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为了抵挡明朝的进攻,他就得由着那帮功臣猛将府兵去喝老百姓的血,吃老百姓的肉......要不然大顺朝就要没有了!
面对这种看不惯,又无可奈何的局面,李过也只能选择逃避,躲到人地矛盾相对缓和的云南,在风景秀丽的五华山上求个清静。
现在他连国事也不怎么管了,日常都扔给太子李来亨,自己只管特别重要,涉及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
这样的日子,倒也过得逍遥。
今天太子李来亨上五华山请安的时候,这位老皇帝正捧着一叠过期的报纸在慢慢翻开——这些报纸都是大顺户政府管贸易的官员从明朝那边搜集来的,上面登了不少明朝境内的大事小情,可以让他稍微了解一下对头那边的情况。
明朝那边的情况,看起来比大顺这边要好多了,不是明朝的穷人日子更好,而是有希望,有奔头!
翻身的机会太多了,在国内有各种各样的买卖可以做,还可以读书上进,还可以去当兵。公平当然是不公平的,但不能说穷人就没机会吧?
如果国内混不出头,还可以去美洲府那边猎貂或是开垦,最近还有消息说有人在美洲府边上的加州府发现了黄金......
如果嫌捉貂淘金只能赚钱而赚不到功名,那么南洋十二公国的机会又来了......开疆辟土、建功立业啊!
总之,在明朝那边,现在只要会折腾的,就总有地方可以耗尽他的力量,让他可劲儿去折腾!
而那些躺倒不动,不会折腾的,估摸也翻不了大明的天了!
啪的一声,李过将手头一叠报纸扔在了跟前一张案几上,然后抬眼看着已经四十多岁的“老太子”李来亨。
“来亨呢,你来了,有什么事儿要说吗?北边的战事还算稳吧?”
李来亨笑了一下,将一个奏本双手递给李过:“阿达,北边没什么,可安稳了,李晋王用兵的本事没说的。这是继成那孩子的奏本,您瞧瞧。”
李过摆摆手,“不瞧不瞧,这娃子能有啥好话?不是损老兄弟就是吹新军的......他才打多少仗?也敢那么说话!要不是你宠着他,额早把他的太孙给撸了!”
其实李过不喜欢李继成的原因根本不是他说的这些,而是因为李继成“太贵族”了,眼睛里根本没有老百姓!
这让底层出身的李过非常看不惯......
“阿达,”李来亨知道父亲的心思,笑了笑说,“现在的年轻人都是这样的,他们不像额们年轻的时候吃过苦,受过穷,他们一生下来就富贵......瞧不起平头百姓也是正常的。”
“忘本!忘本!”李过骂了两声,“额和先皇当年不就是平头百姓?额小时家里穷,你阿爷宠额阿达,还常常扣了额的食尽着他吃......”
其实他和李来亨都误会李继成这一代大顺接班人了,他们看不起劳动人民的原因就是出生在一个等级森严封建国家当中。
大顺的等级比隔壁的大明可森严多了!
大明的贵族就是那么一小撮人,而且还要代降,哪怕是不代降的克难勋贵,也只一子可以袭爵,其余子嗣开局都是平民。他们和普通百姓相比,优势就在爸爸比较有钱,还能够接受比较好的教育。
所以大明的不平等主要是财产的不平等和教育的不平等,并不是血统的不平等,更不是对上升通道的垄断——大明社会太活跃,机会太多,垄断上升通道是不可能的。
可是在“利出一孔”的大顺,出路单一,机会太少,府兵又太多,不垄断不行啊!
李来亨也不想和父亲争吵,反正他这个太子是换不掉的(李过的皇帝还是他捧上去的呢),他要让谁即位,等他父皇变成了先皇也就管不着了。
“阿达,继成这次报告的是一个要紧事!”
“要紧事?”李过一愣,就接过了奏本,展开一看,花白的眉毛就渐渐靠拢了。
“阿达,机会难得啊!”李来亨说,“拿下了阿拉干,额们回旋的余地又大了不少,而且还能和天竺国交好。”
“这不好吧?”李过有些犹豫,“太不仗义了吧?”
“阿达,”李来亨笑道,“您说什么呢?有什么仗义不仗义的?如今又不是走江湖,您都是皇爷了!”
李过皱着眉头,“可人家还要额闺女......这不是害了额闺女了?”
