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他们不是跟着范永斗多年的老伙计,范永斗家世代都是和塞北贸易的,没那么多会种地的老伙计。所以范家庄这里的客户,大多是范永斗接手后新招募的,和范家没什么感情,才不会为了保护范家去美洲那种穷乡僻壤呢!
范永斗也急眼了,连声高叫道:“上官饶命,上官饶命啊,小人还有三十万两银子存在贾乐市行......都可以献出来,都献给上官!”
还贾乐市行呢,要没贾乐市行揭发,明军可没那么容易逮住范永斗!谁知道他住哪儿啊?
田意卿这个级别的明军将领当然知道贾乐市行已经“倒戈”(他不知道贾布斯本来就是锦衣卫),现在由朝鲜摄政娘娘代管,他要是收了范永斗的银票,那和去都察院自首没什么区别。
所以当下就面孔一板:“本官是清官,你个汉奸还想行贿本官,应该罪加一等!”
什么?清官?范永斗真有点无语,大明的清官多稀有啊!他在大明边关上干了那么多年的走私,就没遇上过清官。
现在要命的时候怎么就遇上清官了呢?
贪官要钱,清官要命!
范永斗、范三拔等人遇上了要命的清官,当然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两家老小(范永斗、范福两家)很快就被一个个拎了出来,五花大绑了,可不止范永斗、范三拔、范三千、范福、范理、范泰这六位,祸及满门嘛,怎么可能只是他们六个倒霉?杀范文程的时候孔四贞也是挨了“剐”的......所以两家好几十口,都被捉到范家庄外面一片空地上绑了。
田意卿又派了几队骑兵出去,将四里八乡的百姓都给拘了来——当然不是来看杀人的,也不是来吃人血馒头的......田意卿可是上过讲武堂的“进步军官”,哪儿能干那么无聊的事情?
不过他还是让人在范家庄门外立起了六根木桩子,还把范永斗、范三拔、范三千、范福、范理、范泰这六位都拔光了衣服又堵了嘴,捆在了木桩子上。在六个人跟前都摆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摆好了磨得雪亮的小刀子。
这架势摆明了是要凌迟了!
范永斗和范福两家还有一群妇孺幼小,全都五花大绑跪在两边,一个个都哭得跟泪人似的。
而看热闹的老百姓则分了两拨,一拨是范家庄的庄户,都挺乐呵的......他们不过是范家的长工,关外这边人少地多,还怕没有长工可以当?
而另一拨则是从邻近几个庄子拘来的“旗人妇孺”,他们家里的男人大多跟着多尼去打仗了。现在看见那么多的明军骑兵闯到他们居住的庄子上来,把他们拘到范家庄看杀人,心里能不着急吗?
多尼是不是让人打得全军覆没了?
大清是不是彻底凉透了?
“范家庄的客户都听了!”一个大嗓门的黑骑兵忽然吼了起来,“田将军有令,范永斗、范福两家老幼皆系汉奸国贼,最该万死,首恶范永斗、范三拔、范三千、范福、范理、范泰六人,都要千刀万剐,即刻行刑。尔等皆系良民,为范家迫害多年,一定心中怨恨,田将军特许尔等割汉奸之肉解恨......若是良民,年过13岁者,就到这六根柱子前面排队!”
什么?要割肉解恨......没那么大的恨啊!
范家庄的客户长工们都愣住了,这是干什么呀?他们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哪儿会割人肉,还是活生生的割......
看见范家庄的客户们不动弹,那个大嗓门的黑骑兵厉声道:“怎么?没有那么大的恨?是不是平时得了范永斗的什么好处?范永斗去关外走私的时候你们有没有份参与?要是有的话,即便是胁从,也得流放美洲府的!”
“对!你们是不是汉奸?”
“快说!”
“老实交代!”
周围看守的黑骑兵都把火枪亮出来了,黑洞洞的枪口全都指着范家庄的客户长工!
不割还不行!
范家庄的人得证明自己啊!得和汉奸范永斗划清界限!
怎么证明?就得拿刀子割范永斗的肉!不肯割,呵呵......
被人一吓唬,客户长工们全都硬着头皮去排队了,割别人的肉总比割自己的肉容易啊!
