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心里这么想,可是朱慈烺嘴上也只好说点鼓励的话语。

    “三弟真是我大明的勇敢王啊!”朱慈烺言不由衷的夸着好兄弟,“只要能守住榆林镇长城,北伐的首功非你莫属......等北伐取胜,朕给你换一个富裕一点的藩镇去镇守!”

    朱慈炯还没来得及跪下谢恩,崇祯上皇就插话道:“要不就把北平府封给三哥儿吧!”

    封北平府那不成燕王了

    朱皇帝笑着点头:“好啊,由老三镇守北平,朕就能高枕无忧了!”

    他现在说得挺好,但是北平设不设藩镇还不好说呢,得看北方的国防形势。

    而且藩镇并不等于闹割据对抗中央政府,节度使也不等于能世袭罔替,甚至不等于能终身任职——历史上唐朝的藩镇也不等于割据,只是节度使司的权限较大,可以兼管军民。

    其实明朝的一些镇守总兵,比如辽东总兵的权限也和唐朝的藩镇差不多。

    为朱慈炯争取到了移镇北平的承诺,还坑了朱皇帝30万两后,崇祯上皇和周后终于肯“放过”朱皇帝了,一家人有说有笑的进了武英殿的大殿。大殿里面已经摆上家宴了,山珍海味,还有朱慈烺最爱的白煮鸡蛋,应有尽有......

    帝王之家的亲情,真是让人羡慕啊!520小说

    在崇祯上皇那里吃了几个白煮草鸡蛋后,朱皇帝就起身告辞,回了自己的西洋楼。

    现在大明朝廷还在老山宫,所以朱皇帝不必召开两府会议,但是他今天还是要召见两个重臣。

    一个是赞助了朱慈炯三万多两的坤兴公主朱媺娖的夫婿郑建功,另一个是沈廷扬。

    朱慈烺到西洋楼的时候,他们俩已经候在那里了,就在朱皇帝的书房外面坐着,看见朱皇帝来了,双双起身就要行礼。

    “不必了,进来说话。”

    朱慈烺冲二人招了下手,就自己走进了书房了。

    朱皇帝在西洋楼里面的书房也是西式的,还安装了透光的玻璃窗,宽敞明亮。里面还放了几张皮沙发,是上海的西洋商人开办的工厂生产的。

    朱慈烺大模大样的在沙发上坐下,冲着跟前两人招了招手,让他们在对面的沙发坐下。

    “崇明侯(沈廷扬),厦门伯(郑建功),都准备好了”

    ”已经准备好了!”沈廷扬道,“北洋水师已经抽调出20条可以在近海活动的沙船,随时可以开赴朝鲜。”

    去海上冒充日本强盗有郑建功的七条西式帆船就足够了,其实有一条“飞翔”号就够了,载重800吨,装备44门大炮,船上的关键岗位还是专业的荷兰军官水手在负责。就这一条船,就是西班牙在东方的常驻舰队没办法对抗的。

    现在虽然已经有了海上君权号那样的“庞然大物”,但是在欧洲也仅此一条。载重1000吨左右的战列舰,在荷兰、英国、法国、西班牙的本土海军中也是主力舰了。

    在东方,800吨的“飞翔”号绝对是巨无霸了。

    不过在岛屿星罗棋布,水文非常复杂的朝鲜近海,800吨的“飞翔”号就不够灵活了,沈廷扬的那些沙船才是最合适的舰船。

    所以朱慈烺就把沈廷扬从旅顺口招来了南京,并且命令北洋舰队抽出20艘沙船调入大明海军的东洋舰队——现在大明海军下面有三大舰队,分别是北洋舰队、东洋舰队、南洋舰队,其中北洋舰队属于北洋通商外交使司管辖,东洋舰队直属大明朝廷,南洋舰队属于东宁军,就是东宁水师。

    “陛下,臣的七艘战船也准备好了!”郑建功也回答道。

    “好的!”朱慈烺点点头,“北洋的20条沙船即日调入东洋......北洋报个价上来!至于人员,也全部转入海军司。”

    北洋是个特殊的存在,是个半官半商的衙门,有点类似欧洲人的特许贸易公司,所以朱慈烺不能无偿将北洋的财产划拨给东洋舰队,而是需要照价补充。

    “臣已经将报价交给兵部造船司和大元帅府海军司了。”沈廷扬也不客气。

    “好。”朱慈烺又对郑建功说,“厦门伯,你的舰队尽快出海吧......争取抢在海参崴冰封前去露个面,就打倭寇的旗号。”

    朱慈烺为“倭寇”准备的旗号是“旭日旗”和“五七桐”,另外还有一面认旗,上面绣着“大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官宇喜多”的字样——这是给宇喜多秀家准备的!

