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明末之大国崛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暮看云
阿济格计划的非常合理,只可惜这些棱堡是通过基建部和研究所经过验证设计的,其大小和城墙规模都是以营级单位设计的,只要不是高烈度作战造成兵力损失过大,不会出现兵力不足的情况。
除此之外,北方的各部队也是陆军中武器最先进的。军工厂在分派武器的时候,是按照作战任务轻重选择武器更新优先级的。海军的重点是本土舰队,因为他们面临着东南亚多个欧洲列强的压力,陆军则优先装备北方各部队,因为他们要以很少的兵力,应对满清的军事力量。
在北大荒驻守的张鼐所部,虽然只是二等的守备师部队,装备却比一般的主力部队还要好,因为他们驻守着最靠近满清的堡垒。他们不但是第一批装备铸钢臼炮的部队,也是除美洲军以外,最早装备燧发枪的。
当大批八旗军逐渐进入了城墙夹角,炮兵却开始更换弹药了。采用葡萄弹的近程轰击,这是对付攻城战最有效的招数,刚才的进攻中是张鼐发现对方只是试探,没有使用这种利器,如今对方全力进攻,他就不用再隐藏了。
“瞄准,射击。”张鼐的一声令下,城头上的臼炮统统开始了射击。与欧洲粗糙的臼炮不同,华夏设计的臼炮更加精巧,而且炮座上还有一个利用齿轮传动的转向机构,让这种臼炮除了曲射之外,还能进行平射,以达到近似于虎蹲炮的效果。
臼炮的口径和装药都不是虎蹲炮可以比的,其中放置的葡萄弹数量,更是超出数倍。当大量骑兵冲入城墙夹角之中,放慢了马速准备开始登城是,主堡城头忽然再次升腾起火药燃烧之后的烟尘。
大量八旗兵毫无所觉的冲了上来,却没注意到无数的葡萄弹迎面扑来。比铅弹大了十倍的葡萄弹密如雨点般打在八旗兵身上,其威力足以直接将士兵打成两段。
当第一轮炮弹的洗礼过后,冲入城墙夹角中的大队骑兵顿时出现了一片空缺,而在那片突然空出来的地方,断肢残臂到处都是,根本没有伤员出现,那些处于最前面的几乎都被打成了碎肉。
八旗军的军官们皆大惊失色,很快第二轮炮击又让他们出现了大片伤亡。那些军官作战经验丰富,很快想到了对付的方式,全军向两边靠拢,贴在城墙下往上攻。因为攻方与守城部队已经非常靠近,无法做到精确打击的臼炮,便不敢在随便射击了。
八旗军的经验的确有效,当冲进来的八旗军两侧分开,向着城墙下靠近时,臼炮的射击立刻停止了,不过八旗军再次遭遇了燧发枪交叉火力的射击。作为叱咤世界战场两百年的燧发枪,射击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尤其是在使用了纸包定装弹药以后,射速的提高非常大,此时一个优秀射手已经能达到每分钟八发的最高射速了。
面对如此迅捷的射击速度,八旗兵的死伤越来越大,但是他们依然仗着人数优势,希望能爬上城墙进行短兵相接的战斗。就在这个时候,城头的刀盾兵们忽然拿出一些如铁球般黑乎乎的东西。只见这些人用手里的杆香点燃了引线,随后将那些黑铁球扔到了城下密集的八旗军人群里。





明末之大国崛起 第四百九十六章 全族加入
www.bxwx.io,最快更新明末之大国崛起最新章节!
