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因为朱慈烺非常清楚这帮背井离乡去爪哇岛谋生的华侨不仅没有多大的力量,而且也没有驾驭强大力量的能力和思想准备。就算给他们足够的燧发枪和大炮,他们也当不了殖民者,也赶不走荷兰人。
所以朱皇帝对巴达维亚华侨的政策就是提供有限的帮助,同时输出新儒学,培养具有一定战斗精神的新华侨。
而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驻巴达维亚的使团,还是那些有力的大明商行,还是儒经学堂的老师,都无一例外的传达出这样的信息——大明对巴达维亚和爪哇岛没有任何企图......而且,荷兰是大明的好朋友!
可别以为这种温和的路线会让马特索尔科总督感到舒服,恰恰相反,这位荷属东印度的总督情愿中国人采取激烈对抗的路线,因为只有那样他才能大张旗鼓的进行反击。
可是狡诈的中国皇帝却一边缓慢而坚定的增强自己在整个南洋地区的实力,一边却在努力维持同荷兰的友好并且让荷兰东印度公司能够从和中国的贸易当中获得丰厚的利润。
哪怕东印度公司的各种小动作不断,甚至公开推动反对天朝帝国的马六甲联盟的成立,朱皇帝都没有一点被激怒的意思......当然了,没有被激怒的朱皇帝只是对荷兰人异乎寻常的友好,并没有因此放慢南下的步伐!
而这种看似自相矛盾的政策则让马特索尔科总督左右为难,想要全力对抗南下的明朝,却又没有办法放弃丰厚的利润,最后只能在对抗和合作这两条路线当中不停的摇摆。
面对天朝帝国这样的庞然大物,整个荷兰都全力以赴,都未必能有胜算,何况一个左右摇摆的东印度公司?
所以马特索尔科总督倒是非常期待韦青木能够给他带来决裂的消息......当然了,他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今年只有二十五岁的韦青木在总督府的小会客厅里静静的等着马特索尔科,这位年轻的领事的内心其实也和马特索尔科一样,期待彻底的决裂。
虽然彻底决裂会让韦氏家族在巴达维亚的生意蒙受重大损失,但是他的家族早就做好了准备!
大笔的资金已经通过东印度公司的银行汇往了广州,族中的老弱也迁去了万丹。中国区的大宅也早就被改造成了堡垒,如果真的发生对抗,凭借着大宅、使馆和其它一些坚固的商馆,巴达维亚的华侨一定可以坚守很长时间。
而万丹和马打蓝的苏丹也早就想投奔天朝,一定会及时来援的......
但是,刚刚送来的大明外交部的行文却明确告知:对于爪哇岛,大明只有仁义,没有野心!
......
只有仁义,没有野心?
我才不信呢!
马特索尔科听完韦青木用荷兰语提出的交涉和大明朝廷的保证之后,真有一点哭笑不得了。
“总督阁下,”韦青木已经换上了一脸真诚的微笑,“大明对于爪哇岛的立场是持续和坚定的,我们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对爪哇岛有任何的领土要求。并且,我们承认荷兰共和国在爪哇岛的宗主权!”
“可是你们对马六甲海峡地区的侵略,已经威胁到了荷兰在爪哇和香料群岛的利益!”马特索尔科严肃的指出,“如果你们不能停止这种侵略行径,荷兰共和国和东印度公司将会有进一步的行动!”
“不,不,不......那不是侵略,”韦青木说,“大明只想要恢复马六甲海峡固有的秩序——马六甲苏丹国是大明的藩臣,马六甲苏丹还是大明的驸马......天朝有义务保护自己的藩臣!”
马六甲苏丹并没有迎娶过大明的公主,但是在马六甲海峡却一直有苏丹娶到明朝公主的传说——估计是苏丹想要以此抬升自己的地位。毕竟在大明强盛的前期,哪怕遥远的马六甲海峡,也在大明天威的笼罩之下!
而这个传说和马六甲苏丹国的大明藩臣地位,就给了大明天朝南下的借口。
韦青木又道:“而且我们天朝从来没有想过要垄断马六甲海峡,荷兰和英国在马六甲海峡的特权,会始终如一的得到尊重。如果你们两国希望在海峡中得到据点,也是可以商量的......大明非常愿意和荷兰、英国一同分享这条黄金水道的利益!
