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子
男子对小姑娘说了一句,意思让她到一边去,可小姑娘见到父亲后却喜气洋洋,拉着他的衣襟,并无丝毫畏惧。在小姑娘心目中,根本不明白战争和民族仇恨,她只知道,再次见到父亲,以后就可以有父亲的疼爱,不会再有什么人欺负她们母女。
惠娘道:阁下,我们并无恶意,若你能带她们走最好,若再迟些,等官府的人一来,你们就走不成了。
随着惠娘一摆手,护院往后退了退,让开路放两个成年女子过去。年长的女子走过去,激动地就与男子抱在一起,显然二人是夫妻。
沈溪把之前的人契和买卖契约让人递过去,男子拿在手里,一怒就要撕碎,沈溪提醒:你们没这东西,回不去原籍。
男子这才没有冲动。
年长些的女子转过身来,跪在地上再次向惠娘和沈溪磕头:夫人,小恩人,谢谢你们。
这下连那男子都单膝跪地行礼,随后一家四口便匆匆忙忙离开了商会总馆到这个时候沈溪也不知道那年轻些的女子,跟这男人到底是什么关系。
小老婆?妹妹?亦或者是单纯的族人关系?
连男人是如何追踪找到汀州府城来的,沈溪也不知道。
但好在沈溪心里自我安慰,因为他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好事,虽然他连这家人到底是什么背景都不知道。
战争和民族仇恨,本不该涉及到无辜妇孺。
:第三更!同时也是月票满900票的加更!
家里莫名其妙断了几个小时网,好在有电,所以报修后继续码字,现在终于网络通了,赶紧给大家接连送上!
天子求订阅和月票支持!
第二〇三章 与人为善
等人走了,惠娘这才长长地舒了口气,又埋怨数落沈溪一通。
沈溪却看着门口的方向,心里隐隐有些不安。
之前女子已经说她们的村寨已经被官兵攻破,无处可去,他们这一家四口,就算有一两银子傍身,在没有路引的情况下能走多远?
晚上回到家,惠娘没有对周氏提及此事,倒是周氏从来买药的人嘴里听说了些事情:城里有卖蛮子女人的,妹妹你说稀奇不?倒不知道那些蛮子女人长啥模样,有机会定要瞧瞧。
沈溪笑道:娘,都是人,又不多个鼻子眼睛的,有啥好瞧的?
惠娘在旁边不说话,在她看来只要那四个苗族人走了就好,就算前后损失六两银子,至少不会对两家人的安宁造成影响。
可吃过晚饭,就在周氏准备带沈溪和林黛回家时,突然药铺正门传来急促的敲门声。惠娘过去问过,才知道来的是商会总馆的知客甘叔。
甘叔,何事如此惊惶?
惠娘看着气喘吁吁的甘叔问道。
甘叔先看了屋子里正好奇望来的周氏一眼,这才凑到惠娘耳边低声说了一句,惠娘面色突然变得很难看,最后她点点头,让甘叔先回去,而她则回来跟周氏交待一番。
商馆那边来了客商,我这就过去商量生意上的事姐姐带着小郎和黛儿回去吧,没什么大碍秀儿,你跟我一起走,宁儿,你留着守家,晚些时候我回来,记得别睡着了,好给我开门。
以前惠娘也有连夜去商会谈事的经历,周氏并没有怀疑,沈溪却觉得事情或许跟之前那四个苗人有关。
等夜深人静。沈溪悄悄摸到药铺后门,敲了敲门,里面没什么动静。过了段时间,惠娘才过来把门打开。从她愁眉不展的模样,沈溪便知道她刚回来。
到了楼上惠娘的房间里,两人坐下来,惠娘幽幽叹了口气:白天到商会的几个异族人,黄昏时出城被卫所官兵拦住检查。结果发现那男人是个逃犯,在官差追捕的时候,身上中了一箭。
沈溪不由吸了口凉气,他没想到问题会这般严重。
那几个女人呢?
