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栋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米糕羊
想着想着,张轱辘看着郎主的眼神,就只有崇拜。
要知道,武艺是很多将门、豪强绝不外传的传家本领,甚至那些出身微寒的武人,功成名就之后,自己在战场上琢磨出来的技艺,也不会轻易传授于人。
但李笠却不同,与别人截然不同,愿意把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心得等成果,与别人分享、讨论,以求共同进步。
马槊训练结束,一圈下来,各木架上木球悉数落地,所需时间,比起之前略有缩短。
李笠渐渐放慢马速,最后扯住马,将两刃槊交给靠上来的部曲,随后下马,卸甲。
今日的运动量够了,没必要加练,李笠认为一力降十会,所以马槊用得好坏与否,基础在于力量和骑术。
单纯练习力量和骑术,在城内府邸里的健身房以及室内马场就能进行。
他今日出城,除了在这马场里大场地练槊热身,就是要看看骑兵们的训练情况,顺便看看自己辛辛苦苦攒下来的战马情况如何。
一行人往隔壁演武场走去,走路时,脚上传来“啪嗒、啪嗒”的声音,那是靴子后跟上马刺棘轮转动弄出的动静。
马刺是个好东西,方便骑者以双腿驾驭马匹。
当然,前提是马匹适应这种驾驭方式。
骑战时,因为骑兵双手要使用武器,无法拉扯缰绳,也无法使用马鞭,若有了马刺,骑兵能更好的依靠双腿驾驭马匹。
所以李家部曲的靴子(骑马时)都装上了马刺,连带着鄱阳诸将的部曲们都是如此。
与此同时,马刺也在徐州军骑兵中推广,所以一旦有人走路带着“啪嗒、啪嗒”的声音,就必然是“徐州骁骑”来了。
一阵“啪嗒、啪嗒”声中,李笠来到另一个演武场里,这是个室内场地,场地相对较小,主要用于骑兵技战术的演示教学。
此刻,骑兵教官“梁孝言”正在用训练矛,与‘助教’一起,向学员们演示骑战时长矛交战招式的原理。
两人带着护面,身着‘作训服’,一‘攻’一‘防’进行演练。
但不是骑马,而是相向快步走,模拟两骑对冲,‘两骑’交错的‘一瞬间’,手中训练矛的轨迹能让学员们看清楚。
这种教学方式,是为了展示骑战时兵器招数的攻击、格挡等原理,方便学员理解各种动作后面的真实意义。
经过多年实践,这种教学方式效果不错,毕竟骑兵交战时,交手时动作一闪而过,旁人根本就看不清楚。
讲解完毕,学员们依次上场,和助教对练,琢磨交战技巧。
化名梁孝言的段韶,见李笠来了,但对方摆摆手,意义是不想打断教学,他便点点头,站在旁边。
段韶已经渐渐习惯了自己的身份和处境,李笠对他的软禁外松内紧,加上妹妹在李笠手里,所以他很老实。
反正逃也逃不掉,就只能老实当教管官。
而李笠对于骑战技艺的各种奇谈怪论,即所谓“原理”,让段韶越想越觉得有意思,担任教头期间不断和学员讨论“原理”,也让他不时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段韶征战几十年,虽然后来是以全军主帅的身份带兵打仗,不需要时刻冲锋在前,但是,多年实战练出来的技艺并未生疏。
不过,对于自己掌握的技艺,他其实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譬如马槊(矛),为何运用起来有那么多讲究?
按李笠所说,“是因为杠杆原理呀!”
好端端的直刃环首刀,为何要弄出个弧刃的“柳叶刀”?
按李笠所说,“因为对于骑兵而言,这样更合适划割,而不容易卡刀呀!”
明明有马鞭,何必要弄出个马刺?
按李笠所说,“方便双腿控马,不是么?”
段韶觉得,普天之下,没见有谁给弓把开槽制作什么“箭台”的,因为如此一来,开弓时弓把很容易折断。
结果李笠就搞出个“铁木弓”,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得射箭时的“心瞄”变成“直瞄”。
如此优点,能让初学射箭者很快上手,经过三四个月的练习后,在五六十步距离上,射箭的准头有模有样。
段韶年轻时,面对刀、槊矛、弓箭的练习,也曾经有无数疑问,但没人能够详细解答,都说“就是这般,想那么多作甚?”
