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所以要存理,就必须抑制私欲......这套理论对于维持朝鲜的封建秩序极为有利,因此在历史上成为了朝鲜儒家的正统,宋时烈也被尊为宋子!
而在同时代的中国,类似的理论也成为了儒家正统,所以这位宋时烈的学问绝对是当得起“大儒”二字......直到《子论格物篇》出土!
因为孔圣人格物的办法来了,什么“存心”,什么“心即理”的,都是错的!
现在上海那边已经出现了私人开办的“格物书院”,将“太学高考”中的精品编成了书本,和《新算学》、《小学法语》什么的凑在一起当课本了!
更有甚者还有人将同文馆刚翻译出来的西方格物学的书籍拿来一块儿凑了数——也不知道那些教书先生自己能不能看懂反正就随便教一教吧,这些东西太学高考要考,就不怕没有人花钱去学!
在上海待了一段时间的宋时烈当然也注意到这些看上去就一大堆人欲的东西了!
说实在的,宋大儒一肚子学问,绝对可以从儒家历代的典籍当中找到驳斥《子论格物篇》的道理......但是《子论格物篇》的那个“子”是孔子啊!
这些都是子曾经曰过的,你怎么驳啊儒家数他老人家最大!谁敢去驳,不就是欺师灭祖
所以宋时烈就想到要考证一下《子论格物篇》竹简的真伪了......
“什么宋先生要亲眼看看《子论格物篇》的原件啊”罗大公有点为难,他倒不是怕宋老头看出假来,因为他压根就没怀疑过——《子论格物篇》上的道理大部分都是真的,竹简怎么可能有假呢
再说了......皇上都把它当真的供起来了,罗大公敢说是假的都察院里面的御史们还不得开心死
罗大公也是状元,没那么傻!
“这可是国之重宝啊!”罗大公道,“下官都说不上话......您真要看,就得去和圣上说了。”
“好!”宋时烈捋着胡须,“等老夫见到陛下就亲自提出!”
......小说吧
“宋时烈,你们朝鲜真的想要背清归明”
老山宫,勤政殿。大明皇帝朱慈烺已经见到了换上了官服的朝鲜国使臣,礼曹判书宋时烈。
“皇帝陛下,我朝鲜国上下从来都是心向大明的,如今时机已经成熟,兵马已经齐备,鞑虏也已经衰落,上国只需援助一些枪炮,我们就能驱逐鞑虏,重新成为上国的藩属了!”
宋时烈说的是一口流利的汉语,礼仪也无可挑剔,加上那副有德之臣的容貌,怎么看都很有说服力。
朱慈烺当然也是相信朝鲜国的忠诚的,他赞许的点点头:“朝鲜国对我大明的忠心,朕素有所闻,也知道你们是不得已降清的......这也不怪你们,乃是我大明那时太过衰弱,无力庇护藩国。现在你们肯回来,朕当然是高兴的。
不过鞑虏是非常凶残的!朝鲜想要和鞑虏斗力恐怕是不会取胜的,哪怕朕给你们火枪大炮,你们也打不过多铎,所以你们得和鞑虏斗智!”
斗智怎么斗啊宋大儒看着朱皇帝,等在他的“智谋”。
朱皇帝说:“朕听闻朝鲜来归,倒是想了一条疲虏之计!现在说给你听听......朕觉得与其让朝鲜和东虏交战,不如让东虏派兵来保护你们朝鲜!”
宋大儒有点傻了,这是什么意思
“陛下,您说让东虏来保护我们.....朝鲜”
“对,对,就是这样啊!”朱慈烺笑着,“朕是这样打算,朕要搞一场假的倭寇入侵,用假的倭寇假装入侵你们朝鲜国。你们朝鲜国再去向多铎求救,让多铎派兵保护你们,这样不就牵制了东虏的兵力”
这就是兵不厌诈啊!朝鲜国那么弱,他们要公开倒向大明,那大明得派多少兵去保护而且朝鲜和大清的边境线那么长,根本防不住啊!
这,这......还有这样骗鞑子的宋大儒吃了一惊,大明朝的皇帝怎么那么狡诈呢
虚假的倭寇入侵,倭寇是假的,入侵也是假的......这种事情也能造假
“陛下,您打算派多少假倭寇来”宋大儒眉头大皱,“派得少了,只怕东虏不当回事,派得多了......朝鲜国小,怕承担不起啊!”
朱慈烺笑道:“派多少人,多铎都不会救你们朝鲜的......所以朕要派出的是船队!一支日本国海军联合舰队去占领你们朝鲜国南部的岛屿,并以这些岛屿为基地,袭扰海参崴外海航行的东虏及西班牙国的船只!
