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子
或者吴省瑜过来搭讪,就因他的风头被沈溪抢了,心有不甘。
:第六更!同时也是月票满990票的加更!等下还有,请大家继续订阅和月票支持!
第二〇六章 恶人自有恶人磨
沈氏兄弟在茶楼一坐就是一下午,到后面沈永卓要急着回去,毕竟出来久了,他怕被母亲责罚。
沈溪一直说等等。
到申时二刻,突然有人在街上喊:隔壁街有人被打了!
一语令远近哄闹起来。
沈溪脸上露出会心的笑容,这一声,分明是宋小城喊的,这也是沈溪计划的一部分,打完人,趁乱一吆喝,利用百姓喜欢凑热闹的心理,把人都吸引过去围观,除了能让被打的高崇等人丢脸,还能给凶手逃走的机会。
茶楼里的考生听到消息不由鼓噪起来,齐刷刷凑在窗口,想看清楚隔壁街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但因为距离远,只能依稀看到人群正在往街口聚集,乱糟糟的看不清是个什么状况。
走,过去看看。
有考生一号召,立马有人带着好奇心跟了过去。
沈溪看向沈永卓:大哥,我们也去看看吧,正好那边是回家的路。
沈永卓本来就已经不耐烦了,闻言连忙点头,两人刚站起身,那边店伙计已经凑了过来。这小二一脸谨慎,生怕因为疏忽,遗漏了哪桌没结账。
沈溪摸出十个铜板,放在桌子上,然后与沈永卓下楼,跟着人群往隔壁街涌去。
因为打人的事发生得极为突然,街道上显得拥堵而混乱,还没等沈溪赶到事发地,一大队官差就匆忙而至。
平常府城出现什么打架殴斗之事,官差都懒得理会,但这次是城里几个有名的衙内被打,他们想不积极都不行。
终于到了隔壁街口,只见高崇和何公子等人,脸上带着瘀伤,相扶坐在街沿边。他们本来穿着锦衣华服到教坊来泡妹子,结果搞得遍体鳞伤不说,那些华贵的衣服上也满是脚印和泥土。
有个公子哥捂着青肿的脸颊。愤愤然道:别让老子知道是哪个龟孙子干的!
说话带着北方口音,像是初来汀州地面。
围观百姓指指点点,交头接耳,议论声此起彼伏。高崇这些人最爱面子。眼下被打,一个个脸上又青又紫,正是生平最出糗的时候,随着官差从人群中冲出来,高崇指使官差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追查凶手。而是先把周围的群众驱散。
看什么看?官差办事,让开让开,再不走拿到官府问罪!
这些衙役刚开始非常嚣张,想通过威仪令百姓自动散去,但事情发生在闹市口,周围店铺和摊贩众多,不是说能驱散就能轻易奏效的。百姓最多后退一些,围出来的空地更大,如此一来看到高崇等人狼狈样子的人更多了。
高崇气急败坏,一把抽出其中一个衙役的腰间佩刀。对围观的百姓比划:你们再不走试试,老子拿刀砍死你们!
也是嚣张惯了,以为吓唬人这招总该奏效。但百姓很清楚什么叫法不责众,这光天化日之下,他们不过是出来打个酱油围观一下,并没犯哪条王法,他们真不信这嚣张的高公子敢动刀子。
人群中马上有人吆喝:有本事你砍啊!
对,你有本事砍!
起哄的声音不小,很多人都面带不屑。
衙役这时候真急了,有人开始对着人群怒喝:刚才谁喊的。有本事出来,看不把你锁进衙门打板子!
围观百姓又是发出哄笑。
也是高崇等人平日在府城为非作歹不得人心,现在这伙人被打,百姓们无不拍手称快。不管以前是否受过这伙人欺负的,都来围观助威。
由于聚集的人越来越多,几条街很快就水泄不通,官差根本没有办法捉拿逃窜的凶手,最后高崇面子挂不住了,不在出言恐吓威胁。和他那群狐朋狗友互相搀扶,跌跌撞撞进到教坊里面。
等朱红色的大门关上,围观百姓才乐呵呵散了。
沈永卓看着眼前的朱楼,似乎想起当日见到的倩影,幽然一叹,问道:七郎,那些是什么人?
沈溪想了想该如何措辞:当作是坏人即可。这些人平日欺男霸女,仗着家里权势,在府城横行无忌可能是得罪的人太多,遭了报应。
沈永卓点点头,跟着沈溪往药铺走,不由回头看了眼:原来官家公子,就这副德行。
等沈溪和沈永卓回到药铺,却见王氏早已等在里面。王氏在家中等不到儿子就跑来药铺跟周氏要人,嚷了半天。
王氏见到沈永卓,怒道:大郎,这一下午你死到哪里去了?
沈溪插了一嘴:大伯母,您不是说大哥不用早点儿回来吗?
