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大国崛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暮看云
果然,崇祯大为震怒厉喝道:“杨鹤昏庸无能,说什么剿不如抚,如今却弄出如此大的事情来。”
“皇上,究竟出了何事?”温体仁询问道。
崇祯指了指奏折:“杨鹤所招抚的几股流贼如今复反,趁着官军猝不及防,将延安、广阳等城皆尽攻陷。”
听闻事态如此严重,众人顿时吸了一口凉气,照这样下去,恐怕陕西流贼又要壮大了。
就在这时候卢象升拱手道:“臣自请前往,剿灭流贼以报天恩。”
“好啊。”崇祯兴奋了起来,这个危难时刻竟然有人主动出征剿贼,实在令他高兴。他当即就要任命卢象升总督数省军务,调集官军进行剿贼,这个时候温体仁却不愿意了。
如果让这样一个与自己不对付的人,放到地方大员的位置上,而且还是手握重兵,对自己的地位有所影响。更何况前几天洪承畴给他送来了十万两白银,希望疏通上官得到这个位置,他又怎么能拿了钱不办事。
温体仁连忙出班拱手道:“皇上,卢象升忠心可嘉,实乃我辈楷模。只是他经验不足,如果统御全局恐怕稍显不足,不如先统御一地历练些许时日再行重用。”
崇祯的确是想将卢象升作为三边总督,集合数省之力对付流贼,可是经温体仁这么一说他也犹豫了。经验的确是个大问题,如此重要的位置如果主帅没有带兵经验,问题恐怕会非常严重。
“温爱卿有何提议?”崇祯一时间没有了好人选,当即询问起温体仁来。
温体仁假意思索了一番,仿佛是在斟酌人选,实际上却是装样子。片刻之后他拱手道:“回禀皇上,延绥巡抚洪承畴久在陕西剿贼,而且其人素有勇名可堪大任。”
经温体仁提醒,崇祯也想起这个人来了。洪承畴是万历四十四年的进士,曾经担任陕西督道参议等官职。就在去年初,农民军王左贵、苗美率兵进攻韩城,陕西总督杨鹤手下却无兵可调。
当时担任参政的洪承畴自组乡勇出击,斩杀流贼三百余人解了韩城之围,一时间名声大噪。这件事情崇祯是知道的,他还因此在数月前将其升为延绥巡抚以兹嘉奖。
对于这个能打仗的文官,崇祯始终非常欣赏,如今温体仁提出来他当即点头表示同意。
“既然如此,就先升洪承畴为三边总督,领兵部侍郎衔,总理对流贼剿抚事宜。卢爱卿前往河南担任总督,养兵自守以防流贼蹿入河南。”崇祯说到这里,眼中又冒起火来:“杨鹤办事不利深负朕意,卓令锦衣卫即日将其押解回京再行处置。”
“臣遵旨。”众臣皆拜倒施礼,从这一刻开始对陕西流贼的政策,将从杨鹤的以抚为主,转变为洪承畴的以剿为主,而卢象升也开始了他新的历程。
因为领着兵部尚书衔,卢象升如果也外放到三边任职,只领着兵部侍郎衔的三边总督洪承畴无法统御。因此卢象升最终没有如历史上那般外放宣大总兵,他也不会在那里遇到自己生命中最大的劲敌皇太极了。
历史轨迹似乎已经开始自动偏转,至少是向着朱聿键所希望的方向偏转,这是个朱聿键一直希望看到的好现象。在这样的历史轨迹之中,本来天命所归的皇太极,如今却显得有些窝囊。
这一年来多尔衮三兄弟卖力的在北方抓捕生女真,成果非常显著。多尔衮经常派出许多斥候,摸清对方的情况,然后以大军包围擒拿,整个整个的俘虏生女真部落,将这些人输送到辽东地区。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发展,多尔衮已经为满清俘虏了超过十万生女真,长白山和大兴安岭地区的生女真部落几乎都被他抓捕光了。为了继续捕捉生女真,多尔衮希望在入冬之前,去更北方的小兴安岭,甚至是外兴安岭看看,希望能够有更大的收获,但是这次他却吃了大亏。
开始的时候还算顺利,他们花了十天时间就吞并了四个生女真部落,然而在发现满桂的蒙古部落之后,情况就变得不妙起来。本来多尔衮以为对方是从蒙古大草原上迁来的蒙古部族,如果是已经投靠了满清的部族,说不定还能成为抓捕生女真的助力,结果对方显然不是。
后来多尔衮又认为他们是林丹汗手下的蒙古部落,来松花江平原是为了打探消息,以探听满清的虚实。结果双方大战了一场,对方的战斗力却异乎寻常的强大,让精锐的八旗军损失六千余人。幸好对方老弱妇孺很多,青壮数量则不足,结果败退而去了。
为了得到确实消息,确认这支蒙古部落的来历,多尔衮让阿济格率领一万骑兵继续追击,希望能抓捕一些掉队的人,得到确实消息。没想到满桂始终在后面断后,保护着老弱一路北行,让阿济格始终找不到机会。
明末之大国崛起 第五百章 皇太极的策略
www.bxwx.io,最快更新明末之大国崛起最新章节!
