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另外,朱慈烺现在已经准备砸血本整治淮河、黄河(下游)了,那么大的工程,能不小心提防着吗要是让多尔衮给破坏了,得亏多少钱

    如果黄河、淮河再跟着泛滥一次,大好形势就全砸了......

    就冲这个,四川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不可能成为大明的用兵重点。

    “四川的确很难打......”朱慈烺轻轻点头,“但也不能不打!也不能让流寇太舒服了,而且云南那边也不安稳,如果不在四川开打,就怕流寇腾出手去祸害云南啊!”

    朱慈烺说的冠冕堂皇,实际上还是为了藩债.......不打四川,二期债怎么发行

    而且......朱慈烺那么大一皇帝,怎么能用一个假项目蒙投资者的钱呢

    哪怕现在没有证监会可以监他,他也不能这么干啊!

    “马总督,”朱慈烺又道,“朕打算循平西、朔方例,设立川西节度使司和川东节度使司。前者统辖四川行都司、马湖府、乌蒙府、镇雄府、东川府、乌撒府;后者统辖遵义府、重庆卫(就是石柱、酉阳、平茶等几个土司)和贵州的思南府、石阡府。

    川东节度使就让秦翼明担任,至于川西节度使......由曾英出任此职可合适吗”

    “曾英虽年少,但是有帅才,的确可当大任。”马士英皱眉道,“但是川西、川东两镇境内山峦重叠,平地狭窄,不足以养数万忠勇之兵,继续朝廷支援军饷器械......”

    “朝廷每个月给两镇各5万两白银,”朱慈烺没有拒绝马士英的要求,“至于器械......还是直接发给川黔总督衙门吧!马总督,你还是当总督,不过不是云贵川总督了,而是出任川黔总督,负责从南线攻打四川的流寇。川西、川东两镇都归你节制,另外你再兼任贵州巡抚,贵州一省,每个月也给5万两协饷,还准巡抚衙门自行开征商货过税以筹集军费。”

    朱慈烺这回倒没让川西、川东、贵州再去发债融资,还是直接让朝廷发给补贴,两镇一省合计没月给15万两白银,一年就是180万两,再多就不给了,也给不起啊!

    现在朱皇帝的朝廷一年要给吴三桂、朱慈炯两镇总共50万两的财政补助,山东、辽东的大坑得填进去几百万两,现在再给川西、川东、贵州180万......光是这些加一块儿差不多就是1000万两了!

    说是烧钱,一点都不为过!

    因为烧得太凶,连户部尚书陈锐都外放去浙江了。

    现在户部




671.第666章 输得只剩下半条街了
    第666章 输得只剩下半条街了

    大明洪兴元年十二月。

    现在是武汉府一年当中最寒冷的时候,北风呼啸,雪花漫天,连滔滔东下的汉水和长江上都能瞧见一块块的浮冰。

    汉水和长江上浮满冰块场面,在后世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对于姚大桥和叶家鑫他们这届湖北人来说,是每年都能见着的场面。

    只是对他们二位来说,今年的冬天特别的寒冷......不是由外而内的冷,而是由内而外的冷!

    他们俩的心,现在都凉透了,如果挖出来兴许就是俩冰坨子!

    现在这两人,一前一后走在汉正街附近的一处堤坝上,旁边就是浮满了冰块的汉水......

    现在藩债的价格已经跌破了50两每张......姚大桥的仓位也平掉了,最后把账一算,他在这场藩债投机风潮中输掉了二十二万两银子!

    他是带着三十八万两杀进场的,现在只剩下十六万两......如果那三十八万两都是他自己的钱,倒也没什么。可是这三十八万两当中,有二十八万两是要在年关前付出去的货款。

    可他手头只剩下了十六万两,还缺十二万两......

    十二万两银子啊!

    如果是李自成打来湖广之前,姚大桥是不可能被十二万两银子给逼得天天来汉水边上转悠的。

    那时候他拥有湖北两三万亩的水田,光这些就价值几十万两了......可这些水田都被计口均田了,而且姚大桥还把这些土地寄存在了十二个举人名下。所以他连赎田米都没有拿到,几十万两的田产就这样没有了。

    不过在武昌府的家当还余下一点,足以支撑起大商人的架子,所以在李自成被撵走后,就借着朝廷急于找人去湖北收购白米的机会东山再起了。

    但是东山再起的姚大桥多少有点虚热闹,市面挺大,但是底子很薄,就靠借贷和拆东补西维持着。因为本钱不足,所以姚大桥这两年都快进快出,虽然赚了不少,但是也错过了粮价暴涨时赚大钱的机会。

    所以到了“藩债事件”前,支撑姚家表面繁荣的,就是十几万两的自有资金......

    现在这笔钱已经输光了,而且还倒欠十二万两!

    而他一输光,那个靠着他东山再起的叶家鑫也跟着倒霉了......

