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山沟去种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猎户叔跟篾匠叔两人端着杯子碰了一下,猎户叔说道:“跟着皮娃跑了两回山我算是看明白了,这娃就是个舍不得亏待自己的,为了吃得好,宁愿背那么多东西上山,也不嫌累得慌!”
李君阁笑眯眯地说道:“猎户叔,就问你一句,值不值?”
猎户叔跟篾匠叔都哈哈大笑:“值!太值了!”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二百六十四章 黑颈长尾雉
第二百六十四章黑颈长尾雉
李君阁笑道:“这笋啊,就得油气大才行,而且要荤油才好,不然会潮人的!要是荤油不给够,半夜躺下的时候,口水沿着腮帮子哗哗往下流,那滋味才难受哟!二准,别光吃肉啊!这笋才是最好吃的!”
说完又对任唯唯说道:“现在有时间了,可以好好讲讲你那黑什么鸟是怎么回事了。”
任唯唯将手机翻出来:“你看你看!我已经发到我微信上了。”
李君阁将她手机接过来,上面有一条最新的朋友圈内容:“看我拍到了什么!”
下面是九张鸟类的图片,主角都是一只雉鸡。
不过这鸡的颜值在雉鸡里边完全排不上号,形状跟普通山鸡也就是环颈雉差不多,不过人家环颈雉那一身羽毛华丽得就像一个画家精心调配出来的一般。这只呢,就像幼儿园的小朋友涂鸦出来的,全是大块的色斑。
而且色调还不明快,就眼睛周围一圈红色好看点,头颈从铜绿转为铜蓝,就像鸽子脖子上的颜色一样;身体是棕色打底,体侧一块铜绿色斑,三条白色条纹;尾巴是白色打底,上面一些黑色的条纹道道。
“这鸡真丑!”李君阁只有这么一句评价。
任唯唯一边啃骨头一边翻白眼:“懒得跟你这外行说!看下头评论。”
评论还真多,估计好多都是任唯唯的同行。
“我靠我看见了什么?!黑颈长尾雉!唯唯你不是在蜀州帮着拍电影吗?”
“哎哟我去!真是黑颈长尾雉!唯唯你现在到底在滇州还是蜀州?”
“蜀州发现野生黑颈长尾雉了?!唯唯你成发现者了啊!恭喜恭喜!这种群有几只?”
“这么近距离拍摄到的!这色调不是普通红外相机啊!唯唯你亲手拍的吗?!羡慕嫉妒恨!”
“哇塞全球一千五百只啊,而且只分布于滇州啊!唯唯你这运气逆天了啊!”
“送展送展!比大熊猫还难拍到啊!太精彩了!唯唯给你点个赞!”
“唯唯赶紧申报!这是重大发现!同时立刻通知当地政府加强保护!我的天黑颈长尾雉在蜀州还有种群分布……”
……
总之就是很厉害,很了不得,很不明觉厉!
李君阁将手机还给任唯唯,纳闷道:“怎么都跟打了鸡血似的,这鸡真不咋好看啊,怎么说得这么珍贵?”
任唯唯抿嘴笑道:“嘿嘿嘿,跟大熊猫一样珍贵,大熊猫野外种群现在也有小两千了,而且分布在好几个省,这黑颈长尾雉数量不比熊猫多,而且以前只在滇省有发现!”
李君阁说道:“那吃过饭你还得将图片和介绍写个新闻稿给阿音发过去,让她发布到网站上去,好好给村民普及一下,好家伙这玩意儿碰都碰不得啊……对了发现者是不是猎户叔也有份啊?比如政府发点奖金啥的……”
猎户叔赶紧摆手:“这还真是人家唯唯发现的,我们俩蹲林子外头,我逗了半天都没见鸡出来,想着挪开几步再逗一逗,结果刚离开一会这鸡就出来了。”
任唯唯笑道:“猎户叔也是功不可没,他逗鸡的手法太厉害了!到时候肯定也要将他的名字加上!猎户叔还告诉我逗鸡可以用3,等我回去也试试逗鸡!”
李君阁都无语了,电媒这玩意儿,跑山匠都用了多少年了!转念一想也对,这就好比洛阳铲,还不是盗墓贼用得麻溜熟了才传给考古工作者的,这还真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儿了!
今天的收获对唯唯来说太巨大了,直到李君阁忙碌完躺下,还听见唯唯在帐篷里翻来覆去地烙饼,这丫头兴奋得睡不着了!
