,请太子爷去即皇帝位!”
很快,这些人的呼喊声就传到了李继成的东宫,在罗虎、高一刀、牛佺、宋耀文等心腹官员簇拥下的李继成也长出了口气,对周围几人说:“额是孝子,如何能看着阿达坏了祖宗基业?只好勉为其难把皇爷的位子接过来了。”
:。:
抢救大明朝 第1346章 皇爷,您升职啦!
三四千名服色杂乱,旗号零落的大顺御营兵聚坐在自己的营地当中。
说是个营地,其实散乱的都有点不象话了,帐篷都没几顶!虽然也照着大顺军的规章挖了壕沟,树了寨栅,堆了胸墙。但是壕沟不过浅浅的才到人的膝盖,寨栅更是稀稀拉拉的没有几根,胸墙低矮的一抬腿就可以跨过去。
这样的布防,别说是大顺的御营了,就连刚刚开张明朝那边的四川乡勇也扎不出这样的营地啊!
可是这支李自成一手带出来,跟着李自成、李过、李来亨三代大顺皇爷南征北战,履立功勋的劲旅,这回却跟着李来亨倒了大霉,已经沦落到这般田地了。
他们从重庆府逃出来后,就成了丧家之犬。不仅遭到明军精兵的猛追,而且还不断遭遇自发组织起来的川人乡勇的伏击!
刚从重庆退出来的时候,他们还能和各路追兵伏兵打个你来我往,但是没日没夜的战斗还是让他们不断承受损失,而且还越打越疲惫,粮食补给也越来越少——因为府兵户的撤退,大顺在重庆、泸州、叙州、乌蒙、东川等府的地方政权,也都随之消失,跟随李来亨、田见秀从重庆府和泸州府撤出的军队,也就很难得到补给,只能靠沿途劫掠搞到一点吃喝,因为越跑越狼狈,还丢光了大部分的辎重、火炮、车马和扎营的器械,现在还能勉强扎出一个营地,真的算是不错了。
这支军队现在就驻扎在从四川的东川府退往云南的寻甸府的要隘马鞍山之前。马鞍山扼守在东川山谷以南,这一带山岭密布,没有什么宽敞的官道,只有在大山中间弯弯曲曲的谷底小道。两侧的山坡并不陡峭,还开出了许多梯田,沿途还能看见许多刚刚被人丢弃的杂物,都是一些破破烂烂的生活用品和车辆,时不时还能看见倒卧在路边的死尸......都是老弱妇孺的尸体!
这应该是南下的府兵户的尸体,还没有走出四川,就死在了通往云南的途中!
这样的场面,李来亨的御营在逃亡途中,已经不是第一次看见了......每看见一回,军队的士气就下跌一次!
这些人可都是御营将士们的父老啊!他们本来可以秩序井然的退往云南,现在却因为李来亨放弃重庆脱逃,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
这事儿说起来都是李来亨的错!
他的皇帝才当多久,大顺朝就丢了四川,大家伙好好的日子也到了头,以后可怎么办?就剩下一个云南一个缅甸,大顺朝还能维持吗?
当李来亨的御营到了东川府的马鞍山前的时候,终于有遇到了还在发挥作用的大顺官府。原本摆在东川谷地中的东川节度使司撤到了马鞍山,听说皇帝逃了过来,总算派了点兵丁给他们来一些粮食物资,让他们暂时在这里扎营,但是却不放他们过横山往昆明进军。
放在以前,李来亨早就把这种行为看成反叛,调集军队去攻打马鞍山堡垒了!可是现在......气氛不对啊!
别说马鞍山上下来的顺军不对,就连护着李来亨的御营看着也不对了......所以他也只有忐忑的等待昆明方面的消息了。
现在又到了开饭的时候了,锅灶垒了起来,大米煮熟的香味在山坡上飘荡,但是李来亨却没有一点食欲,只是在自己的营帐中发呆。
他本来是流寇出身,善于运动战,当年跟着李自成、李过东征西讨,就靠着流动作战,将大明在中原地区的统治搅得粉碎。所以在他想来,向云南的转移应该没多困难。
可是结果......当了20多年坐寇的大顺已经不大会移动了!
从四川的撤退似乎组织的一团糟!特别是他从重庆撤退后,各处都变成了溃逃,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溃逃的过程中被杀或被俘!
四川的四十多万府兵户,也不知道能不能有一半人活着逃到云南!
损失惨重啊!
想到这里,李来亨眼泪都下来了,正哭着的时候,营帐外面一阵纷扰。
李来亨竖起耳朵听了听,好像是李自敬来了!
“长乐王来了!”
“长乐王给额们送吃的来了......”
“长乐王太好了,谢长乐王......”
李自敬来干什么?李来亨有点奇怪,为什么不是李继成来?就算他走不开,也该是孙可望和刘宗敏啊!怎么会是长乐王李自敬呢?他一向不管什么事儿啊!