久而久之,他也就习惯了,所以当儿子习武时问他,问他当年自己也曾产生过的疑问时,他也如别人那样,说道:
“就是这般,想那么多作甚?”
而这些疑问,在李笠奇谈怪论的解释下,让段韶觉得很有道理,所以他很好奇:你究竟是人是妖?
段韶更想知道,李笠用别出心裁的教学方式训练出来的骑兵,在战场上到底能具备多少威力?
或者,李笠到底想训练出什么样的骑兵?
李笠看着学员们研究骑兵技战术,很满意,这些学员都是他的部曲,已经有数年以上的骑兵作战经验,现在加强培训,是要作为教官,到军府任教。
顺便作为军士,带新手骑兵参加实战、尽快成长。
所以,教官的理论基础一定要扎实,面对必然有众多疑惑的学生,一定要能给出解释,把各种技战术动作后面的原理讲清楚。
李笠认为,无论学什么,只有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能学得快、学得好。
他不藏私,愿意把自己和部下多年心得编写成教材,并进行半公开的“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公家”的营兵,尽快形成战斗力。
这样的做法,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会被人认为是“傻”,但李笠可不怕别人偷师,因为别人想学可未必学得来。
因为这是建立在高强度的训练基础下的教学,学员必须吃好,然而有多少人,舍得像他这样投入大量财力练兵?
见“梁孝言”很好的履行骑兵战术教官的职责,李笠很满意,虽然他不知道段韶心中所想,但能猜得出对方心中一定不爽。
因为段玉英怀孕了。
在李笠的妻妾纷纷怀孕、临盆坐月子的时间里,段玉英独自承担起了“重任”,让李笠的每一个夜晚都过得美妙无比。
才色双绝的美人,积极又主动,施展出来的魅力,让李笠欲罢不能,一番努力下,自然就有了成果。
李笠知道段韶心中对他这个便宜妹夫只有怒火,对自己和妹妹的遭遇只有愤怒。
毕竟妹妹好好的“大齐宠妃”做不成,成了敌国将领的小妾,如今又怀上“野种”,换谁做兄长,恐怕都高兴不起来。
然而李笠却很高兴,甚至有些恶意的想着:
将来,你妹妹还会为我生下许多儿女,你能耐我何?
乱世栋梁 第八十七章 妖怪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上午,军营,宛若大棚的健身房里,一群壮汉正在进行日常力量训练。
此刻,房里满是“哗哗”的水声,许多人奋力划船,使得水声绵延不绝,宛若激流飞荡。
这里是岸上,当然不可能陆上行船,但健身器械“划船机”,却可以让锻炼者做到。
划船机,是一个如同单人小船的长木架,木架可以容纳一人坐上去,双腿前伸,膝盖弯曲,蹬着踏板。
木架两侧有如同船桨的摇杆,人可以用双手分别握着摇杆“摇桨”,如同摇动单人小船双桨一样。
两根摇杆底部和一根麻绳连接,麻绳末端,是一个位于水缸里的轮桨。
水缸有盖,位于“划船机”前端,里面装着水,轮桨旋转时被水阻挡,阻力通过麻绳传递到如同船桨的两根摇杆上。
坐在划船机上的人,必须使出力气去克服这个阻力。
所以,就如真正划船那样,需要调动双臂、背、腹、腰的力量,甚至因为双腿蹬着踏板,腿部力量也要使出来通过腰、背传递到双臂。
便到了锻炼的效果。
放置在健身房里的“划船机”,无论刮风下雨都能使用,可以模拟划船动作,让锻炼者陆上行船,锻炼双臂、背、腰、腹力量。
负责监督兵卒们锻炼的吴长竿,看着这划船机,以及奋力“划船”的人们,不由得想到了彭蠡湖。
想到自己当年在湖里划船的情景。
他本是湖里的一个水寇,经过一系列变故,在白石村李三郎手下做事。
一眨眼十来年过去,李三郎成了“新平公”,大名鼎鼎的常胜将军,而他也成了家,有了田产,如今作为新平公的‘军士’,督导营兵训练。
这划船机虽然是机器,但在其上“划船”,感觉和真正的划船差不多,且“阻力”可调,能够逐步提升锻炼强度,达到更好地锻炼效果。
前提是操作划船机的动作必须正确,否则容易扭伤,反倒不妙。
吴长竿和其他几名军士,是专门负责力量训练的“教头”,精通从引体向上、俯卧撑、千斤卷到甩大绳、卧推、划船机等锻炼项目的动作要领。
所以基本的工作就是在健身房监督、指导兵卒们锻炼,然后进行日常考核。
一系列训练考核制度,照办新平公部曲的训练考核训练制度,这套制度经过多年实践、完善,行之有效,现在用来训练营兵,同样效果出众。
“老队长。”
呼喊声把吴长竿从回忆里拉回来,他转头一看,却是带着人来进行考核的夏侯安。
夏侯安是吴长竿带过的新兵,如今凭借军功,晋升为队主,手下有将近五十个人,此次没有出征,而是留守军营,并进行日常训练。
吴长竿见夏侯安身后跟着的一大群人,笑道:“夏侯,此次考核,你的人行不行啊,可不能有一个人不及格。”
夏侯安信心满满:“男人怎么能说不行?肯定行的!”