轰轰的爆炸过后,黑烟伴随着烟尘冲天而起,八旗兵之中顿时哀嚎声不断。在军事研究所论证手雷无法用于步兵方阵之后,也并非完全关闭生产线,手雷被作为一种守城武器,配备到了各城,另外还有少量交给了骑兵作为断后之用。
自从手雷问世之后,唐军还尚未经历过一次守城战,因此直到今天它才第一次被用于实战,现在看来效果非常不错。采用熟铁薄皮设计的手雷,每个内部填装2公斤黑色火药,以引线作为点火装置。
虽然有这么多的装药量,手雷的威力依然不大,这是因为黑火药的爆炸威力有限,如果按照传统思想单纯以爆炸伤人,效果不会太好。后来军械厂的一个年轻人提出,在火药内掺杂大量铁钉,实验结果显示这样的做法对无铠甲人员的杀伤力暴增,对棉甲的穿透力也极好。在试验中科研人员还发现,使用不规则的碎铁片效果是最佳的,因此后来枪厂的下角料都被用于填装手雷了。
这些手雷的原理都是以火药起爆,然后利用碎铁的破片杀伤敌人,所以不会将敌人炸得四分五裂,但威力却是一点也不小。当飙射而出的碎铁向着四面八方而去,将双层棉甲轻松穿透之后,破入身体内造成附加伤害,八旗兵顿时成了重伤员。至于那些运气不好被射中要害的,全部当场阵亡了。
比起那些八旗军士兵,战马的损失更大,因为比士兵更加靠近地面,又没有甲胄保护,许多碎铁片射入了马腹之中,那么些战马几乎没有任何反抗,很快就口鼻流血而死了。
刀盾兵一排排的扔下手雷,八旗军顿时被火药的黑烟与炸起的尘土所淹没,剩余的八旗军立即选择了撤退。当参与的八旗军退回进攻出发阵地之后,阿济格才发现撤回来的人已经少了两千多。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可是事实摆在眼前,他第一个想法就是对方有什么妖术。受惊的阿济格吓得亡魂皆冒,他再也不敢继续攻击堡垒,立刻率领残余士兵撤退了,就连那些仍在战场上的伤兵也顾不得了。
见到守军如此干脆利落的击败了八旗军,伤亡甚至不足二十人,满桂真以为自己看错了。可是看着阿济格落荒而逃,城下却是横七竖八的八旗军尸体和伤兵,他又知道这不可能出错。
“满桂将军你看如何?我唐军战力可还堪用?”张鼐笑眯眯的问道。
“厉害,果然是厉害。”满桂机械的点着头,旋即他醒悟了过来提议道:“张大人是否将这些八旗军伤兵都救起来?”
“为什么?”张鼐问道。
“将这些人抓起来,向王爷献俘啊。”满桂说道。
张鼐摇了摇头:“被手雷炸伤的人,大部分都救不回来,还是不用费力了,直接送他们一程吧。”他说得没错,在这个没有抗生素的时代,这样严重的大面积创口,甚至是内脏出血的严重创伤,根本无法治愈。
张鼐的话让满桂不寒而战,他设想着如果自己率领的军队出现这种情况,究竟能否硬抗下来。只要略加思索他就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武勇是如此不堪,面对这些可怕的武器,他同样难以抵抗。
“张大人我向你问个事情。”满桂凑过去说道。
“满桂将军请说。”张鼐有些奇怪,这个满桂的眼神太急迫了些,难道是有什么事情需要自己帮忙?
满桂嘿嘿笑道:“如果我们的部落加入到八贤王麾下,不知道是否收留?”
“这个我不知道,因为我们还从未收留过除华夏人以外的部落。不过福建的诸多少数民族都被王爷收留了。何况王爷对满桂将军推崇备至,相信应该没有问题,如果将军真打算将部落加入王爷麾下,我立刻向上级奏报。”张鼐点头道。
“太好了,不过请张大人多加一条,满桂愿意加入唐军。”满桂笑着说道。
满桂申请加入的消息,与北大荒堡垒被满清发现的军情一起被送到了高丽省汉城府。这里是高丽省全权总督孙承宗的驻节地,因为高丽省与浙南宁波府相距甚远,如果来回传递消息发布命令实在太过迟缓,这对瞬息万变的军情来说犹如儿戏,因此孙承宗才有了全权。
这位戎马一生的古稀老人,军政两方面皆经验丰富,可谓明末几大奇才之一,有他掌控整个北方的局势,朱聿键也非常放心。如今在接到这份报告之后,他却担心了起来。
现在的高丽省,已经可以说是固若金汤,刘体仁时代建设的北三线,以层级阵地挡住了鸭绿江全线,堵死了所有进入朝鲜的通路。如今这些堡垒经过改装,已经全部变成了棱堡,如果满清没有死伤十万人的决心,根本不用想攻入朝鲜,但在其他的几个方向,情况就不容乐观了。
对马岛、琉球群岛、北海府,甚至是朝鲜半岛南部地区,都时刻受到日本的威胁,而应付这一地区的朝鲜分舰队却是兵力不足,难以全部顾及到。如今舰队提督王之浪也不敢分散兵力,只能亲自率领主力囤积于釜山,让副提督洪旭驻扎北海府以为策应,其他地方都以海军陆战队和陆军防守,一旦日本有异动再以舰队进行支援。
这个方向牵制了几乎全部朝鲜分舰队的兵力,如果不是因为辽东明军占据着整个沿海地区,掩护了朝鲜的侧翼,皇太极很有可能趁着冬季沿海冰冻的机会,绕道皮岛攻击高丽省侧后。
当然这两个方向上还算勉强可以抵挡,最为薄弱的还是北方。海参崴的唐军立足未稳,虽然已经建设了一年,但城市的防御体系尚未建设完成。幸好海参崴地形特殊,这个半岛连接大陆的区域到处是连绵的大山,唯一不宽的通道又临近海边,只需要在山上建立堡垒便易守难攻,但是海参崴以外却并不容易防守。




明末之大国崛起 第四百九十七章 决策难题
www.bxwx.io,最快更新明末之大国崛起最新章节!