另外,大明也愿意保证你们在爪哇岛和香料群岛的一切特权!因为大明是荷兰共和国真正的朋友!”





抢救大明朝 第1177章 君子大战绅士
韦青木说的话,马特索尔科总督是半信半疑的。
之所以半信,是因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大明的对外贸易和殖民开拓活动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现在荷兰东印度公司有200多艘载重300吨以上的商船在跑中欧航线,先不说每年通过它们出口的货物价值多少,但是通过它们输往大明爪哇米就多达五万吨。
还有许多其他国家的商船会在从欧洲前往中国的途中停靠巴达维亚港,然后装上一二百吨的稻米用来充抵大明的关税。
所以每年从巴达维亚输往大明的稻米应该在十万吨以上,而这些稻米又大部分都产自巴达维亚周围的华商农场。
如果巴达维亚毁于战火,东印度公司的商船也退出东亚。那么大明每年输入的稻米数量,就会减少十万吨......这个数目大约占到大明每年的粮食输入量的一成。
当然了,十万吨稻米难不倒如今的天朝帝国。虽然大明本土的人口这些年增长并不慢,很有可能已经接近一亿八千万。但是随着中原和东北粮食生产的逐渐恢复,供应还是比较宽松的。
但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现在还将100艘左右的商船用在了跨太平洋航线上!
这个份额可就高了,不是百分之十,而是将近三分之一!
如果没有它们,大明输往美洲的移民和货物至少要减少三分之一,这个影响就有点大了......
此外,如果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这些武装商船和其余战舰不是乖乖地滚蛋,但是转行干海盗,在太平洋上到处攻击大明的商船,那么大明粮食的输入量和移民前往美洲的数量只怕都要面临大幅下降了。
不过荷兰东印度公司毕竟不是一个国家啊!它不可能长期支持一场不可能获得收入,同时还耗费巨大的战争。
荷兰东印度公司是一家为股东赚钱的公司,它存在的目的不是为了替荷兰共和国统治巴达维亚和马六甲海峡,而是为了替阿姆斯特丹的股东赚钱。
而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两大利润来源就是中欧贸易和香料贸易。
一旦失去这两大利润来源,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续存都是个问题,更不用说进行长期的海上私掠行动了。
而且,失去巴达维亚和香料群岛也不等于荷兰东印度公司无法再为股东赚取利润......而这又取决于大明天子的意志!
所以阿姆斯特丹的股东们很可能会在公司战败后选择妥协......
而这就是马特索尔科对韦青木的话存在“半疑”的原因。
但是再怎么半信半疑,马特索尔科也不能坚决的关上和天朝帝国妥协的大门,不过他也不能马上就给天朝帝国跪了......他要不努力一把,阿姆斯特丹的股东们不会甘心,他这个巴达维亚的总督一样不甘心啊!
“领事先生,”马特索尔科思索着说,“我们东印度公司在马六甲海峡的统治地位是几十年来不断努力而得来的......为了这个地位,不知道有多少公司的前辈死在了异国他乡。而我作为巴达维亚的现任总督,有责任保卫为了公司在马六甲地位,尽最大的努力!”
韦青木笑着点点头:“您不是一直在努力吗?对于您为了公司的利益坚持不懈的精神,我朝的大皇帝都是非常欣赏的。所以他期待着能够和您在未来,在马六甲海峡成为一条可以让所有人都自由通航的黄金水道后,还能继续合作。
如果阿姆斯特丹的股东们对您在巴达维亚的成就存在误解,皇帝陛下希望可以聘请您担任他的顾问......东印度公司给您多少薪水,大明天子愿意支付双倍!”
这倒挺有意思,仗还没打,就开始高价挖角了,而且直接挖对方的主帅......
“领事先生,”马特索尔科的脸色已经沉下来了,“您在说什么?您是在劝说一位笃信天主的绅士背叛他所服务的公司吗?”
“当然不是了!”韦青木也一脸正色,“我大明是堂堂君子之国,读圣贤之书,存天理之道,怎么会干那种见不得人的事情?再说了,以总督您的地位和才干,陛下真要拉拢您,怎么都该给个侯爵再加上一百万两白银吧?”
可不是嘛!马特索尔科赞同地点点头:没那么多好处,我怎么可能叛变......不对,我是不可能叛变的,我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荷兰绅士啊!