王氏顿时把矛头指向沈溪:都是你这小子带坏我家大郎,若明天大郎考试有什么意外,看我怎么收拾你!
周氏听了不满地抗议:大嫂,你这话可说得不对,怎不说是大郎带我家憨娃儿在外不归?
王氏冷笑:我家大郎这般懂事,以为跟你家小七一样喜欢到处野?
当着一众来求药的顾客,王氏说话没有丝毫顾忌,这等于是在外人面前揭破沈家内部的矛盾。
周氏不由气结,但此时周氏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分娩,她抚着胸口,尽量想平心静气,也就忍住不跟王氏继续吵。
再怎么说,等这次府试结束,王氏就要带儿子回乡,她却要留在府城做生意,吵下去,得不偿失的是她自己。
王氏扯着沈永卓的衣襟,大模大样从药铺正门出去。
等人走了,有熟客笑道:沈夫人,你这个大嫂好像不怎么讲理啊!
周氏此时反倒现出她淑妇的一面,平静地说道: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我大嫂也是因为丈夫不在身边,太过重视儿子学业,脾气才不好。其实,我大嫂平日对小辈很疼惜的。
之前在药铺见到王氏骂街的人,皆不以为然,但对于周氏这般顾大体,他们却是称赞有加。
听到旁人赞美,周氏脸上带着谦逊的笑容。沈溪一看老娘这架势,估计再被顾客赞上两句就要飘起来了。
娘,我先上楼温书。
因为上药铺二楼的楼梯在后堂,沈溪说着出了前堂帘子。沈溪才走出两步,突然感觉一股劲风跟上来,随即他的耳朵就被周氏拧住了。
你这混小子,一下午死到哪儿去了?让你老娘当着外人的面被你大伯母数落,你看着很高兴。是吧?
周氏刚才憋了一肚子的火,现在逮着机会,就要从沈溪身上发泄出来。
是大哥不肯回来嘛。沈溪这时候只好把责任推给沈永卓。
周氏怒道:他才来城里几天,又不认得路,你坚持回来,他不跟着?混小子,真是白疼你了,不知道体谅你老娘,刚才把你老娘气得唉,真想跟你大伯母痛痛快快地对骂一场。
沈溪龇牙咧嘴:娘。你轻点儿,把我耳朵拧坏了,明天考试我听不到声音,考砸了可别怨我。
当老娘好糊弄,你考试提笔答题用耳朵的?周氏骂骂咧咧说了一句,但手还是松开了,到楼上去,晚饭之前不许下楼!
沈溪吐吐舌头,耷拉着脑袋走上楼梯。
等下午日落,沈溪才打着哈欠下楼。刚才他在楼上结结实实补了一觉。
惠娘老早就回来了,正在跟周氏和谢韵儿说事。
惠娘已经听说高崇那些人被打,外间都在传扬,说是旱路帮的人干的。但具体是谁则众说纷纭。
周氏骂道:那群纨绔子弟,头年还到咱药铺捣乱,活该有报应!
惠娘却蹙眉:这事情有些不太寻常。‘旱路帮’的人就算再无礼,也不敢公然跟官府对着干,更何况这次被打的,还是高知府与何知县家里的公子。
谢韵儿双眼放光。展颜笑道:掌柜的,这不是好事吗?那群人狗胆包天敢跟官府的人斗,现在有官府出面惩治他们,正好省了我们出手。
惠娘点点头:话是这么说,可是
她心里带着疑惑。
事情发生得太过凑巧,那边旱路帮的人刚跟商会起了矛盾,回头高知府的孙子与何知县的儿子就被打了,所有证据还指向旱路帮。就算解释为老天帮忙,帮得也太恰到好处了。
周氏美滋滋地道:有句老话说得好,恶人自有恶人磨。那两帮人都是混账,现在狗咬狗,最好咬得一嘴毛。回头让小六子去码头那边说一声,咱船行的生意照做,这样就不用白白给那些力夫发工钱了。
惠娘点点头,突然想起来:小城昨天说家里有事,急急忙忙跟我招呼一声,这会儿应该在回宁化的路上。
多半是他跟絮莲的婚事我一看这对小年轻就有夫妻相,可老这样没名没分地在一起也不行,若日子长了絮莲肚子有个什么动静,好事也成坏事这次走得这么急,不会真有了?
周氏心情大佳,把之前王氏来捣乱的烦恼抛到了脑后,妹妹这个做掌柜的,回头也该好好帮衬下,成全这对年轻人。
惠娘微笑着点头,但她脸上仍旧满是不解。
趁着天没黑,惠娘让秀儿去药厂那边把絮莲叫过来。
惠娘和周氏毕竟不能把话问得太明显,旁敲侧击半晌后,絮莲才知道说的是什么,姑娘家小脸顿时红透了。
周氏道:老大不小了,还羞臊个啥?就说有没有。
絮莲面红耳赤道:两位当家的,哪里有,六哥他只说赚了钱会娶我,头年里家里逼我嫁人逼得紧,他就带我到府城来。这几年,我们一向都是恭敬守礼的
:第七更!同时也是月票满1020票的加更!