海参崴作为北方的后勤基地和出海口地形异常重要,其他的堡垒建设都是依托此地的,分别驻扎的堡垒成三条线布置。中间的一条主线上堡垒最多,这条线基本上是沿着黑龙江北岸修筑的堡垒,这条线上的堡垒最多,突进距离也最远,如今最突前的堡垒已经建设到了石勒喀河沿岸,几乎碰到了外蒙古各部族的边缘地带。
第二条线更靠北部,这些堡垒几乎是沿着海岸线修建直到鄂霍次克海的丘米坎,然后在转而向西修建,比之中间的那条线相差大约两百公里。这一条线上的堡垒修建标准最为严格,一切都以保暖为先决条件,因为这里冬季的气温实在太低了。
第三条线就是张鼐所驻守的五个堡垒,这五个堡垒都修建在比较宽阔的山地间谷底,几乎封锁了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所有能够突破的缺口,将整个黑龙江三角洲,也就是后世所说北大荒的肥沃黑土地全都保护了起来。
经过一年来倭奴的不断开垦,这里的耕地已经初具规模,冬小麦都已经种了下去,等到来年将很快成为朱聿键麾下最为重要的粮食种植基地。然而守护这一片肥沃土地的五个堡垒兵力,却是严重不足的。
本来孙承宗还有些侥幸心理,认为这片开发的土地足够靠北,只要满清两年内不发现此地,等到兵力有了富裕,这里将被构筑起更加坚固的防御工事,到那时满清就算是人数再多也难以攻克。
可是现在满清已经发现了此地,如果皇太极果断下令发起对此地的全面进攻,那么张鼐所部官兵将岌岌可危。毕竟他手下只有一个守备团的兵力,就算堡垒再坚固,武器再犀利,也难以抵挡皇太极超过十万大军的进攻。
究竟该如何解决这个困境,这是个非常难以取舍的地方,需要他做出足够正确的决断。孙承宗很清楚,一旦自己的决断错误,很可能造成巨大的危机,甚至打断北方的蓬勃发展。
紧皱着眉头的孙承宗坐在了桌前,看着眼前的棋盘发愣。袁崇焕是孙承宗一手提拔起来的,两人关系非常深厚,如今驻地又在一起,所以袁崇焕经常过来与亦师亦友的孙承宗下棋,桌上的这个棋局,就是两人上次下棋的残局。
看着那一大片被白色棋子包围着的黑子,孙承宗似乎有了些明悟。黑子被白子包围,为何不会被吃掉?因为黑棋中间有两个眼,如果派出一支精兵牵制皇太极的兵力,同时为他做两个眼,这支部队虽然看似被满清军队包围其中,却也不会被吃掉。
孙承宗拍案而起,快步走到了墙上的地图旁,看着高丽省北三线靠近北方长白山区的两个前线据点,以及更北方张鼐指挥的那五个据点,孙承宗哈哈大笑了起来。
“孙老师今天兴致很高啊。”孙承宗正在大笑,袁崇焕已经走了进来。两人关系莫逆,根本不需要通报,所以袁崇焕可以自由的来往于孙承宗的府邸。
“是元素啊,快来快来,我刚好想到一个好主意。”孙承宗笑着将手中情报递了过去,让他一边看着,一边给他解说。
“太好了,想不到满桂也来投奔,这下子关宁军的精锐都凑齐了。”袁崇焕看得颇为兴奋,他最喜爱的两员大将就是赵率教和满桂,如今两人都重新与他站在了同一阵营,尽管赵率教的记忆尚未恢复,这也足够让他欣喜了。
“我看孙老师的想法很好啊,有两个方向的后勤基地,可以防止被满清堵死后路。将满桂收编为一个骑兵师,以此出击松嫩平原给皇太极找麻烦,这不失为主动出击牵制对方的高招。这样一来,可以牵制皇太极的扩张速度,又能让北面的拓展不受影响。”袁崇焕兴奋得评论着。
随即他又说道:“只是在兵力方面,依然有些捉襟见肘,除非我们的兵力增强一倍,否则会影响明年的扩张步伐。更何况如今我们已经拥有了倭奴五万多人,阿依努人劳力两万多,更有从北方抓捕的古斯通奴隶近十万,兵力少了难以镇压。”
孙承宗听得连连点头:“的确如此啊,这一年来我们扩张的速度实在太快了。我会尽快给王爷写封信,让他从南方抽调些部队过来。”