    他现在可舒服了,住在琉球国的豪宅里面,顿顿大米饭!还能配上琉球国的腌苦瓜和岛豆腐,真是太幸福了......

    而日本的德川幕府则为了宇喜多秀家的失踪而暴跳如雷,松平信纲亲自出马去鹿儿岛城调查,岛津家的藩主岛津光久被逼隐居,让位给了年仅3岁的嫡孙岛津延久。

    “如果臣遇上西班牙人战舰,要抢先发起攻击吗”郑建功问。

    “攻击!”朱慈烺想了想,“驱离即可,不必击沉或俘虏。在完成了攻击海参崴的任务后,就返回朝鲜的釜山浦港口过冬......崇明侯,让你的20条沙船直接去占领釜山,也打倭寇的旗号。”




第799章 东方世界战争的开局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庆尚左道水军节度使金光孝是如今朝鲜王国资格最老的宿将了,他是丙子胡乱时候的斥和派首领,担任礼曹判书的金尚宪的侄子,当年就曾经领兵在南汉山城一带和清军激战,虽然屡战屡败,但是也尽了全力。在朝鲜臣服清朝后,金尚宪等斥和派大臣行情大跌,后来还遭到了清朝方面的追究,金光孝也被赴朝问罪的英俄尔岱拘回清国关押了一段时间。

    回国以后,深刻知道清国强大不可敌的金光孝就收起了斥和的主张,也不赞成国君李淏扩军备战和大清争斗的盲动主张。所以在当年的斥和派纷纷得到重用的情况下,金光孝却被投闲置散,派到庆尚左道水军节度使的闲差上养老了。

    这个庆尚左道水军节度使在任辰倭乱和之后的一些年中一度是个要紧职位,不过自打日本国德川幕府闭关锁国后,倭寇就渐渐成了一个传说......至少在庆尚左道这里,已经有50多年没有倭寇出没了。

    之前济州岛倒是闹过一回倭寇,但是那些倭寇似乎不是针对朝鲜国的,没有袭扰朝鲜本土沿海,甚至没有在济州岛上胡作非为,后来还是日本德川幕府和大明一块儿出兵将他们驱逐的......而在济州岛上的倭寇被驱逐后,日本德川幕府也没有占领济州岛的意思,而是将岛屿还给了朝鲜国。

    在这场虚惊之后,朝鲜王国的君臣们一致认为倭寇已经不构成威胁了,所以就更加忽视朝鲜南部的海防。

    庆尚左道水军节度使当然就成了金光孝这种不讨人喜欢的大臣的养老岗位了。

    可是就在金光孝以为自己会在这个位置上安安稳稳呆到致仕退休的时候,一个让他大感意外的消息从庆尚左道水军节度使管辖的釜山浦城传来了——和釜山浦只隔了不到百丈的海面的绝影岛居然被倭寇占领了!

    “倭寇有多少”驻防在蔚州城的金光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连忙追问从釜山浦来的军使。

    “回禀节度使,占据绝影岛的倭寇总共有20船,都是明朝式样的海沙船,但是却打着日本国联合舰队的旗号,首领姓宇喜多。”

    “什么日本国联合舰队好奇怪的名号,宇喜多......日本国有姓宇喜多的大名”

    “目前没有,”金光孝身边的一个知日的幕僚回答,“日本国早年的所谓五大老中倒是有一个以宇喜多为苗字的,叫宇喜多秀家。不过此人早就已经失势,在关原之战后就成了德川幕府的囚犯,发配八丈岛,估计现在早就死了,即便不死也有80岁了。”

    “可绝影岛那边怎么回事”金光孝问,“德川幕府也不可能派一个80岁的老头子来入侵朝鲜吧而且就20条船,能做什么”

    他又问釜山浦来的军使,“釜山浦的镇守使为什么不出兵夺还绝影岛区区20条船,上面能有几个倭寇”

    “节度使,镇守使已经派兵反击过了,但是倭寇的鸟枪非常犀利,数量至少有3000支,还有不少大炮,我军损失惨重啊!”

