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月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府天
.全部章节
盛唐风月 第四百八十四章 喜事连连
. .
一晃天子在东都一呆就是两百官臣属那些在东都没有私宅赁住多时之碍于开销或者不方也有不少都不得不四处寻觅合适的屋子。因为多出了这么一堆王侯公卿文武官东都的物价自然比平日浮涨了两成不一时低品官员自然暗自叫苦不迭。反倒是年复一年在京忙于科场的士子对于两京高昂的物价已经习以为如今天气越来越又到户部集阅的时往同乡好友等处丐食度日的更加比比皆是。
这一天户部集阅日之大批白衫世子出洛阳宫的情恰是浩浩荡荡蔚为壮散去之一时诸坊的酒肆饭铺人满为患。当一个年约二十许的青年和人群一道从宫门最后一路出了星津桥之他忍不住抬头望了一眼湛蓝的天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不自觉地悄悄握紧了拳头。
终于到这一天了京兆府试明经解只要能在明年的省试之中发挥出他就将作为有出身者等着候选
“黯之。”
听到这个声杜黯之先是一随即慌忙在人群中搜索了起来。很他就看到了那一辆高高挑起车帘的牛车那个正在向自己挥手的倩影。他心中一赶紧三步并两步从人群中挤出了一条待到了人跟前他就歉意地问道:“阿姊怎么来了?家中琳娘和朗儿都还小……”
“听说今年户部集阅人最想着这是你的大好日我正巧到南市就看看能不能遇谁知道这么我一眼就认出你了。”杜十三娘笑吟吟地打量着如今已经和杜士仪差不多高的杜黯见其身材挺拔眼神坚不禁满意地点了点“我还生怕你怯看到你这么精神我就放心了对省试在乐成坊不是什么清净地你那母亲又是不省心还是搬到永丰里崔氏来住。这事情十一郎已经和阿娘说好我也已经对老叔公通过气。”
“这……”杜黯之眼中闪烁着又惊又喜的光但想到嫡母韦氏的性他不禁又有些犹“父亲还好可只怕母亲反会因此不我还是……”
“说什么傻话”杜十三娘嗔怒地打断了杜黯之的不以为然地说“我还等着你一举题到时候给阿兄帮怎么能让你被后宅妇人之见给埋没了?她要如何去想是她的她要是敢有二自有嗣卫王妃说话好眼下不我先陪你回一趟乐成省得回头还要走第二趟。”
当初杜十三娘曾经在樊川杜曲老宅督促杜黯之读虽不是嫡亲姊但在杜黯之心目杜十三娘就和杜士仪这兄长一对自己有再造之恩。一晃他被杜士仪从幽州带回已经整整六年了。这六年中他渐渐弥补了早年不甚扎实的基再加上师长得如杜思温这般平日他可望不可即的长辈也对他颇为看他哪里不知道这是人家爱屋及乌?为了能够报答这照拂之他几乎是废寝忘食地读如今终于快到了考验的正日子
杜十三娘自从得知乐成坊有叔父杜孚置办的宅院之统共来的次数屈指可数。这一次若不是为了杜黯之的她也绝不会登门。此刻牛车停在门见人往里头通报时那慌乱的样她在腹中冷笑了一随即在杜黯之的指引下缓步而入。到了一座小小的屋宅知道这是婶娘韦氏的寝见门上的厚厚帘子被人拉开了一条紧跟着就慌忙撂她不禁更是皱了皱眉。
“谁这么没规矩?”