现在东虏和西班牙在海参崴进行贸易,用毛皮、东珠换取枪炮。他们可以建立新军,并且大量装备枪炮,都得益于毛皮、东珠贸易。一旦海参崴贸易受到威胁,东虏就一定会出兵的。”
“这个......”宋时烈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儿,可又说不出哪里不对,“此事小臣不能做主,必须回去请示我国的大王。”
“好,好,”朱慈烺点点头,“快去请示吧!”
其实请不请示的都一样,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宇喜多秀家老爷爷都等不及要侵略朝鲜了,朝鲜国王答不答应的,又有什么关系
“陛下,小臣还一个不情之请。”宋时烈还有个要求。
“说吧。”朱慈烺笑道。
“小臣希望亲眼看一看《子论格物篇》的原件!”
第794章 大明学坏了!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大明学坏了!
过去那个堂堂正正,可以为万国表率的大明现在已经学坏了!
真正是礼崩乐坏啊!
都学会造假了,而且不是一般的造假,而是影响极其恶劣的虚假信息披露和重大的学术造假......
宋时烈是带着震惊、气愤、忧惧、绝望的心情走出老山孔庙的。
老山孔庙只是个俗称,正式的名称是大成至圣宫——“大成”两个字儿是《子论格物篇》出土后,朱慈烺加封给孔子的。而大成至圣宫则是儒家圣地,供奉着孔林出土的《子论格物篇》原件,而且由衍圣公孔胤正亲自主持。所以这座大成至圣公,也称为天下孔庙之宗!
不过宋时烈在罗大公陪同下进入大成至圣宫后,却以为自己来错地方了!
这里根本不是孔庙,而是兵圣孙武的庙宇!
什么孔子演武台,什么三千弟子点兵场,什么怒目持戈孔子像,什么孔子手托城关像,什么孔子以剑论道像,什么孔子百步穿杨像......总之,大成至圣宫里供着的就是专门砍人的孔子,比孙子还孙子的存在!
不过这种歪曲孔子形象的事儿在大成至圣宫这里也不算什么了,因为以孔胤正为首的大明儒生们还在歪曲孔子的道理。
胡说什么“勇者有爱为仁”,合着孔子的“仁”现在变成了先要会砍人,然后要勇于砍人和不怕被砍,最后刀下留情不胡乱砍人......原来孔子这么大一圣人,就是教砍人道理的
好吧,不胡乱砍人也是道理,总比乱砍人讲道理吧
最让宋时烈感到难以接受的,还是大明君臣在《子论格物篇》上的学术造假!
他已经见到了用威尼斯进口的玻璃罩子罩着的《子论格物篇》的原件——这可不是人人都有资格一见的宝贝,只有朱慈烺亲自批准,衍圣公孔胤正和负责值守大成至圣宫的一名大珰(大太监)才会一起用钥匙打开库房的铁门。
虽然整个过程充满了仪式感和神秘感,但是对古物很有研究的宋时烈还是确信自己看到的《子论格物篇》原件都是假的......因为这部在地下埋了2000多年,通篇字数多达数万,在春秋时代算得上是巨著的大作当中,没有一个字是宋时烈认不出来的,也没有一句话是宋时烈看的完全不知所谓的。
而且通篇没有一个错字,一个漏字,没有一个字因为年代久远而模糊得无法辨认的!
2000年前东西啊!怎么可能做到的
这得多少个巧合凑在一起怎么可能......既然不可能,那就说明这个《子论格物篇》根本就是个骗局,是在造假!
而且这场伪造至圣先师遗篇的事件在大明这里居然没有人敢公开揭露,就说明造假的幕后黑手是可以遮天的。
这样的人在如今的大明,只有一个!就是老山宫中的天子。
而这位天子也和大明历代先帝不同,狡诈阴险,连倭寇入侵这种事情也敢造假......伪造一个《子论格物篇》就更没什么了不起的了。
看来大明的儒学,要被这个伪造的《子论格物篇》给毁掉了!
以后儒学的正宗就在朝鲜了......
“宋先生,宋先生,您在想什么呢”
罗大公的声音在宋时烈的耳边响了起来,这时候他才发现自己出了洋相,正站在大成至圣宫门外面发呆呢!
那个“赛张飞”一样的衍圣公和那个徒有虚名的大明状元罗大公正笑嘻嘻的看着自己呢!
“怎么样”罗大公笑着问,“见过圣人遗篇的原件了”
“见过了!”宋时烈不傻,不敢说是假的。
“好好,”罗大公点点头,一脸的羡慕,“多大的福分啊!我这样的大明朝廷命官,还是状元,都不曾亲眼得见啊!”热点书
“那是天子厚待远人,”衍圣公孔胤正笑着,“不过也只有宋先生得见了,上回安南国的使臣来求都没给看。”
那是你们怕穿帮!宋时烈心道:现在假的已经成了真,有了许多学《子论格物篇》的儒生自觉会去维护,就不必捂得那么严实了......不过朝鲜国决不能上当!一定要坚持正确的理学路线!
《子论格物篇》里面的道理,对朝鲜国家的安定可大大不利啊!
