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明末之大国崛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暮看云
“此次大胜红夷人,又让其再也不敢犯我疆界,也算是大功一件了,相信建斗兄回去也足以交差。”朱聿键笑眯眯的说道。
“还要多谢王爷睿智,卢某未立寸功,却得享荣耀实在有愧。”卢象升叹息道。
“其实我也知道,此次建斗兄前来,肯定是受人排挤的,相信有此大功,就算外放也能更有些把握。”朱聿键随后对着宋献策说道:“具体的条款尽快拟出来,让尼德兰人回去盖印。记得要写成白话文,尽量减少误解的可能,以免将来误会。”
“属下立刻去办。”宋献策连忙答应着。
第二天早上,雅各布带着《宁波条约》返回巴达维亚,卢象升也带着副本返回了京师。见到情况已定,朱聿键立刻命令李伦撤回兵力防守福建,将夷州岛和几内亚岛的地盘交给李侔驻守。同时将第一军的第一师抽调回浙南五府驻防,朱聿键打算率领近卫师前往日本教训一下不安分的幕府,不过在出发之前,朱聿键又给柳仲明下达了命令,利用棉纺织机械的原理,研制毛纺织机械。
宝船已经全数派出,为美洲运送第二波移民过去,而他想率领部队进攻日本,就必须等到陈式舫给他凑够商船才行了。这种事情可不是一时能够办到的,哪怕路途再近那也是一万多人的投送,短时间内难以集结如此多的商船。在经过陈式舫的解释之后,朱聿键只好将行动安排在了明年的初春。





明末之大国崛起 第四百九十二章 北方的深秋
www.bxwx.io,最快更新明末之大国崛起最新章节!
此时已经是入秋时分,各地都在忙着抢收粮食,因为前年所大力修建的水利设施得到充分利用,今年浙南五府得到了一个大丰收。加之朝鲜的收成也不错,甚至连夷州岛开发的土地上,也有极大的收获,让本已经空虚的粮库再次充盈了起来。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就算来年再有大旱,他也不怕了。当然居安思危的思想必须要有,在浙南五府和朝鲜的水利工程基本完善之后,今年冬天将开始加强福建和夷州岛的水利工程,争取为来年的农业生产做准备。
不过在这些丰收的土地之上,有一个地方可不是有粮食就能够安然过冬的,那就是以海参崴为的北方基地。整整一个夏天,刘体纯都在指挥着北方守备师以海参崴为基地向外大力扩张。吴之番和赵率教的骑兵师在黑龙江以北向着西方极速扩张,刘体纯则跟在后面亦步亦趋,大量的修建堡垒。
这些堡垒不光是防御性的设施,它还集冬季保温、粮食存储、附近农地耕作人员驻扎等功用,简直就是一个小的城市。每个堡垒内都有在附近耕作的大量屯民,以及猎户、伐木工人、道路维护工,以及其他维护类的工人,有矿藏的地方甚至还有矿工的存在。
这些堡垒每个都能控制方圆百里的范围,堡垒间以道路相连,并修筑有高耸的烽火台,以便于互相通讯,它们呈两列拓展在远东平原上,成为两个骑兵师扫荡的后勤补给基地,目前已经向前推进了上千公里。
在另外一个方向上,以张鼐率领的一个团分散驻守在五个堡垒内,牢牢掌控着黑龙江附近的这一大片黑土地。这片有荒原、松林和沼泽构成的北大荒,在经历了一年的劳作之后已经有了些摸样,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地方被开垦了出来,不过也付出了近一万日本劳工死亡的代价。
如今已经是深秋了,整年的劳作告一段落,那些不再耕地的日本劳工,又被调往矿山工作。位于外兴安岭附近的奥古今煤矿里,一直使用着超过两万名通古斯奴隶矿工,他们所开采的煤炭除了通过海参崴港口运往高丽省作炼钢之用,还有一部分储备在各个堡垒之中。
为了让移民渡过一个温暖的冬季,海参崴和各处堡垒的房屋着重增加了墙壁厚度以保温,同时还利用朱聿键以前发明的那一套暖气系统,将所有房屋都串联起来,将其引到城内的大量锅炉上。
在移民们渡过的第一个严冬内,他们将成为全世界第一批拥有集中供热的居民房。这些烧暖气的锅炉,需要大量的煤炭,但已经是深秋了,各堡垒的煤炭储备量依然不足。为了加快开采速度,才会将倭奴全都调到矿山去采矿,以便尽快获得足够数量的煤。