    “什么3000支鸟枪!还有大炮这,这还是倭寇吗”金光孝震惊了,虽然他也知道倭寇的鸟枪厉害,但是区区20艘船上就有3000支鸟枪,这数目也太惊人了吧而且还有大炮!

    “有多少门大炮”金光孝身边的幕僚也觉得不可思议,“那些大炮到底有多大”

    “有,每条船上都有两门大炮,威力很大啊!”军使说,“另外,他们还有几门架在车轮上的火炮,威力也不小,比咱们的虎蹲炮可厉害多了......”

    3000支鸟枪,20条炮船,而且还有几门大将军炮(其实是3磅炮)!金光孝心都吊起来了。朝鲜全国的鸟枪兵都没3000之数啊!还有20条炮船......如果釜山浦镇守使没有谎报军情,那么这伙来袭的倭寇可不是普通的海贼盗匪,而是德川幕府的精锐。

    在当下的日本国,能一下拿出3000支鸟枪和20条炮船来入侵朝鲜的,也只有德川幕府了!

    而且一下子拿出那么多的鸟枪和炮船,显然是要玩大的了......现在登陆绝影岛的倭寇,一定是他们的先头部队,真正的大军还在后面呢!一定是德川将军想要征服朝鲜啊!九桃小说

    “来人呐!”金光孝大声喊道,“赶快挑选50名壮勇,带上鸟枪和刀剑,做农夫装扮,陪本官去釜山浦查看!如果本官三天内没有返回,就向京城报告倭寇大举来犯的消息!”

    ......

    大明洪兴五年十一月中旬。

    遥远西域楚河。

    “伊拉拉塔(胜利的意思)!伊拉拉塔!”

    蒙古语的欢呼声,如山呼海啸一般,在这条位于吉尔吉斯山和伊犁山之间,以中国的“楚地”为名的楚河两岸响起。

    农历十一月的楚河河面早就已经冻结得好像石板一样坚硬了,足以让无数骑着战马的准噶尔勇士从上面通过,如洪水一般冲向楚河南岸的哈萨克联军。

    在九年前凭借区区600名火枪手据险固守就击败了巴图尔珲台吉亲率的25000大军的哈萨克汗国一代名君杨吉儿汗所率领的哈萨克联军,现在已经一败涂地了,被当年的事手下败将打得落花流水。

    因为杨吉儿汗的联军遇上了一支和他们一样装备了大量火枪和大炮的新式蒙古军队!

    而且这支蒙古军队拥有的火枪数量更多,拥有的火炮也更为犀利!

    九年前的战败,让巴图尔珲台吉深刻意识到了弓马骑射打天下的时代已经彻底结束了。如果准噶尔部落想要再现大蒙古的辉煌,不,哪怕仅仅想要生存下去,在肥美的草原上放养牛羊,繁衍子孙后代,那他们就必须和敌人一样拥有足够的火枪、大炮!

    所以在上一次兵败哈萨克后,巴图尔珲台吉就开始千方百计购买枪炮火药。先是高价从北方的罗刹开拓者那里购买少量的火绳枪,而这三四年间,来自蒙古鄂尔多斯部落的商人又给准噶尔部带来了质量稍差,但是量大价廉的“代王铳”,以交换战马。

    在弄清楚了这些“代王铳”来自已经复兴起来的大明天朝后,巴图尔珲台吉马上想到了通过向明朝朝贡获得更多枪炮的办法。

    于是他就向榆林派去了自己的使者,提出了归附大明的请求——这个事儿一开始的时候不过是忽悠人的把戏。巴图尔珲台吉才不会为了获得一些枪炮就和大清国对着干......他不过是一脚踏两船而已。

    而他的图谋似乎也获得了成功,大明皇帝同意了他的请求,答应给予大量的援助,还册封他当了个北庭节度使,但是同时还提出了索要他的六子噶尔丹为质和由准噶尔部出兵帮助大明收复安西镇这两个条件。