韦青木又道:“既然您是绅士,我大明皇帝是君子。那么这次就是绅士和君子之间的争斗了......您赞同吗?”
马特索尔科当然赞同了,他点点头:“对,这就是绅士和君子的斗争!”
“那么绅士和君子的斗争是不是应该讲点规则?”韦青木又问。
“什么规则?”
“比如通商自由,比如保护双方侨民的安全,比如......我们一起想个办法维持洲际汇兑体系的正常运行!”韦青木说,“再比如保持巴达维亚的和平安宁......大明皇帝说了:大明对巴达维亚没有任何野心,即便取得了海上和陆地的胜利,也不会占领巴达维亚。
巴达维亚城永远属于荷兰东印度公司!”
朱慈烺真没想过把巴达维亚从荷兰东印度公司手里抢走......君子嘛,不夺人所好!
实际上朱皇帝想要的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本身——如果路易十四真的在腓力四世死后迅速的夺取了西属尼德兰,并且威胁到荷兰共和国。那么暗中控制荷兰东印度公司,并且通过荷兰东印度公司向荷兰共和国提供一定的支持就是非常必要的。
荷兰和西属尼德兰可都是肥得流油的地盘啊!如果都让法国统一了,接下去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还怎么打?
西班牙要是让法兰西吞了......那么新洲合众国的麻烦可就真的大了!
“就这些?”马特索尔科眼珠子转着,心里也在反复斟酌。
这韦青木应该不至于假传圣旨。
而明朝暂时不打算进攻爪哇岛也是可能的......马六甲海峡的情况非常复杂!
即便明朝可以用武力迅速将之征服,要想彻底消耗也得花费不少时间。
而在消化马六甲海峡之前,大明帝国应该会消停上一段阵子......而留着巴达维亚和香料群岛,就可以迫使荷兰东印度公司屈服妥协。
韦青木看着马特索尔科陷入了沉思,又追了一句,“您还有什么条件,尽管提出!”
这时马特索尔科突然露出了特别绅士的微笑,“领事先生,我还真想到一条......既然我们荷兰人是绅士,你们中国人是君子。那么我们不如就来一场绅士和君子之间的战斗,通过一场绅士和君子之战,决定马六甲海峡的归属!”
“绅士和君子之战?”韦青木问,“要怎么打?”
马特索尔科笑道:“当然是约定时间和地点,然后双方都拿出最强的阵容和战斗精神,来一场决定性的会战了!”
怎么听着像是巴达维亚的堂口打群架啊!
韦青木想了想,问:“总督想在哪里开战?是在马六甲半岛上吗?”
“不,不,”马特索尔科道,“我们就不要去惊扰那些爱好和平的天方教徒了......我们在海上开战吧!时间就定在1664年的秋天,地点由你们来决定!”




抢救大明朝 第1178章 这是个劣绅啊!
马特索尔科提出的“君子大战绅士”的要求完全出乎了韦青木的预料,而且也超出了他的授权。
这可不是什么戏言!马特索尔科是东印度公司的总督,他提出“君子大战绅士”其实是在约战。
这是一种古老的几乎被人遗忘的战争规则——双方约定时间和地点,大战一场,以决定胜负输赢。
可韦青木仅仅是大明外交部下属的一个领事,怎么可能回应马特索尔科的约战请求?
所以在得到了马特索尔科解除戒严的保证后,韦青木就带着马特索尔科以荷兰东印度公司提出的战书,搭乘一条“一官党”商行的快船离开了巴达维亚,向六千多里外的澳门港驶去。
澳门港现在已经“提前回归”了,现在是广州府下面的一个自治商市了。大明的通政使司还在澳门设立了驿站,韦青木抵达澳门之后,就能通过通政司的驿站将马特索尔科的战书快递到应天府的老山宫去了。
就在韦青木离开巴达维亚港的五天后,一条来自欧洲的新式轰击炮舰“联省议会”号缓缓的靠上了巴达维亚港的码头。
在六年前的鹿儿岛湾大海战后,大明、荷兰、英国这三个财力和造船能力都比较强大的国家,都在第一时间开始了海军主力舰的升级计划。
大明海军得到的新式轰击炮舰是载重约800吨的“应天府”级轰击炮战列舰,英国海军得到的是载重约1000“护国公”级轰击炮战列舰,而荷兰海军得到的则是载重约950吨的“联省议会”级轰击炮战列舰。
在1663年11月初抵达巴达维亚的,则是“联省议会”级战列舰的首舰“联省议会”号。而随同这艘崭新的战列舰抵达巴达维亚的是荷兰东印度舰队司令官科内利斯.范.特罗普海军少将和东印度公司董事会的特使布鲁斯.范.迪门。
需要说明一下的是,所谓的荷兰东印度舰队其实是一个擦边球的概念,既可以解释为东印度公司舰队,又可以解释为荷兰共和国的东印度舰队......之所以会搞出这么一个名称,是因为荷兰大议长德.维特认为荷兰共和国需要在东方保持一种“灵活的威慑力”。
“灵活的威慑力?”
