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事实上,自从皇太极打垮了以漠南蒙古为根本的林丹汗后,东蒙古和北方的喀尔喀蒙古的势力就急剧衰退,先后被大清统治或压服。而远在天山南北游牧的瓦剌诸部就得到了冒头的机会,开始向东扩张,吞并喀尔喀蒙古和漠南蒙古的一些部落。
其中混得最好的就是瓦剌四部盟主的和硕特部,和硕特部的首领固实汗在崇祯九年的时候受西藏格鲁派摄政索南群培的邀请,出兵青藏支持黄教格鲁派。利用这个机会,固始汗先后并灭了喀尔喀左翼洪台吉却图汗(属于土谢图汗系的旁支)所部,西康白利土司顿月多吉(信奉苯教)和控制卫藏本部的藏巴汗。并且在青海建立和硕特汗廷,成为了青海大部、西藏、西康和天山南北(固始汗依旧是瓦剌盟主)瓦剌诸部的最高统治者。
如果单看地图,固始汗所建立的和硕特汗国就是个可以和大明、大清分庭抗礼的大国。
“陛下,这个和硕特汗国虽然地域辽阔,部民众多,但是却没有和东虏征雄的野心,早在固始汗东征前就遣使至沈阳贡马匹、方物。去年更是联合瓦剌各部二十二位首领联名奉表东虏,表示臣服。东虏朝廷则赐以甲胄弓矢,命固始汗统辖诸部......因此吴三桂现在是腹背受敌,四面皆是虎狼啊!”
吴国勇是吴襄的干儿子,自然要替吴三桂说话,尽可能把这位大清绿旗的处境说的困难一点。
朱慈烺瞅了眼吴国勇,笑了笑道:“和硕特汗国大而松散,固始汗一定无力压服瓦剌诸部首领,所以才要扯着东虏的虎皮吓唬人。东虏要指望他牵制吴三桂那是痴人说梦......一个西宁卫经营好了就足够抵挡固始汗了。”
“皇上所言极善,”吴国勇道,“可是吴三桂哪里有经营西宁卫的余力甘陕将门盘根错节两百多年,谁会服他这个外来户”
朱慈烺想了想,笑道:“这个好办......朕有办法!”
吴国勇心说:您当然有办法了,可是困在陕甘吴三桂可是有点走投无路啊!
......
大清镶绿旗的吴三桂的帽子,其实并不全是绿色的......而是黑边,红纬,红宝石顶的,只有帽子后面插着的双眼花翎,就是两根鸟毛,有那么一点绿色。
可就这么一点绿色,吴三桂就很不喜欢!
所以他基本上不会戴这顶稍微有点绿的帽子,除非和北京派来的官员见面,才勉强戴一下。否则这位大清平西王兼镶绿旗的吴三桂,要么就光头不带帽子,要不就戴一顶乌纱帽。
准确的说,他大部分时间都头戴乌纱帽,身穿大红蟒袍,蟒袍的正前方还有一块象征大明国公的麒麟补子。
没错,他现在就是一副明朝国公的打扮,脑袋上的头发也留起来了,头顶上还梳了一个小小的发髻。
不过他并没有回到明朝那边,虽然他打扮的跟个大明忠臣似的,但是手里端的还是大清朝的碗。
他现在占有的那点穷乡僻壤的地盘,一来和大明不接着,很难得到他那个坑人妹夫朱慈烺的支援;二来还和李自成、张献忠的势力接壤,他和李自成可是血海深仇,老李本来好好的要一统天下,都是叫吴三桂给折腾没了的;三来,他在宁夏、甘肃这一带的统治很不牢靠,他毕竟是个外来户,在当地可没什么基础,不能没有大清国这个后台。
所以他还是大清朝的平西王、平西大将军、镶绿旗的,也还是一个大汉奸!
而他之所以一副明朝国公的打扮,则是为了表示自己心怀顾主,随时准备倒戈回明朝当三臣。也只有这样,吴三桂才能暂时稳住手底下那帮甘陕军头。
这些人都是大明西北边军出身的,没有那么恐满,和吴三桂也不是一个系统的,凭什么认吴三桂当老大不就是因为吴三桂是打着大明朝的旗号过来的
第583章 平西王也当亏了!(求月票!)