“那好,一会这一组人练完..再过一组人,你的人就开始吧,先热个身,舒展筋骨。”
“好嘞!老队长放一百个心!”
夏侯安入伍时,在新兵营的队长就是吴长竿,那是一年多以前的事,而短短一年多时间,夏侯安这批新兵,经过高强度的日常训练以及战场磨练,已经成长为老兵。
房外,巡视军营的李笠看着房内热火朝天的训练场景,很满意,力量是保证战斗力的必要条件,为此,占据大量训练时间是很有必要的。
冷兵器作战,着甲得有强健体魄和体力,挥舞兵器得有强健的腕力、臂力、腰力,所以兵卒的力量和体力,是打胜仗的保证。
李笠决定强化力量、体力训练,办法就是按照相对科学的锻炼方法,实行简单有效的持续锻炼。
练四肢,练背部肌肉,练腰部肌肉,再练体力、心肺。
虽然未必能把人练成大块头的肌肉男,但强健的体魄、有力的双臂、肩膀和腰,就是成为精兵的先决条件。
力量有了保证,再练习技巧,通过对练把力量和技巧结合起来,无论使用的是长矛、刀盾还是弓箭,都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
但高强度训练后,兵卒们一定要吃好,否则练不起来。
因为高强度训练的前提,是有充分的伙食(包括肉食、盐)供应,若只有训练强度,没有饮食保障,兵卒们只会被练垮,而不是练成肌肉男。
。。。。。。
中午,食堂,排队打饭的人在各个橱窗面前排成长龙,准备大快朵颐。
他们都已经进行了力量、体力训练,洗了个澡,拎着小木桶就来打饭。
之所以说是用小木桶打饭,是因为食量很大。
二十来岁的小伙,本来就是好胃口的年纪,加上军营里每日的大强度训练,消耗很大,胃口当然更大。
来到橱窗前,把桶一放,瞪大眼睛,看着掌勺大娘用专用饭勺往桶里倒饭,目不转睛,生怕有米粒掉出去。
还得照例在饭上倒一勺美味汤汁,然后再看着掌勺大娘往桶里倒鱼丸。
鱼丸制作时有盐,所以是咸的,一共十个,一个都不能少,也不能有破损。
接着是一个鸡蛋,然后是两块鱼鲊,以及腌制的腌菜一勺。
如此,小木桶装满,转到一旁矩形“餐桌”边,坐在高脚坐具“木凳”上,就可以开动了。
当然,吃惯面食、吃不惯米的人,可以选择一个个硕大的“馒头”,或者各类面食。
角落,一个四人餐桌处,身着戎服的李笠默默坐着,毫不起眼。
他看着眼前的小木桶,又看看四周就坐的小伙,觉得有些尴尬:我又没锻炼、消耗,整一木桶饭菜,可不得吃撑?