杜黯之眼这一眼望他就已经认出是自己的弟弟杜望之。王竣离任幽州都督之父亲杜孚官途不受荐为渔阳县丞的事被驳而后王竣虽一度拜却也一度贬早就忘了当初曾经赏识过杜孚这么一个人。所杜孚去年终于卸带着妻儿回到了洛阳乐成坊的这座私宅。杜望之如今虽已经十一岁但生性不喜读又被韦氏宠溺得骄纵无更对他疏远得他能做得也只有尽量少出现在其眼前。
因他自然不好对杜十三娘实言刚刚偷窥的人是只是亲自上前打起帘子将杜十三娘让进了门。
大约因为早年间没怎么照拂过杜士仪和杜十三娘兄杜孚总有些不愿意出现在他们面这会儿杜十三娘进只瞧见韦氏一人端坐在主位上。她上前用无可挑剔的礼节拜见过这位长辈之也没有寒暄客就直截了当道出了来意。
“什让二十一郎去永丰里崔宅备考?”韦氏此前见杜黯之只读始终不提科场之还以为这庶长子是自知资不敢去尝试那种失败的痛不过给外人做个勤奋苦读的样倒是没在意谁知道其今年第一次考明经就得了解送。此刻面对这个难以置信的消她当即反对“哪有这个道家里又不是没地方给他读书备不用麻烦外人了”
“崔杜本是姻何来外人之说?”杜十三娘淡淡地回了一见韦氏面色一显然知道失言她这才看了一眼杜黯用眼神安抚他一切自有自这才继续说“此事老叔公也已经知道很是支此前来信还告知嗣卫王请她给二十一弟多预备几卷前些年的经义策论卷子。叔父只有两个儿想来婶娘身为主总知道世家大族之所以能绵延不这读书仕宦是最好的出路”
这一番话有理有韦氏有心想拦可话到嘴边面对杜十三娘那明晰的眼她竟有些说不出口。就在这时外间一个婢女通传了一声快步进到她身边站定后弯腰躬用极低的声音说道:“娘郎主十三娘子要带二十一郎去读那就让他去。”
尽管韦氏咬碎了银可杜孚都松了她只能不阴不阳地吩咐人去给杜黯之收拾行可这口气她却着实吞不下。一想到刚刚杜望之人还在这可在门前偷窥看到杜十三娘之一转眼从后头溜出又不知道上哪儿她不禁恨铁不成钢地问道:“二十四郎人呢?”
“娘小郎君应是去骑马了”
“骑马骑他就知道骑马给我把他找回来写从今天每天不写完五百个不许他出门半步”
要是再这么下杜望之迟早要被他的庶兄骑到头上去
顺顺当当把杜黯之从乐成坊杜宅接回杜十三娘带着他回到崔宅过就亲自引他去看了自己安排好的客院。见其满脸过意不她就笑着说道:“当初阿兄暂居崔宅读书的时也是借住在这个院住的也是你这个房间。能不能像阿兄当年那样一举成就要看你的努力了。我已经请得阿娘允崔氏藏书楼中的你尽可借但切记不要贪你要考的是明经义才是根本。”
“多谢阿姊提醒”杜黯之深深躬身谢等杜十三娘上前扶起他他又讷讷说“若非阿兄和阿就没有今天的杜黯之我绝不会辜负这番照拂和期望的”
“你知道就多用这就够了。”
把杜黯之安置好杜十三娘便去了寝堂向赵国夫人禀可话才说到一外间却通传王缙来了。作为崔家的乘龙快王缙这些年越发气质内喜怒不形于但和崔九娘婚后两年却琴瑟和因而赵国夫人放下了心头一桩大倒也不太在意这个女婿虽在两京以辞采华茂名声远却始终不曾涉足科场。反对于他今天不曾带着崔九娘她倒更关切些。
莫非小夫妻闹了别扭?