一路追去的阿济格意外的发现了“朝鲜”堡垒,并进行了全军围攻。根据阿济格所说,城中守军绝对不超过一千人,他们却依仗古怪的堡垒,轻松将他们击败了。八旗军损失两千余人,尽然连城头也没摸上去,这对于自诩强军的满清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
诸多满清贵胄对此愤愤不平,大有派出大军再决胜负的想法,皇太极却想得更远。从崇祯二年开始,朝鲜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的战斗力之强,战术运用之大胆,让八旗军为之肃然。
如今的朝鲜似乎是励精图治,不但将鸭绿江一线经营得铁桶一般,似乎还开始插手北方地区,将满清龙兴之地收入囊中,这是非常危险的先兆。如果任由对方发展下去,难保不会与明军南北夹击,让他死无葬身之地。想到这种可能,皇太极就不寒而战,他立刻在廷议上提议派出大军反击,坚决消灭朝鲜军的堡垒。
这个时候范文程却走了出来:“皇上请三思。”
“范爱卿有何可教我?”皇太极对汉臣都是非常尊重的。
范文程连忙说道:“以臣认为天聪三年(皇太极汗位年号,相当于崇祯二年)之祸,已经让满清元气大伤,而朝鲜军的力量之强,已非昔日吴下阿蒙,现在与其硬拼殊为不智。”
“范丞相似乎太过软弱了吧,如今朝鲜军已经步步紧逼,眼看就要将我等包围了,难道还要当缩头乌龟不成?”阿济格气呼呼的说道。
范文程微微一笑:“贝勒爷所言有理,只是我们在天聪三年元气大伤,经过一年的休养生息,才刚刚有了些起色。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壮大自身力量,尽快恢复元气,我们最好的目标应该是蒙古草原上的林丹汗,而非击败也无多少好处的朝鲜军才对。”
皇太极听得连连点头,如今朝鲜军颇为强大,是个很难啃的骨头。如果现在与其硬拼,会大大拖长满清兴起的时间,对皇太极来说得不偿失。现在满清最好的做法就是向西发展,先消灭察哈尔部的林丹汗,将整个蒙古拉入自己的麾下。
有了足够强大的蒙古骑兵作为支撑,就能彻底改观满清人数太少的缺陷,将军队大大扩建。在得到足够兵力的同时,满清还能将入侵大明的路线大大加强,避开难以攻克的山海关一线,同时有了支持陕西流贼的通道。
皇太极的谋划非常狠毒,他在吞并蒙古扩充兵员的同时,还会通过晋商大力支持陕西流贼,让他们逐步成长为大明的心腹之患。只需假以时日,流贼就能极大的消耗大明国力,让他能够有可乘之机,到时候他会将大明和流贼一锅端了。等到满清入主中原,就能够调集整个大明的力量转头对付朝鲜,必然如摧枯拉朽一般容易。
如果朝鲜与朱聿键没有任何关系,皇太极这样的谋划可谓相当实用,成功的可能性也非常大。只可惜皇太极和范文程都不知道,他们现在放弃对付朝鲜,会让未来遭遇怎样的困境。
不提皇太极谋划的对林丹汗行动,此时孙承宗的信件,已经送往了宁波的八贤王府邸。朱聿键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月之后了,他看到孙承宗写来的信,兴奋的拍案叫好。满桂的加入让他手中有了第一支堪称精锐的骠骑兵,有了这种精锐的蒙古骑兵,相信在北方的扩张中会大大提速。而利用蒙古妇孺腾出壮劳力加入军队,同时还能起到监控的效果,更是绝妙好计。
这样一来几股势力互相监视,都能够为自己所用,未来只要打服了日本,北方就没有了后顾之忧,能够全力牵制建奴开发北方领土,他相信在与俄罗斯的哥萨克骑兵相遇时,必然能够一战。