“阿达,通婚和亲,古以有之。”李来亨说,“您要舍不得,额叫继成弄个假的去糊弄一下阿拉干王就行了。”
“这个......也只好如此了!”李过道,“不过额还是有点不放心。来亨,你亲自走一趟缅甸。入阿拉干你亲自去,记着,一定要行仁义以收民心,万万不能滥杀无辜,上回在暹罗吃的苦痛不能再有第二回了。”
“阿达放心,额都知道了!”
抢救大明朝 第1183章 大顺拉仇恨,荷兰做买卖
李来亨信心满满的向他的阿达李过拍胸脯做保证的时候,他的宝贝儿子大顺皇太孙李继成已经带着礼物和他的“妹妹”——一个李定国从阿瑜陀耶城抢回来的日欧混血儿山田安娜(阿瑜陀耶王朝很早就开始雇用流浪的日本武士当兵,在阿瑜陀耶城周围就有1000余户日本移民,安娜就出生在一个日本裔的暹罗贵族家庭),同布鲁斯.范.迪门一块儿翻过若开山脉,到达阿拉干王国的都城妙乌城下了。
此时的阿拉干王国可不是什么弱国,这个国家能在强盛的莫卧儿帝国和东吁王朝之间屹立,就已经说明问题了!
而阿拉干的强盛则要归功于隔壁孟加拉的天方教苏丹和远道而来的葡萄牙殖民者——孟加拉的天方教苏丹们一直将临近吉大港的阿拉干王国当成了下一个征服的对象。在15世纪的时候,他们几乎取得了成功,迫使信奉佛教的阿拉干王国俯首称臣,而且还接受了天方教的头衔。阿拉干成为一个天方教的苏丹国,看来只是时间问题了。可是就在孟加拉的苏丹们即将取得成功的时候,大航海时代到来了!
葡萄牙殖民者从海上进入了危在旦夕的阿拉干王国,为岌岌可危的佛教国家带来了洋枪洋炮洋兵(葡萄牙佣兵和日本佣兵)。富而不强(阿拉干王国的海岸线很长,自古就是贸易大国)的阿拉干王国则因为亡国亡教就在眼前,也顾不上提防西方殖民者,开始如饥似渴的吸收来自海上的力量。结果到了17世纪初,原本奄奄一息的阿拉干国已经变成了孟加拉湾中的小霸王,东据东吁,西进孟加拉,把吉大港的天方教苏丹都打跑了!
不过强盛起来的阿拉干王国也不是高枕无忧,因为这个国家的基本盘有限,而且东西两头都不断有强国崛起,使得阿拉干不得不东西设防,无法全力向一个方向扩张。
而现在国力正处于巅峰的阿拉干就面对着两个它根本无法战胜的强国的夹击,一个是南下吞并了衰弱的东吁王国的大顺帝国。一个则是奥朗则布统治下的,令人生畏的莫卧儿帝国!
没错,现在的莫卧儿帝国就是一个令人生畏的强国!
统治这个国家的帝王奥朗则布和他的前任们都不大一样,这是一个天方教的“清教徒”。
就是那种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把钱都省下来打“神之战”的疯子!
虽然在历史上,这个“清教徒”皇帝把好说话的印度阿三都折腾恼了,造成了莫卧儿王朝的衰弱。但是现在他的折腾才刚刚开始......印度教阿三们还能忍受,而天方教徒们则正在兴头上,国力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再加上之前和准格尔王国、希瓦汗国联手,一举消灭了宿敌布哈拉汗国,还得到了祖地撒马尔罕,现在正亢奋的不行,周边的国家能不害怕吗?拿下撒马尔罕可不仅仅是多了块地盘,而是让奥朗则布得到了一个可以招募优秀战士的兵源输出地!
所以莫卧儿周边的那些国家的苦日子可算是来临了!
而对于笃信佛教的僧陀都昙摩王来说,一个天方教清教徒皇帝可比同样信佛的大顺皇帝可怕太多了。
因此当掌握大海的荷兰人(荷兰人也是阿拉干王国不能得罪的对象)提出促成大顺——阿拉干联盟的时候,僧陀都昙摩王就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不过僧陀都昙摩王也不是傻瓜,他也知道大顺国上回突袭了东吁国......看着不大仁义啊!所以他就提出了联姻的要求——他要娶大顺皇帝的女儿或是孙女,让大顺和阿拉干结成翁婿之亲。
这个要求很快就得到了李继成的同意,而李继成还提出亲自护送妹妹到秒妙乌城相亲......
