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大清摆在这一带的是正绿旗的二三十个牛录,而大明一边则是高鸿图麾下的武装地主——两边都有刀把子,而且还有深仇大恨!这一带的土地原本都是山东这边的地主老财的,现在给大清绿旗圈了那么多,这恨有多深,拿脚后跟想想都明白了。
所以大清河、土河一带在这一两年中可是三日一小打,五日一大打,两边的打手都历练出来了。
现在清朝那边的绿营兵一缩,那还不是大明的地主武装翘尾巴
如果没有强大的骑兵可以扫清沿途,这一路上光是应付小股部队骚扰伏击,就得大大拖慢博洛这股清兵的行军速度了。
&n
615.第610章 多阿玛动了
第610章 多阿玛动了
凭心而论,朱大皇上的“堡垒战术”用得还是不错的。比起那个“堡垒推进,步步为营”的光头,还有那个“结硬寨,打呆仗”的曾剃头可不差什么。
但问题是他遇上的多尔衮是个运动战的高手!
历史上清军第四次入关的主帅就是多尔衮!这家伙从东北一路溜达到山东,一路烧杀抢掠,屠城无数,济南之屠的罪行就他干的!那次他是崇祯十一年入的关,到十二年才大摇大摆离开,所获人畜多达46万2千3百,是顺治元年全伙入关前的五次入关之战中掠获最多的......
朱慈烺的“硬寨呆仗”遇上多尔衮这个运动战高手,玩不大转那是很正常的。
当然了......这并不等于“硬寨呆仗”的路子错了,而是寨子不够硬,堡垒还不够多。
一句话,投入还不够多!
毕竟朱慈烺收拾东南江山的时间并不长,还不到四年,能做到现在这种地步,已经很不容易了。
聊城行在,史可法、高鸿图、左懋第、黄得功、李士元、李成栋、郝摇旗、王七、阎应元等人,已经奉命赶来,军议随即展开。
“皇上,臣以为东虏的南线军是虚的......这一路再怎么,也过不了淮河啊!淮河就算能冻上,也没人敢在上面走啊!而且咱们在凤阳府和应天府还有两个师可用,还有不少步兵团驻防在沿淮各处紧要,算不上空虚。”
黄得功在军议上提出了和李岩相反的看法,虽然清军现在还占着他的一个县,不过他却一点不着急。
他顿了顿,又说:“臣以为东虏真正的目标还是济南府!因为东虏和咱们交战的目的,就是要占有山东......特别是山东的济南、青州、莱州和登州。只有占住这四个州府,他们的关外老家才能安稳,天津卫门户才能安稳。”
“黄总戎所言极是!”高鸿图也赞成黄得功的看法,“济南府送上来的军报上说,东虏大军不同以往,并不以掳掠钱财人口,所过堡寨只是勒索些粮草供应,显然是想收拢人心......所以臣觉得,东虏所图者,乃是土地人口,不是金银财宝。”
“皇上,臣也意味东虏所图者,还是山东的土地。”左懋第说,“济南虽是山东首府,但是城池残破失修,也没有多少守军,如果遇上多尔衮的主力,只怕防守不住。如果济南有失,大清河两岸恐非国有,青州府也会变成前线,遭受东虏蹂躏!”
好像......有道理!
朱慈烺又看了看史可法,史可法在军事上一向是不大准的,可以当个反向指标!
“皇上,”史可法思索着说,“臣以为东虏的南北两路都是虚的,分散我军的兵力,以便与我决战并复夺聊城才是东虏的真正目的。”
应该是瞎扯吧
朱慈烺心里怎么想,脸上还是不动声色。
“皇上,”阎应元这时又道,“徐州不可不顾,济南也不可不救,聊城更有固守!”
朱慈烺看他一眼:“阎卿,我们有那么多兵力可用吗”
“皇上,”阎应元道,“东虏的南北两路军之中至少有一路是虚的,他们可以玩虚的,咱们为什么不能虚虚实实”
是啊!朱慈烺一笑,虚虚实实的,朕最喜欢了!
阎应元接着说:“臣建议将陛下亲自领兵去救济南,军师领兵去救徐州,再将陛下的旗号留在聊城。”
“把兵力一分为三”朱慈烺皱眉,“是不是太散了”
阎应元道:“济南靠近泰山,陛下不必入城,也不必和东虏会战,只要占据山险之地,先摸清对手虚实,然后再作决断。
至于徐海方向,军师可以调动驻扎凤阳和南京的两个师北上,以三个师的兵力压向东虏,只要稳扎稳打,一定出不了纰漏。”
朱慈烺思索着:“倒是个办法!”
......
北直隶,大名府城。
大清皇阿玛多尔衮这个时候已经率领他的主力,从郑州秘密转进到此了!