在巴达维亚的要塞之内,总督马特索尔科看完了布鲁斯.范.迪门带来的德.维特的亲笔信,眉头已经拧成一团。
“布鲁斯,你能解释一下,什么是灵活的威慑力吗?”马特索尔科问。
布鲁斯.范.迪门笑了笑,道:“就是既可以对天朝帝国形成威慑,又能随时和天朝帝国和谈并且缔结有利的条约......尽可能有利!”
“这......”
身材魁梧,有着一张威严的长方形面孔和一头垂肩的灰色头发的科内利斯.范.特罗普海军少将接过话题,对马特索尔科道:“总督,欧洲的形势非常不利......西班牙的腓力已经得了重病,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而法兰西的路易十四则咄咄逼人,建立了庞大的新式陆军,很有可能会在腓力四世去世后进攻西属尼德兰。而英国的查理.克伦威尔又是个小心和保守的性子,似乎不愿意参与欧洲大陆上的争霸,更不愿意和我们讨论遏制法国的问题!”
“听起来真的很可怕......”马特索尔科的脸色有点难看了,“看来我们又需要奥兰治家族了!”
“约翰!”特罗普少将低声道,“不要提他们了......奥兰治家族威廉三世今年才14岁,我们能指望什么?”
这可真是要大难临头了!
历史上在法荷战争中拯救了荷兰的“护国英雄”威廉三世,现在才14岁......而法兰西那边,现在可是将星辈出,孔代亲王、蒂雷纳子爵杜伦尼、弗朗索瓦.德.克雷基,还有一个即将崭露头角的沃邦!
靠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怎么可能打败那么多牛人呢?
“那可怎么办?”马特索尔科道,“除了奥兰治家族的人,还有谁能抵挡法国人?如果有一天他们真的吞并了西属尼德兰!”
“大议长不会让那样的情况出现的,所以......我们必须尽快结束东方的纷争,然后集中精力应付欧洲的困难局面!”
“尽快结束......”马特索尔科皱起眉头,似乎陷入了沉思。
“很难吗?”布鲁斯.范.迪门自己就是东方通,“那位大明皇帝的野心一定很大吧?”
“他想要统治马六甲海峡!”马特索尔科说,“大明驻巴达维亚的领事几天前刚刚给我带来了明朝皇帝的要求......他可以暂时不碰爪哇和香料群岛,但是却不肯放过马六甲半岛和苏门答腊岛。”
迪门摇摇头:“如果让明朝拿下了马六甲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东印度公司的生命线就在中国人手里掐着了!”
特罗普少将说:“大议长已经料到了困难的局面,所以才会让我率领联省议会号来巴达维亚......这是一艘载重950吨的轰击炮战列舰!装备有40磅口径的巨炮,破坏力惊人!稍后还会有荷兰省议会号和西兰省议会号抵达,它们都和联省议会号一样,是载重950吨级的轰击炮舰!
这三条轰击炮舰加入东印度舰队,应该可以吓住中国人了吧?”
马特索尔科摇摇头:“他们也有轰击炮舰......也是载重800吨以上的大舰!而且不止一艘!”
现在大明的造船技术还是不如英国、荷兰的,应天府号的吨位、火力、航速都比不上“护国公”级和“联省议会”级。
但是大明造船业的规模却比荷兰、英国要大,而且大明朝廷的财力也更强,所以“应天府”级建造数量比“护国公”级和“联省议会”级加在一起还要多。
而且荷兰和英国的主力舰也不可能都到太平洋上来晃悠,它们的主要战场还在欧洲。
“我们还有许多中型和轻型战舰及武装商船,”特罗普说,“改装一下,也可以充轰击炮舰......”