    叶家鑫现在是租地农场主,没有自己的土地,全是租来的土地在经营。经营的是不错,今年收成很好,刨去各项成本后,还有2000两左右的利润,其中1400两是姚大桥的,他自己有600两。

    好日子看着就要来了,谁知道姚大桥一下又亏空了12万两......这下叶家鑫和姚大桥合作的农场也保不住了——农场资产(农具和土地租约等等)都是属于姚大桥的。叶家鑫只负责经营,可以分三成利润而已。

    现在姚大桥一垮,农场就只能盘出去了,而叶家鑫除了600两分红,什么都得不到。现在还受了姚夫人的委托,得天天看着姚大桥......千万别想不开!

    这场藩债风波可是坑苦了一批武汉府的绅商,三天两头就有人想不开自杀了。

    而姚大桥输掉的数目可不小,在一堆输家当中都能排上前10名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想不开了,姚大桥忽然停住了脚步,面向滔滔汉水,一动不动。

    这可把跟着他的叶家鑫吓坏了。

    这是要跳下去了他要跳下去了,自己救不救呢那么冰冷的江水,下去很危险啊,还是算了吧!

    叶家鑫等了半天,姚大桥也没跳,于是他送了口气,上前几步:“姚大哥,你可别......”

    姚大桥仿佛没有听见他的话,只是自言自语起来了:“算好了,都算好了......汉正街上的铺子都保不住了,姚家大宅也得抵出去!这一把可是输惨了!我姚某人除了半条姚家宅街,就一无所有了!”

    输得只剩下半条街了,还是在汉口市中心的半条街!也不知道后世能值多少不过现在汉口的房价不高,姚家宅街也不是什么商业街,所以半条街也不值多少。

    “大哥,你还有半条街,可别想不开啊!”叶家鑫连忙开导道,“我现在就剩下七八百两银子的家当,不也好好的吗”

    “我难道不是好好的”姚大桥回头看了一眼叶家鑫,“对了,你这几天怎么天天跟着我啊我没欠你钱吧”

    “没,没有啊!”叶家鑫连忙摇头,“我,我这不是没地方去嘛,就琢磨着



672.第667章 以德服人
    第667章 以德服人

    “陛下,臣抵达富春(广南阮主的都城)时,占据安南北方大部的郑主郑梉刚好发动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南征,兴兵十万,还挟持了安南都统使(对内称皇帝)黎维佑一同南进。大有将南阮一举灭亡之势!

    而阮主阮福澜则遣世子阮福濒,大将阮有进率兵两万军北上南阮抵御北郑的边防要塞长德垒布防抵御。此战规模空前,如果南阮兵败,很可能会亡国。

    因为要全力应付北郑的攻势,阮福澜也无暇顾及普利安哥和柴棍,所以同意我朝向水真腊的乌迭王租赁土地,开垦耕种。

    另外,阮福澜也赞成四主共治,同保黎君。但是他担心黎君被郑主挟持,使得四主共治化为乌有。所以他希望能请一位黎君的子弟到富春坐镇......”

    郑森正坐在东湖宫内一处临水的楼阁内,向朱慈烺报告着他在安南、水真腊的收获。他的老爹郑芝龙则在朱慈烺右首边坐着,一张黑面孔上的笑容都要堆不下了。

    看样子,这位大明首富准是从藩债炒卖事件中狠捞了一笔!大明头号黑庄就是他啊!

    明君朱慈烺还没功夫和他计较,现在他的心思都在水真腊和安南问题上。

    郑森的这回出使安南、水真腊的时候正好赶上了阮郑广德决战——这可是郑主郑梉苦心筹备多年发起的一场旨在灭亡广南阮氏的大决战!

    为了确保必胜,郑梉还请了荷兰军事顾问帮着训练所谓御林军,还买了荷兰人的武装商船组成了海军,还购买了大量的火炮、火器,可以说下了最大的血本!

    而广南阮氏一边,因为占据的地盘都是新开发的“蛮荒之地”,安南人口比较少,而且还要压制新占地盘上的占城人的反抗。所以能够用来抵御郑主的兵力仅有两万。

    但是这两万人却是阮氏依靠葡萄牙洋将多年调教训练出来的精锐,还配有大量的战象,实力非常强大。而且阮氏还据有安南中部的险要横山和灵江,并且依托险要修建了长育垒和长德垒两条防线。

    不过在上一次郑阮大战中,长育垒被郑军攻占,现在护佑广南阮氏的防线就只剩下一条长德垒了。

    在这种岌岌可危的形势下,阮主阮福澜自然没有余力去阻止明朝势力进入水真腊。而且明朝染指水真腊对阮主也不见得是坏事......如果阮氏在长德兵败,造成广南失陷,阮主最后的据点可就是柴棍了。

    明朝如果在柴棍附近开了据点,阮氏不就可以向莫氏学习,托庇大明,苟延残喘了吗

    “咱们在水真腊租了多少地盘在什么地方”

    朱慈烺对安南国内的政治兴趣不大,因为他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灭亡阮朝的人名叫胡志明......现在还没出生呢!