范永斗、范福等人这下可就惨了,活活的挨刀啊!范家庄的客户长工们也没这手艺,拿刀割肉的手都抖着,一片肉不知得割多少下才能下来,真是要了人命了。
堵着嗓子发出的惨叫声在范家庄大门外回荡着,时间过得非常慢,对于这里的大部分人都是一种煎熬。除了那些见惯了血色的老兵,那些动手割肉的人,挨刀的人,观看的人,全都如入地狱......
慢刀子割肉的过程一直持续到傍晚,六个挨刀的人死了四个,只剩下被割得血淋淋的范三拔和范理还在哼哼。
就在两个垂死之人的哀嚎声中,田意卿笑呵呵的走到了面无人色的人们中间,然后突然一声冷哼,开口就是冰冷的话语。
“范家庄的人都听了,范永斗、范福他们都是多尼的好奴才,你们割了他们的肉,还弄丢了范家给多尼准备的几十万石麦子......多尼是不会放过你们的!所以你们就好好守着范家庄吧!”
什么?守着范家庄?什么意思?难道多尼还没有全军覆没......
“至于其他人......”田意卿冷冷道,“老弱都回去,身强体壮的留下为官军赶大车运粮食!
本官知道你们都是叛军家眷!替朝廷卖点力气,为你们的汉子赎罪吧!
如今大明的官军不会滥杀无辜,但是也不会放过什么人的!”
()
全本
抢救大明朝 第1057章 不好,明军要打盛京了!(求订阅)
完了!
这是遇上流寇了!
围观的群众们个个都是心底哇凉啊!
这伙人哪是什么官军?行事分明和流寇一样,不仅要抢东西,而且还要抢人......更可恨的是还让范家庄的客户、长工们纳了割人肉的投名状,让他们守着范家庄当炮灰!
而且官军还让目睹了割人肉的那些范家庄周遭的“旗人老弱”回去......回去干什么?当然是给多尼王爷的大军报信了!而且这些人也不敢有所隐瞒,因为他们家家都有人(主要是女人和半大小子)被明军裹挟走了,他们得把自己摘干净!
所以他们必须得使劲儿揭发范家庄的“清奸”。
而多尼就算明知道明军在玩裹挟民众的把戏,他也得硬着头皮攻打范家庄......因为他手下的军队本来就人心浮动,必须得用“叛徒”的首级震慑人心!要不然人心一散,队伍就没法带了!
为了防止多尼心软,田意卿在离开范家庄之前,还干了两件断人生路的绝户事儿。
一件事儿是他没把两个范家的人杀绝......而是留下了十来个上了年纪的妇女和没长成的女娃,让她们去多尼那里哭诉悲惨命运——这是表演给多尼手下的叛军们看的!
兔死狐悲啊!
第二件事情他命人将无法带走的二十几万石麦子,一把火悉数焚毁,只给范家庄留下了不足万石的口粮。
这下多尼就算想饶了范家庄,也没可以服人的借口了......不得不说,现在大明朝的官员比崇祯皇帝掌权的时候邪恶多了!干出的事情都是把人活活的往大明忠烈的路子上逼啊!
在完成了杀人、绑架、裹挟、陷害这一系列邪恶的事情后,黄得功和田意卿就继续上路,往东奔沈阳而去了!
不是去打沈阳,而是继续干邪恶的事情......由广宁向东,还有好多个“范家庄”等着他们去折腾呢!
贾布斯在出国之前已经列出清单了,现在照着清单一个庄子一个庄子去破坏,保管让多尼和他身边那群高级反贼受不了。
受不了了,就得去追击!
而要追......那是追不上的!
......
“王爷,我们家老爷死得好惨啊!”
“王爷,您一定得替我们家老爷报仇啊......”
“王爷,范家完了,全都完了,一个带把的都没留下!”
“王爷,您要替我们做主啊......”
一群范家的老妇幼女,已经被外出巡逻的清军游骑带回了位于辽河下游东岸的清军梁房口大营里,一个个蓬头垢面的跪在多尼跟前哭得都快死过去了。
多尼脸色铁青,在他左右两边站着的清军将领,则一个个都目瞪口呆。
明军的邪恶已经超过他们的想像了,连逼老百姓纳投名状的招数都会了——这是跟流寇学的吧?