他们是前后脚走的女人没事,但男人出事后,她们也没办法出城了,现在四人安置在商会总馆那边此事甘叔没敢张扬,他们什么人都不找,偏偏寻上门来,看样子咱们有麻烦了。
沈溪心里犯嘀咕。他本来以为这些人走了就什么事都没了,可没想到男人脸上的刺青非常打眼,如果官差真要仔细检查,想要糊弄过去还真挺困难的也不知道先前他是怎么混进城来的。
现在问题来了,山芋烫手偏偏丢不掉,若回头官差在城里大张旗鼓搜寻逃犯,追查到商会头上,惠娘和商会都要遭殃。
要赶紧送他们出城。沈溪当机立断道。
说得轻巧,因为发现逃犯一事,之前连我回来的路上都几次遇到官差盘查。要送人出城谈何容易?现在官差只是在街道上设卡,尚未挨家挨户搜查,而那男子又受了伤,事情越来越棘手了
沈溪想了想道:姨。棘手也得快些处理才好现在码头那边不是有咱们的船吗?等后半夜官差撤了以后,咱把人秘密安顿到船上,把他们扮作押船的力夫,明早船队出发时,把他们送出城去。
这样是否太过冒险了些?
惠娘心里慌张不已,本来最好的办法是不理会这些人。任由他们自生自灭,就算回来也直接报官府,把责任撇清。但惠娘到底心怀仁厚,她还真不想见死不救,而且她也怕事情曝光最后牵连到沈溪身上。
沈溪道:冒险也要做,总归比把人留在商会总馆这边好总馆这边每天人来人往,就算没人到官府告密,慢慢的也会走漏风声。宜早不宜迟,最好今晚就把人送到船上,再拿两副伤药过去,估摸着明天官府就要到各家药铺,严查伤药买卖。
惠娘没考虑那么多,但听了沈溪的话,她觉得很有道理。
当下惠娘连忙筹备一番,趁着三更后街上没人,带着沈溪一起到了商会总馆,此时甘叔正急得在门口走来走去,毕竟那男子受了箭伤,而他只是个迎来送往混口饭吃的,不想背负那么大的责任。
沈溪上了楼,发觉一家四口都在房间里,男子的箭伤在后背上,箭矢早已拔了出来,好在没损害到动脉。沈溪给他上了药,简单包扎过,又说明待会儿要先送他们去船上,等天明后送他们出城的事。
多谢恩公。
两个成年女人非常感激,她们走投无路,男人受伤后她们本可趁乱出城,但难得重逢不想分开,所以交叉掩护,好不容易才带着人摆脱官差的追捕。在这陌生的地方没处躲藏,她们只好又来到商会总馆求助,不想竟得到很好的照料。
沈溪摇摇头:救你们,已经给我和家人惹来天大的麻烦。我想拜托诸位,就算中途被官兵拿下,也别说跟我们有关我们能帮的也就这些了。
两个女人应允之后,仍旧是千恩万谢。
等两个女人扶着男子下楼,惠娘在下面等得有些着急,此时她已经让甘叔去码头那边先做安排。
在没消息传回来之前,不能轻举妄动,甚至连后院的护院也不能随便惊扰。
两个苗女有些着急,只有那小姑娘,安安静静坐在儿,好奇地打量沈溪。她的世界很单纯,现在家人团聚,正是她开心的时候,至于之后的颠沛流离,她不想去想,只愿过好现在的每一分每一刻。
小姑娘天真可爱,沈溪打个哈欠,她看到后嘻嘻一笑,那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模样,不由让沈溪想到陆曦儿。
或者小姑娘跟陆曦儿一样,童年被呵护得很好,连在遭难之时,她也并不真正明白以后会有多少疾苦在等着她。
你叫什么名字?沈溪实在无聊,不由问了一句。