倭奴都被调到矿山去了,那里有专门的守卫进行看护,张鼐所在的北大荒就闲了下来。经过一年的建设,所有沼泽地内水都被排光了,北大荒最危险的地方成了良田,剩下的荒野同样成了张鼐等军人最喜欢的狩猎场。
在闲暇无事的时候,张鼐喜欢带着少量士兵深入北大荒,去打猎物改善伙食。他最喜欢的猎物有獐、狍子、野猪、马鹿,有时候甚至能猎到东北虎和狗熊。当然后两种动物相当凶猛,需要极高的狩猎技巧和心理素质,才能打到一头。
朱聿键曾经对这里的人下达严格命令,不许狩猎貂、旱獭等啮齿动物,以防止传染鼠疫。当然对于张鼐来说,他只狩猎大型动物,因为肉多也足够好吃。这一天他又带着七八个人骑着马出堡垒狩猎了,今天的运气相当不好,他们转了大半天的时间,连只野兔也没有打到,张鼐不禁有些烦躁。
就在这时,一名去搜寻猎物的士兵骑马返了回来:“报告团长,发现大量人员正在向我们的堡垒移动。看那些人的穿着,很像满情人、通古斯人或者蒙古人。”
“什么?”张鼐大吃一惊连忙说道:“继续侦察,我们返回堡垒,通知点起烽火,全地区戒严。”
众人也不管什么打猎了,他们调转马头,急匆匆的向着城内奔去。等到张鼐入了城,这里已经戒备森严,狼烟也点了起来。作为防御满清的最前线,张鼐所部始终保持着极高的警惕性,他知道一旦满清对唐军发起进攻,他就是最前线的一道,根本没有人能为他预警,因此这里的堡垒都保持着最高的警戒状态。
大量侦察兵被发散了出去,沿途监视那支没有旗号,不知道来自何方的大部队。不过侦察兵接连发回来的情报,让张鼐感到有些摸不着头脑。根据侦察兵的发现,这支队伍至少有十万人,但他们并不像是一支军队,反而像是正在迁移的蒙古部落。这些人中有大部分是老弱妇孺,他们不但骑着马,驾驶着勒勒车,还有十多万头牛羊。
手里拿着这个情报张鼐却是越看越迷糊,如今已经是深秋季节,蒙古部落为了躲避冬天的严寒,让牲畜有草吃不至于被饿死,一般都是向西面的北海,也就是后世的贝加尔湖转移,而这个部落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向着东部这边而来,这是大违常理的。
“严加监视,全城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在情况不明的时候,他也只能加强战备了。
经过近一个时辰的行进,这支庞大的队伍终于接近了堡垒。蒙古人似乎对这里有堡垒同样非常吃惊,当他们看到这个强大的堡垒和上面严阵以待的士兵时,所有人都有些手足无措。队伍中出现了一些混乱的情况,大家停住脚步呆呆的看着挡住去路的堡垒,不知道该进还是该退。
“族长,我们的道路前面发现一个大型堡垒,我们很难绕过去,现在该怎么办?”一名魁梧的千夫长在族长的身边说道。




明末之大国崛起 第四百九十三章 满桂的部族
www.bxwx.io,最快更新明末之大国崛起最新章节!
那名骑在马上高大魁梧的族长,看上去已经五十多岁了,实际上他却没有这么老迈。主要是因为最近风餐露宿,他那一脸的络腮胡子没时间修理,脸上因为风吹而满是渍泥,所以才看起来这么老,其实他只有三十多岁罢了。
如果是朱聿键、赵率教,甚至是袁崇焕站在旁边,他们一定可以叫出对方的名字,当年的大同总兵满桂。自从当年与祖大寿分道扬镳之后,满桂没有稍作停留,以最快的速度返回了部落内。
满桂这个族长虽然年轻,但是在部落内却相当有威望,这次袁崇焕勤王被捕,已经让他伤透了心,所以他立刻就提议脱离政府掌控,向北迁徙寻找更好的栖息地。
恰逢遭袭的满清内部乱成一锅粥,丝毫没有防御南面的想法和兵员,结果满桂带着十多万族人顺利的穿越了满人地盘,进入了更靠北的松嫩平原。这个时代的松嫩平原尚未开发,这里到处是河流遍地是草场,如此水草丰美的地方让满桂非常满意,他的部族就在此地定居了下来。
可是好景不长,满清的人再次跟了上来。原来在皇太极登基之后,自感人口太过缺乏,所以命令多尔衮兄弟到北方抓捕大量生女真,以充斥到女真人的地盘扩大人口数量。
多尔衮向北抓捕生女真,随着生女真部落的大量被降服,他们的搜索范围自然越来越靠北,最终满清斥候在松嫩平原与满桂的部落遭遇了。开始的时候多尔衮以为是普通的蒙古部落并未在意,多尔衮反而打算袭击这个部落捞上一票,给两白旗的子弟添点零花钱。