现在最让吴三桂头大的,不是多尔衮,也不是李自成,更不是远在东南逍遥的朱慈烺,而是甘陕宁夏遍地都是的穷光蛋武夫。
甘陕宁夏素来是大明的军事重镇,遍地都是卫所军镇,属于文官治理的州府只有西安、延安、庆阳、平凉、凤翔、巩昌、汉中、临洮等八府,而且这八府地盘上还有不少卫所。更惨的是,八府当中西安、延安、凤翔、汉中这四个相对富裕的府还被大顺军(大西军)控制了。
原本属于卫所军镇的土地,吴三桂根本不能染指——那群甘陕武夫就指着这点土地吃饭呢!真要动那点土地,他们还不跟吴三桂拼了
而庆阳、平凉、巩昌、临洮四府的土地,又分给了跟着吴三桂而来的关宁军户。
吴三桂自己就落下花马池的盐田还有宁夏卫城、兰州城、平凉府城这几座城池,靠这点地盘苦苦支撑着诺大的西王府,根本不够啊,这两年吴三桂就一点一点的那自己的积蓄往里面填补......这个平西王兼大清镶绿旗的旗主居然还当得亏本了!
而且更可怕的是,吴三桂的现金流正在解决枯竭!他的王府库房里面,就快空的能跑老鼠了,这可怎么办啊!
“王爷,刘参将和贾掌柜一块儿到了。”
吴三桂正在宁夏卫城中的西王府(原来的庆王府)里面为了平西王当亏本的事情发愁的时候,他的心腹刘生和九大皇商之一的贾布斯一块儿到了。
刘生之前已经当上总兵了,但是因为“接客有误”被降了级,还被派了个苦差事,护送索尼、祖泽溥入青藏,顺便贩卖丝绸、瓷器、茶叶和食盐——现在吴三桂也是落魄了,再也没崇祯那样的冤大头给他的关宁军银子花了,又没足够的土地可以收租收税,只有千方百计的开财路。和青藏的和硕特汗国,西域的叶儿羌汉国进行贸易,就成了吴三桂的一条财路,赚不了几个,不过也聊胜于无。
而吴三桂用来同和硕特汗国、叶儿羌汗国贸易的四大商品中的丝绸、瓷器和茶叶(宁夏有青盐),又得通过九大皇商中的贾布斯贾大掌柜进货。说是进货,可吴三桂也拿不出本钱,就只能赊账。九大皇商中只有贾布斯愿意赊给吴三桂,所以贾布斯就在吴三桂的地盘上设立了不少商号。还在宁夏卫城内设立了“西北总号”,去年秋天的时候他就押着从海路运来的丝绸、瓷器、茶叶来了宁夏,把东西赊给吴三桂后,就等着开春结账,再运点西藏、西域的特产去北京贩卖。
而刘生是昨天才回的,这贾布斯一定是得了消息,一大早就在催账了,这是怕吴三桂没银子结啊......吴三桂想想都要流眼泪啊,本来好好一个大明国公兼国舅爷,在南京那边还不得富得流油就是收个贿赂都得是十万八万起的。就贾布斯这个级别的奸商,别说来要账,来行贿那都不够资格!
不过现在吴三桂穷的底儿掉,也不敢得罪贾大掌柜这个金主,而且贾大掌柜和南明那边是什么关系,吴三桂也是心知肚明......更是万万不能得罪的,所以他也只好亲自站在大殿门口迎接大掌柜贾布斯。
贾布斯是和脸色很难看的刘生联袂而至,瞧见刘生的脸色,吴三桂心里就是一沉——怎么会这样难道是生意做亏了
“下官刘生给王爷请安。”
“草民贾布斯给王爷请安。”
刘生和贾布斯看见吴三桂站在大殿外面迎接,赶忙跪下磕头,也不是满清的礼节,而是大明叩头的方式。
“快快请起,贾先生,您可是本王的财神爷,您跪什么呀!本王现在还欠您钱呢!哪儿有债主给欠债的下跪的道理”
吴三桂也不理刘生,赶忙去扶贾布斯——人家现在是债主啊!吴三桂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钱还而且他也不敢拿手里的刀子把这个债主给捅了,因为他现在只能靠着贾老板才能有点收入,要没了贾布斯,他连债奴都没得当!