妙乌城可是出了名的坚固!当年国力鼎盛的东吁国的开国君主莽瑞体曾经率领一万九千大军翻过若开山围攻妙乌城,最后却以惨败收场。
所以李继成才决定亲自走一趟妙乌,仔细看看这座以坚固闻名的城堡。
不过和他一块儿来妙乌的布鲁斯.范.迪门并没有想到大顺的皇太孙正在打阿拉干国的主意——在他看来,阿拉干国是大顺和莫卧儿之间的缓冲,一旦拿掉这个国家,大顺和莫卧儿之间的碰撞就不可避免了!
而且,布鲁斯.范.迪门还为大顺帝国准备好了侵略扩张的对象——马六甲半岛!
“殿下,阿拉干人的桨帆船虽然比不了我们荷兰的大帆船,但是胜在数量众多,一次可以出动500艘,可以将数万大军从沙廉运往马六甲半岛......马六甲半岛可是个富得流油的半岛啊,要不然明朝的暴君也不会发动那么大规模的入侵了!”
和布鲁斯.范.迪门一块儿坐在一头大象背上的李继成笑了笑,道:“范先生,你们不想让明国进马六甲半岛,却主动邀请我们大顺进去......这是为什么呀?”
布鲁斯.范.迪门笑道:“因为明国拥有全世界排名第三或第四的海军,如果让明国占据了马六甲半岛,那么我们荷兰的自由贸易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而你们只是一个陆地上的强国,你们进入马六甲后,不会对海上的自由通航构成任何威胁,而且还可以抵御南下的明军,对我们是非常有利的。”
他说的居然是真话!
因为他已经看出这个大顺皇太孙不好糊弄了。
李继成笑着点点头,道:“我们去顶着明军,你们好继续和明国做生意......是吗?”
“生意总是要做的!”布鲁斯.范.迪门苦笑道,“不管谁占领了马六甲半岛,我们荷兰人都要做生意......这就是我们的生存方式啊!如果明国占领马六甲半岛,我们就不得不在明国主导的南洋新秩序下进行贸易了。”
“是吗?生意还有的做?”李继成问。
“当然了!”布鲁斯.范.迪门道,“我们和明国的冲突并不是你死我活的问题,而是谁多赚一点,谁少赚一点的问题......但是对你们而言就不一样了!如果明国占有了马六甲海峡,明国皇帝就能发布命令封锁沙廉港。
甚至,他还能命令我们和葡萄牙人、英国人一起提供船只,运送明军去沙廉登陆!殿下,我想你也不希望看到这样的情况出现吧?”
李继成的脸色凝重了一些,点点头道:“可咱们能挡住明军吗?”
“能的!”布鲁斯.范.迪门说,“只要你们能提供一万名训练有素的战士进驻吉打苏丹的领地槟榔屿,并且在槟榔屿对面的马六甲半岛土地上建立城堡,就能阻止明军由陆路南下了。
至于海路......强大的荷兰海军会阻挡任何企图南下的明军舰队!”
荷兰人为大顺军选了个好地方,那里距离马六甲半岛最狭窄的宋卡地区很近,大顺军只要北上300里,就能将马六甲半岛一切为二!
考虑到大顺和大明不可调和的敌对立场,在拔出槟榔屿附近的大顺军据点前,明军应该是不敢大举南下的。
而槟榔屿又在马六甲半岛的西侧海上,只要明军舰队不能通过马六甲海峡,那么槟榔屿就不会遭到明军的攻击。所以大顺军就能以槟榔屿为退路,形成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局面。
抢救大明朝 第1184章 如假包换的亲兄妹!
阿拉干,妙乌城。
王宫门外,阿拉干的僧陀都昙摩王又一次坠入爱河了。今年四十多岁,长得矮矮胖胖,皮肤黝黑,剃了个大光头的国王是有名的多情种,在他的后宫当中收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美人儿。有奥斯曼商人贩卖来的白皮女奴和黑皮女奴,有从吉大港弄来的印度美女,有来自雪域高原的美人,有来自缅甸和暹罗的女人,还有妙乌本地的日本血统的女人(这个时代的阿拉干王国也有许多日本佣兵),唯独没有来自北方天朝的美女......所以僧陀都昙摩王一直都有些遗憾,他这么一位既富有,又英俊(他在阿拉干是公认的帅哥),而且非常勇武和英明的国王,怎么就不能拥有一位中国公主呢?
为了这事儿,他还向万能的佛祖请求过......没想到还真的灵验了!
真的有一位美貌到不可方物的中国公主来到了妙乌的王宫......咦,那个和公主一起来到的面目可憎的大胡子男人是谁啊?