下一章沈溪考府试了,我争取等下码出来,让大家一次看过瘾!天子如此努力,大家的订阅打赏和月票呢?
第二〇七章 府试
宋小城突然说有急事回宁化,周氏和惠娘本来猜想是跟絮莲的婚事有关,但仔细问清楚,连絮莲都不知宋小城为何回去。
周氏嘀咕道:这小子,不会是在外面有人了吧?
絮莲的脸色立即变了。
惠娘笑着安慰:小城这人实诚,做事勤快,以后我还想好好重用他。他都把絮莲的婚事给耽误了,若他敢不娶,我第一个不饶他。
絮莲感激不已:多谢两位当家的给我做主。
姑娘非常开心,人在外没个依靠,现在有惠娘和周氏两个掌柜兼姐姐一样的人物疼着,那是她的福气。
惠娘让秀儿送絮莲出门后,不由摇头:或许是小城家里出了事,回头一定好好问问。能帮的地方就多帮衬些。
惠娘这时候并没有怀疑打人的事跟宋小城有关。
沈溪一直在后堂偷听,直到开饭,他才出来,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惠娘也没有怀疑沈溪,两家人坐下来吃饭,惠娘不断往他碗里夹肉:小郎,你明天试,尽量放轻松,你现在年岁小,过不过无所谓,实在不行就多学几年,以后再也不迟。
沈溪笑道:姨,照你的话,我这次一定不过喽?
周氏笑骂:混小子,你孙姨是让你别有包袱,娘和你孙姨虽然都盼望你能过,可你年岁实在太小,若你早早当了秀才公,连举人都不敢让你去。
惠娘不由抿嘴笑道:姐姐总让我别多想,看来姐姐比我想得还更长远,这府试尚未过呢,姐姐都奢望小郎中秀才了。
周氏不好意思地笑笑。
做父母的,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虽说心里也知道是个奢求,但还是忍不住去做个美梦,盼望着梦想实现了会如何。
吃过饭。周氏早早地便让沈溪回家睡觉。
因为第二天一早就要起来赶府试,沈溪必须早睡早起,沈永卓晚上也会到沈家院子睡,翌日四更天时候。沈明钧会带着沈家两兄弟去场。
家里有侄儿过来睡,周氏和林黛都要留在药铺这边过夜。
沈溪一个人睡在自己卧房,因为下午时睡了一觉,再加上没有林黛作陪,他想起一些往事。又是很晚才朦胧入眠。
凌晨外面漆黑一片的时候,沈明钧就开始敲门让沈溪起,沈溪出来漱洗过,本以为周氏不会过来,却不知他老娘比谁都要上心。
你们先吃饭,肚子里有东西垫着,试时才有力气。周氏挺着个大肚子,用食盒从药铺那边把饭菜送了过来,让沈永卓和沈溪先用餐。
兄弟二人吃过,周氏又在篮里放了不少吃食。
每人有四个鸡蛋。还有调配的酱料,小碟子里装有炒菜,此外就是干饼和米团,甚至还有几块熏肉。
这些东西别说吃一顿,一天三餐都绰绰有余。
在宁化县试时,就算沈家那边重视,早晨也没人起来做饭,头天晚上提前准备几个米团,准备个竹筒盛点水而已。
而在府城试,这里就是沈溪的主场。无论是周氏和惠娘,都对沈溪关怀备至。
连带的,沈永卓也跟着吃香的喝辣的。
临出门时,惠娘也过来相送。临别有不少叮嘱之言,毕竟她也知道这府试的第一场最为关键,能否录取基本就看这一场。
走在路上,沈永卓不由感慨:七郎,你在城里的生活真好,我真想以后也留在这儿。
沈溪笑了笑。沈永卓这些天在府城,也算是见过世面了,这或者对他今后的心境产生一定影响。
但沈永卓看到的只是城市的繁华和沈家的优裕生活,但说到底现在的沈家不过是靠做生意赚了点儿钱,又有惠娘女神医的名头庇护,才避免官家伸手,否则一个小小的县令,都足以让沈家家破人亡。
这个时代真正要出人头地,并不能靠经商,还是得靠读书才行。没有功名撑腰,哪怕兴旺一时,最终也得烟消云散。
等沈明钧带着兄弟二人来到场外,这儿已经是人山人海,场面比起县试时热闹太多了。
毕竟县试只有四五百名生,加上本就是科举的初级试,很多人进县城也基本是孑然一身。府试则不同,报名的人数就有千人,而且这试的意义可比县试大许多,就算家境不太好的人家,也会找人送,拖家带口送到场门前的人不在少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