接下来两天安排大致雷同,李君阁三人寻找合用的竹材,猎户叔带着任唯唯满山乱转考察鸟类。
吃的方面,出了每顿换着花样做竹笋和麂子肉,凉拌笋丝,辣椒炒筒筒笋,白油玉兰片,黄焖麂子肉,爆炒麂子肉,干煎麂子肉,配合各种野菜,每顿都弄得味道鲜美营养十足……
鱼篓里的小鱼,泥鳅小鲶鱼配酸菜做鱼汤,鳝鱼做了红烧,蒜香,泡椒……也是多种口味换着来。
每次抓到有甲的小鱼就放铁锅上,文火焙成小鱼干,用椒盐和匀,装成两袋分给任唯唯和司星准做零食。
还将一条麂子腿切成薄薄的肉片码好味,然后穿在长长的竹签上面,插在火塘上风处,让炭火将肉条熏烤成美味可口的麂子肉干巴,然后切成小块装了两袋,也给任唯唯和司星准中途路上过瘾。
要说起来,唯一的缺憾就是没有水果了。
不过李君阁这两天先后发现了两处植物,一种是脚板苕,一种是万根苕。
脚板苕分两种,一种里边是白色的,称为“白苕”,一种里边是紫色的,称为“火苕”。
李君阁发现的是紫色的。
地面上是长着大心形叶子的藤蔓,叶脉和叶脉间有横纹连接,地下是一个个古怪大脚丫一样的块根,一棵底下就有小十斤。
这玩意儿味道像山药,不过香味更浓郁,切开粘液更多,口感比山药粗糙。
淀粉多的农作物比如红薯,土豆,芋头,山药,李君阁都不太喜欢吃,唯有脚板苕是例外。
所以这两天,清炒火苕片,火苕炖汤,甚至火苕稀饭,李君阁也换着花样做了不少出来。
万根苕的发现就更古怪了,这玩意儿是南美洲品种,近年来川滇黔也在广泛种植,却不知为啥会在这人迹罕至的深山里也能找到。
这玩意儿茎干粗壮叶子软,说是苕,其实是菊科。
挖出来底下是一圈长条萝卜一样的块根,送到超市里有个好听的名字——雪莲果。
一般都是当水果生吃,算是弥补了冬季山上没有水果的遗憾。
这东西味道就像萝卜,不过甜味更浓,辣味更淡,太合经常生吃萝卜的唯唯的北方口味了。
万根苕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部分甜味来自菊糖,菊糖是不被人体吸收的,因此这玩意儿又能解馋还能不让人长胖。
这就更受这几天胡吃海塞的唯唯青睐了。
每天吃过晚饭,就能看到她将万根苕切出一个,洒点盐,去溪边一边遛弯一边当萝卜啃。
拿着食物消食,也是这几天山上的一景了。
到了第五天,唯唯的单反,两个电池终于没电了,篾匠叔的竹子也搜集了二十来根,司星准的素材也拍摄得差不多了。
李君阁说道:“差不多了哟,我们就撤吧?这山下也该准备过年了!”
于是大家便开始收拾行囊,拆帐篷,折睡袋,忙乎开了。
李君阁去将笼子里未吃完的鱼虾放了,回来将笼子烧掉,这生竹子编的笼子,只能临时用一下,带下去也没用。
然后将火塘用水都浇了一遍,确保没有一点火星。
任唯唯跟司星准郑重其事地将没有吃完的小鱼干和麂子干巴贴身放好,任唯唯还将万根苕也洗干净放包里,说下山后继续吃。
等到一切收拾妥当,清点了一下没有啥遗漏的,这才向山下走去。
任唯唯跟司星准还恋恋不舍一步三回头,这大毛竹林子太好玩了。
李君阁劝道:“现在算啥,现在是山里最无趣的季节,要等到春秋两季,那才叫一个舒服,山花遍野!那时候好吃的更多,下次再来吧!”
来到苗寨林场,李君阁将一对麂子角摸出来,交给音爸爸托他带给育爷爷,一行人才顺着溜索下山,开车回到了李家沟。
先将众人一一送回住处,李君阁背着大包回到家中。
老爸脸色又不好看了:“都要过年了还东跑西跑,山上就那么好玩?赶紧去洗澡,换衣服,这几天要备办年货,杀猪,一大摊子事情呢,对了还要找你二姑兑换些新票子,寒假娃子们都要来,这过年前要早早备好!”
老妈也过来说道:“这年里你篾匠叔还要办婚事,都来找过我好几次了,意思就是他家里就他一个,良子那边也只有她一个,怎么把婚礼弄得喜庆热闹,我估摸着还得满村人都帮衬着张罗张罗,房子家具摆设什么的,你得赶紧落实好,别到时候新人住不进去就麻烦了!”
