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他怎么会怕明军的骑兵只是不想硬碰硬......明军的骑兵不是三板斧,而是一板斧的买卖,骑射不行,马术也平平,就是仗着一身好甲玩夹枪冲锋——他们的板条甲不仅坚固,重量也比较轻。所以穿着板条甲的明军骑兵给马匹带来的负重,要比穿着棉甲加锁子甲的清军轻不少,所以在一开始交战的时候常常能冲出高速度。
不过他们是一人一骑,而清军骑兵,特别是老八旗都是一人两骑甚至三骑。
所以尚可爱这种和明军枪骑兵交手多次的老兵,都知道要先避锋芒,耗其马力,然后再换马交锋,就能稳占上风了。
“尚章京,你带人先冲,本爵给你压阵!”杜雷最瞧不起贪生怕死之徒,所以立即就给尚可爱派了个“死兵”的差。
自认倒霉的尚可爱只好硬着头皮带着手下的二百
第618章 皇阿玛心疼啊
密集的火铳轰鸣声,将多尔衮的注意力从正在向牛家庄开进的大股明军吸引到了正前方的战场。他转过头,只见在己方炮兵阵地的左前方已经出现了两个正在互相开火的步兵方阵!
随着铳声响起,两个步兵方阵都冒了白烟。多尔衮连忙举起望远镜细看,就两个方阵中的士兵都扑倒了不少,显然是中了子弹。
突然,在明军车阵的右翼又响起了阵阵闷雷般的声音,同时也冒出白烟。这是明军的火炮在射击!黑色的弹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窜入清军步兵方阵当中,顿时就是几排大活人一个接着一个扑倒!
多尔衮心头一阵抽痛,被打死的人当中可有不少是老八旗,而且还是正白旗的人......龟山这一役,多尔衮当然有必胜的把握。可他也知道,如果这一战打成杀敌一万自损三千的胜利,那么再来几次这样的“必胜”,大清国也就胜利走向灭亡了。
也就是战无不胜,最后不知怎么就亡国了,想想都要哭啊!
所以多尔衮的如意算盘是打一场能让朱慈烺痛彻心肺的战役,然后就能愉快的讲和了。
如果今次这一役不能让朱慈烺疼死,这家伙要一直打一直打,就算屡战屡败,也能把大清国给“败光了”......
可是知道情况不好,多尔衮也没办法中途叫停啊!他还得硬着头皮给阿济格尼堪派去援兵,同时他又命令自己的左翼,也就是摆在小王庄,以镶蓝旗为主的上万兵马向明军的右翼包抄上去。
“孔圣人保佑......刀枪不入啦!”
多尔衮这边刚下达完命令,前方又炸了锅。那伙从车阵中冲出来反击的明军呼喊着口号发起长枪冲击了!
原来在双方的火铳兵互相开火的时候,他们就在往前顶——曲阜军的火铳兵也会轮射,虽然有点乱哄哄,但还是能够在正确的距离上瞄准开火的。
而清军的火铳兵一样会这手,称为九进十连环。也就是将火铳兵分成十排,前排打完后排上,十排全部打完就向前进了九次。
现在双方的排枪都轮完了,该长枪手、刀牌手上去拼了!
战场当中喊杀震天,而炮声则越来越稀疏。虽然双方的3磅炮都是青铜材质的,理论上不需要专门的冷却时间,用湿拖把、干拖把等物件清理一下炮膛,再加上复位和瞄准的时间,基本就足够冷却炮身了。不过在连续射击了一个时辰后,患有“炸膛恐惧症”的双方炮兵都变得异常小心,射速也降到了大约五分钟一发。
与此同时,双方的步阵则展开了血战!