“今日我来是向岳母报喜九娘有妊了。”
“哎呀”
不但赵国夫人立时喜笑颜就连杜十三娘也惊喜地笑开了。崔九娘虽是大大咧咧成婚已经将近两载尚未有动静也满不在但从赵国夫人到崔五娘再到杜十三却都心中担心。今日王缙不是遣仆人报而是亲自这更让她们又欢喜又欣等到陪着王缙说了一会儿又按照赵国夫人的吩咐送了其出杜十三娘免不了笑着又道了一番喜。
“喜事是喜可如果阿兄能在就好了。”
王缙仿若无心地叹了一见杜十三娘面露惘他便笑“我也只是随口说一阿嫂不用担心。阿兄在外不能和我相但至少还留得青山不像是岐王……”
想到四月里年纪轻轻便英年早逝的岐王缙和杜十三娘顿时全都沉默了。良王缙才开口说道:“明年制科听说会开文辞雅丽我打算全力一试。等了这么多年酝酿了这么多只希望能够如阿兄一般厚积薄发”
“那就预祝夏卿能够马到功成”
杜十三娘诚恳地祝福了一王缙不禁连忙道谢。然出门之他犹豫了片最终还是停住了步低声说道:“我知杜十九郎和宇文融李林甫有些来日前正好偶尔得知一事。御史中丞李林近来常常往来于源相国和裴兵部家。”
李林甫一直把源乾曜当成长辈一般走这是杜十三娘早就知道但所谓裴兵部也就是兵部侍郎裴光她却是第一次听说。想了想不明要领她就诚恳地谢过了王缙。等到晚间崔俭玄风风火火回把李林甫让姜度捎话的事情一小夫妻俩把两条消息一佐不禁面面相觑。
“还要立刻送信给杜十九么?”
“不。”杜十三娘轻轻摇了摇面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只要阿兄见到前应该就会明白的。至于如今这些消不过是补阿兄身在外一定会知道何者何者重。”
“也是”崔俭玄歪着头想了一当即释然“就连姜四郎那小子都对我他觉得他那表兄李林甫提醒杜十十有**不过卖个好而已”
.全部章节
盛唐风月 第四百八十五章 仁至义尽
. .
宇文统既然表达了那样的“诚意杜士仪在鄂州茶引司的事情自然投桃报人选也其他也全都按照宇文统的意思遴选安只在下头的吏员之安插了一个他从成都带来自己曾经在成都令任上用了将近两年的老令史。从鄂州启程之他把人叫到面前面授机宜却只郑重其事交待了一件事。
“水至清则无更何况人都是宇文使君安清廉也好刚直也我全都无法预料。留着你只为一件记录。我不要你相争相夺权揽只要你事无巨细把所见所闻一一记录下每旬经由云山茶行送到我手里即可。”见那老令史面露异旋即连忙答他又补充“另外就留心人才。茶引司所无论是流内流乃至于那些杂役甚至其只要你觉得是可用的可信都可以一律举荐给我。”
“杜侍御放这些事我一定会办好。”
“只要你能够做好这你在流外多勤恳不没有功劳也有苦我自会为你谋一个养老之地。”
这种承诺对于流外的胥吏来远远胜过财那老令史自然千恩万越发承诺会按照杜士仪的安排行事。而这一杜士仪也无意再见鄂州茶和宇文统登过一次吴王楼便匆匆再次启这次却是从陆路前往黄州。离开鄂州的那一日午在一处官道旁安设的茶摊休息他只喝了一口老汉殷勤送上来的茶他就不禁眉头大皱。
竟然是加了盐的
他喝不但纵观在此停下的赶路却多半对这一碗微微透着咸味的茶水很中不少与那老汉熟识甚至还嚷嚷着称赞他调味茶汤的手艺越来越高明了。听到这话的他和王容交换了一个眼却只见彼此都露出了一个苦笑
“人各有所不能强求。”说到这杜士仪若有所思地摩挲着下这才看着王容“此前鄂州鱼庄中竟然也知道我那本茶经。按理说一本书要传抄到距离成都数千里之遥的鄂不会这么这应决计离不开你的推广之力吧?”
“若无司马宗杜郎书定然不会推广至天更胜经卷;而若无颜氏子弟以及千宝杜郎墨和端砚也不会成为文人墨客的案上佳品;如今饮茶之风虽日渐盛可终究尚不曾完全走入平民百姓若不借用名人效你这茶引司若是停滞不捣腾这么一出的你就该哭了”
王容说得风趣幽见杜士仪哈哈大她就似笑非笑地说“不但是此前写信给尊师和玉真观主的时我还请她们多多推介茶如此两京盛天下自然效仿者更多什么时候文人墨客诗赋答和的时候全都不忘提一个茶这茶叶也就能真正风靡天下了”
“说到这我倒是从一本古书上看除了我在茶经上提到过的茶叶制还有另一种制茶制成的茶叶是红色……”
凭借变态的记忆把自己依稀记得的红茶发酵法对王容一他就只见王容登时眼眸发亮。平生嗜茶的她轻声重复着杜士仪所说的那道发酵工又念叨着红茶这两个最终笑了起来:“你的主意向来层出不我一定要试试对此前那封信和宇文使君的请你就打算当不知道?”