奶奶也说道:“还有四哥那边,老侄儿这么些年都没回来,这回一来就拖家带口的,也要事先安排好,如果要住祠堂那边,那吃的住的就得安排妥当,别让人家觉得这么多年没回来我们把他当外人了……”
老妈又说道:“还有就是阿音这乖女子,春节在哪里过?你都上人家门过了苗年了,是不是今年就把她接到我家来过年啊?这么年纪轻轻的就要管一个村的事,我看着她成天忙活都心疼,接家里来好好松活几天也好嘛!”
几位长辈轮番轰炸,整得李君阁一个头都有两个大,只好说道:“好好好,这不还有二十来天嘛!放心放心,时间保管够用!我明天就操持起来可以了吧?”
洗完澡换了身衣裳,李君阁觉得自己整个都松快了。
将拉碴的胡子剃了,从包包里摸出两袋偷藏起来的麂子干巴和小鱼干,李君阁屁颠屁颠地跑去村委找阿音。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二百六十五章 新式木楼
第二百六十五章新式木楼
阿音一看他就笑了:“玩开心了?回来得正好!现在村里人基本都回来齐了,下周学校孩子们放假,怎么接?”
李君阁说道:“要不登记一下吧,需要我们接的,我们就去,这个事情好说。x”
阿音点头道:“行,还有就是富硒绿色食品的认证下来了,今后我们李家沟的食品包装上得加上这两个标签,我估计乌金血米的价格重新发布到网上后,可能会引起网友们的争议,这个事情可能得事先想好。”
李君阁说道:“这个没办法,我现在只能想出三个点子,首先将富硒绿色食品的认证报告,李家沟苗寨的环境考察调查报告,乌金血米的成分分析报告发布到网上去,证明我们的东西确实值这个价钱;其次是将锅甩给于丫头背,就说这是人家战略合作伙伴指定的销售价格,我李家沟必须与人家共进退,否则要承担违约责任;第三就是告知广大网友除了两种米,我们网站还有大量的富硒食品,比如李嘎婆系列小菜之类,这部分东西我们是不提价的,大家对富硒食品有需求,又觉得价格贵的话,可以从这些食品里边选择……”
阿音又点了点头,说道:“那就这么办。还有就是农大两个基地的事情,涉及到管网布线道路扩充等,翻过年可能就要开始基建动工,这部分五通一平属于政府工程。这半年来我们不是跟猪儿虫合作得很愉快嘛?不过接下来的工程量不小,估计他吃不下来,你是不是找时间跟他说说,能不能让他爸爸也参与进来?政府工程虽然是对外招标,不过夹川就那么大,怎么着也要有点照顾倾向嘛!”
李君阁说道:“我倒是倾向于让猪儿虫从他老爸公司独立出来另外成立一个公司,挂小美的名也行,这样两个法人之间至少目前没有直接关系,可以同时参与竞标。三家公司里占俩,这中标的可能就大很多嘛,搞好了之后还可以给农大推荐推荐,万一能把农大基地楼的工程也接下来,那也是好事……”
阿音翻着白眼道:“你为朋友也是够操心的了,我这边不管,不过丑话得说在前面,反正到时候按合同来,如果中标后没做好,可别怪我翻脸。”
李君阁说道:“这个事情得两说,现在给地方上做工程,那是麻杆打狼两头怕,工程款拖个四五年的又不是没有,这眼睛不能光盯在别人身上。再说你这点小打小闹,我出手都可以搞定,这个放心吧。”
阿音扑哧一声笑了,说道:“那行吧,我就不管你怎么跟他商量了,就当不知道这回事儿!反正最后是县政府的事情,我就是一个配合工作而已。”
李君阁拍拍她的手背,表示秒懂。
阿音又说道:“这人力也成问题,明年政府的工程量和你的工程量一上来,村里人力怕是不够使吧?”
李君阁笑道:“我这边倒是不担心,乡里乡亲的都好说话,大不了我求他们也行,皮娃的面子在李家沟还是好使的。不过你衙门的事嘛,乡亲们就不一定热心了……”
阿音急了:“那怎么行?!这也是为他们好啊!”