“国王陛下,这位是来自中国的李安娜公主......”布鲁斯用葡萄牙语(阿拉干国有很多葡萄牙人,这个国王也能说葡语)向已经改名李安娜的山田安娜介绍给了都快流口水的国王,然后又瞅了眼壮得像头牛,凶得跟个老虎似的李继成——这也不像是兄妹啊!皇太孙长得也太彪悍了吧?这个公主又太娇小......这要是亲兄妹,那大顺国的皇太子一定戴了绿帽子!
布鲁斯硬着头皮说:“这位是公主殿下的兄长,大顺皇太孙殿下!”
“兄长......”僧陀都昙摩王看了眼长得跟个护法金刚差不多的李继成,也有点难以置信。
就这长相,说和奥朗则布是亲兄弟还差不多,怎么可能是小美人的兄长?
“国王陛下,”小美人开口了,说得也是葡萄牙(她的母亲是葡萄牙人),声音嗲嗲的,特别有说服力,“我和太孙哥哥不是一位母亲所生,不过我们都是大顺太子的儿女,是亲兄妹,其实我们俩长得还是很像的。”
还真有点像......
被小美人这么一说,僧陀都昙摩王又仔细打量了一下李继成,发现他和安娜还真有点像。
两个人的皮肤都很白,眼睛都很大,鼻梁都很挺,头发都很黑,肯定是兄妹啦!
“还真像,真像啊!”国王终于相信李继成和李安娜是亲兄妹了,于是连忙将李继成、李安娜和布鲁斯等人请进了富丽堂皇的宫殿,歌舞酒宴什么的都不在话下。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宾主尽欢,寒暄客套的话也都说得差不多了,在阿拉干和李继成之间牵线搭桥的布鲁斯就将谈话拉入主题了——这事儿得抓紧了,救兵如救火啊!
“国王陛下,现在马六甲方面的形势非常危急,北方的明军随时可能大举南下,虽然柔佛、霹雳、亚齐、北大年等国已经组成联军,吉打苏丹也有意加盟。但是即便组成五苏丹联军,也难以对抗明国。而能够对抗强明的,也只有大顺帝国了。但是大顺帝国和马六甲半岛并不接壤,而我们荷兰人的舰队又要集中在马六甲海峡东面......所以只能请求阿拉干的舰队帮忙,将沙廉的大顺军运往马六甲半岛了。”
布鲁斯.范.迪门没有完全说真话——荷兰奸商嘛,当然是狡猾的,怎么可能老老实实的把自己的舰队摆在马六甲半岛东面抵挡明朝舰队?
再说了,海军不是这样用的。
大海之上无边无际的,还能用舰船筑成防线?
而且荷兰海军海上奇袭战的祖宗,历史上的第二次英荷战争中,荷兰人还冲进泰晤士河偷袭了伦敦!
这可是风帆战列舰的时代啊,不是开着飞机去丢炸弹的时代,就泰晤士河那点宽度,他们也能来去自如,这本事也没谁了。
而善打偷袭的主儿通常也是防备偷袭的高手,所以荷兰人根本不可能把他们的舰队摆在马六甲海峡东面那些难以防备的海湾和群岛之间。
因此特罗普海军少将早就率领他的舰队离开了巴达维亚(巴达维亚的港口入口很宽,内部又太浅,根本无法防御),然后悄悄的通过巽他进入印度洋,从南面绕过苏门答腊岛,抵达了马六甲半岛西海岸的巴生河口——巴生河口外有几个很大的沙洲,将河口一层层的保护了起来,特罗普少将的舰队躲在那里是很难被发现的。
另外,由于特罗普率领的舰队在航行途中刻意避开了商船常用的航线,也躲开了大明的间谍船密集往来的马六甲海峡东口,所以明朝方面现在还不知道特罗普舰队的去向。
当然了,荷兰人同样也不知道大明主力舰队的去向。虽然大明方面选定了望加锡海峡进行决战,但是谁也不知道明朝海军会不会履约而来......所以马特索尔科总督和特罗普少将就制定了一个在他们看来特别靠谱的海陆两栖作战计划。
根据这个计划,一万到两万名大顺军官兵将会被运往槟榔屿,然后他们会在槟榔屿对面的马六甲半岛陆地上构筑城堡——对于马六甲半岛上的明军而言,大顺的城堡无疑是个眼中钉,如果不把它拔除了,明军怎么敢放心南下?
所以在槟榔屿附近出现的大顺军一定会吸引明军主力!