“装聋作哑只怕不至于听他们当那把尖刀就更加不行。”杜士仪想到这困扰了自己两天的问以及昨天晚上的决他不禁深深吸了一口一字一句地说“不管怎么宇文融也曾经是和我同乘过一条更听从我的引荐重用了郭也帮过我大大小小好几个忙。他如今看似风光无实则这些年也不知道招了多少记恨。于公于我都应该提醒他一声。至于他听或不那就是他的取我尽到了自己应该做的责也问心无愧了”
“杜郎竟是打算提醒他?”
王容一时不禁失声惊那稍稍大了几分的声音立时引来了四周瞩目。所幸他们周围几桌都是自己旁人见两个年轻男子说瞥了一眼也就过去倒是裴宁有些莫名地端详了两人一咀嚼着王容这句心中登时豁然开冷峻的脸上反而浮现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而当他看到卢聪鬼鬼祟祟往那边瞧看的时他不禁皱了皱眉。
这些天似乎老看见卢聪打量王是识破了她的女扮男装?
“卢郎君。”裴宁先叫了一见人没反他就提高声音又叫了一直到卢聪打了个激灵方才回过他便淡淡地问“你为何老是悄悄打量杨郎君?”
“啊我……我不是……”骤然被人揭破这一卢聪顿时又是慌乱又是尴一时语无伦次了起来。好容易等到自己镇定了一他想了想这些天自己看到的听到咬了咬牙就索性低声说了实“裴御我看你和杜侍御似乎有些亲能不能……能不能提醒他一句?男女有他年纪老大不却至今不谈婚姻这些天更和杨郎君一个男子过从甚万一被人说甚至于弹不是平白惹上一身麻烦?”
“嗯?”
裴宁登时愣住了。见卢聪说出这一下子显得手足无甚至更加慌他不禁嘴角一挑露出了笑容。之前雅州都督卢奇说儿子卢聪人老他还觉得有些言过其如今卢聪竟是把心一横说出这般会惹人不快的提醒心性倒是不错。只不这小子看人的眼力嘛……
“我知道了。”
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让卢聪心中七上八又是不安裴宁的反又是懊恼自己嘴太一时别提多纠结了。
然作为他所言主人公的两个这会儿却都没有注意到这小小的插曲。王容话一出口就知道自己孟浪发觉别人没太在方才如释重但仍不免担忧地看着杜士仪说:“你既然知道宇文融结仇甚甚至想要置张说于死他万一施政稍有闪圣眷不一个个仇人落井下他就绝没有好下场。他在官场二十资历远胜于你若提醒他必定会当作你推不但没反而平添怨恨……”
“幼你说得固然不但此刻怨若是他真的阴沟翻兴许反而能够恍然醒悟。即便他小小算计过终究相交一更何他已经让宇文统如此明示于你还能想得出更好的回复?所有宝儿将宇文统所劝之语一一记回头我写信去京城所引所也能够更加有理有据。”
杜士仪见王容登时哑然无他不禁苦笑了一将那一碗咸咸的茶汤一饮而尽。
宋憬尚且不敢上书请求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两他就更不敢认为自己有那样的威那样的执行力;而让他说动宋把宇文融推上那样一个地让其主导这样一场自上而下的地税改他也没有丝毫把握。说动不了宋憬固然是其但其二也是最要紧的一点他不认为宇文融就能用对人
单单一个益州成此前的括田括户就有多少的错漏?与其就此绑在同一条船不如他把话向宇文融说清楚他相杜十三娘定然不会在那样辗转紧急送给他的家书上说没有把握的他对宇文融把该说的话说宇文融若真的要就此视他为寇那也是天意了