小姑娘眸子睁得老大,她听不懂沈溪说的是什么意思,茫然摇了摇头,随后她似乎想起什么,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个米团,往沈溪手边送。沈溪笑着摇摇头,这米团一看就是小姑娘的晚餐,她舍不得吃却想送给自己,可见其品性之佳。
沈溪拿出个铜板,突然抛起来,铜板在空中翻滚后,稳稳地落在沈溪的手背上,小姑娘眉开眼笑,大约从来没见过这么有趣的表演。
拿去,路上买吃的。沈溪把铜板塞到小姑娘手里。
小姑娘并没有装入兜里,而是学着向上扔,但她的小手根本抓不住,铜板直接落到地上。小姑娘显得有些懊恼,把铜板捡起来,又丢了几次,只有最后一次丢得低了,才勉强抓着,不过她脸上已然满是兴奋。
沈溪陪着小姑娘玩了一会儿,两人语言不通,就好像在演绎一部哑剧孩子的世界是共通的,就算不说话,也能在一些小说里找到乐趣。
到四更时,甘叔赶着马车回来,表示码头那边准备好了。
随后,甘叔带着四人到了院子,上了马车,小姑娘一直看着沈溪,好像还没有玩够。但两个人的缘分,只有这么多,从相见相识,前后不到一天时间,连彼此的名字都不知道就要分开,从此天涯两别不复相视。
惠娘惴惴不安送马车出门,码头那边甘叔会让水路帮的人安排妥当。
人送走,惠娘仍旧一脸忧色,不过事已至此,她也不想再数落沈溪。
二人没回药铺,一直等了一个多时辰,快到五更天时,甘叔总算回来了,说是已经把人藏到船舱里去了,以平日商会跟衙门的良好关系,照理说官兵就算搜查,也不会把船舱底下的货物全都挑开。
姨,我们回去吧,要是被我娘知道,她心里还指不定有多担心呢。沈溪最后有些歉意说道。
要不是他非要发善心去买三个苗族女人,就不会有这么多事。
回到药铺,惠娘兀自担心不已,只有船顺利离开汀州地面,把人从船上送走,事情才算彻底了结。
小郎啊,你说说你,惹他们作何?
惠娘最后带着一点小妇人的埋怨,弄得姨心里跟着七上八下的,他们一家人平安最好,若是出事姨心里过不去。要是事情再连累到咱头上,咱之前做的那些努力,不就白费了吗?
沈溪却笑着安慰:姨,我知道错了。不过,若是以后再遇上这种与人为善的事,我想,我还是不能冷眼旁观。
:第四更!同时也是月票满930票的加更!
今天是周一,大家也别忘记投免费的推荐票支持天子,这个天天都有,不投就浪费掉了!谢谢大家!
第二〇四章 扣屎盆子
逃犯拒捕受伤,潜逃城中,这涉及到城里百姓的安危还有地方官的政绩考核,结果官府并未张扬开来。
到了第二天,城里除了在城门和水门这些地方加大检查力度,并未在全城范围内展开大规模的搜捕行动。
那苗人一家四口,终于顺利出城,并在汀江下游的上杭找了个地方离开,消失在山岭之中。
得知这个消息后,惠娘长长地松了口气。由始至终,她都没将此事告知周氏,免得沈明钧夫妇为此担忧。
沈溪经过三月底的这次事情后,被惠娘勒令留在药铺二楼读书,她指使人把陆曦儿的房间改造成了书房,各种应试书籍满满当当摆了几个书架,沈溪白天就留在楼上看书,不准逾越一步,方便周氏盯着。
陆曦儿和林黛,只能在药铺后院又或者后巷的沈家院子玩,不能到楼上打搅沈溪。
沈溪知道,在四月十九考期到来之前,他是没机会再出去喘口气了。这也算是他路见不平仗义相助的代价,帮白苗一家人团聚,就要承受关半个月的禁闭。