与此同时,荷兰人摆在望加锡海峡的间谍船一旦发现了大明主力舰队,那么巴生河口的荷兰舰队就会立即开往柔佛城,将集中在那里的一支柔佛、亚齐、霹雳、北大年联军装运上船,再把他们送往北大年登陆,突袭明军的侧后......
计划应该是很好的,但是能不能实现,关键就得看大顺的精兵能不能及时抵达马六甲半岛了。
“迪门先生,”阿拉干国王瞧了一眼鲜嫩可口的“安娜公主”,吸了口气,终于下了决心,“如果仅仅是运送大顺国的军队,我们阿拉干的舰队倒是可以帮忙。只是不知道你们需要多少船?又准备运多少人?”
阿拉干王国其实是以水军立国的,如果没有水军去切断东吁国大军的后勤线,阿拉干王国早就不存在了......
国王的问题被布鲁斯翻译成了汉语,李继成听完后笑着说:“我大顺在沙廉有五万大军,如果要全部运往马六甲半岛,至少需要500条大船,你们有那么多船吗?”
“需要那么多船......”阿拉干国王似乎有些犹豫。
“国王陛下,”布鲁斯这时对他保证道,“我想您不需要担心任何来自海上的威胁,因为现在的印度洋完全在我们荷兰东印度公司海军的统治之下......西面的莫卧儿帝国根本没有可以和我们对抗的海军,所以入侵是不可能发生的。”
这话也对,莫卧儿的海军不值一提,而英国和葡萄牙的海上力量虽然比莫卧儿强大,但是这两国和阿拉干的关系很不错,应该是不会趁着阿拉干的水军离开之际发动进攻的。
再说了,这两国在印度洋上的陆军非常有限,根本打不下妙乌城。
阿拉干国王点了点头,“好吧......我可以出借舰队,不过我没有500艘战船,只有300艘船,而且我还需要抵押!”
说着话,这位国王就看了一眼安娜公主,笑道:“我希望公主殿下可以留在妙乌城做客!”
抢救大明朝 第1184章 当奸商遇到强盗(新年快乐)
缅甸,沙廉港。
鼓声号声不断响起,风声雨声也接踵而至。一片鼓号风雨的喧嚣声中,穿着蓝布长袍的大顺府兵正秩序良好的登上阿拉干人的桨帆船。这些桨帆船的吨位都不大,载重约莫就是百吨上下,双桅杆,低干舷,可桨帆并用,也可以单独用船桨或船帆驱动。在近海或是沿海河道中航行时极为灵活,不过它们的火力都非常贫弱,通常就是几门只能用于近战的佛朗机炮。但是对于没有水军,上上下下都没人懂航海的大顺朝而言,现在挤在仰光河河面上,排队等着靠上码头的三百余条阿拉干桨帆船,绝对是三百多个大宝贝啊!
在码头上面,一处可以躲避风雨的茅草亭子里面,这个时候摆上了酒水小菜,李继成和布鲁斯.范.迪门正对面而坐,一边把酒言欢,一边看着大顺朝的府兵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踏上跳板,登上阿拉干船的甲板。
这些府兵大部分都是所谓的“长征府兵”,也就是长期服役并且领取军饷的府兵,全都是二十岁上下的青壮,多数是府兵二代,基本上都是“非长男”——就是说没有现成的家业可以继承,也不需要承担奉养双亲的责任,可以长时间在外闯荡。
在李继成看来,这些没有家业,也没什么牵挂的“府二代”才是真正的好兵苗子,可以把他们圈在军营里面,进行严格的训练。
所以在前来缅甸前,他就奏请李过同意,用土地券和共治通宝钱招募了15000名“府二代”随征。
对了,大顺发行的土地券并没有变成废纸,因为在过去的几年中,大顺朝廷一直努力兑现着发给立有战功的府兵们的土地券......哪怕用“均田法”去均贫农的田,也得满足这群府兵老爷们对土地的要求!
而且除非征得府兵本人的同意,否则大顺朝廷也不敢拿缅甸的土地去糊弄府兵老爷。
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大顺府兵已经变成了一个强大的利益集团,哪怕是皇帝李过也不敢在土地问题上得罪他们!
当然了,这也不是说没有府兵愿意到缅甸了安家落户。在大顺朝廷的努力下(比如给予搬迁补贴和翻倍分地等优惠),这些年还是有不少府兵被哄到阿瓦府和沙廉府落户的。
而共治通宝钱则是大顺王朝铸造的制钱,是大顺境内唯一合法流通的铜钱,分量十足,价值很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