之所以是“秘密”,是因为现在多尔衮和他的主力部队的真实动向,已经是大清帝国最高级别的军事机密了。
一方面,归德府城商丘成了公开的“皇阿玛行在”。凡是需要皇阿玛批阅的奏章,一律都由600里加急快递到商丘行在。而所有的皇阿玛诏,也都由商丘行在发出。
 
第612章 倒斗皇阿玛
多尔衮是大清顺治四年十一月十七日上午率部离开大名府城元城县的,随后通过已经冰封的卫河,向南经过清朝统治下的南乐、清丰、开州(以上都属大名府),然后再沿着封冻的广济渠向东北开进,穿过属于东昌府的濮州,进入了兖州府的郓城县,从郓城的梁山集一带穿过明军的运河封锁线,突入了明军的后方!
在多尔衮的数万大军面前,明军的运河防线,如同虚设一般!
所谓的运河封锁线,在运河没有上冻的时候的确不容易突破——渡河需要一点时间,而且明军在运河沿岸隔二十余里就筑一座简易棱堡,摆上几百人的守军(都是黄得功的部下),他们虽然挡不住清军从两座棱堡之间通过,但是却可以点燃烽火,派出传骑向聊城的主力部队报告。同时把运河上的船只都保护起来,给清军渡河制造困难,从而达到迟滞清军的目的。
但是运河一旦上冻,封锁线就形同虚设了。
两座棱堡之间相距二十余里,能见度差的时候相互之间都看不见!而且这年头火炮的威力、射程都有限,对于从两座棱堡之间通过的清军,固守堡垒的明军也只能看着他们大摇大摆的通过。
而且运河封锁线以西的州县,大部分都在清朝的控制下。大清的圈地授田和计口授田也不是白干的!明朝在这一带的统治基础——士绅地主已经被整个儿清除了!
不管是剃发结辫的绿旗兵丁,还是没有资格剃发的农民,现在都站在大清一边儿。
所以明朝很难恢复在运河以西的统治,即便占领了一些城池,也下不到基层。而且清军骑兵的优势有太大,在运河西岸的平原上往来纵横,明军的夜不收根本没有多少活动的空间,也就没办法掌握多尔衮大军的动向。
直到几万人的清军浩浩荡荡开到梁山集一带,才被附近运河边上的明军堡垒发现。等他们急急忙忙点起烽火,派出塘马向聊城告急的时候,清军已经大摇大摆的从两座堡垒之间穿过,向东而去,消失在茫茫原野之上了。
在聊城的提督七省军门行辕(对外还打着行在的招牌)里面,这时正是一副嚣杂吵闹的气氛。汇聚在这里的各路大员,已经没有了前一阵子克复聊城时候的意气风发,全都板着一张面孔聚在大堂上进行军议。
“这股东虏人数众多,至少有三四万众!咱们的大兵都不在家,泰沂群山以东,他们何处去不得”
“看着东虏行军的方向,应该是往曲阜而去的!现在泰沂群山以东,也就是曲阜城内储备丰厚!”
“而且曲阜地下还有宝贝啊!”
“曲阜地下孔林吗东虏还没忘了这事儿”
“不一定是孔林,孔林能有什么宝但是衍圣公传到现在都六十几代了!一千多年的世家大族,地底下埋着多少宝贝”
“是啊......怎么都得有上千万两吧”
也不知怎么了,这军议的议题很快就歪到倒斗上去了!朱皇帝发动的“虚假宣传”也真是坑人啊!一遍遍的舆论攻势给史可法、高鸿图、左懋第这些大儒都洗了脑!
现在他们都相信多尔衮他们家是兼职倒斗的!
既然要倒斗,当然要找个大斗比较多的地方倒了。
而在山东,就数曲阜这里大斗众多了。甭说孔林了,孔子死的时候他家还不富裕,不会有多少好东西跟着下葬的。
但是架不住孔子的后代混的好啊,一千多年的世家大族,多少祖宗风光大葬下去了而且有得埋,没得挖!
历朝历代都遵孔,国营倒斗的给他们家面子,不会去挖他家的坟。民营倒斗的又不敢去挖......
所以曲阜地下的宝贝,恐怕比天寿山(明朝帝王陵寝)都多!
现在东虏和读书人根本不是一路的,圈地授田、计口授田这种“杀人父母”一样的事情都干了,挖曲阜孔家的坟算个啥
“史督师,曲阜城防如何能够守住吗”
高鸿图问起了曲阜布防的情况。史可法露出了一点忧色,他这次可把曲阜练军的主力都拉出来了......不过更叫他担心的,还有
第613章 大战将临!
兖州府,滋阳县,打着大明天子旌旗的明军大营。
“仲及啊,如今南北对峙之势已成,两家势均力敌,一二十年内谁都甭想灭了谁。可是,南北两边亿万庶黎的日子也得过不是现在你们的人在辽东、辽西横行,咱们大清的人又在山东折腾,两家都不好过。咱们这么说吧,现在两家的人马还没大打出手,大家各退一步,都还能下台。之前皇阿玛想用河南的地盘换山东的地盘,你家皇爷不答应就算了。要不咱们就恢复战前状态......在兖州府、济南府划分一下边界。你们再把吕梁山的代王调去陕西,咱们也就不问甘陕的事情了。这总能行吧
只要你们的皇爷答应了,皇阿玛立即就让格格南下,交给你家皇爷......这可是交人质了!”