多尔衮万万没有想到,这个部落的族长乃是关宁军中有名的满桂总兵,他手下的蒙古士兵不但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还有打大仗的经验,双方甫一交手险些让八旗军吃了大亏。
满桂手中全部青壮不足两万,自然不可能与对面三万多八旗军死磕,更何况他们还要保护大量老弱,所以只能且战且走,向着东面撤退。他们本来打算进入黑龙江三角洲地区,等待天寒地冻黑龙江封冻的时候,在渡江寻找其他生路,没想到尚未看到黑龙江,他们已经被巨大的堡垒挡住了去路。
“去看看,这座堡垒是哪一方的势力。”满桂也是好奇,这里名义上还是满清掌控的地方,可是按照满清的能力无法建造如此高大的堡垒,而且在这么荒僻的地方建立堡垒也没有必要,所以他特意让人去看看,上面挂的究竟是什么旗子。
“族长,那个堡垒上插着一面红底白虎旗,不知道是什么势力的。”那名千户长回答道。
“你确定是红底白虎旗?”满桂的眼前一亮,心中满是喜意。
“没错,是红底白虎旗。”千夫长肯定的又重复了一遍。
“太好了,这是八贤王的地方。”满桂大喜道,他曾经在朱聿键的热气球上,看到过这个标记,当初他还曾经询问过,朱聿键告诉他这是唐勇陆军的旗帜。如今在这里看到红底白虎旗,他立刻就想起了朱聿键所说的话。
当初满桂与朱聿键相处还是不错的,如今向他的军队寻求援助,应该也不成问题。满桂立刻命令大队原地休息,他自己带着几个人,前往堡垒大门前求见。
满桂的部族属于内附的土默特部其中一支,因为在内蒙古与东北交界地区长期生活,帮助朝廷对抗蒙古诸部和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他们始终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但也让他们的青壮总是大量伤亡,人口数量难以扩大。
自从因为袁崇焕无辜被抓,对崇祯和大明王朝彻底失望以后,满桂选择了率领整个部族离开。满桂的部族趁乱绕过满清的控制区,北上抵达了松花江平原的北部安顿下来,重新开始了自己的生活。
然而这样的生活好景不长,随着多尔衮奉命前往北方抓捕生女真,双方不可避免的遭遇了。两白旗经过连场大战,兵力减少了许多,但是为了多抓捕生女真,皇太极又给补充了不少青壮,虽然素质不如以前了,却是人数众多。
与满清正规军交战之后,满桂立刻知道情况严重,他率领部族再次向北迁徙,希望能够避开满清的骑兵。然而十多万人的部族目标实在太大了,尽管满桂尽量隐藏行迹,但在那些满清追踪高手的眼里,依然是相当容易找到。
多尔衮率领的骑兵很快追了上来,满桂只能率领族中不足两万的蒙古青壮掩护撤退,双方在松花江平原上进行了连场大战。依靠着满桂的武勇,让八旗军损失了超过六千人,而因为人数和武器上的劣势,满桂骑兵折损了近一半,如今已经只剩下一万人左右了。
见到不能力敌,满桂只得边打边退,渐渐进入了黑龙江北部的险恶地形。满桂对这里的地形不熟悉,他本想继续向着东北方向前进,等到多尔衮不再追击的时候,再让部族安定下来。至于连日的奔波让牲畜瘦弱难以渡过严冬,他已经顾不上了。
没想到在绝路之中,竟然能够发现八贤王麾下的堡垒,这等于让他看到了获救的希望。在大明诸多高层之中,八贤王朱聿键可以说是让满桂唯一感觉亲切的人,至少对方在危急关头,曾经为他这个素不相识的总兵断后,可谓是义薄云天。
满桂很快带人打着白旗,向堡垒走去,站在城头上遥看这群蒙古人的张鼐发现对方有几个人带着白旗过来,显然是有谈判的意思,他立刻命令开城门放入。
见到主事的人只不过十七八岁,满桂先是一愣随即连忙拱手道:“蒙古土默特部满桂,希望投靠八贤王殿下,不知道这位大人是否可以做主?”
“我只是个团长,无权收留一个蒙古部族,更何况我从未接到过收留蒙古部族的授权,所以爱莫能助。”这么庞大的蒙古部族,如果让其进入内层防御圈,谁知道会出什么问题。目前北方的兵力严重不足,驻守在附近五个堡垒内的兵力总数也只有一个团,他是不敢随便放人的。




明末之大国崛起 第四百九十四章 收容满桂
www.bxwx.io,最快更新明末之大国崛起最新章节!