一想到朝鲜的安宁,宋时烈就想起了“假倭寇海军”,造假造到这种地步,简直就是丧心病狂啊!
这样的行为,可不是大国上国当为之的!
......
大国上国的“造假皇上”朱慈烺现在可不觉得造假有什么不对的......兵不厌诈嘛!
至于学术造假......学问都是真的!只是借着孔子的名头推广,要不然也没那么容易就把“格物太学”开起来啊!
400个“格物进士”啊!
在自学上两三年,一个不必依靠洋老师的新式教育体系就能成型了!
所以朱皇帝现在一点也不知道错,还在继续领导大明走在学坏的路子上。
“都用软帆船你们能行吗”朱慈烺手里拿着一份“日本国联合舰队”的编制表一边看,一边发问。
“行啊,没问题!”郑建功拍着胸脯道,“飞翔号回来前,咱们的人的确不大行,但是现在已经行了......而且海军学堂的生员学的就是软帆,真要用硬帆反而不大行。”
原来朱皇帝准备让自己的“嫡系海军”出去闯荡了!
海军这东西,也是要实战磨练的。总是养在港口里面可不行!就得拉出去和强国海军较量一下。
当然了,朱慈烺不能挂大明的招牌——那就是和西班牙帝国宣战了!
这事儿不能干,得留有余地,不是怕了西班牙,而是真没那必要......你不去打它,它也没几年蹦头了。
但是不宣而战,挂上日本人的招牌去和西班牙人较量一下还是不怕的。
“要不要弄几艘安宅船”朱慈烺问,“既然是日本国的水师,样子总要有吧”
“不需要,”郑建功摇摇头,“安宅船就是废物,适航性太差,容易翻覆,火力也不足......开出去遇上西班牙人的大帆船就是送死,还不如咱们的大鸟船好使。”
大鸟船作为商船还是很不错的,适航性强,需要的水手又少,特别适合风向多边的中国近海。
但是作为战船,它们的速度慢了一些,不利于抢占有利的阵位,所以大明帝国的海军现在一律装备软帆船。
已经入役的数量也不多,包括“飞翔”号在内,一共只有7艘600吨以上的软帆船,亲自3艘是战船,其余都是武装商船。
不过7艘600吨以上(包括800吨的飞翔)的软帆战船的实力摆在马六甲以东,绝对是第三海军了!
第一海军当然是东印度公司海军......这个没得比,航海和海战的经验差太多了,而且人家还控制着马六甲海峡,随时从印度洋调集舰队,数量上也能碾压大明海军了。
东方的第二海军则是东宁水师!就是郑森的水师,郑森拥有10艘西式软帆战船,虽然没有飞翔号这样的大船,但是他还拥有技术水平一流的安平造船厂,可以源源不断的生产出软帆战舰。
第三海军就是大明帝国直辖的海军,7艘中型软帆战船,超过4500吨的总排水量,已经相当厉害了。
而第四海军,则是西班牙驻菲律宾殖民地的舰队......并不包括定期来访的属于新西班牙总督府的大帆船,以及属于西班牙太平洋贸易公司的武装商船。
新西班牙总督府的大帆船是打不动的,但是太平洋贸易公司的武装商船,倒是很不错的猎物!
第795章 吴三桂,平西去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大量装着洪兴三年式火绳枪(仿西班牙轻型火绳枪)的木箱子,正堆在新启用的南京浦口码头上,码头工人们用脚踏式吊车和独轮车将这些箱子搬上了几艘将要西行的长江沙船。
兵部军械司的军官们则和几个跟随吴三桂前来南京的平西藩军的军官,拿着本子和单据,一样样对照着这些将要发运的枪支。每一个箱子在装运上船之前,都必须开箱检查,点验数目,检查配件和枪支是否完好,无误之后才能重新装箱,贴上封条,搬运上船。
真是丝毫都不能马虎!
朱慈烺和吴三桂现在都在码头的一角,和军械司使陈克潜一起看似随意的走走看看,不时打开一个还没有贴上封条的箱子,拿出里面的火枪摆弄几下。
陈克潜看着朱慈烺和吴三桂都露出了满意的表情,就连忙补充上两句:“这批发往陕西的火枪都是南京浦铁、上海沈钢、泉州郑铁的产品,质量非常可靠......三大铁厂现在都请了许多荷兰国的大匠,修建了精炼炉、锻炉、150-300磅的水力锤、水力钻床、水力鼓风机和可变速蓄水池,还引进了他们的钣金法。
另外,大冶铁厂现在也建起了高度超过一丈的大高炉,专门开了特供军工的人参铁炉,用木炭炼好矿,再用石灰去渣。炼出的生铁再运到南京、上海精炼,泉州郑铁则用闽铁......有了上等生铁,再用水力大锤百锻而熟,打出来的熟铁品质极佳,再用来生产火枪和板甲,良品率就能大大提高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