说话的是左懋泰,左懋第的堂兄,现在官拜大清国的广大兵备道(管辖北直隶的广平、大名两府兵备)。之前多尔衮驻跸大名的时候在接驾的官员中见着他,就顺手把他带上了。在攻克了泰安州,并且发现“朱慈烺”正率兵靠近后,就派他来求和了。
没错,多尔衮还是想要求和,而且他也不敢轻易和朱慈烺决战。
所以在泰安州搜罗了一些补给物资(他打泰安州的目的就是夺取补给)后,就立即弃城而走,向南逼近曲阜。不过没有敢去围攻曲阜棱堡,而是从曲阜城东的泗水县通过,绕到了曲阜县南,攻破了防守稀松的邹县。
在邹县修整的时候,多尔衮得知了“朱慈烺”的大军靠近了滋阳,所以就立即北上进入了半荒废的沂水大营,同时派左懋泰去求和,而且还降低了要求。
只求恢复战前状态,同时以陕甘(也就是吴三桂的地盘)交换吕梁......同时还答应立议和一成,就即交出东莪格格。
不过左懋泰并没有在滋阳见着朱慈烺,只是见到了自己的堂弟左懋第。
“大来,多尔衮是真心议和吗”左懋第一脸狐疑的看着当了汉奸的堂兄。
左懋泰苦苦一下,“怎么不真心实话和你说吧,皇阿玛本就没有多大的野心,只不过是得到了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才入关占据了北直隶、山西、河南的地盘......说穿了,就是捞一点是一点,实在捞不到也就算了。
这次入寇山东本就是不得已而为之......而且入寇山东以来,也不敢寻求决战,只是一味游斗避战,其实就是在以战谋和。”
左懋第吐了口气,对自己的堂兄道:“大来,皇爷军务繁忙,恐怕没有功夫马上和你见面,你耐心等上几天。”
左懋泰笑着点头:“好好,我等就是了。”
打发了堂兄后,左懋第并没有去见朱慈烺,因为朱慈烺这个时候根本不在滋阳,而是远在济南府的卧虎山城。
卧虎山城其实就是一座巨大的山谷,位于济南府城以南的泰山山脉当中。
早在高鸿图接任山东巡抚的时候,他就把这里当成了日后山东抗清的根本之地来经营。在谷口和卧虎山的北坡上修建了城池,还对周围的山谷、坡地进行了开发,种植了大量的蕃薯——这两年,穷得叮当响的山东团练军一年当中起码有五个月靠着红薯活命。
在济南府城遭到清军博洛所部骑兵的威胁后,城内的百姓官吏都一股脑的涌进了卧虎山谷避难,只留了一座空城给博洛。
不过博洛也没敢入城,因为原本驻扎在登州,准备在明年春天跨海远征大沽口的模范军中军师开到了青州府的博兴县,还派出骑兵营前出道大清河畔。
发现“大股”明军骑兵的博洛则退到了大清河北岸的济阳县城,继续和明军对峙,随后模范军中军师就在师帅王周和参军田意卿的率领下小心翼翼的开进了残破不堪的济南府城。
所以当史可程带着多尔衮的最新和平条件抵达卧虎山的时候,朱慈烺手头已经有两个师的兵力可用。
而且经过十来天的试探,也大致探明了大清河以北的清军不是主力。
“多尔衮在使诈!”
一向不怎么轻信别人的朱慈烺怎么会相信多尔衮真心议和
那可是大清皇阿玛多尔衮!多尔衮要靠得住,老母猪也上树了!
再说了......现在的形势基本上还符合大元帅府最开始的盘算——把清军的主力吸引到山东、辽东、辽西,以便在明年春天从海路进攻天津卫!
虽然原本要用于天津卫作战的三个师现在都投入了山东和淮北战场。但是投入辽东辽西的吴国勇、高杰所部没有遇到什么强敌。
所以朱慈烺就盘算着在明年开春后发动大沽口登陆作战,现在当然不肯罢兵议和了......
&nbs
第614章 天哪!史可法也会用兵了!
大明总督七省军门,加兵部尚书衔,克难中牟伯史可法怎么可能不会用兵
不会用兵他们怎么总督七省军门的
自从崇祯十七年督军北上勤王那一役开始,他就一直在带兵、练兵、用兵,还从无到有把大明北六镇藩军之一的曲阜练军给带出来了。
在这三年多的戎马生涯之中,史可法凭借着坚城精兵,和东虏打生打死打了总有三四十战,虽不是身经百战,但是放在明朝这边带兵的文臣里面也是数一数二的。
而且他不是和流寇、土寇在打,这三四十场大战小战的对手,全都是成色十足的东虏!
那可是俘虏了洪承畴,打死了卢象升的东虏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