吴三桂将贾布斯请进了大殿,刘生也跟着进来了,手里还捧着卷账本。看见吴三桂跟贾布斯分头落了座,他这才满脸堆笑着把账本递上去了。
“王爷,这是属下走青藏贩卖丝绸、茶叶、瓷器和食盐的账本,请您过目......”
“甭过目,本王
第584章 平西王,您得封建一点
千千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怎么搞封建”
吴三桂一愣,心想:本王可是大清镶绿旗的!会不知道怎么搞封建还用得着看书
贾布斯瞧着吴三桂有些不屑,于是就笑着说:“王爷,您还是看看吧......这书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叫小的带来给王爷您的。”
了不得的人物......吴三桂明白了,这是洪兴皇帝啊!
既然是洪兴皇帝让人送来的,那就赶紧看吧!哪怕没用,也得仔细去看,这可是态度问题!
吴三桂就当着贾布斯和刘生二人的面,翻开了这本《封建说》开始细看起来了。
这本《封建说》其实就是洪兴皇帝的朝廷在崇祯二十年春刚刚颁布的《内外诸藩法度》的“删选版”。原版的《内外诸藩法度》管得事情很宽,不仅管内藩,还管大明和外藩之间的关系。
所谓外藩就是那群名义上向大明称臣朝贡换取厚赏,实际上啥封建义务都不履行的藩属国。
朱慈烺可没那么好说话!你们随便给个三瓜俩枣的,就想从朱慈烺的国库里面搬银子世界上哪有那么好的事儿
藩属国就得有藩属国的义务,不能只拿好处不尽义务,这种虚热闹洪兴皇帝可不喜欢,他喜欢实实在在的好处。
另外,薄来厚往的事情,洪兴皇帝也不会干——藩臣在下,皇帝在上。打个比方,藩臣就是佃户,皇帝就是地主。佃户给地主交租子,而地主则逢年过节给佃户家发点赏,联络一下感情......可是地主发出去的赏怎么可能比佃户上贡的租子还多这样干,地主怎么当得下去
所以在《内外诸藩法度》当中,朱慈烺严格禁止了“薄来厚往”,同时也禁止“不贡”、“不敬”和“不臣”这三种行为。
所谓不贡,就是不按时纳贡——纳贡必须年年纳贡,不能想着就纳,忘记就算。如果因为某些特殊情况,实在没办法按时纳贡,也必须在事后补贡并且赔罪。
&nbs
第585章 大明贷王
哗啦哗啦的马蹄踏过土黄色的河水,当先一匹西番骏马已经先一步踏足这条缓缓流淌的大河东岸。紧接着又是十数匹骏马从一艘渡舟上被驱赶下来,踏着黄色河水奔跑上了河滩。而在河对岸,河滩上面这个时候还拥挤着几百上千匹骏马,正在马伕们的看管下等着上船渡河。
这里的上千匹骏马,就是大清第九皇商贾布斯从吴三桂那里弄来的西番骏马。在二三十天的辗转之后,终于抵达了陕西天保府吴宝县城和山西太原府永宁州碛口镇交界的黄河岸边。
黄河西岸是大顺朝一边的天保节度使王永强的地盘,而黄河西岸则是大明代王朱慈炯的地盘——这里原来还是一处“国境线”啊!
虽然大明、大顺现在还是刀兵相见的敌国,但是这处“国境线”上却看不到一点剑拔弩张的气氛,倒是“边境贸易”做得风生水起,还在这处黄河渡口东岸附近的碛口镇开起了榷场。
而碛口榷场正是贾布斯贾大皇商此行的目的地——贾布斯虽然不怎么会做买卖,但也不至于蠢到把青海的马牵去北京发卖,卖给谁去清兵入关才几年啊八旗兵怎么可能缺马而且还有蒙古马源源不断运过来,贾布斯的西番马怎么可能卖上钱卖不上好价钱,他的大特务可就要当亏了!
贾布斯的“皇商”也是承包的,自负盈亏,赚多少钱和锦衣卫北镇抚司分账,他自己可以拿三成。
所以特务要当,买卖也不能全然不顾!