满桂皱了皱眉,他很想转身就走,但是多尔衮的大军就追在后面,如果他掉头离开等于宣告了自己部族的死刑,所以就算是低声下气他也必须忍下来。
看了看面前的张鼐,满桂只好又说道:“我曾经担任过大同总兵,手下青壮也多在明军中效过力,大家份属同僚,希望这位大人高抬贵手。如今多尔衮率领八旗军在后面追赶,我等已经无处安身。”
“你说什么?你说当初的大同总兵满桂?”刚才只听名字,张鼐还没有反应过来,此时对方报出昔日的官职,他立刻就醒悟了过来。张鼐是个孤儿,在唐王府中成长的几年,让他将那里当成了自己的家。在宁波府参军的时候,每逢假期他都会返回府内看望朱聿键等人,也曾经听他讲过皇太极入侵那一次,他在京城的所见所闻。
朱聿键对于满桂非常推崇,每当说起德胜门外的大战,他都会大赞满桂的英勇,并对他的离去而叹息。从那时候开始,张鼐就知道有这么个很有性格的大同总兵,能够与八旗军打得旗鼓相当,甚至敢于以弱势兵力迎难而上,却又是如此潇洒,在对大明朝廷失望之后飘然而去,丝毫不留恋高官厚禄。
本来满桂报名字的时候,他还没有往这个方向想,直到对方说出大同总兵的职务,他才明白眼前的这位就是朱聿键大力推崇的满桂。他连忙拱手道:“原来你就是满桂将军,我经常听八贤王提起你去年在德胜门外的事迹啊。”
满桂被夸得脸红,连忙说道:“败军之将而已,还是多靠王爷的救助才能生还。”
“我听王爷说满桂将军弃官而去,带着部族离开了辽东,如今怎么会到了这里?”张鼐询问道。
满桂叹了口气:“没办法啊。”他将自己放弃官职以后,带着部落迁徙的种种遭遇说了出来,最后还不无失望的说道:“如果皇上能如八贤王一样的英明,我又何必率部迁徙。可是以皇上的刚愎自用,再留下恐怕有灭族之祸,我离开也是不得已。”
“如今多尔衮还在后面追击?”张鼐问道。
“不错,恐怕再有一两个时辰就会追到了。”满桂点点头:“还请将军高抬贵手,放我等过去躲避。”
“没有问题,贵部可以从这里向东北方向走,那里有足够的住房。你们先安顿下来,等我挡住八旗军的进攻,再安顿满桂将军的部署。”张鼐连忙说道。如今没有上级指示,对方人数又多,他也不敢贸然放人进入堡垒,所以他将这些人先安顿到那些倭奴苦工的居住地,随后在具体安排。
“你们?”满桂看了看周围说道:“你们的人数似乎不多。”
“我们一个团分驻五个堡垒,这里大约有一个营七百多人驻守。”张鼐笑着解释道。
“七百多人?”满桂瞪大了眼睛:“多尔衮用于追击的士兵至少一万人。”
“没关系,我们能守住堡垒的。”张鼐微笑着说道,野战他们或许无法击败一万八旗军,若轮到防守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看到张鼐自信的笑容,满桂却是根本放不下心,他很想说带兵助战可是如今没有正式投靠,人家肯定会有疑心。他想了想说道:“我打算留在这里,看看贵军如何攻击建奴,不知道是否可以。”
“当然可以。”张鼐没有丝毫反对的意思,他似乎还信心满满。
满桂怀着忐忑的心情,连忙让整个部族绕过堡垒,在唐军士兵的引导下,前往北大荒深处的驻地。那里有充足的粮食和草料,可以让他们好好休整一下。
满桂忧心忡忡的留在堡垒里,等待了多尔衮大军的抵达,不过在他查看下发现唐军并非是真的轻敌,他们在防守准备上做的相当扎实。尽管对方的那些装备究竟是做什么用的,他大部分都没见过,但从对方的忙碌程度来看,应该都是防守利器。
唯一让满桂能看懂又感觉威力不错的,应该就是城头炮台上那些拥有短粗大管子的臼炮了。按照满桂的看法,这些大炮足够大,威力应该就是相当不错的。
半个时辰之后,由阿济格率领的一万八旗骑兵陆续抵达。因为还有很重要的抓捕生女真任务,多尔衮不可能将大军全都投入到追击蒙古人的战斗中。何况那些蒙古人士气已折,对付起来并不困难,因此只有阿济格率领着一万骑兵衔尾追机。
本以为非常轻松的任务,在阿济格发现立于河谷要地的堡垒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当看到那巍峨高大的堡垒,阿济格第一时间就确定,这肯定不是满清建造的据点。