谋划到此处,朱聿键忽然想起了一个问题,当年康熙之所以能够在雅克萨一战打败俄罗斯军队。是因为对方劳师远征没有后勤补给,兵力只有区区几百人,而康熙却是本土作战,能够动员数万兵力。以这样悬殊的兵力小胜一场,还签订了华夏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都能吹成千古贤君,后世的史学家的确够不要脸的。不过这个情况也让朱聿键认识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后勤补给始终都是军队最大的问题,康熙之所以打赢了雅克萨之战,就是因为他的后勤补给线足够短,能够支撑大军的作战。如给朱聿键照这样打下去,很可能在与哥萨克人遭遇的时候,是在西伯利亚的中部地区。
如果双方真的在西伯利亚中部相遇,补给线的问题就是同样严重的,而他因为腹地还有蒙古人和满清的威胁,劣势还要更大一些。万一发生俄罗斯人和满清,乃至蒙古人联合起来,唐军很有可能战败而丢失大好形势,在这种情况下,后勤问题就成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朱聿键看着那副放大的北方地图,手指划着已经建设起来的一连串堡垒,心中有了一个决断。铁路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式,因为其恐怖的运输量,足以帮助前方支撑数万大军的补给。
后世俄罗斯为了连接东西方领土,建设了一条西伯利亚大铁路。但是这条铁路为了安全性,远离与华夏的国境线,结果因为纬度过高而出现了诸多问题,其维护成本之高昂,让国家难以负担。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无力维护这条铁路,结果造成其逐年残破,到了最后火车甚至只敢开每小时十公里的速度,成了名副其实的老牛拉破车。
如今的朱聿键与后世的俄罗斯不同,他有着更加有利的地利优势。如果按照现今正在推进的中线堡垒群建设铁路,会比那条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维度低许多,也就没有了那么多问题。
这条铁路一旦建成,他向西推进的优势将大大增加,在对付哥萨克人的时候也会极为有利。未来如果想要控制北方,大可以利用这条铁路为干线,修建南北向的支线铁路。
明末之大国崛起 第五百零一章 开拓团的收获
www.bxwx.io,最快更新明末之大国崛起最新章节!
朱聿键越想这样的做法越可行,如今的沿海铁路刚刚修完了从宁波到台州府的一段,尚未将福建的诸多海港串联起来,他还计划修建支线铁路串联内陆各府,同时延伸一条铁路到萍乡煤矿,为三门钢铁厂提供更多的资源。
不过现在看来,这些铁路的战略价值,都无法与北方的铁路线相比,他决定明年抽调三分之二的铁路工人,先前往北方修建铁路,宁可封地内的铁路修建慢一点,也要先满足北方扩张的需要。
为了能够方便北方的铁路建设,朱聿键决定在平壤的钢铁厂建设一个铁制品加工厂,为北方铁路制造铺路用的钢轨,甚至是火车头和车厢,将高丽省北方发展成一个强大的重工业基地。
朱聿键对叛乱的发生是非常注意的,例如美洲的土地虽然会利用移民将其变成华夏领土,但为了防止将领发生叛乱,也会禁止重工业发展的,如果有判断也没有可以依托的军事工业。当然这种情况对于高丽省和北方并不适用,因为他一旦未来掌控了全国,那里会和国内连成一片,根本不存在飞地难以掌控的问题。
谋划好了这些,朱聿键立刻给孙承宗写信,说明了自己对北方拓展的大力支持,并说明了要建设北高丽重工业区的谋划。这些事情确定之后,具体实施就让政务院去操心,朱聿键则可以安安稳稳的住在王府里,享受冬季难得的悠闲了。同时朱聿键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们身上,加快对他们的培养,尤其是已经七岁的郑森和施显,以及九岁大的施琅了。
在这一年的冬季,朱聿键享受了难得的悠闲时光,他就像是辛勤劳作的农民,忙活了一年之后,冬天三个月总要休息一下。朱聿键在王府内休息,也经常去研究所转转,顺便指导柳仲明等学生,开始研制毛纺机以及制作呢子和毡毯的压辊机。