“我认为此事不可。”袁崇焕说道:“如今王爷刚刚与尼德兰人打了一仗,情况仍然不算明朗。执掌福建时间不长人心未附,还需要大量兵力防守和剿匪。另外王爷还需要兼顾南面的殖民和美洲的扩张,兵力早已入不敷出。更何况南人习惯了温暖的气候,让他们到苦寒之地生活,恐怕太过困难了。”
“你的想法很有道理。”孙承宗点头道:“可是如果从高丽省各地抽调人手加入军队,我又怕会影响到明年的生产,这要仔细斟酌才行。”
袁崇焕皱着眉头在屋子里踱了两圈说道:“我有个办法不知道行不行。”
“元素请说。”孙承宗连忙问道。
袁崇焕说道:“蒙古人是天生马背上的民族,他们老弱妇孺驯养牲畜都非常在行,根本不需要男劳力的参与。满桂将族中勇士组成一个骑兵师之后,剩下的九万余老弱,不如送到北海府去养殖牲畜。如今那些阿拉伯养马师给咱们献上了青贮技术,让牲畜喂养可以不需迁徙,这大大降低了放牧的强度,老弱已经足以应付。”
“好想法,说下去。”孙承宗鼓励道。
袁崇焕走到墙上的地图前,指着北海府说道:“将十余万蒙古老弱放在这里放牧,至少可以将在那里养马的五六万辽东华夏青壮抽调出来。这些人加入守备部队,不会有任何影响生产的问题。如果北方的守备师人数扩大四倍,应该足以应付接下来几年的战斗了。”
“好啊,元素果然是天纵之才。”孙承宗兴奋得一拍大腿说道:“将蒙古老弱都放在北海府,还可以防止满桂的部下有什么异心,这样使用蒙古骑兵就更加放心了。”




明末之大国崛起 第四百九十八章 反对加税
www.bxwx.io,最快更新明末之大国崛起最新章节!
“我还有个提议,请老师斟酌。”袁崇焕笑着说道。
“说来听听。”孙承宗正在兴头上,自然要听听这个提议。
袁崇焕微笑道:“据我所知吴之番所部对满清恨之入骨,如果将这支部队与满桂对调,让他去骚扰满清,相信情况会更加有利。”
“也对,吴之番头脑灵活是个可造之材,让他去辽东摔打两年,相信会更加出色。相信他不会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做出什么冲动的事情来。”孙承宗笑着答应:“我立刻给王爷写信,提出扩军的事情。”
孙承宗先斩后奏,先行命令满桂组建第二骠骑兵师,同时以蒙古妇孺换取辽东汉人青壮,以这些人将北方守备师扩充为守备军。这样的做法也只有在朱聿键的手下才能做到,如果换成了多疑的崇祯,孙承宗恐怕早就会被以图谋不轨的罪名免职了,此时的京城内,卢象升就在经历了差不多的事情。
看着卢象升带回的那份条约副本,崇祯气得在皇极殿上大发雷霆,怒斥卢象升昏庸无能,不知道为国家争利。崇祯发火的原因非常简单,因为此次和谈的利益交换双方,完全是尼德兰人和朱聿键,与朝廷没有任何关系。
看着条约上那些有利于朱聿键的条款,尤其是所有尼德兰商船都要付给他三成利润作为买路钱,只让崇祯看得眼睛发直。他向户部官员询问过,以这些官员得到的不完全资料来看,结果是尼德兰人每年在亚洲的贸易额超过三百万两,也就是说朱聿键什么都不用干,只需要坐在家里每年就有至少一百万两的收入。
每年坐在家里也能净赚一百万两,已经足够让崇祯生气了,整个大明朝每年的赋税,以那么多税吏搜刮的结果,也不过是一千万两白银而已。就算是加上朱聿键每年要上缴的三百万两,他也只有一千三百万两可以支配而已,这如何让他不怒。
对于皇上的这种想法,始终认为一切利益都应该归于朝廷的东林党非常赞同,但是其他官员却不以为然。当初与尼德兰人开战的时候,皇上一道旨意将自己推脱得干干净净,不负任何责任,甚至连名义都不担当。如今人家打赢了,获得了大量的利润他又来眼红,想要分一杯羹实在有些太过无耻了。
想着大量白银轻松流入朱聿键的手中,会让他的唐军越来越强大,如果未来朱聿键强大到威胁皇权,他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应付。要未雨绸缪,尤其是对皇位有着法理继承权的藩王们,这都是必须提前打压的对象。
崇祯忽然问道:“户部尚书何在?”