而且他们还学会了窜到敌人的地盘上搞破坏的本事——这不是太宗皇帝几次入关之战事的招数吗?
好啊,堂堂大明天朝不学点好的,却把别人的损招阴招学了全,这样的朝廷还能要吗?
“带她们下去......都看管起来!”多尼一挥手,让大帐里面的白甲兵、红甲兵把这些哭哭啼啼的女人都拎走了,帐内顿时清净了不少。
多尼正打算说点什么的时候,外头又是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然后就看见一个白甲兵脚步匆匆的走了进来,向多尼行了个打千礼,然后将一个信封双手递上:“王爷,盛京府急报!”
盛京?盛京又怎么了?
多尼赶紧让左右把信封拿来,取出信纸交给他,他才看了几行字,就猛地站了起来。
“王爷,怎么啦?”
“王爷,盛京出什么事儿了?”
看见他这样,左右两边的将领也都有点慌了,马上就有人问了。
多尼说:“数万明军已经渡过辽河和哈喇河,还攻破了盛京府境内的长胜堡......”
明军这是要打盛京!?
他们也太胆大了吧?
难道他们......是明军的主力?
原来明军的主力是大凌河这一路......他们这是要抄近路直扑盛京,一战定胜负啊!
“王爷,赶快回援吧!”
“王爷,盛京不能丢啊!”
“王爷......”
这下没人能淡定了,而且所有人的判断都出现了差错——无论是尼堪、鳌拜、谭泰、冷森机,还是岳乐,这些人都没遇上过一支全马队配置的明军机动兵团!
而且这支机动兵团还不是一人一马,而是一人三马(骡),机动性能超过了现在这支以半农半兵的步兵为主的清军。
更可怕的是,这支明军机动兵团还闯进了清国的粮仓,根本不必担心吃饭问题。
而清军为了保卫自己的粮仓,则必须回援尾随,哪怕追不上也得追!
要不然人家用杀人、绑架、裹挟、陷害这些阴狠招数,还不把盛京府给毁了?
没有了以盛京府为核心的辽河粮仓,多尼还怎么坚持得下去?就算能坚持抗明,也不是在辽河流域作战了,只能大踏步后退到老巢建州,依靠完达山和长白山险要勉强抵抗。
可要落到那一步,多尼还不如早早的屈服,接受大明朝廷的分镇条件呢!
“传令,拔营......”多尼咬着牙,“鳌拜!”
“奴才在!”刚刚从蒙古前线回来没多久的鳌拜应了一声,然后站了出来。
“给你五千,不,给你一万前锋营精锐,日夜兼程,赶赴盛京......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明军打破盛京城!”
多尼的军队虽然以步兵为主,但也不是没有骑兵,他手头还有一万前锋营轻骑和一万骁骑营重骑。重骑的机动性不行,还得配合步兵一起作战,所以现在能排出去救急的,只有一万前锋营轻骑了。
至于轻骑出去以后,多尼的军队靠什么去侦察、遮蔽,那就顾不得了......
“奴才遵旨!”鳌拜也知道盛京不能有失,于是就领了命令,转身离开大帐去调兵了——他这一万人得马上出发,好几百里地等着他们呢!
而余下的七万大军也不能耽搁,随后也得往盛京而去。
同一时间,辽南金州,清军固守的黑山长垒之南,120门12斤或24斤铸铁短炮,已经放列布设完毕。一队队的马车给炮兵阵地拉来了不计其数的木托开花弹和火药,全都堆放在火炮后方用沙袋垒起来的半环型弹药垒中,等待着被发射出去摧毁清军的工事和守军。
这120门重炮都来自明军的6个步兵师,是师属炮兵团的一部分。
现在明军的野战炮兵主要还是师属的,而师属炮兵又分成轻重两个等级。其中轻炮兵是3斤青铜炮,一个师炮团下面都有4个连,总共16门。在交战时往往配属在步兵团。而师属野战重炮兵则由3个12斤炮连、2个24斤炮连和1个24斤臼炮连构成,除了臼炮连配置6门臼炮,其余各连也都是4门的满编配置。
也就是说,一个师属炮兵团满编的情况下,会拥有42门各种火炮,火力非常强大!