参战双方的人数相差不多,清军的个人战力较强,但是明军枪阵的冲击力也不容小觑。所以在双方碰撞开始后,明军一度占了上风,打得老八旗的兵士节节后退。不过枪阵冲锋过后,悍勇善战的八旗兵很快就扳回了局面,很快就将本来就不太严整的曲阜军方阵冲乱,两军陷入了混战。
而混战又特别讲究个人的勇武,曲阜军很快就处于了下风。不过八旗兵要吃掉这两千多人也不容易,因为他们的防护很不错,少量装备长身铁甲,大部分人都有布面铁甲。寻常的刀剑不大容易伤着他们,得用钝器敲打才行。而钝器打击的效率也不高,所以双方的战斗很容易陷入了焦灼。
另外,两边都有一些弓箭手还在对射。都是抵近射击,瞄准对方身上的无甲部位射箭。八旗兵射箭的手艺可比曲阜军的弓箭手强多了!所以被箭镞射翻的大多是曲阜军的勇士。
随着战斗的持续,形势对曲阜练军越来越不利,最后史可法不得不鸣金收兵,让他们退回车阵休整。这个车营出击的时候人数超过了三千,最后退回来的时候只剩下了不到两千三百,差不多八百人在不到一个时辰的交锋中送了性命......
不过他们牺牲也不是没有价值的,他们为车阵的重整赢得了时间!
就在两军激战的当口,史可法又从其它三个方向上抽调了一些大盾和车兵填入自己的正前方,还让人用人畜尸体修补了被清军大炮轰烂的车墙。
此外,清军在这场火铳互射加短兵相接的交锋中也不是完好无损。
他们损失了将近四百人,包括两百余名正白旗的正兵!
 
第619章 皇阿玛,你得算清楚了
随着几声号炮响起,原本只有少量满洲两黄旗的骑兵在附近警戒的的那片树林,突然炸了锅一样的沸腾了起来。
不计其数的清军骑兵突然就从树林当中涌了出来,如潮水一样扑向了牛家庄,震天的马蹄声响彻战场,连大地也为之轻轻颤动。不到一炷香的功夫,清军前锋已经冲到了牛家庄以南两三里外。李元胤指挥的两个骑兵营正守在那里,清军的伏兵一出,他们就已经察觉了。
面对多到难以计数的清军,他们却不能退走,因为牛家庄内的血战还在继续!
黄得功和李成栋都打得昏了头,产生了严重的错觉,以为自己的部队可以很快把清军撵出牛家庄——只要能占据牛家庄,他们就能依托有利地形坚守一段时间了。
这个牛家庄可不小啊!在天下大乱前,可是个拥有两三千人口的大庄子,属于一个庞大的牛姓宗族,现在虽然完全破败,住在这里的牛家人不是死了,就是去东南当了难民,也有一些投了曲阜军,但是庄子的房舍围墙还在,足以挤进去**千人。
他们只要能守在这里,就一定能坚持到朱慈烺率领的两个师赶到,到时候就能大获全胜了!
求胜心切的黄得功和李成栋低估了从树林中杀出了的清军的数量,以为只有区区数千,所以就让在牛家庄外警戒的骑兵去迟滞一下突然杀出来的清兵。
与此同时,杜雷和尚可爱的指挥的清军却远比黄得功、李成栋想像的要顽强。虽然他们丢掉了半个庄子,伤亡和失踪的人数也超过了千数。但是他们仍然死守着剩下的半个庄子,和明军逐房逐屋的争夺。整个牛家庄已经变成了一座血肉磨坊,拼尽全力厮杀的两军将士全都厮杀惨重,人命不要钱似的在消耗,可战况却依然是胶着的状态。
“大人,东虏的伏兵太多了,远远不止几千,兄弟们根本抵挡不住啊!”
李元胤的声音忽然传来,打断了正在商量怎么用尽最后的气力发起猛攻的黄得功和李成栋。
李成栋转头一看,就看见自己的养子浑身是血,在两个甲士的搀扶下站在那里,年轻的脸庞上全是焦急的神色。
“大人,黄总戎,大事不好,东虏的伏兵太多了,无边无际,怕是有两三万人啊!弟兄们挡不住,实在挡不住......”