李君阁安慰道:“逗你的,你怎么还真急了,今年的变化大家也看到了。多的不说,富硒认证一下来,光李家沟的荔枝价钱就得往上拉一大截吧?我们只要把销路维持好,就不怕乡亲们没收入。有这个打底,等各项工程一起来,在村子里就能挣钱,谁还愿意去外面打工?这里吃住都在自家,拿的那可是净钱!在李家沟拿两千五,比在外头拿四千都剩得多。”
阿音也笑了,拍了李君阁一下说道:“讨厌死了你!想来还真是这么回事,不过你跟大伯还是要多跟乡亲们宣传才行。”
李君阁笑道:“这两年这样搞还行,等再过两年啊,李家沟的乡亲们都发起来了,这一个月两千五人家还不一定乐意拿了呢!”
阿音眉毛又皱起来了:“那过两年怎么办?”
李君阁说道:“所以阿音你脑子里要有根弦,要时刻记住十年后的李家沟,苗寨,甚至盘鳌乡是什么样子,要趁这几年转型期,将能做的大工程都做完,不然几年后,这人力成本会大幅的上升,到时候再想做事情,那就得花大价钱了……”
阿音若有所思地点头:“嗯,这个提醒太重要了,我还得慢慢想才行,对了还有就是明年的交通压力问题……”
李君阁连连摆手:“哎哟怎么就没完了?媳妇你看这都要过年了,我们可不可以暂时把国事放一边,先讨论讨论家事啊?”
一句媳妇出口,阿音顿时闹了个大红脸,思路一下子就乱了:“哎呀人家在跟你说正事呢……”
李君阁伸手将阿音搂在怀里,说道:“我说的也是正事啊,你看,这马上就要过节了,今年我妈我奶奶都想要你在我家过,你看这老人家的心思也不好违逆不是……”
阿音羞红了脸,给了他一胳膊肘:“就知道拿长辈来压我……”
李君阁笑道:“这个月啊,天大的事情都放一放,开开心心过节就行。你应该趁大家都在,各家各户多走走,多交流交流……”
“这个月可是给大家留下好印象的时候,你不要用村长的身份去,而是要用李家沟准媳妇的姿态去,该喊叔喊叔,该喊婶喊婶,大家自然会觉得你亲切……”
“顺手解决几个小问题,再加上有这半年的基础打底,等过完年你就可以在李家沟靠刷脸吃饭了……”
阿音气得直揪李君阁的腰肉:“你在苗寨就是这么干的!山下的汉娃子太贼了!骗得满寨子老小都喜欢你!”
李君阁正色道:“怎么能说骗呢?这是以心换心好不好?‘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话有道理的啊……”
给阿音洗了一通脑,李君阁又来到木楼,看看情况如何。
木楼太漂亮了,屋好要去国外渡蜜月的……”
李君阁笑道:“你先把照片发给小美吧,看看她怎么说。国外人生地不熟的有啥好?这里好山好水好吃好喝,五溪河五条溪你都还没有耍遍吧?还有苗寨蜀山,还不够你玩的?过了这村可没这店了啊!”
朱朝安说道:“你就是自己被套在李家沟了,见不得我出去看看是吧?”
李君阁哈哈大笑,拉着朱朝安下楼,两人在吊脚楼底层的大阳台坐下,边欣赏江景边聊天。
将明年村里基建计划和农大基地的事情跟朱朝安一说,朱朝安立马来劲了,说道:“这个好啊!哥哥给你李家沟卖了半年憨包力气,这好事儿可不能拉下我啊!”
李君阁将自己的思路跟朱朝安说了一遍,说道:“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你跟你老爸自己去运作吧,我就当什么都不知道,我只希望到时候县里下来的建筑公司是你,跟外人合作,光磨合都耽误事情。”
朱朝安笑眯眯地道:“得嘞,二皮你这份情,我可记着了!”r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二百六十六章 熬麻糖
第二百六十六章熬麻糖
李君阁说道:“不过有一条,到时候如果要招临时工,那得紧着李家沟和苗寨的先招。”
朱朝安说道:“那必须的!跟阿冲叔合作那叫一个愉快,东西学了可不老少。你不知道我把阿冲叔那套仪式拿去我爸公司给他们一放,全都给震了!直嚷嚷下次开工要找阿冲叔给看期会看风水呢。”
说完对李君阁说道:“二皮,那我把这几栋木楼打扫完就回城了,等过完大年再回来。”
李君阁笑道:“也该回去了,或者你这几天跟我在村里再转悠转悠也成,这个月基本上每天都要杀猪,天天都能混上疱猪汤喝。”
朱朝安砸吧砸吧嘴,斗争了半天才说道:“还是算了,妈蛋好不容易减下来,别半个月又回去了!”