好在楼上地方很大,这段时间跟他在宁化备考县试时差不多,没事就看看《四书章句集注以及许多前朝的珍本文集,累了就写写画画,甚至躺到床上休息,逍遥自在,不用非得钻到书本里去。
只是若老师冯话齐过来,沈溪就没那么轻省了,冯话齐会不断出题让他做,考验他的破题能力,同时会把他购买的《京华日抄《源流至论《主意《提纲等刊物交给沈溪,让他熟记上面的优秀时文,并不定期抽查。
《京华日抄颇有来历,由杭州通判沈澄首创,记录了大明各省院试会试考试时出现的优秀时文,并加以剖析其成败。
《源流至论《主意和《提纲等刊物也与之类似,不过范围扩大到大明各府县县试府试时出现的优秀八股文。
弘治四年正月。时任南京国子监祭酒的谢铎在给弘治帝的奏疏中说:今之所谓科举者,虽可以得豪杰非常之士,而虚浮躁竞之习莫此为甚。今而不读《京华日抄,则读《主意。不读《源流至论,则读《提纲,甚至不知经史为何书请令禁绝之
不过,谢铎的建议并没有得倒很好的贯彻,这些集中优秀时文的刊物。从地上转到了地下,依然在读书人中流传,而冯话齐显然便是其追捧者。
这些八股文中,一小部分前世沈溪曾经在《八股文编汇中有所了解,但更多的却是第一次见到。这倒是引起了他的兴趣,本着研究学问的态度沈溪细细,剖析其文章脉络,当冯话齐考核时,回答得头头是道,让冯话齐啧啧称奇。
四月十五。距离府试仅剩下四天。
这天早晨,沈溪从家里来到药铺,还在打哈欠,宋小城匆忙从后院院门跑了进来。沈溪有些惊讶,以往宋小城绝不会如此莽撞。
小掌柜,大当家人呢?宋小城一来就心急火燎地问道。
药厂有事?
宋小城一直在药厂里做事,其实以宋小城的身份和地位,配药等活计已不用着他,他只负责看管工人,或者在需要运送药材和成药时出面。在药厂他算得上是三把手,只有惠娘和韩五爷能管到他。
药厂没事,是码头那边出事了,今早天没亮。突然冲来一群人,二话不说就打咱的人,连即将装船的一批货都被他们推下河小掌柜,你说这事可怎么弄?
宋小城很着急,虽然这事儿不归他管,但商会跟水路帮接洽的事。每次惠娘都让他出面。码头那边全都是五大三粗的汉子,不便与惠娘接触。因此遇到事情后,他们第一时间找到宋小城,让他来跟惠娘汇报。
沈溪琢磨了下,之前惠娘成立船行和车马行,通过分化瓦解水路帮,基本将水上九成的人手都收归于商会名下,就算那些暂时没加入商会的,也都是在码头做零工,轻易不敢跟商会翻脸。
此番来捣乱的人,多半是旱路帮那群人。
想到这儿,沈溪有些不满地喝斥:人家打过来,就等着干挨打,不群起反抗?到底是咱的人多,还是来犯的人多?
宋小城叫天屈道:小掌柜,此事你别吼我呀,出事的时候我又没在码头上。再者说了,来人是少,可人家手上有家伙,有的还亮了兵刃,这要是有个三长两短
沈溪道:别人欺负到头上了,还不敢拼命,下一步人家就该在你头上拉屎拉尿。有家伙怎么了,咱的人也能抄家伙,他一个人拿兵刃,我们四五个冲上去,就算空手也能打赢,现在就是码头那群人太过胆小,内斗一个顶俩,真正对外,就少了那份勇气和担当。
说话间,惠娘从房里走了出来,见沈溪在那儿对宋小城侃侃而谈,有些不明就里。
等把情况问明,惠娘也急了。
虽然从开始她就知道整合城里的江湖帮派会遭来报复,却没想到事情来得这么快,幸好来人冲着的是码头,而不是药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