    在仔细考虑了一番后,巴图尔珲台吉就答应了明朝的条件,并且送出了噶尔丹。

    而明朝方面也没让他失望,在噶尔丹到达榆林后,就派人给他送来了6门3磅青铜炮和1000支质量上乘的火枪。

    在手下的勇士马马虎虎学会了使用3磅炮后,巴图尔珲台吉就立即下令西征哈萨克,以报九年前兵败之恨。

    而哈萨克的杨吉儿汗也不甘示弱,同样召集各部联军,在楚河南岸布兵设阵,和抵达北岸的准格尔大军对峙了一个秋天。直到楚河彻底冻结,双方才约定时间,进行决战。

    决战的结果,则是拥有6门青铜炮和至少3000支火枪的巴图尔珲台吉大获全胜!



第800章 打起大明的旗号!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一个十七八岁,长得却相当强壮,还穿着明朝式样的胸甲,头戴铁皮盔的青年在一群年纪仿佛的伙伴,骑马飞奔到了正在高处观战的巴图尔珲台吉马前。这青年的衣甲上沾满了血迹,右手还提了一个血淋淋的包袱,到了巴图尔珲台吉的跟前才猛一下勒住战马,战马发出吸溜溜的嘶鸣,前蹄高高扬起,然后才重重落下,砸在覆盖着冰雪的地面上。

    “僧格!”已经上了年纪的巴图尔珲台吉看着这青年,露出了宠溺的笑容。

    蒙古的传统都是传位幼子(嫡幼子),这个名叫僧格的青年就是巴图尔珲台吉的第五子,虽然不是最小的儿子,但却是年纪第二小的儿子。巴图尔珲台吉最小的儿子是噶尔丹,但是噶尔丹的母亲曾经和到访准格尔部的温萨三世活佛定了转世之约——就是请当时年老得病的活佛答应转世成为自己的儿子。老活佛答应后返回西藏,没多久就圆寂了,然后噶尔丹的母亲,也就是巴图尔珲台吉的妻子就怀了孕,后来生下了噶尔丹。

    也就是说,噶尔丹生下来就是转世活佛,当然不可能成为继承人了。所以眼前这位僧格就是巴图尔珲台吉的继承人。

    而今天这场会战,则是僧格参加的第一次大战!

    为了让儿子尽快建立威信,巴图尔珲台吉在一年以前就从下属各部落中挑选了500名武艺高强的青年,让他们充当儿子的伙伴。还给他们配备了明朝赠送的盔甲和最好的战马,还让他们集中在一起训练冲阵。

    就在杨吉儿汗的哈萨克联军被准噶尔军的炮火、骑马火枪兵和骑兵的轮番攻击打到奔溃的时候,巴图尔珲台吉当机立断,马上就让儿子僧格带领他的500铁骑投入进攻,向杨吉儿汗的大纛所在发起冲击,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斩杀哈萨克汗杨吉儿!

    哈萨克汗国出自金帐汗国,汗王是术赤的后代,虽然信奉天方教,但是国家的组织方式还是蒙古化的,其实就是一个游牧部落联盟,并没有强大的中央集权。一旦杨吉儿汗死亡,汗国就很容易分离。

    这样巴图尔珲台吉就能比较容易的征服整个蒙兀尔斯坦了——准噶尔汗国、哈萨克汗国所在地盘被波斯人称为蒙兀尔斯坦,意思就是蒙古人的地方。

    只有完全控制了这块地盘,准格尔部落才有了建立汗国的可能!

    站在高处观战的巴图尔珲台吉已经看到了杨吉儿的本阵被突破,看到了哈萨克汗的大纛倒了下去,唯一不能确定的,就是在哈萨克汗国拥有极大威信的杨吉儿汗有没有死去

    “父亲!”僧格这时已经下了马,双手捧着那个血包袱到了巴图尔珲台吉面前,“我把杨吉儿的脑袋带来了!”

    “是吗”巴图尔珲台吉大喜道,“拿来我看看!”

    跟在他身边的一个护卫马上去接过了血包袱,打了开来,里面就是一颗死不瞑目的首级。
1...249250251252253...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