歇够也就着茶水用了于杜士仪这一行人正要上路之却正巧遇见一行十几骑人在茶摊外驻马。杜士仪本待上可无意间瞥见其中一人竟有些眼依稀记得是当年他在尚书省都堂参加省试时曾经见过的一个亭长。而那人见杜士仪频频往自己身上打也不禁多端详了人几随即大吃一慌忙丢下缰绳快步上前恭恭敬敬地交手行礼道:“见过杜郎君。”
称郎君而不称官杜士仪自然知道对方不欲声当即笑着点了点因见其他人已经进茶摊去各自坐他方才笑问道:“这是要紧公于?既如我也不耽误你了。”
“是公但不要只是不好声张。不瞒杜郎如今我在鸿胪寺任令这次是护送一位渤海鞍羯的王子去一趟岭南。”兴许是一路过来颇为郁再加上他乡遇故那个自陈令史的胥吏自然是大倒苦水。
“黑水鞍羯年初入因不曾知会渤海鞍羯王同被其疑心和我大唐勾于是渤海王就打算派刚刚我提到的那位王子发兵攻打黑水鞍羯。此人曾经在大唐为质多自然百般谏说这形同叛最终渤海王却不但不还要杀他。此人奔唐相圣人本嘉赏其忠心封了他官可因为渤海王上书要圣人立时把人派去安假称已经黜到了岭可结果还被渤海王拆穿了。圣人一怒之贬斥了鸿胪寺两位官又姑且让我们护送他到岭南走一再回京也好对渤海王交待。就算一路不拘行可以游山玩可那位王子自然心情不我们这些护送的也无可奈何。”
这种匪夷所思的情杜士仪听得简直哭笑不得。然辞过那令史启程之越是思量此他越是鄙薄天子这番措置。
堂堂大唐天面对小小的一个渤海鞍羯竟然还不能庇护一个因为正言谏劝容不下而奔唐的渤海王反而要这样百般遮掩这难道不是恩不威不够?这还是如今年富力强尚未糊每每惦记着开边之功业的李隆倘若糊涂了会是如何光景?如此天实在难以称得上一个明字
.全部章节
盛唐风月 第四百八十六章 筹谋江左
. .
黄州、光州、舒州、蕲州、寿这五州乃是淮南道的产茶五州。然由于开元之饮茶之风才开始真正流传开相比西南这茶叶原产淮南之地这五州的茶叶产量要低得茶园数量也颇为有限。考虑到这种实际情在设立茶引司的时杜士仪自然考虑到了在茶引茶由这两种数量不同的凭证之再推出长引和短在路途远近上给予淮南茶商一定的优惠。
毕相比可以贩茶前往河西吐蕃的西南之淮南的茶叶种植还只是刚刚起需要的是鼓而不是摧毁性的掠夺。就连茶引茶由的价相比西南之他也调低了四成。当他先在黄州宣布了这个消息之茶商奔走相告。尽管所请茶引茶由均不能贩卖到吐蕃奚族契丹和突厥等但这种长距离运输本来就不是寻常小商贩能负担得起他们更看重的是付出代价的多寡。
抵达庐州之杜士仪却在去了庐州刺史署拜访出来在大门口和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碰了个正却是鲜于仲通。也许是这一路鞍马劳鲜于仲通看上去风尘仆仆颇有几分疲但一见到杜士他却又惊又行过礼后便连声说道:“汉州绵州两地事我便去了成都大茶引司复因得知明公径直往南去我正打算游历江想了想便出蜀东没想到竟然这么能够在庐州遇上明公”
尽管杜士仪已经卸任成都但毕竟在任上一年半鲜于仲通这一口一个明却也让他颇觉得亲切。尽管这所谓巧合遇上他并不太相可想到对方奔波千里的辛他自然不会点破此当即颔首笑道:“仲通辛苦了。随我回客舍说话吧”
鲜于仲通也是得知杜士仪出蜀的消息立刻从渝州雇船沿江东转了陆路后又一路马不停蹄地往前赶。由于事前做好了功知道江南淮南之地哪里产所以功夫不负有心终于让他追上了杜士仪。此时此刻见杜士仪语气温他心头大为高想着自己临行时对弟弟鲜于叔明的吩他心中更是多了几分豪情壮志。