正奇怪的时候,就看见大帐的帘子被人掀开,接着就是田见秀、牛金星和顾君恩三人簇拥着李来亨的叔祖李自敬一起进来了。
李自敬虽然是李来亨的叔祖,但是年纪大不了李来亨几岁,因为一直享福,所以还显得年轻,看着就好像是李来亨的弟弟。
进了大帐之后,这个李自敬先是恭恭敬敬的叩头行礼,口中道:“长乐王自敬恭请太上皇圣安,恭喜太上皇......”
“等等,你叫额什么?”李来亨有点糊涂了,“又恭喜什么?”
“额叫您太上皇啊!”李自敬道,“还恭喜您当上太上皇......您原本就是皇爷,现在又升了一级,当了太上皇爷,当然是喜事了。”
皇爷升级了?
这是怎么回事?
李来亨惊得话都不会说了!自古以来当皇爷的人通常是没有什么上进心的,都不想升职,就想在这个职位上永远干下去,李来亨当然也不例外。
和李自敬一起进来的牛金星这个时候笑着解释道:“皇爷,太子爷孝顺啊,他在云南听说您在重庆兵败,急得不行。为了进孝,所以就在长征府兵和昆明留守的大臣们劝进下即位当了皇爷,还奉您老为太上皇,请您老回昆明颐养天年......以后您就和残明的崇祯上皇一样,每天吃喝玩乐,再不用为国家大事烦恼了。”
田见秀也道:“皇爷,您可真是福气啊,有这样的孝子,太好了!额真是羡慕的紧啊,额的大儿子都三十大几了,还难当大任,连个知州都干不好。”
李来亨又瞧着顾君恩,顾君恩苦苦一笑:“皇爷,太子爷总是您的骨肉......您的皇位,早晚都是他的,他现在不过是提前即位,您就看开一些。反正您也当过皇爷了,现在当个太上皇也挺好的。”
李来亨差点没气背过去,额可才当了一年多的皇爷,还没当过瘾呢!李继成这逆子才二十多岁,他急什么?再当个四五十年的太子就不行吗?
看见李来亨默不作声,顾君恩和田见秀赶紧就向李自敬打眼色——最是无情帝王家啊!而且大顺朝还学唐朝,唐朝历史上父子相争、母子相残、兄弟相杀毒事情还少吗?李来亨要是不服软,孝子李继成没准就翻脸了,到时候大家伙都别想活命!
李自敬这个糊涂王爷关键时刻还是有脑子的,当下就哭丧着脸道:“新皇爷在昆明有一万几千长征府兵,都是用银卢比喂饱了的。汉王殿下也和新皇爷一伙,他在昆明附近也有几千兵。还有许多从四川逃来的府兵户也都被新皇爷收容,全都听他的话。秦王已经被软禁在府中,手下的兵丁都被缴了械......而且,而且昆明城内还在传马嵬坡的故事,说秦王是杨国忠,太上皇后是杨贵妃!太上皇爷,您看这事儿......”
李来亨吸了口凉气儿,这事儿要不答应,孙皇后和孙皇后生的那些儿女,恐怕都得变成刀下之鬼啊!
“也罢!”李来亨叹了口气,“额就当太上吧......额倒要看看,额的这个孝子怎么和残明的朱孝子争斗!”
抢救大明朝 第1347章 ???生子当如李继成
大顺东平大兴元年十二月三十日。
这天是大年三十,本该是各个衙门都封了官印,官员们都各自回家过年的日子,但是如今却是非常时期。昆明城这座大顺朝的首善之都,依旧高效运转,没有一丁点的节日气氛。
就在前一天的下午,已经下了传位诏书的李来亨在田见秀、牛金星、李自敬、顾君恩等人和几千垂头丧气的御营兵护送下,进入了已经不属于他的昆明城。
而在已经变成太上皇的李来亨回到昆明城的次日,新皇上台的李继成就在五华山上叫起了规模空前的大朝会,不仅六政九卿御史台以及各个要津衙门的堂官济济一堂,就连驻扎在昆明府境内以及附近地方的大顺军的将领们,也都得到通知,连夜赶来参加朝会了。
如此大规模的朝会,自李过重庆登基以来,竟然是绝无仅有!
包括孙可望、刘宗敏、田见秀、袁宗第、刘芳亮等五大议政王在内,满堂的官员,全都按品级高低而立,躬腰控背,没有一人敢在大顺新皇爷兼第一孝子跟前丝毫放肆。
这一切都表明,大顺诸王议政的体制,已经不复存在了!
其实早在李来亨登基当皇爷前,八王议政的体系就因为李继成的崛起而濒临崩溃了——李继成打造的长征府兵和他对阿拉干的征服以及对天竺的劫掠,都大大增强了李顺皇家的实力。而在已经一败涂地的四川——陕南之战中,长征府兵的实力并没有受损,反而因为第二次天竺劫掠又壮大了一波!