第二天李君阁拿着老妈老爸开出的清单,跟朱朝安一起回夹川城。
县城里节日气氛也浓重起来,商贩们开始进入销售旺季。
拉着大堂哥开着中巴,李君阁开始了扫货之旅,烟酒茶糖,干果水果,海参海带,鱿鱼墨鱼,福字春联,鞭炮纸钱,娃子们的书包玩具,衣服鞋帽,老人家的红包新票子,还有走亲戚的年礼,……林林总总把中巴都塞满了。
这还没完,老人家们信不过县城里的印刷品,认为没有神气儿,因此上盘鳌乡还得走一趟,粗印滥造的符纸福神,上坟的坟飘毛纸,土制香烛元宝,这些县城里反而买不到,也要备上。
还有黄糖芝麻,清油麻油,酱油麦酱,鸡蛋鸭蛋,粉丝挂面,豆皮腐竹……这些也是盘鳌乡的比县城好,也要备上。
还有做腊肉香肠酱肉的调料,那也是必须的……
一通忙完,这就又三天过去了。
接下来就是各家各户杀猪了,杀猪匠天天往村子跑,去年没杀的大肥猪,今年可不能再放着了,净是三百多斤的,一头猪愣是被多收了五十。
主家一边抱怨杀猪的不地道,一边笑呵呵地递上杀猪钱,大方的还送上两刀肉,老子们李家沟,今年不差这点!
李君阁这段时间就是东家跑西家窜,十处杀猪九处有他,没办法,家家都看上他那一把憨包力气了。
皮娃人性好,那么大老板了,书也读得多,一喊还是笑呵呵的答应。早早就过来了,又肯卖力气,比自家娃子都好使唤。
这娃子大了不由爹娘,以前规规矩矩的娃,出去打工一年都不到,愣是带了一身臭毛病回来……
还是村子里风水好啊,人家皮娃揪着猪耳朵的时候可是说了,明年村里工程不少,差人手,干脆自家娃子就留村子里看看情况得了……
不但能赚净钱,还可以被老子们拘着,媳妇也有零工干,小两口天黑就回家,小年轻待一处还能干啥?
说不定后年我就可以当噶公了呢,呵呵呵呵……
喝酒的时候皮娃还说了,大年一过第一件事情就是在梯田怎么干,老子就怎么干!
……
思想就是这样在潜移默化中慢慢转变的,日子也就这样在闲聊笑闹中过去。等到李君阁自家杀猪,这就都到腊月二十了。
李家沟的娃子们都回来了,成群结队地到处跑,哪里热闹就往哪里钻。
满村都是‘红萝卜,蜜蜜甜,看着看着要过年……’的儿歌声。
秋丫头也回来了,刚回村就被老太太们拉到女红群里,一直脱不开身。
家里六个小的电话都打了好多次,都在抱怨被家里拘着不让出门,必须在春节前把作业赶完才能赶过来。
城里哪有乡下好玩,一个个都气得不要不要的。
李君阁只好一边安慰一边忙活。
两口猪大概处理完就腊月二十二了,今天又有事情干,家里会回来六个娃子,过年没有甜食哄嘴可不行,因此今天要熬糖。
麻糖是一种民间传统糖食,全国很多乡村农家都会做。
夹川地区的麻糖有红薯麻糖、苞谷麻糖、红薯苞谷混合麻糖和糯米麻糖,以红薯麻糖最具特色。
奶奶腊月十二就已经拿小麦生上了麦芽,在灶台上保持十度左右温度发十天,到今天刚刚好。
发麦芽也有讲究,当麦芽长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为了防止麦芽过度生产而浪费营养,还要在麦芽上面加上筲箕将其盖住避免它见光。
这玩意儿跟蒸黄粑一样费火,因此屋后头没有柴山的人家可不敢这样玩,不然过年煮猪脑壳会不够柴火。
老爸早几天已经打了很多柴火,把厨房后边堆了个满满当当。
一大早李君阁起来要做的事情就是炒花生,炒芝麻,炸阴米。
阴米是糯米蒸熟后再抓散阴干形成的米,可以用来炸米泡,油炸过程中阴米会有一定的膨化作用。因为是过油出来的,所以比爆米花香得多,是做米花糖的重要材料。
只要麻糖一出来,这花生糖,芝麻糖,花生芝麻糖,米花糖也就一并出来了。
弄好这些,李君阁又来到屋外,那一根青冈棍子从磨子眼里擦进去,再穿过放磨盘的架子上的一个孔眼,将木棍固定住,然后用绳子绑牢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