“三渔阳鲜于氏虽不是无名士但这么多年下却几乎没有长留青史的人说到便是底蕴不更没有足够的机会如今我之才科场题名也许能但要一鸣惊却没有足够的人提携绵州那位李十二郎还曾经是献诗得过苏尚书称赞可结果如不得解只能周游天下另觅良如今杜侍御奉旨主理茶我不求展文华之只要让他觉得我是精于勤恳的一道举荐便能让我起步更高。你在家好好读待阿兄先拼一为你将来开一条道”
淮南道之事几乎已而有裴宁事先更是通过王容提前在此地打下的根掌握了一些可用的人或征辟或笼淮南道茶引司并各州茶引分司几乎都已经安设妥当因杜士仪预备下一个动身去就是后世茶叶生产的大本将西南这一茶叶原生地压得几乎黯淡无光的地方——江南。相比世家大族稀少的光州等那里盘踞着众多江左老牌士族。即便在朝堂这些吴地士族无法和关陇士族山东士族争但在本地却非同小可。
所鲜于仲通主动送上门即便知道带着功利之他也很欢迎。回到客舍之他把鲜于仲通叫了进屋说话。
鲜于仲通本以为顶多只有裴宁留却没想到陈宝儿依旧侍立在侧不还多了两个自己相当陌生的年轻人。其中一个面貌姣好容颜俊另一个肤色微审视他的目光之中带着几分好奇。几乎一瞬他就猜测到了两人的身
不是只有他一个人觉得茶政之事风险与机遇并别的也自然会有聪明人
“这是雅州卢都督之这是雅州杨司马的侄儿。卢都督和杨司马暂托我照应他们俩。”王容接下来一路还要跟杜士仪自然得对鲜于仲通稍微交个旋即就抬手示意他们都坐下来说“汉州和绵州之仲通你且说来我听。”
具体事宜鲜于仲通固然已经草拟了一份翔实的奏送到了成都大茶引但杜士仪既然行踪不他知道不可能指望那边及时将其送到杜士仪手此刻早有预备的他欠了欠立时有条有理地禀报了前往那两地的进展。
由于绵州和汉州并不在此前剑南道最初诏设茶引司的范畴之他主动请缨去的时就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果绵州赵刺史即便与他相仍旧很不好打交而汉州那位陆刺史就更加了。作为尚未取得功名的白身他在与这两位均已服绯的刺史软磨硬泡可谓绞尽脑汁机关算此刻将那些艰难一一说自己都觉得有些心力交瘁。尤其是当提到其中一茶商一度在茶市闹事的情形他更是心有余悸。
“幸好赵使君最后还是被我所言说动了。农人辛劳一不过勉强果商人不事生年终却得巨前者叹赋役可后者怒茶引却只是所得根本不曾伤及根本即便逃避赋役的农朝廷此前括田括户虽则安但倘若再有逃定然不会一再姑于此等茶商就更不用说了……”
鲜于仲通事无巨细的禀杜士仪听得同样仔细。在这个人口有发展农业远比发展商业更重要的年时人对农商之间的差别看待才是正他并没有去纠正的打即便他未婚的妻子便是出自首富之家。于对于鲜于仲通这好不容易方才取得的成他自然表示了一番赞随即又问道:“接下来我便要前往江南之仲通可有相熟的亲长在此?”
江左豪既有原本的吴地世也有晋室南渡之后跟着过来的北方豪右。然北魏崛起时就有不少南朝士族投奔了过等到隋朝一统天继而又是大唐崛那些一度南迁的士自然更多的纷纷把本家迁了回比如裴宁所属的南来吴便是在南迁北投之间辗转多隋唐之际方才再度显贵。尽管如今在襄阳的裴氏子弟已经很少但在江左一带却还有一些裴氏子弟定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