在荷兰人的支持下,李继成的天竺远征军已经在天竺东南沿海的马德拉斯得到了一个可以长久坚守的据点——这是一座远属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城市,原名叫圣乔治堡,现在改名为顺风堡,由李继成派出的长征兵和荷兰印度贸易公司共治。
有了这个印度东南沿海的贸易中心城市,李继成可就能躺着收钱啦!
另外,缅甸的沙廉港也因为荷兰人的加入和劫掠印度的大买卖,变得越来越繁荣,已经有了一点“小上海”的意思了。
再加上吉大港和妙乌城的商税,李继成的荷包就越来越鼓了!
有了银子,李继成不仅可以向荷兰人采购洋枪洋炮,聘用洋将来加强他的长征兵,而且还可以募集更多的府二代、府三代入伍当长征兵。
别看大顺的府兵多达60万之数,但还是有大把的府二代、府三代无兵可当——当正规的府兵得有40石的田,大顺的田不够啊!但是给李继成当长征府兵不需要田,拿军饷就行了。
所以在陕南、四川的土地大量沦陷,大顺的正规府兵人数大减的同时,李继成的长征府兵却在急速扩张。
许多逃亡到云南的府兵户一无财产,二无收入,只能给李继成当兵!
所以在短短的几个月内,效忠李继成的长征兵的人数从原本的不足两万,已经膨胀到了六万之众。
有了六万长征府兵的李继成不仅可以夺取父亲李来亨的大位,而且还可以压倒孙可望、刘宗敏、田见秀、袁宗第、刘芳亮等五大议政王,成为大权独揽的大顺皇爷。
换个角度来说,延续了20余年的大顺府兵制,随着四川、陕南的沦陷,已经名存实亡了。
大权独揽的李继成这个时候扶着升级成为太上皇帝的李来亨出现在了金銮殿上,臣子们都偷眼朝上看去,就看见几个月前还容光焕发的李来亨苍老了不少,也瘦了许多,脸色近乎纸一样的苍白,腰也驼了下来,站在那里眼色茫然的看着大家。
“父皇,请坐吧。”大顺第一孝子的声音响了起来。
李来亨这才回过神来,缓缓落座——不是他坐习惯的龙椅,而是一张摆在旁边的太师椅,上面铺了厚厚的垫子,看着就很舒服。但是李来亨却不愿意坐......但是坐着,总比躺着要好啊!
所以他叹了口气,还是乖乖的坐了。
大顺第一孝子板着面孔落了座,慢慢地说:“诸位臣工,如今国势浸弱,风雨飘摇,四川天府之地,不为我朝所有,百万流亡军民,蜂拥入滇。而朕之父皇又因为在重庆军前为贼暗箭所伤,无力秉政,才传位给朕。大顺二十余年家国,数千里地江山,从今日起,就由朕和诸位共同担当!北方四川的山河虽然破碎,但是南方的缅甸却大有可为,朕愿与诸位臣工以及我朝数十万府兵户,共同奋斗,拓土天南,再兴大顺天朝,而后同享富贵,世世代代!”
李继成的话说得冠冕堂皇,但实际上的意思就是我们大家一起逃跑吧!四川不要了,云南看上去也守不住,好在大顺还有缅甸......缅甸是好地方啊,南北两千多里,东西一千多里,中南部有大片的平原,如果充分开发,绝对超过四川这个天府之国。
而且缅甸还靠近富得流油的天竺国!
李继成接着说:“我大顺素来是南北二京并立,现在北都重庆已经陷落,只剩下南都昆明,稍显孤立。因此朕准备改昆明为北都,另以缅甸沙廉之地为南都,并改沙廉之名海都府!”
沙廉现在是李继成的老营,而且又是大顺的通海之都。现在将沙廉变成大顺的南京海都府,就是为了表明自己三十六计走为上的决心......这当然也是做给朱慈烺看的——我都溜到缅甸去了,你就别一个劲儿的追杀了。
缅甸可是瘴痢之地,北军大举而入的话,随随便便就病死一小半!
李继成说着话,语气突然变得无比沉重,“天南虽好,但是巴蜀的残山剩水也不能轻易放弃。因为巴蜀护着云南,云南则通着天南。川南、川西的大山如果不保,现在流亡云南的百万国族,又如何能从容入缅?缅甸乃是瘴痢之地,从容而入,都难免有众多病亡,何况仓促而入?
为守御川南、川西,朕决定在流亡云南的府兵户中募集两万敢死之士组成援川军,固守东川府和西川......凡应募从征之士,家眷可以优先入缅,并且在缅京海都周围200里内授予百亩水田。另外,应募从征之士不必自备甲械粮食,每月还能得到米五斗,银二两!