而在如今的北地(不算山东),马匹价格最高的肯定是西安——张献忠也在整军备战,准备大干一场,而且他也有银子,转战天下那么多年,手头积攒的白银一千万两都打不住了。
不过贾布斯不敢去西安,那地方太没谱,也许赚个盆满钵溢,也许就撞在张献忠刀口上给宰了——这种事情也不是没发生过!被宰了的还是张献忠的陕西老乡,贾布斯一假冒的山西人哪里敢去
而西安马价高昂(其实那里什么都贵),也和张献忠的“不确定性暴走”有关。
而碛口镇榷场,则是如今北地(不算山东)马价第二贵的地方。因为吕梁山上的那位代王殿下,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在扩军备战,看来是准备和东虏大干一场了!
此时的碛口榷场虽然异常繁华,甚至超过了崇祯初年天下还算太平的时候儿,不过一次运来上千匹良马的大手笔,还是惊动了整个碛口商镇。连朱慈炯委派的碛口榷场总商陈文浩陈大财主都给惊动了!
身材肥胖,瞧着足足有一百八十斤的大胖子陈大财主不是碛口镇当地的奸商,而是从平遥迁来的山西“忠商”。
虽然大清朝那边的八大皇商一水的山西老坑,但是陈大财主并不是汉奸晋商——明朝的晋商多了去了,说他们个个都是奸商也许还有点道理,可给他们一个扣一顶汉奸帽子就瞎扯淡了。
而这位陈大财主那可是连奸商都算不上的,虽然他家在四五年前还是山西赫赫有名的私钱商人,每年从他手里放出去的小平钱比大明户部发出去的铜钱还要多......但是自打多尔衮在山西推行计口均田之法后,陈大财主就改邪归正了,带着多年私铸铜钱攒下的家产离开平遥老家上了吕梁山,还因为放债有功得到了朱慈炯的嘉奖,封了“忠义商人”!
所以他现在是真正的“忠商”,有证的,谁敢说他不忠,那就是反对吕梁山上的大明贷王!对,就是贷款的贷!吕梁山上的“忠商”们个个都把钱借给了朱慈炯,所以全都在背后管他叫“贷王”了。
“好马啊,好马......贾掌柜啊,你的马,额们都要了!开个价吧!”
在依山而建的碛口镇上,一处位于半山腰上的宅院里面,陈文浩陈大总商正笑吟吟的在和贾布斯谈生意——贾布斯并不是第一次上吕梁,也不是头一回从碛口镇过了,所以他和陈胖子也有那么几面之缘。
不过陈胖子并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只当他是乱世当中的一介豪商。
贾布斯笑吟吟伸出四根手指,“四万两银子如何额老贾为了这些西番马可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了青海,差一点就叫瓦剌人的骑兵给剁了,赚点辛苦钱......当然了,您老提代王殿下张罗碛口镇的买卖,也是极辛苦的,看看,人都瘦了一圈了!”
“可不是嘛!”陈胖子赞
第586章 咱们的机会来了
得,贾布斯真得亏本了......当锦衣卫镇抚也能当亏了,在大明朝他也是头一份了!
不过亏本也得把这买卖做下去啊!
要不然一千匹西番良马咋整运去北京能卖多少钱先不说,一路上的税卡就够贾布斯喝一壶的。
运去西安是赌脑袋......
至于运往东南,倒是可以卖上好价钱,但清兵在南边查得可紧了,搞不好就人马两空!贾布斯当然有路子可以把自己捞出来——他的九大皇商地位可是多铎给说来的。可问题是请多铎出面捞人没个二三十万两能行吗
所以贾布斯也只能把这一千匹西番良马留在吕梁山,于是他又和陈胖子讨了半天的饶,终于又给加了一千两,总共五千两现银,三万五千两借票。
现银在碛口镇就能拿到了,碛口镇这边现在就是个商业中心,许多背井离乡的晋商、陕商都聚集在此,大小商号开了一大堆,其中就有经营银钱业的。几万几十万的数目,不出碛口镇就能做成了。
不过借票得去永宁州城才能拿到了,因为“贷王”殿下的王府就在永宁州城内。这座州城距离碛口镇有七十多里,一路上都是大山连着大山,非常险要。这一带是吕梁山的腹地,周围山高林密,又有不少还算富裕的山谷,是个啸聚山林,落草为寇的好地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