浪费粮食可耻,这是军营里的口号,还是李笠亲自拟定的口号,所以他还是拿起筷子,慢慢吃起来。
食堂的大厅很大,如同大棚,所以一起用餐的人很多,李笠时不时张望,见用餐的兵卒一个个吃得津津有味,愈发觉得自己要是剩饭菜就是作孽。
当然,照着兵卒们这种胃口,军营的伙食开销可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足以把一般的州军府给吃垮。
也就只有善于经营产业的李笠,能给徐州军府凑够伙食费,让将士们在保持高强度训练的同时,能够吃饱喝足。
将士们每日训练之余,可以快速恢复体力,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长肉。
力量训练,其实就是“增肌”,要“增肌”就得确保蛋白质的充分摄入,也就是要吃奶、肉、蛋(动物蛋白),或者豆类、豆制品(植物蛋白)。
这在后世实现起来不算难,但在这时代,很难。
有时候,花钱都买不到充足的肉,甚至连食用油都不好买,不过这难不倒李笠,因为他已经组织人手养鱼、捕鱼。
寒山南北城周边有许多鱼塘,大量养殖草鱼,‘彭城湖’及泗水又能捕鱼,所以鱼肉供应勉强算丰富。
再利用水力机械制作鱼糜,将鱼糜制作成鱼丸等肉制品,供应军营,以此满足高强度训练下兵卒们对肉类的需求。
所以,别人可以学他的练兵方式,学习制作他的锻炼器械,却很难实现练兵效果。
因为伙食学不来,这得真金白银的投入,对于大部人来说,有这些钱,拿去购置田产、养数十侍妾、上千僮仆不好么?
李笠认为,若是太平时节,这么做当然好,然而时值乱世,没有武力做保障,田产、美人,不过是他人的战利品。
他正思索间,忽然食堂里安静下来,仿佛树林里叽叽喳喳的小鸟、小兽突然沉默,原因,当然是有猛兽进来了。
李笠抬头一看,却见进来的是一群‘妖怪’。
一个个高矮不一的壮汉,全都是力量训练、体力训练练出来的‘健身达人’,脖子和脑袋等粗,虎背熊腰,胸膛几乎要撑破衣服,胳膊比许多人的腿还粗。
许多人拿着都觉得沉重的马槊,在其手中如同细竹竿,站直了像一块门板,和正常人一比,不是妖怪是什么?
本来身材已经算结实的兵卒,在这些‘妖怪’面前就是小孩,体格上的明显差距,直接导致弱小一方气势上矮了一大截。
武人本能的崇敬、敬畏强者,体格上异于常人的‘妖怪’,自然会获得敬畏。
而‘妖怪’们手里,提着的木桶也比其他人大了一圈。
李笠看着这帮‘妖怪’,看着‘妖怪’手里拎着的木桶,受到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只觉后背发凉:
老子辛辛苦苦筹措的伙食费,就是被你们这群饭桶吃了许多!
这帮人的胃口大如牛,一顿能吃两三个人的量,说是饭桶不为过,寻常军队可养不起这样的妖怪。
却很值,因为披上铁甲、手持战斧、斩马刀等重型兵器,就是一个个铁甲妖怪。
这样的妖怪,拿来列阵、扛战列线太浪费了,必须承担冲锋陷阵的重任,也就是担任步兵冲锋阵型(锥形阵)的突击核心。
有这样的妖怪打头阵,对于周围兵卒能起到巨大的鼓舞作用。
李笠看着‘妖怪’们用餐,思绪发散:如此身体素质的人,必然是许多将领们拉拢的对象,因为他们的部曲私兵,就需要这样的壮汉。
然而,李笠可不怕人挖墙脚,因为这种‘妖怪’,是靠着一整套训练体系练出来的,补充起来不算困难。
这套体系,不仅有力量、体力训练,还有反应和技战术训练,不敢说无人能及,但能保证训练效果十分出色。
训练周期是两年,不过哪怕只练一年,普通人也能练得身强体壮,并维持下去,前提是有这一整套训练体系的支撑。
成体系的锻炼才是根本,却也离不开钱。
没有钱,或者不舍得投钱到这套体系里,妖怪都会被打回原形。
想到“打回原形”,李笠便想到了“百保鲜卑”。
他从许多齐国俘虏口中,得知齐国有精锐禁卫军“百保鲜卑”,据说这都是精选的鲜卑勇士,能够以一当百。
选拔过程也很血腥,如同养蛊,入选的人,无论身体素质还是技战术水准,都称得上百里挑一。
所以李笠很想知道,这齐国的“百保鲜卑”,和他的“量产型妖怪(精锐)”比起来,哪边更厉害些?