另外,朕还要在昆明整顿诸军,新编长征府兵10万,随时北上川南、川西,与入寇之敌决一死战!”
设立海都是为了表示逃跑的决心,而编练新军和招募敢死之士则是为了显示死守云南的决心。
因为没有云南作为南下的府兵户的中转站,就没有大顺在缅甸的中兴!
而大举入缅是个过程,没有个三年五载是不行的!在这个过程中,云南是万万不能有失的。否则李继成就会变成丧家之犬,即便能够维持在缅甸的统治,也是不会长久的。
所以李继成现在就得一边安排逃跑,一边布置防御,抵挡住大明对云南的一轮轮猛扑!
这也是他为什么要急于篡夺皇位的原因——他早一天夺位,大顺就能早一天开始南迁北守的国策。同时,也能尽快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对于李继成这个大顺第四代君王而言,时间真的是非常宝贵啊!
抢救大明朝 第1348章 ???统统抓去美利坚
重庆府,朝天宫。
这里的主人已经换成了大明第一孝子朱慈烺了。李来亨这一次走得匆忙,都没来得及好好搞一场破坏,所以跟个土匪山寨差别不大的朝天宫,现在成了朱慈烺在重庆的行在。
太子朱和幸、太子妃丁玉英、申王朱和壕、申王妃吴阿环、申王侧妃阿海等人,也都跟着朱皇帝一同抵达了重庆朝天宫。
他们几人,现在正簇拥着朱慈烺,走在朝天宫的城墙之上。丁玉英、吴阿环、阿海都有了身孕。不过这三位都不是弱不禁风的女子,而且怀孕后也没什么不适,还可以到处溜达。而朱和幸、朱和壕两人,最近都上过战场,当过县官了。
朱和幸和朱和壕上的战场都是剿灭流寇余孽的战场,算不得激烈,但是也很考验他们俩的军事水平和政治手腕。
而他们俩治理的地盘也都是长江沿岸的州县,朱和幸和丁玉英当了几个月的丰都县令——当得中规中举,办了科举,分了土地,练了乡勇,剿了贼寇......这一堆事情并不都顺风顺水,不少时候都干得手忙脚乱!不过总算应付下来了,也算知道了为官之不易。
朱和壕则当了一任万县县令,吴阿环和阿海同样在旁协助。之前他们仨则在永安“实习”。虽然朱和壕年纪比朱和幸大了好几岁,而且也更聪明,为人处事也更圆润,而且财商很高。
但是万县在他的治理下却不如丰都安定,当地的官员、百姓还闹过几次事儿,甚至还被邻近的石柱、忠州、开县、云阳、梁山、新宁等地的县衙门投诉......好在各种麻烦最后都被土豪王一一摆平,并没有请朱大皇帝出面摆平。
而朱和壕之所以被那么多人告了刁状,倒不是因为他的行政能力特别差。就算真的差,人家也得给他这个土豪王一点面子。但是土豪王在万县任上却干了一件让周围的知县们不得不去投诉的事儿——招安上山落草的流寇余孽!
这事儿可就遭人恨了!
川东各县百姓都恨死流寇了,恨不能赶尽杀绝,怎么还能招安?而且朱和壕不仅在自己管辖的万县地盘上招安,还跑到邻近几个州县的地盘上去招安。
譬如石柱大风堡上的流寇,就都被朱和壕给招安过去了——人家被剿得走投无路了,突然有个合众国王派人来招安,还承诺要带他们去新大陆过好日子,那帮人当然不在山上死挺了,都陆陆续续的下了山,投到了朱和壕麾下,成了“合众国府兵”,将来都去新大陆拿“绿本子”了......
这下石柱、忠州、开县、云阳、梁山、新宁等地的父母官都不干了,联名告了土豪王的刁状!
当然了,这些州县官也不是真的想和土豪王过不去,而是土豪王的家臣让他们去告御状、平民愤的——其实土豪王的招安对这些地方官是有好处的,要不然真打起来,他们这帮人也未必能打胜,没准就给打死了,现在太太平平的多好?
至于民愤嘛,平一下就可以了......大明封建王朝的官有几个会真的为民做主?
而朱慈烺在得到下面官员告状的奏章后,非但没有责备朱和壕,还明发上谕,公开褒扬朱和壕的仁义,夸奖他是仁义之君。还要求各地父母官向他学习,以宽仁之心对待上山落草的大顺府兵余孽——新洲大陆那么大,总有他们的容身之地!
对于四川百姓的怨恨,朱慈烺这个明君是一点都不在乎的。因为他觉得四川人在大顺朝的统治下过得挺好,人口增加那么多就说明问题了!那可不是大屠杀后的恢复性增长,而是在基数很高的情况下实现了高增长。
这说明流寇治下的四川,已经尽可能做到了粮食的平均分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