“什么有那么多”李成栋倒吸了口凉气儿。
李元胤的话语都带着哭音了,“大人,快突围吧!再不突围,就来不及了!”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所言非虚,李成栋和黄得功二人这时都注意到了如滚雷一般的马蹄声音,还有怒涛一般的喊杀声!
这绝不是几千人就能弄出来的动静!
“虎山,如何是好”李成栋一时没了主张。
黄得功脸色铁青,“只能撤!牛家庄一时打不下,外面的清军又有两三万,不撤出去就是死路一条了......”
“好!”李成栋重重点头,“我带骑兵去杀条血路出来,虎山兄带步兵跟上!”
黄得功重重一叹:“逃出多少算多少吧!”
接着两人又无言的对视了一眼,就分别去整顿部队,准备突围了。
李成栋的两营骑兵刚才在牛家庄外面战了一场,损失过半,现在只剩下不足400骑,黄得功手头还有点零散的骑兵,都是跟随他多年的家丁死士,现在也都交给了李成栋,两家一共凑了500骑,不敢往北突击了,都从庄子的东面往外冲。
而黄得功则整顿了步兵,留下了三四百豁出去的死士在庄子里牵制清军,还把所有的炮兵都留下来,8门3磅炮都对着北面拼命开火,吸引清军的注意力。然后黄得功就亲率七八千步兵涌出了牛家庄。
不过黄得功并没有走太远,几千两黄旗的骑兵就如同洪水一样冲过来了!
这几千骑兵是清军后翼(伏兵)总帅,镶黄旗固山额真爱新觉罗拜音图直领的后备队。
拜音图指挥伏兵杀出树林后,就立即将部队分了三路,一路由正黄旗的固山额真谭泰率领,冲入牛家庄去增援杜雷;一路由苏克萨哈指挥,绕到牛家庄以北去断明军的退路;一路自领在牛家庄南面待机。
发现明军从牛家庄东面突围后,拜音图就立即亲率骑兵上来追
第620章 大清要利空出尽了?
济南府,肥城县。
县城的大堂当中,紧赶慢赶还是没赶上决战的洪兴皇帝,正和屡北屡战的史可法、高鸿图、左懋第、黄得功、李成栋、李士元他们大眼瞪小眼呢!
他的兵是24日深夜才开到龟山战场以北20里外的云蒙山上的。
这可不是差了一点,而是差了一支优秀的侦查骑兵!
多尔衮的斥候逻卒一路放到了泰山边缘,朱慈烺的三万大军一出泰山他们就知道了。
所以在朱慈烺的大军登上云蒙山高地前,多尔衮就流着眼泪得胜而归了......
朱慈烺看着史可法,静静问道:“史督师,损失情况计算好了么各部还能打下去吗曲阜那边......能不能守住”
朱大皇上现在真正关心的并不是几个军阀家的损失情况,因为退到肥城的败兵可不老少。虽然一个个都丢盔卸甲,狼狈不堪,但是只要人在就好......补充点长枪、火铳、盔甲什么的,再发点银子批点土地安慰一下心灵,又都是大明的好官兵了。
但是曲阜城的得失却是个大问题!
因为“孔林倒斗”这事儿是朱慈烺抹黑多尔衮和做空大清国的题材,而且还是个重大的题材。
天下读书人就因为这个题材,纷纷站在了大清国的对立面,而大清国的行情也因此一跌再跌。在原本的历史上,大清国这会儿都“万绅归心”,要“顺治天下”了。可现在跌成什么样了连山东、山西都摆不平。
身为一个前“炒作行业”的资深从业人员,朱慈烺太知道“利空出尽”和“利好出尽”都意味着什么
多尔衮和大清国要止跌,就得拿下曲阜这个利空的源头!