    所以这次郑阮大战的结果多半还是不相上下。

    “陛下,”郑森答道,“臣在水真腊租了两块地,一块在普利安哥附近,乌迭王同意咱们在九龙江下游任选一处修建城堡;一块在金瓯角,也就是水真腊最东部的一处半岛,那里有几处港口,可以为行商南洋的船只提供食物和淡水,咱们可以任选一处港口。”

    “这个乌迭王还挺容易说话的......”朱慈烺笑了笑,“大师兄,你没用炮船去吓唬人家吧”

    前两年朱慈烺命令郑芝龙建造的10条西式战船之中的5条已经建成了,其中的2条在跑上海——浦贺航线,1条被郑建功要去当了训练舰,还有2条就跟着郑森去了普利安哥和富春。这5条西式帆船是以一艘在安平港的郑氏船厂内大修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武装盖伦船为样板修建的。也不是5条船一起开工,而是先开工1条,完工并海试后再开工2条,这2条完工后再上2条。

    所以这5条船是分了三个批次建成的,而第二批、第三批的舰船都比上一批有所改进——向战船方向改进。

    而郑森带去普利安哥和富春的2条盖伦船是第三批的那2条,使用了大量的暹罗柚木,拥有十分坚固的船身,还各配备了28门12磅红夷大炮。对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战列舰是不行的(这个差距不仅是船,更大的是水手),但是吓唬一个水真腊王爷还不和玩似的

     



673.第668章 郑皇亲,你是黑手吗?
    第668章 郑皇亲,你是黑手吗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只要是奸恶之徒,就一定会被查到的!”

    朱慈烺的脸色阴沉,看上去非常可怕,似乎动了真火!

    他目不转睛地看著郑芝龙,一字一顿地说:“老皇亲和大师兄来东湖宫前,张世泽、朱纯杰、苏观生就递了请见的折子,看来是已经查到什么了。老皇亲,不如咱们一起听听他们仨怎么说吧!”

    “好啊......那就一起听听吧。”

    郑芝龙被朱慈烺盯得心里直发毛,心想:这事儿不会和我家有关吧不能啊!我可没参与过藩债的买卖,郑森那小子在安南、水真腊晃悠,都不知道这事儿。郑建功那傻小子一心想要建功,全都扑在水师学堂上了,哪有功夫插手藩债难道是茶姑那丫头干的不大可能吧她要花钱写封信来要就是了......另外,这个藩债是怎么买卖的是摆摊卖,还是搁在店里卖

    炒卖藩债的幕后黑手当然不是郑芝龙了,他哪有那个水平啊!藩债什么样子他都没见过,也不知道是怎么交易的......

    他虽然是海商银行的大股东,平日里也会参与一些银行的事务,但是他真的不懂什么债券股票期货,听都没听说过。他参与银行事务也就限于拉客户和介绍放贷这些事儿......而且经他手介绍出去的贷款(都是贷给其他海商的),除非船毁人亡,否则一定能连本带利收回来。

    即便沉了船,也可以通过扣押和变卖船主在岸上的家产回本。所以坏账率相对利率收益而言是极低的。

    至于挪用海商银行资金,利用关联交易坑害银行之类的事情,郑芝龙是从来都没想过——这位大股东要搁在21世纪,那也是模范大股东啊!

    郑大股东心里发毛的时候,张世泽、朱纯杰、苏观生三人已经到了,他们早就在东湖宫这里等候了一些时间,所以得到宣召马上就来了。

    行完了君臣之礼,三个受命调查藩债炒卖事件的青天大老爷就开始一一报告调查结果了。

    “陛下,据锦衣卫所查,炒卖藩债,设套坑人的不是流寇,也不是鞑虏。”

    废话......郑芝龙的老师荷兰人也就炒卖个郁金香,李过和多尔衮怎么可能用债券期货这种东西坑人李过要有这水平还能当流寇

    “陛下,都察院也没发现有身在武汉的文武官员涉及炒卖藩债。”

    在武汉的官员根本没几个能分清楚炒菜和炒债有什么区别这帮封建官僚要么是八股文章写出来的,要么就是砍人专业户,谁懂股票债券期货

    真要让他们炒,没准就把锅子勺子拿出来了!

    “陛下,户部发现藩债的异常买卖都是通过海商银行进行的!”苏观生语气阴沉,一边说话,一边用正气凛然的目光瞅着郑芝龙。

    郑芝龙则是一脸的无辜,还向朱皇帝投去了求助的目光:皇上,你一定要相信臣啊!臣是忠商,不会干伤天害理的事情......

    “老泰山,”朱慈烺笑吟吟问,“你是海商银行的大东家,一定知道什么吧”

    “臣,臣,臣什么都不知道啊!”郑芝龙连连摇头,“而且海商银行的大东家也不止臣一人,还有......”

    还有一个大股东名叫朱慈烺!

    海商银行刚开始的时候就是郑芝龙、朱慈烺、沈廷扬三个大东家合股的。但是后来沈廷扬掉进办实业的坑了,在登州和上海开办造船厂、火铳厂、铸炮厂、火药厂、甲胄厂。哦,最近还迷上了造车,从澳门请来了能打造四轮马车的工匠,在上海的浦东开了马车厂。

1...187188189190191...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