唐军已经完全休息了,尤其是北方顶着朝鲜军名头的军队,已经因为严寒躲入了各个据点,但是南方温润的气候,即使冬天也不算冷,这里的扩张行动依然在进行。拓养坤和吴淮这一年来可谓春风得意,他们带着数千流贼俘虏组成的开拓团,在几内亚岛上大杀四方。澳洲的土著居民大约有八十万左右,其中九成都居住在几内亚岛,真正住在澳洲大陆上的人并不多。这些土著居民还处于石器时代,即没有锋利的武器,也没有足够的凝聚力,一个个松散的氏族体系很快被开拓团所摧毁,数十万土著居民沦为了开拓团的奴隶。
在抓捕活动中,拓养坤和吴淮惊奇的发现澳洲土著抵抗情绪很低,只要供给他们足够的食物,就算让他们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也没有关系。对于新几内亚岛的开发,两人也多了个心眼,他们从国内聘请了一些矿产专家在岛上探矿,结果很快在岛中部和北部发现了两处储量巨大的铜矿,这个结果让两人欣喜不已。
在使用铜钱的华夏,有铜就等于有钱,他们很快就将土著奴隶投入到了开矿的工作中,并从国内聘请工程队,在几内亚岛的中北部修建了两个港口,同时开始建设连接矿区和港口的水泥路。
这个消息很快被国内知道了,政务院迅速派出官员与两人接洽。按照朱聿键与开拓团的约定开拓团占据的新几内亚岛土地和土著奴隶由政府低价购买,同时在岛上的两个大型铜矿由政府要运营,每年所得两成作为开拓团的股份分红,这个分红将持续五十年。
对几内亚岛的探索,让两人的开拓团发了大财,所有团员几乎都成了富人,这让他们对朱聿键更是感恩戴德。当年朱聿键在战场上抓捕他们,非但没有将他们斩杀,反而还给他们如此一条财路,让他们能够享受人上人的生活,这其中的落差之大难以想象。
如今的开拓团内部有三分之一的团员心满意足,希望能够凭着分到的钱财,回到国内购置土地,舒舒服服的享受生活了,但是拓养坤和吴淮却不满足。一个几内亚岛就如此富庶,如果能够进军土地更加广大的澳洲,肯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有了这样的想法,两人已经不再满足于几内亚岛的财富,他们将土地和土著奴隶都卖给政府经营之后,决定继续向澳洲进发。只是很快他们就发现,澳洲的土地太过广阔,凭借他们这些人根本不够。
如果要想更好的开发那片土地,人员需要得到扩充,武器装备也要进行更新。除此之外,手头有了钱的两人甚至谋划着买上自己的几条大船,以便更好的探索整个澳洲。
北方下今冬第一场雪的时候,得到朱聿键许可的拓养坤和吴淮两人带着开拓团的大部分成员回到了浙南。朱聿键早就发布谕令,因为他们在几内亚岛做出的贡献,已经完全赦免了他们的罪责,今后他们将成为与其他人一样的平民。
对于这件事情,宁波日报进行了大肆报道,不但宣扬这些人为华夏殖民做出的贡献,还重点宣传他们所获得的财富,以及八贤王府对开拓团的政策。记者甚至对普通团员进行了采访,让他们讲述冒险经历和收入情况。
这些受到采访的人也相当配合,他们大肆宣扬在几内亚岛上的所见所闻,对土著人的掠夺和奴役,以及自己赚到的丰厚财富。朱聿键支持这样的宣传,就是为了激起国内殖民的兴趣,让大家知道对外殖民有着巨大的利益。
开拓团做法很快遭到了一些老夫子的口诛笔伐,一些人甚至发动请愿,要求八贤王对这些有碍礼法的事情予以惩处。最高法院针对这种情况,发布了一条法规解释,封地内所有法律法规只适用于内部制裁,对于并未正式并入国家的地区并不具有管辖权和执法权,因此开拓团的行为虽然有碍礼法,政府也无权管辖。但是这条解释不适于任何对华夏人的迫害,一旦在外国出现华夏人被迫害的事情,国家将依照法规将其逮捕归案并从重判决。
明末之大国崛起 第五百零二章 殖民法
www.bxwx.io,最快更新明末之大国崛起最新章节!