乱世栋梁 第八十八章 百保、九九六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百保鲜卑?百保鲜卑是甲骑具装,平日里宿卫皇宫,为天子禁卫。”
段韶如是说,此刻他在河畔“战马健身馆”,面对李笠的询问,做出简要回答。
李笠若有所思:“具装骑兵?原来如此。”
段韶见李笠问起百保鲜卑,决定震慑一下对方,便大概介绍起百保鲜卑的情况,李笠仔细倾听。
听着听着,若有所思。
在后世,说到古代战争,说到骑兵的“兵种”,有“轻骑兵”和“重骑兵”之分。
但是,他发现这个时代,并没有“轻骑兵”和“重骑兵”的说法,对应重骑兵的骑兵,名为“具装甲骑”或“甲骑具装”。
对应轻骑兵的骑兵,描述用的是“游骑”、“轻骑”等词汇。
要划分骑兵种类,以‘功能’来定标准可能更合适:具装甲骑主要用于冲击敌阵,而“游骑”、“轻骑”主要是奔袭、迂回、侦查、袭扰。
若硬是要区分轻骑兵、重骑兵,会面对一个很尴尬的问题:
一个骑兵,披坚执锐,骑的马无甲,是否就定义为轻骑兵?
那好,他忽然换马,骑上一匹披着全具装的战马,那就是重骑兵?
这个骑兵作战时,因为种种原因下马步战,那他是骑兵还是步兵?
下马步战,依旧着甲,是重步兵?若脱了铠甲,是轻步兵?
他持槊骑马战斗,是槊骑?持弓骑射,就变成弓骑?抽刀劈砍,是马刀骑兵?
这个时代的精锐骑兵,讲究“全能”,远程兵器(弓)、长竿兵器(矛槊)、短兵器(刀、锤、锏)都要会用。
即所谓“身备三仗”,能骑射左右开弓的话,又有形容词“左右驰射”。
所以,精锐的骑兵,是全能型精锐战士,骑马能骑战、冲阵,下马则能步战、突袭。
无论步战、骑战,矛槊、弓、刀盾都能玩得顺溜。
百保鲜卑,就是这种全能型精锐战士,而且技战术以及作战经验丰富,若以后世的一个名词来形容,那就是:
兵王。
所以,不能简单的说百保鲜卑是步兵还是骑兵,是轻骑兵(步兵)还是重骑兵(步兵),对方什么兵种角色都能担当,具体视需要而定。
但是,按照段韶的说法,百保鲜卑一旦加入作战,基本上就是作为具装甲骑使用,其承担的任务,是跟随大将冲锋陷阵。
换而言之,百保鲜卑在战场上扮演的角色,就是冲击(破阵)骑兵,冲击力强、爆发力大,对手一旦应对不当,很容易...
很容被其一发入魂。
李笠想着想着,又想到一个名词“玄甲军”。
这是唐太宗李世民手中的一支强力骑兵,据说兵力在三千左右,看上去不算多,可突击能力极强。
在唐朝统一天下的战争中,李世民率领玄甲军驰骋沙场,将其作为发动致命一击的突袭力量。
交战之际,李世民亲自率领玄甲军在战场移动,察觉或者诱导敌阵出现破绽后猛然发难,率先敲开敌阵,大军随后涌入。
最出名的一仗是虎牢关之战,李世民率玄甲军突击夏王窦建德的大军中军,以类似斩首战术,直接俘虏了窦建德及其文武官员。
直接导致十余万夏国大军瞬间“脑死亡”。
现在,按照段韶的介绍,李笠认为齐国的百保鲜卑,恐怕就是初唐玄甲军那一类型的突击骑兵。
将来和齐军主力野战交锋时,可得千万当心被一支骑兵给斩首....
想到这里,李笠看着不远处的寒山,又想起两年前的寒山之战。
当时,齐国皇帝高洋御驾亲征,兵临寒山城,李笠所率梁军据守营寨不出,没有和齐军野战交锋。
高洋既然来了,百保鲜卑一定跟着抵达寒山城外,只是梁军没出来交战,所以百保鲜卑就没了大显身手的机会。
说白了,李笠这几年和齐军主力交锋,其实并不是正面对杠。
打的三场硬仗,第一次是夜袭高岳,第二次是水淹段韶,第三次是防御战打得高洋气急败坏却无计可施。
至于之后的多次作战,他的对手,是齐国的州郡兵和普通军队,甚至唯一一次正面交战、以少敌多,还率先使用了火炮。
猜你喜欢