“不必改装了。”马特索尔科突然打断了特罗普少将,“因为我已经给明朝皇帝的海军下了战书,约定在明年秋天进行决战!”
“明年秋天......还来得及啊!”特罗普想了想,“巴达维亚这里的船厂怎么样?能不能完成100艘的改造?”
“不,不要改了。”马特索尔科摇摇头。
“不改?那我们怎么打得过中国人?”特罗普少将反问。
“我们不和他们进行海上决战!”马特索尔科说,“因为这根本没有胜算!”
“那你还约战?”布鲁斯.范.迪门问。
“必须约......”马特索尔科说,“这是一个计谋!”
“计谋?”特罗普问,“什么计谋?”
马特索尔科笑了笑,道:“一个将中国人的注意力吸引到海上的计谋......如果他们认为我们将在马六甲以东的海上进行决战,那么他们就一定会四处抽调船只在金瓯一带的港口集中,同时暂停陆上的进攻。
而我们则可以趁机在马六甲半岛的陆上和印度洋上采取行动!”
“在印度洋上采取行动?”布鲁斯.范.迪门问,“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当然是采取可以延缓或打破明军南下势头的行动了!”
“要怎么做?”
“布鲁斯,”马特索尔科看着布鲁斯.迪门,“看来又需要辛苦你了......我想请你走一趟沙廉!缅甸的沙廉!”




抢救大明朝 第1179章 大顺哥哥,我们被明朝欺负了
西历1664年,大顺共治15年3月,沙廉城。
这座位于大顺帝国最南端的府城,是大顺这个被大明堵在中国西南山地之中的封建军事国家唯一的海口。在共治十年前后,随着大顺和暹罗之间的战事逐渐平息,缅甸各地的大封建主们也陆续接受了大顺取代东吁的现实,这里就成为了大顺帝国和世界交流的最大要道。来自四川的丝绸和瓷器,来自印度的棉花和马匹,来自西洋和大明的军火(大明出口军火,但是无法监控其流向),都不远千里万里汇聚到了此地。
但是大明的那些到处充斥着资本主义邪恶气息的商业都会不同,这座属于大顺帝国的商贸城市中却没有丝毫另人不快的资本主义的气味。
这是一座相当严肃和沉闷的商贸口岸!
在沙廉这里,贸易只能在指定的市舶司榷场内进行,而且所有来港贸易的商人只能和沙廉市舶司进行交易,而不能直接和大顺的商人或者同其他来港的商人进行交易。违反这一规定的商人,都将被处以重罚,通常是没收货物并驱逐出境!
除了交易对象唯一外,来港贸易的商人们也不许随便溜达,只能在大顺河(仰光河)畔的榷场内放风——之所以是“放风”,是因为这座榷场根本就是一座牢城。四周都是高大的围墙,出入口只有两个,一个通往码头,一个通往沙廉府城。都在大顺的长征府兵(就是长期服役的府兵)看守之下,出入都受到严格的管制。
根据规定,普通的商人只能在“榷城牢城”和码头之间往来——“牢城”和码头之间的通道也不是正常的道路,而是用木栅栏挡起来的甬道,来港贸易的商人们只能带着他们的货物在甬道当中通过,而且甬道两边都挖了壕沟,壕沟的底部全是削尖的木桩,根本无法通过。
由于沙廉市舶司办事比较慢,所以在贸易繁忙的季节中,来港的商人们必须排队等待交易。因此商人们在进入榷场的时候都要先领个号,然后在榷场内指定的茅屋里面住下,然后耐心等待。
茅屋当然是简陋的,伙食也非常单调,只有肉夹馍和一些果蔬还有一种用稻米酿造的米酒。如果不爱吃的话可以自备干粮,也可以饿着......但是不能花钱买好吃的!
因为没地儿买,榷场里面根本没有供应伙食的商店......另外,为了避免来港的商人在榷场内违规交易,商人们不允许携带黄金、白银、铜钱以及其他货币进入榷场,所以他们也没钱可以买。
1...388389390391392...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