八贤王府直辖的最高法院,那可是独立于政务院之外的封地最高法律机构,拥有对任何犯罪行为的判决权力,这个机构发出的法律解释是具有权威性的。这条法律一出,给那些开拓团的人吃了定心丸,也让有此意向的人少了许多顾虑。
拓养坤的开拓团中,那些希望荣享富贵的团员,可以安心的在封地内落脚,享受他们余下的幸福人生了,而更多的人开始向政府提出申请,组建自己的开拓团前往澳洲开发。
这些申请的人之中,以商人居多。他们是一个为了利益敢于冒险的群体,面对开拓团丰厚的利润,心动的相当不少。他的想法非常简单,雇佣有能力的人组成开拓团,他们出钱出武器开拓新殖民地,所得比单纯贸易要划算得多,风险也更低。
之所以此次在民间引起的积极性,比美洲运回黄金还要大,是基于两个方面。其一就是美洲涉及大量印第安人问题,朱聿键希望利用这个与华夏同种同宗的群体,加速对美洲的殖民速度。如果有民间开拓团介入,很容易造成双方的误会,一旦因此而让双方结下血仇,恐怕殖民会更加困难,因此那里主要是官方进行殖民。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美洲距离太过遥远,许多人对如此远程的航行抱有畏惧心理,更何况黄金矿藏本就不多,大多数人不认为自己有那样的好运气,能够得到更多的黄金,因此虽然移民报名踊跃,对美洲的开发组织却依然属于政府行为。
相比于美洲的几大劣势,澳洲就要宽松得多了。澳洲土著人数本就很少,他们又是属于波利尼西亚人。这个人种与华夏人不同,他们的智力低下也较为懒惰,并不是未来划入华夏的好选择,所以朱聿键倾向于将他们作为奴隶。
对于奴隶自然不需要太过客气,更何况澳洲土地广大却没有多少土著。澳洲距离本土又非常近,而且有夷州岛和几内亚岛作为跳板,殖民自然更加轻松。最激励人心的还是矿产资源,澳洲的矿产丰富,后世被称为做在矿车上的国家,可以给开拓团带来更大的开发动力。
这次开拓团发现的是铜矿,这是数量比较多的矿藏,即便如此开拓团还是获得了极大的利润,这让大家看到了希望。到澳洲去开垦土地,只要能发现一处矿藏,就能够一辈子吃喝不愁,这是何等巨额的暴利,所以大家才会有如此的积极性。
拿着这些商人的申请,宋献策却犯了难,他不知道朱聿键对于殖民开发有什么策略,究竟是否应该支持这样的民间殖民形势,因此他带着厚厚一摞开拓团的申请书来到了王府。
听说宋献策来了,朱聿键连忙将人招入了书房。宋献策一见面就将那一摞申请书递了过去:“主公,这些都是商人们申请建立民间开拓团,前往澳洲开发土地的。属下不知道应该如何决断,所以拿来请主公定夺。”
“哦?拿来我看看。”朱聿键接过申请书,一个个看了起来。商人们对商机是非常敏锐的,他们在拓养坤开拓团返回之后,很快就发现了这个商机,所以才会如此火急火燎的递交申请书。
不过在递交申请书的时候,商人们也是心中忐忑,在他们看来澳洲的开发是王爷的私人领地,他们要加入进去,不知道会不会被认为是抢了王爷的财源。也就是朱聿键平时素有贤名,从来不越过法律惩处任何人,这才让商人们敢于冒险,同时最高法院的法律解释,也给他们极大的鼓舞,这才有了如此之多的申请书。
朱聿键大概的看了一下,他手中这些申请书不下于五十个,其中有许多还是龙游商帮和宁波商帮的商人,甚至连陈式舫都插了一脚,很显然这些人了解朱聿键,知道他从来不会独享成果的。
朱聿键放下申请书笑道:“这很好啊,大家的积极性非常好,应该大加鼓励才对。”
“主公难道支持民间设立开拓团?”宋献策问道。
“当然支持,开疆拓土是全体百姓的事情,如果全靠政府支撑,我们哪里有那么大的财力。”朱聿键说道:“如今我们要全力向美洲拓展,澳洲和北方的开发都可以加交给这些民间开拓团去做。只要有足够的利润,他们就会有开拓殖民地的动力,到时候政府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大量土地岂不是好?”
“可是没有政府的管理,万一这些开拓团出了什么问题,我们该如何处置?”宋献策问道。
“所以在这之前,我们必须制定一部控制开拓团的法律,将所有非法的情况都圈定起来,避免他们出现错误。”朱聿键笑道:“这件事情交给张书堂即可,你只需要把把关。记得要将开拓团开发出来的土地和矿藏加入国家的时间规定好,避免出现任何扯皮现象。另外要给对方留出足够的利润,让他们有建立开拓团的动力。这样政府才可以不花一分钱,又能坐享大量土地和矿藏。”
“主公高见,我这就找张书堂大人。”宋献策连连点头。
朱聿键又补上一句:“记得等编出法律来,我先过目一下再发出。”他这也算是把把关了,免得这些人将条文写得太过倾向于政府,让大家失去了建立开拓团的动力。
这些日子那些递交了申请书的商人心中是煎熬的,他们不知道八贤王会如此处置这件事情,究竟是直接拒绝,还是严厉斥责他们与王爷抢利益,或者是更加严重的情况他们都不得而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