户部尚书毕自严连忙出班跪倒:“微臣在。”
崇祯说道:“朕问你,如果命令市舶司严加把持各地港口,从八贤王封地内的港口抽税,一年应该能得多少?”
崇祯的话将毕自严吓了一跳,他连忙磕头道:“皇上三思,八贤王封地那是由其全权管理,这是皇上下旨所订。如今出尔反尔,只怕让天下人耻笑。”
“朕只是假设而已,如果让市舶司在各处港口收税,能得多少?”崇祯问道。
“大概每年十万两白银。”毕自严老老实实的回答。
“怎么会这么少?”崇祯紧皱起眉头说道。
“朝廷商税极低,如今不过六十税一而已,每年十万两白银恐怕已经是极限了。”毕自严显然有过一番研究,说得相差并不算多。
“如果朕将商税加到十税二如何?”崇祯的话可是把满朝文武都吓死了。尤其是东林党人之所以能够做到清如水明如镜,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都出身商人世家,家中本来就有的是钱,根本不需要再贪污。如果崇祯将六十税一提升到十税二,朱聿键能不能扛得住他不知道,反正这些官员家中肯定是损失惨重了。
正是因为关系到自身利益,根本不需要毕自严进行辩解,温体仁首先站了出来:“皇上三思啊,以十税二实在严苛,此乃与民争利之举,恐怕会引起民变的。”
崇祯当然知道重税的危害,可是他又难以眼看着朱聿键获得诸多好处,自己却连一杯羹都分不到。他解释道:“如果朕这个商税十税二的制度,只在八贤王封地内实行如何?”
“恐怕不妥,八贤王如今并无每年的禄米,封地就是其食禄之地。皇上如此做,等于是断绝八贤王的生计于理不合,恐怕也会引起各地宗室的恐慌。更何况商税与农税不同,农税可以借口土地贫瘠而减免,土地富饶而增加。商税却不是固定一地,并无如此借口,恐怕皇上一旦加税,商人便换了口岸交易,到时候皇上依然收不到钱。”温体仁出奇的替朱聿键说了一次话,实际上这并非出于他的本心。
温体仁想得非常明白,许多事情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这次如果给八贤王加了商税成功,一旦八贤王上书声言为其单独加税不公平,皇上很可能借坡下驴给全国加税,那样他们的家族同样要吃大亏。
为了防止给皇上口实,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各地商税依然保持在六十税一,这样他们的家族才能继续赚大钱,至于对国家是否有益那不是他要考虑的问题。其实这个时代的大明,与后世那些民主国家,尤其是移民的民族国家差别并不大。
国家官员们代表的都是大商人的利益,他们之中移民太多,对国家没有多少认同感,这与尚未形成民族思想的大明官员很相似。这些人的所有举措,都只会顾及自身利益集团,其次才会考虑国家利益。在这样虚伪的民主制度下,再强大的国家也会慢慢衰败的。
崇祯看不透这一点,见到满朝文武都反对他对八贤王封地收税,虽然心有不甘也只好罢手。崇祯看不出来问题,不代表卢象升看不出来,只是已经心寒的他冷眼旁观,并不说一句话予以反驳。




明末之大国崛起 第四百九十九章 外放河南
www.bxwx.io,最快更新明末之大国崛起最新章节!
北京的朝堂让卢象升越来越失望,他更加坚定了离开此地前往地方带兵的想法。崇祯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心情颇为失落,他的邪火顿时发到了卢象升身上。“都是卢象升无能,竟然不能为朝廷争利。”崇祯生气得说道。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驻守的大汉将军突然高声道:“有紧急军情。”
崇祯听到这句话就是一哆嗦,现在他已经烦透了紧急军情,因为每次都没什么好事情。可惜崇祯是皇帝,有紧急军情他是无法回避的,看看阶下跪着的大臣们,他只好硬着头皮说道:“送进来。”
“遵旨。”很快一名大汉将军捧着奏折,快步走到大殿上跪下,自有小太监前往拿来奏折交给御前的曹化淳。在曹化淳检验奏折没有问题之后,这才呈递到崇祯的面前。
崇祯拿过奏折展开一看,脸色顿时变了:“杨鹤误国啊,竟然出了这种事情。”
众多官员皆是莫名其妙,不知道究竟是什么紧急军情,不过听皇上所说,应该是陕西出了什么问题,看来三边总督杨鹤要倒霉了。
1...132133134135136...3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