不过这42门大炮在战场上凑齐的机会并不多,因为24斤短炮和12斤短炮的分量还是太重,除了攻击坚城,基本不会全拉上战场。一个步兵师在野战机动时,通常也就拉着16门3斤炮加上4门12斤炮再加6门臼炮,总共26门炮。
而今天要打得是攻坚之战,所以6个师所属的120门12斤和24斤短炮全部到齐,准备一块儿向黑山长垒发射要命的开花弹了!
抢救大明朝 第1058章 危险啊!青年近卫师!(求订阅)
五十二岁的满洲老将爱新觉罗.巴哈纳已经披挂整齐,登上了黑山长垒后面的小黑山上的城堡。这里的城堡始建于高句丽时代,是一座石头城。在多铎经营满洲的这些年中又不断增筑,修得跟日本国的那种山城差不多了。
小黑山城堡当然是很坚固的!只要有个两三千精兵死守,对手纵有数万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打破——城堡在山上嘛!而且小黑山也不是太小,所以摆在山脚下的大炮很难够得着山上的城堡。而要将大炮运上山,在找合适的地方摆好,那可真是太费劲儿了......
不过,架在小黑山城堡上的大炮同样射程有限,不足以封锁小黑山西面的沿海平地——从小黑山堡垒往西到海边有17里地,这个年代根本没有任何一种大炮够得着。
另外,在小黑山的东南面还有另外一片可以通行的平地——小黑山堡垒往东南到海边有12里地。同样没有任何一种火炮可以打那么远。
而为了封锁这两条海边通道,多铎就让人在小黑山的西面和东南面修建了两道长垒,就是所谓的黑山长垒。
这两道长垒都是巴哈纳负责修建的,这位满洲老将,爱新觉罗家的老长辈(和努尔哈赤同辈)当然是特别不希望看见太祖、太宗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就这样完全葬送。
所以在督造黑山长垒的时候特别用心!首先他命人挖掘了两条长度分别达到17里和12里,宽度达到三丈,深度达到两丈的长壕。
然后他又让人用挖壕所得的泥土堆出了两道同样长度的长垒。
最后还让人每隔三里多修一座堡垒,西六东三,总共修建了九座堡垒。
山城、壕沟、长垒、堡垒够成的黑山长垒防御体系是绝对可以用固若金汤来形容的。但是再坚固的防线,也不能没有足够的兵力去防守啊......
举着望远镜看见明军集中布署在小黑山西南方向上的炮兵阵地,巴哈纳的心就直往下沉。
明军至少在黑山西长垒的前方摆出了100门以上的大炮——真正的大炮!看上去都很大......绝对不是3磅炮,也不是6磅炮,起码是12磅炮,有些还是24磅炮!
巴哈纳知道明军火炮体系的大致情况——明军的火炮体系是学瑞典古二爷的,由3磅(斤)炮、12磅(斤)炮、24磅(斤)炮组成,其中3磅(斤)负责打人,12磅(斤)负责打炮(压制火炮),24磅(斤)负责打城。而且明军还“自主研发”了木托开花弹,炮兵的毁伤能力世界一流啊!
而一百多门攻城和攻炮的火炮出现黑山长垒前沿,毫无疑问意味着明军的主力也在这个方向上。
如果明军没有在黑山长垒前沿布置独立的炮兵团,那么这些野战重炮至少属于六到八个明军的师......
以巴哈纳手中的3000人,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守住长垒的。
就在巴哈纳感到一阵阵绝望的时候,对面明军的炮兵阵地上突然就出现了一道道的火光!
明军的大炮已经开火了!
巴哈纳连忙扭头往黑山西垒方向看去,只见一团团的烟柱,正以各种不同的姿态直上天空,同时他也听见了连成一片的轰鸣声。
“是开花弹......这得多少火药啊!得多少银子......”看见那一团团开花弹炸出的烟柱,巴哈纳的心都快碎了。
这不是在打仗,而是在砸钱啊!
明军在黑山长垒一天打掉的火药,怕是比安东清军一年用掉的都要多啊!他们怎么有那么多的火药?他们的火药不花钱的吗?
这仗......怎么打呀!
正想到这里,他身边已经有人喊了起来,“昂邦章京,明军的大队人马......好多啊!”
巴哈纳连忙再往明军的炮兵阵地后看去,入眼就亮闪闪的一大片——这是插在火枪枪口上的刺刀反射阳光形成的!看这一大片刺刀,人数怕是不下一万了!