拿下曲阜,不论是三拜九叩头的遵孔,还是真的倒了孔子的斗,“孔林倒斗”的故事都结束了。
到时候大清国的行情一定会反弹的,大清国再怎么不景气,也维持着一个和南明分庭抗礼的架子,还开个华夏第二大的官铺子!
所以在龟山之败后,曲阜得失就成为大清国能不能止跌回稳的关键了。
“皇上,臣,臣......”史可法说着话眼泪就下来了,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臣等已经初步点算过了,从滋阳撤退开始算起,各部合计减员一万六千五百余人,虽然这几日陆续有兵丁归来,但是折损数目恐怕不少于一万五千数百!车辆、粮草、马匹、火炮等物,全都丧失殆尽!逃到肥城的各部人马不足三万,而且半数赤手空拳,如果不能补充甲械辎重,这里的三万人也无力再战......皇上,曲阜怕是不守了!”
朱慈烺的心就是一沉!
聚集在肥城的败兵是什么情况,朱慈烺自己也看到了,不好好补充一番,的确不能作战了。
没有了这三万余人,朱慈烺手头就只剩下了两个步兵师和两个骑兵团,总共就三万余人。
而多尔衮那边,光是出现在龟山战场上的军队就有八万到十万之众!
朱慈烺也不敢拿手头的三万人去和多尔衮的十万八万九旗兵拼命啊!
这三万人就是山东战场上的定海神针,打没了朱慈烺可就得亏到淮河南岸去了!
所以摆在朱皇帝跟前的正确选项就是避免决战......拖下去,哪怕让多尔衮拿下曲阜,破了“孔林倒斗”的局,也要坚决拖延。
只要山东的局面可以维持,大清国的反弹高度就有限......接下去,哪怕继续让史可法打败仗,一万五六千换多尔衮四五千,败个十次八次的,也把大清国给“败”没了!
史可法现在主动说曲阜不守,恐怕就是打得这个主意。
朱慈烺又将目光转向了高鸿图和左懋第。
“皇上,”高鸿图拈着胡须,眼睛一眯,一副老谋深算的样子,“臣等虽然兵败,但只要山东大局不坏,休养数月,就能恢复元气了!”
到时候又能去打败仗了......
左懋第道:“曲阜其实是坚城,只要衍圣公不动摇,就没有陷落的风险,现在最怕的是......”
啊!还有个孔胤植呢!
朱慈烺瞄了一眼史可法,心里就埋怨:你为什么不让他评鉴鹤顶红呢
为了保卫孔林而操劳致死......多好的事情啊!可以风光大葬,还可以为后世表率!
现在怎么办万一这个货献了曲阜当了汉奸,丢的是孔子的人啊!
“皇上......臣去一趟曲阜如何”史可法也知错了,只好设法补救。
&nbs
第621章 衍圣公,你别跑!
曲阜。
衍圣公府的几个家臣飞也似的直入曲阜大要塞。这些家臣都的一身行走江湖的刀客打扮,没有骑马,都是步行而来的,满身的尘土污垢。之所以称他们为家臣而不是家丁,那是因为这几人全都姓孔!
而且还不是后来改的姓氏,而是祖传姓孔的!有两个是兴字辈的,得管孔胤植叫伯父。还有一个和孔胤植平辈,可以管孔胤植叫哥哥。
不过他们都不是嫡系,而是和孔胤植血缘很远的旁支。
孔子的后裔众多,在后世多达三百余万!在明末虽然没那么多,但是人丁兴旺,光是丁男就有数万之多,其中大半属于北支,也就是由曲阜孔氏繁衍而出的。
不过这年头连朱明的贵胄都朝不保夕,何况孔氏的子孙如果是衍圣公的近亲还能照应一二,那些远宗旁系,可就管不过来了。在太平盛世的时候,这些孔氏旁支还能稍微沾点余荫,过个耕读传家(就是收租读书)的日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