堡垒的主体呈圆形,而在较低的墙面上,还有向着四面八方伸展出三角形副堡,将整个堡垒变成了六芒星的样子。这是自从朱聿键提出大沽寨改进计划之后,最新变化的新堡垒样式,如今唐军建造的所有堡垒,都已经开始使用这种模式了。
阿济格面对这个张牙舞爪的堡垒,却感觉颇为迷惑,他还不知道这样的堡垒究竟有何等威力。不过堡垒上高高飘扬的旗帜,却让他目露凶光,根据岳托等人的叙述,掠走满清权贵家眷的朝鲜军,就曾经打着这样的旗帜。
“攻城。”阿济格大喊一声。
“贝勒爷,我们不是要追蒙古人吗?”一名甲喇额真询问道。
“这个堡垒的驻军,就是去年劫掠大清妇孺家眷的那些军队,我们要先攻克这里再去追蒙古人,才能泄我心头之恨。”阿济格冷然道。
“遵命。”旁边的数名甲喇额真立刻分头调动部队,准备向堡垒进攻。他们使用游牧民族的攻城方法,利用马匹的高度登城还是可以使用的。虽然主堡的高度有些高,但那些分支的棱角却完全可以攀爬,因此四个牛录的部队很快被派了出去。
这些骑兵分为四队,分别向着棱堡的四个凹陷处冲去,他们打算在冲入那片开阔地之后,从两侧快速登城,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然而这些八旗兵却不知道,他们这样的想法恰好落入了守军的谋划之中。




明末之大国崛起 第四百九十五章 棱堡的优势
www.bxwx.io,最快更新明末之大国崛起最新章节!
“刀盾兵严守城头,炮兵准备射击。”张鼐发出一道道命令,所有守军顿时动员起来,随时准备消灭来犯之敌。
“冲啊。”八旗兵们提高了马速,他们高举着战刀,嘴里吆喝着各种口号,向着棱堡的方向冲来。当对方距离主堡还有六百多米的时候,张鼐突然大喊道:“开炮。”
轰轰的炮声响了起来,城头的臼炮纷纷开火,比普通火炮直径更大的炮弹脱膛而出,划过长长的弧线,砸入对方的骑兵阵中。炮弹四处乱跳,只要砸中的骑兵顿时骨断筋折,毫无反抗之力的被夺去生命。
这样的情况对于八旗兵们来说不算什么,因为自从起兵开始,他们进攻明军驻守的城市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不少有经验的八旗军反而加快了马速,希望尽快脱离大炮的射程。
很快火炮就不再射击了,而他们已经进入到了两面城墙的夹角之内。按照事先的计划,他们迅速分成两队,向着两侧城墙冲去。
“射击。”隐藏在刀盾兵后面的火枪兵纷纷开始射击,密集的铅弹直接射击对面正在爬城的八旗兵。因为两面城墙有一定夹角,彼此之间可以互相攻击对面爬城敌人,这样攻城的士兵无法躲在守军的射击死角内,受攻击面也被大大增加。八旗兵很快发现了不对,城头的士兵并未向下俯射,致命的铅弹往往来自于背后。因为守军无需探头出来,这让八旗兵的弓箭难以发挥功用,而因为受攻击面变大,让守军得以轻松的命中目标。
当双方的攻防战展开,满桂已经吃惊的瞪大了眼睛,他从来都不知道,原来仗还能如此打。他凭借自己的经验心算了一下,结果吃惊得发现如果没有大炮,这样的堡垒几乎是无法被攻克的。
受到两面夹击的八旗兵很快溃退了下去,只留下满地的尸体和哀嚎的伤兵。阿济格看得目眦尽裂,他从枪声上可以听得出来,守军人数并不算多。可是即便只有这么少的守军,三千八旗军竟然连登城都没有成功,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发现这种古怪的情况,阿济格却并不灰心,他认为自己手中还有足够的力量,可以攻下这个堡垒,慢慢的研究其中关键。他的心里很清楚,如果不能搞清楚为何守军如此坚强,未来八旗军必然会吃更大的亏。
他立刻命令全军出动,四面攻打这个堡垒,务必一举攻克。阿济格的意思很明白,利用人数的优势拉开攻击面,让对方的防守力量严重不足,只要暴露出漏洞,八旗军就有了登城的可能。
1...131132133134135...3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