这才是第一波攻势啊!
老头子叹了口气,对左右道:“守不住的......让兄弟们都撤回山城吧!”
“撤回山城?然后呢?”
“然后......”巴哈纳叹了口气,“然后就去鸭绿江边上躲避一下吧......”
“去鸭绿江边?”一个二十多岁的满洲子弟嘟囔了一声,“金州商埠咱也不要了?”
金州商埠就在黑山长垒后面,是贾布斯精心打造出来的商市,和南京、上海当然不能比。但是搁在关外,绝对是第一等繁荣的地方。那个号称“太平洋之都”的海参崴,论起繁荣程度和商税,连金州商市的一成都没有啊!
这个满洲子弟的父辈是第一批跟着多铎出关的老人了,而他自己就在繁华的金州商埠长大,还经常去明朝那边的旅顺府玩耍。
现在突然要弃了繁华的家乡,跑去鸭绿江边上呆着,真是有点不舍啊!
巴哈纳叹了口气:“走吧......走吧,要活命,就得走得远远的!”
......
“哈哈!冲上去了!哈哈,已经冲上去了......”
明军炮兵阵地后方一处高地上,李元胤手舞足蹈的着对身边的朱纯臣道:“总督,咱们的人已经冲上去了......第一波就得手里,真是好样的!”
朱纯臣看都不看前方,因为他正低头翻着刚刚收到的军报。军报上说青年近卫师已经在辽河河口成功登陆了,而且在附近的梁房口关旁发现了一处刚刚被清军遗弃的大营,而且这座大营的规模非常惊人,足可供八到十万人驻扎!
“李提督,你看看这个......”朱纯臣把手头的军报塞了过去,“秦明涛发现清军主力了,就在梁房口关,有八到十万人!”
“什么?”李元胤被吓了一跳,也没心思再看前方的大捷了,“登陆失败了?青年近卫师损失不大吧?”
青年近卫师就是以九边少年为主力的步兵师——原计划是要将六个团的少年军分到六个明军步兵师当中去的。可是平辽之战提前打响,却打乱了明军的编组计划,所以六个少年军的步兵团干脆编组成了一个师。因为这个师的人数特别多,装备特别好(清一色燧发枪),而且训练水平也特别高,所以就被用于辽河口登陆了。
但是再怎么精锐的部队,在登陆战中遭遇数倍于己的敌人,估计也很难打胜。
“登陆成功了......”朱纯臣道,“清军不知怎么主动后撤,放弃了梁房口关。”
“那他们撤到哪里去了?”
“不知道,”朱纯臣说,“多尼一定是想把近卫师放上岸再打......”
“那咱们......”
“咱们得抓紧一点!十万人呐,青年近卫师顶不了太久的,他们连骑兵都没有!”
李元胤也紧张起来了,“属下立即将六个黑骑兵营和三个重骑兵团抽调出来,组成一个骑兵群,等突破黑山长垒后,就率领他们驰援梁房口。”
他的六个黑骑兵营是师属的,而三个重骑兵团则是独立部队,临时配属在辽东军团这里。如果将这些骑兵捏在一起,就是一个万余人的骑兵集群,而且其中的6000重骑兵配备的都是印度折耳马和阿拉伯马,冲击能力之强,完全超出了清军的想象。
“好,好......你亲自走一趟,”朱纯臣说,“把大部队交给副提督王周吧!”
()
全本
抢救大明朝 第1059章 多尼,你的萨尔浒来了!(求订阅)
辽河支流哈喇河畔有一座小小的城堡,名叫哈喇堡,正好卡在通往盛京的官道上。宽阔的官道从城堡中通过,两边都是看着都让人心急的往不着边的金色麦海。
现在已经是秋收农忙的时候了,可是田里面熟透的麦子却只割了不到四分之一,看来这一季的麦子,大多要烂在地里面当肥料了......这是因为辽河两岸这些农庄当中的壮劳力,大部分都跟着多尼从军打仗去了!
低矮的哈喇堡城堡,这个时候已经升起了高高飘扬的白色大纛旗——这就是大清摄政豫亲王多尼的大纛,也是如今这个三兴的大清国的最高全力象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